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病主要证型、辩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对应表

温病主要证型、辩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对应表

温病主要证型、辩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对应表
温病主要证型、辩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对应表

温病主要证型、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对应表

温病寒法之讲究

【关键词】温病寒法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1 温病“以寒为补” 阴主要包括津液和血液,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温为阳邪,其性属热,每易化燥耗伤阴液,正所谓“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迨至阴津殆尽耗竭,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故历代温病大家均十分重视保护阴津,如吴鞠通有言“夫春温、夏热、秋燥,所伤皆阴液也,学者苟能时时预护堤防,岂有精竭人亡之虞。”叶天士在《温热论》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可见津液作为阴类物质的重要性,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故治疗始终以养阴护阴为法。 温病“以寒为补”,实际是指“寒以养阴”“寒以救阴”的护津救液思想。 所以寒法不仅在清热方面发挥着重要祛邪的作用,且同时亦起着滋阴扶正的作用。即,以寒撤热而存阴,以清滋养而充阴液。 2 温病寒法的分类 温病在不同病理阶段各有特点,且不同脏腑阴伤特点亦有别,故寒法亦有异。如有:辛寒法、甘寒法、苦寒法、酸寒法、咸寒法等。其中,辛寒法与苦寒法,是以清为主,通过祛邪以救阴液;甘寒法、酸寒法以及咸寒法,是以滋为主,直接补充阴液。如叶天士提出胃津亡者,主以甘寒;肾阴亏者,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为甘寒法,治肺胃津伤;加减复脉、二甲复脉、三甲复脉、大定风珠、小定风珠为咸寒法,治肾液亏竭。此外,还有咸寒苦甘法之增液汤;酸甘化阴之连梅汤;苦甘合化之冬地三黄汤、加减黄连阿胶汤等。是故对各寒法的把握,当明辨其各自立法之目的,治疗之偏重,用药之特点,以灵活运用于临床。 2.1 辛寒法(辛凉开达)辛,指辛透;寒,指寒泄。辛寒法是用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邪热。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者,症见壮热,汗出,心烦,渴欲饮冷,苔黄,脉洪数等。药如石膏等,方如白虎汤。 2.2 甘寒法(甘寒养液)指用甘寒之品清养以救液,起到清滋的作用。主治热伤肺胃气津者,一为直接补充阴液,如雪梨浆、五汁饮、牛乳饮、西瓜等,一为间接滋液生津,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玉竹麦门冬汤、清燥汤、三才汤等均寓此意。 2.3 苦寒法(苦寒直降)苦寒法,又名清热泻火法,以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者。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苦寒之力轻者如黄芩汤、栀子黄芩汤,黄连解毒汤较重,三黄石膏汤尤重。 2.4 使用注意辛寒、甘寒与苦寒的区别在于:“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清肃气分之浮热也。终用甘寒者,所以清滋气分之燥热也。”“未经汗下和解而化燥者,火盛则燥也,当用苦寒清火为主;已经汗下和解而化燥者,液涸则燥也,当以甘寒滋燥为主。”(《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凡温热病宜于辛凉开达者,早用苦寒直降,即为误遏,冰伏其邪而内陷;宜于苦寒直降者,但用轻清甘寒,只能清热,不能退火。”(《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即,凡温热病之宜于苦寒者,切忌早用甘寒,盖因苦寒为清,甘寒为滋,若医以鲜生地、石斛、玄参、麦冬等之清滋法,误作清泄法,则会出现热益壮,神益昏,其弊由甘寒清滋之药,得大热煎熬,其膏液即化为胶涎,结于脘中,反致伏火不得从里而清泄,从此为闭为厥,为痉为痫,甚则为内闭外脱。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 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 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 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代表方剂如桑杏汤。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第二,表证解除之后药物就要停止使用,中病即止,防止过度用药而损伤正气。2.清气法清气法,是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适用于温病中的气分证。所谓气分证,是热邪入里的证候,凡热邪不在表,又没有深入血脉者,都属于气分证,所以气分证的范围很广。在气分阶段,邪气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所以这个阶段是温病的极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气分阶段决定着病变的发展趋势与预后,因为这个阶段,邪气所盛但正气不衰,如果治疗及时,采取的措施得法,邪气就会解除;如治疗不及时、不得法、就深入发展,或者向气分的虚证发展而导致虚脱亡阳;或者向营分、血分深入。气分证无论向哪一方向发展,都是危重症。所以说,在温病的治疗中清气法是关键。由于证候类型不同,清气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清解宣气法是指用轻清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透泄热邪,宣畅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气分证初起,邪气不盛。热郁胸膈的证候。临床表现是: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病学名词解释简答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指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传染:指通过直接接触 瘟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传于胃而直接传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过程,是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心中憺憺大动:心跳迅速而有xx。 文库瘛瘲:瘛,屈曲;瘲,弛张;指四肢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证候表现。 透热转气:是指温邪入于营分时,不可一味地清营养阴,而应在其中辅以清气之品,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 白?:指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日脯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日脯,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点。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熱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热,久扪时感体温升高。 战汗:指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神昏谵语往往并见,故昏谵并称。

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着。 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或时有谵语,呼之能应。 痉厥:痉,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厥,一般包括昏厥和肢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厥指四肢逆冷或不温,,轻者到踝腕,重者逆冷可过肘膝。 燥干清窍:是气分的一个特殊病证。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引起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的病证,俗称上火。 内闭外脱:邪气内闭,气机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可出现正气外脱。 暑瘵:是暑热毒邪入血分,壅积于肺,损伤肺络,引起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状如痨瘵,属暑温类证。 风温:指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燥尿与邪热搏结与肠道,肠道液体从燥屎孔隙中渗下流出,表现为纯利恶臭稀水。 逆传心包:逆传是相对顺传而言,一般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从外解,可顺传阳明气分,若失治误治或心气素虚,或病邪过烈致邪热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症候。 春温:感受春季温热病邪引起的,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候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暑温:指感受暑热病邪,初起多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的--类急性外感热病。 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液干燥见症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暑湿:指感受暑湿病邪引起,初起以邪遏卫表,或干犯胃肠为主要证候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笔记详解

温病学笔记 前言: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而其理论和诊断治疗内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 现代温病学主要是以清代温病学家所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了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并吸取了现代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构成的学科体系。内容主要包括温病的病因和发病学说、辨证理论、特色诊断方法、治则治法、预防护理以及各种温病的具体诊治方法。 温病的概念: (1)温病病因是感受外界温邪,发病是由于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人体 而造成。 (2)温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各种温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 程度的发热。 (3)温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病变过程中热象偏重,且很容易- 损伤人体的阴液,特别是温病的后期阶段伤阴的现象尤为明显。 (4)温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外感疾病的范 畴。 基本特征: (1)起病急,传变快 (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生变 分别温热与湿热之不同

分别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燥热病邪区别

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原则 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网、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上的意义: (1)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 (2)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网领 (3)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 (4)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

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

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温病诊治 —— 《温病条辨》 考试答案和讲义

温病诊治——《温病条辨》 中国中医科学院季巍巍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一、概述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转归,从而揭示温病的本质,对其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深入研讨。 温病学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温病在病因、病基和临床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异于其他疾病的特点和规律。 自清代乾隆之后是温病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温病学成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时期,研究温病学的学者及著述众多,最具有代表性有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和王孟英四大家。并把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作为经典课程之一。 二、作者及成书的时代背景 (一)作者简介 《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作者是清代吴鞠通。成书于 200 多年前,因本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温病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至今仍被广大医家效法。 吴鞠通本名吴瑭,号鞠通( 1758 年至 1836 年),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江苏淮阴人。在其 19 岁时,其父因病逝,励志攻读医书。深受张仲景《伤寒论》影响,成为医生,但四年后其侄子因患温病相继去世,刺激他更加深入研究温病的诊治。三年后,在他校验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接触到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他非常赞赏吴又可大胆突破《伤寒

论》的束缚,在温病学的发展上做出的努力,但也提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总之,吴鞠通所处的时代温病学派虽然已经逐渐脱离了伤寒学派但是并没有系统研究温病学的专著,也未被广大医家接受。因为医学界仍沿袭《伤寒论》治疗温病,导致失治误治现象很多,就促使吴鞠通下定决心著书,并于 1798 年完成,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在 1813 年进行刊刻。 (二)成书背景 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1. 吴鞠通所在年代是清代中期,即乾隆到道光年间,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清帝国政权相对稳定,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生活安定,即康乾盛世,促使吴鞠通进京师校验四库全书,从而得到阅读历代医家的著作的机会,开阔了他的视野。 2. 在学术上而言,从金、元、明代一直到清初,经过刘完素、吴又可、叶天士很多医家不断深入的研究,温病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脱离了《伤寒论》的束缚,逐渐自成体系。尤其是叶天士所著的《外感温热篇》和《临证指南医案》两部书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3. 最后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医案看出,他本人治疗过大量的温病患者,因此在临床中具有非常多的机会去观察和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总结温病的病症论证的规律,为他著书立说提供非常可靠的实践依据,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编写体例及特点 (一)编写体例 全书共七卷。卷首是原病篇,内有十九条条文,历引经文为纲 , 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此为卷首。后又分成六卷,卷一为上焦篇,内有 58 条论方法条文及记述 46 首方子;卷二为中焦篇,内有 102 条方法, 88 首方子;卷三为下焦篇,记载 78 条方法, 64 首方子及一图,此三篇共列出 238 法, 198 方。内容非常丰富。卷四为杂说,主要是杂说、救逆和病后调治的内容;卷五是解产难,专论产后调治和产后经风;卷六是解儿难,专论小儿急、慢惊风和痘症。此为《温病条辨》的编写体例。是本部书的重点内容。 (二)编写特点 1. 效仿张仲景的《伤寒论》,以条文分证,自加分注。让作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也能避免后人随意妄注,曲解原意。 2. 详于前而略于后,详于后而略于前。即书中前面详细论述的内容在后面就论述比较简略,所以在读本书时候应前后互相参照,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 3. 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穿插其中。即主要内容是三焦篇,结构特点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把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穿插在三焦各病之中,是《温病条辨》非常重要的特点。 ①三焦辨证 部位:上焦指心肺病变;中焦指脾、胃和大肠病变;下焦指肝、肾病变。将温病按照侵袭人体的部位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病和下焦温病三类不同的症候群,每一个症候群包含许多不同的症候,三类症候之间又有由上至下、由浅至深传变的内在联系,此为吴鞠通创立的三焦辨证。在中焦篇第一条分注提到,“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形象得描述温病的通路,即始上焦,终下焦。

温病简答题集

1、温病学发展的萌芽成长形成时期各自特点 答:萌芽时期论述简单,理论朴实,温病概念隶属于伤寒;成长时期温病学理法方药和临床实践都有很大提高,并逐渐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形成时期温病理法方药和临床得以完善,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广泛有效的指导临床。 2、温病的特点 答:病因有特异性,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病机演变有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3、新感温病和伏气温有何不同 答: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病机由表及里,由轻到重,逐步发展,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治则以解表透邪为主;伏气温病感受邪气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病机既可外达,亦可内陷,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己,治疗以清里热为主。 4、试述卫气营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答:卫分证:发热与恶寒见,口微渴; 气分证: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 血分证: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 5、温邪的特点 答:性质属热,从外感受,致病与时令季节有关,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不同温邪入侵部位有别。 6、风热病邪有何致病特点 答:先犯上焦肺卫,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易化燥伤阴,后期见肺胃阴虚。 7、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病邪有何致病特点 答:风热见上;暑热:径犯阳明气分或直入心营,伤津耗气易致津气两伤,易兼夹湿邪为患; 湿热:致病以中焦脾胃为中心,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燥热:病变以肺为中心,易致津液干燥,易化火上炎,干犯清窍; 温毒: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8、热极动风和虚风内动症治有何异同 答:热极生风是因为阳热亢盛,燔灼肝经,以致筋膜挛急,表现为四肢抽搐,频繁有力,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至角弓反张。伴高热,治以清热凉肝息风,方用羚角钩藤汤。虚风内动是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经脉失养而拘挛,表现为手足蠕动,甚则瘈疭,口角颤动,心中憺憺大动,伴阴虚,治以滋阴息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 9、痰蒙心包和热闭心包症治有何不同 答:痰蒙心包是因湿热蕴蒸,生痰浊蒙蔽心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糊,意识朦胧,时清时昧,似醒非醒,似睡非睡,间或谵语,伴湿热,治以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 热闭心包是因邪热亢盛,炼津成痰,痰热堵闭清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或昏睡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伴高热,治以清心开窍,方用清宫汤送服“三宝”。 10何为湿温“三禁”误治后有何后果 答:湿温三禁指湿温初起三种治法禁忌,即汗下润。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

刘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刘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 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 (2) 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内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内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 (3) 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

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4) 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 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代表方剂如桑杏汤。 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第二,表证解除之后药物就要停止使用,中病即止,防止过度用药而损伤正气。2.清气法 清气法,是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中的清法,适用于温病中的气分证。所谓气分证,是热邪入里的证候,凡热邪不在表,又没有深入血脉者,都属于气分证,所以气分证的范围很广。在气分阶段,邪气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所以这个阶段是温病的极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点。气分阶段决定着病变的发展趋势与预后,因为这个阶段,邪气所盛但正气不衰,如果治疗及时,采取的措施得法,邪气就会解除;如治疗不及时、不得法、就深入发展,或者向气分的虚证发展而导致虚脱亡阳;或者向营分、 血分深入。气分证无论向哪 一方向发展,都是危重症。所以说,在温病的治疗中清气法是关键由于证候类型不同,清气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清解宣气法是指用轻清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透泄热邪,宣畅气机的治法,适用于气分证初起,邪气不盛。热郁胸膈的证候。临床表现是: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数。因为邪不重,所以用药夜轻,轻清宣气。代表方剂如栀子豉汤。 (2)辛凉清气法是指用辛味、寒凉入气分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泄气热,

温病整理

【如何认识新感和伏邪理论,区别二者有何临床意义?】①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②初起临床表现不同。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③治疗不同。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④其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意义在于阐明温病不同发病类型的机制,揭示其病机传变规律,使其更有效的知道临床辩治温病【讲述卫气营血辩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及意义?】卫气营血病变与三焦所属脏腑病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都可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掌握病程阶段和传变规律,从而确立治法,指导温病的治疗。区别:两种辨证方法各有侧重,互有短长。一般而言,卫气营血辩证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辩证长于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证候类型,故在临床上,多以卫气营血辩证确定病变的浅深层次和发展趋势,再用三焦辩证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应当将两种辩证方法相辅运用,经纬交错,才能更全面地指导温病辨证论治。综上,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类型不同,但其意义在于归纳温病的证候类型,分析温病的兵力变化,明确温病病变不为及病势轻重,掌握温病病机传遍,为确立治疗大法提供可靠依据.【温病中斑、疹、白 是如何形成的?】斑疹的发生与邪热内郁,波及营血有关,但二者成因不同。斑多为热郁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肉血络外渍而成,形态呈点大成片不高出于皮肤,压制不退色。疹为邪热郁肺。内串营分,从肌肤血络外发,形态呈琐碎小粒大小,高出皮肤,压之褪色,二者在形成上有肺胃及营血的脏腑所偏和病位深浅之别,在表现上有肌肤和肌肉之深浅不同。白培则为湿热之邪流连郁阻气分,欲蕴蒸于肌肤致皮肤上,出现的内含透明浆液的白色疱疹,每随发热汗出而透发,多分布于颈胸腹等处。虽亦为疹,表现在皮肤上,但与斑疹之病因、病机、病位截然有别,为湿热在气分的特殊征象。【湿热类温病与温热类温病如何鉴别?】二类温病从病因上来看,前者感受温热病邪,后者感受湿热病邪;在病势上,前者起病急,传变快,后者起病缓,病程长,传变慢;症候上,前者纯热无湿,热重阴伤为主,后者有湿有热,阻遏气机为主;病变中,前者多位壮热,灼热,内闭动风,动血或阴竭阳脱,后者多身热不扬,以中焦或三焦并见,以发白培或蒙蔽心包。【赤芍与白芍在犀角地黄汤中的如何区别使用?】犀角地黄汤是治疗热盛动血之常用方,方中有犀角、生地、丹皮、芍药四味药,芍药应据病机酌选白芍或赤芍,若身灼热,谵妄,斑疹紫黑密布,脉数疾,证候属血中毒热较甚,用赤芍为宜,因赤芍苦寒,清热凉血活血。若证兼口咽干,午后夜间热更甚,脉数而细,舌干绛,证候属血热阴伤,当宜白芍,因白芍寒酸甘化阴,可滋养阴血。即二者之区别使用以血热炽盛及血热阴伤为辨。

温病

温病 2013-11-18 09:24 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王安道(王屡)的《医经溯洄集》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清代医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3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病学专著《瘟疫论》清代医家“温热大师”叶天士的《温热论》为第一部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医家薛生白所著《湿热病篇》第一部详细论述湿热病专著。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具备的专著。王孟英《温热经纬》第一部温病文献汇萃。 4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5温病的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原则:①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有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②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暑瘟③以发病季节结合主气而命名:秋燥④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⑤以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6温病的分类:①根据病因性质分类分为温热类温病 和湿热类温病②根据发病初 起的特点分类分为新感温 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7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联 系和区别:①伤寒温病均有 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 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 范围非常广泛,凡由外邪引 起的外感热病都属于它的 范围,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 感热病也包括温热性质外 感热病。感受寒邪引起的外 感热病属狭义伤寒。指发生 于春季的一种外感热病为 狭义温病。多种外感热病的 总称,包括了除外感热病中 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所有 病种是广义的温病。②温病 属于广义伤寒而有别于狭 义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 感热病总称,温病无论广义 还是狭义都属于广义伤寒 范围。 8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 别:在病因方面温病是感受 温邪而发病,伤寒是感受寒 邪而发病。在感邪途径方 面,温邪多从口鼻而入,先 犯手太阴肺经或中焦脾胃; 寒邪多从皮毛而入,先犯足 太阳膀胱经。在病机方面, 由于温为阳邪,化热极速, 易伤阴液,故病之后期易出 现肺胃阴伤或肝肾阴凅之 证;寒为阴邪,化热较慢, 易伤阳气,故病之后期易出 现太阴少阴阳衰之证。 9温疫:温病中指具有强烈 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疾 病。 10温毒:主要是指感受温热 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 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 11①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多先犯上焦肺胃易伤肺胃 阴津病情变化迅速②暑热 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 于伤津耗气易致闭窍动风 易夹湿邪为患③湿热病邪: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 缠绵病位以脾胃为主易 困遏清阳,阻滞气机④燥热 病邪:病位以肺为主易致 津液干燥⑤温热病邪:病初 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 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 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⑥ 疫疠病邪:致病力强多从 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 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 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 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⑦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攻 窜流走蕴结壅滞 12卫气营血辨证:①卫病 理:邪郁卫表,肺卫失和。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 痛,无汗或少汗,或咳嗽, 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 红,脉浮数。辨证要点:发 热,微恶寒,口微渴。②气病 理:邪正剧争,热灼津伤。 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 热,汗多,渴喜饮凉,尿赤, 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但发热不恶寒, 口渴,舌苔黄。③营病理: 热灼营阴,扰神窜络。证候: 身热夜盛,口干反不甚渴 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 斑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 数。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 烦谵语,或斑点隐隐,舌红 绛。④血病理: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证候:身热灼 手,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 狂,吐血,衄血,便血,尿

温病诊治选择题——《温病条辨》

1、关于吴鞠通创立的三焦辨证说法不正确的是() B、中焦指脾、胃和小肠病变 C、下焦指肝、肾病变 D、将温病按照侵袭人体部位不同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病和下焦温病 2、关于《温病条辨》温热病中下焦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B、清热和滋阴可选用桃花汤、桃花粥、护阳和阴汤 C、热与血结,形成瘀血停蓄症治疗时应泄热行瘀 D、泄热行瘀时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挡汤、加减桃仁承气汤 3、以下关于《温病条辨》的成书背景说法错误的是() B、温病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受《伤寒论》影响很大 C、吴鞠通治疗过大量温病患者,是能够成书的实践依据 D、吴鞠通所在年代是清代中期重视发展文化 4、关于《温病条辨》温热病中上焦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D、热入血分—下法 5、《温病条辩》中涉及到三焦病的治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D、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重不沉 6、以下不属于《温病条辨》中对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的是() A、三焦的湿热病其治疗都是以清泄气热,养阴生津为原则 B、在上焦以清宣肺气、化湿泄浊为方法 C、在中焦以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为方法 D、在下焦以淡渗利湿为方法 7、关于《温病条辨》编写体例说法错误的是() D、卷四为解产难 8、《温病条辨》中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气分证标志着消耗血中的津液,或耗血动血,病非常危重 D、卫分证时标志着邪气在表,邪较浅,病较轻 9、关于《温病条辩》的概述说法错误的是() B、温病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C、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温病学家包括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和王孟英 D、清代乾隆之后是温病学理论体系成熟发展的阶段 10、关于《温病条辨》温热病中中焦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C、下法可选用竹叶石膏汤、黄连黄芩汤、栀子柏皮汤等 D、阳明有形热结已去,无形热邪仍存应善后治疗

温病-温病学考试复习

温病-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提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身热不扬: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发热: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口干:不欲饮。神志不烦躁:反呆痴淡漠。大便秘: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主要方剂是生脉散。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选讲 宜章县中医医院杨晓恒主任医师 《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佩珩,号鞠通,生于1 758年,殁于1836年,江苏淮阴人。主要著作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其中以〈〈温病条辨〉〉最为著名,成为后世学习研究温病学必读之书,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温病条辨〉〉共六卷,于1798年著成。乃吴氏目睹当时的医生缺少治疗温病的正确理论和治法,经常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混治温病,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所以广泛采辑自《黄帝内经》以下历代名医有关外感热病的论述,去其驳杂不确之处,汲取其精华。并附以吴氏本人的见解和经验而著就。 本书以三焦为纲,分为上、中、下三篇中,均以病名为目,重点论述了风温、温热、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疟及痢疾、痹证、黄疸等病证,分述各病在上、中、下三焦的表现和诊治方法。本书的写作体裁则仿《伤寒论》,逐条叙证,文字简单扼要,以便记诵,在每条之下又自加注释,对条文中未尽之意进行阐述补充。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温病三焦辨治纲领 叶天士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纲领,对于明确温病与伤寒

的不同证治,揭示温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病机特点,确立诊断要点和治疗大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温病卫气营血的辨治温病时仍然要联系脏腑辨证,并提出了“温热须究三焦”的卓越见解。然而,叶氏对如何进行三焦辨证,尚未进行深入、系统地阐述。 吴氏在继承前人理论和证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丰富临床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温病的发展中,脏腑的传变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吴氏将这些规律用三焦进行归纳,从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理论,即以肺与心包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肝与肾为下焦,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焦的治疗原则,形成了一整套的温病辨证治疗体系。 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分别反映了温病病程变化中的纵与横的关系,因而在吴鞠通提出三焦辨治纲领后,可以认为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已臻于完善,温病学已趋于成熟。 (二)丰富了温病的治则治法 《温病条辨》关于温病的治疗,无论立法还是用药皆具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温病过程中邪正双方的重视,注重正确地运用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强调要祛除去病邪,另一方面又处处注意顾护正气,尤其是在祛邪之时提出“预护其虚”,而在护正之时又强调要“逐其余邪”,体现了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目的要求 1.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具体运用。 2.熟悉温病的立法依据及卫气营血、三焦的治疗原则。 3.了解温病的外治法、兼挟证、瘥后调理。 基本内容 1.明确辨证论治是指导治疗立法的基本原则,讲述祛邪和扶正两大治则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和意义。 2.重点介绍泄卫透表、清解气热、和解表里、祛湿清热、清营凉血、通下逐邪治疗大法的分类、适应证候、临床运用及注意点。 3.介绍开窍熄风法、滋阴生津法、固脱法及外治法在治疗温病中的运用。 4.简介温病常见兼夹证的治法和温瘥后调理。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一、温病治则及确立治法的依据 (-)温病治则 1.祛除温邪 无论是何种病邪,都可造成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温病的主因是温邪,因此,祛除温邪是治疗温病的关键。不同温邪侵袭人体,具有各自的致病特点,表现出病性、病机、证侯等的不同,而治疗方法有异。故要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即根据不同的病邪,确定针对病因的特异治疗方法,如风热在表法当疏风泄热;若暑湿在表应采用清暑化湿之法。 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温邪主要导致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其中包括了病变的层次、阶段、病位、病性等,病理变化不同,所用治法亦不相同。 2.扶助正气

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是邪正交争,盛衰消长的过程。正胜则邪却,正虚则邪陷。所以在治疗中要时刻权衡感邪的轻重与多少,正气盛衰与强弱,合理使用祛邪与扶正的方法。 (二)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1.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1)审病因:温病的病因有风热、暑热、暑湿、湿热、温热、燥热等区别,不同性质的病邪侵袭人体,各具不同的致病特点。根 据温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发病季节等因素,寻求温病的病因种类,这就是“辨证求因”。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审因论治”。 (2)辨病机:温病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因此掌握了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就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等情况,据此而确立治则、治法。 (3)察邪正:在病之初期和极期,邪势较盛,正气亦未大虚,此时多以祛邪为主。到病之后期,邪势已衰而正气已虚,或在温病后期阴伤较著,故其治疗多以扶正,特别是养阴为主。 2.温病治法的应用 (1)正确而灵活地运用温病的治法,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如卫气营血和三焦治则在指导温病的治疗时有重要的意义,但只是概要的提法,在实际应用时还要进一步具体地采取各种治法。如叶天士所说的“到气才可清气”,并不排除气分病变采用攻下法;又如除了解表清里、透热转气、凉血散血等治则外,又有和解、化湿、养阴、益气等多种治法。 (2)注意病人的体质和正气状况及有无兼挟证等。 如叶天士提出对于肾水素虚的温病患者,必要时可酌用补益肾阴药,防止病邪乘虚深入下焦,以“先安未受邪之地。”对素体阳气不足而使用清法时,应用至十分之六七,就应审慎,不宜寒凉过度而更伤其阳气。对素体阴虚火旺者,用清法后纵然热退身凉,仍须防其“炉烟虽息,灰中有火”,引起余热复起。在温病过程中,经常兼挟有痰、食、气滞、血瘀等病邪,也应根据其证候表现,配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吴鞠通则在三焦辨证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些治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应遵循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