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4课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4课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4课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4课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4课

4.探索宇宙

学情分析:1.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科学家及他们的研究成果

2.展示我国古代天象仪器以及对宇宙的认识。

3.讲解并演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逐渐向宇宙的深处进行探索,现在我们不仅能在地球上探索宇宙,而且还可以利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各种航天器进入到宇宙空间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多媒体展示各种航天器)

4.介绍太空英雄以及我国航天大事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探测工具的发展。

3.认识各种航天器。

4.知道人类探索天空的英雄们。

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利用图片、影片、文字等来表述探索过程。

3.搜集人类航天大事件以及航天英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宇宙是不断发展的。

2.能体验到人类探索宇宙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3.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和尊严。

4.培养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2.知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难点:1.收集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认识到科学探索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

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探索宇宙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梦想着能够征服太空,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有了更大的理想-——探索宇宙的奥秘,虽然梦想的实现是艰难的,但是我们从未放弃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人类探索兔子的历程(板书课题).

2.讨论:大家认为探索宇宙有哪些困难呢?

3.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主要成绩取决于先进的探测工具的出现。

二、引导学生认识人类观测、探索宇宙的过程

(一)、了解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

1.谈话: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同样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只是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宇宙的追求和向往,当然,这同样能反映出古代人渴望对宇宙了解强烈愿望。

2.利用多媒体展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同学们熟知的的神话故事。

3.提问: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的资料有没有和老师展示的相同的呢?

4.学生交流,汇报。

5.教师评价

(二)、了解探测工具的发展

1.谈话:其实,古人对探索宇宙并不是局限于神话故事之中。1610年1月10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并且看到了木星和他的卫星。(多媒体展示环形山、木星及它的卫星)。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空,随着观测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我们已经能观测到更加遥远的宇宙天体。

2.多媒体展示现代望远镜。(1)光学望远镜、(2)射电望远镜(3)哈勃太空望远镜

谈话: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人们看的也越来越远,电磁波被发现之后,先进的射电望远镜诞生了。他可以看到100亿光年之外的天体。教师介绍光年的含义:

光每秒走30万千米,一年约走9.5万亿千米,它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

讲解:随着人类对宇宙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并不满足于在地球上观测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天文望远镜送入了太空,它能观测到15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一边讲解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

(三)、了解运载火箭的发展

(1)出示古代火箭模型(神火飞鸦)

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不下否定结论

(2)讲解:1926年美国戈达德制造出了第一枚现代火箭(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

提问:看了上边的两幅图片大家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谈话:其实,人们一直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探个究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多媒体出示多级火箭图片)教师侧重讲解多级火箭的构造及发射。

(四)、认识各种航天器

(1)谈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把人类带进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到了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2)多媒体播放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科学实验卫星、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中国神州系列号及天宫一号航天器。

提问:大家收集的资料有和演示的相同的吗?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重点介绍我国近10年航天器的发展。

(五)认识太空英雄

(1)谈话: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应铭记一些人的名字,是他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太空探险的征程,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太空英雄。

(2)多媒体课件播放万户、尤里.加加林、阿姆斯特朗、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刘洋、刘旺、张晓光等航天英雄。

(3)交流:如果大家有机会和这些英雄中的某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你想向他们说些什么?

设疑: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探索到了一些关于宇宙的奥秘,那么未来人类会怎样去了解更多的宇宙奥秘呢?

学生讨论:

(六)拓展:

(1)了解我国航天大事记

(2)人类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甚至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值不值?

设计特色:(1)本课的内容远离生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想象。因此我课前收集了大量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2)通过多媒体教学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接触到宇宙的更多知识,了解人类的重要成果。

(3)重点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及成果。

(4)渗透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的德育教育。

作业设计:

1.填空

(1)起初,我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的出现让我们能看的更远。

(2)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4.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5.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酒泉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最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 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 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 、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xx年六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40% 1.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他的观点: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2. 地球(方向)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地球的自转形成了___ _____。 3. 18世纪植物学家_________对植物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不同植物开花时间是_______ 的,从而编排出一个“”。 4. 地球围绕自西向东公转,地轴是________ 的,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5.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_______。 6.美国宇航员_________ 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人类登月梦想。 7.我国“嫦娥一号”于xx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___ ____探月卫星。 8.发生日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_先亏;发生月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先亏。11.产生日食的原因是_______挡住了_______的光。 10.月球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_______的光才发亮的。 二、明辨是非:20% 1.地球总是自东向西不停地旋转着,因为太阳是东升西落。() 2.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3.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由圆到缺。()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生物。() 5.月食的种类有月全食、月偏食、月环食三种。() 三、珠海拾贝。16% 1.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2.在一天中,人的体温和血压,以及呼吸频率都会有节律性变化,其中 ()时的体温和血压比较高。 ①清晨②傍晚③深夜 3.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①月亮被黑云挡住②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③月亮被太阳挡住④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 4.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①大海②平原③高山 四、研究与结论。8%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请画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五、科学与生活。16% 1.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你知道《节气歌》中的“春雨惊春清谷天”中有哪些节气吗? 2.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天时,太阳应照射到什么位置?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猜想: 方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例外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用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二、填塞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严重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填塞了活力。 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填塞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正是人类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你知道我国人民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1、地球上的物种被科学家发现并分类记载的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0种,这足以说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x藏、青海、x疆等地)。 3、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根据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类、藻类和菌类等,其中蕨类、苔藓类、藻类自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给动物分类。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

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又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蛙)、爬行动物(龟、蛇)鸟类和哺乳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田螺、蜗牛)等 6、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蚜虫、蝉、蚕、瓢虫、苍蝇、蚊子);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麻雀、燕子、喜鹊、鸽子、鸡、鸭、鹅、驼鸟);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鲸鱼、蝙蝠、兔、猪、牛、羊、狗、猫、马、人)。 7、动物的种类有1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8、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骆驼的驼峰、鸟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的。 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0、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 2、诱发幼儿对太空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给幼儿介绍太空的资料:图书、录像、电脑。 2、设计好的大幅“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3、各种大型积木,橡皮泥,彩纸,皱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4、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感知太空。 (1)教师扮演星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宇宙太空的星姐姐,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太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怎么去呢?(坐飞船、航天飞机等)(2)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律动“坐飞船”,然后自由地围坐在一起。 (3)查看关于介绍太空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来到太空资料厅,请你们自己去查看关于太空的介绍,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借助各种媒体感知太空的奥秘。 2、构思太空城。 (1)请幼儿讲述刚看到的或以前了解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教师适当帮助补充小结。 (2)教师出示“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小朋友们,现在星姐姐住的太空里来了很多新朋友,有各种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卫星空间城,等到不久的将来,我住的太空也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太空城。你们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未来太空成”,这里也有学校、工厂、商店、娱乐场所、街道,到了那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和星姐姐住在一起了,你们高兴吗?” (3)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太空成” “那星姐姐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再设计几座太空成好吗?”幼儿自由设想、构思,并相互讨论交流。 3、建造太空城。 (1)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造。 (2)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名幼儿代表说说自己建造的太空成,共同欣赏美丽的太空成,并给它取名,挂牌,然后幼儿和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探索宇宙》教学案例 江苏省泰兴市新市小学李娟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探索宇宙》。 课例类别: 多媒体网络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教材按照人类时间顺序展示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简要概括了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人类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最初人类用肉眼观测太空,于是就有索尔兹伯里的建筑奇迹:几十块巨石形成一个大圆圈,高的达6米,每块石头重数十至数百吨,在那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几千年之久。考古学家们至今仍不能断定当初建造此“巨石阵”的确切目的。 从“巨石阵”到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江南登封观星台,再到明代浑仪;从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到美国工程师最早发明的射电望远镜直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把哈勃空间望远镜装上了航天飞机。这一个个脚印记录了一代代航天科学家不懈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观察星空的视线越来越深远。

第二部分:介绍各种运载火箭。通过火箭发展史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人类走出地球的历程。教材上呈现的图片是:中国古代的火箭模型、美国的第一代火箭、美国的大力神火箭和中国的长征火箭系列。 教材除了让学生了解火箭的发展史之外,还通过动手做让学生了解火箭升空的原理。教材提供了这样一个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多级火箭,来模拟火箭升空的现象,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反冲。 第三部分: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各种实验卫星和军事卫星、各种宇宙飞船和行星探测器。教材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片,通过图片展示了人类深空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这些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行星探测器、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和宇宙空间探测器。教材上层示的有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的“东方红”1号卫星、我国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和“先驱者"10号行星探测器。 第四部分:了解人类的航天灾难。在人类的航天史中,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1986年1月28日,随着一声巨响,执行第25次航天飞行任务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2003年2月1日22:00,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结束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人类在探索太空中受到的挫折远不止这些,但正是凭着一种执着,人类才取得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教材通过这些图片资料的介绍向学生传输着航天事业的艰辛和风险,更是向学生传递着一种信念,一种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信念,无论怎样的灾难和困难都永远挡不住人类走出地球的脚步。 第五部分:介绍中国航天历史。1964年7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1975年u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年以后,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2月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1988年9月7日,试验气象卫星“风云”1号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

六年级科学下册 探索宇宙1教案 教科版

第三单元宇宙 8.探索宇宙 一、教材简析: 教科书共3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膨胀的宇宙;第二部分是认识充满活力的宇宙;第三部分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探索宇宙的结构及其运动是天文学家们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课就是利用形象的资料展示科学家的一些重要探索成果:1.宇宙是由许多庞大的星系组成的,而且至今未发现其边界。2.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观测时注意到,几乎所有星系的光谱都呈现谱线红移现象。哈勃的发现等于向人们宣布,宇宙的某一部分正在不断地膨胀。3.恒星有一个较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通过这些,让学生对宇宙的结构和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概念。如:宇宙是浩大深邃的,是由许多个庞大的星系组成的,星系奇异亮丽,恒星多彩变化,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总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宇宙有着无穷的魅力。 教科书还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还在资料页中展示了重要的科技成果,如各种望远镜和航天器等,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究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牺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一宇宙是可以被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的。 二、教学背景: 《探索宇宙》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材“地球与宇宙”这一方面知识的综合、归纳与最后升华形成宇宙认知的体系的总结课。在此之前,学生对宇宙的认识都只是它其中的某一部分,某一现象,是支离破碎的、星星点点的,还没有将宇宙中这么多的天体进行梳理、归纳、排列,或者说还没有将他们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轮廓。而且,像这样的学习内容又是离他们非常的遥远与陌生,那么的难以看到又是那么的难以让人相信,用一句话来说,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很深刻很清晰的总体认识是很不容易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 《探索宇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一课一练 一、填空 1、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部分时间人类主要是依靠(肉眼观察)、()来认识宇宙。 2、我知道的天文望远镜有。()望远镜、()望远镜、()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 3、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摆脱()的束缚。 4、科学家牛顿发现()定律,地球所以能绕太阳运转不飞出,因为地球和太阳存在着()。 5、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 6、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将人们带进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 7、()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8、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人()。 9、航天器有:()、()、()、()、()、()等。 10、中国神舟十号航天员是()、()、()。 二、选择 1、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哪国人() A、xx人 B、xx人 C、前xx人 2、xx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船是() A、xx4号 B、xx5号 C、xx6号 3、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是()

A、先驱者10号B阿波罗号飞船C、东方1号飞船 4、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5、有“空间天文台”之称的望远镜是()。 A、太空望远镜 B、哈勃太空望远镜 C、电子望远镜 6、世界上先于中国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是()。 A、苏联、美国 B、美国、法国 C、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7、()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A、射电望远镜 B、光学望远镜 C、天文望远镜 三、简答: 1、火箭工作原理。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历哪些过程? 3、火箭为什么能冲出地球?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4、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5、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6、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 : 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珙桐:贵州、四川、云南 7.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8.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9.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10、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11、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200万种。其中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 1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 13.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不同的标准可把同一植物划分到不同的种类里面去。 1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5、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它们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6、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植物茎的质地软硬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等。 17、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8、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9、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20、举例: [ 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油菜花、金鱼藻等 蕨类:金钱蕨、铁线蕨

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

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

第11课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很多,如:(森林火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焚烧垃圾)等。 2、(尘埃)是一类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除了它以外,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 3、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 4、API值0~50属(1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优); API值51~100属(2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良); API值101~200属(3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轻度污染); API值201~300属(4)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中度污染); API值>300属(5)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严重污染); 5、当(有害气体)和(灰尘)等进入空气时,空气就被污染了,天 空也就变得灰蒙蒙了。 6、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怎样保护空气?(怎样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答:大气污染的危害表现为1、伤害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等疾病;2、危害动植物的生存和发育;3、腐蚀物体;4、影响全球气候,破坏臭氧层,形成酸性降雨。保护空气要做到①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②植树造林,提升空气质量。③减少工厂、汽车尾气排放。④在灰尘多的地方洒水。 7、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 答:①深林火灾;②工业废气;③汽车尾气;④焚烧垃圾。 8、写出几条环境保护的标语。

答: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绿化世界,造福明天。3、人人爱环保,未 来无限好。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9、下面哪些地方尘埃比较多(C、D) A、森林里 B、公园里 C、马路边 D、操场上 10、尘埃知多少:①在工厂多、汽车多、雨水少的地方尘埃(较多);②在车流、人流较多的白天尘埃(较多);③在远离道路、树木多、雨水多的地方尘 埃(较少);④在清晨和深夜、车流较少的时候尘埃(较少)。 11、尘埃的多少与胶片的(放置位置)、(放置时间)、(放置后的天气)有关。 12、绿化造林,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够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 第12课水质调查 1、干净的水是( 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简单地说,如果水里混入了 ( 有毒)或( 有害)的物质,水就受到了污染。一些微小生物的过量繁殖也 可能造成水的污染。 2、水污染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尤其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 水污染更为严重。污水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做饭、洗菜、洗衣、洗澡、倒马桶、冲厕)等活动都会产生污水。 4、农业污水主要由过量施用( 化肥) 和( 喷洒农药)引起的。 5、如何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答: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②树立惜水意识,开展宣传教育。③提高处罚力度,对污染水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初中科学教案:探索宇宙

第7节探索宇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彗星。 2、会根据哈雷慧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行分析 2、八大行星的表面特点 难点: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表面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投影】第7节探索宇宙。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投影】宇宙的录象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我,在这段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宇宙…… 【师】请同学们发散你的思维,想一想,关于宇宙、或者说关于银河系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关于宇宙或者说关于银河系的知识,都是对的,可见我们班的同学课外知识都是比较丰富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宇宙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一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天体? (生:地球、太阳、月球等等)。 【师】很好,我们知道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了解的这些天体还仅仅局限于宇宙银河系中的一个部分太阳系。 【投影】如果我们是一位小小科学家,让我们去探索太阳系的奥秘,我们该从何入手呢? (一)、太阳系 【师】:首先请同学们带着投影中的4个问题,来自学课本P115/的相关知识 【生】:活动,看书回答问题。 【投影】想一想: (【投影】:链接太阳系的示意图 )若看不清可观察书本上的图 1、太阳系有哪些天体构成? 答:太阳系有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系统组成。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谁?(【师】分析:为什么?) 答: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师】分析: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 阳公转。 3、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如何运动的? 答:它们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自转和公转的。 (先请学生回答,然后投影,再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太阳系中的天体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用身体语言展示给大家。——指定两位学生。) 【师】八大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方向除金星(自东向西)也都是自西向东的4、行星公转的轨道呈什么形状? 答:行星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状。 (以上问题分析时均对照太阳和太阳系的图片)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粒子模型4.1物态常见的物质状态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粒子模型4.1物态常见的物质状态 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常见的物质状态及其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共同性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描述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2、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分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 2、知道物质三种状态的性质。 难点: 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1、幻灯投影片。 2、学生每小组(4-6人):小木块、水、植物油、密封于玻璃容器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橡皮、密封于玻璃容器中的空气、铁钉、有机玻璃、橡皮泥、玻璃棒、石块、泡沫塑料、牛奶、酒精、烧杯、锥形瓶、试管、玻璃片、酒精灯、量筒等。

3、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区分并认识物质的三态,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为学习“粒子理论”打下基础。 本课时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学习物质的状态时,由老师提供几种不同的物质,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气体、液体、和固体性质的时候,由老师提出可探究的问题,设计好活动,学生自己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小组讨论分析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五、训练与评价 探究活动设计说明活动1:物质的分类 活动2:气体的性质 活动3:液体的性质 活动3:固体的性质

活动记录纸 活动1:物质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气体的性质 活动3:液体的性质 活动4:固体的性质

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探索宇宙教案

第三单元宇宙 第8课时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doc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1、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在不 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葬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已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葬和藻类植物等。 4、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例如: 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例如: 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5、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的 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6、动物的种类有1 5 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 多的,达1 0。多万种。 7、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 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 8、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 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9、从38亿年前,地球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 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 个个成员。 1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 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1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 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13、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生物的生存权利就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