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很好用的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很好用的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很好用的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很好用的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初中散文阅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分类、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了解散文阅读的考点

3、学生形成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初中阶段常分为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这种文体的最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是文章所写的事物,“神”就是文章的主旨。散文的“形”一般会显得比较散,感觉有些乱,但它有一定的线索,将文章相对散乱的材料组织起来,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

三、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领:(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常见的散文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一具体事物。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

答题要领:

状物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物”:如《背影》中的“背影”;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珍珠鸟》中的“珍珠鸟”……

叙事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事情的经过”或“作者的所见所闻”:如《散步》中“一家人的散步情景”;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我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抒情散文的线索往往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2)思路、顺序:

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看作者在文章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可以用“首先……然后……最后……”的语言来帮助理解。

考题形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答题思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一般我们不主张同意调整,但无论是否同意调整,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分析。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看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分析语句的深层含义:(方法如下)

A、找到与所要赏析的语言相关的语段,然后反复细读上下文。

B、判定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C、抓住所品析句子的关键词语(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运用)。

例如:请赏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春》)”这句话的优美之处。

答:该句运用拟人修辞,把春天鸟儿的欢快,生机勃勃的形象写得细腻,充满活力,同时,也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四、试题演练: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

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1、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里风姿的顺序是有哪些?(3分)

2、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作者最着力强调的是:(3分)

3、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4、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3分)

5、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3分)

6、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的树根。(4分)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有的像。有的像。

答题解析:

第1题答案是: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第2题的答案是: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第3题的答案是: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第4题答案是: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5题:“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五、课堂练习,能力提升

(一)感谢贫穷

(1)贫穷,是生活中的一道沟坎,是岁月里的一段艰辛,是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我曾切身体会过贫穷。那滋味让人难以忍受,无法言表。但是,经历多了,时间久了,竟也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

(2)我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为治病,家里不仅花掉所有积蓄,还借债万元。二十年前的万元,和如今相比,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更加雪上加霜。

(3)当我考上大学时,家里凑来凑去只有五百元钱,全部给了我。学校离家千里,父母虽不放心,但也没去送,因为要省下路费作为他们儿子上学的费用。在父母担忧的目光中,我独自一人坐火车前往学校。

(4)到校后,交完各种杂费,兜里只剩下二百多元,这就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只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有两个菜的价格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土豆丝三毛、萝卜粉二毛五,而一些好菜的价格反倒忆不起来了。说来有些尴尬,老乡到学校来看望我,我却撒谎说自己不在校,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害怕请他们吃饭,一顿饭钱虽然只要几十元,却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

(5)坦白讲,贫穷实在不讨人喜欢,让我那段人生充满艰难与沉重,在无人的夜里,自己也曾抱怨过、痛苦过、自卑过,在最绝望的时候,甚至嚎啕大哭过。但如今却深深感谢此番经历,因为贫穷是我另一所大学,教会我很多东西。

(6)贫穷告诉我,要学会珍惜。由于领教过一无所有的滋味,在自己眼中,得到的一切都是如此来之不易。一点小小的收获、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自己满心欢喜。当遇到挫折和烦恼的时候,回头看看来路,就会觉得,曾经赤贫的我,没有什么输不起,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大不了一切归零,从头再来,没必要患得患失,内心也就坦然起来。这种状态让自己变得豁达,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

(7)贫穷教会我,如何去爱。对于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无论走多远,心中永远珍藏着父母省吃俭用给我治病、供我求学的伟大的爱;记着朋友之间不为金钱设防的坦诚;感动于妻子可以不要钻戒、不要婚车、不要住房就嫁给我的真挚爱情……贫穷让我剥开事物的表层,看到真实的内核,使我不用去怀疑感情的纯度与爱的温度。人生中又多了一块试金石,能够去伪存真,感受真情的可贵。

(8)贫穷更教会我,要去努力。可以说,自己最早的哲学老师就是贫穷,它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明白:一个人金钱上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气上的穷,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大学读书时,自己同时兼作三份家教,寒暑假经常在外打工,尽量为家里减轻一点儿负担。参加工作后,从来不敢荒废时间,一直在加倍努力。如今,自己已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到了位置。虽然在很多人眼中,这微不足道,但对于我,已经足够开心,足够庆幸,足够珍惜。

(9)说来这世界其实也公平,每个人在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很难说谁更贫穷,谁更富有。所以觉得,面对贫穷没必要唉声叹气,妄自菲薄,其实贫穷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1.“贫穷,是生活中的一道沟坎,是岁月里的一段艰辛,是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根据自己对贫穷的理解,再续写两句话。贫穷,是

2.简要概括作者遭遇过生活中的哪些贫穷?

3.纵观全文,作者是如何面对贫穷的?

4.作者为什么要“感谢贫穷”?

5.文章最后一段说“说来这世界其实也公平,每个人在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很难说谁更贫穷,谁更富有”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1.示例:学习上的一个羁绊,前进路上的一座高山

2.家庭因自己生病而举债度日;学习上被迫节衣缩食。

3.最初面对贫穷他持抱怨态度,内心痛苦自卑,后来,他感谢贫穷。

4.贫穷教会他学会珍惜;教他如何去爱;教会他要去努力。

5.得到和失去都是相对的,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

(二)牵手母爱

1那一次,我应一位朋友之邀,客串为他的学生讲了两堂作文课。他们即将面临高考,学习生活异常紧张。课堂上,我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命运之神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当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能够顺利通过高考,也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像超女,或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某个领域的偶像。

3然而,有一个男孩的回答却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牵一下妈妈的手——”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竟泛着泪花。然后,他讲了这么一件事情:

4他家是在一个小山村里,距离所在的学校有数十里路。因此,他升入这所学校之后,一直在学校寄宿。他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家种着两亩果园。因为他父亲的腿有残疾,所以果子成熟后,总是由母亲登着三轮车,将摘下的果子驮到离家二十余里路的小镇上卖掉。每次卖掉果子后,她总是要在市场上买一点好吃的东西,然后再登上十多里路来探望他。

5那是在去年中考前夕,母亲趁早将几筐桃子卖掉,然后买了他最爱吃的葱花饼。她怕葱花饼凉了,就用干净的布巾包了又包。

6中午的最后一遍铃声响过后,他急匆匆往学校门口跑去。母亲将三轮车停在远处的树底下,她却站在没有一点遮阴处的校门口。毒辣辣的日头,将她黧黑的面孔烤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蓝色的短袖衫泛着亮晶晶的盐粒。母亲笑着上前抓住他的手,关切地说:“走,到那边树阴下,妈给你买了葱花饼。”

7这时候,离家较近的同学推着自行车出来。他感到有些难为情,便把手轻轻一甩,将母亲的那只手掌甩开。母亲的脸上闪过一抹失落,然后他们一前一后地朝树下走去。树阴下,当母亲将一摞温热的葱花饼放到他手中时,她脸上的失落完全被欣慰的神情替代了。

8他低着头对母亲说:“这么远的路,以后就不要来了。”

9母亲笑着摇了摇头,仍像先前一样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保重身体;然后,目送着他走进校园,才登上三轮车离去。当他咬了一口手中香喷喷的葱花饼时,忽然想起忘了问母亲是否吃过午饭。

10一个星期后,噩耗传来,他的母亲在去小镇卖果子的途中遭遇车祸。当他心急如焚地赶回家时,面对的只有母亲那僵硬而苍白的面孔。他扑通跪倒在母亲的身下,万般痛悔地哭喊道:“妈!——你为什么不牵儿的手啊?………”

11他流着泪说完这件事情,然后郑重地说:“现在,我愿意用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来换取跟母亲牵一牵手的机会!”

12此时,不光是我,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亲情,是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紧紧牵住爱的手吧,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1.文章以“牵手母爱”为题,有什么好处?

2.赏析第6段划线句子。

3.第7段划线句子说说母亲为何闪过一抹失落,又“欣慰”什么?

4.仔细体会“他感到有些难为情,便把手轻轻一甩,将母亲的那只手掌甩开”,揣摩一下此刻“他”心里想些什么?

5.对文章的“男孩”你是什么看法呢?

(六)1.点明了中心,是文章的线索。

2.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表明母亲大热天已经等我较长时间,说明爱子情深。

3.“失落”是因为母亲好不容易见到我,我却为了面子,有意疏远母亲。“欣慰”是因为母亲终于卖掉桃子。买了儿子最爱吃的葱花饼,心理满足,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4.男孩子好面子,难为情。言之成理即可。

5.略

(三)寻石记迟子建

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

伙红军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

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

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

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

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

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

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

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⑩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15.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

....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

....地回家了。

17.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

18.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提示:“以抓白军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6.提示:

A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

B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17.提示:

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18.提示:如果看不出这篇文章的主题,这4分丢定了。它和第17题是最难的两道题。

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

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一——散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现代文(散文)阅读试题的常考内容与形式。。 2、掌握现代文(散文)的阅读试题的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总结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通过练习,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解决相应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德育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解决相应题目,总结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通过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安全目标 跑校生注意回家安全,路上注意红绿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加强练习,了解现代文(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 1、运用解题技巧解决相应的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总结归纳平时容易出现的阅读题目,集中总结答题技巧。 三、教学方法:讲解、练习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PPT、文字资料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钟思想政治教育 同学们,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健康,为了生命,为了子孙后代,保护每一块绿地,爱护每一棵树木,节约点滴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每位同学都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二、散文分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符诗敏 一、导入:散文阅读是高考考察的的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题如何做好呢?怎样做好散文阅读题,力争获得理想的高分呢?根据笔者对历年的高考试题的剖析解读,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一)、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例1:2006年资阳市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 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三)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 1明确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 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整体感知内容,准确把握主旨散文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决定了阅读训练应该注重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和情感的体味;品析优美语言,辨析艺术(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决定了阅读训练应注意对文章语言的揣摩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3 汲取文化营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训练方法——讲练结合法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所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就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同时,“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在认识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也决定了训练课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自学活动余地。所以,本节课采取精讲实练结合法。 近年来中考的试题给我们带来这要的信息: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已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教学生以方法、规律,交学生以“钥匙”,才能培养他们独立的阅读能力。 1、领悟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7~9 年级的“阅读要求” 15 条中有5 条对“领悟”提出了要求,此外,中考文学性的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重视培养学生领悟题意、语义、文意和语境的能力。 2、筛选信息能力

加强信息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学中重点追求的目标。 3、评价鉴赏能力 评鉴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尽管只是初中生,但仍要求他们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训练过程设计训练过程分以下两个两个步骤 一)精讲它包括导入、讲授散文知识和讲授规律性知识。 1导入纵观近几来的语文中考,阅读文段以课外文段为主,同时加大了感悟性题、开放性题和欣赏类题,那么散文就是代文阅读的首选。所以今天的复习课,就是散文阅读训练课。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散文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 教学目标:1.明确《2019 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说: 《2019 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 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散文阅读教案

单元(章节)教学授课计划 一、单元(章节):升大15-2班 二、单元(章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附:《记住回家的路》全文及问题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

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 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注重文本,加强审题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吴素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答题时关注文本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2、加强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审题眼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幻灯片1——标题 教师: 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甪直中学这个美丽的学校来给大家上课。今天我们进行的是现代文大阅读中散文阅读的复习指导。再近几次的高三模拟考统批中,我一直批现代文大阅读部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同学们也有很多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二、散文阅读题型三大问题 幻灯片2—— 1、对文本的研读不够 2、审题偏差或不全面 3、答题方法、思路不明确 三、注重文本理解 (一)为何要注重文本解读 今天我们着重来研究前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要注重散文的文本阅读呢?最近忙昏了头,先一起看几幅图片吧! 幻灯片3—6:春天的樱花烂漫、海棠垂丝、梨花似雪、桃花娇艳 我突然很有感触,想到这样一句话:当你无心关注那一树树春色时,你就错过了春天!试卷上的一篇篇散文不就像那一树树的梨花、海棠、樱花和桃花吗?这里有你不曾见过的美景,有你不曾经历的人生,有你不曾体悟的情感与哲理。即便是考试,即便为了分数,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语文的本质,她是美丽的。 因此,当你无心关注文本时,你就错过了分数! 幻灯片7 不妨来看两道题目: 幻灯片8—— 1、零模《歌的高度》: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中的难处有哪些。(4分) 2、一模《另一片天空》: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分析: 1、平均分2.6,大多数学生还是能答到一点,即女文工团员由于严重的高山反应,身体较差,发着高烧, 但另一点由于她是个舞蹈演员不擅长跳舞却有许多学生没看出来,理解出现偏差,把十分纯洁的事情想歪了,“因为在深夜,她一个女文工团员在那么多男的汽车兵面前表演十分害羞”,对文本的研读明显不够。如果理解了本文是在赞颂女文工团员纯洁高尚的精神品质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答案了。2、平均分1.8,得分情况不理想,从结构和内容上去回答,结构上明显就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或严谨”,

最新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教学内容

散文阅读 ——表达技巧的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一、考点解读 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 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 (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 亲亲麦子(节选) 张佐香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方法小结】 1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初探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初探 台山市李树芬纪念中学雷艳仪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陆续接触到散文这种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扣人心弦,把强烈的感情、独到的见解溶于字里行间。在散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赏析,展开想像,得到自己的情感体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更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收集等方法阅读散文,最好能够背诵一些散文名篇,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把济南的冬天描绘得形象动人,它既不同于朔风中北平的“寒”,也不同于迷雾中伦敦的“暗”,又不同于烈日下热带地区的“热”,它温暖明亮,真得算个宝地。而冬天的济南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你看:老城、山水都“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如同一个婴儿躺在摇篮里,“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多么甜美的睡态!多么恰当的修辞!多么优美的语言!作者把雪后的济南描绘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蕴意深刻,耐人寻味,整个冬天的济南就像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一切无不细致、恰当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美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去朗读,去体会,从这些细致入微、富有特色的描写中,了解到作者对景物细致的观察以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读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得到自己的情感体念。 写景散文中,我们可以朗读呤诵,读出作者所见所闻中的所思所感,从而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美妙的意境。那么叙事散文该如何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朱自清的《背影》中,巧妙地将父亲对儿子的爱溶于他的语言和行动中。在分别的那一天,父亲要“谋事”,本来就够忙了,不能亲自送我,所以认真选择了一个可靠的茶房,还不放心,还要“再三”“仔细”地嘱咐,“颇踌躇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我去,从“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几个字里,把父亲的亲子之情表露得淋漓尽致,即使为此误了自己“谋事”也无所谓了。这种场面在文中出现了很多,特别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更是让人感触颇深,作者就是在平实的叙述中蕴藏着真挚的感情。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上去体会,进而深切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好的散文往往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的艺术形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由点、面到这种立体的形象中去感受,反复朗读,品味赏析,披文入情,展开想像,从这个可视、可感、有声、有色、有形的立体形象中,从情景的和谐统一中,把握深刻的主题思想,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精选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的要求: 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 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11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考情解读、散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考情解读 《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 1、散文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 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鲁迅的《五猖会》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下列的作用: 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⑤更好地表现 主题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初中初三九年级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含练习和答案

初中中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7分) (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

【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 ①命题切入口小。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二、复习预习 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行文线索 (1)明线索。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3)析作用。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如何整体分析结构、思路和构思 知识梳理 分析结构常常要回答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各说了什么意思。分析结构特点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术语来回答,如:①时空式;②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③并列式,层进式;④对照式;⑤线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话); ⑥小标题式,分论点式;⑦欲扬先抑式;⑧首尾照应式;⑨伏笔照应式;⑩卒章显志式。

散文阅读1.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教案)

散文阅读之线索分析 【教学目标】 1、回顾散文相关知识。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一、散文基础知识回顾 【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过程和中心分: 1、描写性的散文 (抒情散文) 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2、记叙性的散文 (叙事散文) 写人的散文:要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类)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记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同上。 3、议论性的散文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散文的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专题[1]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训练:散文阅读专题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散文可以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考点搜索】 1.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与概括。 2.考查对文章脉络、顺序的梳理。 3.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 4.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5.考查对关键性句子的理解, 6.拓展性、开放式考查,如“‘冬天在雪花的凝结中蔓延,秋天在树叶的秋千中摇摆,夏天在香樟的绿中膨胀,而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作者对春天情有独钟,你呢?你喜欢哪个季节,请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指津】 1.在“形散”的外套下把握“神”。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要会从“象征”中把握作者所寄托的“志”。

2.抓住线索,理清顺序。 抒情散文总是以景或借托物为材料,作者通过写对物或景的认识过程来表现自己的情趣,这种物象和情态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去寻找。这条线索可以是景、物、人、情;也可以是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移步换景,从而在此基础上理清顺序。 3.紧扣修辞,品味语言。 抒情散文侧重于描写。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在品味语言时,要更多的关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将内容与形式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4.感受语境,依葫画瓢。 仿写这一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时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你做什么,怎么做;(2)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3)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同时,所写的句子要符合语境,做到语意连贯。 5.推敲揣摩,重点突破。 一般来说,抒情散文中的重点句(关键句),或从微细之处体现出文章的主旨,寄托作者的感情;或从哲理的高度将描写与议论结合起来,深化中心;或从结构上起着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等作用。答题时,就需要紧密联系上下文,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特点,再从局部推敲揣摩,使自己对重点句的感悟与全文协调起来。 6.感悟形象,拓展思维。 抒情散文的拓展题,或者要求写出从文中的景物上所获得的人生启迪,或者要求模仿文中写作方法一一个类似的片段。回答这样的题应该感悟出形象,运用联想、想象,拓展自己的思维,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读懂形象,把握其象征意义,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如“坚强”“高尚”等;(2)学习托物言志等手法,在描写中突出景物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初中写景散文阅读题教案

七年级语文写景散文阅读题型分析、答题技巧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③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 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 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 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1) 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 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 时要筛选概括. 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2.分析词语含义. 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 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 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 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 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 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句子深意(表现了…… , 突出了……). 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 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

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

二、散文的阅读 (一)散文的阅读步骤 一读-----整体感知:A:了解主要内容;B:归纳中心思想;C: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A:抓抒情议论句;B:抓过渡句;C: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做好标记。 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A: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B: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在修改然后在写。 (二)常见散文阅读题型 A: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B: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C: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D: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E:开放题 (三)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 1、整体感知解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A:了解主要内容;B:归纳中心思想;C: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概括中心。 (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1)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A: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B:代词所指代的内容;C: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D:动词、形容词的作用;E: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2)代词的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这、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指代人、事、物。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由近及远。代词

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需要筛选概括。得出的结果后采用替代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3)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 分析步骤:A: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B:分析词语含义;C: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D: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 例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子中的”幽、野、闲“这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适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 (4)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A: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正确的描写了。。。;B: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C: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 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的描写了+句子的表义+句子的深意(表现了……突出了……) 例如: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楼下摩托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内心的难受和烦躁。 (5)、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的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了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兴奋、激动、自豪、热爱、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讽刺等等。 例如:有一天,我写作业的时候,有一只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文中加点字“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 【20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泰山之思 蔡家园 (1)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闻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2) 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赐福,以保江山永固。江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泰山更是充满了景仰。李白的“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都是极言泰山之雄伟高大。 (3)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4)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睹,一直缠绕着我。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像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徜徉在天街上,看不见四周的景物,我的思绪却如雾一般弥散开来。 (5)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教学文案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 教案

散文阅读 ——表达技巧的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一、考点解读 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 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 (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 (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 亲亲麦子(节选) 张佐香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方法小结】 1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

散文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 一、散文的分类 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 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四、散文的线索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l)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自羽毛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例如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故能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弢的《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