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免疫学概论

1.免疫学概论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得,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得抗原就是(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白细胞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人类HLA-I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得染色体定位就是( ) A、第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6号染色体长臂 C、第9号染色体长臂 D、第2号染色体短臂 E、第6号染色体短臂 3、TNF得编码基因位于( ) A、HLA-I区; B、HLA-B区 C、HLA-II区 D、HLA-III区 E、HLA-DR区 4、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 A、异种抗原 B、改变得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隐蔽抗原 E、异嗜性抗原 5、HLA-I 类抗原得主要功能就是( )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B、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D、向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E、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6、APC细胞与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II类分子限制得就是( ) A、病毒感染细胞与TH细胞; B、病毒感染细胞与Tc细胞; C、单核-巨嗜细胞与TH细胞; D、肿瘤细胞与TH细胞; E、肿瘤细胞与Tc细胞 7、与TH细胞表面CD4 分子结合得部位就是( ) A、MHC-I类分子得β链; B、MHC-II类分子α1β1区 C、MHC-II类分子α2β2区; D、MHC-I类分子α链α1、α2区; E、MHC-I类分子α3区; 8、人HLA-DO基因位于( ) A、第6号染色体; B、第17号染色体; C、第2号染色体; D、第15号染色体; E、第22号染色体; 9、HLA抗原多态性得原因就是( ) A、HLA基因重组 B、HLA基因得突变; C、HLA得基因转换; D、HLA基因呈共显性 E.以上均对 10、乳糜泻病人与下列哪种HLA抗原呈关联( ) A、HLA-B17 B、HLA-B8 C、HLA-DR2 D、HLA-DR3 E、HLA-B35 11、肿瘤细胞表面( ) A、HLA-1类抗原显著减少; B、HLA-I类抗原显著增加; C、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 D、HLA-II类抗原显著增加; E、HLA- I与II类抗原表达均降低; 12、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得病人发生得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 ) A、ABO血型抗体; B、抗Ig抗体; C、Rh血型抗体; D、抗白细胞与血小板HLA抗体; E、抗核抗体; 13、单元型指得就是( ) A、控制一个HLA特异性得基因,如HLA-A或HLA-DP B、同一家族中细胞表面所有得同种异型特异性得一半 C、同一家族中在一个孩子而不就是其它孩子身上发现得基因 D、由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决定得一组抗原表现型得特异性 E、人类第六号染色体一串基因 14、下列哪一个HLA功能区在人类中具有相同得抗原性( ) A、胞浆区; B、HLA穿膜区; C、肽结合区 D、Ig样区; E、以上均不就是 15、HLA基因复合体中等位基因数最多得就是( )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47137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 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 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 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 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 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7.免疫应答:是医学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全过程。 8.医学免疫学:专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相关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与防治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 1.免疫细胞(immune cells):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 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地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

免疫学概论讲课重点内容及思考题

免疫学概论讲课重点内容及思考题 2015.12.1 第一章免疫概论 1. 免疫的概念: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1)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 (2)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3)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3.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特点: (1)出生时已具备(早) (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个体差异不大 4.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 (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 5.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功能? 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前者是由B淋巴细胞,后者是由T淋巴细胞承担。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可以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功能。 6. 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及其主要特点。 天然免疫是指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接触外来侵染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天然免疫、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 特异性的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特点是:(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 7. 免疫细胞有哪些?其主要功能? 8. 免疫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 9.食品免疫学 食品免疫学属免疫学范畴,其侧重点是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探索食品营养与免疫、食品中一些特殊营养素—活性物质和功能因子实施免疫调节的机理,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实施对各类物质的免疫检测。 第二章免疫系统 1.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和各自有什么功能?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2.免疫器官的组成以及各免疫器官的特点、功能。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练习题及答案(一)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练习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 A型题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 易发生肿瘤 B. 易发生超敏反应 C. 易发生感染 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 易发生免疫耐受 2.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 A. Koch B. Jenner C. Pasteur D. VonBehring E. Bordet 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5.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 巨噬细胞 B.B细胞 C. T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浆细胞 6.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 Porter D. Jenner E. Pasteur 7.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反复感染 E. 免疫增生病 8.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E. 英国 X型题 9.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 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 B. 有针对性 C. 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 D. 出生时就具有 E.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10.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11.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B. 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缺陷 E. 免疫增生病 12.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A.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B.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BAD AADA 9.ABC 10.ABD 11.BD 12.AB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_第1章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 免疫应答水平过高会引起: A. 超敏反应 B. 持续感染 C. 免疫缺陷 D. 癌症 E. 易衰老 2. 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可引发: 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病E.超敏反应 3. 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 A.免疫缺陷病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病毒持续感染E.肿瘤 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反复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增生性疾病 5.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B.超敏反应C.移植排斥反应D.免疫耐受E.自身免疫病 6. 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是: A.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机体防御能力B.抗原抗体间的相互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作用关系 C.人类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D.动物对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 E.细胞突变和免疫监视功能 7. 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B. 超敏反应 C. 肿瘤 D. 免疫增生病 E. 移植排斥反应 8. 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B.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D. 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9.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害无利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10.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 调节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1.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缺陷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自稳 12.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分子是: A.细胞因子B.补体C.抗体D.MHC 分子E.抗菌肽 13. 执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是: A.γδT 细胞B.αβT 细胞C.NK 细胞D.DC E.巨噬细胞 14.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B 细胞C.T 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15. 免疫细胞不包括: A.淋巴细胞B.成纤维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粒细胞E.巨噬细胞 16. 适应性免疫应答所不具备的特点是: A.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B.具有再次应答的能力 C.无需抗原激发D.T/B 细胞库具有高度异质性E.精确区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大学免疫学1 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是指 E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C.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D.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2、免疫对机体是 E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属于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C A.阑尾 B.淋巴结 C.骨髓 D.脾 E.扁桃体 4、不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 D A.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B.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C.淋巴结 D.胸腺 E.脾脏 5、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C A.胸腺 B.淋巴结 C.骨髓 D.法氏囊 E.脾脏 6、人类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B A.骨髓 B.胸腺 C.法氏囊 D.淋巴结 E.脾脏 7、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D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自稳 9、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可引发 E A.严重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超敏反应 10、机体免疫耐受功能失调,可引发B A.免疫缺陷病 B.自身免疫病 C.超敏反应 D.病毒持续感染 E.肿瘤 11、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 A. 反复感染 B.肿瘤 C. 超敏反应 D. 自身免疫病 E. 免疫增生性疾病 12、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 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13、最早创造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 A.中国 B.朝鲜 C. 英国 D. 俄罗斯 F.日本 B型题 A.性免疫防御 B.生理性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所含题型: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一、单选题 1.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 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B.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D.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2.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激活起始于急性期蛋白产生前 B.MASP具有与活化的C1q同样的生物学活性 C.C3转化酶是C4b2b D.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 E.C反应蛋白可激活C1q 答案:A 3.B细胞膜表面主要Ig是( ) A.IgG和IgA B.IgA和IgM C.IgD和IgM D.IgD和IgE E.IgG和IgM 答案:C 4.下列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白检测技术( ) A.PEG比浊法 B.C1q固相法 C.mRF凝胶扩散试验 D.Raji细胞法 E.超速离心法 答案:C 5.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 A.IgG B.IgM C.SIgA D.IgD E.IgE 答案:C 6.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 ) A.C1q B.C1r C.C1s D.C2

E.C1qrs 答案:E 7.补体蛋白约占人体血清总蛋白的( ) A.2% B.5% C.10% D.15% E.25% 答案:C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答案:A 9.下列CH50不降低的疾病是( ) A.急性炎症 B.SLE活动期 C.RA D.严重肝病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答案:A 10.Raji细胞是( ) A.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K细胞株 B.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 C.由宫颈癌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 D.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NK细胞株 E.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T细胞株 答案:B 11.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 ) A.C8bp B.DAF C.C1INH D.S蛋白 E.C4bp 答案:C 12.IgA、IgD和IgE不能与C1q结合的原因是( ) A.分子结构简单 B.Fc段无补体结合点 C.Fa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甚远 D.VH无补体结合点 E.VL无补体结合点 答案:B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试题 一、选择(每题1分) 1、下列疾病中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免疫学检验:() A. SLE B. 哮喘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肿瘤 E. 以上都是 2、目前临床检测M蛋白的最有效免疫学检测方法是:() A.ELISA法 B.免疫固定电泳 C.补体结合试验 D.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E.以上都可以 3、下列与血清M蛋白增加的疾病是:() A.多发性骨髓瘤 B.重链病 C.轻链病 D.恶性淋巴瘤 E.以上都是 4、下列选择的肿瘤相关抗原标志中针对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的是:() A.AFP B.CEA C.PSA D.NEC E.上述都不是 5、下列疾病中其发病机制属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结核病 B.ABO溶血 C.肾小球肾炎 D.花粉症 E.以上都是 二、填空(每空格1分) 1、临床选择肿瘤标志物监测的两项主要原则是,相关性的指标()应用,针对出现的阳性指标可以()观察。

2、目前临床免疫学检测的主要自身抗体有(),()和()等。 3、机体的免疫学功能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和()。 三、名词解释(第1题2分,第二题3分) 1、肿瘤标志物 2、M蛋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E 2. B 3. E 4. C 5. D 二、填空题:1、联合,动态/跟踪2、抗细胞核抗体,抗细胞浆成分抗体,类风湿因子或抗组织细胞抗体二、名词解释:1、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所产生或分泌的某种蛋白质,它们的出现与肿瘤的存在和发 展有密切的关系。 2、M蛋白是一种异常的免疫球蛋白。由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而产生的,它们 的结构或分子特性等与相应的免疫球蛋白相似,但不具有抗体活性功能。 1. 沉淀反应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即完成、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 2.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的实验有:肥达氏试验、外斐试验、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3. 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是用已知抗原检测相应抗体、临床是主要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体; 4.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指标; 5. 待测孔最后显示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呈正相关的是: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间接法测抗体; 6. 凝集反应是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 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有:ELISA(夹心法)、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和间接法); 8. 外斐试验原理:变形杆菌属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X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可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病串者血清作凝集反应,以辅助诊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二)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为: A.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B. 迟发型超敏反应 C. 速发型超敏反应 D.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E. 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2.Ⅰ型超敏反应性炎症以哪种细胞浸润为主? A. 嗜酸性粒细胞 B. 肥大细胞 C. 单核细胞 D.T淋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3.释放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单核细胞 C. 肥大细胞 D. B淋巴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4.Ⅰ型超敏反应细胞内游离Ca2+升高能引起: A. 淋巴细胞增殖 B. 增强细胞膜稳定性 C. 肥大细胞脱颗粒 D. 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减少 E. 以上都不是 5.Ⅰ型超敏反应时,细胞内cAMP降低和(或)cGMP升高能引起: A.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B. 淋巴细胞增殖 C. 增强细胞膜稳定性 D. Tc细胞对靶细胞的破坏 E. 以上都不是

6.Ⅰ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被动转移? A. 致敏淋巴细胞 B. 患者的血清 C. 特异性转移因子 D. 生物活性介质 E. 特异性IgE形成细胞 7.下列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Ⅰ? A.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C.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D.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8.介导Ⅰ型超敏反应迟缓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A. 组胺 B. 白三烯 C. 肝素 D. 腺苷酸环化酶 E. 血小板活化因子 9.磷酸酯酶D可以灭活: A. 花生四烯酸 B. 缓激肽 C. 白三烯 D. 血小板活化因子 E. 组胺 10.可以被芳香基硫酸酯酶灭活的是: A.ECF-A B. 前列腺素E C. 白三烯 D. 5-羟色胺 E. 激肽酶 11.氨茶碱通过哪种机制提高胞内cAMP水平? A. 刺激β肾上腺素能受体 B.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C.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 抑制磷酸二酯酶 E. 激活磷酸二酯酶

第1章 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并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的机制。通过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奠定基础。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与免疫学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20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之为“免疫(immunity)”。免疫这个词是来自罗马时代描述免除个人劳役或对国家义务的一个拉丁文词“immunitas”。 人体有一个完善的免疫系统来执行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表1-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除第三章免疫原外)分别介绍免疫组织和器官、重要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表1-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脾脏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TCR 免疫球蛋白 骨髓淋巴结吞噬细胞BCR 补体 法氏囊(禽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CD分子细胞因子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NK细胞黏附分子 NK T细胞MHC分子 其他(嗜酸性粒细胞 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细胞因子受体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细胞 B细胞 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生物)外,还可识别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死亡的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五)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案(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 IgG B. IgE C. IgA D. SIgA E. IgM 2.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 C3a、C2a B. C3b、C4b C. C423、C567 D. C3a、C5a E. C2a、C5a 3.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 A. C4b2b B. C567 C.C3bBb D. C3bBb3b E. IC 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C5转化酶相同 C. 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5.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A. C1 B. C2 C. C3 D. C5 E. C9 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7.补体系统的可溶性调节因子是: A. B 因子 B. D 因子 C. I 因子

D. MCP因子 E. DAF 8.参与细胞毒作用和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3b、C5b B. C42 C. C5b ~9 D. C567 E. C423 9.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是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蛋白 B. 具有细胞毒作用、促进吞噬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对热稳定 E. 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0.抑制C1酶活性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 H 因子 B. I 因子 C. C1INH D. S 蛋白 E. C4bp 11.参与经典途径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5~C9 B. C3 C. C1~C9 D. C1~C4 E. C1、C2 、C4 12.灭活C3b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 I 因子 B. C4bp C. B因子 D. S 蛋白 E. DAF 13.能使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成分是: A. C5b B. C5b6789 C. C5b67 D. C5b678 E. C789

临床免疫学检验分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 (2)

【职称考试】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分章节试题(60题) 第一章概论 一、A1 1、IgM的结构为()。 A、单体 B、二聚体 C、三聚体 D、四聚体 E、五聚体 2、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粘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 B、不产生 C、不一定 D、微量产生 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 3、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A B、IgE C、IgM D、IgG E、IgD 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 B、IgA C、IgD D、IgE E、IgG 5、下列关于NK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NK细胞形态具有异质性,所有的LGL细胞均为NK细胞 B、NK细胞发源于骨髓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胸腺微环境 C、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无MHC限制性 D、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作用 E、NK细胞不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6、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 B、共显性 C、同种型排斥 D、具有更多的N-插入 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 7、关于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错误的是()。 A、诱导潜伏期长 B、最先产生IgM C、抗体滴度低 D、维持时间短 E、抗体滴度高 8、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 B、B因子 C、C3 D、C4 E、C567 9、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 B、IgG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10、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巨噬细胞缺陷 E、NK细胞活性低下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IgM为五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Ig中分子量最大者。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与无抗原诱导的部位可以分布数目相似的抗原活化细胞,说明这种免疫共享不是由抗原分散刺激引起,而是由淋巴细胞迁移引起的。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IgA。分泌型IgA(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局部浓度大。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中IgE水平在5类Ig中最低,仅为0.1~0.9mg/L。IgE为亲细胞抗体,介异Ⅰ型超敏反应,与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在特异性变态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5、

医学免疫学_名词解释整理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为种重点掌握)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淋巴循环网络组成,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se):是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免疫功能过高-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症。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的病毒感染。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是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通过免疫网络调节免疫应答平衡的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继而活化、增值、分化,产生效应的过程,是多细胞系及多种免疫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能与T 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者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能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物质。因其通常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故又称其为表位(epitope),表位的形成取决于抗原的一级结构和空间构象。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被抗体、BCT或TCR识别的最小靶结构,其性质、数目、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时,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基的总数称为该抗原的~。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两种抗原分子中带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成为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体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这两个概念说明表位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免疫方式:是指进入宿主内的抗原剂量、途径、间隔时间、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因素。(由强到弱:皮内,皮下,肌内,腹腔,静脉,口服) *异噬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可导致交叉反应的发生。肾小球炎,心肌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T细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的一类抗原。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的一类抗原。细菌脂多糖、荚膜多糖及聚合鞭毛素等。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值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特异性识别、结合和清除相应抗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secreted,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根据其存在形式,分为分泌姓(sIg)和膜型(mIg)。*互补性决定区(CDR):即高变区(HVR),免疫球蛋白的VH和VL内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成为高变区。由于VH和VL的3个高变区的氨基酸在蛋白质一级结构上部是连续排列的,但经过肽链的折叠,形成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后,在空间位置上相互靠近,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故又称为CDR。 *结构域(domain):Ig的重链、轻链均可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称为~每个结构域大小相似,约含110个氨基酸。Ig轻链只有VL 和CL两个结构域,重链的结构域随着Ig种类不同而变:IgA-4、IgD-4、IgG-4、IgE-5、IgM-5。与重链可变区相接的恒定区结构域称作CH1,然后依次为CH2、CH3、CH4。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能力,此即抗体的调理作用。 *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结合后,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A型题] 1. 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其表面主要具有的第二信号作用的分子是: A.CD28 B.CD40 C.CD40L D.B7 E.MHC-II类分子 2. 活化的Th细胞活化B细胞时,B细胞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 A.CD28 B.CD40 C.CD40L D.B7 E.MHC-II类分子 3. B细胞活化所需的活化信号1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 A.CD2 B.CD3 C.CD4 D.Igα、Igβ E.CD8

4.初次应答时,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 A.BCR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B.BCR识别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C.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上的CD40L结合 D.B细胞上的B7与Th细胞上的CD28结合 E.BCR与抗原结合 5.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 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 C.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D.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 E.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 6.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A.抗原呈递细胞是B细胞 B.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 C.抗体滴度较高 D.所需抗原浓度低 E.TI抗原可引起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 7. TI-Ag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哪种细胞参与? A.巨噬细胞 B.Th细胞 C.NK细胞

D.TDTH细胞 E.以上均不需要 8. BCR能识别: A.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 B.线性决定簇 C.连续决定簇 D.Ag肽-MHC复合物 E.特异性坑原 9. Th细胞的TCR能识别: A.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 B.TI-Ag C.外源性抗原 D.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 E.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10.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A.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性 B.受MHC-II类分子的限制性 C.识别抗原的线性决定簇 D.直接捕获外源性抗原 E.受MHC样分子的限制 11.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G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

2018年检验专业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检验专业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1.试述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法,脂蛋白密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A.LDL>VLDL>CM>HDL B.HDL>LDL>VLDL>CM C.VLDL>LDL>HDL>CM D.CM>VLDL>LDL>HDL E.HDL>VLDL>LDL>CM 2.测定血清白蛋白时临床常规使用的方法是() A.溴甲酚绿法 B.双缩脲法 C.磺柳酸法 D.免疫比浊法 E.凯氏定氮法 3.血清总蛋白测定,临床上首选的常规方法是() A.酶试剂法 B.凯氏定氮法 C.双缩脲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磺柳酸法 4.在应用速率法测定乳酸脱氢酸(P→L)活性时,将NADH氧化为NAD,引起() A.340nm吸光度增加

B.340nm吸光度降低 C.405nm吸光度增加无改变 D.405nm吸光度降低 E.该方法设计不合理,无相应波长吸光度改变 5.某溶液的酸碱度从pH5降至pH3,问氢离子浓度改变了多少倍() A.2倍 B.20倍 C.200倍 D.2000倍 E.100倍 6.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邻甲酚肽络合酮法 D.过锰酸钾滴定法 E.EDTA络合滴定法 7.考虑进行治疗监测的药物需具备下列情况,但除外() A.药物毒性大 B.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 C.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 D.不同治疗的目的需不同的血药浓度 E.开始治疗阶段

8.分子量为200的某种有机物配成1mmol/L的水溶液,用0.5cm的光径的比色体,使用某一波长光源,测得吸光度为0.100,问该物质的摩尔消化系数为() A.20 B.100 C.200 D.400 E.10 9.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A.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B.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 D.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E.不移动,峰值不变 10.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与免疫化学方法的高灵敏度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为() 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B.琼脂糖凝胶电泳 C.免疫固定电泳 D.等电聚集电泳 E.SDS—PAGE 答案: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68198复习进程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 案68198

1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5 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共有的毒素是() A.溶血毒素 B.致热外毒素 C.剥脱性毒素 D.杀白细胞素 E.肠毒素 【答案】A 2.了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 A.淋巴小结 B.脾小结 C.红髓 D.白髓 E.中央动脉周围弥漫淋巴组织 【答案】E 3.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A.外耳道 B.小肠 C.胆囊 D.眼结膜 E.尿道口 【答案】C 4.半抗原() A 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无免疫原性E.仅能刺激 B 淋巴细胞 【答案】D 5.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葡萄球菌 E.结核杆菌 【答案】E 6.青霉素、头孢霉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C 损伤细胞膜 D.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抑制粘肽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答案】E

7.与Tc 细胞表面CD8 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A.MH&I 类分子轻链 B.MHC-Ⅱ类分子0191 功能区 C.MHC-n 类分子e2p2 功能区 D.MHC-I 类分子重链ala2 功能区 E.MHC-I 类分子重链3 功能区 【答案】E 8.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保持抗原性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人型结核杆菌 2014 执考交流QQ 群30952299 118525240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国家医学考试资讯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执业医师考试资讯以及最新辅导资料 【答案】D 9.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使苗体蛋白变形凝固 C.破坏DNA 结构 D.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 【答案】C 10.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A 伤寒杆菌B.霍乱杆菌C.肉毒杆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球菌 【答案】C 11.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答案】C 12.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抗生索 B.抗毒素 C.类毒素D 细菌素E.破伤风菌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