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质量,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的粘结,车厢底板和侧板喷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和水的比例为1:3 ),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每天施工结束将车槽清理干净,不得有凝结成团的混合料粘在车厢中。为保温、防雨、防遗洒及其环境保护的要求,运料车加装液压式自动蓬盖,运料车经外观和温度检测合格后,关闭蓬盖,运送至现场。

2、试验段施工

沥青混合料路面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上,用投入本项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每种沥青混合料各修筑单幅长200m的试验路段,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运输、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获取各类沥青混合料施工生产的技术指标。

3、沥青混合料摊铺

(1)标高及结构厚度控制

底面层摊铺时采用测量标高控制,上面层摊铺时采用非接触式声纳平衡梁对结构厚度严格控制,并有效提高路面平整度。

(2)摊铺作业

将摊铺机按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组装就位。固定预热30mi n,使熨平板温度不低于85C,并在熨平板下面拉线校测,保证熨平板的平整度。混合料运至工地的温度为130- 150C,摊铺温度为120—150C。将检验合格后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摊铺机料斗,并启动摊铺机,按2—3m/min速度进行摊铺,当摊铺5—10m 后,用细线横向检查摊铺厚度,横坡调整无误时继续摊铺。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连续均匀行走,保证无停机待料现象,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保持多台运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摊铺机料斗内任何时候都保持2/3 —1/2以上的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确保摊铺的混合料得到有效的振动和压实,并无离析、撕扯、孔眼较大和横向垄埂等现象,摊铺机后设专人跟

机,对局部摊铺缺陷进行人工修整。如有个别压碎骨料应在初压后及时清除,用点豆法进行填补,严禁大面积撒料。

当摊铺50-100m时,由质检员测出铺料的温度后,决定上压路机碾压。

4、碾压

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碾压原则为:“高频、低幅、高温、重压”。

初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利用胶轮压路机高温下揉搓使摊铺的沥青砼致密,初压温度140C,并不得低于130C,碾压速度控制在35-50m/min,碾压从低到高碾压,叠轮不小于1/3轮宽。

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碾压温度不低于120C。碾压速度控制在40-60m/min之间,碾压从低到高碾压,叠轮不大于20cm,压路机主动轮朝向摊铺机方向。

终压主要是消除复压留下的轮迹,采用压路机静压1-2遍,完全消除轮迹为准,碾压终了温度不小于70C。碾压速度控制在40—65m/min,切忌低温条件下反复碾压。

路两侧靠近砼平缘石处沥青砼碾压:为避免砼平缘石损坏,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碾压。

5、接缝的处理

路面摊铺前,先进行接缝设计,在主辅路隔离带开口、平交路口及主路渐变段位置,提前标出接缝位置,接缝原则是:主路尽量避免纵向冷接缝,纵向热接缝顺直,避免斜接缝。

接缝设置的原则,力求将接缝减到最少,必须设缝时尽量采用热接缝。

&新旧路面接顺

新建辅路与现况辅路接顺时需对旧路面进行洗刨,面层接入旧路基层长度不

得小于5m,新建辅路基层与旧路路基搭接度不少于2m

7、路面与各种管线井盖接顺

位于路面上的各种井盖应安排在路面表面层施工前进行施工,根据设计路面高程、道路横坡、纵坡确定井盖边角各点的高程,拉设十字线安放井盖。井盖采用混凝土进行固定,标号不得低于C30,井盖安装完成后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标号未达到设计强前要封闭交通,防止混凝土受到扰动。井盖四周用于稳固井盖的外露混凝土在铺设面层前应喷洒粘层油,如果混凝土顶面高程底于中、底面层高度在面层施工前使用沥清混凝土进行填补,并使用钢轮压路机、平板振动夯碾压密实,顶面高程与中、底面层一致。在面层施工时,合理安排进行出场车辆,严禁车辆挤压井盖。井盖周边面层沥青混凝土在进行行初压前采用平板夯与人工配合进行找平初压,井盖与面层防止出现错台现象,然后进行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全断面初压、复压、终压。

8、初期保护

铺筑层在碾压完毕尚未冷却到50 C以下前暂不开放交通。局部路段必须提前开放交通时,洒水冷却,强制降温。

开放交通前,禁止重型车辆特别是重型压路机停放。开放交通初期,禁止车辆急刹车和急转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