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被称为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从历史角度看,培养人才、科学研究这两项职能最先得到重视和发展。英国的大学素以高质量的教学闻名于世,德国的大学因科研闻名遐迩,美国大学则打破了传统大学的封闭模式,特别是《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及“威斯康星观念”的形成,社会服务作为高校职能被确立下来,服务形式越来越多、服务内容更趋丰富。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高校社会服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在理论探讨方面还处于借鉴和引用阶段,实践方面存在服务领域狭窄、服务能力不强、效益低等问题。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我国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校社会服务内容及特征

阿什比认为,“大学为公众服务的工作不是我们常见的美国农工学院所一贯承担的社会推广工作,而是把大学独具的多种学科的多类智慧,用来解决适应社会变化的研究中去”。

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它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就内容来说,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除了经济的之外,还包括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教育的等各方面,就服务项目的性质来说,既包括有偿的,也包括公益性的或无偿的。狭义的社会服务,就是高等学校以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目的,以培养专业人才职能和发展知识职能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学术性的服务。高校社会性服务有着显著的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社会服务的双向性。高校的社会服务并非只是高校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单向性活动,而是高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社区相互协作、相互参与对方的活动以满足双方各自的需要,它们之间是一种逐步发展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向企业转让科研成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学校得到了资助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高校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源,企业则由于得到高校科学技术的支持,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员工的素质,双方实现了“ 双赢”。同时,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为社区提供各种服务,促进了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社区也为高校提供各种资助,包括资金、人员、实验与实习场地等等,支援高校教学与研究。

其次社会服务的丰富性。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且灵活,高校与企业合作、高校与社区联合、高校之间联合服务等多种形式,且根据不同的需求,每种合作形式还有多种实施途径,如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就有高校与企业联合创办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项目转让、联合办学等多种途径。关于社会服务内容也很丰富,主要有为产业、企业的服务,为市民的各类服务活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高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结合社会、地方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同时,依靠高校自身的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