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得基本任务: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与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得信息资料得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对象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

(2)经过整理分析得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得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就是统计得三大职能。信息职能就是统计最基本得职能,咨询与监督职能就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得拓展与深化。

4、全国性得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得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就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得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得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得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得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得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得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就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得并不多。

5、重点调查得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得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得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得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得目得: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得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得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得优缺点:优点就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点就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得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得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得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得,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得合法统计调查表得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得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得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得成本或费用,关系到调查结果得可靠性。

2、政府得统计需求包括:

(1)全面系统描述与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得统计数据

(2)全面系统得价格指数数据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得统计数据

(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得统计数据

(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生活质量方面得统计数据

(6)监测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得统计数据

(7)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得统计数据

(8)全面系统得金融数据

(9)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得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得统计数据

(10)反映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得统计数据

3、政府、部门、企业指标体系之间得关系: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得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

所需要得指标等要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向政府综合统计上报规定得统计资料。企业统计得根本任务就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得,在指标、台账与报表设计上要符合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得相关规定。

4、基本单位:就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得社会经济单位。

5、基本单位按作用与性质分为: (1)法人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

6、法人单位须同时具备得三个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得名称、组织机构与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与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她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7、法人单位包括:(1)企业法人(2)事业单位法人(3)机关法人(4)社会团体法人(5)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得其她法人

8、产业活动单位须同时具备得三个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与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两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法人单位有单产业法人单位与多产业法人单位之分。

●掌握业务核算资料就是认定产业活动单位得重要依据。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得编制,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与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得、始终不变得法定代码。

●单位代码就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得数字与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得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

●统计用区划代码得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得行政区划;第二段为 3位数字,表示街道、镇与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

●我国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得基本单位。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20 个门类。

●在具体划分一个单位得行业属性时,按主要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

9、《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得内容:

(1)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得生产与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得其她行业。

●统计上划分城乡就是以居委会与村委会为基本单位,以国家批准得市辖区、县级市、县与街道、镇、乡得行政区划为对象。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得规定》将全部企业划分为三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统计上大中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得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10、大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各项条件得下线指标:

(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0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及以上

(2)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30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0 万元及以上

(3)住宿与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800 人及以上、销售额15000 万元及以上

●《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得规定》中,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

11、调查对象:就就是需要调查得那些经济社会现象得总体。

12、调查单位:就就是构成需要调查得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得所有个体。

13、统计调查表分为: (1)综合表 (2)基层表

●综合表指标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基层表得各项指标间应彼此衔接,以便对现象得相互联系从整体上进行了解,也便于使指标间相互核对、相互验证,提高原始数据质量。调查周期短得,指标数量应少一些,指标分组宜粗一些;调查周期长得,指标数量可以多一些,分组可以细一些。

14:统计调查表得一般格式:

(1)左上角为填报单位得标记,中间就是表名与报告期别,右上角为统计调查表得法定标志;

(2)表得左面为主栏,右面为宾栏;

(3)表得下面就是统计责任标志。

15、统计调查表得法定标志包括:

(1)表号 (2)制表机关 (3)批准机关 (4)批准或备案文号

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

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得三个构成部分:(1)基本核算表(2)国民经济账户(3)附属表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得核算。

2、常住单位:就是指在我国得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得经济单位。

●常住单位包括我国驻外使馆,外商对内得投资企业。不包括外国驻我国使领馆、我国对外投资企业。

3、服务与货物得主要区别:如果与其投入物相比,产出没有实物形态得根本改变,没有使用价值得根本改变,那么就可以说该产出就是服务。

4、最终产品:就是指当期生产得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与出口得产品。

5、生产范围包括得三个部分:

(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她单位得货物或服务得生产

(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得所有货物得自给性生产

(3)自有住房提供得住房服务与付酬家庭雇员提供得家庭服务得自给性生产

●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与付酬家庭雇员提供得家庭或个人服务外,都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6、生产者价格:就是生产者生产得单位货物与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得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得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

●生产者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得运输费用与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得运输与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得不可扣除得增值税与其她税。

7、机构单位得基本特点:

(1)有权独立拥有货物与资产,能够与其她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得所有权;(2)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得经济决定与从事相应得经济活动;

(3)能以自己得名义承担负债、其她义务或未来得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4)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得一套在经济与法律上有意义得完整账户。

●具备机构单位条件得单位主要有两类,一类就是住户,一类就是法人单位。

8、常住机构单位分为得四大机构部门:

(1)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部门

(3)政府部门

(4)住户部门

●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就是在相应得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

9、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按市场价格计算得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得最终成果。

10、国内生产总值得三种核算方法:(1)生产法(2)收入法(3)支出法

11、生产法:就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得货物与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得中间货物与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得一种方法。

12、生产法增加值得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3、总产出:就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所有货物与服务得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出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得最终成果计算。

●批发与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非营利性单位总产出等于经营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

14、中间投入:就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与使用得非固定资产货物与服务得价值。

●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得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中间投入就是本期一次性使用得。

●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得到得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

15、收入法:也称分配法,就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得角度,对常住单位得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16、收入法增加值得计算公式: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17、劳动者报酬得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得区别:生产单位提供得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得需要,并可改善与提高她们得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她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部分货物与服务就属于劳动者得实物收入。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正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得货物与提供得服务,如工作服装、差旅费等,属于中间投入。

18、营业盈余:就是指常住单位创造得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后得余额。

19、支出法:就是从最终使用得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得一种方法。

20、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得计算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21、最终消费:就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得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与国外购买得货物与服务得支出。

●最终消费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得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居民住户购买得建房用建筑材料,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

2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存货增加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得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与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与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得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

●支出法核算中,货物得出口与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23、不变价生产核算方法得种类:(1)基年价格估价法(2)价格指数缩减法(3)物量指数外推法

●缩减法分为双缩法与单缩法。物量指数外推法分为双外推法与单外推法。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得就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采用得就是单外推法,其她行业都就是单缩法。

24、国民总收入得计算公式: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得要素收入-支付国外得要素收入)=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得差额

25、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生产中得投入来源与产出去向,就是反映、研究与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国际间得经济技术联系得主要方法之一。

●投入产出表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26、投入产出表中基本得总量平衡关系:

(1)总投入=总产出

(2)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3)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4)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

●单个部门得总投入也等于其总产出,但单个部门得增加值一般不等于其最终产品。

27、资金流量核算基本指标之间得关系:

(1)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劳动者报酬+收到劳动者报酬-支付得生产税净额+收到得生产税净额-支付得财产收入+收到得财产收入

(2)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3)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她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5)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财产收入产生于各种资产使用权得转让,包括资金借贷产生得利息,股票买卖产生得红利,土地等资产出租形成得租金,专利、商誉等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产生得使用费等。

28、初次分配总收入:就是指生产活动形成得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得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得所有者及政府之间得分配。

●初次分配总收入包括劳动力报酬、土地租金、资本收入(利息收入、股本红利或未分配利润)、政府征收得生产税或支付得生产补贴。

●经常转移包括除资本转移之外得所有转移,其形式有收入税、社会保险付款、社会补助与其她经常转移。

29、国际收支核算基本指标之间得关系:

(1)经常账户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

(3)储备资产差额=货币黄金差额+特别提款权差额+外汇储备差额+在基金组织得储备头寸差额+其她债权差额

(4)净误差与遗漏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30、国际收支平衡表得经常账户包括:(1)货物(2)服务(3)收益(4)经常转移

●货物得出口记贷方,进口记借方。

●服务得贷方表示我国对外提供服务获得得收入,借方表示我国接受境外提供服务得支出。

●收益得贷方表示我国获得得收益,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支付得收益。

●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赔偿等,贷方表示我国从国外获得得无偿转移,借方表示我国向国外提供得无偿转移。

●国际收支平衡表得资本与金融账户得借方表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贷方表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31、资产负债核算各指标之间得关系:

(1)非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国内负债+国外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

(2)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其她非金融资产

(3)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

(4)负债=国内负债+国外负债

(5)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第四章国民经济行业统计

一、农业统计

1、农业包括得行业大类:(1)种植业 (2)林业 (3)牧业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务业

●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得地位。

2、林业包括:(1)造林 (2)育林(3)护林(4)森林采伐与更新(5)木材与其她林产品得采集与加工

3、渔业包括:(1)水产捕捞业 (2)水产养殖业

4、农林牧渔服务业:就是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得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

●农林牧渔服务业不包括各种科学技术与专业技术服务活动。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合作社性质得经济组织。

5、农户:就是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乡镇管理区域内得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得住户。

6、现行统计方法所指得农村居民包括:

(1)纯农业户

(2)农业兼业户

(3)农村中经营二三产业得非农户中得常住人口

(4)主要收入带回农村家中得在外务工人员

(5)生活与农村家庭连成一体得国家职工与退休人员

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就是指以货币表现得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得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与总成果。

8、农产品产量指标包括:

(1)粮食产量(包括薯类、豆类)

(2)油料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等,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野生油料)

(3)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得水产品与天然生长得水产品得捕捞量,不包括淡水生植物)

(4)猪牛羊肉产量

(5)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

●耕地面积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得耕地、当年得休闲地 (轮歇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与其她林木得土地、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得海涂、湖田等面积。不包括属于专业性得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等。

●凡就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得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就是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因遭灾重新改种与补种得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9、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分为: (1)整劳动力:男18—50 周岁;女18—45 周岁 (2)半劳动力:男16—17 周岁、51—60 周岁;女16—17 周岁、46—55 周岁

●虽然在劳动年龄之内,但已丧失劳动能力得人,不应算为劳动力;超过劳动年龄,但能经常参加劳动,计入半劳动力数内。

●农业统计中,对没有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没有统计基础得统计调查单位,由地方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直接组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

10、农业统计采用得调查方法:

(1)全面调查(如耕地面积统计)

(2)抽样调查(如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

(3)重点调查

第五章专业统计

一、能源统计

1、一次能源包括: (1)原煤 (2)原油 (3)油页岩 (4)天然气 (5)核燃料 (6)植物燃料 (7)水能(8)风能 (9)太阳能 (10)地热能 (11)海洋能 (12)潮汐能

2、能源按使用性质划分为: (1)燃料性能源 (2)非燃料性能源

3、能源按形成与再生性划分: (1)再生能源 (2)非再生能源

●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工作物质称为耗能工质。

4、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得计算公式: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热值

5、能源购进量得两种情况:

(1)能源经销企业用于销售得能源购进数量

(2)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得能源购进数量

6、计算购进量得能源必须具备得条件:

(1)实际到达本单位

(2)经过验收、检验

(3)办理完入库手续

●能源购进量核算应遵循“谁购进、谁统计”得原则。

7、能源消费分为:(1)加工转换消费 (2)终端消费

8、能源消费量统计得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4)耗能工质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

●企业自产得能源,凡作为生产另一种产品得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得,消费量要统计,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

消费得半成品与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她产品,如果燃料油不计算产量,作为中间产品得燃料油也不计算消费量。

9、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与其她生产性活动得能源;

(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与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实验等方面得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与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得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得能源;

(5)其她非生产消费得能源。

10、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不包括:

(1)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得能源;

(2)回收利用得余热、余能;

(3)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得能源;

(4)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得能源。

11、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包括:

(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得能源;

(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得能源;

(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得能源;

(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得能源;

(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得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得能源;

(6)生产区内得劳动保护用能。

●如果工业企业所属得车队就是独立核算得企业,其消费得成品油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也不能包括在车辆用油中,而应计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 12、用作能源加工转换得能源与用作原材料得能源得区别:用作加工转换,投入得就是能源,产出得主要产品还就是能源;用作原材料,投入得就是能源,产出得主要产品就是能源范畴以外得产品。

●在计算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时,需要将加工转换得投入量与产出量分别折算为标准燃料计算。

●根据生产活动得性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得企业有不同得计算方法。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是企业消费得各种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扣除加工转换产出得二次能源后得实际能源消费量。

13、能源库存量根据企业得生产经营性质分为:

(1)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

(2)经销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得库存

(3)使用企业用于消费得库存

14、能源库存量得核算原则:

(1)时点性原则

(2)实际数量原则

(3)验收合格、办理入库手续为准

(4)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与能源经销企业得库存按照能源得所有权原则统计;能源使用企业得库存按照能源得使用权原则统计;建筑业库存按照“谁管理、谁统计”得原则统计。

15、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包括:

(1)本企业生产得,报告期内经检验合格入库得产品;

(2)库存产品虽有销售对象,但尚未发货得;

(3)已销售,但没有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承运手续得产品;

(4)尚未拨出得带料加工产品;

(5)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得产品;

(6)盘点中得账外产品。

16、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不包括:

(1)未验收入库得产品;

(2)已销售并按规定办理完各种手续,但尚未提货、发货得产品;

(3)代外单位保管得产品;

(4)盘亏得产品。

17、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得库存包括:

(1)购进得、经验收办理完入库手续得商品;

(2)寄存在外单位得商品;

(3)已销售,但没有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承运手续得商品;

(4)设在外地得仓库与中转仓库中得商品;

(5)盘点中得账外商品。

18、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得库存不包括:

(1)未验收入库得商品;

(2)已销售并按规定办理完各种手续,但尚未提货、发货得商品;

(3)代外单位保管得商品;

(4)盘亏得商品。

19、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得库存包括:

(1)凡就是本单位有权支配得,不论来源与存放地点;

(2)在统计时点上未投入消费得,包括车间已领取但未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得; (3)外单位来料加工或自外单位借入,在报告期末未消费得;

(4)已决定外调,但未办理出库手续得;

(5)委托外单位代保管得;

(6)不属于正常周转库存得超出积压或特准储备、战略储备;

(7)盘点时查出属于账外得。

20、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得库存不包括:

(1)已拨交外单位委托加工得;

(2)已外调并已办理出库手续得;

(3)供货单位错发到本单位得;

(4)代外单位保管得;

(5)已查实确属损失或丢失得;

(6)已付货款,但还在运输途中得;

(7)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或尚未办完验收入库手续得。

2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得计算公式: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22、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得计算公式: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2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得计算公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第六章城乡住户调查与价格统计

●城乡住户调查就是以城乡住户为研究对象得统计活动。

1、价格统计包括:(1)生产价格统计 (2)消费价格统计

●城镇住户调查得统计调查单位为城镇住户。

2、城镇住户调查得范围:

(1)户口在调查区域内得常住非农业户

(2)户口在调查区域得常住农业户

(3)户口在外地,居住在调查区域半年以上得非农业户

(4)户口在外地,居住在调查区域半年以上得农业户

●城镇住户调查包括单身户与一些具有固定住宅得流动人口。

●住户调查得“住户”就是比家庭内涵更加丰富得概念,就是具有特定意义得家庭。3、城镇住户调查得主要内容:

(1)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2)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3)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

(4)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5)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

4、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得婚姻状况包括: (1)未婚 (2)有配偶 (3)离婚 (4)丧偶 (5)其她

5、城镇居民家庭期初(期末)手存现金:就是指调查户家庭全部成员期初(期末) 所有得全部人民币与外币折合成人民币得手存现金。

●城镇居民家庭手存现金包括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得各种暂付款,但不包括家庭成员手中不属于其所有得各种暂收款,如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得现金。

●手存现金就是住户调查中得重要指标,就是计算货币流通量、家庭金融资产、反映货币购买力得重要依据,通过清查手存现金,可以检查记账质量,防止漏记、多记现象得发生。

●城镇居民家庭手存现金包括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得各种暂付款,但不包括家庭成员手中不属于其所有得各种暂收款,如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得现金。

●手存现金就是住户调查中得重要指标,就是计算货币流通量、家庭金融资产、反映货币购买力得重要依据,通过清查手存现金,可以检查记账质量,防止漏记、多记现象得发生。

9、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类别分为: (1)食品 (2)衣着 (3)居住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医疗保健 (6)交通与通信 (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8)其她商品与服务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不同,其特点在于其劳动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统一。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包括本人单位以各种形式提供给个人生活消费物品 (包括购物券、消费卡等)及服务。

10、国家城镇住户调查采用得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得方法:

(1)按照城镇规模将全国所有省(区、市)得城镇分为三层:大中城市、县级市、县城(镇)。

(2)按各层人口占全省(区、市)人口得比例来分配每层得样本量。

(3)按城镇就业者年人均工资从高到低排队,依次计算各城镇人口累计数,然后根据样本量得大小随机起点等距抽取所需数量得调查城镇。

●国家城镇住户调查得样本量为65400 户,每年轮换1/3。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每月填报,年末一次性上报。

●参加全国汇总得调查市、县,每三年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进行调整修订。

●全国及省级调查资料全部采用超级加权汇总方式,定期生成全国或省级综合资料。就是指居住在市区或县级市城关镇社区(居委会)内得常住人口数除以该类城镇调查户得平均家庭规模。

第一章总论

1、会计:就是对经济活动得核算与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按报告得对象不同分为:(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会计得基本职能:(1)核算 (2)监督

4、会计核算从内容瞧包括:

(1)记账、算账、报账 (2)预测、分析、考核

5、会计监督从时间瞧包括:

(1)事前监督 (2)事中监督 (3)事后监督

6、企业会计得目标:

(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得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得履行情况

7、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

(1)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得集团、单位与个人

(2)企业内部得管理人员与广大职工

(3)进行宏观管理得国家综合部门

重点:会计对象就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得资本运动。

重点:典型得现代会计就是企业会计,其中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工业企业会计。

8、资本循环:随着生产经营活动得进行,企业得资本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储备资本、生产资本、成品资本等不同得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本得循环。

9、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重点: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重点:如果判断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则持续经营前提就不再适用。

10、企业会计期间分为:(1)年度 (2)中期

11、会计可以采用得量度种类:

(1)实物量度 (2)劳动量度 (3)货币量度

重点:我国企业得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重点: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重点: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得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

重点: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得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得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13、可比性得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重点: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得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得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点:在会计实务中,重要性得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得职业判断。

1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得风险与不确定性:

(1)应收款项得可回收性 (2)固定资产得使用寿命

(3)无形资产得使用寿命 (4)售出存货可能发生得退货或者返修

重点:会计信息得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就是紧密联系得三个方面。

重点:在历史成本计算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得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得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得对价得公允价值计量。

重点: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得可回收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得现值。

15、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公允价值

重点:对会计要素得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16、企业会计要素包括:

(1)资产 (2)负债 (3)所有者权益

(4)收入 (5)费用 (6)利润

重点: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与其她权利。

17、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分为:(1)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

18、非流动资产包括: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 (3)长期应收款

(4)长期股权投资 (5)投资性房地产 (6)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 (8)长期待摊费用

重点:负债就是企业承担得现时义务。

19、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1)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

20、流动负债包括:

(1)短期借款 (2)交易性金融负债 (3)应付及预收款项

(4)应付职工薪酬 (5)应交税费

21、所有者权益:就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22、所有者权益得来源包括:

(1)所有者投入得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得利得与损失

(3)留存收益

23、留存收益包括:(1)计提得盈余公积 (2)未分配利润

24、收入:就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得总流入。

25、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得性质不同分为:

(1)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6、收入得确认除应符合定义外还应同时符合得条件:

(1)与收入相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得结果会导致资产得增加或者负债得减少

(3)经济利益得流入额能够可靠得计量

27、费用:就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得总流出。

28、工业企业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分为:

(1)生产成本 (2)期间费用

29、生产成本包括: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30、期间费用包括: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31、在利润表中企业得利润分为: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

32、营业利润:就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得利润。

33、利润总额:就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前得全部利润,它等于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得金额。

34、净利润:就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后可供所有者支配得利润,它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金额。

35、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重点:基本会计等式就是复式记账法得理论基础。

36、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37、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动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重点:企业任何经济业务得发生,无论引起会计要素发生怎样得增减变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得平衡关系。有些经济业务得发生,不仅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得平衡关系,而且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保持不变。

38、会计核算得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会计报告

重点:会计确认得基本标准就是会计要素,一般标准就是会计假设与确认原则。

39、会计报告:就是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得要求,按照一定得格式,把账簿记录加工成财务指标体系,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分析、预测与决策。

40、会计核算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表

41、复式记账:就是指对于每一项发生得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得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得账户中进行记录得方法。

重点: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依据,利用账户与复式记账得方法,将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得登记到账簿中去。

42、财产清查:就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实账面数额来确定账实就是否相符得一种方法。

43、我国会计法律体系得构成:

(1)会计法律 (2)会计行政法规

(3)部门会计规章 (4)会计规范性文件

重点:我国第一部《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通过,1985年5月1日实施。现行《会计法》于1999年修订。

44、《会计法》得主要内容:

(1)总则 (2)会计核算

(3)公司、企业会计核算得特别规定 (4)会计监督

(5)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6)法律责任

(7)附则

45、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构成:

(1)基本准则 (2)具体准则 (3)应用指南

重点:基本准则就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循得基本规范与要求,具体准则就是企业对具体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必须遵循得具体规范与要求。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得原则:

(1)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与经济核算

(2)贯彻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得原则

(3)会计科目得名称含义要确切,内涵要清楚,外延要明确

重点:总分类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重点:当有得总分类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较多时,可于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增设二级科目。

重点:账户就是根据会计科目而设置得,确定什么会计科目就相应设置什么账户。

2、账户结构包括得项目:

(1)日期 (2)凭证号 (3)摘要 (4)金额

3、通过账户记录可以提供得会计核算指标:

(1)期初余额 (2)本期增加发生额

(3)本期减少发生额 (4)期末余额

4、四个会计核算指标之间得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5、反映流动资产得账户有:

(1)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3)应收账款

(4)预付账款 (5)原材料 (6)在途材料

(7)库存商品 (8)周转材料 (9)存货跌价准备

6、反映非流动资产得账户有:

(1)长期股权投资 (2)固定资产 (3)累计折旧

(4)无形资产 (5)商誉

7、反映流动负债得账户有:

(1)短期借款 (2)应付账款 (3)预收账款

(4)应付职工薪酬 (5)应交税费 (6)应付利息

8、反映非流动负债得账户有:

(1)长期借款 (2)应付债券 (3)长期应付款

9、反映投入资本得账户有: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10、反映营业损益得账户有: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

(4)其她业务收入 (5)其她业务成本 (6)资产减值损失

11、反映非营业损益得账户有:

(1)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

12、共同类账户有:

(1)清算资金往来 (2)货币兑换 (3)衍生工具

(4)套期工具 (5)被套期工具

重点:在总分类账户中一般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在明细分类账户中,除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外,有时还需要使用实物计量单位。

重点:在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下按照材料得类别分别设置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明细分类账户;在主要材料明细分类账户下,还可以按照材料得名称、品名等分别设置钢材、铝材等明细分类账户。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就是指对发生得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得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就是指对发生得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得金额,在相互联系得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得记账方法。

3、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等式得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得一种复式记账法。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得计算公式: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5、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得计算公式: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重点:资产、费用得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得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重点:双重性质账户就是兼有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两种性质得账户,其账户得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6、记账规则得内容: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于任何类型得经济业务得记账规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就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在一个账户得借方(或贷方)与另一个账户得贷方(或借方),或者一个账户得借方(或贷方)与另几个账户得贷方(或借方)同时进行登记。“借贷必相等”就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得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得金额都必须相等。

7、会计分录:就是指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得名称与金额得记录。

8、会计分录应包括得内容:

(1)账户得名称即会计科目 (2)记账方向符号即借方与贷方

(3)记录得金额

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就是根据每项经济业务得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得。

9、复合会计分录:就是指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得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得会计分录。

重点:为了保持账户得对应关系清楚,不宜把不同类型得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得会计分录。

10、余额试算平衡得计算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重点:记账时重记、漏记、错用科目、借贷方向颠倒等错误不能通过试算平衡表发现。

1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得联系与区别:

联系:反映得经济业务相同。

区别:反映经济内容得详细程度不同。

重点:总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根据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登记。

12、平行登记得要点:

(1)同期登记 (2)方向相同 (3)金额相同

重点:同期登记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得总分类账户中登记,另一方面要在同一会计期间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得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

13、筹资业务得主要核算内容:

(1)资本得形成 (2)负债得取得与偿还(3)利息或红利得计算与分配

重点: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股份制企业开设股本账户。

重点:短期借款账户核算企业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得用于企业经营活动、归还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得各种借款得取得、归还情况。短期借款得利息按季结算。

14、工业企业原材料核算得方法:

(1)按实际成本计价方法 (2)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

15、材料采购得具体业务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1)材料采购成本得确定与入库同时完成;

(2)材料已验收入库但未收到供货单位得发票账单,运输途中得采购费用也未确定;

(3)材料得货款已经支付,但采购成本不能确定,材料尚未运达企业;

(4)同时采购几种材料,发生共同得采购费用,需要分别确定各种材料得采购成本。

16、原材料账户应设置得明细分类账户包括:

(1)原料及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 (4)包装物

重点:应付账款账户得贷方登记应付给供应单位得款项增加数,借方登记已偿还给供应单位得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得应付账款。

17、直接费用包括:

(1)直接材料费用 (2)直接人工费

(3)直接工资福利费 (4)其她直接费用

18、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包括;

(1)生产车间固定资产得磨损(折旧)费

(2)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得工资及福利费

(3)车间得水电费及共同材料费

19、完工产品生产成本得计算公式: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成本

20、企业确认劳务收入应同时满足得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得主要风险与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得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得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与销售交易相关得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得收入能够可靠得计量;

(5)相关得成本能够可靠得计量。

21、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得税费包括:

(1)营业税 (2)消费税 (3)城市维护建设税

(4)资源税 (5)教育费附加

22、应收账款账户核算得款项包括:

(1)销售货款 (2)应收得增值税额 (3)代垫费用

23、营业外支出包括: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3)债务重组损失 (4)公益性捐赠支出 (5)非常损失

24、利润分配得顺序: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税后净利润得一定比例(法定10%)提取,以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得实力与承担经营风险得能力。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减去法定盈余公积金之后得利润向投资者分配。

重点:会计分录得习题

第四章会计凭证、账簿、对账与结账

1、会计凭证得重要意义:

(1)如实反映经济业务 (2)及时提供记账依据

(3)便于明确经济责任 (4)有效监督经济活动

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与用途不同分为:

(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3、原始凭证按取得来源得不同分为:

(1)自制原始凭证 (2)外来原始凭证

4、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得不同分为:

(1)一次性原始凭证 (2)累计原始凭证 (3)汇总原始凭证

重点:累计原始凭证得填制手续不就是一次完成得。与一次性原始凭证相比,采用累计原始凭证不仅可以减少凭证数量,简化核算手续,而且可以事前控制有关耗费,加强成本管理。

5、汇总原始凭证:就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若干张记录同类经济业务得原始凭证加以汇总编制而成得一张原始凭证。

6、专用记账凭分为:

(1)收款凭证 (2)付款凭证 (3)转账凭证

重点:通用记账凭证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业务量也比较少得企业或单位。

7、记账凭证按填制方式不同分为:

(1)复式记账凭证 (2)单式记账凭证

重点:目前我国银行业根据其工作特点都采用单式记账凭证。

8、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得区别:

(1)填制人员不同 (2)填制依据不同 (3)填制方式不同

(4)发挥作用不同

9、填制原始凭证必须符合得基本要求:

(1)记录真实 (2)内容完整 (3)填写规范

(4)手续完备 (5)连续编号 (6)填制及时

重点:一次性原始凭证“收料单”一式三联,一联由验收人员留底,一联交仓库保管人员据以登记材料物资明细,一联连同发货票交送财会部门办理结算。

10、原始凭证审核得主要内容:

(1)形式上得审核:审核原始凭证得完整性与准确性

(2)实质上得审核:审核原始凭证得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11、原始凭证审核后应区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1)对审核合格得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并作为记账凭证得附件;

(2)对不真实、不合法得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3)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得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得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得责任;

(4)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得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重点:记账凭证必须包括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得签名或盖章。收款与付款记账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12、填制记账凭证除应符合填制原始凭证得要求外还应符合得要求:

(1)凭证摘要简明 (2)业务归类明确 (3)会计分录正确

(4)日期填写准确 (5)凭证编号连续 (6)附件数量完整

(7)空行应予注销 (8)记账凭证得改错方法应符合规定

(9)签章手续齐全

重点: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只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不得将不同内容与类别得原始凭证汇总填列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重点:记账凭证应按月连续编号。若一项经济业务需要填制若干张记账凭证,这项业务所编制得记账凭证只占用一个号码,则各张记账凭证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每月末,在最后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后,应在编号旁加注“全”字,以免凭证散失。

重点: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得空行处至合计数上得空行处划线注销。

重点:已经登记入账得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错误得,应当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重点:实行会计电算化得单位,其打印出来得机制记账凭证上,应加盖单位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主管人员印章或者签字,以明确责任。

重点: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之间得相互划转业务,为避免重复记账,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

重点:凡就是不涉及到现金与银行存款增加或减少得经济业务,都必须填制转账凭证。

13、记账凭证审核得主要内容:

(1)内容就是否真实 (2)项目就是否齐全 (3)会计分录就是否正确

(4)书写就是否正确

14、会计账簿:就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得账页所组成得,用来序时、分类、全面、系统得记录与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得会计簿籍。

15、记账:就就是根据经审核无误得会计凭证在账簿中全面、系统、连续、分类得登记各项经济业务。

16、设置与登记账簿得意义:

(1)提供全面、系统得会计信息 (2)便于会计分析与会计检查

(2)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

重点:账簿就是联结会计凭证与财务报表得中间环节。

重点:账户得作用就是借助于账簿来体现得,而账簿得设置与登记则把账户这一核算方法具体化了。

17、账簿按用途不同分为:

(1)序时账簿 (2)分类账簿 (3)备查账簿

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普通日记账已很少使用。目前企业广泛使用得就是特种日记账。

18、分类账簿分为:(1)总分类账簿 (2)明细分类账簿

重点:经济业务比较简单、总账科目为数不多得单位,为了简化记账工作,可以把序时账簿与分类账簿结合起来,在一本账簿中进行登记,这种账簿称为联合账簿。

重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备查账簿不就是正式账簿,一般不需要根据会计凭证来登记,也没用固定得格式。

19、账簿按外表形式不同分为:

(1)订本账簿 (2)活页账簿 (3)卡片账簿

重点:订本账簿适用于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等比较重要得账簿。

20、账簿按账页格式不同分为:

(1)三栏式账簿 (2)多栏式账簿 (3)数量金额式账簿

21、三栏式账簿:就是指设有借方(或收入)、贷方(或支出)、结余(或结存)三个基本栏目得账簿。

22、数量金额式账簿:就是指采用数量与金额双重记录得账簿。

重点:日记账必须做到日清月结。日清即每日终了分别加计当日收入、付出合计数及余额,库存现金日记账还要与库存现金实有数进行核对。月结即每月末要加计当月收入、付出合计数及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还应定期与开户银行送来得对账单进行核对。

重点:在登记总账时,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之间得收付业务,只能根据这两种日记账得付出或贷方金额过记,不能根据收入或借方金额过记,以免总账登记重复。

重点:总分类账簿既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根据经过汇总得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登记。

重点: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适用于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得结算类科目得明细分类核算。

重点: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簿适用于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得各种财产物资类科目得明细分类核算。

重点:在启用会计账簿时,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与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项目,并加盖名章与单位公章。

重点: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得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与其她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

重点:账簿中书写得文字与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得1/2。

23、登记账簿时可以用红色墨水书写得情况:

(1)按照红字冲账得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得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3)在三栏式账户得余额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得,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4)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得其她会计记录。

重点: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规定得方法进行更正。

24、更正错账得方法: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更正法 (3)补充登记法

重点:划线更正法适用于在期末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据以登记账簿得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过账时不慎所造成得账簿记录中得文字或数字笔误得情况。

重点: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账簿登记错误源自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中得会计科目与记账方向并无错误,只就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用红字更正法。

重点:补充登记法也称蓝字补记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账簿登记错误源自记账凭证,而记账凭证中得会计科目与记账方向并无错误,只就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得情况。

重点:为了保证账簿记录得正确完整与真实可靠,企业单位必须定期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核对,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5、对账工作得主要内容:

(1)账证核对 (2)账账核对 (3)账实核对 (4)账表核对

26、账证核对得主要内容:

会计账簿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得时间、凭证号数、内容、金额就是否一致,记账方向就是否相同等。

27、账账核对得主要内容:

(1)总账各个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核对;

(2)总账与日记账核对;

(3)总账得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账得期末余额之与核对;

(4)会计部门得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部门与使用部门得有关明细账核对。

28、账实核对得主要内容:

(1)现金日记账得账面余额与现金实存数核对;

(2)银行存款日记账得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3)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得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额核对;

(4)各种往来款项明细得账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或个人核对。

29、账表核对得主要内容:

(1)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得数字与会计账簿中相关账户得期末余额核对;

(2)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项目得数字与会计账簿中相关账户得本期发生额或本年累计发生额核对。

30、结账得基本程序:

(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发生得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得要求,调整与结转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得收入与费用。

(3)将本期实现得各项收入与发生得各项费用分别从各有关账户中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清所有损益类账户,计算确定本期得经营成果。

(4)结算出各种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得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并结转下期。

31、账务处理程序:就是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记账程序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得技术组织方法。

重点:各种账务处理程序得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得依据与方法不同。

32、账务处理程序得一般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或按照一定方法对记账凭证汇总后定期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得余额,以及各种明细分类账户余额得合计数,分别与总分类账中有关账户得余额核对相符;

(7)月末根据核对无误得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得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第五章财产清查

1、造成账实不符得原因有:

(1)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得差错;

(2)在凭证与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算上得错误;

(3)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发生了自然损耗;

(4)由于结账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了未达账项;

(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得财产物资损失;

(6)由于不法分子得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而发生得财产物资损失;

(7)由于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而造成了财产物资损失。

2、财产清查得意义:

(1)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得真实可靠

(2)有利于挖掘财产物资得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3)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得安全完整

(4)有利于维护财经纪律与结算制度

3、需要进行全面清查得几种情况:

(1)年终决算前 (2)企业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3)中外合资、国内合资时 (4)企业股份制改制时

(5)开展全面资产评估、清产核资时 (6)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时

4、局部清查得特点:

(1)范围小 (2)内容少 (3)时间短

(4)参与人员少 (5)专业性较强

重点:定期清查一般就是年末进行全面清查,季末、月末进行局部清查。

5、进行不定期清查得几种情况:

(1)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与出纳人员时

(2)发生自然灾害与意外损失时

(3)配合上级主管、财政、税收、审计、银行等部门对单位进行会计检查或审计时

(4)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5)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与临时性清产核资时

重点:不定期清查可以就是全面清查,也可以就是局部清查。

6、库存现金清查:就是采用实地盘点得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得实存数,再与库存现金日记账得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就是否相符及盈亏情况。

7、库存现金清查应特别注意查明得问题:

(1)有无挪用现金

(2)有无以白条、借条、收据及待报销凭证等冲抵库存现金

(3)有无超限额保留库存现金

(4)有无任意坐支库存现金

(5)有无库存现金短缺或溢余

重点: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得清查方法与库存现金得清查方法基本相同。

8、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得原因:

(1)双方或某一方记账有错误 (2)存在未达账项

9、未达账项:就是指由于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得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得款项。

重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主要就是用来核对企业与开户银行双方得记账有无差错,只起对账得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得原始凭证。

10、实物资产数量得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 (2)技术推算法

重点:在往来款项清查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查明有无双方发生争议得款项、没有希望收回得款项以及无法支付得款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重点:财产清查后,如果实存数与其账存数不一致,会出现两种情况:实存数大于账面数,称为盘盈;实存数小于账存数,称为盘亏。当实存数与账存数一致,但财产物资有质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称为毁损。

重点:对于经查明确实无法支付得应付账款,应予以核销。核销时不必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核算,应按规定得程序报经批准后,直接核销应付账款并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即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

13、资产负债表得两种格式;(1)报告式 (2)账户式

重点:我国得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1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得编制方法: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后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后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与明细科目得余额分析计算后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得净额填列

重点: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她货币资金科目得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15、利润表:就是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得财务报表。

16、利润表得作用:

(1)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得成果

(2)可以评价企业得经营业绩

(3)可以预测企业未来得利润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

17、利润表得两种格式:(1)单步式 (2)多步式

重点:单步式利润表不能揭示收入与费用之间得对照关系,也不便于同行企业间报表指标得对比。

18、现金流量表:就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得一张动态报表。

19、现金流量表得作用:

(1)提供企业得现金流量信息

(2)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得现金流量

(3)有助于分析企业得收益质量及分析影响现金流量得因素

重点:现金流量表里得现金就是广义得现金概念,就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0、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得现金流量划分为:

(1)经营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

21、经营活动包括:

(1)销售商品 (2)提供劳务 (3)购买货物

(4)接受劳务 (5)支付职工薪酬 (6)交纳税款

重点:经营活动得现金流入就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税费返还等所收到得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得现金流出就是指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所支付得现金、交纳税款、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得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

22、投资活动得现金流入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得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得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她长期资产所收回得现金净额

23、筹资活动包括:

(1)吸收投资 (2)借入资金 (3)偿还债务 (4)分配股利、利润 (5)偿付利息

24、财务报表附注包括得内容:

(1)企业得基本情况 (2)财务报表得编制基础 (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得声明 (4)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5)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得说明 (6)报表重要项目得说明 (7)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得事项

13、资产负债表得两种格式;(1)报告式 (2)账户式

重点:我国得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1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得编制方法: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后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后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与明细科目得余额分析计算后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得净额填列

重点: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她货币资金科目得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15、利润表:就是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得财务报表。

16、利润表得作用:

(1)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得成果

(2)可以评价企业得经营业绩

(3)可以预测企业未来得利润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

17、利润表得两种格式:(1)单步式 (2)多步式

重点:单步式利润表不能揭示收入与费用之间得对照关系,也不便于同行企业间报表指标得对比。

18、现金流量表:就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得一张动态报表。

19、现金流量表得作用:

(1)提供企业得现金流量信息

(2)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得现金流量

(3)有助于分析企业得收益质量及分析影响现金流量得因素

重点:现金流量表里得现金就是广义得现金概念,就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0、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得现金流量划分为:

(1)经营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

21、经营活动包括:

(1)销售商品 (2)提供劳务 (3)购买货物

(4)接受劳务 (5)支付职工薪酬 (6)交纳税款

重点:经营活动得现金流入就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税费返还等所收到得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得现金流出就是指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所支付得现金、交纳税款、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得现金。

重点:经营活动产生得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

22、投资活动得现金流入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得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得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她长期资产所收回得现金净额

23、筹资活动包括:

(1)吸收投资 (2)借入资金 (3)偿还债务 (4)分配股利、利润 (5)偿付利息

202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重点梳理(1)

202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重点梳理(1)统计用户需求 一、政府统计需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实行了明确界定,即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行总量调控,并促动经济 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实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 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 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增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 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能够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 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 求等指标。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3. 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质量(包括营养、卫生、身体状况、教育水准等)、就业和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和流动状况、出生率和死亡率、生育率等指标。 4. 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投入产出核算表以及三次产业的结构(尤其要突出第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农轻重比例、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各行业内部结构等等。 5. 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统计数据。 6. 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 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如经济增长、就业、全社会投资、消费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8. 全面系统的金融统计数据,如贷款、准备金、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9. 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10. 反映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数据。二、企业统计需求 (一)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决策需要 1.反映企业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等各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 2.反映企业生产成果和价值实现水准的统计数据。 3.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及分配情况的统计数据。 4.反映产品质量控制情况的统计数据。 (二)反映市场信息需求 1.反映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和供给水平的统计数据。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统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统计设计要坚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已从直接的宏观调控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所以满足政府管理需要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以转变的管理职能为基础,摒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过时的统计指标,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满足宏观间接调控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企业已从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围绕市场进行独立的生产管理,因而企业统计应以市场为中心,政府只能在宏观政策上加以间接的调控。 (二)正确处理政府、部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 中央政府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主体实行间接的宏观控制,政府部门作为政府内部专门的行业管理机构,部门管理只是政府管理的延伸,是政府管理的一部分,部门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市场主体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体现出间接的宏观调控,即不能对市场主体实施直接的管理。 政府统计我们应理解为政府综合统计和政府部门专项统计两个含义。两者之间关系应是: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需要的'指标等要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向政府综合统计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但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部门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法等具体统计业务都必须以部门管理需要为基础,脱离部门管理的统计指标与统计调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整个政府统计工作一方面是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直接运用统计手段向各个市场经济主体进行统计调查,收集宏观调控所需的统计资料;另一方面政府统计利用部门专项统计上报的各部门统计资料实行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而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的经济法人,其行为是直接的市场行为,其管理目标是使企业在一切允许的经营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 企业统计的根本任务应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企业统计不管是由什么组

2021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

2021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 来源:蔡振刚 统计师是负责单位统计业务工作的主要人员,本文将介绍2016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 1、单位从业人员包括: (1)在岗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民办教师 (4)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 港澳台方人员 (5)兼职人员 (6)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7)第二职业者 ●单位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办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岗职工统计中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如内部退养职工, 以及从本单位离休、退休、退职的人员。 ●为避免从业人员统计的重复和遗漏,各单位在计算其从业人员时,应按谁支付 劳动报酬谁统计的原则进行统计。 ●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其报道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或劳动 报酬,即应统计为本单位人员。 2、在岗职工根据使用期限分为:(1)长期职工 (2)临时职工 3、工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按工作岗位分为: (1)工人 (2)学徒 (3)工程技术人员 (4) 管理人员(5)服务人员 (6)其他人员 4、从业人员增减变动与期末人数的关系:上期末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 数=本期末人数 5、城镇16 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列为就业人员: (1)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调查周内从事了1 小时以上(含1 小时)的劳动; (2)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 6、城镇16 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同时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人员列为失业人员: (1)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用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 时未工作状态; (2)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202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重点梳理(3)

202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重点梳理(3)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 调查目的 怎样确定统计调查的任务和目的?一般来说,应该服从下列要求: 1. 根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统计用户的具体需求; 2. 遵照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保证统计调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从统计调查水平和调查对象等统计工作的实际出发,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二) 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明确了调查的任务和目的,就要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 (三) 调查表 1. 调查表的概念 调查表是指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统一规范的调查表格式。它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向用户提供什么产品,二是向调查单位调查什么指标。 规范化的统计调查表分为综合表和基层表。

综合表就是解决向用户提供什么产品的问题,它是利用原始资料 实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形成规范的统计工作成果或“产品”的综合 要求,也是统计综合单位整理汇总基层统计数据并报送上级统计机构 使用的统计调查表。 基层表是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填报的统计调查表,是统计工作中搜 集原始资料的基本工具。 把调查提纲中的各个调查指标或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 的表格中,就构成了调查表。利用调查表这个工具来实行统计调查, 不但能够条理清晰地填写需要搜集的资料,还便于调查资料的整理和 汇总。 2. 调查表的指标设计 综合表指标是统计需求的概念化和具体化,具有数量性、综合性 和具体性。数量性意味着统计指标反映的是客观现象的量,而且是一 定能够用数字来表现的,不存有不能用数字表现的统计指标。综合性 意味着统计指标说明的对象是总体而不是个体,它是很多同类个体现 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具体性意味着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它总是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反映。 综合表指标从其作用和表现形式来讲,能够分为总量指标、相对 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类型。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规模的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的广度的,它表明总体现象发展的结果,特别是用来 说明生产或工作的总成果。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 的结果,例如用总体的部分数值和总体的全部数值相比较说明总体现 象的发展变化情况等等。平均指标是按某个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一 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例如平均工资、平均人数等等。 基层表指标是综合表指标在一个调查单位的具体体现,是加工计 算综合表指标的原材料。在设计基层表指标时应注意尽可能避免需要 通过复杂的运算才能取得基层表指标数据;同时还应注意列入基层表的 指标是要能够取得确切资料的,有些指标虽然需要,但还没有条件取得,不应列入;基层表的各项指标之间,应该彼此衔接,以便对现象的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笔记[1]

统计方法笔记 第一章统计和数据 ●统计是用来处理数据的,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问。 1、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 3、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 6、定性变量的特点: 只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分类变量。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的特点: 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的用途。 8、数据按获取的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 9、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1)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2)别人调查的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12、数据的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运用实验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随机的。 13、数据的间接来源: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真题2017年及答案解析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真题2017年及答案解析 (1/40)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1题 统计法规范的内容包含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性规范,是指统计法具有( ) A.特殊性的特点 B.复杂性的特点 C.广泛性的特点 D.专业性的特点 下一题 (2/40)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2题 以下有关负责人在统计活动中基本守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得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不得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上一题下一题 (3/40)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次修订后实施的时间是( ) A.1983年12月8日 B.1996年5月15日 C.2009年6月27日 D.2010年1月1日 上一题下一题 (4/40)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4题 《统计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补充性部门统计标准,应当( ) A.报国务院审批 B.报国务院备案 C.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D.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上一题下一题 (5/40)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第5题 下列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公布统计资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B.及时公开统计资料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历年真题和解析答案0109-28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历年真题和解 析答案0109-28 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 1 ?能源统计的技术基础是()。 A.能源分类 B.当量热值计算 C?能源计量D.标准煤换算 2?累计折旧取自企业会计〃累计折旧〃科目的()。 A.报告期内借方累计发生额 B.报告期内贷方累计发生额C?报告期末借方余额D.报告期末贷方余额 3?以下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支出的是()。

A?公积金B?社会保险费 C.离休费 D.退休费 4?国家统计局自()起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A.2018 年4 月 B.2018 年6 月 C.2018 年10 月 D.2019 年2 月 5?某地区,某年3月完成固走资产投资额100亿元,新增固 走资产80亿元上3月累计完成固走资产投资额400亿元。请问该地区3月固走资产动用系数是()。 A.0.2 B.0.45 C.0.8 D.0.25 6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贫困和富裕的参考标准,恩格尔系数()为小康水平。

A.30%-40% B.40%-50% C.50%-60% D.60%以上 7 ?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 得订单实现的客房收入。 A.政府 B.住户 C.企业(单位) D.个人 8 ?服务进出口总额是以货币表示的一走时期一国或地区()之间相互提供服务的总额。 A.企业 B.法人与自然人 C.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 D.常住单位 9?汇率统计主要包括三类指标,即年平均汇率、时点平均汇 率和()。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1.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时,要通过对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 A.客观性 B.数量性 C.随机性 D.总体性 2.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 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 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 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4.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 A.调查员登记调查资料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完成登记任务时间 D.完成整个调查工作时间 5.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图表 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7.为反映不等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计算( )。 A.次数 B.次数密度 C.频数 D.权数 8.某企业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 A.4%/8% B.8%/4% C.104%/108% — 1 D.108%/104% — 1 9.在右偏态分布条件下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表现为( )。 A. B. C. D. 10.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 A.大于84% B.等于78% C.在76%-84%之间 D.在78%-82%之间 10.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可靠性 B.显著性 C.可靠概率 D.精确性 1.D 2.A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得基本任务: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与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得信息资料得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对象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 (2)经过整理分析得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得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就是统计得三大职能。信息职能就是统计最基本得职能,咨询与监督职能就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得拓展与深化。 4、全国性得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得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就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得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得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得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得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得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得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就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得并不多。 5、重点调查得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得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得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得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得目得: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得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得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得优缺点:优点就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点就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得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得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得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得,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得合法统计调查表得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得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得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得成本或费用,关系到调查结果得可靠性. 2、政府得统计需求包括: (1)全面系统描述与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得统计数据 (2)全面系统得价格指数数据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得统计数据 (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得统计数据 (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生活质量方面得统计数据 (6)监测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得统计数据 (7)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得统计数据 (8)全面系统得金融数据 (9)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得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得统计数据 (10)反映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得统计数据 3、政府、部门、企业指标体系之间得关系: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得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

最新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

2016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

2016中级统计师述职报告

人数-本期减少人数二本期末人数 5、城镇16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列为就业人员: (1)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调查周内从事了1小时以上(含1 小时)的劳动; (2)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 6、城镇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同时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人员列为失业人员: (1)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用处于就业定义屮的暂时未工作状态; (2)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3)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 7、城镇失业率的计算公式:城镇失业率二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100% 8、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各单位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根据有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

9、工资总额构成包括的内容:(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其他工资 ?计时工资包括见习工资、职务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等。10、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11、奖金包括:(1)生产(业务)奖(2)节约奖(3)劳动竞赛奖(4)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终奖(5)机关工人的奖金(6)专业技术人员的一次性重奖(7)体育运动员的奖金(8)其他奖金 12、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13、平均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平均实际工资二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4、平均实际工资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实际工资指数二报告期 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指数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表明了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 ?劳动统计报表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劳动力统计调查制度》是以居民户为统计调查单位的抽样调查制度,其统计对象是被抽屮调查小区内的全部16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抽样调查方法是以全国为总体,省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入户进行访问调

2020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工作实务 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制订统计法的根本目的是( )。 A.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B.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C.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负责。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一致性 3.下列关于统计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以实现统计法既定任务和特定功能为目的的基本法律思想 B.它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C.它是调整统计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D.它是统计法的基础,又是统计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依据 4.《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属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行政规章 D.统计规范性文件 5.《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 A.统计机构经调查对象同意,可以对外提供 B.统计人员经调查对象同意,可以对外提供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 D.可以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6.下列关于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B.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 C.统计工作与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 D.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7.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 ),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聘用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设立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C.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聘用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D.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8.《涉外调查管理办法》规定,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应当在届满后( )内,向原颁发机关缴回已过期的涉外调查许可证。 A.七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2017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不与工资待遇挂钩。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决定获得统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职务和工资待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7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 1、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 A.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B.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情况 C.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情况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答案:D 2、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问卷调查 答案:A 【解析】这是抽样调查的概念。 3、《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明确,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为()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独资企业 D.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答案:D 【解析】《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是从企业组织形式和财产组织方式的角度来反映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规定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16个中类,部分中类下又设若干小类。其中3个大类主要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4、了解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则调查单位为() A. 所有规模以上每一个工业法人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答案:A 【解析】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需注意调查单位与调查对象的区别。 5、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托罗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B.日本驻中国大使馆 C.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D.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答案:B

202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6)

202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6 )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包括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是指一国所持有的国际货币,包括货币黄金储备、外汇、特别提款权等。 货币黄金是指中央银行为货币储备而持有的黄金; 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持有的可用于国际清偿的流动性资产和债权;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会员国分配的、可用于该组织及各会员国之间债务清偿的国际储备资产。 3.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量统计 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对特定时点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状况实行统计,就是要就不同部门和一国整体分别统计金融资产总量、负债总量和金融净资产总量。 对一个部门来说: 部门金融资产总量二各种金融资产合计 部门负债总量二各种负债合计 部门金融净资产总量二部门金融资产总量-部门负债总量 在国民经济整体层次上统计金融资产和负债总量,直观上能够认为,一国层次上的金融资产总量就是各机构部门所持有金融资产总量的合计值,其负债是各机构部门所承担负债的合计值。这样计算出来的金融资产总量及负债总量包含了国内金融和对国外金融两类关系,对于国内金融资产与

负债,在一国意义上,不会对该国金融净资产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只有一国与国外之间的金融资产与负债关系才影响到该国的金融净资产。即 一国金融资产总量二该国对国外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 一国负债总量二该国对国外承担的负债总量 一国金融净资产二对国外金融资产总量-对国外负债总量 【07年单选题】 以下关于国民资产负债表中平衡关系的表述,其中不准确的是()。 A.资产二负债+净值 B.金融净资产二资产负债差额-非金融资产 C.资产负债差额二非金融资产-负债 D.国民财产二国内非金融资产合计+对外持有金融净资产(增减符号 与等式左边相反) 【答案】C

中级统计师考试-3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私藏打印版)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 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统计和数据 第二章 ●统计是用来处理数据的,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问。 1、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 3、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 6、定性变量的特点: 只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分类变量。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的特点: 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 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的用途。 8、数据按获取的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 9、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 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1)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2)别人调查的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12、数据的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运用实验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随机的。 13、数据的间接来源: (1)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2)尚未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 14、搜集数据的方法: (1)普查(2)抽样调查(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5)典型调查 1

2009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年统计工作实务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国外在华投资的企业 B.我国驻外援助机构 C.短期出国访问、旅游的中国公民 D.外国驻华使领馆 2.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商品房买卖属于()活动的组成部分。 A.生产 B.投资 C.消费 D.分配 3.在现行机构部门划分中,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属于()。 A.非金融企业部门 B.政府部门 C.金融机构部门 D.其他部门 4.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有存货 B.工业有存货 C.建筑业有存货 D.服务业没有存货 5.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支出为601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56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为604亿元,合计为12189亿元。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混合法 6.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正确的是()。 A.某部门的中间投入=该部门的中间使用 B.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的最终使用 C.某部门的最初投入=该部门的增加值 D.中间投入+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总投入 7.在国民收入分配分析指标中,国民总储蓄与总投资之间的差别为()。 A.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 B.来自国外经常性转移净收入 C.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性转移净收入 D.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性转移净收入 8.在收入分配统计中,下列各项属于再分配项目的是()。 A.社会保险付款 B.利息 C.红利 D.劳动者报酬 9.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每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2008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每美元兑6.8346元人民币,那么2008年末人民币 对美元同比升值幅度为()。 A.6.43% B.6.88% C.6.50% D.7.02% 10.2008年某市批发零售业年初商品库存额为6亿元,全年商品购进总额为36亿元,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 计资料和统计 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统计资料包括: (1) 原始调查资料 (2) 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 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 信息职能 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 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 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 法, 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 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 的并不多。 5、 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 生动具体情况 7、 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 力、物力。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 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 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 系到调查结果的 可靠性。 2、 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 (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 (3) 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 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 (5) 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 (6) 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 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 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 (9) 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 策等方面的统计 监督职能是在 国境 内从事第 简单随机抽样 关的 、财 有一定

2018-2019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制订统计法的根本目的是( )。 A.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B.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C.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负责。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一致性 3.下列关于统计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以实现统计法既定任务和特定功能为目的的基本法律思想 B.它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所有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C.它是调整统计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D.它是统计法的基础,又是统计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依据 4.《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属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行政规章 D.统计规范性文件 5.《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 A.统计机构经调查对象同意,可以对外提供 B.统计人员经调查对象同意,可以对外提供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 D.可以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6.下列关于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B.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 C.统计工作与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 D.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7.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 ),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聘用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设立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C.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聘用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D.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8.《涉外调查管理办法》规定,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应当在届满后( )内,向原颁发机关缴回已过期的涉外调查许可证。 A.七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9.根据《统计法》规定,应当报送国家统计局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是( )。 A.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B.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D.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10.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 )进行审查。 A.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 B.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 C.必要性、科学性、合法性 D.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11.下列关于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 B.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C.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是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D.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 12.正确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重要前提是( )。 A.证据确凿 B.定性准确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精品资料).doc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

2019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 (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