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马英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

摘要:自主学习者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策略~从而

获得有效学习的认知能力。本文探讨自主学习的含义、实质~着重论述了怎样在我

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设计与选

择、课堂任务与活动的开展、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对学生的训练来培养。

关键词:学习者自主,外语教学,因素,策略

Abstract: Learner autonomy in foreign-language stud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at it

gives expression to educational ideals and reforms of teaching models i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cultivating creatively talented people at high levels.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learner autonom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i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learner autonomy, strategy,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studying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进步要求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观

念和自主学习的技能。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

等教育的理想模式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善于利用课外资源,逐步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大力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

的。外语学习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调控学习方法、策略等认知手段才能有效地习得外语。高校外语教学应有利于学习者逐步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这一过渡。本文将论述怎样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展示如何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的设计与选择,课堂任务与活动的开展,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对学习者的训练来培养学习自主。

一、学习者自主的概念极其实质

1

学习者自主的名称,在英语里有不同的说法,比如:learner autonomy,

autonomous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self-access learning, 和self-instruction等等。它是指不是由教师,而是由学习者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具有创建性地独立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形式。学习者与他人合作、积极主动地诊断自己的个人学习需求和社会学习需求,确定学习资源,选择并实施合适的学习策略,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独立决定学什么、如何学和何时学,能够将所作决定付诸实际,并能跨越课堂所学与实际运用之间的界限,将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具体就外语学习而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有意识地计划、监控、实行和测试反思的过程,培养学习者自主性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自主地运用目标语言。有信心在具体场合恰当地运用目标语言,既是展开能促进第二语言发展的交际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这种交际活动的结果,是培养语言学习者自主性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也是培养语言学习者自主性最重要的原因。

学习者自主的定义可以分为四类:能力说、环境说、责任说和综合说。“能力说”把自主看作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环境说”认为,自主就是要求学习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环境对促进学习者自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责任说”强调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认为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综合说”则从多个层面对学习者自主进行定义。

二、影响学习者自主的因素及我国培养学习者自主的可行性

2

培养学习者自主有很多关键的因素。

(一) 学习者心理素质因素:正确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学习自主的动力,也为培养学习自主指明方向。学习者的信念,反映出他们对学习自主的接受程度。

另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学习者自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动机又是促进学习者自主的一个重要因素,缺少动机会妨碍和阻止自主的实施。

(二) 文化背景因素:东方的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教,以教师为权威,通常学习者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模式,而且对教师与很大的依赖性。但是现在学习者对教和学已经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愿意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主权。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学习者自主并非行不通,而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教师及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精力来引导。

(三) 学习者语言认知能力因素:通过对语言知觉的培养可以促进学习者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者自主。

(四) 教育与教师自主因素:学习者自主与教师自主是互相依存的,所以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要实现教师自主。在大专院校,教师在教学中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他们来说培养学习自主比中小学更容易。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高校教育是他们所

接受的最后的正规教育,此后他们将进入社会,因此教师帮助学习者发展学习自主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本身的自主前提下,帮助学习者成功地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过渡。

国内外很多自主学习研究表明,东西方学习者自主性的表现形式不同。西方学习者能决定学习方向及学习过程本身,具有积极性自主学习性;而东

3

方学习者更倾向于沿着已经设定好的学习方向来调整和规划学习方法、学习进程,其主动性被称为反应性自主学习。另外,个人除了有实现自主这一基本需求之外,还有与他人和外界接触交流的需求。这种接触和交流非但不会阻碍自主性的发展,而且还是培养自主性的必要条件。所以自主不是绝对的孤立和自闭,而是有无法抹杀的社会性。东方文化中一贯提倡的群体合作方式与学习者自主并不抵触,反而能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因此,学习者自主本身所包含的社会性和可移植性以及学习者追求个性发展的共性和自我实现的潜能等因素都决定了在中国培养外语学习自主性是完全可行的。

三、高校外语专业培养学习者自主的途径

、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方面: 1

外语教学要达到几个方面的课程目标:(1)语言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3)社会文化能力;(4)自主学习技巧。为此,培养学习者自主,课程教学大纲必须具备下列特点:(1)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者的主体作用;(2)实行教学进度弹性制,不搞一刀切;(3)教材使用多样化;(4)课堂教学互动化。

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有相应的原则:(1)弄清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并帮助他们改进;(2)要让学习者对外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有清楚的了解,变被动为主动;(3)让学习者学习一些与将来的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4)教授学习者一些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策略;(5)鼓励学习者自己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材也要与自主学习相适应。教学材料可以是学习性的和练习性的。练

4

习性材料基本上是分级的词汇和语法练习、测试训练及具有控制性的活动。这种材料倾向于教师主导教学,并且主要是注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学习性材料能鼓励学习者运用语言并且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完成不受限制的任务来扩展语言知识,所以这种材料有益于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自主。

根据真实性来分,学习材料可以分为非全真材料和全真材料。全真材料更为有趣、及时、现实,对发展学习自主更为有利,它们具有学习性材料的性质,可以让学习者自己决定怎样利用这些没有明确大纲与系统框架的材料。它们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创造丰富的课堂语言环境,而且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座通往所习得语言的社会的真实世界的桥梁。这种材料有助于将学习者的学习机会与学习需求相匹配,有助于他们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由此可以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的发展需要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的相互作用,而全真材料能够鼓励建筑在语言运用之上的语言学习技巧的发展。

、教师和学习者的观念方面: 2

(1)排除教师传统观念,培养学习者外语学习自主。

要培养我国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自主性,首要的任务是转变教师和学习者的观念和角色。培养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向了学习者,但是若要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习者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建立与不同个体相适应的认知风格,并且建立一个与新知识相匹配的心理构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弄

清学习者个人的自身情况:语言水平,、语言需求、对语言学习的感受、动机、认知模式、信念及策略使用情况,协助他们制定自

5

己的目标和计划。

(2)帮助学习者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意识。

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严肃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学习者的观念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

外语自主学习者应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及自己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的特点,应该对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和自己作为活动主体具有相对)外语学稳定的认识:1)外语学习是个复杂的受学习者控制的认知过程;2能、智商、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会影响外语学习,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3)外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的努力和坚持;4)学习者可以通过培训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者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认知主体的一些可控因素,就会愿意和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性,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策略来独立自主地学习,做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成为学习自主者。

3、激发外语习得者的内在学习动机方面:

内在动机指学习者个人对学习发生的兴趣。外语习得者的学习兴趣如果得到有效的激发,他们便会产生一定的内在动机,而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倍加高涨,外语习得的效率也将大为提高。此外,动机与态度密切相关。外语习得者对外语学习抱主动、乐观态度并对外语学习倾注热情和意愿,他们的外语学习动机则很明确,学习效果也很好。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开展自主学习的两大构建元素。教师要让学习者具有强烈的习得外语的愿望,使学习者意识到学好外语是未来社会的要

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只有掌握好外语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

4、课堂教学策略方面: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核心内容始终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1) 鼓励和协助学习者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和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习者在教师限定的范围内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上选代表汇报活动或讨论结果,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任务与活动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学习者不仅要使用学习材料而且要完成学习任务与活动。教师应该经常要求学习者完成某项任务来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参与某项活动来进行语言操练。教师通过提供某些学习任务与活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加以利用来发展学习者自主。任务与活动可以设计成能给学习者提供在学习中需要作决定的计划以及能鼓励学生主导自己学习的材料,这样大学英语课堂便能转化为有利于培养学习自主的学习环境。

语言课堂上设置的任务目的是促进语言学习。任务可以设计为操练某一特定的语言形式或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例如,买飞机票或者租房子等。但是为了发展高层次的自主,真实的或仿真的任务是更佳的选择。在课堂上,真实的或仿真的任务通过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的机会使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连接起来。

任务一般是被当成是课堂上采取行动的基础,所以课堂活动常常作为完成任务或进行语言联系的手段。教师应当创造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

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过渡。为了培养学习者自主,设计的确活动必须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作决定的选择,并使他们能够共同

7

担负学习责任以及独立或合作进行学习。

(3)情景教学:大量接触和积极使用目的语,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目的语资料,或提供其他途径让学习者和目的语直接接触。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时间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者要想获得对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对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情景式教学策略大致可有下列几个步骤: 首先是创设情境,使学习者所要了解的内容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其次是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最后是鼓励学习者自主学习。教师向学习者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比如,需要收集哪一类资料,如何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要点,即为完成与各顶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获取相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了解对资料的取舍和把握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必然性;等等。

(4)拓展式教学:首先要明确范围: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培养与下一个发展能力相适应的能力要素的要求建立学习范围。其次是进退问题。将学习者引入一定的问题或学习范围中的某个层次。第三是让学习者独立探索,进行能力的扩展。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

(5)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习策略和技巧,进行适当的培训。学习者在

8

课堂上就学习策略和技巧的使用进行交流。

5、培养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方面: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与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密切相关,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外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

(1) 指导学习者有目的地学习。教师应指导学习者结合教学大纲及自

,确立外语学习的总目标和短期目标,让学习者明确自己需掌握的身的情况词汇量及听说读写译应达到的水平,根据学习情况在不同时期不断制订出适合的学习目标,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

(2) 指导学习者有选择地学习。教师应指导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效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并教授学习者选材的方法和标准。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习者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3) 指导学习者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策略,并不断调整。外语学习者因个性、经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方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当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给学生以方法指导使学习者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学习。

) 指导学习者定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外语习得的整个过程需要(4

学习者本人不断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效果予以反思、评价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不断调节习得过程。

6、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自主方面: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进行当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反馈,并将评

9

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习者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常见的形式包括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讨论或是教师与小组学生对话;学生以记日记、周记等方式写下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作业与小测验;学生档案记录等。

自主性学习通常与较强的内在动力和较高的能力自我评价有关,因此,在传授学习者有利于他们培养学习自主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动力、期望、自信等能力以外的因素,帮助他们重新审视学习过程和自己在学习中承担的角色,增强自我意识,转变观念,提高自信。能力的自我评价经由反馈调节学习者的策略行为,影响他们的思维和选择过程,对他们的行为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形成性评价倡导一种“成功文化”:相信所有学生都能进步。将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的具体问题上,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高的途径。

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他们当前知识、理解与技能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一旦通过形成性评价使学习者对学习有了总体把握,逐渐掌握学习策略并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就会更有动力,效率也会更高,他们会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继续学习的动力,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相信自己能成功并不断进步,这将帮助他们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性学习者。

四、结语

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鉴于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我们要加深认识外语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外语教学过

10

程中习得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自主性学习者能够掌握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本质有足够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的学习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与一般学习者相比,他们更容易实现学习目标,取得学习成功,并成为不断进步的终身学习者。如果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注意转变师生角色等问题,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为他们提供学习自主选择的机会,就能促进学习者总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成为自主的语言学习者。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理清自主学习的实质内涵,按照外语教学的特点,以外语交际能力和外语学习的社会性为自主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邓鹂鸣,发展外语习得者的自主学习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56-159 年(2):1

[2] 范捷平,研究型大学的外语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外语与外语

教学,2004年(6):19-21

[3] 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

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6月:66-68

[4] 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

11

2004年(4):24-30

[5] 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评述[J],外语界,2004年

(4):2-7

[6] 印辉,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年(9):33-36

[7] Allwright, D. Autonomy in Language Pedagogy, CRILE Working Paper 6 [M].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1990 [8] Benson P & Voller P.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7

[9] 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12

06422-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06422-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确认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认为通过视听觉理解语言材料是以整体结构形式实现的这种观点显然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A、格式塔心理学 B、联想主义心理学 C、构造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2.______________的出发点就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表达意念. A、功能法 B、听说法 C、直接法 D、翻译法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A、弗罗伊德 B、沃森 C、冯特 D、马斯洛 4. 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精神分析的观点 B、认知的观点 C、生物学的观点 D、行为的观点 5. 学习心理学发展的早期,首先进行人的学习心理试验的是__________.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艾宾浩斯 D、托尔曼 6. ___________的学习理论乃是以”联结”这一概念贯穿起来的,故被称为”学习的联结说”或”联结主义”(连接主义).

A、赫尔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7. 操作条件作用论是由现代心理学领域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沃森 8. 格式塔心理学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A、托尔曼 B、韦特墨 C、布鲁纳 D、班杜拉 9. 根据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对学习的分类,对一类刺激的共同性反应属于_________ A、概念学习 B、信号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规则学习 10. _________提出的”内部言语说”极大地丰富了认知心理学. A、乔姆斯基 B、斯洛宾 C、维戈茨基 D、索绪尔 11. “思想不是在词中体现,而是在词中完成”是__________关于思维与言语关系的著名论断. A、乔姆斯基 B、维戈茨基 C、米勒 D、沃夫 12. “提供的内容应与谈话的目的有关”是格赖斯会话原则中的___________. A、关系准则 B、方式准则 C、量的准则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唐建萍执笔人:唐建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名称:语用学 课程编号:043103 英文名称:Pragmatics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 学分:1 开设专业:英语 先修课程:语言学导论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语用学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 区分语用学与语义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在研究意义上的差别; 2. 在了解英语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后,从语言使用的各种情况解释语言使用的意义、规 则和条件,从而以更高、更广的视角了解语言的特征; 3. 了解近二、三十年来语用学的发展、目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及趋势,增强外语教学与

学习中的语用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论 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第一节语用学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语用学的定义 第二章指示现象 使学生从语用角度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脱离结构主义对指示词语的狭义理解,把话语和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第一节指示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人称指示 第三节时间指示和空间指示 第四节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 第三章语用预设 使学生了解预设、前提的定义及前提的反射问题。培养学生对话语命题进行逻辑切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节前提的定义 第二节前提的种类 第三节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四节前提与蕴涵的关系 第四章会话含义(I):合作原则 要求学生掌握会话合作原则,并能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 第一节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 第二节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隐含意义的定义及分类

外语教学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动机:是促进达到目的的动因,通常产生于某种需要。 2.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 3.复用:在心理学上复用指的是在记忆中再现某种材料,也就是在没有言语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主动地再现材料。 4.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采纳行为主义的塑造原理,更主张人类进行的大量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 熟练反应,然后再努力模仿示范者的反应才完成的。 5.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保持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6.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7.随意注意:是具有自觉地目的,而且要求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8.词汇检索:是人脑中存在着类似词典的内部词汇,从记忆中寻找提取这些词汇的信息。 9.智商:心理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之比。 10.图式:是皮亚杰用于人们为对付环境中各种特殊情境而发展的思维结构,构成可能有组织或有结构的行为型的认知能力。 11.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包括心智活动方式。 12.知识:是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关系。 13.语法教学的归纳法:归纳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在学习者就特定结构的使用进行练习之 前,先让他们接触一定数量的实例,使从中概括出该结构的有关规则。通常进行大量练习应用 所学语法规则。 14.感觉记忆:指感知停止后瞬间即逝的记忆,是将进入的感觉信息保持到某类型被认知的系统。 15.语感:在心理学上应属于被称为理智感的情感范畴。应理解为对语言的感性反映。语言联系和关系的所有这些感性反映形式 构成巨大而复杂的感性复合体,这便是语感。 16.气质: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外倾 或内倾)。 17.命题:是句子的储存方式,也是句子记忆的基本单位,是关于一个或几个概念的判断。由一个谓语和数个中项组成。 18.同化:是按信息与现有图式一致的方式提取和解释新信息的过程。 19.调节:是改变图式使之更好地符合现实世界的过程。 20.意理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进行的识记,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 21.即时记忆广度: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称为即时记忆广度。 22.遗忘的干扰说:这种解释认为,由于记忆痕迹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引起相应的神经抑制过程,呈现遗忘现象。一旦抑制过 程解决,记忆仍能恢复。 23.习得: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而发展语言能力。 24.词汇的习得:词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并随机取用。 25.再现:(亦称重现或回忆)指过去经历过而当时并未呈现的刺激,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记忆过程。 26.情感: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 27.内部言语:维戈茨基认为初始的“思想”与最后的外部表述之间有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是把内部的主观意思转化成外部扩 展性言语意义系统的一种机制。 28词素: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 29引发行为:(即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发的的反应 30第一信号:巴甫洛夫把客观世界一切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刺激物称为第一信号 31第二信号:言语中的词也可以成为条件信号,作为特殊的刺激物,标志着某 一事物,成为这一事物的信号。巴甫洛夫把这种信号称为第二信号 32分析性阅读:分析性阅读伴有对材料的全面分析,必要时还使用翻译,从而 推理地间接理解文字材料 33综合性阅读:是一种要求不经意翻译直接理解的阅读 34有意识记:亦称“随意识记”,指具有预定目的,按一定方法、步骤,经必要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语言学:第十一章语言学和外语教学:11.1 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许多语言教师和学习者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教授或学习语言学?本章将试图提供给一些答案。既然语言学被定义为对语言的科学的研究,很明显,这种研究将会给语言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尽管在对语言的态度上、在目标上、在方法上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在语言学中,语言是一个形式系统,但在语言教学中,语言是一系列的技能。语言学的研究是为了建立起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而语言教学的目标则是为了让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 应用语言学弥缝了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之间的隔阂。它作为一个调和区域,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使之成为教授语言的老师和学习语言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东西。 应用语言学的媒介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应用语言学使得语言学理论拓展和延伸到语言教学这个领域,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上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当教师面临设计一个教学大纲这样的任务时,他会有诸多的选择。他是应该教授文学作品语言,还是应该教授日常会话中的语言?他是应该教授整个语言系统,还是应该教授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编写和选择一本教科书的原则是什么?什么种类的练习题是最合适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他对语言学习本质的理解。应用语言学给教师提供了一套关于语言和语言系统本质的形式化的知识,这样就加深了教师对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这样,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可以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第二,应用语言学指明了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方法论上的洞察力和内涵(implications)。一旦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下来,教师就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教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呢,还是应该以教科书为中心呢,还是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呢?应该怎样对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在课堂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技巧?应用语言学从诸多不同的语言学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因此它有助于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

华南师范大学自考英语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基本规律,能够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能适应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体系的小学英语教师。 主干课程 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现代汉语、英汉/汉英翻译基础理论、英美文学欣赏、报刊英语文章选读、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英语教材教法、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实习等。 英语精读 国内院校中,外国语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必修科目。注重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别于普通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现在比较好的教材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编写的《现代大学英语》这套精度教材,由外研社出版发行。 毕业前可通过考试获得的证书 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3级证书;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类型、层次的英语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其次在各类各级公司、企业从事一般性翻译工作. 本文档由深圳自考网https://www.doczj.com/doc/d213910663.html,编制 专业代号:A040115 ;专业名称:英语教育(专科)*

号码号式 00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必考笔试 002 04729 大学语文 4 必考笔试003 11485 中学教育学 4 必考笔试004 11486 中学心理学 4 必考笔试005 11487 基础英语(一) 6 必考笔试006 11488 基础英语(二) 6 必考笔试007 11489 基础英语(三) 6 必考笔试008 00595 3475 英语阅读(一) 6 必考笔试 009 10655 英语听力 3 必考实践考核 010 10664 英语口语8 必考实践考核 011 11490 实用英语语法 5 必考笔试012 06423 英语语音学 4 必考笔试013 11491 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4 必考笔试014 00597 4511 英语写作基础 4 必考笔试015 01212 英美概况 6 必考笔试 016 07846 教育实习(一) 2 必考实践考核 式 面向社会及独立办班报考范 围 全省及港澳地区 主考学 校 华南师范大学 课程设置 必考课程16门,共76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1门,共4学分; 毕业要求 说明 1、港澳考生可不考001课程,但须加考231课程。 2、教育实习(一)课程实习时间4周。 备注 根据粤考委[2006]8号文件《转发全国考办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事项的通知,本专业从2007年4月开始调整考试计划

浅议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浅议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1.语用学相关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认识到语言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英语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学生即使掌握了标准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更不能进行成功而有效的交际。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学习者应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消除歧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虽然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范畴尚没有统一的见解,但却有一种共识,即“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的新学科。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171)。换言之,要判断某些具体的言语行为是否得体须依据其使用的语境,离开了语境就使判断本身失真或失去意义。 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同于形式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它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由此可知,语境对意义的作用在语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9-15章要点

第九章外语词汇教学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词的结构 一.词的感性基础 按心理学的观点,词的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感知和理解口笔语时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听到和看到的复合刺激物;另一方面,是在口笔语中表达自己思想时可以通过发音和书写说出和写出的回答反射。 按认知理论的观点,掌握一个外语词是通过感觉登记和短时记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多种编码的信息痕迹。 词的视、听和动觉结构是其感性基础。 此不仅可以感知,还可以表象出来。 词的表象:在记忆中恢复的词的形象称为词的表象。 词的心理结构中包含着词的听觉表象、视觉表现和动觉表象。 二、词义与概念 (一)词的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 1. 具体意义:是词对所代表客体或现象的关系。 2. 中心意义:决定于词与概括地反映着现实的相应概念之间的直接联系。词的中心意义常被称为词的一般意义,包括词的是所有个别意义。 3. 词的中心意义与具体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亦即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中心意义——类概念;具体意义——种概念 4.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5. 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属、完全相合或同义、部分相合或交叉、互相排斥 6. 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词义的揭示 一.不同语言的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种语言的词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与另一种语言的词相适应,而是在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多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复杂多样是由于一种语言的词所表概念系统与另一语言的词所表概念系统不是相同的。 不同语言的词所表的概念,以不同的形式反映现实。 不同语言的词不可能都是等义的,不可能完全相合而且绝对等值。 二.揭示外语词义的方法 1.词汇对译的方法:只有在完全相合或等值的情况下,用翻译揭示词义才是有效的。 2. 直观手段揭示词义: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会造成误解。 ●外语词实际上不应与实物直接联系,而是应与概念直接联系。 ●使学生正确理解词义最合理的方法:根据词的特点,分别采用翻译、直观演 示、构词分析、同义词、反义词、上下文等手段,并着重就词所表概念进行必要的讲解。主要在于让学生就所学的词形成正确的概念。 第三节词汇的习得

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思考题 一、判断 1.Teaching cannot be defined apart from learning. 2. Teaching problems are simply learning problems. 3. According to The tabula-rasa or“blank-slate”view, humans have few if any natural predispositions. Development is dependent upon the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4. According to Chomsky, the child learns his first language by imitation. 5. The concept of L2 (second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and non-native language) implies that the individual is already in command of an L1. 6. There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for different learners,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tasks,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styles. (p.77) 7. Comprehens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8. Evidence shows that attitudes are accompani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s 9. Self-actualization refers to the desire to fulfill one’s self-esteem. 10. Culture is a set of shared ideals, values and standards of behavior 11.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can be dealt with separately. 12. Culture shock has generally been considered as having a negative effect on L2 learning. 13. Theoretical contrastive studies do not belong to comparative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14. Empirical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intralingual errors only constitute a small proportion of L2 learners’errors, and that among other factors, interlingual effects of learn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15. Test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二、选择题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语教学心理学试题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语教学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外语教学法中的_____以心理学上的机械主义为理论基础。 2.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_____。 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兴起的_____,其理论基础除结构主义语言学外,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 5._____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可有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 6.心理学家_____提出的有名的效果率认为;随伴满意的事态发生的反应将与情境更牢固地联结;随伴烦恼产生的反应则与情境的联结将削弱。 7.一般认为,对外语教学的比较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是以前苏联_____1959年出版的《外语教学心理学概论》为先导。 8.确认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认为通过视听觉理解语言材料是以整体结构形式实现的这种观点显然受到了_____的影响。 9.认知心理学可以认为是传统的意识心理学和_____的混合体。 10.根据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对学习的分类,经典条件反应属于_____。 11.从电话簿上查找一个电话号码并根据记忆拨号,但事过之后就记不得此电话号码了,这种记忆类型是_____。 12._____提出的“内部言语说”极大地丰富了认知心理学。 1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这句话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_____。 14.“提供的内容应与谈话的目的有关”是格赖斯会话原则中的_____。 15._____是用以构成句子或话语的最小单位,必须至少由一个自由词素组成。 16.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这些都是_____现象。 17.在幼儿习得语言的“电文阶段”中,下列词类中的_____先学。 18.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_____。 19.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北京”时,头脑中重现天安门的形象,这是_____。 20.在幼儿习得语言的“电文阶段”中,下列词类中的_____先学。 21.现在心理学领域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提出的操作条件理论,是由沃森行为主义派生出来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 22.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直觉特征是_____。 23.“提供所要求的信息量,不必多于所要求的信息量”是格赖斯会话原则中的_____。 2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习得活动的是_____。 25.在人们的短时记忆中,字母D常混淆为T,而不是O,这是因为人们在短时记忆阶段主要依靠_____。 2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反映的是_____与记忆的关系。 28.从气质类型看来,多血型和胆汁型对发展_____有利。 29.从气质类型看来,粘液型和抑郁型对发展_____有利。 30.对所计划的句子而言,其核心是它的_____。 二、填空题

语用学研究方向必读之物

语用学方向必读之物 1. Austin, J. L. 196 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 Brown, G. & G. Yule. 198 3.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CUP. 3. Grice, H. P. 1975[1991].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V ol.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43-58. reprinted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a Reader[C]. NY & Oxford: OUP:305-315. 4. Halliday, M. A. 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Leech, G. 1974/1981.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UK: Penguin. 6.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7. Leech, G. 2005.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 外国语(6):3-31. 8.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M]. Cambridge: CUP. 9. Lyons, J. 1977[2000]. Seman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UP. 10.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1. Peccei, J. S. 2000.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utledge. 12. Saeed, J. L. 1997. Semantics[M]. Oxford: Blackwell. 13. Searle, J. 1969[2001].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UP;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UP. 14. Searle, J. 1979[198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UP. 15. Sperber, D. & D. Wilson. J. 1986/1995/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6.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Y: Longman. 17. Ungerer, F. &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 Wilson, D. 2000.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 Brown et al. (eds). Language andUnderstanding[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5-58. 20. Yule, G. 2000. Pragmatics[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1. 何兆熊. 2003. 语用学文献选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2. 何兆熊等.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3.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4. 何自然. 1997.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5. 何自然. 2003. 语用学讲稿[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外语教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语教学心理学试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英文课程名称: Psych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 理论教学时数:32 实践教学时数:0 执笔者:编写(修订)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 《外语教学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下外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外语,又要研究外语教师如何传授外语。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方面,它有自己的核心概念和范畴群;另一方面,它也要综合应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和研究外语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现象,总结心理规律。 二、教学的对象 作为一门专业课,外语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英语教育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完成了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课程的学习,对普通心理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一般具备了接受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教学的目的 外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有关外语教育与学习的本质、过程、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有较深入的理解;形成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指导研究学校外语教育,指导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 本课程围绕心理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可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二、三章是第一部分,这是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学习理论的基础部分,包括心理学与外语教学、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第四到八章是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外语教学中涉及到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包括掌握外语的心理分析、外语的感知、外语的理解、外语的表达和语言材料的记忆。第三部分包括第九到十三章,主要内容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同课型具体涉及到的心理分析,如:外语词汇教学的心理分析、外语语音、语法教学的心理分析、外语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外语阅读教学的心理分析和外语写的教学的心理分析等。第四部分包括教与学的主体:第十四章关注学习者,主要涉及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第十五章关注教学者,讨论如何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213910663.html,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作者:孙嘉瑜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1期 【摘要】社会语言学从产生、发展至今约有五十年的时间,社会历史的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和语言学自身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语言学产生的三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当前阶段,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正在向各个领域全面的进行当中。社会语言学,究其内部结构来讲,有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学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来探究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预期是。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62-01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语言学的分支,大约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社会语言学就起派别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派别,分别是以美国的海姆斯为代表的围观社会语言学派和欧洲一些语言学家为代表的宏观语言学。围观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具体的语言现象。通过研究语言与性别、年龄、文化等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来研究语言及其变体。 一、社会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通常来讲,人们公认的社会语言学确立的背景是以196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其实社会语言学的确立与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经过长时期的学术成果积累和历史发展的结果。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有三个因素: 首先,学者对于语言与社会的研究是基于历史的需要。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变革频繁、政治形势多变、社会关系及其复杂、以及人口的迁移等多方面都与具体的语言政策有关。作为各个民族不可或缺的语言,受到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方面学者的高度重视。因此,语言与社会也逐渐受到了语言学家的关注。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学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语言学。 最终,在各种条件均成熟的条件下,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1964年, 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社会语言学会议。至此,社会语言学诞生,1964 年也被视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之年。 二、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题一 参考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行为主义者的主要人物(依据时间先后粗略的排列): 罗意德·摩根(C. Lloyd Morgan) 伊万·巴甫洛夫 爱德华·桑代克 约翰·华生 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 Tolman) 克拉克·L·赫尔(Clark L. Hull) J·R·坎特(J. R. Kantor) 吉伯特·赖尔(Gilbert Ryle)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 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

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心理学家-------不属于行为主义。 P18 A斯金纳P45B布鲁纳(结构主义) C 华生 2.下列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A 巴普洛夫P2 B皮亚杰P29 C 布鲁纳 3.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以------为基础。P43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唯理主义 4.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P33 A 斯金纳B加涅C班杜拉5外语教学的听说法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P4 A行为主义 B 格式塔C认知心理学 6.奥苏泊尔倡导---------学习。P32 A 发现B试误C阐释 7.语言的基本功能是------。 A 思维B交际C文化

语用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

第29卷第3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32009年6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J un.2009 [收稿日期]2009-06-02[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D/2008/01/092) [作者简介]郑建新(1966-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和语法学研究; 梁文青(1965-  ),女,广东广州人,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语用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 郑建新,梁文青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 要】汉英两种语言不但语言系统、语言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这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影响交际中的信息获得,造成信息误导和信息障碍,制约了语用翻译的动态等效。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不同文化差异因素,力求避免语用翻译失效。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文化差异;语用翻译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9)03-0116-05 语用学(Pragmatics )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语用学是讲究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使用语言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依据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去理解言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依据当时的语境推 导出言语形式的“言外之意” (超越字面的意义)。一、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跨文化言语交际必须懂得语用学,因为它关系到语言的使用是否合适、得体。如中国人使用英语就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问题。我们在使用英语(目的语target lan 2guage )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汉语(母语或称源发语source language )以及汉语文化的影响,形成一种既不是源发语,也不是目的语的所谓中介语(inter 2language )或称语际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这就是所谓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如果交际的一方出现语用失误,交际的另一方就可能产生误解,以致影响到人们的语用 行为。汉英两种语言不但语言系统、语言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文化视谦虚为一大美德,英美文化则不全然,因此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扬的反应不很一样。中国人总是对别人的赞扬表示否定,以示自己谦虚,而英美人却往往采取接受的方式,并感谢对方,以示友好。因此对英美人来说,是十分自然很可以理解的对话。如: A :Y o u speak beautif ul English. B :Thank you.I had very good teachers in  t he university. 反之,如果听到A 的赞扬后,B 不按照英美的习俗大方地接受,而按照中国人的规范去否认,以示谦虚。这样反会使对方感到不可理解。又如: A :Y o u speak beautif ul English. B :No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样反会使对方感到不可理解。贬已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汉民族人听到别人的赞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而英语民族则没有贬己尊人的文化习惯,同汉民族相反,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乐意地说声Thank you 来表示接受。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汉 ? 611?

语用学推荐书目

1.语用学研究 H030/32/1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4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2.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 F713.80/19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杨永和, 周冬华, 鲁娅辉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西文图书3.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H87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Huang, Ya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009. 中文图书4.顾曰国语言学海外自选集: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研究 H319.3/14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顾曰国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中文图书5.新编语用学概论 H030/3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何自然,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中文图书6.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H059/16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侯国金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7.语用学的多维研究 H03/4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西文图书8.Pragmat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 H030/C971(C)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Cummings, Louis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图书9.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 H313.3/1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彭庆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0.语用学翻译研究 H059/12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1.语用学纵横 H030/20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 张新红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2.语用学:现象与分析 H030/1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中文图书13.语用学 H03/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严辰松, 高航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西文图书14.Pragmatics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语用学 : 理论及应用 / H030/J61 馆藏复本:1 可借复本:0 Jiang, Wangqi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西文图书15.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Y95 馆藏复本:11 可借复本:10 Yule, Geor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一语言:通常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有时,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可以叫做第二语言。 母语:从亲属角度来说,一般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从国别角度来说,一般指外国语或者外族语。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者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习得——儿童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语言学习的意识,这种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潜意识地获得语言,称为“习得”。学习——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有专门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掌握语言规则,逐步获得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过程,称为“学习”。 第二语言教学:指人们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在学校环境里对第二语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同时进行有相同或相近的教学目标的两种语言的教学,一般指同时进行的母语教学和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比较:相同之处:相同主、客观条件。都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学习内容)。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学习过程)。不同之处:主体、动力、环境、过程、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迁移: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甚至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第二语言的特点(1)以培养目的语交际能力为目的(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6)集中、强化的教学语言对比分析: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语言学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时间: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人物:美国语言教育家拉多代表心理学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刺激-反应理论 程序(1)描写—发现(2)选择—选择(3)对比—对比和解释(4)预测—教学 不足:正负迁移与实际不符、错误不止来源于第一语言的干扰、不全面,只对表层结构进行对比、不重视学习者,看作机械刺激对象。 中介语假说与偏误分析定义: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中介语》 中介语的特点:1是一种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律,可以作为一种交际工具2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3中介语存在一定的偏误,但也有正确的部分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其中一部分可能形成僵化 中介语变异:社交情景变异、语境变异 偏误分析定义:语言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人物: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语言学理论基础:普遍语法理论、认知理论 偏误的形式分类:误用、遗漏、误加、错序 偏误的来源分析: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