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出图格式

平面图比例1:3000 节点比例1:2000 特别情况除外 一、文字部分: 1、模型空间:字高——保证出图文字大小为2.5,可根据出图比例进行调节 以1:3000为例——文字字高:7.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1; 坐标字高:7.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1; 桩号字高:6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0.75; 图层名:文字 2、布局空间:文字字高:2.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1; 图例文字字高:2.5号字;宋体;黑色;高宽比0.75; 图层名:图框文字 相交道路规划范围偏离主线中心线200。 图层顺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沿线单位→地形→高速公路填充→高压铁塔→上跨桥梁部分→道路部分→下穿隧道部分→轨道(若轨道为高架形式则应位于道路部分之上)→拆迁 相交道路名字——位于主线道路下方,相交道路右侧(若相交道路由不同路名的路组成,则路名分别位于本道路右侧)

视图比例1:1 以上为纵断面出图时要求说明,关于纵断面在布局中各项说明标准见文件“纵断面示意图.dwg”

隧道,桥梁结构部分填充使用ansi31,45度,比例0.25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出图格式 标注样式(采用样式——横断面) 直线: 尺寸线——颜色:黑色;线型:直线;线宽:0.0000;超出标记:0.0000;基线间距:0.3800;不隐藏尺寸线。 尺寸界限——颜色:黑色;尺寸界线1:直线;尺寸界线2:直线;线宽:0.0000;超出尺寸线:0.4000;起点偏移量:0.0625;不固定尺寸界线的长度;不隐藏尺寸界线。 箭头和符号: 箭头——第一项:建筑标记;第二项:建筑标记;引线:倾斜。 圆心标记——标记大小:0.0900。 弧长符号——标注文字的前缀。 半径标注折弯——折弯角度:90。 文字: 文字外观——文字样式:宋体长宽比例1 ;文字颜色:黑色;填充颜色:黑色;文字高度:0.8;不绘制文字边框。 文字位置——垂直:上方;水平:置中;从尺寸线偏移:0.0900。 文字对齐——与尺寸线对齐。 调整: 调整选项——文字和箭头。 文字位置——尺寸线旁边。 标注特征比例——将标准缩放到布局。 优化——不选。 主单位: 线性标注——单位格式:小数;精度:0.0;小数分隔符:’.’(句点);舍入:0.0000。测量

公路横断面图绘制相关方法

本文详细阐述了在不需要专业编程知识的情况下,利用AutoCAD和Excel精确自动地绘制道路横断面图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灵活,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工作质量。 1 引言 传统横断面测量方法有水准仪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和经纬仪视距法等,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地形的变化对与道路轴线方向相垂直的断面进行测量,其中直线段所测断面方向与道路中线方向垂直,而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在对横断面测量以后,为计算道路工程土方量,我们紧接着就要绘制道路横断面图。在实际工作中,横断面图的绘制通常是采用手工在米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用卡规和复式比例尺按照横向是距离、纵向是高程刺点,用小钢笔连接刺点绘制闭合图形。然后把每一个断面的横断面图分成若干个梯形用复式比例尺和卡规量出每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出每一个梯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的梯形面积相加才得到一个断面面积。 通常道路横断面施测要求每20m测一个断面。在地形变化较大的位置要加测横断面,这样每1km 道路至少要绘制50多个横断面图。可见如果用传统的方法绘制一条50km的道路断面图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由于是手工绘制,修改起来很麻烦,在实际工作中返工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由此可见快速高效地绘制出道路横断面图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如果能对Auto CA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运用AutoLISP语言和Visual LISP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创建Auto CAD的新命令或重新定义原有的标准命令,提供系统自动执行重复性的计算与绘图任务,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这要求道路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性很强的编程知识。在绘制了大量的横断面图后,笔者总结出一个非常便捷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道路工程人员具备很强的编程知识,只要具备常规的Excel和Auto CAD知识,就可以自动、精确和快速绘制道路横断面图,并且此方法可以推广至重复性较强的绘图工作。下面以一个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2 对横断面数据的处理 2.1确定边桩位置和高程 倾斜地面高等级道路施工测量中的边桩定位一般用逐渐趋近法。该方法无论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都不能直接给出边桩位置,只能通过重复多次测量和计算,才能确定边桩的位置,这种方法的野外工作量较大。本文给出了由横断面测量数据直接计算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和边桩高程的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可一次性标定边桩位置(如图1所示)。

第五章-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复习课程

第五章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 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竖曲线 第二节纵坡及坡长设计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 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即包线设计。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二、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尽量小。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 1、假定条件 1.1 该地区为丘陵地形,地表主要为草植被覆盖; 1.2 植被下面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以灰黑、灰白泥岩、粉砂岩、泥质沙岩为主。厚度在6.6~31米之间。 1.3 本区属于自然区Ⅰ类划分,即大陆性亚寒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雨季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84cm,4、5月份发生雪融期潮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56cm。 2、设计要求 2.1 根据平面定线的结果结合本次给定的条件设计两个断链之间的纵断面图; 2.2 根据地面平曲线设计起点和中点的纵断面,选择填方材料并说明理由;2.3 绘图比例尺纵坐标为1:100,横坐标为1:5000,用A3纸绘制; 2.4 规范设计格式、设计步骤、设计内容; 2.5 所需材料:第一次的作业A3纸 笔记、参考书(露天矿线路工程、张达贤)。 3、纵断面设计原则 3.1 纵断面设计应服从上位依据(总规、控规、可研、初设等作业批准的高程),根据所处的工作阶段取得可靠地定线依据; 3.2 满足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满足等级要求; 衡; 3.4 路基稳定,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84cm; 3.5 保证市政管线的埋设、使用。管线覆土最小厚度0.7m。有时排水管控制了道路高度。 4、设计步骤 4.1 准备工作 在平面路线图上标注里程桩和百米标及其所处高程。 本次设计总里程1575.2m,跨高程3.27m;共设置15个百米桩、27个里程桩,其中K0 K1 K2 K4 K6 K7 K8 K10 K12 K13 K15 K16 K18 K19 K20 K22 K24 K25 K26为整桩,K3 K5 K9 K11 K14 K17 K19 K21 K23 K27为特殊加点桩。 4.2 标注特殊控制点 1)路线起、终点,引起地形起伏大的变坡点; 2)标注控制点: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用高程表示) 3)线路的起始点、导向线交点、地形边坡点、竖曲线的起始点(竖曲线的ZY-YZ)。 4)平面圆曲线的ZY-YZ点。 采用定直线等分定理将控制点、里程桩、变坡点、起终点、百米标的高程反映到纵断面图上。 4.3 试坡 Liumr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说明

3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3.1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路基总宽度为24.5m,桥梁和隧道路基断面设置见后面桥梁和隧道设计。 表3.1 路基宽度组成 车道宽度(m)中间带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路基总宽(m)3.75×2+3.75× 0.5+2.00+0.5 2.5+2.5 0.75+0.75 24.5 2 3.2路基设计 3.2.1一般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2)填料选择 此段路位于山区,可以利用挖方的土石进行填筑,碎石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易于碾压,而且透水性好有利于路基的排水。填料岩芯抗压强度不小于15 MPa (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①路基的主填料,要求石块粒径不超过25 cm,供粗粒层用;②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③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 3~0. 5m 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 路基底层首先进行地表处理,清除表土15cm。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40cm左右,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与路床接触的那层填筑一层40 cm 厚的碎石、石屑过渡层。相邻段采用不同材料土填筑时采用斜坡连接。 (3)压实标准

路基土石经充分压实后,变得相当紧密,可减少压缩性,透水性及体积变化,提高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消除自重,行车荷载干湿作用引起的沉降和压实变形。路基压实标准见表 表3.2 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0~30 30~80 80~150 >150 压实度标准≥96 ≥96 ≥94 ≥93 基底压实度≥90% 。 2)挖方路基设计 (1)挖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2 挖方路基断面形式 (2)挖方路床处理 在半填半挖路段,将挖方区域,进行多挖40cm,进行碎石处理,由此底部回弹模量相同。在全挖方路段,只多挖富裕空间,利用底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进行找平处理。 3)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表面的防护,主要是防止地面水流的冲刷,而且将坡面封闭隔离、可避免与大气直接接触,阻止岩土进一步风化破坏。 (1)填方 填方最大高度为6m,坡度为1:1.5。全部采用护拱护坡,在拱内种植草被,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配合。 (2)挖方 一般挖方岩石边坡稳定性较好。在K0+150.00~K0+270.00、K0+730.00~K0+810.00、K0+940.00~K0+990.00段路肩处挖方高度大于10m,局部段超过20m,上部岩层破碎,每高8m设置1.5m碎落台的台阶式边坡。最上部坡面采用1:0.75坡度,并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下部全部采用1:0.5坡度,在岩石破碎段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其余岩石没风化段不进行坡面防护。 护面墙每隔10m设置一条伸缩缝,墙身应预留泄水孔,基础要稳固,顶部应

公路纵断面设计

公路纵断面设计 一、概述 1. 纵断面设计定义沿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一个立面。它表达了道路沿线起伏变化的状况。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的性质和等级,汽车类型和行驶性能,沿线地形、地物的状况,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的条件以及排水的要求,具体确定纵坡的大小和各点的标高。为了适应行车的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及相邻坡度代数差大于1%的其他道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因而,道路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所组成。 在纵断面图上,通过路中线的原地面上各桩点的高程,称为地面标高,相邻地面标高的起伏折线的连线,称为地面线。设计公路的路基边缘相邻标高的连线,称为设计线,设计线上表示路基边缘各点的标高,称为设计标高。在同一横断面上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称为施工高度。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上时,路基构成填方路堤;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下时,路基构成挖方路堑。施工高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路堤的高度和路堑的深度。 2. 纵断面设计原则 2.1 设计原则 (1)纵坡设计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如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按排水要求的最小纵坡等。 (2)为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顺利地通过,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 (3)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应作通盘研究,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使公路畅通和稳定。 (4)按路线起伏综合考虑农田水利方面的特殊要求。 (5)在水文条件不良或地下水位很高的路段,应考虑适当的路基高度。 (6)在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及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7)考虑到今后公路改建时,尽量利用原有路面作为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的下。 8)纵坡设计应与平面设计密切配合协调。 2.2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除参照公路纵断面设计的原则外,尚须注意下列各点: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纵坡设计前,应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沿线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标注控制点 所谓控制点,就是指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纵坡设计时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方或下方通过。这类控制点主要有: ①路线起、终点;②越岭哑口;③重要桥涵;④最小填土高度;⑤最大挖深;⑥沿溪线的洪水位;⑦隧道进出口;⑧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⑨铁路道口;⑩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

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第二类是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叫经济点。对于山岭重丘区的公路,除应标出控制性质的“控制点”以外,还应考虑各横断面上横向填挖基本平衡的经济点,以降低工程造价。横断面上的经济点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地面横坡不大时,可在中桩地面标高上下找到填方和挖方基本平衡的标高,纵坡通过此标高时,在该横断面上挖方数量基本等于填方数量。该标高为其经济点,如图a)。 2)当地面横坡较陡时,填方往往不宜填稳,有时坡脚伸得较远,采用多挖少填甚至全部挖出路基的方法比砌石护坡经济,这时多挖少填或全挖路基的标高为经济点,如图b)。 3)当地面横坡很陡,无法填方时,需砌筑挡土墙,此时宁愿全部挖出路基或深挖,该全部挖出或深挖路基的标高为其经济点,如图c)。 当地面横坡很陡,必须作挡土墙时,当采用某一设计标高使该断面按1m长度计施工的土石方与挡土墙费用总和最省,该标高为其经济点。设计时“经济点”通常用“路基横断面透明模板”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道路横断面设计

Ch5 道路横断面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1) §5-2 行车道宽度(1) §5-3 其它组成部分作用及宽度(1.5) §5-4 路拱及超高(4) §5-5 视距的保证(0.5) §5-6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0.5) §5-7 道路横断面设计(1) §5-8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道路横断面的基本要求及布置形式、超高加宽计算的一般方法,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基本方法及一般原则;难点为超高、加宽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调配与计算。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 要求:掌握各级公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1公路的横断面组成 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 整体式断面 (中间带、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 (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 1.2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公路横断面组成: 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于它为城市交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 人的混合交通,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及各种管线、设施组成。 2.1四种典型断面形式 1)单幅路 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国庆路、甘泉路) 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均较少的道路或拆迁困难的老城区道路。 2)双幅路 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新城西路、秋雨路) 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3)三幅路 机、非分开,上、下行分开。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整体式断面: 分离式断面: 中间带、行车道、路 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 行车道、路肩以及紧 急停车带爬坡车道、 变速车道等 行车道、路肩及错车道等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同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的平面。 1、假定条件 1.1、该地区为丘陵地区,地表主要为全区覆盖的草植被。植被下部为第四季松 散堆积物覆盖,以灰黑、灰白泥岩、粉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厚度在6.6m-31m 之间。 1.2、本区属于公路自然区I类2级划分,即大陆性亚寒带气候,降雨主要集中 在7、8、9月,表现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84cm;4、5月份为雪融期,产生潮湿临界厚度为56cm。 2、设计要求 2.1、根据地面平曲线设计起点和中点的纵断面图,选择填方材料并说明理由。 2.2、绘图比例尺纵坐标为1:200,横坐标为1:2000,用B4纸绘制。 2.3、规范设计格式、设计步骤、设计内容。 3、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3.1、纵断面设计应服从上位依据(总规、控规、可研、初设等业已批准的高程), 根据所处的工作阶段取得可靠的定线依据; 3.2、满足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满足等级要求; 3.3、纵断面线形平顺,坡段平缓,起伏小、少; 3.4、填挖少,工程量省,填挖基本平衡; 3.5、路基稳定; 3.6、基本满足沿途道路控制标高。道路控制标高是: ①起点、终点、沿途街坊地面、交叉口、出入口、广场、建筑物地坪、铁 路道口、桥涵; ②由设计洪水位确定的路面高程、桥面高程; ③通航河流要满足桥下净空高度的要求; ④旧路改造时的原有路面高程; ⑤垭口。 3.7、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3.8、保证市政管线的埋设、使用。管线覆土最小厚度0.7m。有时排水管控制了 道路高程。 4、设计步骤 4.1、准备工作 在平面路线图上标注里程桩和百米标及其所处高程。 本次设计总里程540.78m,跨高程3.29m;共设置5个百米标、17个里程桩,其中k0、k1、k3、k8、k9、k14为整桩,k2、k4、k5、k6、k7、k10、k11、k12、k13、k15、k16为特殊点加桩。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 行。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 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 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 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 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 全通畅。 第二节横断面设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 及四幅路。 各种横断面的型式得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 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 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 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 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 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较 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

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 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 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 速路于主干路。 第4.2.2条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断面。当道路横断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宜设过渡 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 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 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计算行车 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d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 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宜设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设计算车速度确定 第4.3.2条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 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 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

第三节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1、绪论 道路是布置在大地表面供各种车辆行驶的一种线性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口等工程实体。 道路设计分为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几何设计作为道路勘测设计研究的对象,结构设计作为路基路面研究的对象。 本讲主要介绍道路交通运输概论、道路设计的基本依据、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与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够: 1、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依据。 2、正确选择道路等级和运用设计标准。 3、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 1.1交通运输概论 一、交通运输体系 (一)定义:交通运输是指由于社会生产与消费的需要,为克服空间上的阻碍而实现人和物的移动提供服务所进行的活动。 (二)分类:按运输工具不同,交通运输体系分为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二、道路运输特点和道路分类 (一)道路运输特点 1、机动灵活、货损小。 2、通达度广、做到门对门的运输。 3、投资省、周转快、社会效益高。 4、批量不受限制、适应性强。 5、运输成本稍高,主要适用于中、短途运输。

(二)道路分类 1、定义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2、分类 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 国道 公路省道 县道 乡道:乡村道路 专用公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 城市道路 各类道路由于其位置、交通性质及功能不相同,各自的设计依据、设计标准及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 三、道路的发展简史:“地上原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1.2000多年前,发展为牛、马车道路,一直沿用至今的“马路”“大路”“小路”展示了道路的发展历史; 2.1949年,我国修建了13万公里公路,但是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公路; 3.1988年10月,上(海)嘉(定)高速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4.2007年底,完成了原计划要2020年才完成的“五纵七横”公路网; 5.到2010年, 6.“十一五”期间,交通部重新规划了全国的公路网,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7918网”的设想,即以北京为中心的7条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基本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 道 路

路线纵断面测量

路线纵断面测量(route profile survey) 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断面图(profile),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工作步骤——“先基平(principal leveling)后中平(profile leveling)” 一、基平测量(principal leveling) 1.水准点(bench mark)的设置。 (1)位置:埋设在距中线50~100m,且不易破坏之处。 (2)设置密度:相隔0.5km~1km——山区 相隔1km~2km——平原区 每隔5km、路线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2.基平测量的方法 (1)路线——附合水准路线。 (2)仪器 水准仪——不低于DS3精度 全站仪——竖直角观测精度不大于2'',标称精度不低于(5+5×10-6D)mm (3)测量要求 水准测量——一般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如:要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L ±mm 20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二、中平测量(profile leveling) 1.定义: 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2.方法: (1)水准仪法 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L 50 ±。 ±;二级及以下公路:L 30 其记录格式见表。 (2)全站仪法 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 、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三、纵断面图的绘制 以横坐标为里程,纵坐标为高程。(见图)

道路纵断面设计步骤

道路纵断面设计步骤: 一、平面线形规范检查(检查线形是否满足规范) 用业主给你的平面总图用鸿业—平面—平面规范输入道路参数进行检查,检查线形是否满足规范,如不满足用鸿业—平面—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进行设计(参数可以从规范上查到); 二、道路纵断面图设计:检查道路纵断面设计时是否会出现高程差特大或不满足要求等情况,涉及到是否需要改线(使用鸿业来完成) 1、地形 地形识别: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先单击一条地形线—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同类型的线—回车; 离散: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回车(离散间距为10/20 可自行调节,不调也行。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回车—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如果是属性块的情况:属性块定义—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回车—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标高检查:在自然标高离散点里选择标高检查,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根据提示输入最大最小标高—检查

完后删除全部的无效点即可。 2、平面 中心线定义:选择中心线定义—回车手动选择图上的中心线— 回车按提示完成即可。 桩号 定义桩号:选择定义桩号的中心线,先选择一条中心线,输入 all表示选择全部同类型的线性—回车—按提示进行下步操作。 自动标注桩号:在桩号里面自动标注桩号—选择标注的线性— 按提示即可。 还可以进行标注桩号设置  线转道路:为了使生成的土石方量准确,按提示完成即可。 超高加宽设计:

根据图在桩号代号右侧单击横断面形式,出现下图  选择左右对称,选择板块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等, 单幅路表示没有中央分隔带,没有两侧分隔带;双幅路是指有中央分 隔带,没有两侧分隔带;三幅路是指有中央分隔带,有两侧分隔带;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 1.2-1~图4.1.2-8。 图中: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ω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ω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 ω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 ω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l——侧向净宽(m); ω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ω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ωdb——两侧分隔带宽度(m); ωsb——两侧分车带宽度(m); ωa——路侧带宽度(m); ωp——人行道宽度(m); ωg——绿化带宽度(m); ωf——设施带宽度(m); ωs——路肩宽度(m); ωsh——硬路肩宽度(m);

ωsp——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第4.2.2条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m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应设停车带。 二、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3.1。 第4.3.2条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见图4.3.2-1。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双黄线宽度,见图4.3.2-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特殊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不得采用双黄线;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车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 第四节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 宽度与路面结构 第4.4.1条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路而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时,两侧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按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外,还应适当加宽。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应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路线工程纵横断面图绘制方法

浅谈路线工程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摘要:本文主要在利用vb编程实现道路断面测量数据提取与图形的绘制工作。利用vb开发autocad 要比用其它方法简单、方便, 且能实现功能较强的数字测图系统。vb 是最为常用的支持activex automation 技术的开发工具, 是真正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其语言简单, 功能强大。因它继承了原basic 的许多内容, 相对于其它语言要易于掌握。本文将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功能的visual basic6.0 程序设计软件以及autocad 辅助设计软件联合使用。还分析和总结了南方cass以及excel在纵横断面图绘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断面测量;vb编程;纵断面;横断面;数据文件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 using vb programming of road section measuring data extraction and graphic rendering work. using vb development than other methods with autocad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strong digital mapping system. vb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upport activex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ols, is the real objec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the language is simple, the function is strong. because it inherited the basic content of many, relative to the other language should be easy to master. this paper will have strong data and processing functions of visual basic6.0 program design software and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4.1交通规划方案的一般要求 1)充分性:规划方案必须在适当的原则下能为将来的客货运输需求提供充分的设施和服务→方案比选与检验→最佳的方案。 根本标准:人和物输送→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即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好坏。 服务性能指标: 交通设施的饱和度, 人、货、车的运送速度, 公交系统的准点率、候车时间、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车内乘客人均享用的空间, 乘车舒适度, 交叉口的延误, 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等。 2)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交通规划要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适应和协调;3)与环境的一致性:交通规划方案必须与环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4)可接受性:规划方案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政治团体、利益集团及其他可能反对方案实施的人们所接受; 5)财政可行性:方案的投资必须在国家、地区或城市财力所允许的限度之内。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实施计划编制应贯彻“近期细、中期粗、远期有设想”的原则,以达到在规划期内总体建设效益最大的目的。 4.2交通规划的总体评价 评价原则: 全面、客观、公正; 不仅对规划方案本身进行评价,还要对规划方案产生的过程进行评价。 主要方面: 1)规划的整体合理性评价: 规划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规划机构和组织计划是否匹配, 规划范围是否适当,规划年限是否正确, 规划过程是否完整连续等。 2)规划的适应性评价:交通规划是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应考虑到: 规划与区域或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 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适应; 远近期的交通规划互相适应; 专项交通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相适应; 客运交通规划与货运交通规划相适应等。 3)规划的协调性评价:主要包括: 交通用地的协调性; 路网功能的协调性; 配套设施的协调性等。 4)规划的效果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