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尺桡骨双骨折手法治疗

尺桡骨双骨折手法治疗

尺桡骨双骨折手法治疗
尺桡骨双骨折手法治疗

曲阜市中医院

骨伤科特色疗法

尺桡骨双骨折复位手法及固定方法

病因病机:

1、直接暴力:多为重物砸伤、撞击伤和压砸伤,横断、粉碎或多段骨折,骨折线多在以平面

2、传达暴力:跌倒手掌着地,桡骨中上段横型或锯齿样骨折,尺骨斜型骨折

3、扭转暴力:机器伤或跌倒身体过分朝一侧倾斜,骨折线多数由内上而斜上外下。

类型

1、同一平面的骨折:打击、磁撞等直接暴力所致,常为横形、蝶形或粉碎形

2、低位的尺骨、高位的桡骨骨折:跌倒手掌着地,暴力沿桡骨干向近侧传导,桡骨于近侧为横形或短斜形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斜行向远侧传导至尺骨,造成低位尺骨骨折

3、低位桡骨、高位尺骨骨折:跌倒手掌着地,在遭受间接暴力的同时,前臂又受到扭转暴力,造成两骨的螺旋形骨折,骨折线的方向一致,多由内上斜向外下方,但骨折平面不同,桡骨干骨折线在下,而尺骨干骨折线在上

4、尺桡骨多段骨折:多是工作时前臂卷入旋转的机器中所致,此种损伤常造成尺桡骨的多段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易合并肌腱血管神经损伤。

诊断:

1、外伤史:有跌倒受伤或前臂较重的打击史。

2、临床表现: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前臂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可有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3、专科检查:局部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骨折有移位时,可触及骨折端,并可触及骨擦感和骨折处的异常活动。注意有无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的伴发损伤。应密切观察挤压综合征或缺血性肌肉缩

4 、X线检查:X线正侧位片检查不仅能明确诊断,且有助于分类。应常规拍摄包括腕及肘关节,避免上下尺挠关节的合并损伤漏诊。

辨证论治

1、尺桡骨双骨折整复时必须纠正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畸形,特别是成角和旋转畸形应彻底矫正。侧方对位应达2/3以上。

2、尺桡骨干上1/3骨折,整复时前臂应置于旋后位,宜先整复尺骨,后整复桡骨。

3、尺桡骨干中1/3骨折,整复时前臂取中立位。应根据两骨的相对稳定性决定先整复稳定性好的骨干,若两骨的稳定性相同,宜先整复易触摸的尺骨。

4、尺桡骨下1/3骨折,整复时宜采用中立位或旋前位,宜先整复桡骨,后整复尺骨。

5.不同平面的尺桡骨骨折,宜先整复骨干粗且骨折端较稳定的骨干。

复位手法:

尺桡骨双骨折后,在骨折远、近端之间发生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畸形时,复位必须将桡、尺二骨远、近段正确对位,四种畸形均需获得矫正,以恢复二骨的等长及固有生理弧度。整复应根据受伤的机理,结合X线照片所显示的骨折不同类型、部位及特点,认真分析,以决定首先整复尺骨还是整复桡骨。中1/3骨折者,若其中一骨干为横断或锯齿形的稳定骨折,而另一骨干为不稳定的斜形骨折或粉碎骨折时,应先整复稳定性骨折,以此作为支柱,然后再整复另一骨干的不稳定性骨折。若先整复不稳定性骨折,虽已复位但仍不稳定,待整复另一骨干时,不稳定性骨折则容易再移位。若尺桡骨干均为不稳定性骨折时,对上1/3骨折,先整复尺骨,因该段骨干较粗,整复后相当较稳定,可作为支柱,然后再整复桡骨。对下1/3骨折,则先整复该段骨干较粗的桡骨,然后再整复尺骨。对中1/3骨折,应根据两骨的相对稳定性来决定整复桡、尺骨的先后顺序,若两骨干骨折的稳定性相同,则一般先整复位置较浅且易于摸认捉捏的尺骨。若有一骨干骨折背向移位,应先整复有背向移位的骨折,然后再整复另一骨干骨折,否则,另一骨干虽已整复,在整复背向移位骨折时,已复位的骨折亦可重新移位。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患肩外展70~90度,屈肘90度。因肘关节伸直时,肱二头肌、旋前圆肌等肌肉紧张、牵拉,会加重骨折的移位,增加手法整复的困难。肘关节屈曲时,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松弛,则有利于骨折的整复。因此,整复时肘关节不宜取伸直位。

一、拔伸牵引:

一助手握肘上,另一助手握手部的大、小鱼际。二助手先顺势拔伸数分钟,以矫正骨折的重叠和成角畸形。依据骨折远端对近端的原则,将前臂远端根据旋转方向置于一定的位置,继续进行牵引,以矫正旋转畸形。如桡、尺骨干上1/3骨折,桡骨骨折近端因受肱二头肌和旋后肌的牵拉而呈屈曲旋后位,骨折远端因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的牵拉而呈旋前位,故前臂远端必须置于旋后位进行拔伸牵引。如此即易于矫正骨折重叠、成角和旋转畸形。

二、反折托顶:

前臂肌肉比较丰厚发达,加之骨折后的瘀肿和肌肉痉挛,有时单纯依靠拔伸牵引未能较

好矫正骨折重叠移位,即使继续加大牵引力亦不易获得矫正。虽经拔伸牵引而重叠移位未完全矫正者,易采用折顶手法,可比较省力地整复残余重叠移位,又能顺利地矫正侧方移位。术者两手先将桡、尺骨骨折近、远端侧方移位矫正为单纯的同一方向的掌背侧重叠移位,然后术者两手拇指在背侧按住突出的骨折端两手其他四指托住向掌侧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待各手指放置准确后,在较轻的牵引下,慢慢地向原来成角变位的方向加大成角,同时两手拇指由背侧推按突出的骨折端。残余重叠移位越多,加大的成角也应越大。待成角加大到一定程度,感到两骨折端同一侧的皮质对端向顶后,骤然向回反折。反折时拇指继续向掌侧推按向背侧突出的骨折断端,而食、中、环三指用力向背侧托顶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其方向可正、可斜,力量可大、可小,完全依骨折断端移位程度及方向而定。中1/3及下1/3骨折,通过折顶手法,骨折远、近端都可对顶相接,侧方移位亦基本矫正,而获得较好的复位。对上1/3骨折,因该处肌肉丰厚,骨间隙狭窄,通过折顶手法,尺骨较易整复,但桡骨近端易向桡侧、背侧旋转移位;远端则向尺侧、掌侧旋转移位,须采用挤捏分骨法。进行折顶时应注意折角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神经血管;并应注意骨折端勿刺破皮肤,以免使闭合骨折转化为开放骨折。

三、夹挤分骨:

桡、尺骨干骨折后,骨间膜松紧不均,骨折段容易互相成角向前臂轴心靠拢,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故必须使其骨间隙恢复正常。夹挤分骨,是整复前臂骨折的重要手法。术者两手分别置于患臂桡侧和尺侧,两手的拇指及食、中、环三指分别置于骨折部的掌、背侧,沿前臂纵轴方向夹挤骨间隙。在夹挤的同时两手分别将桡、尺骨向桡、吃两侧提拉,使向中间靠拢的桡尺骨断端向桡、尺侧各自分开,悬张于两骨间的骨间膜恢复其紧张度,以牵动桡尺骨的骨间嵴,使之恢复两骨正常的相互对峙的位置,并可矫正部分残余侧方移位

四、回旋捺正:

斜形或螺旋骨折。若骨折端有背向侧方移位,其背向侧方重叠较多时,单靠拔伸牵引无法矫正背向重叠移位,若用暴力推按复位,则容易将骨尖折断,甚至造成骨折端劈裂,而影响骨折部的稳定性。采用回旋捺正法,可较省力地进行复位。两助手略加牵引,术者一手固定近端,另一手将骨折远端按压,造成骨折背向移位的路径,紧贴骨折近端逆向回旋,矫正背向移位,使两骨折面对合,再相对挤按捺正,使两骨折面紧密接触,即可复位。回旋时,两骨段要互相紧贴,以免损伤血管神经或加重软组织损伤。如感觉有软组织阻挡,即应改变回旋方向。

五、扳提推按:

横断或斜形骨折有侧方移位者,可采用扳提推按手法。矫正重叠或旋转移位后,助手继续牵引,术者在维持分骨情况下,一手捏持骨折近端,另一手捏持骨折远端。若骨折断端分别向桡、尺侧移位(即内、外侧移位),须向中心推按向桡、尺侧移位的骨折端。若骨折断端向掌、背侧移位(即前、后移位),须将下陷的骨折断端向上扳提,同时将上突的骨折断端向下推按。若同时有桡、尺侧及掌、背侧移位时,扳提推按要斜向用力,使之复位。

六、摇晃捺正:

经上述手法复位后,若锯齿状横断骨折仍有轻微侧方移位,可采用摇晃捺正法。术者两手拇指及食指分别由掌、背侧紧紧捏住已复位的骨折部。先嘱牵引远侧端的助手轻轻地小幅度地旋转,并向桡、尺侧微微摇晃骨折远端。然后术者两手紧捏骨折部,向桡、尺侧及掌、背侧轻微摇晃骨折部,矫正残余的轻微侧方移位。一般在开始摇晃时,可听到极微细的骨擦音,待骨擦音完全消失,而且骨折端无滑动感后,提示骨折已整复成功。

七、触顶合骨:

骨折复位后,如属稳定骨折,可采用纵向触顶合骨法。一助手固定骨折近端,术者两手紧捏骨折部,另一助手握持骨折远端向骨折近端轻轻纵向触顶,使骨折断端互相嵌插而紧密吻合,有利于骨折整复后的稳定性。若为不稳定骨折,则不宜采用此法。

八、按摩理顺:

术者在分骨情况下,一手固定骨折部,另一手沿骨干纵轴往返捋摩,顺骨捋筋,以疏经脉,散瘀肿,止疼痛

固定方法:

助手持续维持牵引不得松动,骨折线在同一平面时,分骨垫占骨折线上下各一半;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时,分骨垫放在两骨折线之间,应在掌背侧各放置一个分骨垫胶布固定,衬棉垫,4块夹板分别置于背掌尺桡侧,掌侧板上达肘横纹,下齐腕关节;背侧板上达鹰嘴突,下超腕关节1~2CM,桡侧板上平桡骨头,下达桡骨茎突平面;尺侧板上齐鹰嘴突,下达第5掌骨中部。捆扎固定,外用绷带加固,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悬吊。

功能锻炼:

早期:手指屈伸、握拳活动及上肢活动,握拳要用力,消肿。

中期:肩、肘关节活动

后期:加大肩、肘关节活动,作前臂旋转活动

药物治疗:

早期: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止痛汤,肢伤一方,外敷:跌打万花油,双柏散。

中期: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内服:肢伤二方,生血补髓汤。外敷:接骨散

后期: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内服:补肾壮筋丸,肢伤三方

注意事项:

用宽的颈一前臂悬带,保持前臂充分抬高,手指外露,前臂肿胀严重或者复位很困难者,应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温度、颜色、感觉的变化,严防缺血性肌挛缩发生。

2. 1周后钟胀消退,应及早调整外固定,若骨折有变位,应及时手法纠正。

3. 扭卷所致的前臂软组织严重性损伤、尺桡骨多段骨折、开放性撕裂伤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者,宜手术治疗。

4.固定时间为6~10周。

尺桡骨双骨折怎样复位

尺桡骨双骨折怎样复位 *导读: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 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1)儿童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6~8周。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型。 (2)有移位骨折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和成角畸型,并在持续牵引下,如系上1/3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前臂要置于旋后位;中下1/3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前臂要置于旋转中立

位,以纠正旋转畸形。然后在骨折处挤压分骨,恢复骨间膜的紧张度和正常间隙,最后使骨折端完全对位。复位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固定8~12周,石膏成型后立即切开松解,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挛缩。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注意观察和纠正骨折再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或复位后固定困难者;上肢多处骨折骨间膜破裂者;开放性骨折伤后时间不长污染较轻者;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功能受限者。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青少年占多数。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 (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 (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 (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外治法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xx骨折护理常规 桡尺骨干双骨折是指前臂桡骨和尺骨同时发生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骨折部位多发于前臂中和下部。 1.临床表现 1.有外伤xx。 2.多发生于儿童及xx。 3.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肢体可有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前臂功能障碍。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 2.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尺桡骨骨折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o、腕关节背伸30o、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小夹板外固定护理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护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予以具体指导。 3.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2)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尺桡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医院 尺桡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xx下进行手术。 前臂由尺、桡骨组成,两骨接骨间膜相连。两骨与周围骨共形成6个关节结构,分别为: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尺桡近侧关节(上尺桡关节)、尺桡远侧关节(下尺桡关节)、桡腕关节及骨间膜。其中尺桡近、远侧关节是前臂旋转功能的重要解剖基础。尺桡骨骨折多为双骨折,且严重粉碎,同时合并肌肉、神经及血管损伤,给治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如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前臂旋转功能障碍、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等。 具体术式需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最后确定。常见手术为切开/闭合复位内固定,必要时植骨及一期或二期修复合并损伤等损伤。 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复位骨折,恢复尺桡骨的长度和力线,修复相关损伤,为骨折愈合与术后功能锻炼提供条件,最大限度保留前臂功能。患者预后还与骨折分型、骨质、患者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体质、术后康复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等因素有直接或决定性关系。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麻醉意外,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根据术中情况变更术式或内固定方式; 3)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皮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大出血,导致循环障碍,休克,需大量输血,甚至死亡可能。 4)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意外出现; a)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b)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甚至死亡; c)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5)伤口并发症: 出血、血肿、裂开、不愈合、脂肪液化、感染,瘘管及窦道形成;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皮、皮瓣移植或延迟关闭等;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6)术中止血带、导尿管及其他导(置)管并发症,皮肤、血管、神经等损伤,尿管脱落,尿道、膀胱损伤及相应管道感染等出现; 7)骨折碎裂、移位较重,骨折对位对线不满意,骨折畸形愈合,术后可能需辅助外固定或牵引治疗,双上肢不等长; 8)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缺血性肌挛缩,相邻关节僵硬,僵直,异位骨化,长时间肢体反复肿胀,顽固性疼痛,麻木,旋转屈伸活动受限,可能需进一步手术可能; 9)术后肿胀严重,影响血供,进一步加重肿胀,从而两者恶性循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10)术后伤口感染,骨髓炎,可能累及关节致化脓性关节炎,需再次植骨、更换固定方式,清创、灌洗等可能;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措施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措施 骨折虽然常见,而且一般可治愈,但是,骨折也有它的危害。骨折早期及晚期所带来是危害是不同的,下面简单介绍骨折早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休克。严重创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拴塞综合症。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亦有人认为是由于创伤的应激作用,使正常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失去乳化稳定性,结合成直径达10-20vm的脂肪球而成为栓子,阻塞肺毛系血管。同时,椎间孔镜在肺灌注不良时,肺泡馍细胞产生脂肪酶,使脂肪栓子中的整形脂肪小滴水解成甘油与游离脂肪酸,释放儿茶酚胺,损伤毛系血管壁,使富于蛋白质的液体漏至肺间质和肺泡内,发生肺出血,肺不张和低血氧,临床上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胸部拍片有广泛性肺实变。动脉低血氧可致烦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和死亡。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a、肝、脾破裂:严重的下胸壁损伤,除可致肋骨骨折外,还可能引起左侧的脾或右侧的肝破裂出血,导致休克。 b、肺损伤:肋骨骨折时,骨折端可使肋间血管及肺组织损伤,而出现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c、膀胱和尿道损伤:由骨盆骨折所致,引起尿外渗所致的下腹部、会阴疼痛、肿胀以及血尿、排尿困难。 d、直肠损伤:可由骶尾骨骨折所致。而出现下腹部疼痛和直肠内出血。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a、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有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蝈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的胫前或经后动脉损伤,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

动脉损伤。 b、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骨中、下1/3交界处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跷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腓总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椎颈段和胸腰段。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截瘫,目前,虽有不少关于脊髓损伤再生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脊髓损伤所致的截瘫可导致终身残废。 5、骨筋膜室综合症。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筋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股筋膜室容积见效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学血的恶性循环,根据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 a、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b、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c、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循环,还可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衰竭。 以上是骨折早期的危害,总之,进口臭氧治疗仪骨折会引起其他疾病,有损健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谨防骨折。 二、尺桡骨干双骨折吃什么好? 食疗方: 方1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

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两种方法对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名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40名,行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40名,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月-3月,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术后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相比,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治疗可对尺桡骨干双骨折复位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关键词】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尺桡骨干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骨折发生移位较难整复和固定。目前国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闭合弹性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及后期功能康复锻炼,但由于大多为保守治疗导致不良反应较多或愈合时间较长[1]。随着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的发展[2],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于20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名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名, 其中男27名,女12名,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6岁,行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40名, 其中男26名,女14名,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8岁,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两组患者均以畸形、活动受限及尺桡骨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且均经正位、穿胸位X片明确诊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检验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弹性钉髓内固定术:C型臂x线机透视下或直视下进钉,待弹性钉钉尖到达骨折端时,通过闭合复位,旋转调整弹性钉钉尖方向,穿过骨折线进入近端髓腔,直至遇到较大阻力时停止进钉。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于初次进针点上方内侧处以同样的方法置人第2枚弹性钉并调整位置,骨折端位置满意后继续进入弹性钉直至其近端贴近皮质骨,折弯尾部剪断,将钉尾留于皮下。术后并鼓励患者慢慢加强患肢功能练习,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功能锻转。对照组所有患者行手法复位闭合弹性钉内固定治疗后,可实施早期康复常规锻炼。术后随访1月-3月,统计采用本院指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①无效:疗程结束时尺桡骨干双骨折症状基本无改变,患者关节伸展活动受限或恶化;②有效:疗程结束时尺桡骨干双骨折症状好转,患者关节伸展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或轻微受限;③显效:疗程结束时尺桡骨干双骨折症状消失,患者

尺桡骨骨折诊疗指南

尺骨鹰嘴骨折 【概述】多为撕脱性骨折,往往移位明显。如系粉碎性骨折,则常是直接暴力所致。 【诊断】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及X线所见(主要是侧位片),诊断多无困难。个别病例需拍双侧肘关节片对比。 【治疗】 1.未移位者用石膏托固定4周左右。 2.有移位的撕脱骨折需切开复位及内固定,一般采用张力带钢丝或螺丝钉作内固定,手术时注意修复破裂的肱三头肌腱膜扩张部分。 3.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者可切去碎骨片,将肱三头肌腱重新固定在骨折端远侧。

桡骨小头骨折 【概述】桡骨小头骨折可见于儿童及成人,儿童表现为颈部或头骺分离,成人为桡骨头颈骨折。 【诊断】 1.外伤后肘关节外侧肿胀,前臂旋转动作严重受限。 2.需摄正侧位X线片,有时无移位的桡骨头骨折正侧位X线片都不能显示,可摄斜位片。如果正、侧和斜位片上都不能显示骨折线,但又极度疑有骨折,可在1周后重复摄片。 3.X线分型 I型:无移位。 Ⅱ型:边缘型骨折,伴移位。 皿型:粉碎性骨折。 【治疗】 1.I型石膏托固定4周左右,早期开始活动关节。 2.Ⅱ型宜切开复位内固定。 3.Ⅲ型尽量做切开复位内固定,尤其是小儿,应避免桡骨小头切除。破碎严重无法复位的成年患者可将粉碎的桡骨头切除。

前臂双骨折 【概述】尺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创伤、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在同一平面,可为横形、粉碎的或多段骨折,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常不在同一平面,常呈斜形。 【诊断】. 1.尺桡骨双骨折在诊断上多无困难,除注意一般骨折症状外,尚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的伴发伤。尤其是机器绞压者,软组织的损伤可能早于骨的损伤,易引起挤压综合征或缺血性挛缩等,临床上应反复强调。。 2.X线检查不但能明确诊断,且有助于分型、随访观察及疗效对比。拍X线片时应包括尺桡上下关节以防漏诊。 3.诊断方法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查体及X线检查可确诊。 【治疗】 1.无移位者可行石膏固定。 2.有移位者首先采用闭合复位。桡骨干中、下1/3骨折时,骨折线位于旋前圆肌止点以下,近段因旋前圆肌和旋后肌的牵拉力量相抵消而处于中立位,远段则受旋前方肌的影响而旋前,应在中立位复位和固定。复位成功后用长臂石膏固定,消肿时容易产生再移位,必须定期随访并及时更换石膏。 3.复位失败者应做切开复位、接骨板或髓内针内固定

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双骨折多见于青少年。直接、间接(传达或扭转)暴力均可造成尺挠骨干双骨折。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完全骨折者可们及骨擦音。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干双骨折不论其部位、类型,均可采用手法闭合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端虽能复位,但其位置不易维持者,可在麻醉下行闭合钢针贯穿内固定。治疗中恢复尺桡骨的轴线及两骨之间的骨间隙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只限于断端复位不良,骨间隙消失或骨折端疑有软组织嵌入者。 【病因病机】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多见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跌倒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所以骨折线位置低。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型,骨折移位。 3. 扭转暴力:受外力同时,前臂又受扭转外力造成骨折。跌倒时身体同一侧倾斜,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数由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骨折线方向一致,尺骨干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 (二)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成人桡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在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段向后旋转移位。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园肌抵止点以下,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 单纯尺骨干骨折极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亦称手骨两胫俱断或前臂双骨折。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尺骨干双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于前臂中1/3和下1/3部。桡、尺骨干双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前臂活动功能丧失,动则疼痛加剧。有移位的完全骨折,前臂可见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有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开放骨折可见骨折端戳出皮肤,伤口一般较小,外露的骨折端有时可自行回纳到伤口内。

尺桡骨骨折病历

主诉:左腕外伤伴疼痛、畸形、活动受限2小时。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2小时行驾驶摩托车不慎摔倒,左手掌撑地,当即觉左腕疼痛,呈持续性剧痛,左腕畸形、肿胀、活动障碍。无不省人事,无头晕、呕吐,无呼吸困难,无肢体麻木,无大汉淋漓,无皮肤湿冷。伤后由120送我院急诊,行X线检查示:左尺桡骨远端骨折。遂收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患者伤后精神可,未进食,能自解小便,大便未解。 既往史:平素体格良好。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有疫水、毒品接触史。否认有烟酒不良嗜好史,否认有冶游史。 婚育、月经史:已婚,育有1子女,均体健。月经史15岁(3-6)/(28-30)2011-10-01,已绝经,无阴道异常出血史。 家族史:家人体健。无家族传染病、遗传病及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CoP 85次/分R 20次/分BP 114/71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痛苦面容,被动卧床,体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及异常结节。皮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头颅大小形态异常。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

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先天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红,无紫绀,咽无红肿,扁桃体未见肿大。颈无抵抗感,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及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无先天畸形,无压痛。呼吸运动自如,双肺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不大;心率85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杂音。腹平,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肝区叩痛阴性,肾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4-5次/分,无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见专科情况。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壁、膝腱、跟腱等生理神经正常引出,双侧Babinski征、Hoffmann征等病理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左腕肿胀,枪刺型畸形,无开放伤口。左腕压痛、可扪及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摩擦感。左腕关节活动受限。左手各指可小幅度屈伸活动,皮肤痛触觉未见异常,左桡动脉搏动微弱,指端甲床较红润。辅助检查:2011年08月01日急诊X线示:左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 最后诊断:初步诊断: 左尺桡骨远端粉碎 骨折; 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