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摘要:由于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工程属于隐蔽性的工程, 如果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隐患,非常不好处理,而且费用高。所以,在进行施工时,应从技术交底、施工前的准备、混凝土拌制和浇捣、养护防护、质量评定等各个环节都一定要进行严格把关。本文针对桩基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关键词:桩基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一、引言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由于其具有噪音低、无挤压、零振动的诸多优点,这种桩基目前正逐步成为城市建设工程中的首选桩基,非常适合在大城市的一些建筑比较密集区域的建筑工程中来选用。然而由于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工程属于隐蔽性的工程, 如果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隐患,非常不好处理,而且费用高。所以,在进行施工时,应从技术交底、施工前的准备、混凝土拌制和浇捣、养护防护、质量评定等各个环节都一定要进行严格把关,加强过程控制,这样才能确保保证施工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桩基测量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施工中由于测量控制网失控、测量人员缺乏经验或不够仔细、全站仪性能不够可靠等原因,容易导致桩偏位或者桩长不够等质量问题。因此应根据平面基准点在施工现场设置若干个平面控制点,布设在场地四周,具体位置根据场地情况布置。将高程基准点引测至场地附近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所有基准点、控制点都应设置在施工时不会被破坏的位置,用水泥基础固定并加强保护。经常对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桩基测量控制网为基础,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按各桩位中心坐标将各点放样出来,再将各桩位中心位置引测至钢轨上或周边不易破坏的位置,用红漆做好标记。护筒埋设好后,用不同于放样的基准点和主轴线对桩位进行复核检查。

三、桩基混凝土生产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在桩基施工中,由于对于混凝土的供应要求较高,有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公司或者混凝土搅拌站由于自身的失误或者生产能力的限制而导致混凝土的级配与强度失控,从而严重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应当对于原料做好细致的控制,选择规格为2-4cm粗骨料,并且符合设计要求;选择纯净的中粗砂,并且符合设

计要求;选择大厂且有质量保证的42.5强度等级水泥;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每盘料称量允许偏差:水泥、水为±2%,粗细骨料为±5%。每盘料要有充分的搅拌时间,最少不能少于90秒;控制出厂混凝土的灌注等待时间不超过90分钟;根据规范要求留取混凝土样,定期检查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180-220mm;初凝时间不少于4小时;混凝土到达现场后进行塌落度检查,符合要求方能灌注。

四、桩基成孔施工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钻孔桩在钻进过程中若因操作不当或者泥浆指标控制不当,就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甚至塌孔,因此,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机机台的水平及钻架、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移及时调整,确保钻孔的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使用适合本地层施工的钻头,根据地层情确定合适的钻头外径;在钻进过程中,机长和钻机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地层变化,根据地层调整钻进参数,确保孔壁稳定;自流循环液回灌量应大于或等于砂泵的抽吸量,回灌量不足,可用3PNL泵辅助回灌;施工钻孔无论钻进、停机,应确保孔内静水压头能维持孔壁的稳定;在硬层中钻进时,应始终注意钻机的稳定性,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确保泥浆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保证孔内水头压力大于0.02Mpa;控制好成孔钻进速度,防止长时间裸孔;下钢筋笼防止钢筋笼严重破坏孔内砂层、砾砂层泥皮,如出现这一情况,向孔内补充足够泥浆。

五、桩基混凝土灌注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桩基混凝土灌注是桩基施工中最后阶段的关键工序,如果在灌注混凝土与拆拔导管的交叉进行过程中配合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桩基夹泥、导管无法拔出甚至断桩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桩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以防埋管深度不够混入泥浆;灌注时应防止孔口处泥土落入桩孔内。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从混凝土灌注量和实际上升高度确保导管埋深具备一定的深度时,方可提动导管,以防导管提升过猛,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灌注之前应对各个作业环节和岗位认真检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以防灌注作业因故中断过久,表层混凝土失去流动性,而继续灌注的混凝土顶破表层而上升,将有浮浆泥渣的表层包裹,形成断桩。导管下入之前一定要按要求试压,以防导管漏水混凝土严重离析而造成断桩。加强混凝土制作的管理,确保混凝土质量,以防灌入质量低劣的混凝土。预防钢筋笼出

现偏位、变形、上浮措施:1)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应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混凝土垫块或焊耳环控制保护层厚度;钢筋笼制作工艺要求从严控制,保证其垂直度,拉大搭接长度;2)对于φ600、φ700桩,可采用相对较小直径的导管浇筑,减小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笼的上升浮力;3)浇注混凝土时,应将钢筋笼固定并安装监测其变动设施,同时导管口应埋入钢筋笼底面不少于1.5m。4)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灌注时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动性,控制导管埋深减小由于混凝土急速上升对钢筋笼产生的冲击力。控制灌注速度,尤其在钢筋笼位置要减缓浇筑速度。初期一定要加强对钢筋笼变动情况观测,找出其规律,作为以后施工的参考。使用灌注平台起拔导管,开灌前需在孔边停放一部吊车作为起拔导管的备用设备,如果灌注时平台突然出现机械故障可用吊车保证灌注正常进行。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不得中断;对于商品混凝土,如需长途运输时,应事前调查外界气温条件,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掺加缓凝剂;拆卸每节导管时,先测量混凝土上升高度确定拆卸导管后导管口埋入混凝土内不得小于2米,确定拆除时间不宜超过15min,拆下的导管应立即冲洗干净;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内不能存有空气;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钢筋笼上浮。认真观测钢筋笼变化情况,掌握实施防止上浮的措施,若发现有浮笼时,应先停止灌注及时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同时采取事先制订的应急措施。灌注过程中,应及时填写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等记录,灌注完毕后报送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六、桩基顶部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在桩基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桩顶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并导致接桩。这通常是由于混凝土灌注的标高没有控制好、施工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由于桩基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浮浆,如果在控制标高的过程中把这些浮浆也当做桩身混凝土来判断,那么显然就会影响桩顶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应当在灌注混凝土接近桩顶标高时,采用取样器捞取混凝土样,以确定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桩顶部分混凝土的质量,即有新鲜的混凝土,必须有0.8m以上的超灌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银榜.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9(2).

[2] 赵志远.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J].山西建筑,2009(2).

[3] 叶翔.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 2008.(5).

[4] 范叶义.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索[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5(01).

[5] 万晨光.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阶段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6] 殷花. 正循环法钻孔灌注桩施工介绍及控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