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末词学雅化的苗裔_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在词学史中的地位

明末词学雅化的苗裔_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在词学史中的地位

明末词学雅化的苗裔_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在词学史中的地位
明末词学雅化的苗裔_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在词学史中的地位

收稿日期:2010-02-06

作者简介:黄雅莉(1966-),女,台湾彰化人,台湾新竹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现代散文的研究。

2010年第4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42010第23卷J OURNAL OF HA I N AN NOR M AL UNI VERS I TY

GeneralN o .108

(总108期)

(Soci al Sciences)V o1.23

明末词学雅化的苗裔

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在词学史中的地位

黄雅莉

(新竹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台湾新竹)

摘 要:云间词派以突出的词学理论与创作表现振兴明词之衰,并开启了清词中兴之格局。该派的主将陈子龙被誉为 明词第一!,且其词学理论在明清之交的词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历来针对陈子龙词学理论的探讨却非常有限,论文从承传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陈子龙的词学理论,以见其在词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确立其对于明代与清代词学之承传、融通、影响的词史地位。全文先从其重要的词学观点入手,探讨其复古源流观、辨体论、词境说、风骚寄托说、体性观、审美技巧论,透过这些观点的阐述以见陈子龙的词论在词史的重要位置,他在明词中衰的困境中接续了词统的最早努力,开启了清代词坛的盛衰之辨与南北宋之争,使词既能维护其本质特性,又可朝雅化尊体的路上前进,为清代词论写下了第一页。陈子龙代表明末词坛雅化的星星之火,即将在清代成为燎原之势。

关键词:陈子龙;云间词派;明词;尊词

中图分类号:I 207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0)-04-0097-12

一 前 言

云间词派兴起于明末江南松江(今上海松江)地区,以突出的词学理论与创作表现振兴明词之衰,并开启了清词中兴之格局,尤其是云间词派主将陈子龙的词被誉为 明词第一![1],且其词学理论在明清之交的词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龙榆生说: 词学衰于明代,至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2]这实际上已认定陈子龙及其所创导的云间词派与近三百来词风演变的重要关系。但历来针对云间词派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讨论陈子龙词作的婉约之风、闺阁题材、华丽词藻,对于陈子龙的词学理论的探讨却非常有限,截至目前为止,针对其词学思想专论的约有王英志?陈子龙词学观刍

议#、[3]王英志?陈子龙词学观初论#、[4]

涂茂龄、费臻懿?明代陈子龙词学观析论#、[5]苏菁媛?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词研究#、[6]李越深?论陈子龙的词学思想#、[7]邱世友?陈子龙 警露取妍,意含不尽!的词学思想#、[8]赵山林?陈子龙的词和词论#。[9]然而,上述诸篇所论尚属陈

子龙词论的本质探讨,未能见其理论在词学史上的影响

与地位,笔者意欲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将陈子龙的词学理论置于词学发展史的长流中,以见其在承传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并确立其对于明代与清代词学之承传、融通、影响的词史地位。

陈子龙的词学理论主要散见于其?幽兰草题词#、?王介人诗余序#、?三子诗余序#、?宋子九秋词稿序#等序跋类文章,篇目虽不多,但所涉及的范围颇广。若 仅从单篇文章来看,陈子龙的词学观点似乎显得零散。然而,如果把这些词评词论整合起来解读,就不难发现,作者的词学思想是非常清楚而稳定的。![7]本文期望透过详密的辨析整理,能够提供读者更全面地掌握陈子龙词学理论在词史中的位置。

本文进行的方式乃先从陈子龙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外缘条件做观照,再针对陈子龙词学中的几个重要主题分析,在分析这些重要理论的同时,也顺势拈出了这些理论在词学发展史上所代表的意涵,最后再根据以上几个论题的重要意涵归纳论述其词史地位。

97

二 陈子龙词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陈子龙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歌哭无端的时代,统治者无能,官场黑暗无比,明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天启、崇祯之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政治黑暗腐败,国家多难,社会动荡,尤其是崇祯十七年后,清兵入关,大肆杀戮,恣意焚掠,社会巨变,不得不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历史现实,促使人们要求文学应具有反映自身所处时代的精神。词学有复兴之势,这时的作者意欲崇尚雅正,袪去庸滥,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陈子龙(1608-1647),字人中、卧子,号轶符,晚年号大樽,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文坛著名诗

人,云间词派的代表,几社的名流。

?同时也是明王朝精明强干的官员、明末松江地区抗清运动的组织者。因参与松江提督吴胜兆的反清活动,被清兵逮捕,后趁看守不备,跳水殉节,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悲壮的句号,也为后人留下了崇高的人格榜样。[10]

在改朝换代之际,总有一批士人辅佐新的统治者登上权力的舞台,但同时也必有一批士子成为旧政权的殉葬品。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就有许多士人为着一个道德理想,争相趋向死亡,为志意理念而殉节。陈子龙用他的死,明白地向后人宣告他的朝代归属,他只能算是明人,不像他的好友,同为 云间三子!的李雯、宋征舆因为再仕清朝而为清人。陈子龙的诗高华雄浑,成就颇高,他的词数量虽不及诗多,但其地位与影响要更胜于诗一等。陈子龙原有?湘真阁#、?江蓠槛#二卷,但都早已散佚。陈子龙这二卷词作最初主要收录在?幽兰草#和?倡和诗余#两部词集。但因清

初文网酷严,禁忌森严,极少流传。%后来,乾、嘉年间王

昶所辑?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八)收入其词作。?幽兰草#作于甲申国变之前,是 云间三子!的唱和之作,全集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收李雯词42首,中卷收陈子龙词55首,下卷收宋征舆词48首。版心下分别刻有三人的堂号:李雯是 仿佛楼!,陈子龙是 江蓠槛!,宋征舆是

风想楼!。

& 江蓠槛!一词取自屈原?离骚# 扈江蓠而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1]

可见陈子龙意欲在词中效法

屈原香草美人笔法,然而?江蓠槛#所存陈子龙词作55首,词题多为 春风!、 春雨!、 杨花!、 画眉!以至 闺怨!一类,内容不外伤春悲秋、男欢女爱,其中有着与江南名妓柳如是相恋之本事,情感颇为真切动人,未有时代的反映。陈子龙后期词作主要收录在?倡和诗余#中,共29

首,题名为?湘真阁存稿#,是甲申国变之后作。张仲谋

说: 在明词史上,陈子龙是一位不可多得又不可或缺的杰出人物!:

陈子龙以其词创作的杰出成就,为明词史留下了晚霞璀璨的辉煌尾声。若无陈子龙,一

代明词将会减却许多成色。

[12]288

张先生高度评价了陈子龙在明、清之际的词史地位,而陈子龙之所以能够占有这样举足轻重的位置,不仅在于他有词学理论的提出,而且也有创作的优秀表现,对于当时及后代词人无疑起了有益的引导作用。以下即针对陈子龙所提出的重要词学观点做一番探讨。

三 陈子龙词学理论的重要观点(一)复古尚雅观

崛起于明清代之际的云间词派,其努力的方向是接续唐五代以来的词统观念,陈子龙是这一派理论的主要贡献者,他受到七子深刻的影响,他在?佩月堂诗稿序#中云: 文以范古为美!?,认为只有师法古人的格调法度,才能写出美文佳作,将 师心!和 尚古!统一起来,这种以源头为最高模板和价值标准来评判诗歌的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后代的诗歌发展越远离源头,其价值就越低。所谓 诗之格以代降也![13],陈子龙在评断诗歌尺度上亦以此来衡量:

既生于古人之后,其体格之雅,音调之美,

此前哲之所已备,无可独造也。

[14]他认为诗文的形式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渐趋于一种成熟的格式,这种成熟格式在前人的手中早已奠定基础,体制大备,使得后人在它的盛德之下,难乎为继。换言之,陈子龙只肯定每一种文体由最初而成的特质,而完全否定盛极之后的 变化!,根据这个标准,后世作者唯一可以走的路便是规摹前代。因此,一切独造的、创新的努力,已被他视为衰变之举,所以在诗歌的形式上他一直反对刻意求新求异,要求尊重几千年来形成的正宗和法度。对于词,他同样有着尊重前哲的复古观。

陈子龙论词,主要针砭的对象在于明词,其?幽兰草题词#一文指出明词衰落的原因:

明兴以来,才人辈出,文宗两汉,诗俪开元。独斯小道,有惭宋辙,此非才之不逮也,巨手鸿笔,既不经意,荒才荡色,时窃滥觞。且南北九

98

?%&?以陈子龙为首的几社,其涵义则是 几者,绝学有再兴之机,而得知机其神之义也!。几社是明末著名的文学社团,带有明显的政治团体色彩,它在明末清初之际不仅有过抗清的悲壮活动,而且几社的重要成员如陈子龙、徐孚远、何刚等人,都还留下不朽的诗文。云间词人的唱和活动,群体之间的文学交流,是文学流派形成整体风格的重要手段。云间三子透过唱和活动展开文学交流。可参考李越深?松江几社与云间词派#,?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34卷第3期,页143至148。

见?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幽兰草(倡和诗余#点校本(辽宁教育出版社 新世纪万有文库!出版,2000年版),页1。陈子龙、李雯、宋征舆等合著的明刻本?幽兰草#,对于云间词派研究来说,?幽兰草#是最重要的词集。但由于该刻本长期湮没无闻,清代藏书家皆无著录,致使此前云间词派的研究一直疑云重重。近年来,?幽兰草#和有关云间派的另两部重要文本:诗集?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和词集?倡和诗余#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合为一书,并重新出版,为云间派提供了极佳的文献依据。

见?云间三子新诗合稿(幽兰草(倡和诗余#点校本, 本书说明!,页1。陈子龙:?陈忠裕公全集#卷七,嘉庆八年王昶辑?乾坤正气集#本。

宫既盛,而绮袖红牙,不复按度。其用既少,作

者自稀,宜其鲜工也。[15]1-2

陈子龙在此明确指出明词鲜工!,既有惭宋辙!,亦无法与同时的诗文成就媲美。在陈子龙的心目中,词为小道!,陈子龙固然没有突破词为小道之说,可他仍追求心中体认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尊词体。他认为明词衰弊的其中原因一是明人过于低估词的价值,导致率意作词,巨手鸿笔,既不经意;荒才荡色,时窃滥觞!,即缺乏积极庄重的创作思想和态度,作品立意不高。二是北杂剧南传奇等俗文学的盛行对词的影响很大,由于曲兴而词衰,加上明人率性而为词,词最终走向衰弊。面对明词日益式微的局面,陈子龙对此深感不满,自有一种强烈的振衰救弊的愿望。陈子龙在对明词中衰的检讨反思中,他必然要去寻求词的本源正宗,以革除流弊。那么,本源在哪里呢?他在?幽兰草题词#中云:

晚唐语多俊巧而意鲜深至,比之于诗,犹齐梁对偶之开律也。自金陵二主以至靖康,代有

作者,或秾纤婉丽,极哀艳之情,或流畅淡逸,穷

盼倩之趣。然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

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

南渡以还,此声遂渺。寄慨者亢率于伧武,谐俗

者鄙浅而入于优伶,以视周、李诸君,即有彼都

人士之叹。元滥填词,兹无论焉。[15]1-2

在?三子诗余序#中云:

诗余始于唐末,而婉畅秾逸极于北宋。[16]54在?宋子九秋词稿序#中亦云:

文词之婉丽,音调之铿锵,则方驾金陵、齐鏕汴洛矣。[17]435-436

陈子龙从梳理词史入手,总结了词自五代以迄宋室南渡之时的发展,并阐发了自己的词学观,其提出的本色论!意旨并非风格上的斤斤计较,而是重在抒情之纯真自在,即标举所谓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为词的最高标准,这是晚唐、五代以及北宋词的最大特点,他认为此期词作都能立足在由情意!而言辞!,由言辞!而词境!的审美生发的基础上,通过天成的词境表现出创作者的哀艳之情!或盼倩之趣!。

陈子龙不但要求正本!,同时也要求清源!,从时间来看,晚唐词虽是源头,但陈子龙认为晚唐词虽具有语言之美,但意蕴尚浅,并未臻于成熟完美,因此不足以成为后代词的楷模。在他看来,南唐、北宋词不仅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形式与内涵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而且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保持了词的自然浑成的状态,追求纯情自然的浑化之路,由此推尊李璟、李煜父子、周邦彦等为词之典范。陈子龙称许北宋词意境浑融自然,因此为复古的标尺,就非其莫属。后来陈子龙的学生蒋平阶和弟子诸人编?支机集#,亦秉承师教,并加以发挥,甚至连北宋词也抛弃了。蒋平阶的弟子学生沈亿年述?支机集(凡例#就说:

词虽小道,亦风人余事。吾党持论,颇极谨严。五季犹有唐风,入宋便开元曲。故专意小

令,冀复古音,摒去宋调,庶防流失。?

他们以为当时的词人,受到南曲兴盛的影响太大,所作的词,已渐失去词的风貌而趋近曲化,他们努力恢复词的本色,要把词从曲的影响中拯救出来,因此他们主张作词应以唐五代词为典范,在他们看来,宋词是元曲的先声,元曲既是俗曲,那么宋词亦不存古音,云间词派其他词人连北宋词也不屑学了,实乃因云间词人提倡雅正是鉴于明词创作中时复近曲!的现象,所以摒去宋调!,全以南唐为师,专意小令!。也因为五代、北宋词人多作小令,所以在词的各种体裁中,陈子龙最重视的就是小令,其创作也以小令为主,这对于陈子龙来说,不是体裁的偏嗜,而是风格之别择。南唐、北宋词以小令为主,而这种娇小的体制与婉约轻柔的词风是相关联的。陈子龙既然选择了南唐北宋词为基本范式,自然趋向小令一途。

陈子龙追本究源,对词史进行了梳理,虽然这一梳理还比较粗疏,但其指出向上一路、反对粗俗的动机却是明确的。尽管蒋平阶、沈亿年师生在词学上的持论确实比陈子龙要谨严,但在本质上仍然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思路,这表现在,他们批评的词学弊端是粗!和俗!,他们追求的词学高境是尚古!和雅!。古!和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对雅!的重视方面,云间词人还没有后来朱彝尊那样对复雅的自觉,但也部分涉及了这个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浙西词派提供了参考。

(二)诗、词的辨体观

1.诗言志!与词缘情!的文体分工

陈子龙对于词的价值估评主要是在与诗歌的互相关照中获得的。诗词之间既有品味高下之分,又具功能上的互补性,所以陈子龙具有自觉意识要在诗与词之间划分界限。

陈子龙对诗词之间的辨体意识非常鲜明,他在?六子诗序#中说:诗之本不在是,盖忧时托志者之所作也。![18]48他认为诗歌的抒情不只是抒发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一己之性灵,更主要的还是与家国之念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忧时托志!,如果作诗而不足以导扬盛美,刺讥当时,托物联类而见其志,则是?风#不必列十五国,而?雅#不必分大小也。虽工而馀不好也!。[18]48就是说诗应该积极投入现实,参与时政。他论诗特别注重诗的社

99

?蒋平阶:?支机集#,见沈亿年述?凡例#,施蛰存主编?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页241。

会功能,他在?白云草自序#中说: 诗者,非仅以适己,将以施诸远也。![19]所谓 施诸远!,即必须有上达下谕、忠君爱民的功效。在对诗体的见解上,陈子龙显得更偏向于君臣朋友之义,即使是抒写夫妇男女之情的诗歌也必须托古体而赋大我之抒情。这有两个原因,其一:七子徒重格调,忽略情感内质的修正,倡导风雅而实与诗教相违;其二,公安派一味强调一己的情感,彻底背离温柔敦厚的诗教,都是促使陈子龙对诗体的看法强调深厚博大情感的原因。陈子龙的诗歌创作在 言志!这一主题上则是在忧戚悲怆的抒情中努力定位自己的道德抉择,这类诗歌主要集中在明亡之际,特别是在明亡后的诗歌,虽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诗人就壮烈牺牲了,留下的诗歌辑为?焚余草#,不过一百首,但这些诗歌无疑是诗人集中最优秀的,于其中皆可见其忠爱奋发之志。

陈子龙的诗苍劲高古,然而,他的词所呈现的风貌却大异其趣,是在纤刻婉娈、妍绮流畅中抒写倜傥才子内在的风流蕴藉。陈子龙作为明末的风流倜傥的才子,他的实际生活并不是如此道貌岸然和质木古板,他和柳如是之间的一段情缘便是其多情的折射。然而,在陈子龙诗集里没有一首诗是明明白白描写他们的聚会,但是陈子龙词作却能于婀娜多姿中蕴深情,于缠绵中见寄托,其风格妍丽婉转,非纤靡之作所能比。他在?王介人诗余序#中云:

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然宋人亦不免有情也。故凡其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

[20]55-56

他批评宋诗过度言理,而漠视了诗的抒情特质。他肯定诗是抒情的,而词的抒情性能,较之于诗,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进一步地强调了词的抒情功能。词作为抒情文学的一种,其特质在于擅长言情,最能表现人们心灵深处的动态过程。清人查礼在?铜鼓书堂词话#中言: 情有文不能达者,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词的抒情功能之强大,实非诗文之可比。所以,陈子龙极力推崇宋词,原因乃在于宋词以情之哀乐取胜。 几社六子!之一的彭宾?二宋倡和春词序#也引述了陈子龙关于 诗词有别!的观点:

大樽每与舒章作词最盛,客有啁之者,谓得毋伤绮语戒耶?大樽答云: 吾等方少年,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娈之情,当不能免。若芳心花梦,不于斗词游戏时发露而倾泄之,则短长诸调与近体相混,才人之致不得尽展,必至滥觞于格律之间。西昆之渐流于靡荡,势使然也。!%

斗词游戏!一语表明,在青年时代的陈子龙眼里,词不过是抒写名士风流的游戏。陈子龙主张 少年有才,宜大作词!,是从 诗庄词媚!的观点出发,在诗中不宜出现 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娈之情!,所以应该以填词来宣泄年少时的儿女之情。加上晚明文人的诗酒集会,也是男女之间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场合,是浪漫文士和名妓之间滋生爱情的园地。这样的诗酒唱和,又助长了他们文学思想中的 诗庄词媚!、 词为艳科!的观念。从云间三子的词集?幽兰草#来看,大抵是 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娈之情!,也就是少年的 芳心花梦!,形成了云间词风突出的柔媚婉约的特色。在陈子龙看来,短长诸调(即词),与近体(诗)是不得相混的,其实就是李清照?词论#所讲的 词别是一家!,陈子龙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词不仅有别于诗,而且有别于文,有别于曲。陈子龙不仅强调短长诸调不能与近体相混,批评西昆诗因为与词相混而 流于靡荡!,而且对词的创作主体亦有一定的要求,认为最适宜作词的人应当既属 少年!者且富有才情。披览 云间三子!的?幽兰草#,字字句句尽是 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娈之情!,尤以陈子龙的 芳心花梦!最为动人。

陈子龙作为云间词派的主将,在明末清初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词尊崇南唐北宋,尚婉丽当行,极纤秾哀艳之情、澹逸盼倩之趣,这与他的诗歌创作形成极大的反差。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他谨守诗庄词媚、诗词有别、诗词分流的观点,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辨体意识。

2.论婉媚之词境:将词境定位于 情!之境,词学史上论词境之先声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艺术活动中的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是体现作品的力度和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词是最能表现人们心灵深处的动态过程的文体,其抒情功能之强大,实非诗文之可比,王国维?人间词话#为中国词学建立了批评体系,其标志就是 境界说!的提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

有名句。

[21]4239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而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是词的最高审美标准,词有意境就 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是词是否具有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词论中对境界说做出最完整的论述自然是王国维,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的、渐进的,在王国维之前,即有前人为词境说的发展做出铺路的贡献。王国维之前,在词史上首论词境者即陈子龙。

陈子龙?幽兰草题序#中说: 或秾纤婉丽,极哀艳之情;或流畅淡逸,穷盼倩之趣!,后随之出现言 境!之语:

100

?%查礼:?铜鼓书堂词话#,见唐圭璋编:?词话丛编#,页1481。

彭宾:?二宋倡和春词序#,见?彭燕又先生文集#三卷诗集一,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彭士超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

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97册,齐鲁书社,1997年,页345。

然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15]1-2

词之境,主要是词家表现于词的感情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21]4240在王氏看来,境!不仅包含景物,还应包含情感在内,正因为如此,谈论词境,切不可忽视感情因素,情感是构成词境的重要条件。真实是感情的生命,也是词骨力度的保证。陈子龙始终把感情置于其词论的核心地位,从风骚之旨,皆本言情!的观点出发,要求词应写哀而宣志![16]54,盛赞五代北宋词人境由情生,辞随意启!,[15]1-2更把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18]48作为宋词独工的主要原因。但与诗论中强调情感之正!是不同的,陈子龙所论之情乃指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并自觉将芳心花梦!及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娈之情!等加入个人化的情感内涵中。陈子龙总是以一颗赤子之心来创作,不论是前期的艳词还是甲申国变后的黍离麦秀之作,都写得真情流溢,真挚感人。在陈子龙看来,南唐、北宋词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表象与内蕴的完美结合,即?幽兰草题词#所谓的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在创作实践中,陈子龙在追求词的这种情境结合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幽兰草#中许多作品写得自然浑成,内蕴厚重,这是与明词之间最大的本质性差别,也是陈子龙回归南唐、北宋词的最多彩之处。刊行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的大型词选集?倚声初集#,由王士祯、邹祇谟选辑并评点,王、邹二人曾获赌?幽兰草#,邹祇谟评价曰:词至幽兰诸调,言内言外,神韵各足,不善学者辞多意少,风韵索然矣。![22]足见陈子龙在他的词作中已实践了他的词境理论。

(三)词的内涵观

前已述及,陈子龙推崇南唐北宋词,而南唐北宋多为歌儿舞女所作,内容多吟咏男女情,形成了词为艳科!的特色,造成了诗庄词媚!的分野。云间词派既以南唐北宋词为依归,故而认同词为言情之作,主张正宗的婉约词风,以及含蓄的方式抒情。陈子龙在?王介人诗余序#中提出:其为境也婉媚,虽以警露取妍,实贵含蓄不尽,时在低回唱叹之际,则命篇难也。!陈子龙强调词言情!,不过在表达方式上不是用直说,而是采取比兴手法,可见他是主张词作表达爱情与闺情的。陈子龙在其词的创作实践中自觉地遵循着他的词学观,有意识地追求并创造意境含蓄婉约的词。

一般而言,明人宗婉约者对词之内蕴的追求,大多停留在主情!的层面,所谓婉娈而近情!。明人所理解的情主要是指男女私情,而陈子龙对词体的审美标准的体认则超越了前辈,对于意! 即内蕴有着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陈子龙肯定词应言情,尤其他早期的词论还偏重于言情主情,强调词表现绸缪婉娈之情!、秾纤婉丽极哀艳之情!,但总体上讲,陈子龙对词之内蕴的理解似乎更深更广。他的词论中以意!为主题的论述频繁出现,如:

语多俊巧,而意鲜深至。))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幽兰草题词#)

盖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诵而得沉永之趣,则用意难

也。(?王介人诗余序#)

警露已深而意含未尽。(?三子诗余序#)从上述几段文句可见,陈子龙在表述意!时,是通过语!、辞!、耳目之表!等表象词观照对比而彰显的,则意!显然是指词之内蕴、志趣、情志、主旨,所以他有时也用旨!的概念,如端人丽而不淫,荒才刺而实谀,其旨殊也!(?三子诗余序#),他在充分肯定词体言情特点的同时,又对所言之情给以偏嗜的规定性。陈子龙对于词之意!的理解和阐述具有完整的架构,他既继承了明人主情的观点,又将词之内蕴扩展至意念、主旨、志趣等方面,而且强调词意以深!和藏!为宗,对词体原有的含蓄深婉特质的强调自然会走向比兴寄托的层面。词的风骚之旨正是陈子龙特别强调的重点。由于陈子龙强调言情,然而情又决非滥情、矫情,而是动于中而不能抑!之情(?王介人诗余序#)。只不过,这种真情!并不局限于喜怒哀乐恶欲!等一己之性灵,而包括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更主要是与家国之念连在一起,较之一己之情更加受到他的重视。以闺情述君国之思,是云间词人遵循的创作方法,早在甲申国变之前,陈子龙?三子诗余序#云:诗余始于唐末,而婉畅秾逸极于北宋。然斯时也,并律诗亦亡。是则诗余者,匪独庄士之

所当疾,抑亦风人之所宜戒也。然亦有不可废

者,夫风骚之旨,皆本言情,言情之作,必托于闺

襜之际。代有新声,而想穷拟议。于是以温厚

之篇、含蓄之旨,未足以写哀而宣志也,思极于

追琢而纤刻之辞来,情深于柔靡而婉娈之趣合,

志溺于燕姷而妍绮之境出,态趋于荡逸而流畅

之调生。))同郡徐子丽冲、计子子山、王子汇

升,年并韶茂,有斐然著作之志。))。示予一

编,婉弱情艳,俊辞络绎,缠绵猗娜,逸态横生,

真宋人流业也。或曰:是无伤于大雅乎?!予

曰:不然。夫并刀吴盐,美成以被贬;琼楼玉

宇,子瞻遂称爱君。端人丽而不淫,荒才剌而实

腴,其旨殊也。三子者,托贞心于妍貌,隐挚念

于佻言。![16]54

文学作品的立意可深可浅,可露可藏,然词基于婉媚的风格特征,立意须深至!和沉挚!,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词在表达意旨时需要用藏!的手段,使词的内蕴与表

101

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陈子龙深谙其中的妙处,所以十分强调在运意过程中内蕴意旨和表象的错位传达。陈子龙从风骚之旨,皆本言情!的观点出发,要求词应写哀而宣志!。陈子龙虽然高举主情的大旗,但他的词学观念和大多数明人只追求艳情是不同的,他虽没有摆脱词为小道的观念,但他将词之不可废者!归于风骚之旨!,并且倡言风骚之旨,皆本言情;言情之作,必托于闺襜之际!,但是言风骚之旨!,本来就与一味地讲求儿女情长的观点拉开了距离。词要继承美人香草的比兴传统,以象喻之笔曲折传达君国之念、身世之感。陈子龙在文中借周邦彦和苏轼的故事来表明他对指词旨词意的理解。据张端义?贵耳录#卷下载,周邦彦因作?少年游# (并刀如水)词以檃括宋徽宗与李师师事而被贬。[23]458苏轼事见?岁时广记#卷三一引?复雅歌词#,苏轼作?水调歌头(中秋#,神宗读至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23]308陈子龙举这两则典故,表明他对词之内蕴的理解已从单纯的情!伸展到君臣之大义!的层面。因此,主意说!显然超越了主情说!,增加了词的内涵,提升了词的品位。

词是一种抒情文体,最能表现人的心灵深处的动态过程,陈子龙从青年时期的?江蓠槛#到明清易代之后的?湘真阁存稿#,一以贯之都是属于婉丽之风。但由于作者遭逢天崩地裂的时代巨变,心境已有极大变化,词作的精神内蕴显然有着前后期的不同,后期更显凄恻深婉,正如刘勇刚所言:

陈子龙的人生经历了名士 志士 战士的变迁,他的词也实现了一个美学历程的演

进 从芳心花梦!的名士风流到香草美

人!的隐喻寄托。[24]

朱东润在?陈子龙及其时代#也把陈子龙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青年到三十岁为名士,关心的是文学;三十岁到甲申出任兵科给事之前,由于接触到黄道周,认清了对于国家的责任和国步的艰难,是志士;出任兵科给事之后,他是战士,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甚至连生命。[25]从创作实践来看,陈子龙后期词内蕴深厚,饱含着对时代盛衰、民族兴亡的深深哀痛,其内涵与品位远非前主情!之词可以相比。陈子龙以比兴论词,给词注入了深层的内涵,指出词之情乃出于闺襜,从表面上看,是柔靡、婉娈甚至荡逸的,它出自于内心不加矫饰的真情,但在明末风雨飘摇的时代,倚声不再是花鸟赠答之小道,而是有了生存忧患、心灵悲欢的时代精神。陈子龙虽执着于爱情,但他毕竟是一位忧国的志士。他投身到反清抗争中,承受了血与火的残酷,义军屡次失败,复国无望,在此特定的时空中,陈子龙的绮怀之词又怎能不隐喻着亡国之痛呢?陈子龙在?宋子九秋词稿序#针对熙熙焉,蠢蠢焉,今之人也。感之而不知,触之而不痛,则秋之威亦已殚矣,而文人之技亦已穷也!的现实,深知夫一人之私悲而不能以悲天下之人也!,了解一般的文学手法根本不足以触动时人的共同痛点,因此,作者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手段:不直接颂美或怨刺,而是以言在此而喻在彼的手法,寄寓内心的深沉悲慨,使读者乐极而思,思之而悲可知已。!读者在吟咏着艳丽的字句,玩味着欢愉的表面意义时,逐渐受到隐含于文字背面的深层之情、愤切之感、激楚之景的感染,引发?黍离#之悲、?九辩#之痛的深切共鸣。

陈子龙正是本着这样的观念而创作,以闺情述君国之思,尽管字面上仍然是闺情,不出风花雪月的窠臼,内中却深含国事和身世之忧。云间词人的乱离之悲、黍离之叹,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最婉曲、最痛苦的感情,都在词中表出来。正如叶嘉莹所言:云间词风的转变,在于在他们的词里面有了这么言外之意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作用是小词的一个美感的特质。![26]词人们在唱和之中,深化了云间词风,体现了云间词派的创作主张。而用由世变所激发出来的忧愁感叹之词,传达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陈子龙对词的社会价值的重视已大大超越了以往的认识,也大大超越了同时代的人。他有意在香弱侧艳的词体中注入深沉重大的社会内涵,甲申国变之后的词作所表现的不再是红香翠艳的浮靡,而是一振衰起弊、救世济时的责任心。?湘真阁存稿#较之年青时代的?江蓠槛#更多了一份美人香草的寄托,这是时代精神的折光。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谓陈子龙词其能上接风骚,得倚声之正则!,[27]可谓知言。尤其是国变后所作,寄意更加绵邈凄恻,所谓上接风骚!即谓其具有寄兴深微的整体特质。陈子龙的审美观念即言情之作,必托于闺襜之际!的自觉意识,必然会在创作实践中显现出来。如?唐多令(寒食#词序曰: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其词如下: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

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

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这是一篇痛悼明主噩耗的词。如果词序未提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则整首?唐多令#确可视为一首情歌。词这种文体在明末社会现实面前,在传统的文人之技亦已穷也!的无奈当中,被陈子龙视为最后一种救世的手段和警世的钟声。他的弟子蒋平阶继承了这一观点,蒋氏在?支机集序#中说:托情闺阁,尽后庭玉树之悲;寄傲蓬壶,即九鼎龙髯之墓!,?这本是?诗经#、

102

?蒋平阶:?支机集#,见沈亿年述?凡例#,施蛰存主编?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页241。

?楚辞#以来的诗文传统,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陈子龙及其他云间词人以之言词,或许并非完全自觉,但已经为词的创作指出向上一路。

(四)词的体性观

陈子龙一开始把词作诗余、小道、末技,但这一看法却在后来发生了变化。

陈子龙曾多次论及词之价值问题。据彭宾?二宋倡和春词序#引述了陈子龙对词体的看法:

二十五年前,大樽方弱冠))每与舒章作词最盛,客有啁之者,谓得毋伤绮语戒耶?大樽

答云:吾等方少年,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娈之

情,当融不能免。若芳心花梦,不于斗词游戏时

发露而倾泄之,则短长诸调与近体相混,才人之

致不得尽展,必至滥觞于格律之间。西昆之渐,

流为靡荡,势使然也。故少年有才,宜大作

词。!?

其中流露出自我解嘲的况味,不难看出,陈子龙只是把词当做是少年寄情的娱兴手段,与正统雅调的诗歌界限分明。他也在?幽兰草题词#中云:

明兴以来,才人辈出,文宗两汉,诗俪开元,独斯小道,有惭宋辙。))。吾友李子、宋子,

当今文章之雄也,又以妙有才情,性通宫征,时

屈其班、张宏博之姿,枚、马大雅之致,作为小

词,以当博弈。予以暇日,每怀见猎之心,偶有

属和。[15]1-2

陈子龙认为有明一代人才辈出,文自宗法两汉,诗则上拟开元,独斯小道,有惭宋辙!,可见三子作词之始,虽不无有着接踵宋辙,以饰我明一代之盛!的动机,但大体是以作为小词,以当博弈!的态度为之,明确地把填词当作小道和游戏。?三子诗余序#又云:

是则诗余者,匪独庄士之所当疾,抑亦风人之所宜戒也。然亦有不可废者。[16]54

从诗余!的角度将词定位在小道,乃庄士与风人所不取者,乃因词本身就是适应于宴会场合中的娱乐之用,南唐、北宋酒宴之会更是助长了词的兴盛,云间词派在明末文坛以主张文学复古著称,而以填词为风雅的举动,本身就是对南唐、北宋歌筵酒席传统的一种复归,这正是他们文学复古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复归,让云间诸子更能体会南唐、北宋词的娱乐性质。正因为陈子龙等人在宴集时选择填词以为娱乐,复归词在南唐、北宋的娱乐性质,正如宋征璧在?倡和诗余再序#%中说他们相与唱和填词的活动,是相订为斗词之戏,以代博弈!,云间诸子把填词作为一友朋宴集时替代博弈的游戏活动,借以显示才华。陈子龙他们的文人集会,通过诗酒唱和,既达到自娱娱人的效果,又给生活增添了雅趣。他们以游戏的态度对待词作,所以在云间词家的心中,词是篇章之余,是娱情怡性的手段。在陈子龙的意识深处,词的价值品位是无法与长于言志载道的诗文相提并论的。但另一方面,陈子龙又对明代巨手鸿笔,既不经意,荒才荡色,时窃滥觞!轻忽词的现象有所不满。陈子龙不同于传统说法之处是他虽反复强调词虽为小道,却认为词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仍然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在陈子龙看来,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长于言情。词,基于其产生的背景、场合、作用、基本体性等方面的特殊性,尤其适合于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始终是以言情为主的最佳载体。词和诗形成了功能上的互补,词体也因此而确立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词不可废!的原因。他在?三子诗余序#中云:托贞心于妍貌,隐挚念于佻言。!尽管仍以妍貌!、佻言!为宗,毕竟指出了词当有贞心!和挚念!。词虽为小道,也不免要求在婉妍的体貌下融入某种有关进退生死重大抉择的人生情志。陈子龙强调端人丽而不淫,荒才刺而实腴!的区别,力倡风骚之旨,要求作词者应寄情于思士怨女,以陶咏物色,怯遣伊郁!。这样,扬风骚寄托之旨,写端丽不淫之情,词虽小道,也关乎大雅。虽然在明人心中,词不是一种可以用来体现忠爱之志的表达工具,但在明清易代的特殊时空,需要一种特别的文体表达特殊的情感。尤其在明末这个天崩地裂的时代,文人士大夫普遍地遭遇了国破家亡的时代痛苦,此情此景让每位士人都不免痛苦彷徨,在晚明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状况下,面对君王的昏庸,如何拯救时弊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的重心。陈子龙是一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意识。甲申国变之后,衰乱的世变在他心里产生了某种对位效应,使其心灵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色彩。面对清人入主中原,江山易姓,山河破碎,朝代更替所带来的家国之痛,更让他的性情襟抱为之一变,他以沾着血之心灵,写下了身世之感、宗社沦亡之悲,这时候词不再是小道末技!,它已在时代的风雨中得到了自赎。它以其深沉、厚重的意蕴,撄人灵府。而词这种纯粹的抒情文体,确能传达人们心灵细微曲折的意绪,使得文人内心的隐痛无可避免地融入词作中。艳情与忠君在一定程度上相通。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陈子龙肯定词虽小道,但仍有可观。

103

?%彭宾:?二宋倡和春词序#,见?彭燕又先生文集#三卷诗集一,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彭士超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

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97册,齐鲁书社,1997年,页345。

?倡和诗余#六卷刊刻于清顺治七年(1650),有宋征壁序二篇。见?云间子新诗和稿(幽兰草(倡和诗余#点校本,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出版,2000年版。

然而,综观陈子龙一生词作,真正能够体现出风骚之旨!,寄寓人生大节的作品却为数不多,陈子龙的词作主要收录在?幽兰草#和?倡和诗余#两部词集中,其中以闺情和闺怨为内容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幽兰草#中的词作于甲申国变之前,是云间三子!的唱和之作,陈子龙的部分是?江蓠槛#。子龙在词中效法屈原香草美人笔法,然而?江蓠槛#所存陈子龙55首,词题多为春风!、春雨!、杨花!、画眉!以至闺怨!一类,内容不外伤春悲秋、男欢女爱,其中有着与柳如是相恋之本事,情感颇为真切动人,但未有时代的反映。陈子龙后期词作主要收录在?倡和诗余#中,共29首,题名为?湘真阁存稿#,是甲申国变之后兵火以来!之作。但内容浓艳且并无寄托的词作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从陈子龙在理论与创作的背离现象中,可见其对词的认识仍处于矛盾、摇摆的状态,一方面,词人已经体认到只有矫除俚艳、推尊词体才能使词得到全面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词一直被视为聊佐清欢!、析酲解愠!的娱乐工具,使得陈子龙在推尊词体的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心态,这一心态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其词中往往与其理论出现明显的背离。但不管如何,陈子龙的对词体的重视,实已为清代词之尊体奠立了基础。

(五)词的审美观

1.重天机元音的自然感发

陈子龙在?幽兰草题词#中指出了该宗尚晚唐五代及北宋词,以言情!为主旨。陈子龙认为五代、北宋此期词作都能立足在由情意而言辞,由言辞而词境的审美生发的基础,通过天成的词境表现出创作者的哀艳之情!或盼倩之趣!,而达到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的最高标准。[15]1-2南唐、北宋是处在词的发展前期,尚处于一个较为朴实的阶段,词中情感多来自于客观外物的直接触发,就体物来看,具有写实传真的特点;就抒情来看,多为即景抒情,其抒写的情本身就是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之情,这种饱满充实的情感状态以及它对具体真切之境界的追求,正体现了其时的审美风尚,即尚实,这种实!具体表现为生动传神的意象中具有强烈的质感,它以明晰、外向、直露为特征。而且小令那种质轻体小的格局和生动自然的写作方式,更加呈现出具体贴切、质实求真的特色。因为南唐、北宋词既脱离了词体雏型而臻于成熟,又尚未受到其它文学样式的浸染,保持了自然天成的状态和纯粹性。反之,对南宋以后的词持批评态度,也是因为南宋以后纯粹之词渐少而非词非诗、非词非曲之作渐多,自然天成渐少而人工雕琢渐多,乖离了词的自然状态。陈子龙以自然作为倚声的立足点,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灵感的自然到来,所谓的天机!、元音!,南唐北宋的词独特之处正在于此。

2.自然从追琢中来!的审美观:四难说!的提出

陈子龙虽然特别推崇非出于人为的触境皆会!、境由情生!,同时,又不反对镂裁至巧!,这就是他在?王介人诗余序#中所提到的四难:

盖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如在耳目之前,久诵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

也。以嬛利之词,而制之实工炼,使篇无累字,

圆润明密,言如贯珠,则铸调难也。其为体也纤

弱,所谓明珠翠羽,尚嫌其重,何况龙鸾?必有

鲜妍之姿,而不借粉泽,则设色难也。其为境也

婉媚,虽以警露取妍,实贵含蓄,有余不尽、时在

低徊唱叹之际,则命篇难也。[20]55-56

陈子龙总结词的创作经验,提出作词四难!之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诸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词的创作特点。所谓四难!,处理得好即为?四贵+。即立意贵沉摰而浅近,铸调贵嬛利而工练,设色贵鲜妍而本色(不借粉泽),命篇贵婉媚而含蓄。![12]292同篇又以俊逸之韵,深刻之思,流畅之调,秾丽之态!对四难说强调或补充。

(六)词的技巧论

陈子龙道出了词在意趣表现中所存在的一个难题,这便是如何以浅近之笔写出沉挚之思,在审美表现上既产生如在目前的效果,同时又含蕴隽永之趣。陈子龙对词作审美表现的探讨预示出明代词趣理论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提升。

总而言之,他的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的自然浑成,与对高度艺术技巧的追求是相互统一,而非相互排斥。至于自然既出于真情,又能做到自然从工练中得来,他认为好的词应当是自然和工巧的结合,正如他所谓的镂裁至巧而若出自然,警露已深而意含未尽!(?三子诗余序#)。因为陈子龙特别推崇境由情生!的自然感发,同时又不反对镂裁至巧,这也是他之所以要感叹用意难!、铸调难!、设色难!、命篇难!的缘由所在,以沉挚、流利、自然、含蓄作为词的艺术要求,从意趣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词作了规范,并以深入浅出!间接化解了明词的趣浅!之讥。陈子龙强调词创作的艰苦性,其实也是针对明代词坛的实际状况有感而发的。明代词坛的弊病,或对词的创作漫不经意,粗制滥造,或忽视词的特质,不懂得词上不似诗,下不似曲!。针对这两种积弊,陈子龙要反复强调词的特点,反复强调词创作的艰苦性。这对于扭转词坛的不良风气,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较之明代大多数词人,陈子龙对于推动词学向雅化方向走得更深。

四 陈子龙词论在词史中的地位

(一)在明词中衰的困境中,率先努力,接续词统,使词回归本源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早期云间词派在两个问题上多遭

104

后人诟病。其一,作词多取小令,忽略长调。其二,论词仅尊北宋而排斥南宋,未免偏颇。但如果我们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就不得不对陈子龙的这般持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谅解。在陈子龙生活的晚明时代,由于俗世流风的长期浸染,不仅词的风格由雅而俗,且乐律也与曲调相混,而词一旦失去原有的本质特征,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在当时的背景下,极需要有识者起而振衰救弊,陈子龙正是顺应了这个要求。以复古为革新,率先在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进行了正本清源。出于对南宋以来的词的诗化!和曲化!倾向的反叛,陈子龙才会以这种极端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义无返顾地驱使词回归本源,恢复词的本来面目。

明代词以曲化和俗化为主要特征,以一个不同于南宋雅词的变异面貌立于词坛两百余年,积蓄了巨大的负面惯性能量,当词发展到明末清初时,云间词派崛起于易代之际,陈子龙是云间词派的主将,在明词中衰之际,以其明确的词学思想作为指导,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在词坛异军突起,在变革中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陈子龙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审查了词的盛衰史后得出结论:自金陵二主以至靖康!,斯为最盛!,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既是他之所以认为南唐北宋词为最盛!的理由,也是他对词提出的要求和所要接续的词统!。南渡以还,此声遂渺!,元滥填词,兹无论焉!。在他看来,南宋以后,词统!已绝,作为想要振衰救弊、力挽词统!于既坠的意态表述和思及救治明词之弊的医方,就必须回归本源,以南唐、北宋词为标尺,宗婉约、尚雅正,此论不仅使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与明词划出了一道界线。陈子龙是晚明词学界发生质的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结束明词颓势,使词重新回到本体轨道上来的一个闪亮起点。

(二)纯粹性辨体论呼唤后人突破辨体视域,兼取众家、各体之长

陈子龙认为词有其本质的规定性,他努力追求词体本质的纯粹性,在词与诗、词与曲之间划出一道界限。在明末清初的词坛,我们可以看到陈子龙的辨体意识和追求词不应失去其本质的纯粹性理念在革除流弊、推动词学复兴中确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词学开始走向复兴的局面之后,如果仍守在独偏一隅的狭小境域,势必会导致词体的僵化。纯粹性的辨体理念会导致词的取径过于逼仄,失去生命活力。所以在保持词体本质特性的前提之下,若能拓宽容受度,接纳各种风格、表现手法、体制的存在,方能使词走向全面兴盛。

清代田同之?西团词说#就对早期云间词派的取径逼仄而提出批评:

云间诸公,论诗宗初唐,论词宗北宋,此其能合而不能离也。夫离而得合,乃为大家。若

优孟衣冠,天壤间只生古人已足,何用有我。[28]

与云间派关系较近的王士祯?花草蒙拾#亦云:

云间数公论诗拘格律,崇神韵。然拘于方幅,泥于时代,不免为识者所少。其于词,亦不

欲涉南宋一笔,佳处在此,短处亦在此。[29]

由于云间词派只师法南唐北宋,南宋辛派词人的胸次浩然,笔力遒劲,而云间词派目之为粗豪,不能欣赏其充实之美。姜夔、张炎一派词人以健笔写柔情,不同于?花间#的软媚之笔,云间词派亦不能识其佳处。王士祯?花草蒙拾#又云:

宋南渡后,梅溪、白石、竹屋、梦窗诸子,极妍尽态,反有秦、李未到者。虽神韵天然处或

减,要自令人有观止之叹。正如唐绝句,至晚唐

刘宾客、杜京兆,妙处反进青莲、龙标一尘。[30]682

陈子龙专意师法南唐北宋的狭隘思想对云间词派的后辈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他们的词学见解越趋狭隘。例如陈子龙的学生蒋平阶和他的弟子周积贤、沈亿年诸人编?支机集#三卷,亦秉承师教,并加以发挥,甚至连北宋词也抛弃了。蒋平阶的学生沈亿年和周积贤在?支机集凡例#就说:五季犹有唐风,入宋便开元曲。故专意小令,冀复古音,摒去宋调,庶防流失。!?在他们看来,宋词是元曲的先声,元曲既是俗曲,那么宋词亦不存古音,因此屏去宋调!,一以南唐为师,专意小令!,因而?支机集#三卷全为小令。虽不乏佳作,但毕竟取径太狭,格局太小。所以王士祯?花草蒙拾#批驳曰:

仆谓此论虽高,殊属孟浪。废宋词而宗唐,废唐诗而宗汉魏,废唐宋大家之文而宗秦汉,然

则古今文章,一画足矣,不必三坟八索至六经三

尺,不几几赘疣乎?[30]686

王氏对于云间后人的取径偏狭,作茧自缚的评语,可谓一针见血。

到了云间词派的后期,这个问题更引起了人们的反思,陈子龙同郡的后起之秀张渊懿与田茂遇在编选?清平初选后集#%时就突破了云间前辈的局限,论词既主张变化,也强调多样性,例如田茂遇?清平初选后集叙#曰:

顾?三百篇#辞旨深厚,赋则灏阔波衍。循源溯流,势则然尔。窃谓词亦唐律体之流。律

体以五七言为准,至于词错综变化,视五七言而

105

?%蒋平阶:?支机集#,见沈亿年述?凡例#,施蛰存主编?词学#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清平初选后集#十卷四册,是清初重要的词选集,是研究云间词派的重要依据。根据李越深?,清平初选后集?三题#(?浙江大

学学报#第32卷第3期,2002年5月,页49至56)一文说明,?清平初选后集#今已成珍本,仅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本文限于能力无法查询影印本书,凡关于?清平初选后集#内容,只能转引自李越深?,清平初选后集?三题#的介绍。

加而杀,繁简虽悬,尺度判不可越,即谓之曰长短句律可也。))我乡前辈言词者以?花间#为宗,几置长调不作,戒勿涉?草堂#以后蹊径。弱岁侧闻斯论,信疑半之。盖词既唐律体之流,则其时代升降、体裁正变,亦犹诗在唐时,武、贞而后,景、干以前,人不一家,家不一辙,安能比而同之,率归太始耶!今海内工词者不乏人,风气日上,与诗格略同,遂觉我乡主一不变之说似严实隘。譬诸粉黛媸视须眉,贲镛让能弦管,即美人香草,作者间有遐情,而空中缀色,已堕思维尘境矣。无怪乎庄士薄等冶游,理家讥同玩物,此未必非持论者失也。))大抵偏倚则拘曲易穷,集成则弘廓有本。才人性情,儒者学问,安往而不获见焉??

文学传统对作家的吸引力量是难以抗拒的,但决不等于消解了作家的创新精神。若完全使自己拘囿于传统之中,划地自限,传统便成为创新的障碍。在这篇叙文中,可见田茂遇对于云间前辈取径逼仄、固守一体的主张颇有微词。陈子龙主张诗词分流,判定诗词的界限;而田茂遇则寻根溯源,把词看作是唐律体之流,强调诗与词具有承继关系。陈子龙强调五代北宋词与南宋以后的应壁垒分明;田茂遇则阐明了词应富于变化和多样性的主张,强调 人不一家,家不一辙!,才人性情、儒者学问皆可入词。选词亦取径宽泛,涵纳多样风格、各种体裁的词。与田茂遇相呼应,张渊懿所撰?凡例#在言及?清平初选后集#的编选原则和范围时亦云:

词虽雕虫小技,亦本性情所近。周、柳、苏、辛,各存本色,总之情景两协,才法兼备,洪昔纤

响,豪放幽怀,俱厉擅扬,是选亟为登刊。

%此语表明,无论是从风格还是从体裁的角度,编选者都持兼容并包的态度。从?清平初选后集#的?叙#和?凡例#到编选实况都充分表明,云间词派的后期,许多人都持变革与兼容宽广的词学观点,选词亦取径宽泛,各种体裁、各种风格,中调和长调几占全书的一半篇幅,彰显出后期云间与广陵词坛、阳羡、浙西诸派融合的趋势。

(三)开启清代关于词的 盛!、 衰!之辨与南、北宋之争

关于词的盛衰之辨这一话题,既关系到对词之体性的认识,也涉及到对千年词的总体估价。所谓 盛!、 衰!指的是文学发展的繁荣与衰落,这个问题在清初争论得非常激烈,其实是由陈子龙对于词的盛衰思考发展而来的。他说:

词者,乐府之衰变,而歌曲之将启也。然就

其本制,厥有盛衰。晚唐语多俊巧,而意鲜深至,比之于诗,犹齐梁对偶之开律也。自金陵二主以至靖康,代有作者,或秾纤婉丽,极哀艳之情,或流畅淡逸,穷盼倩之趣。然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南渡以还,此声遂渺,寄慨者亢率而近于伧武,谐俗者鄙浅而入于优伶。以视周、李诸君,即有彼都人士之叹。元滥填词,兹无论焉。明兴以来,人才辈出,文宗两汉,诗俪开元,独斯小道,有惭宋辙。))此非才之不逮也。巨手鸿笔,既不经意,荒才荡色,时窃滥觞。且南北九宫既盛,而绮袖红牙,不复按

度,其用既少,作者自希,宜其鲜工也。

[15]1-2

陈子龙从梳理词史入手阐发了词的时代盛衰之辨,提出了 就其体制,厥有盛衰!,意在说明词有盛亦有衰的规则。他把词的发展史分成晚唐、五代北宋、南宋和元明四个时期,勾勒出词学盛衰发展之基本脉络。陈子龙以为,晚唐是词的发轫期;五代北宋是词的高峰期;南渡后为词的变调阶段;元明则是词趋于衰落的阶段。他把词史的发展概括为由盛转衰的进程,面对元明以来词坛的不振,有一种强烈的振衰救弊的愿望。为了正本清源,他借用了明代复古运动所打出的旗帜与思维方式: 文宗两汉,诗俪开元!,诗文创作皆以此为标尺;然而在词界,明人不仅没有从前人那里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可资效法的标尺,反而率性而为,任凭词随流风而蜕变得非词非曲,最终走向衰弊。陈子龙对此感到不满,在对词学中衰的检讨和反思之中,他必然会去寻求词的本源以革除流弊,以复古求革新。若从时间之源来考察,晚唐、?花间#词才可称得上是文人词的源头, 复古!本当以复归晚唐、?花间#词之 古!为是,但是陈子龙不但要求清源,更讲究正本。 文宗两汉,诗俪开元!,从时间上讲,两汉、开元都不是诗文的源头,却代表着正宗和完美。同样的道理,陈子龙认为晚唐词虽然具有语言的华美与音律的婉美,但意蕴尚为浅薄,只在男欢女爱、相思离别的圈子中打转,因此不足以成为后代词的楷模。在他看来,南唐、北宋词不仅 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形式与内涵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以南唐北宋词为 最盛期!,以李璟父子、周邦彦为最盛的典范,目的是在寻找明词衰弱不振的根源,以求挽救南渡以来词的衰弱格局,力图恢复最盛期 南唐、北宋时期所呈现出来的自然、蕴藉、宏丽的风貌。

陈子龙认为南唐北宋为词史发展的顶峰,为最盛的典范,南宋以后存在着粗犷直露和鄙俚浅俗之弊。入清

106

?%田茂遇:?清平初选后集叙#,?清平初选后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1678年),转引自李越深?,清平初选后集?三

题#,页55。

张渊懿:?清平初选后集凡例#,?清平初选后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1678年),转引自李越深?,清平初选后集?三题#,页55。

以后,他的思想为后期云间词派所承袭,如宋征舆就是坚持宗五代、北宋的观点,以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作为词史发展三阶段的代表。宋征璧也特别标举北宋七大词人 欧阳修、苏轼、秦观、张先、贺铸、晏几道、李清照,认为词至南宋而繁,亦至南宋而蔽!(?倡和诗余序#?)。这里的繁!,是指南宋词风格的多样,蔽!是指宋词存在的流弊。

清代词坛上或宗北宋,或宗南宋,南北宋之争的情形正如诗坛上的唐宋诗之争,究其源流,其实正是导源于陈子龙。

(四)为清人的尊词立下了契机

词的尊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始于明末清初,云间词派已经意识到托体不尊!将成为词发展的严重障碍,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如攀附?诗#、?骚#和寄寓!等抬高词体。云间词派主将陈子龙是最早提出风骚之旨,皆本言情!和词应写哀而宣志!的观点。[16]54提倡古雅,以复古为旗帜,反俗艳,通过对从宋至明的某些词学现象的批评,确立了复雅归宗的创作榜样,接续了南唐北宋的词统,并在新的时代予以升华。陈子龙在创作和理论上的探索,开创了推尊词体的清词复兴之路,启发了朱彝尊、陈维崧、张惠言等人在词学上的进一步思考,对清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 结 语

有明一代,被认为词道衰落,不足为道。的确,与浑然天成的北宋词、精致细腻的南宋词以及流派纷呈、辉煌中兴的清词相比,明词着实有些萎靡、卑弱。随着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士人虽自守而不可得,于是重新寻求人生的寄托和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呼唤着文学对社会现实全方位的介入。陈子龙的出现使得明词并非一无可取,他至少在明末为词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泽,为挽救明词的颓势和开拓词体发展的空间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派词论,其观点虽不如后来的浙西词派!、常州词派!那样旗帜鲜明,影响深远,但此派的词论,对清词的创作与理论的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云间词派产生于明末国事日非之际,陈子龙虽一度以小道末技目词,但由于时代变化导致其词学观念的转变,致使他终究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在明末词坛异军突起,张扬其强烈的创作个性,树立起鲜明的时代风格,使明词发展为之一振,并为清初词坛揭开新局。

由于云间词派的文学观念植根于忧时济世的思想背景,强烈的社会责任,使得陈子龙既重视词的反映现实的作用,又注重词的艺术特质,在强调雅正诗教,强化文学反映现实的作用之余,在另一方面,他又充分肯定词创作的情采和技法,体现出对文学本质特性的高度重视。陈子龙及其他云间词人循流溯源,回归南唐北宋,能得?花间#丽而有则的精髓,从而横扫当时词坛的庸滥,清除词坛上的荆榛。较之明代大多数提倡主情近俗的词人而言,陈子龙可以说是推动词学向雅化方向走了一大步的先峰。陈子龙作为明末词学的一个转折的新契机,其词史地位不容忽视。

陈子龙的词学见解,既是云间词派的基石,亦为云间词派的共识。随着他本人及其他的云间诸子的生命历程跨过易代界标,这些见解便成为向清初词坛提供尊词的第一批理论文献和思想材料。陈子龙虽未为明代的词论作出总结,却为清代词论写下了第一页。陈子龙代表明末词坛雅化的星星之火,即将在清代成为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谭献.复堂日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7.

[2]龙榆生.陈子龙小传.近三百年名家词选[C].台北:世界书局,1972:2.

[3]王英志.陈子龙词学观刍议[J].明清诗文研究丛刊(第一辑)1982-07.

[4]王英志.陈子龙词学观初论[J].齐鲁学刊,1984(3).

[5]涂茂龄,费臻懿.明代陈子龙词学观析论[J].建国学报,1999(18).

[6]苏菁媛.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词研究[D].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7]李越深.论陈子龙的词学思想[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8(4).

[8]邱世友.陈子龙警露取妍,意含不尽!的词学思想[M].词论史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97-120.

[9]赵山林.陈子龙的词和词论[J].词学(第七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87-196.

[10]姚蓉.云间三子的后期活动与生死抉择[M].明末云间三子研究(上篇).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6-

135.

[11]屈原.杂骚经[C].(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昭明文选(卷三十二).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1487.

[12]张仲谋.明代词学的建构[M].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07?宋征璧:?倡和诗余序#,见?云间子新诗合稿(幽兰草(倡和诗余#点校本。

[13]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7.

[14]陈子龙.皇明诗选(序(弁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

[15]陈子龙.幽兰草题词[M].陈子龙,李雯,宋征舆.幽兰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6]陈子龙.三子诗余序[M].陈子龙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7]陈子龙.宋子九秋词稿序[M].陈子龙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8]陈子龙.六子诗序[M].陈子龙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9]陈子龙.白云草自序[M].陈子龙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0]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M].陈子龙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1]王国维.人间词话[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王士祯,邹祇谟.倚声初集[C].?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第十三卷(17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3:353.

[23]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4]刘勇刚.从芳心花梦的名士风流到香草美人的隐喻寄托 论陈子龙词的审美意趣[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

23(1):69-73.

[25]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M].朱东润传记作品全集:第三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6]叶嘉莹.清词论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34.

[27]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0.

[28]田同之.西圃词说[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1453.

[29]王士祯.云间数公词不涉南宋(花草蒙拾[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685.

[30]王士祯:南渡诸子极妍尽态(花草蒙拾[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682.

(责任编辑:毕光明) Chen Z ilong+s C i Theory and Its Positi on i n C i H istory

HUANG Ya li

(D e part m ent o f Ch i n ese Language and L it era t u re,X i nz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X inzhu,Ch i na)

Abst ract:The Yunjian Schoo l of C i stud ies rej u venated the dec li n ing C i stud i e s in the M i n g Dynasty t h rough its re m arkab le theory and creation,and t h us i n itiated the rev i v al of C i stud ies i n the Q ing Dynasty. Chen Z ilong,the key person of the schoo,l w as honored as the notch o fC i stud i e s in theM i n g Dynasty,and his theory excelled others i n the study o fC idur i n g theM i n g and Ching dynasties;there has long been li m it ed probes i n to his theory so far,ho w ever.This paper atte m pts to exa m i n e Chen+s C i theo r y fr o m the per specti v e of i n heritance and deve l o pm ent so as to reveal h i s positi o n i n the h i s tory of C i developm en.t M oreo ver,the paper a i m s to exh i b it Chen Zil o ng+s contr i b ution to C i theories in ter m s of the trad itional style,a dopted sty le,pretext theory,on tology and esthetic i s m.To su m up,itw as j u st because of Chen s'i n cessant efforts and h is v i g orous refor m that C i had assum ed a ne w look and set onto a w ay to w ards rev i v a l i n t h eM i n g and Q ing Dynasties.

K ey w ords:Chen Z ilong;Yunjian Schoo l of C i Stud i e s;C i studies i n t h eM i n g Dynasty;reverance for C i

108

【北大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解简答表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

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 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一. 社会学理论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理论+教程)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 ※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自己总结出理论点。 ?上卷:太散,不适合考试,不妨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下卷:对于后现代名家思想的把握,只需要精读该书即可。——重点掌握舒茨、加芬克尔、科尔曼、新功能、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 迪厄的思想。 ㊣题型:论述为主,至少占40分。 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精读○ ※古典和现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2007年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20分;2009年“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题型:至少占20分。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精读 ※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很有针对性。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评价部分。?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掌握重要概念,有可能出简答。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复述名著的主要内容即可。(参考资料:提纲)?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论文专著。后现代考题可能由谢老师出题,如2007年关于“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考察,2008年关于“福柯权力思想”的考察。 ?(人口+劳动+心理+家庭+城市) 1、佟新《人口社会学》○精读○; ※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题型:考试占10分。 2、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精读○; ※掌握重点章节核心内容。精简内容,以便记忆。㊣题型:考试占10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柳如是诗词欣赏

柳如是诗词欣赏 柳如是诗词柳如是诗词欣赏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2.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柳如是诗词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 A.孔德 B.阿隆 C.霍曼斯 D.蒂里阿基安 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 B.运用象征符号 C.解决象征符号 D.创造象征符号 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 A.目标群体 B.参照群体 C.功能群体 D.利益群体 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 A.符号 B.利益 C.情境 D.价值 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 A.布卢默 B.托马斯 C.米尔斯 D.米德 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 A.柯林斯 B.达伦多夫 C.李普塞特 D.马尔库塞 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 A.利奥塔 B.詹姆逊 C.托夫勒 D.贝尔 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 B.符号 C.身份 D.阶层 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 B.社会现象 C.社会知识 D.社会常识

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 A.布劳 B.霍曼斯 C.卢曼 D.帕森斯 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杜尔克姆 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 A.教育 B.军事 C.政治 D.科技 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整合 C.社会系统 D.越轨行为 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 A.实证的 B.可操作的 C.间接观察 D.非实证的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 A.合作 B.竞争 C.和解 D.自我约束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 A.剧本期望 B.剧情 C.剧组 D.印象管理 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 C.李普塞特 D.科塞 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 A.科塞 B.柯林斯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 B.登津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 A.体制危机 B.合理性危机 C.同一性危机 D.合法性危机

最凄美古诗词

最凄美古诗词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选自《佛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选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选自《雨巷》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是谁?——选自《葬花吟》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选自《葬花吟》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选自《葬花吟》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选自《葬花吟》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选自《葬花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选自《雨霖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选自《青玉案》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选自《青杏儿》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选自《小阑干》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西方社会学理论各章复习指导与复习题

复习西方社会学理论指导及各章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复习要点: 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知识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复习要求: 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知识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思考题: 1.试论西方社会学产生的知识背景。 2.试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传统 第二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复习要点: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复习要求: 理解孔德、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孔德的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评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第三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复习要求: 掌握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阅读迪尔凯姆的一本主要著作,并进行评介。 第四章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与社会学的本质形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和货币哲学。复习要求: 掌握齐美尔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理论。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复习要点: 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行动、理性化过程、统治类型、科层制和宗教社会学。 复习要求: 掌握韦伯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

2.试分析韦伯对理性化的论述。 3.结合东亚的发展评价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理论。 第六章功能主义理论 复习要点: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复习要求: 了解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掌握帕森斯和默顿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分析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2试评述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3.分析默顿中层理论观的意义。 第七章社会交换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社会交换论。 复习要求: 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掌握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社会交换论。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交换理论的渊源。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柳如是诗词

柳如是诗词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如是诗词 1、《秦淮八艳题咏》 绣阁漾淮水,夭桃灼灼开。 抚琴余韵歇,掩卷尾声回。 溅血嗔权贵,却奁皈草莱。 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2、《水绘园吊董小宛》 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 眉楼訾阉党,桃叶慕清流。 转叹琴台寂,堪怜镜阁休。 偶因尝洗钵,奁艳足千秋。 3、《访秋水阁吊柳如是》 隐隐河东柳,迎酬尽党人。 序题戊寅草,帐设绛云茵。 殉国艰于死,悬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4、《寻访眉楼遗址吊顾横波》 夕照清溪水,秋波脉脉横。

曲萦推第一,墨洒拟全能。 邀寿外味友,义延东蹈僧。 典封虽一品,风骨却崚嶒。 5、《访只陀庵吊卞玉京》 锦树纤尘绝,叩门乌鹊惊。 酒垆酣欲醉,弦索冷无声。 不忍经行处,偏教此处行。 惜哉莹玉质,空诵法华经。 6、《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7、《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8、《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9、《杨白花》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10、《杨花》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11、《梦江南·怀人其一》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奥地利维也纳) 1.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称为行动),具有时间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称为行事),具有空间性。 2.手头库存知识(名词解释)(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意义构造的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人们的手头库存知识。 3.主体间性的理解(名词解释) 只有发生行动的意义时才是真正的理解,要做到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理解行动的表面意义,还要理解表面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舒茨认为我们对他人行动意义的把握总是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 4.社会世界的构造(填空) (1)直接经验世界:面对面的互动的世界 (2)间接经验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时间、空间上都是间接地,存在着一种“他们”关系。 5.生活世界(名词解释)是人的直接性的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未来的现象世界。 6.生活世界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理解(填空) 7.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填空) 8.处于生活世界的人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态度(填空) 自然态度是将生活世界视为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以缺乏反省的习以为常的方式对待的一种态度 9.库存知识在生活世界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填空) 有两种:一为类型化,另一为关联性 ①类型化:普通人总是将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场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 ②关联性: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我们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三种关联:主题关联,解释关联,动机关联(填空) 10.科学知识的构造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假定:(填空,简答) 科学知识的构造是二阶构造 ◆、关联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relevance)科学家构造的知识要受到其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 ◆、适当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adequacy)在研究人的科学行为模式时,必须以普通人的行为为基准。(社会科学的规律是具有概率性的,而自然科学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 ◆、逻辑一贯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logical consistency)要具有最高程度的清晰性,必须符合形式逻辑的原理,可以保证科学构造的客观有效性 ◆、相容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compatibility)必须与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相容③、上面四项假定中,前两项假定阐述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得常识基础之间的关联,

迪尔凯姆自杀论读后感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言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或间接、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自杀。迪尔凯姆在书中驳斥了当时流行的关于自杀的自然主义和生物学主义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造成欧洲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自杀率耳朵原因是社会潮流。他又根据社会潮流的不同,划分了四中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 (1)、利已型的自杀。 理论假设一: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已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家庭生活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实证材料也支持上述假设。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的自杀。 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的两种表现形式:义务性自杀,群体强加给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执行者对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说利已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整合程度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过度整合。 失范性自杀

2013-2014学年度单项奖学金公示名单

2013~2014学年度单项奖学金公示名单 一、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同时授予“优秀学生干部”称号(884人) 园艺学院(37人) 何璇邹岩张曲薇戴郝靳燚王璠董婕李萌候悦姚梦雪李慧宝赵杨 范福文孟令彧冯圣婷王孟莹康明亮王小璐刘骄陈猛刘诗悦曹旭张天浩崔浩楠赵振桐万妍周赫姚展周燕耕史彤刘健牟星宇王成微陈莹张钰涵姚迪张冉 工程学院(64人) 张浩然郑可心孙雪瑞傅博付文豪张旭张天奕谷英堇牛丽周王菲薛凯王春鑫温欣尹婷邢勐王金龙牟伟博王龙旭初萌萌周正学罗嗣博闫学慧孟雪孙明明郑名利赵鹏程王闯关颂双杨博达杨传良毕然邓爱平羊少宇汤超隋小雪柴誉铎曲广岩刘海涛邵亚男祝贺刘诗琦江东璇张莹邹飞王岩王洋张均利申静朝徐阳王樱燃赵国宇郭思元郑成杰刘欣欣苗蕾贾焜朱冠奇霍淼改广伟张冬冬付涛王一帆李文博崔宇昕 电气与信息学院(62人) 张依柔陈锐段云海刘唱张悦齐超宋欣桐房莹张禹李语童李想袁子能于洪鉴朱嘉帅邵博李想莫丹薛欣

金秋王鑫邢晨王洋吕铭睿孟菊爽李伊炎夏雨霏岳添翼姜丽娜耿国丽王骆驰金兆泽崔建荣吴帆李梦晨于长宏郭彤丹王艺婷史孝娣张琦李成建季思雨李琦宋代宗孙笑非张健魏燕龙李明君吴艳娜王路遥吕金喆廉雅丽张丹姜加新张文强王嘉兴吴忱王炜恺姜奕舒陈雅岚丛杉孙宇朱博文 动物科学学院(28人) 尹航刘星辰张乐双尹尧商璐邵宝顺王妍陈炳霖张佰祥张勇胜盖向荣王思琪何诗琪李文茜赵雪娇司清蕊付宇李佳凝李嘉波杨冬璐李景秋赵轩曹海月马晓春王晓璐吴长熹修立双王越 动物医学学院(32人) 苏海明郭景奥王森张昕杨王小婷石韵佳王娜娜崔媛旭薛敬原白鸽张欢敏刘文龙卢珊郑舒方张淑君张义琳焦智慧齐晓龙路佳琦凌紫剑张元王薇贾甜甜张也于越洋周烁王婧祺张一鸣白博文张金娜牟凌云宋曼玉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9人) 孙晶关莹孙旭王红姜文翰王文雅刘思琦赵静文杨冬 经济管理学院(245人) 姜鹏黄雷鸣刘彦龙原梦齐玥吴明泽齐方璐曹玥柯婉婷于瀚涛刘益姚翔益樊名雪付兴晨刘浩然高一宁杜强苏婷婷

旧情新景入画来_柳如是诗词赏析

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是一位极富传奇色 彩的女子,其一生奋斗而不屈,悲惨而曲 折。她的作品有诗、词、赋、尺牍等, 博采众长,而又有卓然独立之处,展示了 驾驭不同题材、笔路多样、兼能并擅的文 思与才华,实为明清之际女性文学的奇 葩。正如宋代的吕东莱在《诗说拾遗》中 所说的:“诗者,人之性情而已。”她 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活力、激情、豪迈, 闪烁着哀而不怨、奋起抗争之气节之光, 体现着历代女子文学在感伤传统之下艰难蜕 变的痕迹,让我们怦然心动。她善于运用 勾勒、泼墨、绘彩的笔著,在诗中寄意 寓情,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中国诗与画的艺术之美在本质上具有 同源性,在创造、表现、审美感知层面 上是相通的,是相互渗透的,所以造就了 诗如画境的艺术魅力。柳如是擅长各种诗 体,她的诗文可用“描摹如画”来表示 摹绘风景、姿态、形象的真实、生动, 她的诗语言凝炼、含蓄、生动,注重表 达自然景象给人的总体印象和感受,力求 勾勒完美的画面,表现优美的意境。如 《寒食雨夜》其七“杨柳湖西青漆楼,闻 遐风起水须钩。无聊最是横塘路,明月清旧情新景入画来——柳如是诗词赏析 谭德红 潍坊医学院院报编辑部 261053 霜草亦愁。”①垂柳依依,湖波微微,孤 单的明月下,青漆楼、横塘路,白霜附草。是诗?是画?诗人用杨柳勾画一幅人去事非的写意画,在动人景致里透露凄清的寒意。她用绘画的语言,塑造如画的意象来表达心境,其寂寥的况味令人悠然心会。这种诗中有画的形式美,突出了诗歌的视觉形象,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在《柳如是诗文拾遗》中有两首同题的《题画梅》,其一为“媚如睡起欠伸时,不忍多看费所思。怪底笔端含造化,点睛惟尔镜中知。”②其二为“色也凄凉影也孤,墨痕浅韵一枝枯。千秋知己何人在, 还赚师雄入梦无?”③ 第一首写梅之娇慵、虬枝伸展之态。第二首刻画枝干瘦劲、色凄影孤之墨梅,而梅花的颜色是反映着她内心的感情的,墨梅的一枝独舞更代表着她的心声:我如梅花一般高洁、奇绝,而不以颜色媚人,可是,有无识者知我,有 无知己并肩?此诗神形交融,言深意远, 意境高远。翻检现保存下来的柳如是所绘 画册,其喜欢淡雅入色,她的画常常是几 棵小树,一个茅亭,远抹平坡,半枝风 竹,以普通、简单的景色,精练深远的 笔墨,抒胸中之意气,表个人之意兴,表 现出一种天真幽淡、萧条寂寥的自然之 美,是其作诗、作人之风格的表现。 她还善用绘画技巧把画的语言、画的 因素引入诗词中。如绘画中的色彩有冷 暖、有动静,以红色、黄色为代表的暖 色给人以动感,以蓝色、绿色为代表的冷 色给人以静感,所谓“诗中有画”就包 含着这种色彩因素。同时,诗是语言的艺 术,诗中用色是通过精心安排颜色字来实 现的,诗歌中的色彩美是诗的因素与画的 因素的统一。绘画中讲究色彩的冷暖协 调,动静均衡,柳如是则在诗歌中注意以 不同颜色的搭配,创造优美的和谐的意 境。《咏蕙兰》“碧雾晴霞蕙草轻”、 “青蕊有香皆是影,黄须无暖独多情。” 前句中的“碧”指青白色的玉石,又指 浅蓝色或青紫色;蕙兰是一种颜色略淡的 香草。在清凉的青蓝色的雾气里,亭亭玉 立着一株蕙兰。后句中是说蕙兰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馨香,像一股轻烟似的上升;那蕙兰花蕊的黄须,尽管没有得到温暖的光照,但它仍然痴情地期盼着得到春日艳阳的爱抚。这里,“碧”“青”是冷色调,是收缩中的静态;“黄”、“暖”是暖色调,“是影”、“多情”是情感中的动态;二者结合,便是一幅冷暖交相辉映,动静彼此映衬的优美的蕙兰特写,描绘出蕙兰淡雅、清高、纯洁、却情感炽热的形象,这正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诗画的结合就在这艺术的心灵上,以这一颗心灵去吟诗作画,画中焉能无诗,诗中岂能无画?再如《寒食》“石露澄松白,春风杂树黄”,滴在石上的露珠和“白”都是冷色,“澄”字又是一个表现慢动作的动词,用它联系两种冷色,更突出了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特点,寒露中的松树更觉春寒给人凉意;下句春风拂面,春日照进松林,闪亮着金灿灿的光辉,又给人温馨的暖色。描写了一幅初春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景致,收到强烈的审美效果。柳的诗句中时不时出现的“青”、“白”纯色,显露了作者身处萍浮靡定的处境中的苍凉情绪和孤苦心事。 但是,柳如是常常以我之眼观物、著我之色彩,此即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作为自然万物中的色彩自然也是本无生命和情趣的,但他们在诗人们的笔下却有了人的灵性、人的感情,这便是色彩描写的移情作用。绿色具有宁静、清幽的特质,很容易引起人们冷落感伤的情绪。“红”本是热烈的,使人感奋的颜色,但也要看诗人移什么样的情给它。如《西湖八绝句》其二“年年红泪染青溪”,伤心的血泪竟然把青溪染 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7.121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 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 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 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 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 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 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 往构成为社会现实。 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 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 体现。 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 化因素。 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 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 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 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 结合之上。 二.功能主义P164 功能主义理论把社会跟 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 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 (一)理论来源 1.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 想 (4)涂尔干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最为突出,他强 调了功能分析方法,把它同因果联系作了区别。他认为,解释社会事实时,必须区分 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和社会事实所发挥的功能。 2.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 统 (1)拉德克利夫-布朗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 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提出应该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取代“需要”概念。 (2)马林诺夫斯基他对现 代功能主义的影响包括:一是系统层次思想,二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多 样性的系统需要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二)模式变项P173 1.模式变项是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 定情景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用对立的“二分法”表示:感情中立性—情感性, 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2.模式变项首先说明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角色特征,还可以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群体 与组织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以用来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 3.模式变项的不同组合级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反映不同的社会结构。 (三)AGIL 功能分析模型 1. AGIL 强调系统的“必要条件”。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P176 :行为有机体系统——适应功能(Adaptation) 人格系统——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社会系统——整合功能 (Integration )文化系统——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四)社会学中层理论观P182 1.中层理论特点:①它主要 用于指导经验研究;②中层理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 高一层,如群体理论、社会流动理论、角色冲突理论都 属中层理论;③中层理论可 以融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通过有限的中层理论可以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 体系;④中层理论区分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和宏观社会学问题;⑤中层理论是经典理 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⑥中层理论可以指明未知的方面,或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3.根据默顿的中层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第一步就是先要建立具体化的理论,接 下来才可以建立综合性的概念体系。 (五)功能分析范式P184 1.范式:指一套严格的分析的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明确清楚的假设、概念 以及命题,提供简练、准确的规范化语言。 2.默顿指出以往功能主义的三个错误假定:第一是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第二是“普遍功能主义”假定,第三是“不可或缺性”假定。 3.默顿功能范式:指出功能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要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②然后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③最后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由此默顿总结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明确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二是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影响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4.十一个澄清的问题1.功能归属事项2.主观意向概念3.客观结果概念4.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 5.功能需要的概念 6.功能实现的机制概念 7.功能选择的概念 8.结构脉络的概念 9.动态与变迁的概念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 (六)结构分析范式P186 1.他在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社会结构或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 默顿结构分析范式,即结构分析的14条规定:1.社会结构 三.社会冲突论 (一)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P201 1.社会冲突的根源。其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现代社会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形成了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权力:不顾反对而把某人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权力。) 2.社会冲突的形成。 “准群体”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集合体,而不是组织起来的团体。显群体是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利益要求和奋斗目标的群体,如党派,工会等。 3.“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的条件:(1)具备基本的技术保证,包括领导者、物质设置、纲领和意识形态;(2)政治上必须有一定的政治自由,法律上必须允许结社联盟;(3准群体内部之间有沟通的可能程序与正式程序)。 3.达伦多夫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解冲突。 4,社会冲突的程度: (1)影响社会冲突强度因素:①社团的重叠程度②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度;③社会流动性程度。 (2)影响社会冲突烈度因素:①社会经济剥夺情况;② 冲突的调节:即冲突的控制方式。 5.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三种变迁类型:革命变迁: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最低层次的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中 6.度量社会变迁的尺度: 根本性:社会变迁的程度,关联阶级斗争的强度 突发性:社会变迁的速度,关联阶级斗争的烈度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P210 1.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作为手段的冲突,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非现实性冲突:至少冲突中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冲突本身就是目的,没有任何结果可言。 注:两种冲突的区别不是纯粹的,两种性质的冲突往往是交叉着、混合着。 2.紧密关系中的冲突: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地对感情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当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攻击性和敌对性。 3.内群冲突与外群冲突:内群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冲突: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 4.意识形态下的冲突:实际上是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那些冲突,科塞认为,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标为动机的冲突“更激进、更冷酷无情”。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P213 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冲突不涉及(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积极(消极)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