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刘徽-中国科技史概论论文

浅谈刘徽-中国科技史概论论文

浅谈刘徽-中国科技史概论论文
浅谈刘徽-中国科技史概论论文

浅谈刘徽

唐诗云PB04001051

众所周知,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他不仅是中国传统数学诸多知识和成果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他一方面采其所见,收集前人和同代人研究《九章算术》的成果;一方面深入研究,“探赜之暇,遂焐其意”,写下了自己伟大的数学发现与创造,在他的著作中体现了重视逻辑与推理的传统,并将其纯粹理论兴趣升华到一种自觉“为科学而科学”的阶段(这是他的自然科学观与研究方法的体现)。刘徽所著《九章算术注》成为盖世之作,标志着中国传统数学完成了由感性向理性,由或然向必然的升华。至此中国传统数学在《九章算术》所构筑框架的基础上建起了理论体系。

一.刘徽所处的时代背景

刘徽之所以能作出如此巨大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刘徽生活的魏晋时期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经过两汉的大发展之后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伟大创新的时代。在思想领域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压抑了几百年的墨家此时又开始被人们重新研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代之以谈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中心的辩难之风。思想界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未曾有过的活跃局面。谈玄是实用不再成为学术的主要价值规范。在魏晋时期自觉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数学作为积累以久的中国传统科学终于达到知识系统化和论述的逻辑性的更高水平。刘徽成长的齐鲁地区是曹魏时期辩难之风的中心之一。由此刘徽深受墨家思想及当时的哲学思潮的影响,为他完成把数学从偏重实际,忽视理论向既重实际又重理论的转化作了思想准备。

二.刘徽的数学志趣

魏晋玄学对当时数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玄学的抽象能力远超过两汉经学,其名辨析理孕育了刘徽“为数学而数学”的科学观。刘徽和他同时代的杰出人物一样,其思想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刘徽将“析理以辞,解题用图”作为其注《九章算术》的宗旨,对数学概念进行定义,对数学命题进行论证,以追求数学作为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化。他的析理是辩难之风的“析理”在数学上的反映。

刘徽的数学研究,远超实际应用。其理论的大部分内容也已经发展到脱离经验事实,并在抽象理论同时进行逻辑证明的道路上走得相当深远。他在《九章算术注序》中表明他从事研究旨在兴趣与精神,只为满足一种纯粹的学术情趣:“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焐其意。”他将数学理论研究至于实际应用之上,看中数学的“穷纤入微,探测无方”,及其深测未知的功能。更进一步地,他认为数学本质是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规矩)和数量关系度量的统一,是可以认识的,并不神秘。而且,刘徽以“好之者”来称呼精通数学的人,而不是“知之者”或“用之者”。这是他为科学而科学的价值观的自然流露。他开创了追求数学美的价值观,推从算法的程序化,进而提出科学的简洁,并进而达到体验美,欣赏美的原则。

三.徽数学成就举隅

刘徽继承先秦墨家传统,对若干数学概念给出了明确定义;将《九章算术》中概括程度不高的解法抽象成一般公式或算法。例如,他(还有同时代或稍前的赵爽)将两汉以来的解勾股形的知识进行高度的抽象,其理论水平远高于《九章算术》的同类内容。刘徽等学者认

为只有用演绎逻辑证明了的命题才是正确的。比如对《九章算术》中提出的圆面积公式,阳马与鳖臑体积公式,刘徽不满足于仅仅对公式正确性的验证。他必定作过若干次有限的分割,再利用出入相补原理而无法证明之后,才另辟蹊径,从而在世界数学史上首创了将无穷小分割方法和极限思想引入数学的壮举,不仅完成了算术公式的证明,而且构架起了通向微积分的桥梁。

说道刘徽的无限思想,它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阳马术注中刘徽直接用到了无限过程,无限进行分割的结果史最后得到一个“至细”“无形”的东西,刘徽就认为可以舍弃不要了。这是由于他处在王弼等玄学家提倡“贵无”的时代,万物始于“无”而复归于“无”的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剧。刘徽无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割圆术。他从工匠加工原形的实际工作中受到启发,获得处理割圆术的方法,因而比较符合直观。这与中国古代数学讲究实际的特点相吻合,又来源与实际,同时也符合《墨经》中“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的命题,因此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人怀疑割圆术的合理性。

刘徽还利用了不可分量可积的思想处理问题。在他的观念里,一系列的点组成线,一系列的线组成平面,一系列的面组成体。在当时认为“无厚”的东西可以积为“有厚”之物的思想不仅符和直观,而且是在当时“贵无”的玄学思想氛围下比较容易形成和接受的一种观点。

刘徽创造性地应用无限思想解决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但他还是深深地受到以实用为目的的数学传统的影响,不能摆脱时代的局限。刘徽的求微数法(开方)与弧田术注都是可以无限进行的程序,但是都只进行到了有限步就停下来了。与割圆术及阳马术相比,后者的程序无限进行到底能把问题简化,而前者只会随着程序的进行,计算越来越复杂。若进行到无限步则无法得到一个计算结果,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裨益,但对研究无限是很有意义的。于是刘徽只进行了有限步,得到所需精度后就停止了。他的方法以满足实际需求,去探讨无限的更深层问题的动因大大减弱,加之比较成熟的归谬法是中国哲学的薄弱环节,因而刘徽没能从求微数法中引导出不可公度的思想来,从而也无法发现无理数。今天看来,不无遗憾之感。

四.结语

刘徽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为数学而数学”的科学价值观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这种价值观不仅促进了他对数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力图将数学知识的系统化与逻辑性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的新篇章。可以说刘徽是中国古代科学主义的先驱,他的数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在当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今的学术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傅海伦,郭书春《“为数学而数学”——刘徽科学价值观讨论》自然辨证法通讯2003年0 1期

2.邹大海《刘徽的无限思想及其解释》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14卷第1期第12-21页

3.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2日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点滴思考(历史小论文)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点滴思考 潮州市金山中学高二(2)班佘瑞丹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综合国力之竞争日趋激烈,而其竞争的核心之一便是科技力的较量。我们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文明,因此,当我们不断地为全面发展而忙乎时,不妨研究一下我们的老祖宗那些承载于科技发明中的祖训,为现代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古代中国由于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及航海学等科技范畴内各学科中的建树,被誉为“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纵观这些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发明,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是非凡的创造力与缜密思维方式的结晶,并体现出很大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从造纸术到印刷术,从割圆术到约密率,从指南针到郑和宝船等等,均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满足了一定时间内一定领域的扩展需要,但它们仍然是当时各自独立的科学,或仅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手段,或仅以一种文化见证者、代表者的形象流传下来,或只是统治者们用以彰显国威的捷径……。古代中国,缺乏一种有效的社会运行机制,去把它们融合起来;缺乏一种思想,去把它们从单纯的文化层面的繁荣提升到军事、国力上的繁荣;缺乏一种倾倒,方见它们的价值高于科举那些套话、空话、大话。没有几千年都没有而这,与中国那种泱泱大国之从容心态及国民那种根深蒂固的“和为贵”思想和那种人生路途选择过于单向性联系密切。古代中国,避开了波斯湾,避开了两河流域,避开了古代文明世界的是是非非,偏居一隅。那时的中华民族,从未饱受被外族凌辱的大灾难,因此国君几乎不用去考虑来自国外的威胁;而国内,又有礼法、科举制度等框架去限制臣民的思维。因此,将科技升级为军事、暴力甚至掠夺的因素少了。反观欧洲,文艺复兴导致的宗教观念的颠覆,十字军与唯物主义者的巨大冲突,巴洛克时期的虚假繁荣充斥着阴谋与暗杀,封建时代末期资产阶级与传统贵族的深刻矛盾……欧洲社会长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因此在巨大的威胁之下,欧洲人拼命地想保住自己的生命、地位、阶级利益,而中国的火药、发达的航海技术的成果便恰恰迎合了欧洲人的需要,加速了欧洲军事、航海的近代化,也从客观上加速了欧洲对中国的侵略与奴役。自己创造的文明用以摧毁自己的文明,这真是一个大大的笑话。历史已经证明,我们要学会创造,更要懂得利用,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与宏大的全局观。只有这样,古老的中国才能跟上瞬息万变的世界。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正欣欣向荣的欧美,正对中国的新生代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而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与抨击的势力也逐渐扩大。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完全有必要进行一种反思,完成一种文化上的觉醒。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所创造的极具创造性与先进性的科技成就,足以证明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在一味地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同时,也别忘了远远地继承祖先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起自己的科技品牌、文化品牌。而这便需要国家在各个方面加以鼓励,加以重视。就现在这种状况,保护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就是当务之急,另外,大大增多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增多科技发明的奖励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给科技的发展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让科技之花不仅在古代绽放,更在现代的中国绚烂! 通过对古代科技成就对本国与世界的影响的思考与分析,最终的目的不外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教师评语】行文中透露出冷静与自信,也折射出心智的成熟和胸怀的坦荡。如此“读史”,方为“有益”。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浅析材料对土木工程发展的影响 摘要: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而土木工程的发展给社会给人 类带来了方便,改善了社会的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发展绿色建材,建立建材产品的绿色性能指标和清洁生产企业的标准贫家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一个挑战,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开发出符合我国强改政策,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建材,对建筑节能的贡献,对未来土木工程的贡献与可持续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建筑行业也受其影响,各种新型材料,让不可能变味了可能。材料是构成各种土木工程建筑物的物质基础,其性能表现对于各种建筑物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材料不仅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决定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材料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能可靠、耐久、美观、经济实用的综合品质。 材料对于土木工程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不同的土木工程材料体现了不同建筑物的性质,同时也体现出不同时期土木工程的发展,因此,材料是土木工程的根本条件。 1.简述材料的影响及其发展历史 首先,土木工程材料是建设工程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土木工程的总造价中,土木工程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建设投资。另外,土木工程材料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出现,必将促进建筑形式的创新,同时,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也将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高。如高强度混凝土的推广应用,要求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施工技术规程。同样,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布置也呼吁着新的土木工程材料。再次,构筑物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如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效果、钢材的锈蚀、防水材料的老化等。所以为了建筑物获得结构安全、性能可靠、耐久、美观、经济适用的综合品质,选择和使用材料是各项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之一。 材料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的住、行采用的是石块和树木。公元前12~4世纪后创制了瓦和砖,人类才用人造材料做成的住房。17世纪有了生铁和熟铁以后,直到18世纪才有了第一条铸铁铁路;后来发展了钢材,才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第一幢11层高的高层建筑。1824年有了勃兰特水泥,才使后来的钢筋混凝土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今各种高强度结构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和防水材料的开发,则和20世纪中期以来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2.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土木工程建筑物形成的过程,主要是根据材料性能而设计成适当的结构形式,并按照设计要求将材料进行构筑或组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否正确,材料的使用是否科学,材料的构筑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或使用性能,也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成本。因此,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准则,也决定着工程的建造技术于构筑方式,对土木工程建设各方面都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

在全球贸易的早期发展史上,香料、胡椒、咖啡等成瘾性物品占据统治地位的模式。正如布罗代尔所论,在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的理想活动场所之前,正是香料、胡椒、咖啡、茶叶等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显得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为欧洲资本主义、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18、19两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英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在18世纪虽然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却不自知。而在十九世纪,我们可以通过茶叶与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是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第一阶段。当时,中国丰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推动贸易全球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18-19世纪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市场的全球化。在十九世纪中国被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一时期英国是世界霸主,而英国统治和压榨东方的方式与这两种商品密切相关。英国人正是非常巧妙地控制了这两种商品的销售和生产,才从东方获取了巨大利益,并成功地成为东方霸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主要通过茶叶和鸦片等商品同世界发生经济关联,但最终的结果是成为了列强的牺牲品,并导致中国十九世纪的全面危机。2 从茶叶与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在19世纪,中国的茶叶贸易与鸦片贸易密不可分。研究茶叶贸易问题,不可避开鸦片贸易;反之亦然。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商品是茶叶与鸦片。这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及其复杂关系影响了19世纪的中国,并使中国深深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漩涡。有人称18世纪是“茶叶世纪”,严格来说,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无论从茶叶在全世界普及和影响的程度,还是从中国茶叶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18世纪都是与19世纪不可比拟的,19世纪才是真正的茶叶世纪。3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但在19世纪的百年间,两个国家的关系却是异常密切,联系的契机主要就是因为茶叶和鸦片这两种特殊商品。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就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建立同中国商业往来的通畅渠道,因为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果茶叶供应不能保证,则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中国是唯一的茶叶供应国,因此英国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大。此时的英国日渐强盛,是全球化进程的引导和推进者。 中国在19世纪向全世界提供了最好的饮料,而更直接影响了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可是,这个世纪,中国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遭受了耻辱。英国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健康的饮料,却“回赠”给中国罪恶的毒品——鸦片,使中国人遭受鸦片毒害达百余年。鸦片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巨大,鸦片贸易使中国大量财富流失,使本来就已普遍贫困的中国人变得更加贫困,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计。可以这样说,英国人疯狂地向中国推销鸦片,而中国人痴迷于购买和食用鸦片,使中国人遭受鸦片毒害达百余年,成为真正的“东亚病夫”,是19世纪中国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19世纪同样是鸦片的世纪,是耻辱的一个世纪。 1黄启臣,《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 2【美】杰里·本特利,齐格勒著;魏风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3-648 3

科学技术发展史论文

成都理大学 科学技术史论文题目: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彭静 201206020228 核自学院 指导老师:周世祥

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停留在描述现象,总结经验的阶段,个学科的分野并不明确,因而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双重性,但它给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2.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论智能建筑 作者信息: 摘要:本文阐述了智能建筑的概念,技术规范和功能,论述了其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功能、现状、趋势、前景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features,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thei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lds:Intelligent Buildings、design criteria、function、actuality、tendency、foreground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步伐加快,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一种能够满足社会信息化发展和生活工作水平提高需要的新型建筑——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1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设计标准 1.1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论是美国人最早提出的。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TICUT)哈特福德市(HARTFORD),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大厦–City Place Building。该大楼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楼内的空调、供水、防火、防盗及供配电系统等进行自动化综合管理,并为大楼的用户提供语音、文字、数据等各类信息服务,使客户真正感到舒适、方便和安全。随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智能建筑相继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起始于1990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其智能建筑的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 我国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明确了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这个以国家标准形式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明确了智能建筑的内容及意义,规范了智能建筑的概念,符合智能建筑本身动态发展的特性。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 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3.00分) A.旧石器时代 B.五代十国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3.00分) A.君民同体关系 B.舟与水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 D.征服与被征服 正确答案: A 、 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国人举行 B.野人举行 C.定期举行 D.造就国人团结 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 (3.00分) A.民本 B.人本 C.家族 D.人道 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 A.郡县 B.羁縻 C.督察 D.州府 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 (3.00分)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子的事 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游说 B.非乐 C.兼爱 D.非攻 8、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3.00分)

A.小农 B.王权 C.军人 D.商户 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 A.教化论 B.礼乐 C.和平 D.官僚 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 A.征服与被征服 B.平等 C.舟和水的关系 D.军民同体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 A.耕种 B.祭祀 C.战后 D.战前 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3.00分) A.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 B.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 C.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 D.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正确答案:C 、 13、周代的国人指的是(3.00分) A.周人 B.住在城里的人 C.士阶层 D.贵族阶层 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3.00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民族制度 D.军事制度 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 A.小孩 B.奸诈之人 C.不在位的人

中国科技史论文

明清之际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杨梅 中国科技从领先到滞后,中间经历了明清之际二百多年的过渡期,时间大约从万历(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国一方面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内外诸多因素制约,最终未能抓住追赶世界科技的机遇,历史经验及教训值得做出总结,也值得各种认识彼此争鸣。 社会背景:明朝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这和明代本身经济的高度发展,思想的高度活跃,广大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空前高涨是分不开,而所有的这一切追根溯源,都必须归源到明朝开国之初所制订的政策。明朝前期是文明的恢复期,正是在明朝统治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空前普及,士大夫阶层的活跃,哲学思想的突破,使得原来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国文明挽回了颓势,重新焕发出多样多采的的活力,重新显示出人性的尊严,个性的张扬。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再一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局面,再一次表现出对科学的空前兴趣, 社会背景:明朝中期,统治者明成祖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允许外来科技传入中国,并积极学习外来西方科学技术,但随着国力的衰落,统治者害怕外来事物的大量传入,会蛊惑国民,威胁其统治,开始禁止对外开放和外来事物的进入,关起国门来自守。最终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不堪和对百姓的无止压榨,明朝毫无悬念的走向灭亡。此时的少数满洲部落入主中国,取代汉人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统治者吸取明亡教训,统治初期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此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一个重要的过渡,开始由一个逐渐衰落的明王朝向强大的清王朝过渡,由汉人统治的国家转而有少数名族统治,在思想上和对外态度上统治着阶级的态度也明显发生变化。然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明清之际这一过渡时期,虽试图迎头追赶,整体还是逐渐落后。原因:明清之际的西方社会,正逐渐经历着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统治,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宣传,和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兴起。中世纪神学思想控制下的欧洲无疑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此时的各种先进思想为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终于解放出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又将西方的封建制度彻底的打破,西方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西方想要扩大版图和市场来发展资本主义,于是开始向当时的中国进行贸易并宣扬其宗教教义。科技传播的途径:当时与中国进行最早和最多的的西方交流的代表并不是所谓的科学家,发明家,而是传教士,这些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是以传教为目的,他们的本意决非是好心好意来传播科学的,但要想在中国真正的进行传教活动,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土木工程的发展

2014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 论文 土木工程的发展 专业班级:工程造价1402班 学生姓名:刘忱 学号: 143008120234 论文成绩: 评阅教师:刘立 2015年 1月 16日

土木工程的发展 摘要:土木工程师人类历史上年代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是指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当今的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土木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起源发展 1、引言 土木工程在英语中称为“Civil Engineering”,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既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演变为大型综合性学科。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衣、食、住、行这四大基本要素。称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之一。 土木工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2、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 3、土木工程历史的三次飞跃

【完整版】2016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先秦时期诞生的思想观念不包括()。
1.0 分
? A、
大同观念
? B、
天下观念
? C、
天人合一
? D、
人定胜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0 分
? A、
相同的语言
? B、
相同的价值观念
? C、

共同的生活理念
?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教化民众时军民关系是怎样的?
1.0 分
? A、
君民同心
? B、
君民异心
? C、
君主威严
? D、
百姓完全服从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东林党指的是明代晚期以()为主的政治集团。
1.0 分
? A、
朝廷宦官

? B、
内朝外戚
? C、
江南士大夫
? D、
皇权继承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黄老思想要求帝王长生久视,长生久视的关键是()。
1.0 分
? A、
礼乐宴饮
? B、
清心寡欲
? C、
灵丹妙药
? D、
传宗接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仁者的最高标准是()。

1.0 分
? A、
欲而不贪
? B、
文行忠信
? C、
克己复礼
? D、
博施济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先秦时期有三朝划分,分别为内朝、中朝、外朝,外朝主要职责是()。
1.0 分
? A、
治理家室
? B、
治理国事
? C、
治理万民
? D、
治理夷狄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文 化 现 象 分 析 姓名:周芸学号:201302060043 学院:传媒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而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吃的节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的,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表现形式: 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① 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摘要:中国从古至今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发展历程。 关键词:陶器玉器,青铜,数学,医学,农业,天文。 一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工具,标志人类文明的开始。这一时期出现了陶器玉器,农牧业,开始观察天文,开创了医学及用蚕丝作丝绸等一系列进步。其中陶器玉器工艺令人惊叹,5300前的人类玉器上的打孔钻头仅有0.07毫米,硬度达到7度(最高8度),其高超技艺令人震撼。 二先秦时期 此时期中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技术十分高超,其中以鼎的铸造最具代表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这时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其运用于战场,农业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其中有代表作越王剑,其在地底埋了两千多年仍然不锈,依旧锋利无比。 当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夏小正》。当时还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郑国渠等。数学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当时的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出名的医学家有扁鹊等。 三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趋于成熟。 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其中有著作《氾胜之书》,《汉书》等。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此时还出现了青瓷。其中越窑最为成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十一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土木工程概论已经结束了。回望这短短的十一周时间,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老师讲的课虽然我不能完全听得懂,但是我对自己的专业以及以后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对土木工程的兴趣。刚进入大一的生活,我好像什么都很模糊,觉得自己没有学习方向,但是自从上这门课,我已经明白了很多东西,知道怎么去学习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会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学习。下面是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土木工程的一点认识。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类工程设施,也只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探技术、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它是最古老的工程科学,与人类的反战和生存息息相关。土木工程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古代土木工程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它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公元6世纪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于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上地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 近代土木工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时间。在此期间,建筑材料从以天然材料为主转向以人造材料为主,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期间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和金门悬索桥,至今仍不失为伟大的土木工程。 1.1现代土木工程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20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筑材料、结构理论和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步。建筑材料方面,高强度混凝土、高强低合金钢、高分子材料、钢化玻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上。结构理论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果的实际情况,使得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可靠。对于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机—电—计算机的一体化,施工过程中,不论是上天、入地还是翻山、下海,都已不是施工的障碍了;而焊接技术的普遍使用,也使得钢结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土木工程造就的举世瞩目的建筑有:中国台北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石油大厦双塔楼,法国的诺曼底斜拉桥等。 土木工程中的分类 交通土建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桥梁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英文)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未提炼的 B.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 C. uninhibited 无拘束的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T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F__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F 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T__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T__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mind, but also help govern the county. Part III Fill in the Blanks 1._CPG_,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the highest state administrative body, which carries out the laws enacted and decisions adopted by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2.In China, the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education, ___higher_____and adult education.

(可修改)土木工程专业导论论文.doc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报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土木工程所下的定义: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修等专业技术。 1. 土木工程发展简史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现代土木工程。古代土木工程阶段大致是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这一时期土木工程发展得相当缓慢。工程技术的传承主要是以经验的形式进行,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专门的机械工具可以使用,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来自天然的木材,石料。在这种条件下,建

造大规模的建筑难度可想而知,因而也留下了许多建筑史上的谜团,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是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这一时期是土木工程发展史中迅猛前进的阶段。这个时期土木工程的主要特征是:在材料方面,木材、石料、砖瓦为主,到开始并日益广泛地使用铸铁、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在理论方面,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学科逐步形成,设计理论的发展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人力物力的节约;在施工方面,于不断出现新的工艺和新的机械,施工技术进步,建造规模扩大,建造速度加快了。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逐渐发展到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港口、市政、卫生等工程建筑和工程设施,不仅能够在地面,而且有些工程还能在地下或水域内修建。但就其建筑物的材料和工艺看,仍属于古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1)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 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 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 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 B. irresistible C. uninhibited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 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 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 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__( 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__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__ 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__ 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