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复习

高考历史复习

绝密★启用前至使用完毕

高考历史复习

【注】根据高考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编写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内容: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首先是周王对诸侯国: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周王以自己的名义将王畿以外的一些土地、人民等分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和一些先代的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其次是诸候国对周王: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政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经常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目的:周王朝想通过建立子国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2、宗法制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宗法制的内容:通过血缘的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法的核心)。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宗法制特点:①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家” 和“国”密切结合;②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等级森严。

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3、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

(二)废分封,置郡县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与行政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补充:1、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①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其次,确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皇帝制度的建立;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制定严酷的法律;为了防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由都城通往各地的驰道;开灵渠;大规模移民等。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四、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1、措施:① 置中朝(内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② 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③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影响: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

1、三省职权: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收精兵:设置三衙统兵和枢密院调兵相互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并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原则部署兵力

2、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等的权力;(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3、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目的: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4、作用及影响: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和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元加强中央集权

1、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

评价: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以皇权至高无上的核心;历朝历代积极调整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的来说: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同时,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选官制度。

自始至终:充斥着皇帝与丞相,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要注意与前面的秦时中央集权的影响结合起来。)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五、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1、明太祖废丞相制度,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管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清朝设军机处时间:雍正帝。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权限: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

积极作用: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结果: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地域:最早在黄河、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南稻北粟)——(P课本第2页)

2、耕作方式的发展

※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时代——铁制农具和牛耕——(P课本第3页)

(原始社会)(原始末期至商周)(从春秋战国起)

说明:从春秋战国起,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出现)

3、牛耕的发展——(P课本第3页)

春秋后期出现——汉代广泛推广——唐代曲辕犁又称

江东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4、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开始使用,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5、水利的兴修: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率领民众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与青城山一起)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体现了先民的勤劳智慧。

结合都江堰的修建,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投资大、见效慢,但是它会极大改善社会生产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推动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

6、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P课本第2页)

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P课本第3页)

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P课本第5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④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⑤经济重心自魏晋起由北方中原地区逐渐向南方转移;到南宋时,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什么?——(P课本第5页)(1)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3)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2)手工业的发展

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丝织业:——(P课本第16页)

上古时代发明养蚕缫丝——西周以后工艺发展——汉代远销欧洲、“丝国”之称——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明清进入鼎盛时期,并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P课本第15-16页)

(1)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约15个世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烧制出了原始

瓷器。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

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

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

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

东窑。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

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好。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珐琅瓷是陶瓷中极为名贵的一个品种,其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与制作工艺极为细腻。珐琅瓷工艺始于欧洲,自明代传入中国,成为皇家贵族的专用“官窑”瓷器。由于珐琅瓷烧制难度极大,产品少、质地精,被誉为“彩瓷皇后”。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P课本第18-19页)

①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③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④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⑤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⑥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制约。⑦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3)商业的发展

三、列举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商业的发展——(P课本第21页)

1、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的产生:

2、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设官统一管理

4、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①出现以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②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③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4、唐宋时期的商业

①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与表现

a、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的经济往来

b、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c、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往来频繁,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②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集镇、夜市出现

③元代商业的发展: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进入新的高峰期

5、明清时期商业的新特点

①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②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③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④形成许多区域性、行业性大商帮

二、城市的繁荣——(P课本第22页)

1、周秦至唐代城市的特点:

①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长或市令管理

②市设在城中特定位置,用围墙与居民区隔(“市”与“坊”分开)

③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④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⑤这时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不显著

2、宋代城市的特点

A、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B、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

C、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

D、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草市

E、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4、汉唐宋明清时期三种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

A、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兴起: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

B、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

C、明清工商业城市的兴起:松江、佛山、景德镇、汉口、盛泽镇

三、商业发展特点

①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四、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政策——(P课本第23-24页)

1、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

2、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时间:战国时期

表现: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是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三是重征商税。

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汉高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

4、唐朝中期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5、明清坚持重农抑商,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贸易

总结: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业与农业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后面。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P课本第27-28页)1、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资本主义萌芽是高度发展的封建

农耕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

初形态。

它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积聚在少数人手中的货币财富;

二、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生产目的、特征

A. 时间:明朝中后期;

B. 地点: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

C. 原因: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手工业的进步

D. 生产目的: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进行的商品生产

E. 特征:自由雇佣劳动

(三)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P课本第28-29页)1、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表现: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

原因: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3)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打击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4)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对外交往。

之一:重农抑商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①限制经营;②强制摊派;

③低价征购;④苛税盘剥

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①凝固和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②压制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变革。

之二:海禁是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闭关

锁国就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

内容: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原因: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目的: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

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在国家对外政策上的反映,也是君主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的反映。

闭关锁国政策并非要完全禁绝海外贸易,而是实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

闭关锁国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民族自卫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使中国日

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限制对外贸易。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

作扼要评价。——(P课文第2-3页)

儒家: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

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

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

《春秋》等。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

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

定了基础,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

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

具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

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者。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

“天命论”;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

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

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

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

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

再受重视。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

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P课文第11页)

(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3)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5)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②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汉代儒学:——(P课文第13-14页)

背景:

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

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2、评价(历史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②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3)宋明理学

(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理学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

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

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3、主要内容:——(P课文第16-17页)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

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

“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

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

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

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P课文第18页)

历史作用: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P课文第20-22页)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P课文第20页)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

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顾、王、黄(各自著作见课本)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P课文第21-22页)

3、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的概况:

(1)造纸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印刷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

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③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评价: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P课文第28页)

概况:①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②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③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4)指南针——(P课文第29页)

概况:①战国——司南②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③ 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评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时期创立(孔子及其主要学说)——战国时期发展(孟子与荀子及其学说)——西汉确立独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统思想)——南北朝时期出现危机——宋明儒学的创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明清时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张)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汉字与书法——(P课文第32-33页)

(1)文字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标准字体:籀文)——春秋战国:混乱——秦:书同文(小篆、隶书)

(2)书法: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王羲之“书圣”《兰亭序》)——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P课文第33-35页)

2、绘画:——(P课文第37-39页)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帛画——魏晋: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唐:雍容华贵(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宋元: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原因: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明清:风格奇特(原因:时代的变化,社会动荡)

②民间绘画:a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b代表: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贴画

③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P课文第40-43页)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贵族平民的生活。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

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

3、汉赋: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

韵散文。如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唐诗:(1)繁荣原因:①统一、强盛②中外、民族间交

流频繁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制度的确立(2)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李、杜、白见课本5、宋词:——(P课文第42页)

(1)繁荣原因: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②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2)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3)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见课本42页)

6、元散曲:——(P课文第43页)

(1)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2)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7、明清小说;——(P课文第45页)

(1)社会背景:①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

说创作③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④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⑤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成就:①“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②“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③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1、爱琴文明: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它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充满好战尚武气息。

2、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以工商、航海为主,向海外殖民扩张(民主的经济基础,富有开拓、冒险精神)。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8—6世纪,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补充:1、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

2、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得: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失: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3、古希腊城邦政体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划分依据:根据城邦公民享有权力的多少)。

(2)罗马法

二、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罗马法的形成:

1、《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制定的,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是罗马法的渊源。

意义:《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意义: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们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3、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

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P课文第52页)

最早的哲学流派是自然哲学,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

醒。代表人物泰勒斯,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

“西方哲学之父”。

2、智者学派:——(P课文第52-53页)

(1)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

富,思想活跃。

(2)观点及代表人物:智者学派以认识社会为讨论重点,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这一

切构成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格哥

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3)评价:①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认了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②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3、苏格拉底:——(P课文第53页)

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亚里士多德:——(P课文第54页)

名言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最大的哲学贡献创立了逻辑学。他被称为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留下了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5、希腊先哲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思潮

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6、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二)知道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和《十日谈》、《哈姆雷特》,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艺复兴——(P课文第55-57页)

(1)背景:

①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对西欧思想文化的垄断

②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新兴资产阶级兴起并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但由于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④14世纪中叶,黑死病的蔓延促使人们开始反省。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其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早期代表:薄伽丘,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

三杰,代表作为《十日谈》,享有“人曲”美誉。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见课本55页(揭露、抨击、歌颂、肯定、提倡、反对)

②全盛时期(15世纪后期)a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丰富的思想感情,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b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品《大卫》,其创作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他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c拉斐尔,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其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享誉于世,被后世尊为“画圣”:

③发展与传播(16世纪):莎士比亚。英国人文主义代表,戏剧家,代表作品四大悲剧与两大喜剧,其中《哈姆雷特》深刻反映其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4)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①性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

④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⑤具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2、宗教改革

(1)背景:——(P课文第58页)

①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与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思想: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③直接原因:教皇在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券

(2)马丁·路德及其宗教改革:——(P课文第58页)

①思想:其著作为《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学说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②影响:马丁路德改革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3)加尔文及其宗教思想:——(P课文第59-60页)

①宗教主张:其著作为1536年《基督教原理》,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进一步解释为“先定论”,是其宗教观的核心。

②影响:加尔文的“先定论”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了辩护,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在实践中宗

教改革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建立了民主教会等,因此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4)宗教改革的意义: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2)启蒙运动

(三)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背景:——(P课文第61页)

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要求进一步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作用;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思想武器。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孟德斯鸠:——(P课文第61页)

法国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要思想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最早实践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

(2)伏尔泰:——(P课文第62页)

法国人,代表作《哲学通信》,主要思想是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后世评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卢梭:——(P课文第62-63页)

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

(4)康德:德国人,代表作为《纯粹的理性批判》,主要思想为“人非工具”,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启蒙运动的影响:见课本63页中部

①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

(1)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的

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

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

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2)不同点:①从背景上看,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②从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③从影响上看,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促成了西欧在商业经营范围上的重大转变。(2)导致商贸中心西移,欧洲诸国商业地位变化。(3)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对美洲的影响: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非洲的影响: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葡萄牙人在15世纪开始贩卖黑人奴隶;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

4、对亚洲的影响: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大意义

①加强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由于新航路开辟,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市场空前广阔。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③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商业发生重大变化,贸易量大增,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出现了商业股份公司。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二、了解“海上马车夫”荷兰兴起和在美洲、亚洲的扩张、了解英国的崛起和在北美、印度的扩张;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P课本第38页)

①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②贸易范围:西北欧的海域贸易、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③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的香料贸易

④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商贸发展带动银行信贷业的发展,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P课本第38-39页)

(1)最初的殖民活动(16世纪):政府鼓励的海盗掠夺,(2)商业战争(17—18世纪):对荷、法,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①开拓和经营北美大西洋沿岸13个殖民地;②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东印度公司最为著名)③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4)影响: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特别是黑奴贸易,给英国带来巨额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北美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但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急剧扩大的市场引发了多次工业革命。

3、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业革命

三、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了解工厂制度的出现,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的到来的史实;了解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影响,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两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P课本第41页)

①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社会稳定;②人口(劳动力)和资本流动自由;③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国内外)。(2)进程: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万能蒸汽机”的重要意义:①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②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③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入铁路运输时代;)——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轮)——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3)影响:引起了社会生产的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引起了社会政治革命: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确立和了巩固对世界的统治。

改变了世界形势: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开始了全球化时代。

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P课本第42-43页)

(1)标志:同时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的技术革新热潮。(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3)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还引起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电蝗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技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不仅推动了机器的新革命,而且引发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③化工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新材料。④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⑤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3)影响:A、发电机等电气的发明和使用,使机器使用更加普遍,并且推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

B、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大企业)。促进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C、极大改善人们生活,电报电话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联系。

D、各种电气走进家庭,逐步代替了人类的家务劳动。电影、电视技术,帮助人们获取更多资讯,丰富了人类文化生活。3.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组织变化

(1)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到来;(2)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3)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推动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即垄断的产生)。(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1、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①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途径

(1)国际贸易的发展

原因:产品数量大、种类多,需求日益多样化;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自由贸易政策;工业革命。

(2)资本和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资本的流动是指资本输出或对外投资;人口的流动影响:为移民国带来劳动力和技术)

3)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的进步

影响:加强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的经济联系;为欧美带来利润、市场、原料;引导拉美国家的生产方向。

4)武力威逼(海外扩张和殖民统治)。

3、表现:全球受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

①欧美各国可从世界范围获得原料、初级产品或倾销商品、进行投资;②经济危机的国际性。

4、作用

(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2)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

(3)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二)《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

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补充: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2、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二、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给英国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政治上的松散状态也无法形成强有力中央政府来稳定秩序,保护国家和利益和主权。

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它维护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按三权分立学说,推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全国性议会:立法,掌管财政)、司法(统管全国的司法体系:法院)和行政(全国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三个部门。

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规定了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1789宪法修正案规定了人民若干自由权。

宪法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

意义: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该宪法是资产阶级最早的成文法,它的颁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进步巨大,影响深远。

二、联邦制的形成和巩固

1789年,美利坚合众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总统,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总统。治国原则:依法治国,坚决杜绝专制。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等。)

1861年,美国南方11个蓄奴州发动叛乱,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领导的广大北方依法平定叛乱并取得胜利。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获得相对的完善。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三、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一)1875年法国宪法制定的背景和内容

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内容:①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参议院)和下院(众议院)组成。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总统

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末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由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成立了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1、国体——联邦制国家由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①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家担任,称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17人,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补充: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

(1)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是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开始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巴黎公社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

1、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2、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经过选举产生自己的政权——公社,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3、巴黎公社政权建设:

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意义:(1)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2)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补充: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思想条件: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2、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客观原因:敌人的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仅是一场革命,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一)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走私和虎门硝烟

(1)英国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危害:“兵荒银弱”,危害清朝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犯,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条约内容及危害:将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

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城—洗劫北京并烧毁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攫取利益。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后来,在列强的干涉下,日本交还辽东半岛,但中国需交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3、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4、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5、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鸦片战争: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期间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学习外国技术,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显示出中国爱国军民不畏强暴、坚决抵御外侮的斗争精神。

3、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民众也以各种形式进行抵抗。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补充:

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扶清”有利于争取军官,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具有反帝精神,但笼统排外。“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使清政府态度产生变化:镇压——招抚——剿灭

3、评价义和团运动:性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一、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

经过:太平天国由南到北发展。前期:从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到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具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1853年达到全盛时期;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防御战;洪仁王干主持朝政,发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二)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补充: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

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2)辛亥革命

二、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由与同盟会保持密切联系的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划,在起义计划泄密的非常情况下,1911年10月 10日,由革命士兵熊秉坤、金兆龙率先起义,并取得成功。革命党人建立第一个省级政府——湖北军政府,国号“中华民国”。

3、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受武昌起义的鼓舞,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实行了政治制度的创新。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补充:(1)辛亥革命背景: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辛丑条约》签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内外交困,进行新政,新政失败。

(2)“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三、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简要过程

导火线: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

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结果: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二)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性质: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补充:五四运动背景:一战期间,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壮大起来,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日本在一战期间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出兵占领山东,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日民族矛盾尖锐。

(4)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判别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

中共二大确立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最重要的成果是制定了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大会明确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概括为:反帝、反封、统一)

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起来,并进行了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三)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结果——被迫撤离南昌,转移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损失较重的情况下,放弃进攻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湘粤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影响: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四)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长征的经过: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和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为全民族抗战的到来

创造了条件。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精神财富。

遵义会议:背景——由于左倾错误,红军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时间——1935年1月。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五)抗日战争

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激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随后,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大国将主要力量投入对日作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为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20世纪30-40年代日军侵华暴行

1、侵华战争

(1)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

(2)1932年1月,日本侵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

(3)1935年,日本侵略军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4)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5)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日军对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民进行残酷屠杀。此外,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七三一部队”。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宣告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建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意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入了一个全民族抗战的崭新阶段。

(三)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抗战及其意义

1、四次会战:松沪会战(谢晋元)、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意义: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四)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1、1937年8月,召开洛川会议,确定全面抗战路线。

2、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3、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1941年开始,面对极端困难的局面,中共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5、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重要准备。

(五)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补充: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935年8月,中共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宣告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建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西安事变:

原因:日本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在西安督促“剿匪”的蒋介石及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认为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危急形势下,应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3、全民族抗战

1937年秋,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分正面战场和敌后两个战场与日军抗战。

4、抗战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影响,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一)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结果

1、鸦片战争前的经济结构

(1)传统的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传统经济结构瓦解的原因及表现——(P课本第48页)原因:列强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列强争相对华倾销商品。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表现:(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经济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

2)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业经济的自给成分减少。(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小农经济解体速度不同,导致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距拉大)

4)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经济走向全球化)

3、小农经济解体的影响——(P课本第50页)

1)减少了农业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2)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阶层;他们进入政治领域,对近代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P课本第53页)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四)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P课本第53页)

(原因):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创办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受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

(五)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

(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P课本第54页)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②本国专制官僚势力的剥削;③归根结底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工业不得不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本国政府的庇护。

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压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

补充

洋务与官办

洋务运动的含义: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

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

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且地区分布的失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使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一)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P课文第

88页)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

西方联系扩大

②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

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了中

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③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

④意义: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

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P课文第88-89

页)

背景:①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

文化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

势③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

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

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

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

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

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

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作用。作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维新变法思想及作用:——(P课文第89-90页)

1)早期维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人物,随着中法战争的失败,早期维新派开始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还主张发展工商业。这些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统和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

①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B、梁启超,突破康有为理论的束缚,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C、谭嗣同。极力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堪称维新运动的勇士。

D、严复,系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主张,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③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内容包括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维新思想的影响: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2)新文化运动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背景:——(P课文第92页)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P课文第92页)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主要阵地:《新青年》(发表的意义见课本93页)

3、主要内容:——(P课文第93页)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P课文第94页)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c.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新文学的典范——(P 课文第96页)

④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4、思想影响:——(P课文第97页)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⑦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P课文第103页)①开始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

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

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系统介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

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

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P课文

第103-104页)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郑中夏、蔡和森、瞿秋白、

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第三部分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俄历10月25日即公历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首次胜利。十月革命爆发,俄国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政权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大会;政府—人民委员会)

政权巩固措施:

(1)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经济上:《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外交上:《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4)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共和国)

3、十月革命的影响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俄国在短时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寻求解放的道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P课本第72页)

1、背景:①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②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③苏维埃政权提出“一切为了前线”。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P课本第73页)

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③政府暂时无力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生产。

2、主要内容:

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③贸易——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3、特点:①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5、认识:①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建立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新经济政策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3)“斯大林模式”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P 课本第73页)

(1)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袖;

(2)苏联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实行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2、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3、斯大林模式的表现:——(P课本第74页)

1)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4)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P课本第74页)

1)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基本实现工业化

①国家能够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②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2)消极影响: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剥夺农民的太多,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⑤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成为苏联控制东欧的手段。

5、经验教训:

(1)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2)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应从生产力的角度去审视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否正确。(4)国民经济应按比例直协调发展;(5)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三、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P课本第87页)

1、背景: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②特别是农业落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美苏争霸局面形成。

2、内容:——(P课本第87页)

农业改革:①允许集体农庄的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②垦荒,扩大谷物生产;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工业改革: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

3、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二)勃烈日列夫改革

1、内容:

工业方面:①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局限性: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后期趋于保守。与美国军备竞争,经济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P课本第88-89页)

1、背景: 1985年经济全面滑坡的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过程:

①“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提出,改革开始。②首先改革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代替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但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③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四)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这些实践和探索都是既有成功,又会有失误,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五)经验教训:

①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③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P课本第76页)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高考历史选做题方法汇总

高考历史选做题方法汇总 一、高考历史选做题分析 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 (1)考查范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2)考查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用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块内容全部以主观题型呈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涉及知识不交叉,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3)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小题两个设问,共15分。 (4)试题命制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以丰富的材料为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只有2011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材料是以图的形式出现的)。 (5)考查的能力重心所在: 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 ②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分析成因及影响,经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体现出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明白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设计的试题,能让学生了解近代这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能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doc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套路 选择题的分类 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考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文字材料型、图画型、表格数据型、概念型、因果型、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逆向型、组合型、程度型。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同时,可以采用相对不同的解题技法来作答。 但做题的第一步是审好题。如何审题? (1)审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 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 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 高考历史六类选择题技巧 组合类选择题 考查能力:考查考生对多个历史事件的甄别、判断、解读能力。

命题特点: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 典题例证: (广东省梅县2013届高三历学期期中测试.T16)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革委会”是“*”时期的特有产物,②是“大跃进”时期农业产量浮夸的具体体现,③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④③,故答案选D。 此类题型解题技巧: 1.排序型选择题。确定首尾法。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哪一个排在首位或末尾,可降低难度;也可以通过确定某两个或几个小项的位置关系,来提高解题效率。 2.排除型选择题。将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固定或排除,只要排除某一个小项,答案即可得出,即使对其他选项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也能答对。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大题整理练习分析

大题练习 (2011年湖南)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历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自动保存的)

201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部分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篇一: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txt>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 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 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 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 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 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2019年高考历史终极模拟卷(7)

2019年高考历史终极模拟卷(7) 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2、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两种不同的叙述反映了( ) 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B.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全部历史真相 C.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叙述呈现的 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 3、北宋词人裴湘在《浪淘沙·汴州》中写道:“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这一描写反映出北宋开封( ) A.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 B.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C.已经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 D.成为中外经济交流的枢纽城市 4、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清政府已改变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有利于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D.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机构

历年高中历史高考论证题分析(大题)

历年高考论证题分析 2017年全国卷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信息:自14世纪以来,中西方联系日益加强。 阐述:自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西方殖民国家进行殖民掠夺,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亦加强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往来。 自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成为了中国航海界的创举,加强了中国和国外世界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西方传教士来华,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来华,传播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加强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推动明清时期总结性著作的出现,如《泰西水法》、《天工开物》;同时西方殖民者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带来中国,促进了中国饮食结构的变化,同时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产品也大量输往欧洲;而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信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联系日益紧密 阐述: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欧洲各国进行殖民扩张,打破世界各地分散的局面;西方各国的扩张,极大程度密切了中西方联系; 西班牙和葡萄牙势力到达中国东南沿海,美洲的经济作物也传播到中国,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扩大;中国茶叶、丝绸等输送到欧洲;同时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西学东渐”的现象开始在中国出现,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推动了一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的出现,如《天工开物》和《泰西水法》等著作。东西方之间的往来对于双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明清时期,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中西方依旧由较为密切的往来。 2017年全国卷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1 钟表的演变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题: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阐述:在近代以前,生产力水平低,处于封建制度及传统教会控制下,科技发明比缺乏,人们的计时工具比较简单,日常生活较单调; 至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等事件,极大推动人类近代化历程,于18世纪至20世纪,先后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先后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众多科技发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电影、电报、电话、汽车、轮船等发明的出现。 综上所述,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使得日常生活趋向于多元化。

历年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

2001 13.宋代教育的特点是() A.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C.学校教育未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B.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D.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2001 1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A.新式学堂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了科举制度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2001 15.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人 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2001 16.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2001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2001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 2001 1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 2001 20.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2001 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 2001 22.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 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2002 15.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A.扬州B.泉州 C.明州 D.广州 2002 16.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D.理藩司 2002 17.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了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 ①《缀术》②唐乐③熬糖法④班田制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③④ 2002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2 19.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2002 20.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直接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A.美西战争B.普法战争C.拿破仑战争D.意埃战争 2002 2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02 22.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002 2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2002 2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

高考攻略历史选择题注意点及易错易误知识点!

高考攻略历史选择题注意点及易错易误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题注意点 1、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材料,可以跟课本知识不一样或完全对立;最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和事件,尤其是特俗的时间段,如1959—1961年,立马反映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等,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 2、做历史选择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即排除与材料无关、不符合史实的选项。 3、一般而言,遇到过于绝对的、开始或结束等,都是错的,但是仍要结合材料;倘若遇到程度副词,如严重、很大之类的,需要注意。 4、一般而言,说法比较中肯的,如一定程度上之类可以列为优先选择,当然是尊重材料。 5、要区分群体和个体,个体是不能反映群体意识的,切勿以偏概全。 6、易错易误知识点修正: (1)先秦时代(夏商周)没有实现中央集权,也没有皇权,但有君权(君王的权力); (2)宗法制侧重于家庭内部关系的调整,而分封制则侧重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从秦到清,如果涉及中央官制,一般是考察君主专制;如果君主的某些行为收到限制,则君权收到限制;如果涉及中央和地方,则考察中央集权。 (4)中国古代没有所谓的民主政治。 (5)存在即为合理,所以如果说某种制度不适应发展,其应该出现很多弊端。 (6)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故而不可能消除;正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才导明清租赁关系的盛行。 (7)在考察史学方法的时候,一定切记正确的结论要经过考古文物和文献记载的双重验证。 (8)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进而导致南宋以后文化呈现南强北弱的趋向。 (9)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既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也是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的时候,也出现了反封建思想。 (10)儒家思想遭到挑战的有:魏晋南北朝(佛道冲击)、新文化运动(动摇)。 (11)从人头税到土地税的转变,反映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呈现减弱趋势,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年高考真题之 南亚 高清

测试题3 (2015 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5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16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2分) (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4分)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白然原因是、、。(3分)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2分)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 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3分) (2012年高考四川卷)(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图11 (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其成因是。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F是。(8分) (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2分)

(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图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4)图10中M 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 (5)图13是东海沿31°N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表见答题卡)(8分) (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0 5 1.0 2.0 3.0 4.0 122 ° 124° 126° 128° 130° 经度 盐度(%) 冬季 夏季 图13 海拔(m) 15001000 500 东西图 12

高考选择 历史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咋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卷)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近五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近五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4 刺史监察制度(1-1) 分封制、等级制(1-1) 君主专制(1-1) 小农经济(2-1) 儒家思想(3-1) 25 古代中国文化(3-2) 程朱理学(3-1) 儒家思想(3-1) 君主专制(1-1) 小农经济(2-1) 26 明清经济(2-1) 雅典政体(1-6) 程朱理学(3-1) 宋代经济(2-1) 宋代监察制度(1-1) 27 陆王心学(3-1) 光荣革命(1-7) 海禁(2-1) 科举(1-1) 中央集权(1-1) 28 内阁(1-1) 近代西方科技(3-7) 近代经济(2-2) 近代经济(2-2) 近代经济(2-2) 29 君主专制(1-1) 近代民主革命(1-3) 戊戌变法(3-3) 北伐战争(1-3) 甲午中日战争(1-2) 30 民族工业(2-2) 工农武装割据(1-3)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2-4) 抗日战争(1-1) 抗日战争(1-3) 31 工农武装割据(1-3) 罗斯福新政(2-6) 一五计划(3-3) 一五计划(2-3) 十年探索(2-3) 32 一五计划(2-3) 欧共体(2-8) 雅典民主政体(1-6) 罗马法(1-6) 罗马法(1-6) 33 市场经济(2-3) 斯大林模式(2-7) 1987宪法(1-7) 英国内阁(1-7) 英国两党制(1-7) 34 罗马法(1-6) 欧洲格局(1-9) 苏联新经济政策(2-7) 罗斯福新政(2-6) 经济区域化(2-8) 35 世界贸易(2-8) 改革开放(2-3) 欧元(2-8) 世界银行(2-8) 马歇尔计划与欧洲联合(2-8) 40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2-3) 中国古代海洋利用(2-1) 中西方科技成就(3-3,3-4) 儒学的发展(3-1) 近代人口增长与压力 41 评析“冲击—反应” 评析汉唐地方制度 评析抗日战争 评析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评析“制度构想与实践” 选修一 王莽改革 清末新政 魏晋法律改革 唐代币制改革 唐太宗时谱牒改革 备注:图中所示的1-1,1-3等为考点在教材中的目录,如1-1为必修一第一单元; 以人民版教材为目录依据; I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 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 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 的难度。 II .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

2019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示例

2019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示例 高考历史可能是所有高考科目里最难的,一些考生大省的历史平均分在40分左右。历史选择就有48分的分值,而正确率只有20%到30%。所以,许多一线历史教师和高三学生惊呼:历史选择题者得文综考试! 如何迅速准确的完成历史选择题,是现在高三冲刺阶段学生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秒杀”历史选择题的几个方法。 首先呈现“秒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9项神技。 1.优先关注“阿拉伯”(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 历史选择题的阅读,快速准确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在一大堆汉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数字还是是很容易的。 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就是解题的钥匙。因为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年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 大家知道在汉语言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符号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3.绝对化的选项一般错误 4.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 5.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 6.矛盾的互补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答案 7.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不靠谱 8.看见什么选什么(题目考察的是历史现象) 9.看见什么不选什么(题目考察历史本质、规律、特点) 这9大技巧其实反映了高考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是高度关注历史问题的时空定位的,历史高考是特别强调历史学科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历史学科高考特别关注学生历史思维逻辑的培养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2014年全国2卷的高考历史试题。对每一个题目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大家一起体会一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解析:本题首先要优先关注“穿衣戴帽“的关键考点“雅言”。“雅言”就是西周的普通话。然后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逻辑推理能力。“雅言”可能最早起源来自何处? 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题目还是有一定的迷惑度的。这时古代文明起源的知识越多越可能形成解题的障碍。就是心理学上的“前摄效应”。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范围传播。应该说中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听说过一些名词,不可能作深入的

历史上重大改革(规律性总结+知识梳理+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

第一篇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戊戌变法: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或民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俄国:赫尔岑等人的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二)改革内容(措施)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高考历史选择题应试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应试技巧 一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二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历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汇编(含答案)

历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材料分析题论述题汇编(含解析答案)2019年全国卷一(材料分析题) 41.(2019·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2018年全国卷一(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 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 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 2 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 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27.图 6 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 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 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 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2020备考资料: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

高考攻略| 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 选择题 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 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 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 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时间定位)。 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非选择题 (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 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六种题型 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 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