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块4.5米板桥计算书

单块4.5米板桥计算书

单块4.5米板桥计算书
单块4.5米板桥计算书

4.5米板桥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设计资料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以下简称《通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以下简称《公预规》

2.几何信息:

桥总长L = 4500mm 支承宽度b = 250 mm

桥净宽B = 1500 mm 板厚度t =300mm

悬挑端高h1 = 150 mm 悬挑根高h2 = 300 mm

安全带高h = 200 mm 安全带宽a = 250 mm

磨耗层厚c = 0 mm 保护层厚as = 30 mm

3.荷载信息:

汽车荷载等级:折减悉数为0.8的公路-Ⅱ级,1车道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系数:γo = 1.0

每米人群荷载q r = 3.00 kN/m;两侧栏杆自重g l = 1.87 kN/m

4.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f ck = 16.7 MPa f tk = 1.78 MPa f cd = 11.5 MPa

f td = 1.23 MPa Ec = 2.80×104 MPa

混凝土容重γh = 24.0 kN/m3钢筋砼容重γs = 25.0 kN/m3

钢筋强度等级:HRB335

f sk = 335 MPa f sd = 280 MPa Es = 2.0×105 MPa

三、计算跨径及截面特性

1.计算跨径:

计算跨径l o = min(l,1.05×l n)

l = L - b = 3457 - 250 = 3207 mm

l n = L - 2b = 3457 - 2×250 = 2957 mm

l o = min(3207,1.05×2957)

= min(3207,3105)= 3105 mm

2.主梁截面特性:

截面积A = 1.0645 m2

惯性矩I = 0.0436 m4

四、主梁内力计算

1.恒载内力计算

①恒载集度

主梁:g1= A×γs = 1.0645×25.0 = 26.613 kN/m

安全带:g2 = a×h×10-6×25

= 250×200×10-6×25 = 2.500 kN/m

栏杆:g4 = 1.87 kN/m

合计:g = g1 + g2 + g3 + g4 + g5

= 26.613 + 2.500 + 0.000 + 1.870 + 0.000 = 30.983 kN/m

②恒载作用下梁产生的内力计算

M x = g × l o/2 × χ - g × χ × χ / 2

Q x = g × l o /2 - g × χ

恒载作用下,χ= 0.0 m时,截面内力如下:

剪力Q = 48.10 kN 弯矩M = 0.00 kN·m

恒载作用下,χ= l o / 4 = 0.78 m时,截面内力如下:

剪力Q = 24.05 kN 弯矩M = 28.00 kN·m

恒载作用下,χ= l o / 2 = 1.55 m时,截面内力如下:

剪力Q = 0.00 kN 弯矩M = 37.33 kN·m

2.活载内力计算

采用直接加载求活载内力,公式为:

S = (1 + μ)×ξ×∑(m i×P i×y i)

S -- 所求截面的弯矩或剪力;

μ--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据《通规》基频公式:

f = π/2/l o2×(Ec×Ic/m c)1/2

m c = G / g

l o -- 结构计算跨径(m);

Ec -- 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N/m2);

Ic -- 结构跨中截面惯矩(m4);

m c --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G -- 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N/m);

g -- 重力加速度,g=9.81(m/s2);

f = 3.14/2/3.102×[2.8×104×106×0.0436×9.81/(29.11×103)]1/2

= 104.57 HZ

f = 104.57 HZ > 14.0 HZ,取μ= 0.45

ξ-- 多车道桥涵的汽车荷载折减系数;本桥面为1车道,故ξ= 1.00;

m i -- 沿桥跨纵向与荷载位置对应的横向分布系数,整体式现浇板m i=1.0;

P i -- 车辆荷载的轴重或车道荷载;

y i -- 沿桥跨纵向与荷载位置对应的内力影响线坐标值。

3.车道荷载(按《通规》4.3.1条有关规定取值)

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10.5 kN/m

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以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 K=180kN ;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m时,P K=360kN ;桥梁计算跨径在5m~50m之间时,PK 值采用直线内插求得。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P K应乘以1.2的系数。

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标准值为P K=180.00 kN/m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q K和P K按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 倍采用,则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7.88 kN/m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集中荷载标准值为P K=135.00 kN/m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乘以0.8的折减系数后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6.30 kN/m

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乘以0.8的折减系数后集中荷载标准值为P K=108.00 kN/m 4.跨中截面内力计算

根据跨中弯矩的影响线,求得汽车荷载作用下跨中弯矩为:

M汽=(1+0.45)×1.00×1×(108.00×3.10/4+6.30×3.102/8)

= 132.55 kN·m

根据跨中剪力的影响线,求得汽车荷载作用在半跨时,跨中剪力为:

Q汽=(1+0.45)×1.00×1×(108.00×1.2×0.5+6.30×0.53×3.10)

= 97.51 kN

根据跨中弯矩的影响线,求得人群荷载作用下跨中弯矩为:

M人= 3.00×3.102/8 = 3.61 kN·m

根据跨中剪力的影响线,求得人群荷载作用在半跨时,跨中剪力为:

Q人= 3.00×0.53×3.10 = 1.16 kN

5.支座截面内力计算

简支梁支座截面:M汽= M人= 0.0 kN·m

根据支座剪力的影响线,求得汽车荷载作用下支座剪力为:

Q汽=(1+0.45)×1.00×1×(108.00×1.2×1+6.30×0.5×1×3.10)

= 202.10 kN

根据支座剪力的影响线,求得人群荷载作用下支座剪力为:

Q人= 3.00×0.5×1×3.10)

= 4.66 kN

6.内力组合

五、正截面设计

ho = t - as = 635 - 30 = 605 mm

1.求受压区高度χ

据《公预规》公式5.2.2-1:

γo×M d = f cd×b×χ×(ho - χ/ 2)

1.0×235.43×106 = 11.5×1500×χ×(605 - χ/ 2)

解得:χ= 23.0 mm

由《公预规》表5.2.1查得: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 0.56

χ / ho = 23.0 / 605 = 0.04 < ξb = 0.56,满足要求

2.求钢筋面积As

A s = f cd×b×χ/f sd = 11.5×1500×23.0/280 = 1417.5 mm2

最小配筋率ρmin = max(0.002,0.45×f td/f sd)

= max(0.002,0.45×1.23/280.0)= max(0.002,0.0020)= 0.20% 配筋率ρ= A s/b/ho = 1417.5/1500/605 = 0.16%

ρ = 0.16% < ρmin= 0.20%,钢筋面积按最小配筋率计算:

As = ρmin×b×ho = 0.0020×1500×605 = 1814.0 mm2

钢筋实配面积As=1995mm2(D12@110)

六、斜截面设计

1.截面尺寸复核

据《公预规》第5.2.9条规定:

γo×V d = 1.0×347.174 = 347.174 kN < 0.51×10-3×f cu,k1/2×b×ho

= 0.51×103×251/2×1500×605 = 2312.89 kN

故: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弯起钢筋

据《公预规》第5.2.9条规定:

γo×V d = 1.0×347.174 = 347.174 kN < V c = 0.5×10-3×1.25×α2×f td×b×ho

= 0.5×10-3×1.25×1.0×1.23×1500×605 = 697.27 kN

其中:α2 -- 预应力提高系数,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为1.0;

1.25 -- 板式受弯构件提高系数;

故: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七、板梁的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1.计算裂缝宽度

据《公预规>第6.4.3条,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为:

ωfk = C1×C2×C3×σss/E s×[(30+d)/(0.28+10ρ)]

C1 -- 钢筋表面形状系数,带肋钢筋,取1.0;

C2 -- 作用(或荷载)长期效应影响系数,

C2 = 1 + 0.5 × M l / M s

上式中,弯矩短期效应组合:

M s = 37.33+0.7×132.55/1.45+1.0×3.61 = 104.93 kN·m

弯矩长期效应组合:

M l = 37.33+0.4×132.55/1.45+0.4×3.61 = 75.34 kN·m

故:C2 = 1 + 0.5 × 75.34 / 104.93 = 1.359

C3 -- 与构件受力有关的系数,钢筋混凝土板式受弯构件取1.15

σss -- 钢筋应力,按《公预规》第6.4.4条计算;

σss = M s / (0.87×A s×ho)

= 104.93×106/(0.87×1480.5×605)= 134.73 N/mm2

配筋率ρ= A s/b/ho = 1480.5/1500/605 = 0.0016

当ρ= 0.0016 < 0.006时,取ρ= 0.006

ωfk = 1.0×1.359×1.15×134.726/(2×105)×[(30+12.00)/(0.28+10×0.0060)] = 0.130 mm

2.验算结果

据《公预规》第6.4.2条,钢筋混凝土构件容许最大裂缝宽度:[ω] = 0.20mm ωfk = 0.130 mm ≤[ω] = 0.20mm,

故板梁的最大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八、板梁的变形验算

1.计算跨中挠度

据《公预规>第6.5条,跨中挠度计算公式为:

f = ηθ × S × M × l o2 / B

上式中,S -- 挠度系数,5/48;

l o -- 计算跨径;

B -- 刚度;

B = B o/[(M cr/M s)2+(1-M cr/M s)2×B o/B cr]

全截面换算截面离梁顶距离: χo = 320.1 mm

n s = E s / E c = 200000 / 28000 = 7.14

换算截面中性轴距板顶面距离χ为:

b/2×χ2 - n s×A s×(ho - χ)= 0;解得χ= 85.6 mm

全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

I o = bh3/12+bh(h/2-χo)2+(n s-1)A s(ho-χo)2

= 1500×6353/12+1500×635×(635/2-320.1)2+

(7.14-1)×1480.5×(605-320.1)2

= 32701.113×106 mm4

全截面抗弯刚度:

B o = 0.95×E c×I o = 0.95×28000.0×104×32701.113×106

= 86984.962×1010 N·mm2

开裂截面换算截面的惯性矩:

I cr= b×χ3/3+n s×A s×(h o-χ)2

= 1500×85.63/3+7.14×1480.5×(605-85.6)2

= 3163.050×106 mm4

开裂截面抗弯刚度:

B cr = E c×I cr = 28000.0×104×3163.050×106

= 8856.540×1010 N·mm2

式中:W o = I o / (h - χo)

= 32701.113×106 / (635 - 320.1)= 103938453 mm3

S o= b×χo×χo/2 = 1500 mm3

系数:γ= 2S o / W o

= 2×76827855/103938453 = 1.478 N·mm

开裂弯矩:

M cr= γ × f tk × Wo

= 1.478×1.78×103938453 = 274 N·mm

B = 86984.962×1010/[(274/104934339)2+

(1-274/104934339)2×86984.962×1010/8856.540×1010]

= 8856.586×1010 N·mm2

据《公预规》第6.5.3条,挠度长期增长系数ηθ= 1.60

恒载挠度f g = 1.60×5/48×37329232×31052/(8856.586×1010)= 0.677 mm 汽车荷载挠度为:

f q = 1.60×0.7×1(5/384×6.3×31054+108000×31053/48)

/(8856.586×1010)= 0.948 mm

人群荷载挠度f r = 1.60×5/48×3614497×31052/(8856.586×1010)= 0.066 mm 挠度f = f g+f q+f r = 0.677+0.948+0.066 = 1.690 mm

消除板梁自重后挠度f' = f q+f r = 0.948+0.066 = 1.013 mm

2.验算结果

据《公预规》第6.5.3条规定:

消除板梁自重后挠度f' = 1.013 mm ≤l o/600 = 5.174 mm,故板梁的挠度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据《公预规》第6.5.5条规定:

挠度f = 1.690 mm ≤l o/600 = 1.940 mm,

故板梁无需设置预拱度!

m实心简支板桥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实心简支板桥设计计算书 2006年11月

一、设计资料 1、桥面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根据实际情况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第3.2.5条的新建桥梁跨径的要求,确定为标准跨径等于8m 的单跨钢筋混凝土实心简支板桥。 计算跨径:偏安全取L=8m 桥面宽度:双幅 2×4 m =8 m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其中车辆荷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高如下: 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尺寸图 (图中尺寸单位为m,荷载单位为kN ) (b ) 平 面 尺 寸 (a ) 立 面 布 置 人群荷载不计。 3、设计安全等级: 三级 4、结构重要系数: 5、主要设计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主梁拟用30号,即C30; MPa f ck 1.20=MPa f tk 01.2=MPa f cd 8.13= MPa f td 39.1= MPa E c 41000.3?= 人行道、栏杆无; 桥面铺装不计; 混凝土容重r=24kN/m3, 钢筋混凝土容重r=25kN/ m3。 (2)钢材初步选取: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 时采用HRB335,指标:

MPa f sk 335= MPa f f sd sd 280=' = MPa E s 5100.2?= 直径小于12mm 时采用R235钢筋,指标: MPa f sk 235= MPa f f sd sd 195=' = MPa E s 5101.2?= 6、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 二、构造布置: 设计板厚0.50m= ,在 ~ ,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截面尺寸见下图: 侧 面 图 单位:cm 平 面 图 单位:cm 三、几何特性计算 截面面积: 面惯性矩: 面积矩: 四、主梁内力计算 (一)、恒载内力 一期荷载集度主梁每延米自重: g=(4×0.5)×25.0=50kN/m 二期恒载(栏杆、人行道、桥面铺装)不计。 恒载作用下梁产生的内力计算: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爬架计算书 二○一三年四月 前言

本计算书将反映爬架系统关键部件的受力状况、强度及稳定性等计算内容。主要计算根据是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和《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单元的选取原则是符合《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①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支承跨度 7.0m,选择计算单元的跨度为6.9m。 2。设计架110m②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乘积一般小于体高度 14.4m,架体高度与支承跨度乘积:14.4m×6.9m=99.36㎡ <110㎡。 ③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75米,步高为1.8米。 综上所述, 本设计计算书选取一支承跨度6.9m的一榀脚手架作为计算单元。 爬架计算书 一、相关术语 1、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立杆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用于构造爬架架体,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相连,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 2、水平支承桁架:用于构造爬架架体,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载荷传递至竖向主框架和附着支承结构的水平结构。 3、附着支承结构:直接与工程结构相连,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4、支承跨度: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5、脚手架高度:架体最底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护栏)轴线间的距离。 6、防坠装置: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的制动装置。 7、防倾覆装置: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装置。 二、荷载规定和计算系数 1.荷载规定 ①恒载:包括搭设架体的钢管和扣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作业层脚手板、安全网、提升机构以及固定于架体上的设备等传给附着支承点的全部材料、构配件、器具的自重。 ②活荷载(施工荷载):架体在工作状态下,结构施工时,按两层荷载(每层22)计算;架体在升降状m)计算;装修施工时,按三层荷载(每层2kN/3kN/m2计算。态下,施工活荷载按每层0.5kN/m③风荷载:风压标准值按照规范计算确

简支钢梁设计计算书

------------------------------- | 简支梁设计 | | | | 构件:BEAM52 | | 日期:2015/08/31 | | 时间:15:37:10 | ------------------------------- ----- 设计信息 ----- 钢梁钢材:Q235 梁跨度(m): 5.200 梁平面外计算长度(m): 2.600 钢梁截面:焊接组合H形截面: H*B1*B2*Tw*T1*T2=300*250*250*6*12*12 容许挠度限值[υ]: l/400 = 13.000 (mm)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简支梁受荷方式: 竖向单向受荷 荷载组合分项系数按荷载规范自动取值 ----- 设计依据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简支梁作用与验算 ----- 1、截面特性计算 A =7.6560e-003; Xc =1.2500e-001; Yc =1.5000e-001; Ix =1.3500e-004; Iy =3.1255e-005; ix =1.3279e-001; iy =6.3894e-002; W1x=9.0000e-004; W2x=9.0000e-004; W1y=2.5004e-004; W2y=2.5004e-004; 2、简支梁自重作用计算 梁自重荷载作用计算: 简支梁自重 (KN): G =3.1252e+000; 自重作用折算梁上均布线荷(KN/m) p=6.0100e-001; 3、梁上活载作用 荷载编号荷载类型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1 4 8.10 2.60 0.00 0.00 4、单工况荷载标准值作用支座反力 (压为正,单位:KN) △恒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d1=1.563, 右支座反力 Rd2=1.563 △活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l1=4.050, 右支座反力 Rl2=4.050

高大模板计算书(改)

十、计算书 梁侧模板计算书 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800mm,高度2000mm,两侧楼板厚度18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间距134mm,共15道,内龙骨采用80×5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8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对拉螺栓布置4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100+593+593+594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800mm,直径20m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10000.0N/mm2。 模板组装示意图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800m ; 1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3.838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50.000=45.00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6.000=5.400kN/m 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13m 。 荷载计算值 q = 1.2×45.000×0.134+1.40×5.400×0.134=8.234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13.38×1.50×1.50/6 = 5.02cm 3; I = 13.38×1.50×1.50×1.50/12 = 3.76cm 4;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8.23kN/m A B 计算简图 0.011 0.016 弯矩图(kN.m) 0.43 0.67 0.58 0.52 0.54 0.560.55 0.55 0.55 0.550.56 0.54 0.52 0.58 0.67 0.43

实心板桥123456

实心简支板桥设计计 算书 一、设计资料 1、桥面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根据实际情况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第3.2.5条的新建桥梁跨径的要求,确定为标准跨径等于8m的单跨钢筋混凝土实心简支板桥。 计算跨径:偏安全取L=8m

桥面宽度:双幅 2×4 m =8 m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其中车辆荷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高如下: 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尺寸图 (图中尺寸单位为m,荷载单位为kN ) (b ) 平 面 尺 寸 (a ) 立 面 布 置 人群荷载不计。 3、设计安全等级: 三级 4、结构重要系数: 5、主要设计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主梁拟用30号,即C30; MPa f ck 1.20=MPa f tk 01.2=MPa f cd 8.13= MPa f td 39.1= MPa E c 41000.3?= 人行道、栏杆无; 桥面铺装不计; 混凝土容重r=24kN/m3, 钢筋混凝土容重r=25kN/ m3。 (2)钢材初步选取: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 时采用HRB335,指标: MPa f sk 335= MPa f f sd sd 280=' = MPa E s 5100.2?= 直径小于12mm 时采用R235钢筋,指标: MPa f sk 235= MPa f f sd sd 195=' =

MPa E s 5101.2?= 6、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 二、构造布置: 设计板厚0.50m=,在~,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截面尺寸见下图: 侧 面 图 单位:cm 平 面 图 单位: cm 三、几何特性计算 截面面积: 面惯性矩: 面积矩: 四、主梁内力计算 (一)、恒载内力 一期荷载集度主梁每延米自重: g=(4×0.5)×25.0=50kN/m 二期恒载(栏杆、人行道、桥面铺装)不计。 恒载作用下梁产生的内力计算:

爬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设 计 计 算 书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计算书依据 (3) 二、荷载计算 (3) 三、水平支承框架计算 (9) 四、导轨主框架受力计算 (10) 五、支座反力计算 (11) 六、穿墙螺栓强度计验算 (12) 七、提升设备、吊挂件及吊环计验算 (13) 八、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5) 九、架体稳定性计验算 (16)

一、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机械设计手册》 《起重机设计手册》等 二、荷载计算(按6.5米跨度计算) (一)静荷载 ⒈结构自重 ⑴导轨主框架自重 ①外侧竖杆 φ48.3×3.6钢管,11.4m长。 计算:11.4×39.7=452.6N ②内侧竖杆 φ48.3×3.6钢管 9.5m长。 计算:9.5×39.7=377N ③竖腹杆 φ48.3×3.6钢管 7根0.9m长。 计算:7×0.9×39.7=250.11N ④斜拉杆 φ48.3×3.6钢管 7根2.01m长。 计算:7×2.01×39.7=558.6N ⑤导轨竖杆 φ48.3×3.6钢管 2根9.5m长。 计算:2×9.5×39.7=754N

⑥导轨横杆 φ32×3.25钢管,28根0.2m长。 计算:28×0.2×22.6=126.6N ⑦导轨斜杆 φ32×3.25钢管,27根0.412m长。 计算:27×0.412×22.6=251.4N ⑧导轨小横杆 Φ25圆钢,82根0.092m长。 计算:82×0.092×38=286.67N 即∑=3056.98N ⑵支承框架自重 ①弦杆 φ48.3×3.6钢管,4根6.5米长。 计算:4×6.5×39.7=1032.2N ②斜杆1 φ48.3×3.6钢管,4根1.83米长。 计算:4×1.83×39.7=290.6N ③斜杆2 φ48.3×3.6钢管,4根2.31米长。 计算:4×2.31×39.7=366.8N ④斜杆3 φ48.3×3.6钢管,4根2.55米长。 计算:4×2.55×39.7=405N ⑤立杆 φ48.3×3.6钢管,12根1.8米长。 计算:12×1.8×39.7=857.5N ⑥水平支撑斜杆

简支梁设计计算

第四章 简支梁(板)桥设计计算 第一节 简支梁(板)桥主梁内力计算 对于简支梁桥的一片主梁,知道了永久作用和通过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求得的可变作用,就可按工程力学的方法计算主梁截面的内力(弯矩M 和剪力Q ),有了截面内力,就可按结构设计原理进行该主梁的设计和验算。 对于跨径在10m 以内的一般小跨径混凝土简支梁(板)桥,通常只需计算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支点截面及跨中截面的剪力,跨中与支点之间各截面的剪力可以近似地按直线规律变化,弯矩可假设按二次抛物线规律变化,以简支梁的一个支点为坐标原点,其弯矩变化规律即为: )(42max x l x l M M x -= (4-1) 式中:x M —主梁距离支点x 处的截面弯矩值; m ax M —主梁跨中最大设计弯矩值; l —主梁的计算跨径。 对于较大跨径的简支梁,一般还应计算跨径四分之一截面处的弯矩和剪力。如果主梁沿桥轴方向截面有变化,例如梁肋宽度或梁高有变化,则还应计算截面变化处的主梁内力。 一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的永久作用,往往占全部设计荷载很大的比重(通常占60~90%),桥梁的跨径愈大,永久作用所占的比重也愈大。因此,设计人员要准确地计算出作用于桥梁上的永久作用。如果在设计之初通过一些近似途径(经验曲线、相近的标准设计或已建桥梁的资料等)估算桥梁的永久作用,则应按试算后确定的结构尺寸重新计算桥梁的永久作用。 在计算永久作用效应时,为简化起见,习惯上往往将沿桥跨分点作用的横隔梁重力、沿桥横向不等分布的铺装层重力以及作用于两侧人行道和栏杆等重力均匀分摊给各主梁承受。因此,对于等截面梁桥的主梁,其永久作用可简单地按均布荷载进行计算。如果需要精确计算,可根据桥梁施工情况,将人行道、栏杆、灯柱和管道等重力像可变作用计算那样,按荷载横向分布的规律进行分配。 对于组合式梁桥,应按实际施工组合的情况,分阶段计算其永久作用效应。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在施加预应力阶段,往往要利用梁体自重,或称先期永久作用,来抵消强大钢丝束张拉力在梁体上翼缘产生的拉应力。在此情况下,也要将永久作用分成两个阶段(即先期永久作用和后期永久作用)来进行计算。在特殊情况下,永久作用可能还要分成更多的阶段来计算。 得到永久作用集度值g 之后,就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出梁内各截面的弯矩M 和剪力Q 。当永久作用分阶段计算时,应按各阶段的永久作用集度值g i 来计算主梁内力,以便进行内力或应力组合。 下面通过一个计算实例来说明永久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 例4-1:计算图4-1 所示标准跨径为20m 、由5片主梁组成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梁的永久作用效应,已知每侧的栏杆及人行道构件的永久作用为m kN /5。 图4-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一般构造图(单位:cm )

梁模板支架计算(高大)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6m , 梁截面 B ×D=700mm ×12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1.20m ,立杆的步距 h=1.20m ,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2。 方钢50×50mm ,抗弯强度215.0N/mm 2,弹性模量190000.0N/mm 2。 梁底支撑顶托梁长度 1.20m 。 梁顶托采用100×100mm 木方。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 3,施工活荷载2.00kN/m 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36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 1 = 25.500×1.200×1.200=36.72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 2 = 0.500×1.200×(2×1.200+0.700)/0.700=2.657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 1 = (1.000+1.000)×0.700×1.200=1.680kN 均布荷载 q = 1.20×36.720+1.20×2.657=47.253kN/m 集中荷载 P = 1.40×1.680=2.352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120.00×1.80×1.80/6 = 64.80cm 3; I = 120.00×1.80×1.80×1.80/12 = 58.32cm 4; A 计算简图 0.298 弯矩图(kN.m)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39.38kN/m A 变形计算受力图

整体式简支板桥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简支板桥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 设计计算书 一、技术标准 1、 设计荷载: 行车道:城-A 级 人行道:3.0KN/m 2 2、 桥长: 根据实际情况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第3.2.5条的新建桥梁跨径的要求,确定为跨径等于14.5m 的单跨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桥。桥梁全长43.5m ,跨径组合为三等跨3×14.5m 。 3、桥面宽度: 桥全宽20m ,中间双向四车道,两侧人行道 桥面横向布置为: 2×4 +12 =20 m 4m 人行道+12m 机动车道+4m 人行道 4、 桥面横坡:双向1.5% 5、 人行道横坡:1.5% 6、 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7、 结构重要系数: 0.1=o γ 8、 主要设计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主梁拟用C30; MPa f ck 1.20=MPa f tk 01.2=MPa f cd 3.14= MPa f td 43.1= MPa E c 41000.3?= 混凝土容重r= 24kN/m3, 钢筋混凝土容重r=25kN/ m3。 (2)钢材初步选取: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 时采用HRB335级,指标: MPa f yk 335= MPa f f y y 300'== MPa E s 5100.2?=

直径小于12mm 时采用HPB235级钢筋,指标: MPa f yk 235= MPa f f y y 210'== MPa E s 5101.2?= 9、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 (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二、结构简介: 三等跨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梁全长3×14.5m=43.5m ,桥面宽度20m 。 施工方式为整体式现浇,在已有桥墩上设置支座。桥面横坡1.5%,梁高80cm ,顶板厚10cm ,底板厚10cm ,隔板厚度15cm 。隔梁及空心由跨中向支座对称布置,空心长度1m ,间距18cm ,横隔梁厚度为15cm ,两端设有端横隔梁,。 计算跨径: ()n o l l 05.1m in l ;计= mm l o 1190040011500=+=

住宅楼工程导轨式爬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26页)

住宅楼工程导轨式爬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26页)

江南新苑住宅楼工程 XHR-01型导轨式爬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主体施工单位:中建三局(广州)一公司 二OO二年七月十八日

目录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及导轨式爬架简介 三.施工组织策划 (一)技术准备 (二)施工组织领导机构 (三)施工队伍配备 (四)材料机具计划及要求 四.方案设计 (一)导轨式爬架搭设方案 (二)爬架防护方案 (三)电梯处及屋面满架防护、卸荷要求 (四)料台搭设方案 (五)爬架人行梯步方案 五.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预埋件设置 (三)操作平台搭设 (四)爬架搭设与安装 (五)施工进度及与相关工序配合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体系 (二)安全防护措施 (三)防火消防措施 (四)防雷雨台风措施 八.管理制度 (一)安全检查制度 (二)维护保养制度 (三)爬架使用管理制度 (四)爬架升降检查记录表 九.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计划表 十.材料计划 (一)爬架和动力系统材料计划 (二)支架和防护用品材料计划 十一相关文件及附图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江南新苑D1\D2\D3栋住宅楼工程标准层结构图;立面图 2.《XHR—01导轨式爬架操作规程》 3.《XHR—01导轨式爬架计算书》 4.《高层建筑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及导轨式爬架简介 (一)工程概况 江南新苑D1、D2、D3栋住宅楼工程外形结构完全一样,塔楼总高度D1、D2为108。00米,D3为93。30米. D1、D2栋+0.00以上由一层裙楼、一层转换层和31个标准层组成,D3为29个标准层;标准层层高均为3.00米。本工程标准层部分结构外形沿高度方向比较统一,适合爬架防护;为了更好地保证本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现场文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XHR-01型导轨式爬架作为三栋塔楼标准层部分的外防护架,满足结构主体施工防护和外墙装修施工需要,结构裙楼和转换层作为爬架平台采用满架搭设。另外,屋面机房水箱和装饰框架由满架完成防护任务. (二)XHR—01型导轨式爬架简介 XHR—01型导轨式爬架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的成套施工设备。它改变了传统外脚手架搭设到顶的施工习惯,仅用3-5层脚手架,利用爬升机构实现整体或分片升降。它由爬升机构、动

简支T型梁计算说明书

预制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计算说明书 姓名 *** 学号******* 2012年12月5号

1)已知设计数据及要求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全长o L=9.96m,计算跨径L=9.5m。T形截面梁的尺寸如图,桥梁处于I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二级,oγ=1 。 梁体采用C2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d f=11.5MPa,轴心抗拉强度设 计值 td f=1.23MPa。主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sd f=280MPa;箍筋采 用R235钢筋,直径8mm,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195MPa。 简支梁控制截面的弯矩组合设计值和剪力组合设计值: l/2 ,d M=1.2*257.16+1.4*132.89=494.64KNm l/4 ,d M=1.2*192.87+1.4*88.67=355.58KNm 0,d V=1.2*107,15+1.4*123.45=301.41KN l/2 ,d V=1.2*0+1.4*36.54=51.16KN 2)跨中截面纵向受拉钢筋计算 (1)T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b f 由图所示,T形截面受压翼板厚度的尺寸,可得翼板平均厚度 ' h f =mm 120 2 100 140 = +,则可得到' 1 b f =L/3=9500/3=3167mm ' 2 b f =1600mm ' 3 b f =b+2bh+12'h f =170+2*0+12*120=1610mm 故,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b f =1600mm (2)钢筋数量计算 截面设计

l/2M =o γl/2,d M =494.64KNm 设s a =300mm+0.07h=30+0.007*800=86mm , 则截面有效高度o h =800-86=714mm ①判定T 形截面类型: cd f ' b f 'h f (o h -'h f /2)=11.5*1600*120(714-120/2)=1444KNm>l/2M (=494.64KNm) ②求受压区的高度 494.64*610=11.5*1600x (714-x/2) 得合适解为x=39mm<'h f (=120mm) ③求受拉钢筋面积As As= f cd 'b f x/f sd =(11.5*1600*39)/280=2563mm 2 跨中截面主筋选择为12?18,焊接骨架的钢筋层数为6层纵向钢筋面积As=3054mm 2 混凝土保护层取30 mm>d=18mm ,及设计要求的最小值30mm 。有效钢筋的横向间距S n =170-2*30-2*20.5=69mm>40 mm 及1.25d=1.25*18=22.5mm ,故满 足构造要求。如图所示。 截面复核 s a =30+20.5*6/2=91.5mm 则o h =800-91.5=708.5mm ①判定T 形截面类型 cd f ' b f 'h f =11.5*1600*120=2.21KNm sd f s a =280*3054=0.86KNm 由于 cd f 'b f 'h f >sd f s a ,故为第一类T 形截面 ②求受压区高度)(mm h mm b f A f x f cd s sd 12047.461600 5.113054280f ='<=??= '= 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 64.494(93.585)2 47.465.708(47.4616005.11)2 (2 0KNm M KNm x h x b f M l f cd u =>=- ??=- '= 3)腹筋设计

简支板桥方案

(九)桥涵施工技术措施 1、简支板桥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K6+150处为跨径为1*5米简支板桥。板桥上部采用预制钢筋砼盖板,下部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为刚性扩大基础,桥台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块石 1.2、桥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1.3施工方案

1.3.1定位放线:依据导线点、水准点及成果表,组织现场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进行导线点的复核及水准点的布设闭合及桥位施工放线、复测。 1.3.2基坑开挖: 施工前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并作好地下障碍物拆迁工作。施工前将基础周围场地平整好。在平整的场地上,依据已测定的桥位中线,由测量人员将基础位置定出。在枯水或浅水岸滩上放样时,将桩直接打在河滩上;在较深的水中放样时,采用筑岛法施工在岛顶测设放样桩。在打放样桩时加设控制桩,以便施工时核对。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当机械开挖至槽底20CM时采用人工修整至设计标高。人工清理整平后用打夯机对基础进行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及设计标高后由设计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350KPA。基坑设置集水坑进行排水。 1.3.3桥台基础及台身砌体施工 该工程各桥梁都为M7.5水泥砂浆砌块石台身,砌体施工质量和工序安排直接影响到工程最后的质量要求。为保证砌体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 块石的材料要求: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 砂浆的技术要求:砌筑用的砂浆的类别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的

规定;砂浆采取现场拌和;砂浆所用的水泥、砂、石等严格按选定的料场进货并做好进场检验。 备料时,石料分层放样加工,石料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表面要清洗干净,表面不得有泥土、水锈等。砌筑时分段分层砌筑。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超过1.2m。分段位置设置在沉降缝或收缩缝处。墩台砌筑中砌块间均有1㎝的砌缝,均应以砂浆粘结,砌块间不互相直接接触。上层石块在下层石块上铺筑砂浆后砌筑。竖缝在砌好的砌块侧面抹上砂浆。所有砌缝砂浆均要求饱满。若用小块碎石填塞砌缝,碎石四周都要有砂浆,不得用先堆积几层石块,再以细砂浆灌缝的方法砌筑。同一层石料及水平灰缝的厚度均匀一致。每层按水平砌筑,丁顺相间,砌石灰缝互相垂直。砌石的顺序为先角石,再镶面,后填腹。填腹面的分层高度应与镶面相同。为使砌块稳固,每处应先取形状、尺寸较适宜的石块并铺好砂浆,再将石块稳妥砌搁在砂浆上。分层砌筑时,较大的石块用于下层,并应用宽面为底铺筑。砌筑上层时,避免震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重新开始时,将原砌层表面清扫干净,适当湿润,再铺浆砌筑。 现场顺坡道进入基坑。桥台材料随台背回填土用作平台直接使用。浆砌砌体要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天。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桥台台身砌筑时支架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沿桥台架设,脚手架下部采用双管立柱,上部采用单管立柱。桥台施工用脚手架要顺桥台搭设,用来堆放石料、砌块、和砂浆,并支撑工人砌筑、镶面及勾缝。

高大模版及支撑架与脚手架施工方案

附件1:天津市高大模版及支撑架与脚手架施工方案论证文件编制标准 1、工程概况 本章应说明工程坐落地点、施工平面图集立面布置、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或支撑架、脚手架区域范围及其位于工程的具体位置,混凝土结构分析,模板支撑高度,模板支撑系统特点,技术保证条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或支撑架、脚手架区域范围内工况条件,地基基础处理的现状及做法。应附:混凝土结构施工平、立、剖面图、节点图、模板支撑系统区域位置图,地基基础处理图。 可用列表结合平面剖面图的方式说明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所在建筑(构)物的结构形式、层高、总高、跨度、需搭设高大模板或支撑架的所在层、高度、混凝土梁、板的截面尺寸、模板支撑架或支撑架的基础形式等。 2、编制依据 本章应列出如下内容: 2.1、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公司内部规范及手册(若执行公司内部规范,应将所执行相应规范文件附在正文后) 2.2施工合同及施工图纸、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的地质勘察报告或工程结构作为其基础的设计认可文件 2.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4其他参考材料 3、施工计划 本章内容按下列内容和要求编制 3.1施工进度计划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中,摘要出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工程和其前后工序、相邻工序的施工进度计划(若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上述内容应补充编制)。 3.2、材料工具及机械设备计划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材料工具及机械设备计划中,摘要出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工程材料工具及机械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 本章内容按照下列内容和要求编制: 4.1、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的种类、支撑架形式、工况、技术参数 本节应说明工程特点、难点和关键环节,根据工况确定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的种类(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结构形式(如满堂架)、结构设计安全和技术参数。可用列表的方法列出全部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的工况和结构形式。当一项工程中采用不同种类的高大模板、支撑架、脚手架时,应分别说明其构造、工况。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支撑架,应当说明预应力张拉前后的工况变化及对支撑架的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受力结构体系转换的,应单独列出对受力体系转换工况所采取的措施、高大模板或支撑架基础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列入计算验算工况。 4.2、工艺流程 本节应说明高大模板或支撑架、脚手架搭设前一工序至拆除的后一工序和与之相邻的工序的工艺流程。 4.3、施工方法 本节应按施工部位和工艺流程逐一说明各工序的施工方法。需要吊装作业的,合理选择吊装机械设备及吊装、拆卸工艺,列入吊装计算工况。

预应力简支板桥下部结构计算书

第四章下部结构计算书 4.1 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桥面净空:12.5+2×0.5=13.5m 计算跨径: 09.6 l m 上部构造: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 4.1.2 水文地质条件 本桥桥位处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当采用天然地基挖方时将揭露地下水,且表层一般为发育软土层,施工难度较大,建议本段桥梁采用桩基础。 4.1.3 材料 钢筋:盖梁主筋用HRB335钢筋,其他均用R235钢筋 混凝土:盖梁用C30混凝土,桥台桩基用C25混凝土 4.1.4 桥墩尺寸 考虑原有标准图,选用下图所示结构尺寸: 图4—1 4.1.5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2007) 4.2 盖梁计算 上部结构荷载及支座反力表4—1 每片边梁自重(KN/m)每片中梁自重 (KN/m)一孔上部构造自重 (KN) 每一个支座恒载反力(KN) 1、13号2—12号边板1、13号中板2—12号 18.60 16.46 2182.6 93.0 82.3 4.2.2 盖梁自重及内力计算 图4—2 盖梁内力计算表表4—2

截面编号 自重弯矩剪力(KN)(KN/m)(K N·m)Q左Q右 1-1 截面 -15.6-15.6 2-2 截面 -54-54 3-3 截面 -73.797.6 4-4 截面 81.181.1 5-5 截面 6.02 6.02 6-6 截面 -69.06-69.06 7-7 截面 -85.6-85.6

4.2.3 活载计算 (1)活载横向分配系数计算,荷载对称布置时用杠杆原理法,非对称布置 时用铰接板法 1)对称布置时 a) 单列车对称布置时 图4—3 b) 双列车对称布置时 图4—4 c)三列车对称布置时 图4—5 d) 四列车对称布置时 图4—6 2) 非对称布置时 a) 单列车非对称布置时 b) 双列车非对称布置时 c) 三列车非对称布置时 d) 四列车非对称布置时 (2)按顺桥向活载移动情况,求得支座活载反力的最大值 本桥计算跨径为9.6m ,考虑到桥面连续处也可布载,布载长度为: 图4—7 a) 单孔荷载 单列车时:11.0150+9.8 1.07.875=188.592 B KN =???? 当为两列车时,则:22188.59=377.18B KN =? 当为三列车时,则:33188.59=565.77B KN =? 当为四列车时,则:44188.59=754.36B KN =? b )双孔荷载

导轨式爬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大厦导轨式爬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XX大厦结构属框支剪力墙结构,T4~T7四栋塔楼地上一至三层为裙房,四层为转换层,五层(标高17.4m)至三十二层(标高109.2m)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3.4m,采用导轨式爬架作为标准层的外墙脚手架,从五层开始搭设架体并安装爬升设备,至十层搭设安装完毕,并开始提升,爬架爬升至三十二层。满足主体结构施工的防护要求,爬架下降时,满足外墙装修施工时外防护和操作架的需要。 2主要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08-905-99);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3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1)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3)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6)爬升系统、动力及控制系统或安全保障系统故障等。 (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 ①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等; ②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 ③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 ④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①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 ②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 ③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 ④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 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 A.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 B.在架面上拉车退着行走; C.拥挤碰撞; D.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 E.架面上的冰雪未清除,造成滑落。 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①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 ②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 ③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等;

装配式砼简支T形梁桥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

桥梁工程课堂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交通10152 姓名:杨伟巍学号:10200311327 指导老师:张莲英 2013年6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原始资料 (3)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4) 三、设计正文 (4) 1、桥面板内力计算 (2) 1.1 恒载及其内力 (5) 1.2 活载内力 (5) 1.3 荷载组合 (6) 2、主梁内力计算 (6) 2.1 恒载内力计算 (6) 2.2 活载内力计算 (7) 2.2.1用“杠杆法”计算荷载位于支点处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 8 ) 2.2.3用“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位于跨中时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9) 2.2.3用“修正刚性横梁法”计算荷载位于跨中时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10) 2.3计算活载内力 (13) 3、横隔梁内力计算 (17) 4、挠度、预拱度计算 (20) 四、主要参考文献 (24)

装配式砼简支T形梁桥内力计算与结构设计计算 一、设计原始资料 1.桥面净空:净-7+2×1.50m 2.主梁跨径和全长:标准跨径:l b =20.00m(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l j =19.60m(支座中心距 离),主梁全长:l 全 =19.96m(主梁预制长度) 3.上部结构主梁布置图:(单位:cm) 主梁一般构造图 上部结构横断面构造图 上部结构纵断面构造图4.设计荷载:2004桥梁规范:公路—I级荷载,人群3.0KN/m2

5.材料:主梁:混凝土C40,容重26KN/m3, 桥面铺装:10cm厚C30混凝土(25KN/m3),8cm厚沥青(23KN/m3),人行道栏杆10N/m 6.设计方法:“杠杆法”、“修正刚性横梁法”、“铰接板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等 7.设计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桥面板内力计算:计算T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的设计内力。 2.主梁内力计算: (1)用“杠杆法”计算荷载位于支点处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2)用“偏心压力法、修正刚性横梁法、刚接板法”计算荷载位于跨中时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3)计算主梁在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的弯矩、支点和跨中截面的剪力。 (4)进行主梁内力组合,并画出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3.横梁内力计算:用“刚性横梁法”计算横梁内力。 4.挠度、预拱度计算:计算主梁跨中的挠度,并考虑是否需要设置预拱度。 5.提交成果 1.设计计算书一份; 2.上部结构构造图一张(A3图纸);参考81页 3.主粱钢筋大样图一张(A3图纸)。参考81页 三、设计正文 1、桥面板内力计算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 (建质[2009]254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建筑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我们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附件: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1总则 1.1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 监督管理。 1.3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 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 N/m的模板支撑系统。 1.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应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方案规定,严密组织,责任落实,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方案管理 2.1方案编制 2.1.1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2.1.2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JGJ59-2011 二、荷载计算 按架体最大跨度计算荷载,架体高度13.5米,跨度6米,宽度0.6米,架体防护面积81米2。 2.1 恒荷载G k

恒荷载G k=20618N 2.2 活荷载Q k 活荷载的计算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按使用、升降及坠落三种工况来确定控制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Q k=25.2KN 2.3 风荷载ωk ωk=βz·μz·μs·ω0 βz-风振系数,一般取1;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φ,φ-挡风系数,为脚手架挡风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镀锌防火安全立网的挡风系数φ

=0.6;μs=0.78; ω0-基本风压值,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ωk=1×2.1×0.78×0.35=0.57KN/m2 因此风荷载F=0.57×13.5×6=46170N。 三、荷载效应组合值S 依据规范取:恒荷载分项系数γG=1.2;活荷载分项系数γ Q=1.4;使用工况荷载不均匀系数γ2=1.3,升降、坠落工况荷载不均匀系数γ2=2。 使用工况: S=1.3×(γG S GK+γQ S QK)=1.3×(1.2×25719+1.4×25200)=85.96KN 升降工况: 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4200)=73.5KN 坠落工况(使用工况): 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25200)=132.3KN 坠落工况(升降工况): 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6300)=79.4KN 四、导轨及其连接件强度计验算 导轨承载计算: 导轨采用6.3#槽钢加φ25mm圆钢对接焊制作成定型框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