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数学必修三新素养同步练习:2.1.3 分层抽样 应用案巩固训练

苏教版数学必修三新素养同步练习:2.1.3 分层抽样 应用案巩固训练

苏教版数学必修三新素养同步练习:2.1.3 分层抽样 应用案巩固训练
苏教版数学必修三新素养同步练习:2.1.3 分层抽样 应用案巩固训练

[A基础达标]

1.某商场出售三种品牌电脑,现库存量分别是60台、36台和24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0台进行检测,则这三种品牌的电脑依次应抽取的台数是() A.6,3,1B.5,3,2

C.5,4,1 D.4,3,3

解析:选B.抽样比为10

60+36+24=

1

12,则三种品牌的电脑依次应抽取的台数是60×

1

12=

5,36×1

12=3,24×1

12=2.故选B.

2.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学校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高一年级被抽取20人,高三年级被抽取10人,高二年级共有300人,则这个学校共有高中学生为()

A.1 350人B.675人

C.900人D.450人

解析:选C.高二年级被抽取的人数为45-20-10=15,则抽样比为15∶300=1∶20,

所以45÷1

20=900,即这个学校共有高中学生900人.

3.某班有男生36人,女生18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班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样本,则抽取的女生人数为()

A.6 B.4

C.3 D.2

解析:选C.据分层抽样,得抽取的女生人数为

9

36+18

×18=3,选C.

4.某中学有高中生3 500人,初中生1 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为()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解析:选A.抽样比为703 500=150,该校总人数为1 500+3 500=5 000,则n 5 000=1

50

,故n =100.

5.某校做了一次关于“感恩父母”的问卷调查,从8~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四个年龄段回收的问卷依次为:120份,180份,240份,x 份.因调查需要,从回收的问卷中按年龄段分层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其中在11~12岁学生问卷中抽取60份,则在15~16岁学生中抽取的问卷份数为( )

A .360

B .240

C .120

D .60

解析:选C.11~12岁回收180份,其中在11~12岁学生问卷中抽取60份,则抽样比为1

3

. 因为从回收的问卷中按年龄段分层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

所以从8~10岁,11~12岁,13~14岁,15~16岁四个年龄段回收的问卷总数为300

13=

900(份),则15~16岁回收问卷份数为:x =900-120-180-240=360(份).

所以在15~16岁学生中抽取的问卷份数为360×1

3

=120(份).

6.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已在上海和浙江实施,某教育机构为了解我省广大师生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看法,对某市部分学校500名师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现从500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抽样比为50500=110

则应抽取“不赞成改革”的教师人数为110×20=2,学生人数为1

10×40=4.

★答案★:2,4

7.某实验中学共有学生1 600名,为了调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已知样本容量中女生比男生少10人,则该校的女生有________人.

解析:设该校女生人数为x ,则男生人数为 1 600-x .由已知,得200

1 600×(1 600-x )-

200

1600

·x =10,解得x =760.故该校的女生人数为760. ★答案★:760

8.某学校在校学生2 000人,为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举行了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其中a ∶b ∶c =2∶5∶3,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

4.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

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三年级参与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________人.

解析: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是2 000×14=500,所以参与跑步的人数是1 500,应抽取

1 500

2 000×200=150,c =150×3

10

=45(人).

★答案★:45

9.某校在校学生1 600人,其中高一学生520人,高二学生500人,高三学生580人.如果想抽查其中的80人来调查学生的消费情况,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消费情况有明显差异,而同一年级内消费情况差异较小.问应当采用怎样的抽样方法?高三学生应抽取多少人?

解: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消费情况有明显差异,而同一年级内学生消费情况差异较小,所以可采用分层抽样,分三个层次进行抽样.

因为样本所占总体的比例为801 600=120,

所以高三学生应抽取580×

1

20

=29(人). 10.某中学举行了为期3天的新世纪体育运动会,同时进行全校精神文明擂台赛,为了解这次活动在全校师生中产生的影响,分别在全校500名教职员工、3 000名初中生、4 000名高中生中作问卷调查,如果要在所有答卷中抽出120份用于评估.

(1)应如何抽取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结论?

(2)要从3 000份初中生的答卷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8的样本,如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应如何操作?

解:(1)由于这次活动对教职员工、初中生和高中生产生的影响不相同,所以应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因为样本容量为120,总体个数为500+3 000+4 000=7 500,

则抽样比:120

7 500=2

125,所以有500×

2

125=8,3 000×

2

125=48,4 000×

2

125=64,所以在教

职员工、初中生、高中生中抽取的个体数分别是8,48,64.分层抽样的步骤是:

①分层:分为教职员工、初中生、高中生,共三层.

②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在教职员工、初中生、高中生中抽取的个体数分别是8,48,64.

③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④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这样便完成了整个抽样过程,就能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结论.

(2)由于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如果用抽签法,要作3 000个号签,费时费力,因此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步骤是:

①编号:将3 000份答卷都编上号码:0001,0002,0003, (3000)

②在随机数表上随机选取一个起始位置.

③规定读数方向:向右连续取数字,以4个数为一组,如果读取的4位数大于3 000,则去掉,如果遇到相同的号码则只取一个,这样一直到取满48个号码为止.

[B能力提升]

1.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A.4 B.5

C.6 D.7

解析:选C.四类食品的种数比为4∶1∶3∶2,则抽取的植物油类的种数为20×1

10=2,

抽取的果蔬类的种数为20×2

10=4,二者之和为6种,故选C.

2.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共3 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

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件,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_件.解析:由于B产品的数量和样本容量的比为10∶1,又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件,则A产品的产品数量比C产品的产品数量多100件;设C产品的产品数量为x,则(x+100)+1 300+x=3 000,解之,得x=800.故应填800.

★答案★:800

3.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人口3万人,其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取一个300人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解:因为疾病的发病率与地理位置和水土均有关系,所以不同乡镇的发病情况差异明显,因而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将3万人分为5层,其中一个乡镇为一层.

(2)按照样本容量的比例求得各乡镇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60人、40人、100人、40人、60人.

(3)按照各层抽取的人数随机抽取各乡镇应抽取的样本.

(4)将300人合到一起,即得到一个样本.

4.(选做题)为了考察某校的教学水平,将抽查这个学校高三年级部分学生的本学年考试成绩进行考察.为了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已知该校高三年级共有14个教学班,并且每个班内的学生都已经按随机方式编好了学号,假定该校每班人数都相同).

第一种:从全年级14个班中任意抽取一个班,再从该班中任意抽取14人,考察他们的学习成绩;

第二种:把学校高三年级的学生按成绩分成优秀、良好、普通三个级别,从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考察(已知若按成绩分,该校高三学生中优秀学生有105人,良好学生有420人,普通学生有175人).

根据上面的叙述,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两种抽取方式中,其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指什么?每一种抽取方式抽取的样本中,其样本容量分别是多少?

(2)上面两种抽取方式各自采用何种抽取样本的方法?

(3)试分别写出上面两种抽取方法各自抽取样本的步骤.

解:(1)这两种抽取方式中,其总体都是指该校高三全体学生本年度的考试成绩,个体都是指高三年级每个学生本年度的考试成绩.其中第一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的14名学生本年度的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14;第二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的100名学生本年度的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100.

(2)上面两种抽取方式中,第一种方式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法;第二种方式采用的是分层抽样法和简单随机抽样法.

(3)第一种方式抽样的步骤如下:

首先在这14个班中用抽签法任意抽取一个班,然后从这个班中按学号用随机数表法或抽签法抽取14名学生,考察其考试成绩.

第二种方式抽样的步骤如下:

首先分层,因为按成绩分,其中优秀生共105人,良好生共420人,普通生共175人,所以在抽取样本中,应该把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然后确定各个层次抽取的人数,因为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比为100∶700=1∶7,所以在每个层次抽取的个体数依次为

1057

,4207,175

7,即15,60,25.再按层次分别抽取,在优秀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15人,在良好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60人,在普通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5人.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第二学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3=36,12是36的(),36是12的()。 ★(2)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的因数有2,4,6,8,16。()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 ★★ (5)一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练习二 ★1、()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叫做奇数。 ★2、()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10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最 大是()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6、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8、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10、一个四位数5A6B,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是()。 ★★★11、从0、1、3、4、5、8中选出四个数字,排列成同时是2、3、5倍数的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课时提升作业:2.1.3 分层抽样 含答案试卷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分层抽样 (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2015·石家庄高一检测)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解析】选C.结合三种抽样的特点及抽样要求求解.由于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差别较大,故需按学段分层抽样. 【补偿训练】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有1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销售点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为(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解析】选B.由调查①可知个体差异明显,故宜用分层抽样;调查②中个体较少,故宜用简单随机抽样. 2.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7人,则样本容量为( ) A.7 B.15 C.25 D.35 【解析】选B.青年职工、中年职工、老年职工三层之比为7∶5∶3, 所以样本容量为7÷7 15 =15(人). 3.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三者的共同特点是( ) A.将总体分成几部分,按预先设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B.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 C.将总体分成几层,然后分层按照比例抽取 D.没有共同点 【解析】选B.由定义知,三种抽样方法都必须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4.(2015·北京高考)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 A.90 B.100 C.180 D.300

【精品】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_

【精品】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_ 一、培优题易错题 1.造三位数、找三位数,选出所有的三位数 【答案】 【解析】【分析】要求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三位数,每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十位和个位数字可以调换,有两种组合方法,一共有2×3=6种不同的三位数;当出现数字0时,数字0不能放在百位上,只有2×2=4种不同的三位数,据此列举。 2.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答案】解:

【解析】 3.按照电子表上的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答案】解: 【解析】 4.小兰、小红、小松各有一些铅笔.每人的支数都不相等。小兰给小红9支,小红再给小松5支,三人的铅笔就都是10支。原来他们各有多少支铅笔? 【答案】解:小兰:10+9=19(支) 小红:10-9+5=6(支) 小松:10-5=5(支) 答:原来小兰有19支铅笔,小红有6支铅笔,小松有5支铅笔。 【解析】【分析】采用逆推法。最后每人都是10支铅笔,小兰给小红9支,则小兰原有的铅笔数,是把给小红的9支拿回来,则小兰现有的铅笔数+给小红的铅笔数=小兰原有的铅笔数; 同样,小红现有的铅笔数-小兰给小红的铅笔数+小红给小松的铅笔数=小红原有的铅笔数;小松现有的铅笔数-小红给小松的铅笔数=小松原有的铅笔数。 5.有6个小朋友,要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要通多少个电话? 【答案】解:5+4+3+2+1=15(个) 答:他们一共要通15个电话。 【解析】【分析】第一个小朋友需要和后面5个小朋友通话,共5次;第二个小朋友和后面4个小朋友各通话一次,共4次;第三个小朋友和后面3各小朋友各通一次,共3次;第四个小朋友和后面两个小朋友各通话一次,共2次;第五个和第六个小朋友通话一次即可。用加法计算通话的总次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抽样方法教案分层抽样

抽样方法(3) 分层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 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 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 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 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 小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 【探究新知】 一、分层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 【说明】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 (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人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的比相等。 二、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 (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 (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说明】 (1)分层需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2)抽取比例由每层个体占总体的比例确定。

(完整)二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题与易错题 1. ○、△、☆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14☆+☆+☆+☆=20 ○=( ) △=( ) ☆=( ) (2)△+○=9 △+△+○+○+○=25 ○=( ) △=( ) ☆=( ) (3)☆+☆+☆+☆=20 △+○=14○+○+○=18 ○=( ) △=( ) ☆=( ) 2.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3.找规律:54321,43215,32154, ( ),15432,54321。 4. 二(1)班小朋友排成长方形队伍参加体操表演。排成4行,每行人数相等。红红排在第3行,左看是第6名,右看是第2名。二(1)班共有( )小朋友。 5.今天红红8岁,姐姐13岁,10年后,姐姐比红红大( )岁。 6.应该怎样装?请把每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分别填入下面五个方框中。 7.哥哥给了弟弟2支铅笔后还剩5支,这时两人的笔一样多,弟弟原来有铅笔( )支。 30、一只梅花鹿从起点向前跳 5米,再向后跳4米,又朝前跳7米,朝后跳10米;然后停下休息,你知道梅花鹿停在起点前还是起点后?与起点相距几米? 8. 15个小朋友排成一排报数,报双数的小朋友去打乒乓,队伍里还留下( )人。 9. 3个小朋友下棋,每人都要与其他两人各下一盘,他们共要下( )盘。 10. 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是9,差是1,这两个数是( )和( )。 11. 2个苹果之间有2个梨,这样摆放的5个苹果之间有()个梨。 12. 篮子里有10个红萝卜,小灰兔吃了其中的一半,小白兔吃了2个,还剩()个。 13. 用6根短绳连成一条长绳,一共要打( )个结。 14. 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9 8 7 6 5 4 3 2 1 =22

二年级数学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一、填空 1、从6 2、27、54、7 3、38、28、46中选出合适的数填空。 ( )+( )=( )+( )=( )+( ) 2、小明给小军18元钱后,两人身上的钱一样多,那么小明比小军多( )元。 3、同学们做操,从排头数,小军在第28个,从排尾数,小军在第27个,这队同学共有( )个。 4、( )里最大能填几? ( )-9﹤80 80-( )﹤20+25 30+( )﹤40 26厘米+( )厘米﹤1米 ( )米-80米﹤16米1米-( )厘米﹥12厘米 5、把10分成( )和( ),这两个数的积最大。 6、小明家住5楼,小明每上一层楼要1分钟,从1楼到5楼回家共需( )分钟。 7、小丽得了6朵花,小华得的花比小丽得的多3倍,小华得了( )朵花。 8、把一根长15米的钢管平均锯成3段,每段长( )米,需要锯( )次。 9、二年级有三个班,如果从二1班调1个同学到二2 班,两班人数就相等,如果从二2班调1 个同学到二3班,二3 班就比二2班多2人。二1班和二3班比,( )班人多,多( )人。 二、巧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1、400-29+362-71+38 2、399+299+599+199

三、应用题 二年级2班共有学生43人,比二1班少2人,二3班比二1班多4人,三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一筐苹果连筐重30千克,卖出一半苹果后,连筐还重18千克,筐重多少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 三人量体重,甲乙共重52千克,甲丙共重46千克,乙丙共重48千克,三人各重多少千克? 黑猫钓到15条鱼,白猫钓到5条鱼,花猫钓到7条鱼,黑猫要给白猫和花猫各多少条鱼,三只猫的鱼才同样多?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62)+(38)=(54)+(46)=(27)+(73); 2、36; 3、54; 4、88, 36, 9 , 73 , 95 , 87; 5、5, 5; 6、4; 7、24; 8、5, 4;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下)数学素质测评 第一单元除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会填。(共23分)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六月份有30天,相当于()个星期余()天。 3、体操队有24个同学排队,如果每队排6人,可以排()队; 如果每队排5人,可以排()队,还剩()人。 4、()÷8=7……(),如果余数是5时,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小能填(),这时被除数是()。 5、○○△△△○○△△△○○△△△○○△△△○○ 从左往右数,第7个是(),第20个是(),第27个是()。 6、()里最大能填几? ()×2<7 ()×6<37 4×()<19 ()×8<37 7×()<43 5×()<25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分) 1、在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8÷3=2 ()

3、62÷9的余数是8。() 4、一个数除以5,它的最大余数是6。() 三、我会算。(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2÷3= 48÷8= 25÷5= 36÷6= 15÷2=63÷9= 45÷5= 18÷3= 81÷9= 38÷7=2、竖式计算。(8分) 3、列竖式计算。(9分) 10÷5= 18÷6= 33÷7= 4、按要求在方框内填算式。(8分)

四、我会连。(7分) 五、我会解决问题。(第6小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1、1壶茶可以倒7杯,35个客人,需要几壶茶? 2、有32个茶杯,每6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3、25个同学去缆车,每辆缆车箱限乘4人,至少要分坐几辆缆车? 4、每只船每小时租金3元,20元钱最多划几小时? 5、有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7分米,最多能做几条 裙子? 六、解决问题。 1、学校把30本文艺书平均分给二年级四个班,平均每班分几本,还剩几本? 2、有52棵树苗,每行种9棵,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 3、电影院放映电影,每张电影票要8元,小东有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这样的电影票?

高中数学必修三习题:第二章2.1-2.1.3分层抽样含答案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2.1.3 分层抽样 A 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某学校有男、女学生各500名,为了解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与业余爱好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全体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则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 A .抽签法 B .随机数法 C .系统抽样法 D .分层抽样法 解析:总体(500名学生)中的个体(男、女学生)有明显差异,应采用分层抽样法. 答案:D 2.下列实验中最适合用分层抽样法抽样的是( ) A .从一箱3 000个零件中抽取5个入样 B .从一箱3 000个零件中抽取600个入样 C .从一箱30个零件中抽取5个入样 D .从甲厂生产的100个零件和乙厂生产的200个零件中抽取6个入样 解析:D 中总体有明显差异,故用分层抽样. 答案:D 3.具有A 、B 、C 三种性质的总体,其容量为63,将A 、B 、C 三种性质的个体按1∶2∶4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如果抽取的样本容量为21,则A 、B 、C 三种元素分别抽取的个数是( ) A .12、6、3 B .12、3、6 C .3、6、12 D .3、12、6 解析:因为A 、B 、C 三种性质的个体按1∶2∶4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 所以A 种元素抽取的个数为21×1 7 =3, B 种元素抽取的个数为21×27=6, C 种元素抽取的个数为21×47 =12. 答案:C 4.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从他们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先从中年人中剔除1人,再用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1人,再用分层抽样 解析:总人数为28+54+81=163.样本容量为36,由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三部分组成,考虑用分层抽样.若按36∶163取样,无法得到整解,故考虑先剔除1人,抽取比例变为36∶162=2∶9,则中年人取12人,青年人取18人,先从老年人中剔除1人,老年人取6人,组成36的样本. 答案:D 5.已知某单位有职工120人,其中男职工9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分层)抽取一个样本,若已知样本中有27名男职工,则样本容量为( ) A.30 B.36 C.40 D.无法确定 解析:分层抽样中抽样比一定相同,设样本容量为n,由题意得,n 120= 27 90 ,解得n= 36. 答案:B 二、填空题 6.(2015·福建卷)某校高一年级有900名学生,其中女生400名,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则应抽取的男生人数为______. 解析:设男生抽取x人,则有 45 900 = x 900-400 ,解得x=25. 答案:25 7.(2014·湖北卷)甲、乙两套设备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共4 800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若样本中有50件产品由甲设备生产,则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________件. 解析:设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x件,则甲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4 800-x)件.由 分层抽样的特点,结合题意可得50 80 = 4 800-x 4 800 ,解得x=1 800. 答案:1 800 8.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名学生. 解析:高二年级学生人数占总数的3 10,样本容量为50,则50× 3 10 =15. 答案:15 三、解答题 9.某市的3个区共有高中学生20 000人,且3个区的高中学生人数之比为2∶3∶5,

二年级上册数学培优题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周培优题 一、填空题(1-2每题 2分, 第3小题 4分, 共 8分) 1. 100和99+1( ). 2. 一个数的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 ). 3. 98的个位上是( ),表示( ).十位上是 ( ),表示( ). 二、口算题( 8分 ) 36+4= 569= 55+6= 289= 467= 3+ 47= 7+85= 8533= 三、计算题(1-12每题 3分, 13-14每题 8分, 共 52分) 1. 9834+35= 2. 962320=

3. 61+34+5= 4. 24+45+20= 5. 57+1320= 6. 28+35+20= 7. 523014= 8. 703116= 9. 43+(2813)= 10. 79(13+11)= 11. 6719+21= 12. 74(30+17)= 13. 2+88= 42+58= 407= 100 4= 499= 3+19= 27+14= 66 16= 14. 6650= 36+14= 8025= 3+37= 8+72= 48+6= 3816= 7865=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共 32分 ) 1. 大生上午做了47道数学题,下午做了46道,一天一共做了多少道?小立做了98道,小立比大生多做了几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天一共做了( )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小立比大生多做了( )道. 2. 幼儿园买来84件玩具,分给小班28件,剩下多少件? 又分给大班12件,现在还剩多少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剩下( )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现在还剩( )件. 3. 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 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共种了( )棵花. 4. 学校买来白粉笔50盒,彩色粉笔30盒,一共买来多少盒粉笔?用去16盒白粉笔,白粉笔还剩多少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共买来( )盒粉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白粉笔还剩( )盒.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周培优题 一、填空题(每道小题 4分共 16分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期中学科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期中学科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一、填空。(34分) 1.看图写算式。 2.一个数由5个千、6个百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 3.在□÷7=8……□中,余数最大是( )。 4.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5,第三位是3,其余数位是0,这个数是( )。 5.在里填上“>”或“<”。 79998000 39563927 74027204 6秒 2分 40分 40秒 1时 59分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可可跑50米用了15( )。 小红跳绳120下大约用了1( )。 李叔叔每天工作8( )。 7.(1)5□78<5678,□里最大填( )。 (2)33□9<3349,□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 8.按规律填数。 (1)121,131,141,( ),( ),( )。 ÷ = (盘)…… (个) ÷ = (个)…… (个)

(2)5060,5070,5080,( ),( ),( )。 (3)2300,2200,2100,( ),( ),( )。 9.用5、0、0、7这4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学校在少年宫的东北面,少年宫在学校的( )面。 ①东南②西南③西北 2.与999相邻的数是( )。 ①990和1000 ②998和1000 ③99和100 3.新华小学有1938人,大约是( )人。 ①1000②2000③1500 4.每条船最多坐4人,38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 )条船。 ①8②9③10 三、计算小专家。(16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5×9=28÷7=7×2=300+40= 560-60= 780-700= 4000+500= 200+800= 2.用竖式计算。(8分) 42÷5=27÷4=38÷6=50÷7=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层设计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分 层设计习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五年级第二学期) 健康路小学数学课题组 练习一 1、根据算式填空。 ★(1)12×3=36,12是36的(),36是12的()。 ★(2)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3):54是()的倍数。 ★★(4)既是3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的数是(). ★2、写出下列各数的全部因数。 1 9 13 18 24 36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4个) 5 8 11 24 ★ 4、判断题。 (1)因为30÷5=6,所以30是倍数,5是因数。() (2)4的倍数有100000个。() (3)16的因数有2,4,6,8,16。() (4)一个数有倍数,但不一定有因数。() ★★ (5)一个数一定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6)一个数的因数都比它的倍数小。()

5、数学智慧园。 ★★★ 1、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和5的倍数,这个数是()。 2、有一些苹果,如果三个三个的装,还剩一个;如果7个7个的装,恰好 也剩一个,这些苹果有几个( 这些苹果不超过30) 3、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和7的倍数,你能想出几个这样的数? 练习二 ★1、()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叫做奇数。 ★2、()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一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100以内,同时满足既是2又是3和5的倍数,最小的是()最 大是() ★5、.在17、18、15、20和30五个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能被3整除的数是();能被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 ★★6、一个能同时被 2、3、5整除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9,这个数是()。 ★★7、用8、2、5、0组成的四位数重,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是5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数是()。 ★★★8、四位数8A81是9的倍数,A=()。 ★★★9、四位数841B同时是2、3、4的倍数,B=()。

高中数学必修三作业:分层抽样课时作业解析版

分层抽样课时作业解析版 [A.基础达标] 1.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5户,中等收入家庭280户,低收入家庭95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1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作①;某学校高一年级有12名女排运动员,要从中选出3名调查学习负担情况,记作②.那么完成上述两项调查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 A .①用简单随机抽样法;②用系统抽样法 B .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C .①用系统抽样法;②用分层抽样法 D .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系统抽样法 解析:选B.对于①,总体由高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差异明显的3部分组成,而所调查的指标与收入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于②,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而且所调查内容对12名调查对象是“平等”的,所以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2.已知某单位有职工120人,其中男职工9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分层)抽取一个样本,若已知样本中有27名男职工,则样本容量为( ) A .30 B .36 C .40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B.分层抽样中抽样比一定相同,设样本容量为n ,由题意得,n 120=2790 ,解得n =36. 3.(2014·高考重庆卷)某中学有高中生3 500人,初中生1 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 为( )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解析:选A.法一:由题意可得70n -70=3 5001 500 ,解得n =100,故选A. 法二:由题意,抽样比为703 500=150,总体容量为3 500+1 500=5 000,故n =5 000×150=100. 4.(2015·中山高一检测)某校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中,高一年级有30名,高二年级有40名,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7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6名,则在高二年级的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 A .6 B .8 C .10 D .12 解析:选B.设高二年级抽取x 人,则有630=x 40 ,解得x =8,故选B. 5.(2015·潍坊高一检测)某学校在校学生2 000人,为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举行了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培优题修订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培优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年级数学培优训练试题第六周(一)基本训练. 一、填一填 1、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和()。要知道物体的长度用()来测量。量比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用()作单位。测量铅笔长用()作单位,测量学校操场用()作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米或厘米) 爸爸的身高178()铅笔长19() 一棵大树高8()课桌高70() 一根跳绳长约2()黑板的长大约是400()。 3、童童的爸爸身高1米70厘米,童童的的身高130厘米,爸爸比童童高()厘米。 4、从刻度8到17是()厘米,算式是:(); 5、在()里写出所量物体的长度。 二、比一比.在○里填上<、=、> 100厘米○1米45厘米○45米75厘米○1米; 200厘米○2米50厘米+60厘米○1米43米+8米○35米 三、算一算 31米+6米=23厘米-20厘米=2米-1米20厘米= 3米15厘米-1米10厘米= 二年级数学培优训练试题第七周 (一)操作题。

1、①画一条比1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②画一条比第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 2、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再数一数一共画了几条线段。 (1)(2 (3) 三、应用题。1.写字台高90厘米,椅子高45厘米。写字台比椅子高多少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答:写字台比椅子高____厘米。2.一根绳子已用去45厘米,还剩下5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是多少厘米合几米 二年级数学培优训练试题第八周 一、填空。 1、比30多8的数是()。比36少3的数是()。 2、56比48多()。25比75少()。 3、()比40少12,38比()多5. 4、笔算两位数加法,个位满十,要向()位进1。 5、小丽家有公鸡15只,母鸡比公鸡多23只,母鸡有()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只。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4+49+16=53—27+26=13+37-30=90-29-34= 三、完整解决问题。 1、小青有28枚邮票,小华比小青多8枚,小华有多少枚? 2、爸爸今年34岁,妈妈比爸爸小5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四、拓展题:考考你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三单元素养形成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三单元素养形成卷(含答案) 一、填空。(24分) 1.早上上学,面向太阳走,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西南面在( )面与( )面之间,在东面与南面之间的方向是( )面。 3.与东南面相对的方向是( )面,与西南面相对的方向是( )面。 4.文文从家出发向东北面走500米到图书馆,回来时从图书馆向( )面走500米到家。 5.电影院的东南面是医院,也可以说( )在( )的东南面。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小明站在操场上,面向东南面,他的背面是( )面。 ①东北②西北③西南 2.小刚放学回家时往西南面走,那么他上学时该往( )面走。 ①东北②西北③东南 3.商店和学校都在广场的南面,商店离广场50米,学校离广场20米,那么学校离商店( )米。 ①30②50③70 4.树叶向西摆动,说明刮的是( )风。 ①东②西③南 5.周日小红从家去少年宫,她先向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走了一段路,然后

向北走了一段路才到达少年宫,下列选项中,( )是小红走的路线图。 ①②③ 三、看图填空。(16分) 1.(6分) 游乐园在广场的( )面,学校在广场的( )面,公园在广场的( )面,医院在游乐园的( )面,邮局在图书馆的( )面,商店在学校的( )面。 2.在每幢房子的下面写上小朋友的名字。(10分) (1)玲玲家在学校的东南面。(2)平平家在学校的南面。 (3)小红家在学校的西南面。(4)平平家的东北面是冬冬家。 (5)平平家的西北面是婷婷家。 四、实践操作题。(20分)

1.根据要求画一画。(8分) (1)○在★的北面,☉在★的南面。 (2)在★的西南面画□,在★的东北面画△。 2.每个图形各跳到了什么地方?画一画。(12分) 五、解决问题。(30分) 1.(10分) (1)先向( )飞( )格,再向( )飞( )格就把信交给了。(4分) (2)从家出来,向( )飞( )格就把信交给了,把信交给 后再向( )飞( )格就把信交给了到,最后再接着向( )飞( )格,把信交给。(6分) 2.下面是某市23路公交车路线中的一段。(7分)

2019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培优题

2019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培优题 一、填空题(1-2每题 2分, 第3小题 4分, 共 8分) 1. 100和99+1( ). 2. 一个数的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 ). 3. 98的个位上是( ),表示( ).十位上是( ),表示( ). 二、口算题( 8分 ) 36+4= 56-9= 55+6= 28-9= 46-7= 3+ 47= 7+85=

85-33= 三、计算题(1-12每题 3分, 13-14每题 8分, 共 52分) 1. 98-34+35= 2. 96-23-20= 3. 61+34+5= 4. 24+45+20= 5. 57+13-20= 6. 28+35+20= 7. 52-30-14= 8. 70-31-16= 9. 43+(28-13)= 10. 79-(13+11)= 11. 67-19+21=

12. 74-(30+17)= 13.2+88= 42+58= 40-7= 100-4= 49-9= 3+19= 27+14= 66-16= 14.66-50= 36+14= 80-25= 3+37= 8+72= 48+6= 38-16= 78-65=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共 32分 )

1. 大生上午做了47道数学题,下午做了46道,一天一共做了多少道?小立做了98道,小立比大生多做了几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天一共做了( )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小立比大生多做了 ( )道. 2. 幼儿园买来84件玩具,分给小班28件,剩下多少件? 又分给大班12件,现在还剩多少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剩下( )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现在还剩( )件. 3. 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 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共种了( )棵花.

2020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素养形成卷 人教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素养形成卷 一、下面是琪琪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每人只选一种)(14分)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4分) 水果苹果菠萝草莓火龙果 人数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4分) 3.如果班里要开联欢会,老师想为同学们购买一些水果,那么购买( )比较合适,因为( )。(6分) 二、下面是某地区一个月的天气情况。(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记录的结果。(8分)

2.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表中。(4分) 天气 天数 3.这个月有( )天,比少( )天。(4分) 4.这个月比多( )天。(2分) 5.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6分) 三、二年级某班学生最喜欢的课外书情况如下。(每人只选一种)(20分) 《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西游记》《格林童话》 正正正正正正正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4分) 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西游记》《格林童话》 人数 2.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4分) 3.最喜欢《西游记》的比最喜欢《十万个为什么》的多( )人。(2分) 4.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4分)

5.这个班的班级图书角要购进一些新的课外书,你有什么建议?(6分) 四、下表是某俱乐部一周健身情况统计结果。(16分)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上午锻炼人数42 35 42 32 41 42 44 下午锻炼人数31 39 41 23 43 47 49 1.锻炼人数最少的是周( ),有( )人;锻炼人数最多的是周( ),有( )人。(4分) 2.周三比周四多( )人。(2分) 3.如果你去锻炼,会选择什么时间去?说说你的理由。(4分)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6分) 五、新华小学二(1)班正在投票选举班长。(13分) 王强李亮于伟刘明 正 √√√√√√ √√√√√√正正正 √√√√√√ √√√√√

五年级数学减负提质增效方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减负、增效、提质 教学方案 遵义县第五小学杨忠辉粟明珊 问题背景: 根据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及遵义县教育科技局的指示,我校被列为遵义县小学减负、提质、增效的试点学校,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能在五年级数学中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特制定本方案。 理论依据: 1、实验假设 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教师可以补充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2、理论依据: 六年级数学属于新课程标准的第二段学习阶段,本阶段的三维目标主要有以下3个目标,其中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同属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历数据的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经整掌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高中数学分层抽样人教版必修三

§2.1第3课时抽样方法(3)——分层抽样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与特征,巩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两种抽样方法; (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1000,800,700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二、学生活动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1000 25 , 800 25 , 700 25 ,即40,32,28. 三、建构数学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 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 3 (1)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确定比例: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1、从左下角的2开始,依次在数字间填上“+”或“-”,使最后结果等于7 246951=7 2、阿姨给小朋友分糖块,如果每人分3块,还多2块,如果每个分4块,则少4块,阿姨一共有()块糖,要分给()个小朋友。 3、 4、 5、 6、 7、 8、 9、 10、 11、往一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4分钟后篮子就满了,请问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 12、有1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要试多少次?

13、联欢会上,要把10个水果装在6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中装的水果都是双数,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应该怎样装? 14、10、20、30、40、……这个数列的第90项是()。 2、添加符号: 5 5 5 55=10;9 9 9 9 9=10 15、小刚在超市买了两件衣服,两条裤子.请帮小刚算一算,有( )种不同的穿法。 16、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 )天。 17、小红问妈妈多大年龄,妈妈说:"把我的年龄加10,然后乘5,减25,再除以2,恰巧是100岁。"小红妈妈的年龄是多少? 18、小军和小浩原来拿出相同的钱买来相等数目的同种铅笔若干支,后来小军拿了13支,浩拿了7支,而小军给了小浩3角钱.问每支铅笔是多少钱? 19、妈妈买来一些巧克力,送给邻居小妹妹2块后拿回了家,小亚先吃了其中的一半,又给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1块巧克力,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块巧克力? 20、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2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玲和小军的成绩加起来是195分,小玲和小方的成绩加起来是198分,小军和小方的成绩加起来是193分.问他们三人各得多少分? 22、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23、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24、水果店有52箱水果,卖出16箱,又运进23箱,现在水果的箱数和原来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多或者少了几箱? 25、①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1只,还剩几只? ②树上有5只小鸟,"叭"地一声,猎人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剩几只? 26、一纸上很整齐地写了两排字,很长很长: 华罗庚数学课本华罗庚数学课本。。。。。。 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热爱祖国。。。。。。 上下两字为一组,比如第一组是(华,热)第6组是(课,爱),问:第15组的两个字是什么?第38组呢? 27、大妈买3千克苹果和2千克白菜共付16元钱。按钱数算1千克苹果可以换2千克白菜。1千克白菜与1千克苹果各多少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