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

52

青春岁月

传统的插画是附在书刊中的图画,一般用于对正文内容的补大变化以及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话语权,充或者是艺术欣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代插画的美日的插画艺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与地区都产生了非含义也更加广泛。在当今各种出版物中,插画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常巨大的影响。虽然国内的很多插画艺术家在语言民族化等方面出“陪衬文字”的作用,不但能够深化文章的主题,也能给读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还是难以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带来更加深刻的艺术感染力。随着消费图像化、娱乐化的时代趋插画艺术形式。

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在当代插画中的应用

势下,原本只用于书刊中的插画也在印刷、包装、广告、游戏以及动漫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延展,插画的设计性以及实用型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插画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有着如胶似漆的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联系。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崇尚意境之一、中国插画的发展历程

美,讲究气韵灵动,强调画面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绘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插画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清朝艺术家徐康曾平、含蓄、高雅、飘逸。当代插画艺术则是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经在《前尘梦影录》中谈到“凡有书,必有图”。早在隋唐时交流语言,这种艺术形式从直接的角度欣赏,通过形象、色彩及期,以举世闻名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代表的各类佛经书卷其组合关系来表达作者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当今的社会是视觉中就普遍出现了扉页插画。到了宋朝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的兴起化的社会,插画是当今视觉化的艺术形式的主角。人们从视觉传以及图书事业的繁荣,大大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发展,很多书籍中播的角度解读、欣赏各种各样的插画。插画与诗歌、舞蹈等艺术都出现了精美的插画。明朝中后期,我国的图书业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形式一样,是美学的产物,是人们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发展,刻家林立,坊肆峰起,版刻插画艺术进入了兴旺发达的黄现形式,是对生活的理解与表白。当代插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金时代,出现了大量刻印极为精美的版画书籍。清朝光绪年间,是可以相互借鉴、联系的。

西方石印术传入中国,这种印刷方法印制插画便捷、省力,很快1、白描在插画中的应用

的取代了版刻的印刷方法,石印图书数量繁多,图亦精丽,是非线条是一种具有概括性的艺术表现语言。在我国传统绘画艺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随着西方印刷技术以及绘画技术术,就有白描的技法,运用单纯的线条,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的大量传入,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插画艺术的创作表现理念、绘画曲直、轻重疏密、浓淡干湿等表达造型的质量、体积、运动状态技法等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我国近代插画往往采用了国画以及空间感。与西方绘画中通过色彩和明暗变化表现物体造型感中的线描手法,画面布局繁复,画风工整。上海同文书局的铁城官不同,白描的技法是我国特有的绘画表现形式,强调了线条的广百宋斋不惜重金请吴友如、钱慧安等当时名家为蒲松龄的《聊趣味性。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以线描手段表现人物等造型的艺斋志异》绘制了《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全书400余幅插图线条勾术作品。在插画作品中,也有不少运用线条进行造型的插画作画技巧娴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绘画中特有的审美情趣、表品。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著名工笔重彩人物画家的连现理念以及绘画表现方法,是清朝插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此环画《西厢记》,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的表现方式,结合西方时的一些插画作品,例如吴友如的代表作《海上百艳图》,已经绘画理论中的透视解剖学,人物造型逼真准确,细节刻画精美细体现出了西方的一些绘画审美理论和表现技巧,人物、建筑、车致,线条流畅自如,是线条技法在插画中应用的经典作品。当代船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原理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标志着我国传统插画也同样能以白描的绘画技法表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气息。

插画艺术开始向现代的过渡。

2、水墨在插画中的应用

民国时期,现代机器印刷术的传入,也将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画面色彩是作者自身情感的表现形式之一,也表达了作品的和艺术表现形式带入了中国,对我国的插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创作意境和审美情趣。在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中,对于色彩的表达响。以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为代表人物的英国与运用也比较讲究。谢赫在《古画品录》的“六法论”中提到,“新艺术”运动插画创作,受到了郭沫若、鲁迅、徐志摩、闻一作者要对物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是的客观物多等人的推崇,当时的插画艺术家将这些作品当做现代绘画风格象的色彩与主观上的审美情趣达到统一,即所谓的“随类赋的摹本,很多海派艺术家模仿比亚兹莱风格的插画作品出现了中彩”。中国传统绘画不追求物语象表面上的相似,既可以用纯色国的书刊杂志上。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让的水墨,也可以用将颜料与水墨相结合进行描绘,在绘画中,作艺术家们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插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者需要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物象本来的颜色为基础进行提炼、了相应的变化:代表工人和农民的普罗艺术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夸张与创作,从而赋予作品新的生命。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的表当时的印刷品也往往以苏联风格的版画作为封面和插画。抗战时现形式,通过墨色焦、浓、重、淡、清的变化,画出不同的层期,李可染、赵望云、丰子恺等一些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大家投次,从而产生别有一番的“墨韵”。著名的年轻插画艺术家翁子入到了抗战主题的插画创作中去,以其简练、直接的视觉效果和扬将水墨的手法渗透在时尚插画作品中,表现出清冷、凄美的意夸张、批判的表现形式迅速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艺术创作形式,为境,创立出非常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插画画风。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文化阵地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传统元素在插画中的应用

建国初期,我国的插画艺术开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浓郁中国传统的中国绘画作品,在纸、布、绢上作画,并题上诗词和传统绘画特点的连环画和绘本。贺友直结合国画的散点透视和西作者名字、盖上印章。传统绘画中的题款,不仅可以起到点题与方焦点透视,以抒情的风格和国画线描的表现手法,绘制了连环说明的作用,更能丰富画面的意境与层次,启发观众的想象,印画《山乡巨变》,细致描述了我国南方山村的秀美景色,受到了章和题款在画面布局上也能让画面色彩产生变化呼应,打破画面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代表了当时连环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的平板感。中国的书法以及印章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传统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的艺术家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对于插画艺绘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大大增加了传统绘画作品的艺术术也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伴随着80年代之后,世界格局的重

性和欣赏价值。华裔新西兰插画师马隽将这些具有鲜明中国传统

(下转第53页下)

>>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

□ 杨 钰,阎 延(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 鞍山 114001)

【摘要】在消费图像化、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插画在印刷、包装、广告、游戏以及动漫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延展。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插画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有着如胶似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我国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绘画技法在插画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分析,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与插画艺术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绘画技法;插画;应用;研究

53

2014年04月下

青春岁月

[1] 韩 宇. 影视服装的基本要求与设计艺术研究[J]. 作家, 2012(08): 237-文化特色的元素运用到现代插画中去,从而创造出了传统与现238.

代,东方与西方相交融的插画风格。

[2] 韦 兵. 论两种世界观对中国画论的影响[D]. 中央美术学院, 2002.

三、结束语

[3] 邢 静. 基于水墨艺术的动画场景教学研究[J]. 大舞台, 2013(01): 184-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积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具有自身特有185.

[4] 沈宇峰. 动画短片的创作与研究[J]. 芒种, 2012(04): 218-219.

的艺术风格,插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花样繁多,也有深厚的文化底[5] 唐 飞. 对《紫色》导演创作的构思分析[J]. 电影文学, 2013(23): 72-73.蕴。我们在感叹当代插画艺术目不暇接的表现形式之余,迫切的[6] 王 健. 中国中小成本电影产业缺失成因分析[J]. 电影文学, 2013(05): 希望我国的插画艺术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将我国17-18.

的传统绘画技法与当代插画创造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传统文化[7] 王 琼. 电影《阿凡达》3D特效技术解析[J]. 电影文学, 2013(13): 113-特色和不可遮蔽的中国气派的插画艺术风格。

114.

[8] 郑 工. 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D].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0.

【参考文献】

(上接第52页)

>>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画大师范宽,工山水,好酒,不拘世告诉我们范宽“师造化”的事实,更重要的,它告诉了我们范宽故,能深入生活,穷究自然造化。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师法造化的方式,而这同时也正是范宽山水画风形成的重要原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而能自出机杼,遂移居终南因。

太华山中,长期观摩写生,山川气势尽收胸臆,终成一代大师。黄公望的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晚年所作的长卷《富为山水画形成期北方画派之主流画家。与两位师长并称北宋初年春山居图》。董其昌题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的三大家。

是矣。”这是他的画“自成一家……自有一种风度”的因素。

关于范宽的师承,有人说曾经“学李成笔”有人说是荆之弟经典的山水画作品离不开皴法的运用,皴法也是创作山水画子,也有人说师李成,又师荆浩,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解释,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范宽的“师承”很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中得心源”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中国山水画是重要。我认为上述史料记载范宽师承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仅人类对自然万物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阐释,是一种有意味的追求仅是为了说明范宽的绘画是有来头的例证而已。其二,更重要的审美价值的情感活动。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形之于绘画,也以体则是为了说明范宽后来的“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现在山水画上最为清晰。绘画技法的发展给画种的演进和创新带“舍其旧习”“自为一家”,是对其创新的强调。这似乎可以告来了巨大的动力,笔法也是如此。

诉我们,大家关注更多的是范宽的写生与创新,而不是其师承。

其中山水画的表现语言尤以黄宾虹较为突出。黄宾虹的山水对于范宽的“舍其旧习”“自为一家”的创新,历来的画史画成功之处在于:山水画艺术语言的现代性特征,雄厚的传统根都评价颇高始学李成,既悟,乃叹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基与“师造化”的熔炼。黄宾虹创造性地运用了“积点成线”、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兼皱带染”的画法。黄宾虹用带有“一波三折”的“解索效”师诸心。’于是舍其旧习,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师造以及“折带皱”,笔笔写出、超形入神,将书法用笔运到超越有化”当然不是范宽的首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姚最即在其《续画形象限制的艺术语境,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旧文人画模式。这就使品录》中发前人所未发的“心师造化”论。所谓“心师造化”,得他的人生境界获得一种超功利的升华,达到了向宇宙自然之即以造化为师。唐代张璪发展了姚最的观点,曾言:“外师造“道”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化,中得心源。”此语一经提出,影响到整个中国绘画史,《宣继承与创新,这是中国画创作规律中一个不老的课题,也是和画谱》对创新也大加推崇。由上述可知,“创新”自南北朝至中国画发展史上经常碰到而且又反复争论的一个课题。历朝历代宋,已经被认为是画家的分内之事。范宽对山水画的创新,只不的画家、风格、师承、流派、画论、画评,都脱离不开继承和创过是完成了一个画家应该做的事而已。

新这个范畴。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继承才谈的在“对景造意”之前,首先要“舍其旧习”,这恐怕就是画上创新,论创新必然涉及继承传统。范宽说过:“前人之法,未史记载其师承的最大意义所在通过后世画家对范宽的继承与理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解,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范宽的“难状之景”,尽管后世罕有理解者,未若师诸心。”更是对继承与创新做的最绝妙的注解、阐范宽心思的画家。

释。

元代的黄公望也要算一个。黄公望在跋范宽《江山秋霁图》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就是“温故而知新”。先师人,最终师中的一段话颇值得特别重视,云:“宽之资禀识见,殆有过于前造化。有人说,江山如画,画夺造化,我认为不然,没有江山造人,故发之于绘事,自尔超绝不落寻常蹊径。……用笔布置深有化哪儿来的画,人总不能忘本吧,自然景物永远是那么生机勃得于意外景象。”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云:“黄子久终日勃,引人入胜,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生动是我们永远也画不完的画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又居泖稿,这正是山水画创新的生命力的来源。

中通海处,看激流袭浪,风雨骤至,虽水怪悲诧,亦不顾。”黄【参考文献】

公望从理论到实践上,暗承了范宽的精神遗脉。

[1] 俞剑华.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古代文献中关于范宽师承的描写,其意不全在述其师承,一[2] 王巧玲. 论黄公望的全真修炼及著述贡献[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2.方面是说明他的画风是有来头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调范宽的[3] 林子扬. 对黄宾虹“书法入画”的探析[D].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创新。谈到创新,笔者认为《宣和画谱》对范宽创新的描述不仅

浅谈山水画的传承

□ 李金津(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师造化”一词由来已久,它源于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即师法自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写生。从古至今山水画家都十分重视其作用。自然是山水艺术的本源。历代大家的在其创作过程中均从自然中汲取养分,最后形成他们独特的个人面貌。

【关键词】师承;笔墨;师造化;创新

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杨钰, 阎延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114001

刊名:

青春岁月

英文刊名:BLOOMING SEASON

年,卷(期):2014(8)

引用本文格式:杨钰.阎延中国绘画技法在我国当代插画中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青春岁月 2014(8)

论述一下中国历代的绘画理论

1---- 概述一下中国近代的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理论的历史发展分为萌芽、奠基、成熟和完善等四个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阶段到了宋代中国绘画理论体系已经构筑完成元代以来中国绘画理论没有大的发展但却在一些基本问题方面进行了充实完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由绘画功能、创作与鉴赏原则、创作道路、构图比例透视、笔墨技巧、绘画步骤、作品评定、笔墨当随时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九个方面组成。一萌芽阶段从春秋战国到两汉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绘画理论的萌芽阶段中国绘画早在&"""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艺术和河姆渡文化的刻画艺术即已产生到夏、商、西周的青铜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付诸文字记载的有关绘画论述至今尚未见及。到了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代出现了诸子著书立说、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关绘画的论说便出现在诸子的著作中。之所以说从春秋战国开始到两汉是中国绘画理论的萌芽阶段是因为在这一时期里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画论与绘画有关的言论只是片言只语散见于一些哲学的论说之中既不成系统且又只是作为论述学术观点时的例证。这一阶段中国绘画虽已相当发达但有关绘画理论总结远不曾见及。二奠基阶段魏晋南北朝的!"#年间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专门的画论虽然传世的著作不多但却十分重要。。顾恺之《画评》是我国第一篇保存较为完整的画论提出画面的“置陈布势”画人的“生气”、“天趣”问题。他所提出的“以形写神”原则一直指导着后世绘画成为中国画论的一个精髓成为南朝谢赫提出“六法”的先导。 综观上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是十分关键的对中国绘画理论和创作都起着奠基作用。三成熟阶段由隋唐至两宋的"$%年是中国绘画理论大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山水画异军突起唐代的山水画与道释人物画、花鸟走兽画呈并立之势五代至两宋山水画已作为中国画十三科之首而遥遥领先这一时期的大画家多是山水画的高手一些划时代的绘画大师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总结出不朽的山水画论 这些画论充实完善了以“六法”为总纲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代王维《山水诀》、《山水论》。。因此中国绘画理论到了北宋已相当完善成熟理论与创作呈比翼双飞态势构成中国绘画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章。四完善阶段从元代到现代的七百余年是中国绘画理论体系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的发展阶段。由于元代之前中国绘画理论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元代以来的理论研究只是在大的框架内部进行。这一阶段理论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1 对前人理论作补充2善增加了分科技法的总结3对中国绘画的基础———笔墨提出了突破性的观点从而打开了中国绘画的新纪元。 两汉以前中国绘画理论的发生情况1审美价值取向的产生,《老子》,大,精神的充盈、自然、和谐、解衣盘礴、绘画达观超逸,个性追求。(2)从本体的角度讲,绘画技法上:观察法、创作方法:类;色彩上:黑白素朴;(3)教化功能的产生:目的了解天象或“使民知神奸”(4)形神意识的产生,重视神。《淮南子》 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 1、第一次高潮:(1)出现一批画论家,自觉写作。(2)出现了众多画伦著作。(3)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画论观点。(2)“比《雅颂》之述作”提升了绘画艺术的地位;顾恺之:(1)

水墨人物国画的着色方法

水墨人物国画的着色方法 中国画颜料主要是天然颜料,有石色、水色之分。石色,即矿物质粉状颜料,用时需调入胶水。石色稳定性好,覆盖力很强,千年不变色,且沉着厚重,漂亮而不火气,如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等。初学者可先用铅管装的石色,效果虽差些,但还比较方便。水色,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稳定性能较差,但易与水调和,并较易与墨协调,如花青、藤黄、胭脂等等。 人物国画的用色要与水墨配合好。水墨画要以水墨为主,颜色为辅,过分用色反而会失去水墨国画的特色。 在用色方面,前辈有不少能手,如任伯年、黄胄等。任伯年作画用色很多,但与笔配合得很好,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用色不与笔性配合就像水彩画,水彩讲笔触,中国国画讲笔味,即:书法金石味,这一点任伯年可称楷模。黄胄的人物国画用色大胆,泼墨的沉着与色彩的艳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色衬墨,墨托色,响亮而协调。他不但吸收了西洋油画用色的调子,而且大胆采用了民间色彩的处理办法,仍不失中国水墨画的风韵。上石色时,要用水色打底,没有底色,石色易浮于表面。 花青在水墨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原色之一。铅管装的花青质量不好,颜色不正。,可用盒装的花青膏,随用随泡,不要一下子泡得太多,花青容易腐臭,影响效果。花青与很多颜色都能协调:与赭石可调成茶色,与胭脂可调成紫色,再加进白粉,又可成为藕荷色;花青色与藤黄在—起,又成为绿色。没有花青,几乎很多用色的问题无法解决。 步骤/方法 用石青时,要有花青做底色,这样很沉着又很亮。小面积用时,可与淋漓的水墨形成对比,尤其是在墨渍有些乱时。用石色刻画精致而具体的服饰,会很好看。 用石绿,须用赭石做底,也可把石绿调进赭石,效果非常舒服。在小孩、妇女的脸部经常可以用到,画眼窝、鼻底等凹进去的地方,或在脸的透视状态下转过去的部分,适当调进一些石绿,会增强脸部的冷暖对比。总之,在石绿旁边最好有些赭石做陪衬,才更加漂亮。 上石色时,要等底色八成干时再上。如果太湿,石色易渗到画面背后,干了以后色彩很灰,不精神;如果等底色干透再上石色,则显得枯燥,没有水气,所以,上石色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以底色潮湿状为最好时机。 在用朱砂前,先用胭脂做底子,方显精神。但在朱砂旁边,要有大面积的黑与白的呼应,黑、白、红在一起是最有分量的色彩配置。当红色与淡墨色在—起时,则要很慎重,水要经常换,笔要洗净。

毕业设计插图

太原市ZQ大厦办公楼Taiyuan ZQ office building

摘要 本设计为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设计进行了建筑和结构两方面的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重点。 由于是高层建筑,所以除了竖向荷载外还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设计过程中注意要满足各规范的规定要求。 关键字:高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地震作用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a 10-story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ert fram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It is composed of architecture designing and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focal point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building is a high-level building, so we must consider the action that come from earthquake load beside the vertical load. During the desig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 codes. Key words: high-level offic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earthquake load

目录 第1章建筑设计 (1) 1.1建筑设计概论 (1) 1.2办公楼设计 (1) 1.2.1建筑功能房间 (1) 1.2.2建筑门窗选用表 (1) 1.2.3工程做法 (2) 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 (5) 2.1 结构方案及布置 (5) 2.2 构件截面初定 (5) 2.2.1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2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3楼板厚度 (5) 2.3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6) 2.3.1 基本假定 (6) 2.3.2 计算简图 (6) 2.4 重力荷载计算 (6) 2.4.1 屋面荷载 (6) 2.4.2楼面恒荷载 (6) 2.4.3楼面活荷载 (7) 2.4.4墙 (7) 2.4.5梁、柱自重 (8) 2.4.6 设备重量 (8) 第3章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9) 3.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9) 3.1.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13) 3.1.2 框架的等效剪切刚度C F 3.1.3 主体结构刚度特征值及周期计算 (15) 3.1.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15) 3.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 在各框架柱间的分配 (19) 3.3.1框架地震剪力V f 3.3.2框架梁柱节点弯矩分配 (19) 3.3.3 框架柱轴力与框架梁剪力 (19) 3.3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25) 3.4.1框架竖向荷载计算 (25) 3.4.2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计算 (28) 第4章荷载效应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结构抗震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框架柱内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内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

浅谈近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浅谈近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内容摘要: 自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更加肆意疯狂.他们通过经济的掠夺,使我国的封建经济制度受到严重的破坏解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操纵与控制.致使我国逐步沦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日趋崩溃,失去了对文学艺术的控制,近代再没有皇家出面组织美术活动.然而富有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并不麻木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百余年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进行反抗斗争.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取得了不断的胜利.在孙中山领导的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资产阶级新民主革命给美术带了新生机,是过去为封建社会及其统治阶级服务的美术,改变成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术。中国革命促使美术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近代中国画虽然受到压制和排斥,但是在广泛吸收、借鉴传统中国画及多方面艺术影响的同时,它依然按照自身的艺术规律有生命的发展着。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山水画花鸟画近现代中国画海派吴昌硕齐白石 正文: 在中国古代称绘画或为丹青或为水墨。自从西洋画大量传入后,才对应出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名称“中国画”。受外来艺术的冲击,中国画坛传统绘画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发生了变化,逐步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在建立农民革命政权,提出反对封建政治纲领的同时,对于文化艺术也很重视。一方面取缔、改造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雕塑、绘画、打倒“圣人”孔丘的偶像,反对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及仙佛鬼怪的人物画。另一方面,重视民间美术的宣传作用和组织管理,设有专业的机构,将民间画工、画师以及手工艺人组织起来,进行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石刻等制作。现存太平天国的美术作品尤以壁画为多,浙江绍兴、金华、安徽绩溪、江苏苏州、江宁、宜兴和南京等地有这一时期的壁画遗存。较多表现的是富有装饰意味、喜庆吉祥的花鸟和山水。伴随着历史的推演,中国近现代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革,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又也要求中国画适应新的审美需要,在文化知识界展开了对传统绘画的分析批判。 传统的中国画充分表露画家对当代生活的兴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肖像画得到了重视,提出了“悟对通神”“览之若面”的要求,事实上这是士大夫阶层要求自我表现的一种反映,也从而使山水画和花鸟画得到了发展。花鸟画的发展要晚于山水画。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的玄思想盛行以及玄学之士标榜隐逸有关。在这一时期并未出现独立的山水作品,只是山水多作人物的背景和环境的衬托,较为古拙。由于题材表现技巧的不断丰富,渐渐的使山水画不但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而且形成风格炯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了金碧山水一派;而吴道子画山水笔迹豪放;王维以诗人画创“破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致,创“泼墨”之法;张璪的一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从一个侧面道出一个艺术家对山水画的创作的追求与理解,等等。在盛唐之时,山水画启立门户,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国画的花鸟画基本画法

国画的花鸟画基本画法 花卉的观察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摹古今名画以外,还要对实际的花卉深入的观赏与写生,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情态,兹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 一 ) 花朵: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一般花朵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 ( 复瓣 ) 之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分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花萼亦因花的种类而异,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丝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长在一长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长,山茶萼像鱼鳞等。 ( 二 ) 叶:单叶植物从枝或茎长叶时,叶序有对生互生轮生丛生等,复叶植物有的成羽状掌状鸟足状,有的是二重复叶,形式更为复杂,必先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才不致在繁杂中发生错误,叶有叶柄与叶脉,形状有尖圆长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茎枝:可分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木本枝干挺硬,有些相当粗状,草本的茎大都较嫩,有的变成右旋或左旋的蔓延,有的还长有须状的攀缘茎。 花卉的写生 各种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较清新,生气勃勃,是写生的好时间,写生是为创作收集素材,如果是为了工笔画的需要,就必须作细致的描写,有时我们在画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写生收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侧面的、斜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叶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将绽的大花蕾。叶子也是如此,除了成叶外也要有嫩叶及嫩芽,并注意阴阳向背,大小穿插。枝干也要有主干、支干之分,以及在在画面上的姿态和疏密。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针对目的写生收集素材时,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 虽然花鸟画不像山水画常有移动视点的表现法,通常视角比较稳定,但我们观察时可运用移动视点的方法,选取最美角度写生,并注意花、枝、叶的大小比例。画花朵可从花蕊花瓣入手,通常先画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扩展,花瓣太复杂的可进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画叶也是如此,除了注意叶序、结构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与疏密、前後叶的变化,最後画枝干,大干还要画出皮纹,如梅花的大干要苍老、皮纹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横皴,松干皮要鳞皴,紫薇花干皮较光滑等不同种类的枝干特点。 花卉的写生,宜从折枝花卉开始,折取花叶易於入画的一枝,插於花瓶中详细观察,花蕊被遮盖的也可拨开,研究细部结构。对於简单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选取整株花的一角来尝试或全株花的写生,由於枝叶复杂,须选择适当的角度,并做大幅度的删减或调整。总之花卉的写生并不是画植物的插图或说明图,需主观的取舍与美化,并强调意趣的表现。 鸟类的观察 禽鸟在中国画中又称为「翎毛」,可区分为水禽与山禽两大类,依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鸣禽、雉禽等类,各类的特微与习性如下: (一)涉禽:栖於浅水中捕食鱼虾,它的嘴、颈、脚都很长。例如鹤、鹳、鹭鸶等。 (二)游禽:喜欢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脚短,趾间有蹼,多捕食鱼虾和小虫。例如海鸥、野鸭、

插画的毕业设计说明

插画创作 摘要 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插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求,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展,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 本次的插画设计理念是以唯美、卡通为主的,其唯美插画就是对现实事物最逼真的刻画,而表达出唯美的画面意境,重在写实。青春就是活力,以明快有动感的色彩或者柔美色彩的画面是插画的表现形式,但是并不局限于写实。 插画具有自由表现的个性,无论是幻想的、夸张的、幽默的,情绪化的还是象征化的情绪,都能自由表现处理。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关键词插画设计/插画/色彩/表现形式 1

Ilustrations Creation ABSTRACT In the area of modern design, illustration design can be said to be the most performance, it has close ties with painting. Many techniques of illustration art is drawing on the technique of painting. Illustration, art and painting art of marriage makes the former both in the diversity of expression skill of exploring, or in terms of depth and breadth of design themes,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displayed a more unique artistic charm, more expressive. In a sense, became the basic disciplines of painting, illustration became a subject.Look at illustration, history of development, expanding 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Today, especially in the information developed, people's daily life is full of all kinds of commercial information, illustration, designs have become irreplaceable art forms of society. This design philosophy is a beautiful illustration, cartoon, its beautiful illustrations are the most lifelike depiction of real things, and picture mood of aesthetic expression, emphasis on realism. Is the energy of youth, with bright colors or soft color picture is illustration of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forms, but is not limited to realistic. Plug the personality of the painter ' s paraphernalia are free, whether it is a fantasy, exaggeration, humor, emotional or symbolic of the emotions, is free. Illustrations of art development, and has a long history. I'm seemingly ordinary simple illustration to you, but there is a lot of content. the first was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spaper, book of changes. First of all, it is the real golden age of 560 of the centur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when separated from the fine art illustrations with an obvious paint color, and author of illustrations are mostly professional painter, and lat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bstract expressionist painting, change from concrete to abstract. Until the 70 's, illustration, once again back to the realistic style. Key words Illustration design/ beautiful illustrations/colors/forms 2

最基本的国画常识

最基本的国画常识(图文解说) 中国画的概念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美术领导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宗教画: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画像,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画,中国道教题材的绘画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画。佛教绘画兴盛于中古时代的印度,后流传入中国(随佛教流传)后,逐渐被中国古代画家用中国绘画的形式描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佛教绘画。 院体画

院体画:我国唐代已设徐诏、供奉等。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置画院。宋代设翰林图画院,选优秀画家,为皇室宫廷服务。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称之为院体画。 民间画

民间画:在中国画中指除专业画家、文人画家等之外的专以绘画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习俗而从事绘画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画作。其作品倾向艳丽甜俗细腻,不同于专业画家、文人画家,所作的画作较为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而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喜爱。民间画又称匠人画,比起院体画缺乏严格的技巧训练;比起文人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它有些又趋于朴实、热烈某些优点也是文人画与院体画所不及的,也有时为文人画和院体画所吸收。 动物画 动物画:在中国画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以表达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描绘的题材很广泛,凡动物均可入画,但主要对象为人们常见的家禽,家畜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动物画不要求维妙维肖,允许夸张与变形,但要有个性,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生活美的联想 扇面画

插画设计毕业设计

插画设计毕业设计 【篇一:插画方面毕业论文】 插画是一种审美的视觉艺术,有效地传达信息,图形,装饰和补充 的图形和其他视觉可以称为“插图”。在现代社会,它是一个综合性 艺术插画。时代的产生、发展、时代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 关注。插图设计是目前国内外中重要作用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包 装设计、动画设计、影视传媒、他们相互依存。插图在经济发展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为了吸引注意,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主要功能是更快速,更有效地 传达广告内容。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商业插画。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 需求越来越突出,插图的价值和重要性和插画设计艺术进入了一个 繁荣时期。 引言 就像《辞海》中对插图中的解释一样:“依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 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 赏作用 。” [7]。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描述了形象设计中的运用,通过 对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阐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文化的 传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抽象主义奠基人康定斯基写的几句话 [6]。插 画具有审美,内涵,价值等。说明我们需要艺术手段的创造性运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对社会,人类,自然和艺术,它影响人的消费 意识,学习态度,精神,美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与实力较强的 艺术美。插图是一个全方位的,今天的插图插画艺术使我们的生活 丰富多彩是生活的本质。现代插画艺术也将出现。插画是视觉传达 之一,在社会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和地位。对于年轻的学生,提高他 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每个人都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要成为沙子 里的一粒金,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将讨 论插图设计在平面设计的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1.1 什么是插画设计 早期在视觉传播形式的视觉语言是人类早期的版画。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充满了繁多的商业,插画设计已成为所不能取代的。它通过视 觉平面传达信息、国界、和文化差异的交流。 1.2插画设计的应用意义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 1.上古绘画(先秦、秦汉时期) 魏晋以前,绘画主要是“设色之工”所从事的职业,多是在岩壁和器物上作画,服务于礼教。 2.中国画样式的确立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发展是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绘画渐渐摆脱了各种羁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顾恺之:东晋画家。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主张,至今仍成为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与指导纲要。顾恺之第一次提出“凡画,人最难”的观点,将绘画引导到人的精神 表达之高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列入传记的画家,也是有画迹,画论著 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名画家。与其弟子陆探微,南朝齐梁之际的张僧繇,盛唐时 期的吴道子一道被尊为“画家四祖”。 谢赫: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画家和理论家。首次在其著作《画品》中总结“六法”,标志着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确立。“六法”是绘画创作要求和评定标准的六个范畴,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位置经营、传移摹写”的准则。《画品》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评论画家及其创作风格的著作。 中国画中主要门类之一的山水画,在此时期开始渐次独立形成。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品类进入中国画的殿堂。 3.中国画特殊语汇体系的完成(唐宋元时期) 1)从初唐到宋代是中国画全面发展完善的时代。“唐工宋巧”。 (1)唐代 阎立本:是初唐著名的人物画家,有“丹青神画”、“冠绝古今”之誉。传世之作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吴道子: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善于处理各种题材,绘制过大量的壁画,亦兼工雕塑,对唐代画风影响极大。有后世人摹本《天王送子图》。 张萱:玄宗时代的著名画家。著名作品《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晚唐画家,善画贵族妇女,严装华饰,雍容丰满,且注重仪态表达。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可被视为唐代仕女经典绘画的精品。 (2)唐末五代至宋代是绘画重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山水画的几位大师,也形成了花鸟画的重要派别与风格,人物画亦有相应的发展。 山水画:五代至宋初时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四位画家为山水画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基本完善了山水画中最重要的笔法——皴法的探索和总结,在擦、染方面, 也有不用程度的创造与突破。 北宋的山水画充分发挥了各种皴染的技巧,将中国山水画那种宏大的把握能力发展 到极致,在北宋画家李成与范宽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范宽作品《溪山行旅图》。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花鸟画:五代时期是花鸟画发展并形成流派的重要时期。宫廷画院对花鸟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花鸟画开山鼻祖黄筌,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有着高妙的写实技巧。 五代南唐金陵布衣徐熙。独创“落墨法”,为后世“没骨法”开创先河。“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是院体花鸟的代表作品。“院体画”精美豪华,雅致细腻。人物画:五代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周文矩,为人物画描写现实生活做出开拓性贡献。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为古代历史人物画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该图以手卷的形式展示出北宋晚期的都市生活与民

中国画技法课程题库

中国画技法课程题库 一、写意人物试题库之一 1.教学课题:理解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基础理论,掌握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 质量要求:方法正确,真切体现原作的笔墨造型精神。 数量要求:2幅作业,四尺三开以上。 评分标准:能正确地把握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方法,比较准确地体现范作的笔墨造型艺术精神。 2.教学课题:如何在写生中正确运用传统写意人物画方法。 质量要求:造型生动,构图完整,具有一定的笔墨表现力。 数量要求:2幅作业,均为四尺整张。 评分标准:能发挥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特性,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3.教学课题:较好把握写意人物画语言的艺术精神,在实践中较好地运用传统写意人物画 技法。 质量要求:笔墨表现较为生动、整体效果好。 数量要求:2幅,尺寸均为四尺整张。 评分标准:能较为生动地表现客观对象,笔墨表现效果较好,体现出对传统理论和技法的正确认识。 4.教学课题:写意人物画写生与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质量要求:造型生动、画面完整,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作性。 数量要求:写生1幅/4学时,创作1幅/12学时,尺寸均为四尺整张。 评分标准:人物造型生动,画面完整,笔墨具有表现性和一定的创作性,能体现对课程要求的深入认识和切实把握。 二、写意人物试题库之二 1. 教学课题:写意人物的基本方法、临摹传统经典作品 质量要求:充分体现原画的特征风貌 数量要求:四尺对开或全张1—2幅 评分标准:根据对传统方法内涵的理解,临摹制作完整程度和对技法的把握综合评分。 2. 教学课题:写意人物画全身像写生 质量要求:线条随意而到位,笔墨处理恰当。 数量要求:四尺整一幅 评分标准:按照写生作业的整体效果,包括造型的准确到位、笔墨处理的熟练程度,及学习态度综合评分。 3. 教学课题: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写意人物的创作练习 质量要求:有一定的创作构思,画面完整。 数量要求:四尺×2或四尺1-2幅 评分标准:根据创作的画面效果综合评分。 4. 教学课题:写意人物创作练习 质量要求:构图完整,形象生动,笔墨协调。 数量要求:四尺两幅或六尺一幅。 评分标准:根据写意人物画创作作品的构思、构图及人物形象的表现,同时参照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进展快慢综合评分。 三、写意人物试题库之三

插画设计课程设计

动漫设计专业 《插画设计》 课程设计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五年七月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插画设计》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程,也是获取《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 《插画设计》课程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插画设计技法的训练为主,通过命题创作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插画设计的表现手段和技能技巧,强化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该技能是从事装潢艺术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本课程是学生考取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资格证书必考的专业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设计岗位工作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标志设计工作领域的标志投标、项目实践工作任务和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引领知识的教学思路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学习项目,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能够完成调研分析、创意设计、综合表现的设计流程工作任务,提交合格的设计稿。《插画设计》课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1。 表1-1课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二)课程目标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两个系统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即“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两个系统互为依托、相互递进,交叉融合。两个系统设计以“以德为先”思想为基础,强化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该课程教学内容除知识和技能学习外,还包括:市场环境调研分析训练;教学活动中与人交流能力训练;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课,学习了陶瓷绘画等方面的知识,我自小对绘画就小有兴趣,这门课满足了我对绘画艺术鉴赏方面的需求。下面就来谈谈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方面的一些知识,我国的绘画历史悠久,它的发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历史。在漫长的艰苦岁月中,我们古代的人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在发展生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才能,从而创造了绘画这一门艺术。 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存世量之大,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是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商、周时期的绘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绘画应用的范围主要是帛画,壁画、章服以及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纹饰。早期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到西周以后,开始有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的纪事性绘画作品,绘画的作者是百工。从风格上看,商代庄严神秘而缛丽,西周趋于典雅,春秋以后绘画内容逐渐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形象活泼生动,技巧上有着巨大的飞跃。 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这时期的绘画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具有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汉代习俗事死如生,以厚葬为德,薄殓为鄙,这就是使得装饰坟墓,为死者表彰功德的绘画活动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绘画的技术技巧渐趋成熟外,著名的画家成批涌现,开始对绘画整体认识作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品评。随着佛教的传播,宗教绘画也乘势兴起,这些都是其发展的标志。这个时代在绘画的创作理论总结、作品的评论上,较之前代再不是只言片语了,而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了专门的著述。这是一种开创,石窟寺的开凿,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兴盛起来的。石窟中除了石雕或泥塑造像以外,还有大量的壁画。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纵观中国绘画史,我们会清醒地发现,创新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问题。从隋代的展子虔到清代“四僧”再到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等,哪一个不是在创新中崛起、发展、壮大的呢? 艺术贵在创新。对于这一点,中国画家似乎没有太大的分岐。但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怎样把握、如何去创新等问题倒是众说纷纭,因此,我们很有探讨的必要。对于传统,多数画家仅把画史上几个著名画派的技巧及风格当做传统的本质而加以继承。画派的技巧和风格是形成与发展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传统的具体体现,但绝不能代替传统。所谓传统,笔者认为,指的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观点、艺术方法、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等的概括,具有本质性。什么是中国画的传统?根据中国画发展的特点,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讲究气韵、追求意境。一个画家应具备“画得像”的功

夫。但如果作品有形无神,那么即使画得再像也不是中国画所要达到的目的。有形无神的画是存在的,而有神无形的画是不存在的。写形是为了传神、为了畅神。形可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要知道,“以形写神”的最终目的是“达意”。苏轼曾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没有“形”的支架,“神”无处依附。相传五代荆浩为松写生的画集达几万册,所以用笔能够“运转变通”、“如飞如动”,用线既不专以浑朴胜,也不专以娟丽胜,而是达到了所谓“神化”的境地。中国画历来要求以“形”这个支架表现“神”。这个“神”指的是客观对象的生命力、生动气韵和本质特征。“形”是次要的,而“神”是主要的。现代大家齐白石、黄宾虹都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才算是好画。也就是说,画得太像就太俗了;画得一点儿也不像,更不是中国画。所谓“意象造型”就是这个道理。而从西方绘画史来看,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绘画着重于形的逼真再现;发展到现代派,则走上了另一极端。现代派画家主张绘画是“自我表现”的凭借,因此,可以随意摆弄“形”。既然如此,“神”就更谈不上了。 二、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骨法”又作“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它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画家以挺劲的笔法将自己

中国画技法

课程名称:中国画技法:白描、工笔淡彩 课型:理论、技能 周次:3周 授课时间: 课时:6课时 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工笔画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白描花卉练习,熟悉中国工笔画线条的魅力,掌握勾线的运笔特点。并通过讲授工笔花卉的着染技法,演 示工笔花卉的作画步骤,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分染、罩染、勾填、反衬 等传统技法并学习一些特殊技法,能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工笔画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特性;运用线条表现出力感和快感,运用笔墨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掌握分染、罩染、统染等技法的表现。 教学难点: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不强调光影,用线表现结构,用色丰富画面,“以形写神”、“以线造型”。表现白描用线的形式美感;线条与花卉形象、质感、 空间感的结合处理。 教学过程: 一、中国画概述: 1、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中国画的知识?说说看 2、概述: 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被一起称为东方瑰宝,它不同于西方的水彩画和油画,它是 使用中国传统的工具——笔墨纸砚,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根据画法把它 分为工笔和写意二类,每一类又可以分为山水、人物、花鸟。 工笔画:工笔画是使用中国特制的绢或熟宣,这二种材质不太吸水,再加上使用 中国特制的矿物质原料,就可以画出工笔画。(具体技法见后 面的教学内容) 写意画:写意画是用毛笔画在生宣纸上,它和书法所使用的工具和纸张 是相同的。 (通过一个小实验:不吸水的纸是熟宣,吸水的纸是生宣。绢是由丝制成,宣纸 是用一种特殊的树皮制成,所以它们具有我们普通的纸所不具有的性能。)

二、工笔画的工具和材料: 1、版面材料 工笔画所用的版面材料包括:各类纸、绢等。这是传统工笔画的版面材料。 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麻布、树脂布、棉 布等。 绢的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墨画,故延用至今。 绢为纯丝制就,呈平纹,有圆丝、扁丝两种,有生绢、熟绢之分。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在这种绢上刷上一层胶矾水后就成为 熟绢。原丝绢因未加捶砸而保持原来丝的形状,故丝与丝之间略有空隙,虽矾过 但仍易漏,故目前使用者少。一般临摹古画时用,但目前也有一些画家利用这种 特性,画出别具特色的工笔画。扁丝绢是捶砸后的绢。扁丝绢有丝本色和仿旧色 两种,亦有未矾过需作者自己刷胶矾水的,矾过的绢质地稍硬挺,熟绢上色后不 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 的效果。绢适合画淡彩法,浓淡相间法亦佳。选用绢作版面材料,应注意发挥绢 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绢较之纸,价格稍贵,学生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用。 此外,在裱绢时,要注意抻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容易造成人物变形。 熟宣纸: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画。它的品种较多,如清水宣、冰雪宣、书画笺、云 母笺、蝉翼宣等。这些纸有薄有厚,胶矾水也有浓有 淡,薄者适宜画淡彩,厚者适宜画重彩,其中蝉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云母宣 有微小的云母点,一般用于画山水或花卉,另有洒金笺和各种染 色纸亦属于熟宣纸类。此外,熟宣纸还有泥金纸,目前已少见,系用真金涂制。 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条屏作品《群仙祝寿图》即用泥金纸绘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辉 煌,华贵而不失雅丽。 麻纸类: 皮纸、高丽纸、各类民间手工制纸都属此类。 ①特点:纸稍厚,纤维长,略渗水。 ②高丽纸有条纹,便于做肌理,加之稍渗水,效果较丰富,故现代工笔画家 常用。高丽纸还能吸附厚重颜料,可画重彩法的工笔画,临摹壁画也很适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