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文献的分类(字母含义)

参考文献的分类(字母含义)

参考文献的分类(字母含义)
参考文献的分类(字母含义)

参考文献的分类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

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

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

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 〔P〕.EP 0634524.1995-01-18

〔 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 P 〕.日本,特开平

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

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关于新能源的定义(精)

关于“新能源”的定义 中国能源网https://www.doczj.com/doc/d19524137.html,韩晓平 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对于“新能源”的定义比较含混,范围不够清晰,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观点趋向过于狭义化。所谓“新能源”,确实包涵着狭义化和广义化的两个层面的定义,关键是“新”字的界定对象,这个“新”字是想区别于传统的“旧”能源利用方式及能源系统,还是想表述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能源技术?我们认为这个“新”不仅区别于工业化时代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形态,而且区别于旧式的只强调转换端效率,不注重能源需求侧的综合利用效率;只强调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注重资源、环境代价的旧的传统能源利用思维模式。 目前对于新能源的狭义化定义,主要是将新能源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中。客观的说,仅仅谈可再生能源,而不强调“新”与“旧”的本质区别,将会严重束缚我们的创造性和新能源自身的健康发展。严格地讲,可再生能源不是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前是没有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的。自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火之后,数十万年以来,可再生能源一直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它是最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只是今天当人类无法承受工业化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巨额代价时,我们才重新赋予可再生能源以“新”的含义,它的新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在今天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新的意义。它是一系列新技术;也是一系列新思维、新观念、新哲学;更是新市场、新机制和新交易。最近,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高盛高华公司董事长方风雷提出:“新能源,新文化”,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与人类的文明进程相联系,从文化层面重新审视新能源的涵义。然而,对于环境和资源具有新意义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 要搞清什么是新能源,就需要搞清什么是传统的能源利用形式,特别是工业化时代的能源利用特点。由于技术的发展,对能流密度和能量强度的需求日益提高,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城市化建设都对能源系统规模化的要求日益强化。应对更强的能流密度需求,只得建造更大能流密度的能源供应系统来保障供需。 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增强的能源需求,工业时代的基本法则是“规模效益”,生产形态同时强调社会分工的细化。在细化分工之后,要想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因为所有的效率评价体系仅仅基于单一产品的转换端,而不是从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技术状况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技术状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 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1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 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 发展也很快。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 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缺点: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 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 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 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 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 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 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

常用能源

第14课常用能源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来源。能根据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2、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能源的概念,能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能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的种类。 教学难点:煤的开采和利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相关的能源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而能量来源于能源。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四课《常用能源》。(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指导学生完成活动1 分析能量的来源 1、讲述:现在,结合插图来分析能量的来源。 2、提问: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3、小组讨论并汇报。 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太阳(或风、水);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石油←植物←太阳; 火车运行的能量←电←煤植物←太阳。 4、提问:我们知道的绝大多数能量来源于哪里?(太阳) 5、讲述: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 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板书)

6、讲述:请阅读65页资料,思考:资料中介绍了哪几种能源?通过阅读你了解了哪一种能源? 7、学生阅读。 8、学生汇报。(注意理解各种能源的存在形式和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加以精讲。 氢气属于二次能源,必须消耗电能、太阳能等才能使水分解。若消耗电能,制取氢能源是不可取的,而且氢气易燃,容易发生危险,到目前还不能普遍使用。 生物能源也叫生物质能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太阳能。树木、庄稼秸秆、水生植物、动物粪便等都是生物质能源。 9、讲述:哪些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自己知道的能源进行分类。 10、学生分类、汇报并小结。 (二)、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讲述:下面通过资料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2、讲述:阅读资料,结合图片,思考: 煤的开发对土地、村庄、水资源有什么影响? 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空气有什么影响? 追问:煤的使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还有哪些? (煤气中毒、温室效应、形成酸雨) 石油在运输过程中泄漏了,对相关水域、水生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3、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汇报。 5、补充资料:可燃冰开采不当会引发灾难 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为了获取这种清洁能源,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天然可燃冰的开采方法。科学家们认为,一旦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可燃冰立刻会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

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一、能源的概念 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 2、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3、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能源的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法。 (一)根据来源分为3类: 1、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 3、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二)根据能源的产生方式分类 1、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未

如何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概念介绍 & 软件操作

如何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概念介绍&软件操作一、构念的维度: 可以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因子(维度)与测项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否正确。检验指标是各个拟合优度指数和路径系数。 二、量表的信度: 信度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在一次测量中,只能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通常是用α系数。SPSS可以进行信度检验,一般要求α>0.7。每个测项的item-total correlation(项对总项相关系数)>0.4。同时还要看每个测项“α if item deleted”的值,它表示的是当删除该测项时,量表的α系数的值。如果α if item deleted>原来的α,则应该删除该测项。 三、构念的效度 1. 构念的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 收敛效度指的是量表与同一构念的其他指标确实相互关联的程度。收敛效度可通过CFA检验,观察测量项目在构念上的负载(loading),如果标准化估计值(standardizes estimate)大于0.5,且t值大于1.96,平均提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大于0.6,组合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CR)大于0.7,通常认为收敛效度较高。 ●平均提取方差(AVE):表示的是潜变量的变异量中有多大比例能用指 标变异量来解释(即指标解释潜变量的程度); ●组合信度(CR):模型内在质量的判别准则之一,反映了每个潜变量中 所有测项是否一致性地解释该潜变量。 2. 构念的判别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 判别效度指的是一个测量值与其他应该有所不同的构念之间不相互关联的程度。判别效度可通过CFA检验,如果各个因子的AVE的平方根比该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则判别效度较高(或者说AVE的平方根大于该构念与任何其他构念的相关系数,则判别效度较高)。 另外一种检验判别效度的方法是卡方检验。在一个限制模型中(相关系数限制为1),配对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允许自由估计,卡方值显著地减少了,则说明两个构念之间的判别效度较高。卡方分布临界点为 3.84(P<0.05)或6.63(P<0.01)。 3. 构念的法则效度(nomological validity) 法则效度指的是量表以在理论上可以预测的方式,与不同但相关的构念的测量值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收敛效度、判别效度、法则效度并称为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另外 两种效度是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标准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内容效度是对量表的内容表现特定测量项目任务的优劣程度的一个主观而系统的评价。标准效度指一个量表是否像预期的那样反映与选作标准的其他变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从统计数据质量角度谈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 一、引言 从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统计工作过程看,统计数据质量可以被划分为统计设计质量、统计调查质量、统计整理质量、统计分析质量以及数据发布传输质量等。统计设计质量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首要环节,在统计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统计设计质量一般包括调查问卷设计质量与调查方案设计质量,其中调查问卷设计质量指的是:通过问卷测量得到的,反映调查对象客观现象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即调查问卷设计质量的好坏,需要通过问卷测量能力的高低来检验。 在市场调查中,为了深入地研究一些本质的或理论性的现象,问卷调查法被广泛运用,除了调查时采用的抽样方法以及所抽取的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之外,调查者最关心的就是调查问卷的测量能力。问卷测量能力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问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是统计数据质量蕴涵的最主要的两个特性,一个好的调查问卷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在多次重复使用下得到可靠的数据结果,即准确性;也可以保证所得测量结果能够反映它所应该反映的客观现实,即有效性。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问卷测量能力的分析来检验问卷的设计质量,对问卷设计进行质量控制,进而发现问卷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问卷设计,提高其测量能力,最终将有助于我们得到高质量的调查数据。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检验 信度和效度的概念来源于心理测试中关于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当建构和评估测量时,通常使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技术性指标。因此我们采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来评估其测量能力,进而实现对问卷设计质量的检验。 1.问卷设计质量的信度检验 所谓问卷设计质量的信度检验,指的是对问卷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分析,即对设计的问卷在多次重复使用下得到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的检验。在实际应用中,信度检验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常用的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克朗巴哈信度,评分者信度等。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这些信度分析方法介绍的文献,在这里,笔者不再一一详述,仅列出相关公式作为参考。 (1)重测信度,也叫稳定系数,对同一组调查对象采用同一调查问卷进行先后两次调 查,采用检验公式,其中为两次调查结果的协方差,为第一次调查结果 的协方差,为第二次调查结果的协方差。系数值越大说明信度越高。 (2)复本信度,也叫等值系数,对同一组调查对象进行两种相等或相近的调查,要求两份问卷的题数、形式、内容及难度和鉴别度等方面都要尽可能的一致。检验公式同稳定系数公式,系数越大,说明两份问卷的信度越高,具体调查时使用哪一份都可以。 (3)折半信度,也叫内在一致性系数,将调查的项目按前后分成两等份或按奇偶题号分成两部分,通过计算这两部分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衡量信度。当假定两部分调查结果得 分的方差相等时,检验用Spearman-Brown公式来表示:,其中表示折半信度系数;当假定方差不相等时,采用Flanagan 公式:,其中、分别 表示两部分调查结果的方差,表示整个问卷调查结果的方差。如果折半信度很高,则说明这份问卷的各项题之间难度相当,调查结果信度高。 (4)克朗巴哈信度,是对折半信度的改进,检验公式是:,其中

能源术语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 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等级: 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示例: 飞机的舱级 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能力: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3、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提出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4、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5、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6、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7、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8、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 目标。 9、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0、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1、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2、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3、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14、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3、基础设施: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4、工作环境: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 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8、合同: 有约束力的协议。 有关过程和产品的术语 1、产品:过程的结果。 2、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有关特性的术语 3、可追溯性: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 1、合格(符合): 满足要求。 2、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3、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5、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6、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有关文件的术语 1、文件: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2、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3、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4、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有关检查的术语 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测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3、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新能源种类

一、新能源定义与种类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据此,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1.风能——迅速崛起 风能是流动的空气所具有的能量。从广义太阳能的角度看,风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因太阳照射而受热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各处产生温差,从而产生气压差而形成空气的流动。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计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3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世界风能资源巨大,陆地上的风能总量可达100万GW(世界能源理事会WEC),即使只有1%的地区可以利用,并且风电厂的负载系数只有15%—40%,所生产的点也大致相当于全世界总的发电量。相关技术的进步使其成本不断降低,风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型能源。 风能的优势: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会随着其本身的转化和人类的利用而日趋减少。风力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与天然气、石油相比,风能不受价格的影响,也不存在枯竭的威胁;与煤相比,风能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排放物。据统计,每装1台单机容量为1MW的风能发电机,每年可以少排2000t二氧化碳、10t二氧化硫、6t 二氧化氮。 风能可能或已经存在的问题:(1)风力发电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如占据大片的土地,产生噪音,对周围无线电信号造成干扰,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生存产生影响等。(2)自身经济发展动力仍然不足,风电是一项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巨大,而风力具有间歇性导致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但最主要的因素是风力发电成本仍然较高,各国政府的补贴仍然是最近几年风电能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风能分布问题,电力需求旺盛的地区多在东部沿海,而在这些大中型城市周边发展风能,风力资源往往欠丰富,故而风能的储存传输也成为一个较大问题。 风能发展展望:尽管风能的利用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和障碍,但在具有各种优势条件,化石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风能的利用会继续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认为如果把外部成本考虑进去,风电已经足以同大多数发电技术相竞争。IEA预测风能将继续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增长,IEA2008年能源技术远景项目研究表明,2030年风力发电可以占到全球电力供应的9%(约2700TWh),到2050年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2%(约5200TWh)。世界风能理事会预测:如果尽早采取有力措施,风电生产能够在2030年达到5200TWh,2050年达到7200TWh。 2.太阳能——未来之星 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由“氢”变“氦”的核聚变反应,其所产生的能量约为3.8*1023千瓦,其中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47%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千瓦,相当于美

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

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 一、任务引入 (时间:5 分钟) 【知识回顾】汽车的发明极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随 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也产生了资源消耗过度,空气 污染和气候变暖的负面问题。 【任务分析】新能源汽车,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为什么要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什么?哪些又能够被称为汽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类型? 【目标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教具;学生活动:体会场景,感知实物。 二、知识准备 (时间:30 分钟) 【相关知识】 1. 导入新课新能源汽车,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为什么要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

车指的是什么?哪些又能够被称为汽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类型? 2. 讲授新知识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定义: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非常规的车用燃料:除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醇等之外的燃料。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重点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改善汽车相关性能。因此其在排放与能源消耗方面,较传统内燃机汽车具有更大的优势。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1、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 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2、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配有地面充电和车载供电功能的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 其运行模式可以根据需要处于纯电动模式、增程模式或混合动力模式,是介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之间的一种过渡车型,具有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征,有人把它划分为纯电动汽车范畴,也有人把它划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范畴,认为它是一种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 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局方式和控

如何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概念介绍 软件操作

如何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概念介绍& 软件操作一、构念的维度: 可以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因子(维度)与测项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否正确。检验指标是各个拟合优度指数和路径系数。 二、量表的信度: 信度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在一次测量中,只能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通常是用α系数。SPSS可以进行信度检验,一般要求α>0.7。每个测项的item-total correlation(项对总项相关系数)>0.4。同时还要看每个测项“α if item deleted”的值,它表示的是当删除该测项时,量表的α系数的值。如果α if item deleted>原来的α,则应该删除该测项。 三、构念的效度 1. 构念的收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 收敛效度指的是量表与同一构念的其他指标确实相互关联的程度。收敛效度可通过CFA检验,观察测量项目在构念上的负载(loading),如果标准化估计值(standardizes estimate)大于0.5,且t值大于1.96,平均提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大于0.6,组合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CR)大于0.7,通常认为收敛效度较高。 ●平均提取方差(AVE):表示的是潜变量的变异量中有多大比例能用指标 变异量来解释(即指标解释潜变量的程度); ●组合信度(CR):模型内在质量的判别准则之一,反映了每个潜变量中 所有测项是否一致性地解释该潜变量。 2. 构念的判别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 判别效度指的是一个测量值与其他应该有所不同的构念之间不相互关联的程度。判别效度可通过CFA检验,如果各个因子的AVE的平方根比该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则判别效度较高(或者说AVE的平方根大于该构念与任何其他构念的相关系数,则判别效度较高)。 另外一种检验判别效度的方法是卡方检验。在一个限制模型中(相关系数限制为1),配对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允许自由估计,卡方值显著地减少了,则说明两个构念之间的判别效度较高。卡方分布临界点为 3.84(P<0.05)或6.63(P<0.01)。 3. 构念的法则效度(nomological validity) 法则效度指的是量表以在理论上可以预测的方式,与不同但相关的构念的测量值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收敛效度、判别效度、法则效度并称为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另外 两种效度是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标准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内容效度是对量表的内容表现特定测量项目任务的优劣程度的一个主观而系统的评价。标准效度指一个量表是否像预期的那样反映与选作标准的其他变量(标准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平行效度(parallel validity)和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 四、软件操作示意图

临床步态分析

临床步态分析(Clinical Gait Analysis) ——基础与临床孟殿怀 *偏瘫的治疗: 1、并发症及伴发症的治疗 2、运动功能——肌力 肌张力 ROM 平衡 协调 体位转换 站立与步行运动功能训练的终点目标 3、作业功能 4、感觉 5、认知 6、言语 7、吞咽 8、家居环境改造 正确站姿:纵向——要感觉头顶有根绳子拉紧,整个身体向上挺拔;横向——两肩打开,不要缩成一团。 步态:例1——保护性跛行: 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足就赶快起步前移; 触地时间:健足长、患足短 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 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 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节不稳定——关节稳定的因素:骨性结构基础 韧带与关节囊静态因素 肌肉动态因素 *单腿支撑时稳定主要靠静态因素维持,步行虽然是动态稳定,但只要步行速度够慢,稳定性还是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关节不稳不是保护性步行的可能原因。 肌无力——每个关节都有抗重力肌及其优势运动方向,如果抗重力肌无力,则关节往往固定在非优势方向,形成特殊的步态,因此也不是。 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感觉障碍——往往是步态不稳,表现为深一脚浅一脚,因此也不是。*所有单侧下肢有问题的患者,步态都表现为患腿支撑时间短而健腿支撑时间长,因此这不是特征性的表现,还要结合临床考虑。 例2——高跟鞋步态 鞋跟越高,重心面越小,稳定性越差;足的形态会有改变; 向前迈步时,除了髂腰肌、股四头肌等内力的作用,还需要外力,即小腿三头肌的蹬地,地面的相反的推动力,此时小腿三头肌进行等长收缩。跖屈时其初始长度缩短,不利于蓄能,易疲劳,且会得到强化,长时间后横截面积会

增加,出现肌肥大;长时间短缩可能出现跟腱的缩短;可出现踝关节及足的韧带的前后力量不均衡 *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初始长度——最适初长度是其静息状态的1.2倍。 肌纤维的募集 肌肉的横截面积 肌肉的长轴与离得方向 杠杆 一、步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步行的基本概念:从某一地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 步态:行走时的人体姿态,是人体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行为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外在表现。 步态分析:利用力学的概念和已经掌握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的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步态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目测,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观察,作大体分析。 定量分析——足印法 电子角度计测定法 三维步态分析 作用:判断功能状态 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判断治疗效果 预测功能转归 辅助疾病机理的研究 功能分级的标准 *有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腰背痛的原因可能是姿势不当造成的,比如脊柱侧弯或长短腿,导致重心的偏移,双侧肌力不均衡。 二、步态分析基础 1、生物力学:力的作用 杆杆原理 功与功率 关节自由度 2、解剖学:下肢主要骨 *肩外展:由冈上肌发动(运动的前30°),由三角肌发力(30°以后)。 肌肉:髋肌——前群髂腰肌—止于小转子,屈曲外旋髋关节 后群臀大肌—主要后伸髋关节,部分外旋外展髋关节,下部纤维紧张髂胫束 臀中肌—止于大转子外上,外展髋关节。臀中肌在步行时最主要的作用是反向作用,在单腿支撑相时,保证重心落在支撑侧足的内侧,避免躯干过度屈曲。若臀中肌无力则出现“鸭步”。 大腿肌—前群股四头肌—股直肌跨髋关节,可以伸膝屈髋,其余三头作用均为伸膝。*股内侧肌在0~30°起作用,股外侧肌在30~90°时起作用,超过90°主要是股直肌,股中间肌全程均有作用,但较弱。因此膝

“新能源”的定义(精)

“新能源”的定义 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对于“新能源”的定义比较含混,范围不够清晰,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观点趋向过于狭义化。所谓“新能源”,确实包涵着狭义化和广义化的两个层面的定义,关键是“新”字的界定对象,这个“新”字是想区别于传统的“旧”能源利用方式及能源系统,还是想表述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能源技术?我们认为这个“新”不仅区别于工业化时代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形态,而且区别于旧式的只强调转换端效率,不注重能源需求侧的综合利用效率;只强调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注重资源、环境代价的旧的传统能源利用思维模式。 目前对于新能源的狭义化定义,主要是将新能源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中。客观的说,仅仅谈可再生能源,而不强调“新”与“旧”的本质区别,将会严重束缚我们的创造性和新能源自身的健康发展。严格地讲,可再生能源不是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前是没有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的。自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火之后,数十万年以来,可再生能源一直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它是最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只是今天当人类无法承受工业化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巨额代价时,我们才重新赋予可再生能源以“新”的含义,它的新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在今天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新的意义。它是一系列新技术;也是一系列新思维、新观念、新哲学;更是新市场、新机制和新交易。最近,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高盛高华公司董事长方风雷提出:“新能源,新文化”,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与人类的文明进程相联系,从文化层面重新审视新能源的涵义。然而,对于环境和资源具有新意义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 要搞清什么是新能源,就需要搞清什么是传统的能源利用形式,特别是工业化时代的能源利用特点。由于技术的发展,对能流密度和能量强度的需求日益提高,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城市化建设都对能源系统规模化的要求日益强化。应对更强的能流密度需求,只得建造更大能流密度的能源供应系统来保障供需。 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增强的能源需求,工业时代的基本法则是“规模效益”,生产形态同时强调社会分工的细化。在细化分工之后,要想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因为所有的效率评价体系仅仅基于单一产品的转换端,而不是从能源利用的终端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综合优化。这种传统的能源生产利用形态,必然导致企业不断扩大能源转换装置的规模,不断加大能源输送系统的规模,也不断大量消耗和浪费能流密度高的资源,同时造成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在电力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大电网、大电厂、特高压”;在热力行业是追求:大型热力厂、大型管网系统等等。 传统能源生产利用形态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无法提高,转换系统加大,输送能源的电网、热网、铁路、管网等都要加大,中间损失自然会增加;其次是必须大规模利用资源,一方面造成小规模的资源被忽略或浪费,另一方面被资源的规模所局限,造成可利用资源的供应出现瓶颈;其三是由于效率无法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特别是集中排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问题和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造成极端气候变化频发,不是酷暑就是严寒,又进一步加大了能源的消耗,整个能源系统和生态系统同时陷入恶性循环;其四是安全问题,大电网和超高压输电为供电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频发等问题,脆弱的电网成为恐怖分子和敌对势力要挟的把柄,成为悬在现代文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再则,这种规模化的能源大生产格局,无法调动社会和民众的积极性来参与节约和优化系统能源,使能源的经营者成为孤家寡人和众矢之的。因此,人类需要在能源问题上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需要有多种新的能源转换和利用形态,建立多源新的能源供应体系,创造多维的能源交易机制来解决人类文明的动力问题,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新能源”。 将新能源狭义化而桎梏在可再生能源的狭小区间,是对新能源的曲解,其中也反映了传统能源经营者对于新兴能源形态可能构成的挑战的担忧。将新能源狭义化可以使新能源无法达到整合目的,难以形成协同效应,永远只能成为传统能源形式的“补充”,也就不可能对传统能源经营者的利益格局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能够确保他们既得利益的长期稳定和不断增值。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的规律,新的技术必然要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蒸气机代替牛马,内燃机代替蒸气机,新的能源体系和由新技术支撑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及新的能源利用理念最终会替代传统的能源利用机制。所以,新能源的关键是针对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先进性和替代性。严格的说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都可以列入新能源,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由此分析,广义新能源将主要包涵了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利用能源;2、资源综合利用;3、可再生能源;4、代替能源;5、核能;以及6、节能。 1、高效利用能源 目前中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5%左右,丹麦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超过60%,而且丹麦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少可以再提高20%。尽管这中间存在着统计口径问题,但是丹麦是全世界公认的已经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是全球的一个样板。丹麦的第一个经验就是改变传统的能源生产利用形态,打破行业分工局限,对能源的利用已经实施了“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加大了能源的整合优化利用空间,有效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清洁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能源资源的定义 中文名称:能源资源 英文名称:energy resources 定义: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河流、海流、潮汐、草木燃料及太阳辐射等。 能源资源分类 (1)按能否可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2)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二次能源,电能、汽油、柴油、酒精、煤气、热水氢能、火电等。 清洁能源定义 中文名称:清洁能源 英文名称:clearer energy 定义: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 清洁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中国目前是国际洁净能源的巨头,是世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3] (2)非可再生能源: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核能虽然属于清洁能源,但消耗铀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比较

生产清洁能源的上市公司太阳能股票、太阳能上市公司: 风能上市公司、风能股票:

核能上市公司、核能股票: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000930)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 华润生化(600893)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龙江华润酒精二大定点企业广东甘化(000576)利用甘蔗、玉米等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汽油代替品华资实业(600191)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纯车用汽油代替品: 荣华实业(600311)赖氨酸(豆粕的替代品)新增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万向德农(600371)在国内率先拥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项最新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Spss数据分析效度

Spss数据分析 KMO 與Bartlett 檢定 Kaiser-Meyer-Olkin 測量取樣適當性。.712 Bartlett 的球形檢定大約卡方675.492 df 153 顯著性.000 Communalities 起始擷取 sex 1.000 .657 grade 1.000 .837 one 1.000 .758 two 1.000 .683 three 1.000 .735 four 1.000 .706 five 1.000 .615 six 1.000 .634 seven 1.000 .642 eight 1.000 .700 nine 1.000 .767 ten 1.000 .735 eleven 1.000 .609 twelve 1.000 .844 thirteen 1.000 .697 fourteen 1.000 .779 fifteen 1.000 .707 sixteen 1.000 .655 擷取方法:主體元件分析。 說明的變異數總計 元件 起始特徵值擷取平方和載入 總計變異的% 累加% 總計變異的% 累加% 1 4.706 26.146 26.146 4.706 26.146 26.146 2 2.021 11.228 37.374 2.021 11.228 37.374 3 1.499 8.327 45.701 1.499 8.327 45.701 4 1.367 7.59 5 53.29 6 1.36 7 7.595 53.296 5 1.109 6.160 59.457 1.109 6.160 59.457 6 1.046 5.809 65.266 1.046 5.809 65.266 7 1.013 5.627 70.893 1.013 5.627 70.893

天然气烧嘴的概念及分类

天然气烧嘴的概念及分类 燃料为天然气的燃烧装置称为天然气烧嘴,工业窑炉和化工加热装置中对天然气燃烧装置的习惯叫法,也有部分习惯称之为天然气燃烧器。 产品分类: 按照烧嘴前天然气的压力高低: 低压天然气烧嘴:天然气压力在5kpa以下。 高中压天然气烧嘴:天然气压力在5kpa以上。 按照火焰的形状类型: 直焰烧嘴:又称长焰烧嘴,火焰较长,一般窑炉上采用较多。 短焰烧嘴:火焰短而有刚性。 平焰烧嘴:火焰紧贴炉墙或是炉顶内部向四周均匀伸展的圆盘形状喷出。 按照空气供给方式分类: 自吸式烧嘴:烧嘴不需要借助外力配风,自身文丘里式结构,可吸入外界空气,一般烧嘴功率较小。 配风式烧嘴:依靠鼓风机强制配助燃风,风机通常为高压离心风机。 按照空燃混合方式: 扩散式烧嘴: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不预先和天然气混合。 大气式烧嘴:又称半预混合天然气烧嘴。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部分与天然气混合。 完全预混合式烧嘴: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预先和天然气混合,一般多用在无焰燃烧类型的烧嘴上。 特殊功能分类: 可分为蓄热式烧嘴、辐射管烧嘴、可调温烧嘴、低氮烧嘴等多种新型节能烧嘴。 2用途:

天然气烧嘴是工业窑炉上常用的燃烧装置,天然气烧嘴性能的好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合理高效的天然气烧嘴应该能满足窑炉的燃烧、加热和产品工艺所满要求的条件。 3烧嘴常识: 天然气的燃烧一般分为三个过程: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混合气体的升温和着火;混合气体的燃烧。火焰稳定的条件是,火焰传播速度和可燃气体混合物的流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稳定的燃烧:燃气和空气混合速度超过火焰传播速度导致火焰离开稳定点。 烧嘴的回火:燃气和空气混合速度小于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向烧嘴内部喷射。 烧嘴的脱火和回火都不是理想烧嘴的燃烧状态,烧嘴多采用稳焰盘结构来达到良好状态。

异常步态分类

临床常见异常步态如下: (1)臀大肌(髋伸肌)步态(gluteus maximus gait):臀大肌无力者,而关节后伸无力,足跟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使重力线落在髋关节后方,以维持够关节被动伸展,站立中期时膝关节绷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态。 (2)臀中肌步态(gluteus medius gait):臀中肌麻痹多由脊髓灰质炎引起,一侧臀中肌麻痹时,不能固定骨盆,也无力提起、外展和旋转大腿,髋关节侧方稳定受到影响,表现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时,躯干向患侧侧弯,以避免健侧骨盆下降过多,从而维持平衡。两侧臀中肌受损时,其步态特殊,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步。 (3)股四头肌步态(quadriceps gait):股四头肌麻痹者,行走中患侧腿站立相伸膝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表现为足跟着地后,臀大肌为代偿股四头肌的功能而使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被动伸直,造成膝反张。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4)跨阈或垂足步态(steppage or footdrop gait):胫前肌麻痹者,因足下垂,摆动期髋及膝屈曲度代偿性增大,形成跨越步。 (5)减痛步态(antalgic gait):一侧下肢出现疼痛时,常呈现出减痛步态,其特点为患侧站立相时间缩短,以尽量减少患肢负重,步幅变短。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现可有些差异。髋关节疼痛者,患肢负重时同侧肩下降,躯干稍倾斜,患侧下肢外旋、屈曲位,尽量避免足跟击地。膝关节疼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着地行走。 (6)帕金森步态(Parkinson gait):是一种极为刻板的步态,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双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随的运动,躯干前倾,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于迈步相时无跖屈,拖步,步幅缩短。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为屈曲姿势,致使重心前移。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随意骤停或转向,呈现出前冲或慌张步态。 (7)偏瘫步态(hemiplegic galt):指一侧肢体正常,而另一侧肢体因各种疾病造成瘫痪所形成的步态。其典型特征为患侧膝关节因僵硬而于迈步相时活动范围减小,患侧足下垂内翻,为了将瘫痪侧下肢向前迈步,迈步相患侧代偿性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外旋,使患侧下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而将患侧下肢回旋向前迈出,故又称为划圈步态。 (8)剪刀步态(scissors’gait):是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典型步态。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9)痉挛性截瘫步态(spastic paraplegic gait):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如脊髓损伤部位稍高且损害程度较重但能拄双拐行走时,双下肢可因肌张力高而始终保持伸直,行走时出现剪刀步,在足底着地时伴有踝阵挛,呈痉挛性截瘫步态,使行走更加困难。如脊髓损伤部位较低且能用或不用双拐行走时,步态可呈现为臀大肌步态、垂足步态或仅有轻微异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