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_江国华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_江国华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_江国华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_江国华

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司法制度之一,英国法院制度乃英宪体制中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问题。应当说,从最早的盎格鲁—撒克逊法律传统,到诺曼征服后普通法和衡平法的产生,英国司法制度的成长都是渐进式的,因而也是平稳的;它很少因为革命或突发事件的影响而遭遇骤然滞长或者变革。但自20世纪末以来逐渐推进的英宪改革,特别是2009年10月1日英国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 of United Kingdom )的诞生,〔1〕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这种古老的司法制度已经迈上了全新的历

史进程。

一、英国司法传统

在其历史传统中,英国司法制度兼具依附性与独立性双重特质。其依附性集中表现为英国法院在其政治上被忽视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孱弱形象。在历史上,英国没有独立的最高法院,其终审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江国华朱道坤*

内容摘要:在英国司法传统中,大部分案件的终审权均由上议院来行使。但在1999年《上议院法》和2005年《宪政改革法》施行之后,长期由上议院所把持的最高司法权逐渐被剥离出

来,从此,上议院回归为议会

“第二院”之本真角色,司法权则从功能性独立逐渐走向结构性独立,并最终于2009年10月顺产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最高法院。就其设置方式与功能而言,英国最高法院尽管不排除有移植他国经验的成分,但总体而言仍然是“纯粹英国式”的。它的诞生乃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但它并不意味着英国司法改革的终结,而仅仅意味着英国司法改革的开始。

关键词:英国司法改革2005年《宪政改革法》英国最高法院

*江国华,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道坤,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硕士。

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首席专家:江国华;项目批准号:09&D062)的前期成果。

〔1〕在英国法上,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在英国1981年最高法院法(United Kingdom Supreme Court Act 1981)中指的是英格

兰及威尔士地区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England and Wales ),包括上诉法院(Court of Appeal )、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Justice ,有时也被译为最高法院)和英国刑事法院(Crown Court )。此处所称的英国最高法院与上述法律中的最高法院完全不同。

115··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权最初依附于国王,其后依附于上议院;但在职能上,英国司法权又始终以一种卓然的姿态屹立于权—很显然,英国司法的这种独立性并非建构主义的产物,它不是以宪法或司法法的明力秩序之中——

文规定为基础的,而是由英国渊源流长的司法独立的传统观念以及法律人职业共同体对法律知识的垄断而塑造的历史性结晶。

(一)英国传统法院体系

英国司法的传统从5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岛之时就开始积累,并一以贯之地发展、成长。此后,英国人便骄傲而坚定不移地捍卫其法律传统,无论这一过程是如何地艰辛曲折。〔2〕也正因如此,英国司法的保守性既源自历史之惰性,亦源自其“抱残守缺”之国民性。

众所周知,英国(惯常意义上的英国就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即United Kingdom)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1801年,联合王国因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合并而成立,但到了1922年,爱尔兰岛中除北爱尔兰之外的部分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英国开始形成目前的规模。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根据欧共体的要求,欧洲立法被纳入英国法律体系之中,此时的英国法律体系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容即欧洲立法,并对英国司法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般来说,我们所描述的英国法律传统指的就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律传统,但是在研究司法

—英格兰和威尔士一体系的时候,我们却无法将它们完全等同。改革前的英国具有三套司法体系——

套,苏格兰一套,北爱尔兰一套。但也存在一些例外:移民与庇护裁判所(Asylum and Immigration Tri-bunal)管辖英国所有相关案件,劳工裁判所(Employment Tribunals)则管辖除北爱尔兰之外的所有地区相关案件。〔3〕概而论之,可分为民刑两套司法体系。〔4〕

就其民事司法体系而言,英国法院由三级法院所组成。其中:(1)民事一审案件由郡法院(County Courts)或者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Justice)审理。郡法院一般对较为简单的案件进行审理;高等法院审理范围则较为宽泛,包括大法官法庭(Chancery Division)、王座法庭(Queen’s Bench Division)、家事法庭(Family Division)三部分。(2)民事二审案件由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共同审理,其中,郡法院只能审理部分由郡法院自己审理的案件,高等法院审理郡法院上诉案件,上诉法院审理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上诉案件。如果满足一定情形,可以越过上诉法院,直接从高等法院上诉到上议院。〔5〕(3)民事案件的终审法院包括上诉法院、上议院和枢密院。并非所有案件都能上诉到上议院,很可能在上诉法院就宣告终结。枢密院亦具有司法职能,主要由枢密院司法委员会(The Judicial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行使。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享有的本土司法权范围极为狭窄,而它作为英国本土之外属地的最高上诉机关,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香港在1997年之前,其终审案件即归枢密院管辖。然而随着英国域外治权的逐步削弱和丧失,其管辖权范围也日渐减少。

就其刑事司法体系而言,英国的刑事一审案件由治安法院(M agistrate’s Court)或刑事法院(Crown Court)管辖,其中,治安法院审理轻罪案件,占了刑事案件的绝大部分,由于治安法院只能对5000欧元以下罚金或6个月以下监禁量刑,如果治安法院定罪之后认为需要对其处以更高刑罚,刑事法院还可以对治安法院定罪的案件进行量刑。对治安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可以依次上诉到高等法院和上议院,也可以先就事实问题上诉到刑事法院,再上诉到高等法院和上议院;对于刑事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可以上诉到上诉法院和上议院。〔6〕但是,苏格兰的刑事案件只能上诉到苏格兰高等法院。

〔2〕齐树洁主编:《英国司法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3〕裁判所在英国法律制度中地位突出,裁判所的设立一般依据议会所立的特别法,由于议会立法繁复,导致英国的裁判所所处理的事项非常繁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特别法庭的作用。自2001年开始,裁判所就彻底确定了一条走向独立和体系化的改革路径。裁判所的改革是2007年《裁判所、法院和执行法》(The Tribunals,Courts and Enforcement Act2007)的重点。

〔4〕采用民刑两分法,而非民、刑、行政三分法的意义在于:英国始终固守自身传统,将行政法视为“行政机关逃避责任的特别法”,也因此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或者行政法庭,而沿用普通法对行政进行约束。虽然近些年来在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影响之下有所改观,但并未根本影响到其司法体系的运作。

〔5〕前引〔2〕,齐树洁主编书,第387—388页。

〔6〕同上书,第580页。

··

116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二)英国法院之依附性

—在诺曼征服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英国法院的依附性表现为对其他优位政治力量的依附——

前的封建制下,法院依附于领主,而在诺曼征服之后的封建制下,法院则在政治地位上成为国王的臣仆。

英国的普通法传统形成于诺曼征服(1066年)之后,诺曼底公爵威廉以征服者的姿态在英国建立起了一套异于传统的封建制度(Feudalism)。这种封建制度并非传统的逐级分封制,而是在军事征服基础上正处雏形状态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国家体制与成熟的诺曼封建制度两者融合的产物。这种军事征服的制度确立方式使得英国封建王权自一开始就远比西欧诸国王权强大。〔7〕为了维护并扩张中央集权,诺曼底公爵威廉放弃了逐级分封制,而采用了一种新的封建状态,利用土地清查等手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领主的控制。新的封建状态的采用使王权得以加强,与此同时进行的是法律制度的统一化。诺曼底公爵之后的英国国王即利用巡回法庭、令状等制度将法院的判决予以统一化,而14世纪左右出现的衡平法(Equity),更进一步将国王视为公正公平的源泉,赋予其最高审判权。

此时的英国法院制度改革,已经将审判权从领主手中剥离而转呈国王。及至今日,案件的审理也仍然经常以皇家的名义进行。法院在英国的君权时代即成为国王的仆人,普通法法院在设立和繁荣的过程中,是作为君主政体下的忠诚奴仆存在的,并且服从于中央集权化的政治权力。〔8〕《自由大宪章》的产生,开启了英国君主立宪变革的历史序幕,其后,上下两院的设置便成为英国宪政传统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自1265年根据《大宪章》召开的由僧俗贵族参加的“三级会议”即“大会议”开始,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国会最终于1343年被分为上下两院,上议院由僧俗贵族组成,而下议院由地方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9〕在上下两院长期发展中,下议院逐渐掌握了国家最重要的立法

—这种权力的形成发生于17世纪,此时的法院将他们对权、财政权,而上议院则掌握最高司法权——

君主的忠诚转移到对议会身上;〔10〕但是事实上,掌握最高司法权的上议院对于民选议会有服从之义务:上议院的任何带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判决都可能被下议院修正或撤销;有时这种修正和撤销非常迅速,例如1965年《贸易争端法》就推翻了上议院1964年就Rookes v.Barnard一案作出的判决。更有甚者,还有一些法律可能溯及既往,例如1965年《战争损害赔偿法》就溯及既往,推翻了上议院在Burmah Oil Co.v.Lord Advocate一案中的判决。〔11〕

(三)英国法院之独立性

在普通法体系形成之初,英国法院听命于国王;在君主立宪体制确立之后,国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掌控者,其终审权转而归属于上议院,但上议院在事实上受下议院的约束。因此,这个历史时期的英国司法总体上依附于议会。但是,这并不能作为我们否认英国司法独立传统的依据。不管是早期对国王的依附,抑或是其后对议会的依附,英国法院的依附性都是一种结构性依附,它表现为在英国的宪政体制中,并不存在与行政机关、立法机关鼎力而居的“自足”的司法机关体系;但在功能上,

—英国司法的这种功能性独立之传司法权却是独立的,它既不依附于行政权,也不依附于立法权——

统既得益于其普通法体系的高度技术性,亦为推动其普通法体系技术性日臻成熟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历史上的司法独立,既是功能意义上的,亦为技术意义上的。

作为一种技术性或者功能性独立,英国的司法独立传统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人的自律与自治。这种自律或者自治在英国司法独立思想发轫之初即已成为英国法院据以自辩的逻辑前提与路〔7〕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342页。

〔8〕[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李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9〕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142页。

〔10〕前引〔8〕,马丁·夏皮罗书,第175页。

〔11〕[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

117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径。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故事莫过于广为流传并影响深远的“柯克法官与詹姆斯一世的星期日对话”—在著名的“星期日会议”上,詹姆斯一世国王为了能够亲自审理案件而宣称:“朕以为法律以理性——

为本,朕和其他人与法官一样有理性。”对此,柯克法官则回应道:“陛下所言极是,上帝恩赐陛下以丰富的知识和非凡的天资,但微臣认为陛下对英王国的法律并不熟悉,而这些涉及臣民的生命、继承权、财产等的案件并不是按天赋理性(the natural reason)来决断的,而是按人为理性(the artificial rea-son)和法律判决的。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经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方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工作。”同时,他援引布莱克斯通的名言:“国王不应服从任何人,但应服从上帝和法律。”〔12〕最终,柯克法官因执拗地维护司法独立于王权而遭遇解职。〔13〕柯克法官以司法职业理性或者技术理性为逻辑前提阻却国王直接审理案件的企图,是英国历史上有关司法独立问题的一般论证思维与路径。它暗示英国法如此复杂并且具有技术性,以至于不经系统训练和长期实践,根本无法理解——

—土地法,成

—“总体上的英国法律,尤其是它的核心内容——

为了高度复杂和有着谜一样的奇怪语言和形式的法律,当普通法上的问题出现时,只有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员才能理解它……它成为一系列复杂的语言形式,充满了规避、虚构、欺诈和有意的模棱两可并且被设计成具有如此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够看透它以扰乱土地持有人的意图。”〔14〕这就意味着,英国法的复杂性和用语上的专业性,塑造了“法律乃法律人之法律”的固有秉性,并成为阻却非法律职业人士介入司法领域的客观屏障,这是英国的司法独立传统得以延续的重要因—英国法中间大量的复杂概念和除了法律人以外谁也看不懂的术语,使得法律成为法律人的专素——

有武器;〔15〕法律执业者借助于普通法的复杂性,并且通过法律知识作坊式的私相授受,使得法律执业群体成为一个类似行会的自治组织,法律职业人本身成为一个自治团体;这个法律职业人团体像行会一样维持着自身的技术秘密,并用艰涩的语言树立起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堡垒,以抵御外界压力,不管这种压力来自于议会,抑或来自于君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丁·夏皮罗说:“复杂的普通法、普通法律师协会和普通法法院组成的这一实体,位于我们早些时候已经看到的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司法独立的核心,这一实体在18世纪进入了最紧密团结和最有抵抗性的状态。除了律师,没有人能理解法律,而律师们结成了联系紧密的协会,这一协会通过学徒式的方式培养新成员。从协会中选任法官并由他们来领导协会。面对这种现实,议会主权理论的发展已经变得没有多大意义可言。”〔16〕由此而论,源远流长的英国司法独立之传统,并非分权理论之产物,而是其普通法之复杂性与司法所固有之技术性的内在必然。正因如此,在英国人眼中,一种形式上独立于议会或者国王的诸如最高法院之类的司法机构,并非司法独立的必要条件;只要这种“法律人的法律”还持续性地发挥效力,则无论将终审权赋予给什么样的机构都不会影响其司法的独立性。唯其如此,对于议院长期把持终

—毕竟这一局面似乎也没带来什么危害,而且也是一种传统。

审权的这种局面,英国人也能接受——

二、英国司法改革的现实动因

英国在世纪之交的司法改革,一方面因缘于英国宪政体制自身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12〕[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5页。

〔13〕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则怀疑当时柯克法官是否真的如此站起来无礼地顶撞国王,一位身临现场的人士在一封信中说:“詹姆斯勃然大怒,柯克爵士感觉到落在他头上的全部力量,忙不迭地祈求陛下怜悯他、宽恕他……”[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14〕前引〔8〕,马丁·夏皮罗书,第131页。

〔15〕需要注意到,虽然这一因素是司法独立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全部,王室特权在历史上的被削夺,也促进了法院脱离国王的控—这形成了一种理念上的惯性。参见同上书,第144—145页。

制——

〔16〕同上书,第144页。

··

118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现实压力,这一压力来源于两方面:国内压力来源于工党的推动,国外压力则源于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

(一)英宪体制的内在张力

英国上议院的发展,从本质上是英宪体制的自发变革,但在形式上体现为上议院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此消彼长。这一脉络说明,即便在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政治思维中,立法权与司法权也理当分离——

—作为一种制定法以外的内蕴于宪政思维的意识,正是英国宪政体制发展的内在张力。

1688年英国君主立宪体制正式确立以来,其政治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议会至上”或者“议会主权”。这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内容:一是议会立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就应当是最高的权力,〔17〕行政权与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并对立法权负责。二是议会有权监督执行权的行使,有权调动和更换执行机关,从而使执行权对立法权的政治责任得以贯彻。三是法院判案虽然要遵循先例,但法院不能废弃议会立法,而议会却可以随时推翻判例。

在议会主权体制之下,英国的最高司法裁判权一直依附于上议院,行使最高司法裁判权的12名

—上院议“常任上诉法官”同时担任议员,而上院议长同时兼任大法官一职,并且还兼任内阁成员——

长不仅主持议会讨论,而且还是司法界的领袖,并享有任命法官的职权;这就意味着英国的大法官兼有立法、司法、行政三重职能。1649年3月19日,国会通过法案废止上议院,直到1660年的议会(Convention Parliament)开会且英王复辟后,上议院方才再度集会,此后上议院又回复为国会中较具权势之一院。到了17世纪,“上议院作为在英国发生的诉讼案件的终审法院的地位得到了明确的确认。”〔18〕

上议院司法职能的巩固最终得益于1876年《上诉管辖法》(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1876),该法规定了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Lords of Appeal in Ordinary),又称法律贵族(Law Lords)的任命规则,以此保障上议院司法职能的实现。根据该法,法律贵族享有和上议院其他议员同样的地位,可以对上议院讨论的问题提供意见,但是不得因自身的这些意见而影响到案件审理。〔19〕

与此同时,英国上议院的立法权日渐式微,成文法一再对上议院立法权进行限制。1911年《议会法》通过限制上议院的立法阻滞权来增强下议院至高无上的权力,根据该法,下议院通过的财政法案无须经过上议院的赞同,上议院在收到财政法案的一个月内,需呈送英王批准,而认证法案是否属财政法案的权力属于下院议长。下议院连续通过的其他公议案(欲将下议院任期延长5年以上的议案除外),若连续三次遭到上议院否决,下议院可直接将其呈送英王批准,前提是该议案在第一次会期中二读到第三次会期中三读的时间不得少于2年。换言之,上议院至多能将财政议案拖延1个月,将其他议案拖延2年生效。1949年《议会法》则进一步对此项权力加以限制。该法将上议院对下议院通过的议案的拖延期由2年改为1年。根据这样两个法案,上议院丧失了否决下议院财政议案和其他议案的绝对权力。

此外,上议院议员出任内阁大臣的权力在实践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原本在19世纪初叶,内阁大臣几乎清一色由国王从上议院议员中任命,皮特是唯一的下议院议员。1911年《议会法》确认了下议院的政治优势地位。作为一个惯例,首相必须来自下议院,内阁成员也很少由贵族担任。〔20〕上议院立法职能的削夺和司法职能的增强表明,一个集行政、立法、司法权力于一身的角色是不可能符合英国宪政传统的。正是在这一传统影响之下,英国宪政改革履行着一种可预测的进程。

(二)英国工党的积极推动

1995年,布莱尔成为工党党魁,并于1997年5月领导工党赢得竞选并获得连任。在这一过程中,〔17〕[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2页。

〔18〕前引〔8〕,马丁·夏皮罗书,第141页。

〔19〕武增、蔡定剑:《英国上议院作为司法机关的组织和职能》,《人大研究》2004年第6期。

〔20〕胡康大:《英国政治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

119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工党形成了“第三种路线”的新价值观并延续至布朗执政期间,在这种价值观指引之下,变革成为工党施政的一条主线。

布莱尔在1994年竞选工党党魁的声明中宣称:“为了赢得英国人民的信任,我们不仅要在能力、道德和善于治理诸方面战胜保守党,我们还必须驾驭思潮。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我们的政策、承诺和我们的乐观主义精神中,我们愿意响应国家对改革的呼唤,顺应民族振兴的愿望。”〔21〕而后布莱尔成为党魁并带领工党赢得竞选,“工党政府就开始了被他们自己描述为‘本世纪最野心勃勃而且意义深远的改革”,〔22〕这些改革涉及英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社会福利等等。

其中,对上议院的改革也成为工党执政方针中极为重要的一步。“我们将废除古老而根本站不住脚的由世袭贵族制定国家法律的做法,在这一点上,我们将创造历史。”〔23〕上议院立法职权——

—哪怕

—在布莱尔政府于1997年上台之前,对只是形式上的立法职权,也遭遇到了工党政府的严厉抨击——

—上议院的职权遭遇削夺,仅仅保留其司法职权,上议院的改革,通常因循的是一种去权化的思路——

而在1997年之后,这种思路发生了明显转变,工党作为议会多数党,开始着手对上议院进行深层民主改革,力图将上议院改造为“新的第二院”。

1999年《上议院法》(House of Lords Act1999)在工党的推动下得以通过,该法对英国上议院进行了一次触及根本的变革,该法第1条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基于世袭的贵族地位成为上议院议员。〔24〕这一部法律对上议院的民主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上议院已经逐渐倾向于民主化路径的改造,由民主组织来享有司法权,这显然欠缺相应的合法—民主组织的作用在于政治决策而非法律操作。民主化引致上议院司法权力的剥离,这一剥离性——

产生的权力空白将如何填补,即成为新世纪的宪政改革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三)欧洲法的强力推动

如果单纯是宪政传统自身的发展和工党的推动,英国的司法改革或者还没有如此紧迫的必要性,但与此同时,伴随欧洲一体化发展起来的欧洲法则对英国法的发展,尤其是英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当然,这一影响远不止于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这部分内容。

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欧洲人权公约》对司法独立设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第6条第1款规定了欧洲人民要求一个独立的审判机构进行公正审判的权利。而欧洲人权法院在一个以联合王国为被告的案件中主张,如若立法职能和司法职能混同,将无法满足公正审判的要求,这个审判机构不仅在实质上必须是独立的,而且在形式上也必须如此。〔25〕由于该公约早在1972年即对英国生效,英国也于1998年通过《人权法》(Human Rights Act1998)将《欧洲人权公约》完全纳入国内法体系,司法独立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二是欧洲人权公约对彻底的议会主权形成了限制。议会的决定,不得对下一届议会产生约束,这是议会主权的要义之一,欧共体立法(以及后来的欧盟法)则与这一原则存在冲突。换言之,在议会主权指导之下,1972年议会批准1972年《欧洲共同体公约》之时的立法权力,不得使后来的议会在立法

—1967年执政的工党政府曾发布白皮书讨论英国过程中的权力受到限制与减损。但事实并非如此——

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意义:“欧共体法具有直接国内效力的目的在于使共同体法律优先于成员国的国内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使共同体法律生效的英国议会的立法将不得不推翻已有的与之相矛盾的〔21〕[英]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曹振寰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22〕R.Hazell,D.Sinclair:The British Constitution in1997—98:Labour's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in Parliamentary Affairs(1999), Vol.52,No.2,p.161.

〔23〕前引〔21〕,布莱尔书,第9页。

〔24〕House of Lords Act1999,Para.1.

〔25〕McGonnell v.U.K.,[2000]Eur.Ct.H.R.28488/95.

··

120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国内法。”〔26〕威廉·韦德也认为:“1972年的议会成功地约束了1988年的议会,并且限制了被认为在宪法上是不可能限制的主权。”〔27〕而《欧洲人权公约》对“议会立法主权”的限制又让司法权有了更大的空间,以突破原先的权力障碍——

—在此之前,英国的司法独立始终体现为一种基于司法自治产生的知识体系的封闭,但在此时,这种纯属防御性的独立却具有了新的作用,它第一次在法理上拥有了一个新的武器,即超越英国议会立法的欧洲法。

欧洲法对英国宪制产生的上述两点影响,看似微不足道,却很可能引发轩然大波。它实际上催发了英国人民对于司法进一步独立的诉求,政府和人民都意识到:要解决贵族世袭制议院的合法性问题,要解决司法独立的问题,那就必须将这个贵族世袭制的议院加以改革,使其具备民主基础。与此同时,又必须将司法权与议会立法权剥离,否则,法院只能沦为立法的附庸。

三、英国司法改革的举措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其主要举措存诸英国成文法之中,这些立法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剥离英国上议院的司法权,并进行民主化改造;二是设立英国最高法院,并赋予其更加强大的权力。

这些立法渊源主要包括:1998年《人权法》(Human Rights Act1998)、1999年《上议院法》(House of Lords Act1999)、2005年《宪政改革法》(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2005)和2007年《裁判所、法院和执行法》(Tribunals,Courts and Enforcement Act2007)。其中,2007年法律主要规定的是裁判所制度的相关内容,其在司法改革领域的意义并不突出,本文暂不具体讨论。

(一)1998年《人权法》

1998年《人权法》将欧洲人权公约整体纳入英国国内法体系之中。该法第3条授权各级法院可以检查议会立法及其授权立法是否符合《欧洲人权公约》的规定,且不论该立法或授权立法是在《人权法案》通过之前或之后生效;该法第4条则授权法院在议会立法与《欧洲人权公约》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权作出不相符的宣告。

这实际上就削减了议会的权力,并为司法权的伸张提出了成文法依据。其实,这并非英国政制中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安排。前已述及《欧洲人权公约》第34条即宣称:“如果任何个人、非政府组织、个人组织宣称一个缔约国侵犯了其公约和公约议定书所规定的权利,是受害者,则法院可以受理该个人、非政府组织、个人组织的申请。缔约国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此权利的行使。”

司法上的举措最初是暧昧不明的,如丹宁勋爵在1979年和1981年的两份判决中,就分别认为:“共同体法律现在是我们法律的一部分:而且,无论何时有矛盾,共同体法律都有优先权……”,“当议会慎重地通过一项法案,旨在拒绝条约或其任何条款或意图采取与之不一致的行动,而且以明示条款加以表述时,如果这种时刻真的来临,我们认为我们法院的责任是遵从议会的制定法。”〔28〕丹宁的前后不一正是英国法院在处理这一问题之时思维混乱的突出写照。

及至1989年,英国高等法院宣布1988年《商船条例》违反欧共体法律而无效,这是三百多年来英国法院第一次宣布一项议会法案可不按法律强制执行。其含义就是英国法律现在服从于欧共体法律,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则英国法律可能或必须由英国法院宣布为无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有了一部由各项欧洲条约组成的成文宪法,而与该宪法相违背的法律今后均将无效。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到了1988年,上议院进一步认为,英国公法领域已经完全确立了这样的原则,所有公〔26〕转引自[英]A.W.布拉德利、K.D.尤因:《宪法与行政法》(上册,第14版),程洁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67页。

〔27〕同上书,第280页。

〔28〕前引〔26〕,A.W.布拉德利、K.D.尤因书,第276—277页。

··

121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法领域的案件都是可以审查的。”〔29〕

这一权力在1998年更是得到了国内成文法上的依据。可以这么说,1998年《人权法》的通过,将司法权对原本无所不能的立法权的制约摆到了英国政制的台面之上。该法第3条规定:“(1)只要可能,无论对基本立法还是附属立法的解释和给予效力均应与公约权利保持一致。(2)本条(a)适用于任何时候颁布的基本立法和附属立法;(b)不影响任何不一致的基本立法之效力,得继续适用或执行;(c)如果(不虑及任何废除的可能)基本立法禁止对不一致的废除,则不影响任何附属立法的效力,得继续适用或执行。”

该法第4条则进一步规定:“法院可以在任何诉讼中确定一项基本立法的规定是否与公约权利一致,如果法院确定该规定与公约权利不一致,它可以作出不一致的宣告。法院也可以在任何诉讼中确定一项根据基本立法所授权制定的附属立法的规定是否与公约权利一致,如果法院确认以下情形,可以发表不一致的宣告:(a)某项规定与公约权利不一致,和(b)某项(不虑及任何废除的可能)基本立法禁止对不一致的废除。这里的‘不一致宣告’是指,(a)不影响法律规定的效力,得继续适用或执行;和(b)不拘束诉讼当事人。”

这些条文一方面肯定了《欧洲人权公约》高于英国国内法的地位,确立了一个高于国内议会立法的上位法,使得英国第一次出现了高于普通法律的立法;另一方面则对英国议会的立法权产生了相—英国议会不能再违反1998年《人权法》之规定进行立法,不再无所不能,这就部分否定了应限制——

英国议会主权的至高无上性,也为英国司法权进攻性权力的滋长提供了依据。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注意到,虽然法院有权进行议会立法违反欧洲法的“宣告”,但“宣告”本身并不具备拘束力,甚至在个案中也不能拘束诉讼当事人,这对判决的公信力是有损害的。而即便是英国政府,在1997年介绍1998年《人权法》草案的白皮书中,也指出:“在议案中规定法院有权不适用议会立法,将会使司法机关的权力超越议会的决定。这是我国当前宪法制度下其所不具备的权力,这将有可能导致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产生严重的冲突。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司法机关觊觎此项权力,公众也无此要求。政府方面当然不会企图作出此等改变。”〔30〕从这一点来看,这一项关于英国司法机关对立法的审查权的安排,只可能是一种过渡制度。

(二)1999年《上议院法》

1999年《上议院法》最主要的举措是废除了在英国沿袭了上千年的世袭贵族制。前已述及,在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之前,关于上议院和贵族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把这样的一些世袭组织改革为荣

—工党更倾向典权组织。但自1999年上议院的突变开始,民主化的思路就成为贵族制改革的主线——

于将上议院改造成为一个可以掌握实际政治权力的“第二院”,因此也就必然需要对这个“第二院”作出可以迎合民治政府主张的改革举措。

1999年《上议院法》是将上议院剥离贵族控制的一个起始符号,但它并未指出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第二院”,如果说它的组成与下议院毫无区别,那么,它将充其量是下议院的一个扩充,或者在横向权力分工上分薄下议院的职权。那么,有何必要进行如此改革?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1997年《工党宣言》(The Labour Party's M anifesto1997)中,该党宣称:“上议院必须变革。这一改革在一开始是自我变革,不依靠未来的任何深入变革独立进行,世袭贵族在上议院的席位和投票权将会被立法所废除,这将是改革的第一步,以促使上议院更加民主且具有代表性,此时上议院的立法权将不会发生变革。我们将重新审视终身贵族的任命方式。我们的目标是保证终身贵族的选任随着时间推移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之前进行的大选结果。我们将会维持议会中终身贵族的中立议员席比例,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在上议院中寻求多数。”

换言之,上议院的改革在1999年确立了一个基调:一方面利用大选的方式来推进上议院的民主〔29〕张越编:《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5页。

〔30〕Rights Brought Home Cm3872(1997),para.2.13.转引自前引〔26〕,A.W.布拉德利、K.D.尤因书,第141页。

··

122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化,使其能够改变上议院原先的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则利用原来的贵族制度,改革下议院中的政党控

制格局,使得在大选中占据多数的政党不再能够彻底控制议会,以造就一个不至于完全受制于政党

政治而无法摆脱优势政党控制的下议院。

(三)2005年《宪政改革法》

2005年《宪政改革法》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该法延续了1999年《上议院法》对上议院进行民主化改革的思路,并维持了上议院在司法上的一些职能;二是该法创设了新的英国最高法院。

上议院在工党的计划中将变成一个民主化的议院,2005年《宪政改革法》在第1条就开宗明义地

“第一章法治。1.法治,这部法律并不对以下概念产生颠覆:(a)现存的法治原则;(b)上议院议指出:

长与法治有关的宪政职能。”其第3条第6款则规定了上议院议长在维护司法独立方面的一些职

能。”〔31〕

2005年《宪政改革法》第1条是对该法目标的一个宣示,它保留了上议院在司法上的部分职能,但是这一条文更加强调的是保留上议院议长的“宪政职能”,而不是法律职能。这种语词上的变化,反映的实际上是上议院职能的变化。

而根据该法第2条规定:“(1)任何人要被推荐成为上议院议长,必须经过首相的审核。(2)首相

对以下人选必须加以考量:(a)曾经作为内阁阁员;(b)曾经作为两院中任何一院的议员;(c)有资格的

从业者;(d)大学的法学教师;(e)首相认为相关的其他经验。(3)所谓‘有资格的从业者’,包括:(a)拥

有高等法官资格,这一资格应当符合1990年《法院和法律服务法》(Courts and Legal Services Act

1990)第71条规定;(b)拥有苏格兰检察官(advocate)资格,或苏格兰高等民事法院或高等刑事法院的出庭律师资格;(c)作为北爱尔兰律师工会成员,或作为北爱尔兰高等法院〔32〕的出庭律师。”

从这一条文来看,上议院议长人选的产生出现了更加政治化的倾向,虽然上议院议长的选任资

格中,法律人仍然是重要的考量对象,但已经并非唯一。政府官员、议员、大学法学教师等,都已经进

入上议院议长的选任范围,至于这些人群是否拥有司法从业资格,则在所不问。

就这一改革内容来看,英国上议院在2005年《宪政改革法》实施之后,其司法职权即被完全剥

离。虽然从该法的其他条文来看,上议院仍在英国司法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已经体现为

一定的人事任免权和司法行政权了。2007年6月28日,工党骨干Jack Straw被任命为上议院议长,

并担任司法大臣。他是16世纪以来第一个担任此项职务的下议院议员。这一任命也说明上议院已经

倾向于承担更多的司法行政职能而非司法职能。

再者,2005年《宪政改革法》还创设了英国最高法院,这一举措是非常激进的,按照该法的规定,

英国最高法院已于2009年10月成立,结束了英国自古就没有形式上最高司法机关的历史。

四、英国司法改革的主要成就

新的英国司法体系究竟是何种状况?虽然我们无法说该项改革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制度为范

本,但也很难完全排除美国司法制度在英国宪政改革中所发生的影响,与美国司法制度的比较将会

是描述改革后的英国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式。

(一)上议院演变成为英国最高司法行政机构

〔31〕该条文如下:“(6)上议院议长必须注意到:(a)维护司法独立之需要;(b)司法所需要之支持,以确保他们良好地行使其职权;

(c)有与司法和司法行政相关的公共利益之需要,并使得这些公共利益良好地在相关决策中加以反映。”

〔32〕按照2005年《宪政改革法》规定,原来的北爱尔兰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 of Judicature of Northern Ireland)法院被更名为北爱尔兰高等法院(the Court of Judicature of Northern Ireland),因此,在本法条文中使用的是北爱尔兰高等法院一语,而非最高法院。

··

123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改革后的上议院在组织机构上将成为一个民主化组织,在功能设置上则将成为司法行政机—上议院议长不再担任司法职务,整个上议院的职责也自然要发生转变。

构——

由一个民主组织来行使司法行政职能,这在域外并不乏先例,譬如说,美国参议院对法院弹劾案件的审理、对法官的人事权等,都体现为这样一种职能。由民主机构决定法院的人事权问题,在权力秩序上也会增强法院的合法性。同时,当前的改革路径也将使上议院实现其权力合法性上的增强,并更有利于其行使作为一个议院的职能。

正因如此,2005年《宪政改革法》中关于上议院议长职能最主要的规定是,上议院议长有维护司法独立之职责。按照该法第3条“继续保障司法独立”的规定:“(1)对与司法决定或司法行政问题有关的上议院议长和其他内阁成员等,都必须保障独立的司法继续独立行使……(5)上议院议长和其他内阁成员不得通过任何对司法的特别措施影响特定案件的审理;(6)上议院议长必须注意到:(a)维护司法独立之需要;(b)司法所需要之支持,以确保他们良好地行使其职权;(c)有与司法和司法行政相关的公共利益之需要,并使得这些公共利益良好地在相关决策中加以反映。”这一规定是为了消弭在传统中上议院作为最高法院所造成的长久的影响力,避免其影响到司法公正的实现,但它也保留了上议院作为一个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并促使其在司法独立的基本框架下继续发挥作用。

同时,在司法规则的制定过程中,上议院议长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2005年《宪政改革法》附则“明细1”、“明细2”规定,经上议院议长的准许,高等法院院长可以制订“委任性规则”(designated rules)和“指导意见”(designated directions)。且上议院议长对规则有否决权,如果上议院议长不同意高等法院院长或者其授权者制订的规则,必须书面说明反对该规则的理由。一项委任性规则,经由高等法院院长或其授权者制订,并由上议院议长同意,自上议院议长签署时生效。此外,根据2007年《裁判所、法院和执行法》第7条规定,上议院议长在裁判所的设置问题上有决定权,还可以任命裁判所的主管人员。

(二)新设的最高法院成为英国最高司法机关

尽管英国司法改革涉及很多内容,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英国最高法院的建构。英国最高法院的设置在方式上不同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具体而言,主要是其政治独立被其组织体系严重削

—在英国传统中,无论司法独立的意义是什么,它减,这实际上也符合英国司法权体系的传统安排——

当然不能意指政治独立。英国宪政理论一直贯彻一个完全的、绝对的和统一的主权理论,没有人会认为法官免受主权的影响。〔33〕

最高法院的设立,本身也不能免除这种思路,这一点从法官的选任过程中可以看出。按照2005年《宪政改革法》第25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具有如下情形之一的,方可任命为最高法院法官:(a)任高级法官至少2年,或者(b)有相关资格并从业15年以上。

该法第2款则对第1款中所说的“相关资格”进行了规定:(a)拥有高等法官资格,这一资格应当符合1990年《法院和法律服务法》(Courts and Legal Services Act1990)第71条规定;(b)拥有苏格兰检察官(advocate)资格或苏格兰高等民事法院以及高等刑事法院的出庭律师资格;(c)作为北爱尔兰律师工会成员或作为北爱尔兰法院的出庭律师。

提出最高法院法官的遴选建议主体有两个,上议院议长和由其启动的遴选委员会,这一委员会也隶属于上议院。上议院议长和遴选委员会对最高法院法官候选人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经过三次审议之后,将候选人名单交给首相以供其考虑。

法官的任命建议由首相提出,其条文包括八个款目,要求首相必须依据上议院议长的遴选建议进行任命建议。

按照2005年《宪政改革法》第23条的规定,最高法院将包括12名法官,均由女王书面任命;女

〔33〕前引〔8〕,马丁·夏皮罗书,第91页。

··

124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王有权通过枢密令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数,然而这一项枢密令的发出,必须经过上下两院同意;女王有权书面任命某一法官作为法院院长(President of the Court),以及一名副院长(Deputy President of the Court),院长及副院长之外的法官则被称为“最高法院法官”(Justice of the Supreme Court);无论缺少任何一个法官还是院长、副院长,法院都将会正常运作。

该法第24条则进一步规定了第一届最高法院法官的产生方式。现在的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Lord of Appeal in Ordinary)将直接成为最高法院法官,而常任首席上诉法官(Senior Lord of Appeal in Ordinary)和常任次席上诉法官(Second senior Lord of Appeal in Ordinary)〔34〕将成为最高法院院长及副院长。

(三)司法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得以强化

在改革之前,所有的12名上议院常任法官(或称法律贵族)都是上议院议员。上议院是最高上诉法院,审理联合王国的所有民事案件,并审理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刑事案件(苏格兰的刑事案件由苏格兰高等法院行使终审权)。

上议院常任法官作为上议院议员,并非仅仅作为司法官处理案件,本身也有其议会事务需要处理。最高法院的设立则使他们完全脱离议会事务,能够更加专心地处理案件,也更加方便地避免干涉。

改革之后所建立的全英国的最高法院将不再是内附于上议院的机构,而是完全接收了上议院、枢密院和苏格兰高等刑事法院的终审权,改革后的终审权不再由多方行使,这对英国司法统一性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还注意到,该法第一次对司法独立问题进行强调,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司法独立这一宪政基本原则进行成文法上的说明。〔35〕在此之前,英国的司法独立都是通过学理上的论证和说明加以保障,而没有制定法的宣告。2005年《宪政改革法》强调了英国司法的独立性,正是对司法独立这一英宪原则的肯定与推动。

五、英国司法改革的基本评价

前已述及,英国的司法独立传统与英国的政治传统并无直接关联,而是生发于英国法院的自治

—自治在很大意义上是防性。这就导致英国司法机关难以享有如美国最高法院一般的司法审查权——

止干预的壁垒,而不可能是进攻其他权力的武器。

(一)传统的延续

英国最高法院遗留着上议院的很多痕迹。那些仍然影响英国最高法院的制度包括英国上议院法官的遴选制度、上议院法官的合议方式。

其一,上议院法官遴选制度对英国最高法院的影响。在英国传统中,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由女王根据首相的提名任命,而首相往往是根据司法大臣的建议提名。〔36〕司法大臣通常由上议院议长兼任,因而在实际操作中,议长的意见对其同僚的任免意义重大。客观地说,上议院法官的任免方式,在英国这样一个议会主权国家之中,并未体现出相应的慎重性。这个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是英国首相和在名义上掌握国家统治权的英王,而这样的一个群体没有将宪政意义上的主权者也就是下议院纳入其中。下议院在上议院法官任免上的缺位,在深层意义上表现为民主制的缺位。因此,由非民主机构遴〔34〕常任首席上诉法官和常任次席上诉法官就是指上议院的议长和副议长,只是文本中的另一个说法。

〔35〕Diana Woodhouse,United Kingdom: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2005——

—Defending Judicial Independence the English W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2007,Jan,p.154.

〔36〕前引〔5〕,齐树洁主编书,第90页。

··

125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选出的上议院法官在面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处理这些问题所必须有的底气。

而《宪政改革法》中,上议院议长在法官遴选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前已述及,最高法院法官的产生,经上议院议长遴选,首相提名,并经英王任命。但从该法第26条第5款“一个被提名人选”的规定可看出,首相在此时的提名权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不具备具有实际意义的选择权,而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产生过程中,总统有很大的选择权。但是,考虑到英国议会政治传统,以及英国上议院正在进行的民主化改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英国首相的下院多数党党魁身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上议院的决策,并间接影响到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

然而从总体而言,上议院议长在法官任免问题上的实质性的专断地位,延续的是上议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时期的职权规定,上议院仍保有对新的最高法院人事上的控制。

其二,上议院法官合议方式对英国最高法院的影响。法官合议方式对司法制度的影响通常被忽略,事实上,一个审判组织的职权与其合议方式密切关联。例如:由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享有提名权的总统会依据其自身的政治倾向选择保守或者激进的法官,包含了很多的政治决断——

而美国的参议院一般不会驳回总统的这种提名。美国两党的轮流执政会导致这些提名权的更替,并

—这种平衡很少被打破,因为每个连任的总统,其任期内总会有一到两保持美国司法判决的平衡——

个法官退休,并因此得到替换,以保持一个极为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也正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产生那么多5:4判决的缘由。但是,如果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方式不是全院出席,并采纳多数意见,这种微妙的平衡将失去作用。

但在英国上议院作为最高审判机关的时期,这种选任权的意义并不重要。英国上议院法官对案件的审理并非以全体出席为必要,甚至没有全体出席的实例。英国上议院由有资格审理案件的约10名法官组成(现在是12名)。实践中上议院法官通常分为两组,5名法官一组组成合议庭。英国最高法院延续了这一传统,“与普通法体系下的其他法院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加拿大最高法院和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不同,新的英国最高法院将会沿袭英国上议院的审理规则,法庭上将不会坐着一整个法院的组成人员……一般的,案件由12个或者更多的法官中产生部分法官(通常是5个)组成专门小组进行案件的审理。”〔37〕这就必然导致未来的英国最高法院将没有办法承担起对复杂问题的审理工作,因为即便最高法院从外部获得足够的政治控制,例如法官的产生经由一定的民主方式,法院自身

—小组审理的方式无法反映政治控制的意义和实际的审理机制也会消解这种政治控制的可靠性——

政治力量的对比。

(二)理念的更迭

英国最高法院在很多方面延续了上议院的做法,但它仍然对英国传统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颠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英国司法独立传统的伸张和对议会主权理念的削夺。

其一,司法独立传统的伸张。英国的司法独立传统,在英国历史上并无成文法表述。而英国立法机关地位的尊贵,使得司法机关在宪政意义上并没有司法独立的权力秩序上的依据,其之所以独立,

—如柯克大法在最初仅仅是因为法律职业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坚固的职业壁垒——

官对国王说的那样,司法是一种具备实践理性的工作,不是那些未经训练的人群可以进行的。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虽然英国学界一直有将司法审查纳入英国的冲动,但却一直没有在实践中产生对应的制度。英国的司法独立问题的论证进路在于司法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只可用来营造壁垒,却远不能主动进攻。它只是以一种防御性的面孔应对立法机关,而远没有主动进攻议会,进而牵制其立法的力量。

但在宪制秩序上,英国一直将上议院作为实质意义上的最高司法机关,这也说明了在英国政制中司法的依附地位。至少,英国的司法独立在学理上得到了充分阐述,但在操作中却囿于传统,并未

〔37〕Richard Buxton,Sitting En Banc in the New Supreme Court,Law Quarterly Review(2009),p.288.

··

126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它可能仅仅是一层窗户纸,却也是一层上百年都没有捅破的窗户纸。虽然美国司法机得到突破——

关在最初也没有足够的政治地位,但美国在建国之初就没有像英国一样将立法机关置于一个至高无

上的尊崇地位,对立法机关的防御,乃是建国宪制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立法权是由议会行使,它坚

信本身的力量,因为被认为对人民有影响而得到鼓舞;它人数多得足以感到能激起多数人的一切情

感,然而并不至多得不能用理智规定的方法去追求其情感的目标;人民应该沉溺提防和竭力戒备的,

正是这个部门的冒险野心。”〔38〕而在2005年《宪政改革法》中,司法独立的伸张居于核心地位,其开篇

就强调了法治理念在宪政中的意义,“第一章法治。1.法治,这部法律并不对以下概念产生颠覆:(a)

现存的法治的原则;(b)上议院议长与法治有关的宪政职能。”在对上议院议长职能进行规定的时候,

更是进一步将上议院议长对司法独立的保障职能进行了划定。这一职权的划定,造就了一个新的上

议院,更将上议院和司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剥离——

—上议院议长原本作为大法官的身份消失,并彻

底地转化为一个司法行政官员。

司法独立的推进,与法治问题有密切的关联。从具体的规定来看,英国的司法独立有了传统之外

—它不再仅仅基于一种专业性要求,更有了其宪政上的保障。但在这些条文中,也没有明确的依据——

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进行违宪审查的权力。这种不明确性,使得司法职能的发挥,有了更多的

晦暗空间。但总体而言,推进司法独立,成为这一轮宪政改革的核心课题,确立一个怎样的司法独立

机构,乃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之所在。但2005年《宪政改革法》只是对司法独立进行了规

定,这实际上是对英国传统的成文法申述,可以说,加固了原先的堡垒,实际上也没有提供进攻的武

器。

其二,议会主权理念的削夺。尽管柯克大法官认为英国的普通法院可以依据某种规则对立法进

行审查,他曾经指出:“从我们的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在很多情况下,普通法得审查议会的法案,有时

可以裁决其为完全无效:因为,当议会的一项法案违背普遍的权利和理性,或者令人反感,或者不可

能实施的时候,普通法得审查它,并宣布该法案无效。”〔39〕但是,在议会主权原则未能变通的条件下,

违宪审查在英国存在着诸多无法逾越的障碍。正如戴雪就在其名著《英宪精义》中所指出的那样,在

英国,“凡一法律,无论如何重要,尽可被修改,或被通过,其手续与一般法律无异。”〔40〕不成文宪法传

—这就意味着认定立法行为无效的涵摄模式即某项法律因违统使凡议会制定的法律,其效力相同——

反居于优位的宪法而无效的审查机制概无生成之空间。同时,议会主权原则的内在逻辑还意味着,上

一届议会不得对下一届议会的职权进行限制。因为他们同为人民的代表,人民有权更改自己的决定,

下一届议会基于这样的逻辑,自然也有权更改之前议会的立法。这一逻辑在成文宪法国家其实也是

如此——

—人民有权更改宪法,因为当前的宪法也可以被视为是之前人民的意愿,只是在那些成文宪

法国家,一般说来也是刚性宪法国家,议会必须服从于宪法来制定立法,而英国的议会在制定法律时

则没有这样的一部必须服从的法律。

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成文宪法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1)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具有高于其他法律的

强制力量;(2)立法的先例并不足以拘束任何立法机构。这也就使得英国议会的行为在实际上并无拘

束。在英国上议院的一项判决中,里德勋爵指出:“经常有人说,英国议会做某某事违反了宪法,实际

上是指这些事务所牵涉的道德或政治原因如此强有力,以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议会这样做相当不合

适。但那并不等于说议会的做法超越了其权限。如果议会选择做这些事,那么法庭就不能判定议会立

法无效。”〔41〕

〔38〕[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3页。

〔39〕[美]小詹姆斯·R.斯托纳:《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柯克、霍布斯及美国宪政主义之诸源头》,姚中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40〕[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41〕[1969]1AC645,745.转引自前引〔26〕,A.W.布拉德利、K.D.尤因书,第106—107页。

··

127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这就意味着,在英国,上位法律只是一种被称为普通法精神的东西,而精神是难以被识别的。这也就使得当英国的大法官试图和美国大法官一样进行违宪审查的时候,他们无法确认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宪法?而与此同时,就算他们将一部分公认的宪法性法律视为宪法,并以此为据审查其他法律的时候,他们又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一部法律的内容去审查另一部效力同等的法律的合法性呢。

然而,欧盟法(在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之前,称欧共体法)的出现结束了这样一种局面。共同体法律在其发展过程中,就逐渐成为控制各国法律的最高法。〔42〕欧共体立法与英国的议会主权原则之间存在冲突,因为批准加入欧共体的决议也是由议会作出,这种决议在议会主权原则之下不—例如在议会主权指导之下,1972年议会批准1972年《欧洲共同体公约》之时得约束下一届议会——

的立法权力,不得使后来的议会在立法过程中的权力受到限制与减损。也就是说,后来的议会完全可以不依据该公约立法,但这种理念与1972年《欧洲共同体公约》明显违背。如在1998年《人权法》中,

—可以说,英国议会主权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很难再基于议会主权理念来否认欧盟法的高位阶——

欧盟法为英国议会提供了一个检视自身立法的标杆,而在成文宪法国家,这个标杆通常体现为该国的成文宪法。

—英国司法改革的未来?

(三)违宪审查——

能否在英国建立起违宪审查制度?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在拷问英国政制,更是在拷问我们自己。

—无限的议会主权,依附性的法院,这些都是两者因为从体制来看,英国政制与中国政制非常类似——

的共性;这些共性在事实上构成了违宪审查机制的体制性障碍。因此,能否在英国建立起违宪审查机制,乃是一个与中国司法改革密切关联的话题。

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司法审查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虽然可能不是两个充分条件):一是立法机关的决定并非不可置疑,民主没有成为政治领域中的一种绝对化要求;二是必须有一部成文宪法,使得违宪审查机构能够依据这部效力高于其他法律的宪法性文件来进行违宪审查。〔43〕英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困局正是因为其无法满足这样两项基本条件而难以成型。在现今的司法改革过程中,这两个基本条件正在形成,但与此同时,传统的体制实际上又在阻碍这种作用的发生。

其一,司法审查制度在英国建立的可能性。推动司法审查在英国建立的有利因素体现为欧盟的推动与工党的鼓吹。这两者的作用使得英国的违宪审查开始具备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上的高度盖然性。

就其前者而言,英国在加入欧共体之后,根据《欧洲人权公约》第34条规定:“如果任何个人、非政府组织、个人组织宣称一个缔约国侵犯了其公约和公约议定书所规定的权利,是受害者,则法院可以受理该个人、非政府组织、个人组织的申请。缔约国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此权利的行使。”但法院受理的条件是该事项已经用尽国内救济方式。第35条规定:“根据公认的国际法规则,法院仅可以处理系在国内的救济方法系已援用无遗之日起的6个月内提交的案件。”同时,根据《欧洲人权公约》第46条第1款规定:“在任何案件中,缔约国有义务遵守法院对于其是一方的案件的最终判决。”除此之外,根据《欧洲委员会法》第3条和第8条规定,部长议会有权解除反抗判决执行的国家的成员资格。如前所述《人权法》第3条和第4条的规定,《欧洲人权公约》高于英国国内法的地位得到肯认,英国议会的立法权受到相应限制。而在国内,工党一直力主改革,是英国国内力图促进各方面改革的左派力量。党派,尤其是执政党,在英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工党的推动也是英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因。

就其后者而言,工党对政治体制的推动,主要体现为选举制度之上,在英国议会政治的传统影响“英国的政党还凭借着它们过去在威斯敏斯特打下的根基苦苦支撑着。除了工党这个可能的例之下,

〔42〕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

〔43〕江国华:《宪法哲学导论》,《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

128

〔44〕[英]佩里·安德森、帕屈克·卡米勒主编:《西方左派图绘》,张亮、吴勇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45〕Rights Brought Home Cm 3872(1997),para.2.13.转引自前引〔26〕,A.W.布拉德利、K.D.尤因书,第141页。

〔46〕Rights Brought Home Cm 3872(1997),para.2.16.转引自同上书,第141页。

〔47〕同上书,第730页。

外,其他政党都只关心议会事务,与社会的联系也多半局限在寻求短暂的选举支持方面的需要。一旦议会自身的权威发生动摇,或者转移到超国家的欧洲机构中去,那么,这些传统政党的地位就岌岌可

危了。”

〔44〕其二,司法审查不会在当下迅速确立。之所以认为英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不会在当下迅速确立,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1998年《人权法》并没有将司法权的地位进行强有力的彰显。根据1998年《人权法》,虽然法院有权对与《欧洲人权公约》不一致之处有“宣告权”,但“宣告”本身并不具备拘束力,甚至在个案中也不能拘束诉讼当事人,这对判决的公信力是有损害的。同时,即便是英国政府在1997年介绍《人

权法》

草案的白皮书中也指出:“在议案中规定法院有权不适用议会立法,将会使司法机关的权力超越议会的决定。这是我国当前宪法制度下其所不具备的权力,这将有可能导致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产生严重的冲突。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司法机关觊觎此项权力,公众也无此要求。政府方面当然不

会企图作出此等改变。”〔45〕从这一点来看,这一项关于英国司法机关对立法的审查权的安排,只可能

是一种过渡制度。另外,1998年《人权法》仍然是一个议会立法,它何以约束之后的议会?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在此时得以解决。政府在上述白皮书中还指出,1998年《人权法》无须规定,人权法所规定的权

利高于其他权利,并提到美国宪法的修订程序,认为

“这种制度安排与我国的宪法传统无法相容。我国的传统允许以后的议会立法修改或废止任何先前的议会立法。我们认为,在本议案中增加此项特

别安排,既没有必要,也不可取。”

〔46〕二是工党改革的诚意尚值得怀疑。在这一世纪之交的宪政改革中,工党必须改革政党政治,因为工党需要一个有利于左派的体制,所以,选举制度的改革就必然成为重点。居于整个改革的核心———他们需要一个更加有利于那些接近民众的政党获选的选举制度,它的目的在于推进民主,而不在于对司法进行深度的改革。在这样一个局面之下,放任司法权的扩张,显然不是政府所应为之事,司法权先天具备的保守性,让它本身就会成为改革的阻碍。而在当前的国际背景和反恐局势之下,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英国对立法权进行束缚,似乎也是一个比较疯狂的举动。2005年布莱尔首相更是发布声明指出,每次加强反恐立法都受到“法庭的猛烈阻击”,并指出“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而如果

继续发生法律上的阻碍,政府

“将进一步立法,必要的情况下修改《人权法》中有关解释《欧洲人权公约》的内容。”〔47〕这一声明完全是首相对司法的挑衅行为,它也说明议会一直都没有放弃对1998年

《人权法》修改的权力,他们没有放弃收回自己套在自己身上枷锁的努力;工党政府也欠缺对司法改革进一步加强,并进而推进违宪审查的诚意。

结语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主要通过一系列立法和建立最高法院的举措形成了上议院为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和最高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的英国法院新体系。在传统的延续与理念的更迭中,司法独立得到伸张,议会主权理念削弱,英国司法制度呈现一幅新的图景,尤其是最高法院建立后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否更成为以后英国司法改革的关注重点。

2009年10月1日,英国最高法院成立,并以西敏国会广场的前米德尔塞克斯市政厅作为法院院址。该院创立之初仅设置了11名法官,悬缺1名。11名法官分别是菲利普斯勋爵(Lord Phillips )、世纪之交的英国司法改革研究

129··

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霍普勋爵(Lord Hope)、萨维尔勋爵(Lord Saville)、罗杰勋爵(Lord Rodger)、华学佳勋爵(Lord Walk-er)、黑尔女男爵(Baroness Hale)、布朗勋爵(Lord Brown)、曼斯勋爵(Lord M anse)、科林斯勋爵(Lord Collins)、克尔勋爵(Lord Kerr)、克拉克勋爵(Lord Clarke),并以菲利普斯勋爵为院长,霍普勋爵为副院长。

最高法院与原来的英国上议院保持了非常严格的对应性,11名法官中,除克拉克勋爵之外均为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担任。作为一个宪政传统浓厚的国家产生的新的最高法院,英国最高法院能够给我们何种惊喜,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

130

英国公司法

英国公司法(Company Law)第一章注册公司的法律特征 Company Law: Fundamental Principles, (2nd ed.) Stephen Griffin LLB, PITMAN Publishing, 1996 THE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A REGISTERED COMPANY 本章主要讲述了注册公司的基本法律特征及其发展的历史。 公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虚构的实体,它只不过是其管理者和员工按照团体模式经营的一种方式或手段。依照大陆法系的分类,这种观点似乎可以被看作是法人拟制说。但是在法律上,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注册的公司,这种虚构的本质在这种程度上被忽视了,从公司成立之日起,它就是一个公司实体。正因为如此,注册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它像一个自然人那样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是公司的第一个重要的特征。 除此之外,大量的公司都具有有限责任的特点。公司的有限责任分为股份的有限和保证的有限。(除有特别说明,本书将主要讲股份的有限。)有限责任是指公司股东一旦(以股票的名义价值)完全出资认购了所持有的股份,他就不再对公司的债务承担任何责任。公司的成立导致了公司和其股东地位的分离。因此,公司的存在不再依赖于其成员的存在于否。成立这样一个公司最大的好处是股东的有限责任,但最大的缺点是商业隐私的缺失。与合伙不同,注册公司必须满足许多关于披露信息的要求。 公司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中期,但在此之前,就已存在现代公司的前身。首先产生的是特许公司。从17世纪起,随着世界船舶贸易的发展,特许的股份公司产生了。股份公司是一个通过王室特许产生的,有着复杂形式的合伙企业。特许状通常授予其在特定贸易中的垄断权。这种公司虽然也具有独立的法律身份,但是除非特许状有特殊规定,这种企业的成员没有任何形式的有限责任。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股票交易也日益增多。到18世纪前期,股票成为一些公司投机的手段。大量公司都是通过购买其他已消亡的公司的特许状成立的。许多有欺诈目的的公司被起诉,议会也开始试图控制公司形式的滥用。 随着公司作为商业媒介的衰落,19世纪兴起了大量依据议会的个体法产生的非公司企业。这些企业的成员以股份公司成员的方式向企业投资,并对其享有股份。但是企业的资本和财产不是由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持有的,而是由托管人持有的,他可以为企业的利益起诉或应诉。因此,非公司企业的成员不享有有限责任,其自由转让股份的权利也是有疑问的。1844年的股份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做出严格的规定,并没有赋予公司有限责任。因为那时有限责任被视为小资产企业运用公司形式损害债权人和公众投资者的手段。 尽管对小企业有限责任的授予有严格的限制,1855年公布的有限责任法还是对一定条件的企业允许其享有有限责任。有限责任的产生,鼓励了公司的产生和成长,这对国家经济是极为重要的。

英国公司法改革

ECONOMIC HERALD Jan-Feb.2005  73 有限责任公司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发明。英国公司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44年,英国颁布《合作股份公司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认可公司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法。1855年的《有限责任法》和1856年经修改的《合作股份公司法》奠定了现代公司法的基础,在根本上确立了有限责任和公司独立人格的关键原则。从此企业家能够开发有风险的产业,投资人能够聚集各种资源,金融家能够投资于缺乏资金的发明人等等。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有限责任公司本身所赋于的有限责任和独立人格的特性已被董事会成员或公司的执行官 滥用,由此,针对公司创设和运作规则等方面的法律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法律的目的主要是为在市场上吸收更多的资本金并设法营造和鼓励更多经济活动。 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公司法历 经多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在高层次上将当时的需求纳入立法中。1972年英国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因此立法不得不融合和执行欧共体的相应法律规则。这些变化最终在1985年的公司法中得到整合和反映,在此基础上,1989年颁布的公司法作了进一步 的修改,核心内容基本未变。 自十九世纪以来,在英国公司法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太多法令和案例。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英国公司法相应作了不断的调整,重新评估并减轻法规的束缚,从而达到 整个公司法就像一座精妙的建筑,而立法者就是设计师,他们应该懂得如何设计这一建筑的结构和服务功能。不同的法规就好比建筑中不同的功能材料,必须给以完美的整合;过多的材料配置会使建筑本身出问题。这一理念贯穿于英国公司法改革的全过程中。 英国公司法改革 文 / 徐克 金融与法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自的渊源流变及其相互关系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自的渊源流变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重要法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因不同的原因形成、发展。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关键字: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一、大陆法系的渊源流变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民法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因为它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此外还有教会法、商法和城市法)。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系。它以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法律成分,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个分支——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一)大陆法系的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 1、在罗马全盛时期,罗马统治者以武力扩大其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也因罗马法的发达和完备而自愿采用罗马法,使罗马法成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2、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后,日耳曼法采取属人主义原则,使罗马法得以保存。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编纂的法典受罗马法影响。公元9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法律的属人主义不再适用,罗马法与日耳曼法融合。 3、12世纪后,罗马法复兴运动兴起,罗马法研究同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成为西欧大陆国家具有权威的补充法律。经过改造和发展的罗马法成了欧洲的普通法,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法律传统,从而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4、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西欧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巩固以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相互间的联系和共同特征获得进一步发展。首先在法国,以资产阶级革命为动力,在古典自然法学和理性主义思潮的指导下,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开创了制定有完整体系的成文法的模式。法国法典成为欧洲大陆各国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的楷模,标志着近代意义上大陆法系的模式的确立。随后在德国,在继承罗马法、研究和吸收法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典。德国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经济到垄断经济发展的时代的典型代表。 5、由于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适应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并且由于它采用了严格的成文法形式易于传播,所以19世纪、20世纪后,大陆法系越过欧洲,传遍世界。 二、英美法系的渊源流变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海洋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普通法是与衡平法、教会法、习惯法和制定法相对应的概念,由于其中的普通法对整个法律制度的影响最大,所以,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系。美国的法律源于英国传统,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独立发展,已经对世界的法律产生很大的影响。英美法系的分布范围主要包括英国(苏格兰除外)、美国(路易丝安那州除外)、加拿大(魁北克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南非等国和中国的香港。英国法传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殖民扩展实现的。 说到英美法系的沿革要从英国和美国两方面分别来说: (一)英国法的历史沿革 1、普通法的形成 (1)盎格鲁-撒克逊法:英国从公元5世纪到1066年由盎格鲁-撒克逊人控制,当时实行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中草药热疗了解方案-文章

中草药热疗了解方案-文章 一、认识热疗 1、热疗是通过提升人体体温的方式,达到疾病防治、养生保健的目的; 2、历史以来对热疗的诠释 1.公元前460年,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利用热疗治疗肿瘤,还断言,连热疗都无法治疗的疾病,便无法再治了。 2.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用“热”来治疗顽疾的传统,如砭石、灸术等,还用烧红小烙铁治疗浅表肿瘤。 3.18世纪德国医生Busch首次报告1例病例证实面部肉瘤,因感染丹毒,高烧后肿瘤消失,患者存活。 4.1893年美国医生Coley在《美国医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利用丹毒毒素诱发患者发热38-40℃,治疗晚期癌症38例,随访27年,其中12例治愈,19例好转,5年生存率达60%。 5.1953年美国医生Coley的女儿Helen Naut报告30例软组织肉瘤、淋巴瘤、宫颈癌等,用高热治疗,其中25例生存率10年以上。 6.1957年美国医生Selawry综合各家文献经病理证实450例自行消退的恶性肿瘤,发现其中至少有150例患有疟疾、伤寒而诱发高热的历史。

7.1975年第1次国际加温治疗癌症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并成立国际肿瘤热疗学会,作为学会的组织机构,下设欧洲、北美、亚洲肿瘤热疗学会。3、国际性热疗专项大会讲述热疗对人体病灶治疗的重要性 4、热疗方面的书籍对于热疗全面阐述二、认识热疗设备 1、局部热疗设备 2、全身热疗设备 3、热疗后身体受热体内细胞变化 4、小结 ●认识了热疗及热疗被广泛运用及推广,同时也看到了关于大型的热疗设备被运用,说明热疗是确实可以用来治病救人的。 ●但是大型热疗设备价格昂贵,同时不能被轻易搬动,在收费上根本无法让普通人得到享用,根据一些大型医院使用收费标准,基本上做一次热疗,一个小时时间收费在2500-4000之间,这让很多人望钱而却步。 ●根据以上情况,杏林天道(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高汉卿及中心主任朱国清联合各个专家研制出了可以穿在 身上并通过24V以下直流低电压供电的热疗专利的热疗服。 三、认识机构 1、杏林天道(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 本研究院是一所集中医,西医,养生学,基因营养学,运动

英国脱欧弊端分析

英国脱欧弊端分析 英国脱欧的弊端我们小组分别从脱欧背景、投票情况以及脱欧结果影响三个大的方向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当前英国脱欧背景上进行了解。反观英国脱欧的背景,目前的全球经济状况是这样的: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整体回暖。美国经济近期核心指标持续向好,消费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复苏加快,消费稳定增长,进出口增速加快,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通胀率整体回升,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世界经济一些重要领域运行情况较为平稳。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所以,欧洲政治分裂风险依然较高。英国脱欧进程曲折,苏格兰也可能脱英,荷兰大选虽有惊无险,但法国、德国大选仍存在不确定性,政局走势扑朔迷离,会对市场预期和信心造成很大影响。英国脱欧除了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同样也受到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在经济方面,英国一直以来都是欧盟预算的主要贡献者。数据显示,英国每年为欧盟净贡献约 86 亿英镑,近年来英国与欧盟经常意见不一致,有时甚至是唱反调。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英国不会轻易退出欧盟,他们认为英国退出欧盟的代价巨大,欧盟也承担不起没有英国的欧盟。在政治方面,英国竭力淡化欧盟的超国家主权权限,反对欧盟走联邦主义道路。“疑欧派”虽然不是主流,但势力依然强大。对欧盟的“爱恨交融”凸显了每一届英国政府都必须设法穿越欧盟议程的雷区,却又难以实现穿越的严酷现实。另外,英国面临的分裂问题也同样对英国脱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从脱欧的背景来看,脱欧的弊端显而易见。 其次,从投票结果来看,英国脱欧并不符合大多数民意,面对这样的民众投票意愿弊端也随之展现。在英国大约有4000多万人进行公投,而从投票结果来看,大城市区域普遍支持留欧,英国小城镇与乡村大面积倒向脱欧派;18~24岁公民支持脱欧的仅占24%,65岁以上的占58%;精英更倾向于留欧,低收入阶层更倾向于脱欧。总的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遍倾向于留欧,但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则普遍选择脱欧。在进行脱欧时,欧洲理事会主席,德国外长和澳大利亚总理都认为对英国公投表示遗憾,英国脱离欧盟会使全球经济进入不稳定期。当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英国脱欧对整个世界肯定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在英国脱欧时,很多英国人后悔投票脱欧,希望能再投一次票,重新公投的请愿人超过三百万人。所以可见大多数人是希望可以留欧,所以英国脱欧并不符合广大英国人的民意,脱欧之后的英国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满,脱欧进而不利于英国国民的团结,不利于英国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就是从英国脱欧这一结果的影响来看。英国脱欧这一结果已经不可改变,我们小组从对经济、政治以及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展开了思考。第一,在经济方面,英国退出欧盟不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经济利益方面将会损失很多。据英国统计局数据,目前,英国与欧盟其它成员国的贸易额占该国贸易总量的50%以上。欧债危机爆发三年来,欧元区是英国经济的主要依托。很难想象,离开欧盟后的英国会怎样。不仅如此,“脱欧”后的英国将完全失去欧盟决策表决权,其经济利益将无法在欧盟今后的任何新决策中得到保障。徘徊在欧盟外的英国不仅可能失去市场份额,还将在经济甚至政治方面失去更多利益。英国企业联盟代表表示,脱欧后劳工不再源源不绝,光靠英国劳工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英国当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相比之下,英国的中低端制造产业的发展则一直处于衰退之中,且发展地位在不断下降,服务

普通法

英国普通法的形成 ——从《大宪章》的角度考察【摘要】对英国法进行研究,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对“英国较早形成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社会坚实的制度基础”的普通法的发展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推动英国普通法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大宪章》为角度,对普通法的逐步成长过程及其《大宪章》在普通法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予以阐释和探讨。 【关键词】普通法形成大宪章作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交往的加深及文化交流的活跃,我国法学界逐渐兴起了一股研究西方法的潮流,而这其中对英国普通法的研究又逐渐成为一个理论热点。这是因为:首先英国是当代世界三大法系中普通法系的发源地,其法律制度中许多原理、原则、规则甚至概念、术语等都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普通法系的国家和地区所借鉴、吸收和引用。就英国法自身来说,普通法1不仅仅是其法制领域的一个独特内容,而且也是“英国较早形成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社会坚实的制度基础”。2所以对英国法的研究是重要的,而对普通法的研究则更是具有一种基础研究的价 1本文所指的普通法是指始于11世纪的英国中央普通法院创立、适用并加以发展的、通行于全英国的、具有普遍实效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 2张彩凤:《英国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值。其次,正如伯尔曼在《法律与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被设想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融为一体的系统,一个‘实体’,这个‘实体’被设想为在时间是经过了数代和数个世纪的发展”。1它说明,西方法律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历史延续性,这一论断尤其适用英国的普通法的发展,因为“有些法系比其他法系更有意识强调同过去的联系,更多的依赖传统的法律思想方式而不管社会和经济如何变化,这方面应英国为最。事实上,没有别的国家像英国那样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固守自己的法律风格,而免于其法律生活发生重大骚动”。2 所以,对英国法进行研究,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对“英国较早形成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社会坚实的制度基础”的普通法的发展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推动英国普通法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大宪章》为角度,3对普通法的逐步成长过程及其《大宪章》在普通法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予以阐释和探讨。 一《大宪章》产生前的普通法 普通法,同地方习惯相反,是整个英国普遍适用的法,这种法在1066年是不存在的。 1【美】哈德罗·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2【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3笔者赞同英国学者约翰?哈德森的观点,主张普通法是在1215年《大宪章》时代由各种不同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详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刘四新译,2006年版。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 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 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艾灸宣传单

艾灸特色:安全、速效、无副作用、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应用范围个广泛,能治多种疾病,即使无病,灸疗也能养生保健,与其他的医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灸法亦可与针刺或药物配合应用,可治的有效病种已有百种中华医学奇宝--香薰经络美容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美容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面部温灸次序: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 艾灸疗法 慢性病是由于多种原因而使气血长期淤阻,阴阳不平衡,内分秘紊乱,有关功能失调而造成的。已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病久已传化,上下痞涩,阴阳失和,病情已不限于一经一脏一腑。也就是说不是仅病在一个地方,而是整体病了。只能用艾灸等中医经络方法从整体来慢慢调理。 西医主要是从局部来治,是无法根治慢性病的。如吃药,是药三份毒,也就是药是有偏性的;对症,病好的快,不对症,会起反作用;有的在治这个病时,可能对其它的脏腑会有伤害,如果长期吃药,伤害可能会很大。 我们用温灸(包括香灸)治慢性病,注重整体配穴,以期灸通脏腑、经络,灸通上下,调平阴阳,通过对人体的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有效调理,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的自身修复潜能,使人在不用吃药打针的轻松状态下恢复健康!。艾灸温灸,能治百病!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其中的妙味和神奇之处!没有亲身经过实践的人是不会知道的。灸法(温灸),是中医中最上乘的治疗保健方法,是人类唯一的一套完整的内病外治的体系,是保命第一法。艾灸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 本馆温灸结合针灸,按摩,整脊、拔罐、刮痧等手法。可以治百病!适应症广泛: 妇科病,减肥、去痘。去斑、去皱;不孕,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炎症、盆腔炎,子宫脱垂,子宫囊肿、子宫仲瘤,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溥,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堵塞,乳腺病,乳汁过少; 眼病:眼睛疼,近视眼,散光眼、巩膜炎、白内障、青光眼,麦粒肿、泪囊炎。 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气旺盛,脂肪肝,胆囊炎;抑郁症。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紊乱,心肌炎。胸闷。 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胸膜炎。各种皮肤病 肠胃病:胃疼,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痢疾,阑尾炎,肠痉挛,呕吐,泄泻。便秘痔疮。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膀胱炎,遗尿证,遗精,阳委,早泄,前列腺炎,阴茎海棉体炎,睾丸炎,肾虚。背冷。骨结核。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脱发。 腮腺炎,甲亢,糖尿病,神经衰弱,失眠,耳呜,盗汗,癫痫,眩晕,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颜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美尼尔综合征。中风,偏瘫;。帕金森综合症。 颈椎病,。腰椎痛,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关节炎,痛风等 肿瘤,癌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贫血,静脉曲张,灰指甲,腋臭等。

英国公司法

英国公司法(Company Law)第十章有限责任公司股份的法律性质和特征 -------------------------------------------------------------------------------- 作者:明月孤岑文章来源:竹月斋发表于2006年10月21日 Company Law: Fundamental Principles, (2nd ed.)Stephen Griffin LLB, PITMAN Publishing, 1996 THE LEGAL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LDING SHARES IN A LIMITED COMPANY 本章的目的是探讨不同种类的有限公司股份的法律特征,以及法院和国务大臣对股份所有权所施加的限制。 股票代表股东在公司的权益,这种权益以一定数量的金钱来衡量。它首先包括义务,其次包括权利,但是也包括所有股东缔结的一系列双向契约。股票的名义价值或票面价值(the nominal value)是指股东从公司购买股票所支付的最低价。如果公司以高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卖出股票,则实际价格和票面价格的差额被称为“股票溢价”(share premium),并应记载于股票溢价帐户上。 公司成员,正如我们在前面经常看到的,与股东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成为公司的成员: 1、公司成立时,在公司的备忘录上签署; 2、向公司成功地申请购买股票; 3、向公司现有的股东购买股票; 4、因公司成员的死亡或破产而继受股票。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员”和“股东”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两个名称,但有时,公司成员不是股东,而股东也可以不是成员。例如,保证有限责任公司有成员,但没有股东。 CA1985规定,公司应当对其成员的名称、地址以及其持股程度做记录。如果成员记录中的一些重要细节有错误时,法律规定可以修改。 股票的发行(issue)或配售(allot)通常是公司董事会决议的结果,而董事会必须有发行股票的权力。发行股票的权力最长可持续5年,当然在公司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会员大会续期。如果董事故意违反或允许或授权其他人违反CA1985,s 80,则会被罚款。但是,股票的购买者的利益会受到保护,并取得有效的所有权(good title)。代理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利益持有公司的股票。但是公司的股票所有人可能会利用代理人的名义为不正当目的持有股票,因此公司法对此有限制性规定。

浅谈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讲述讲解

浅谈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 提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必然趋势,美国、俄罗斯、欧盟是不可小觑的三大经济体,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计划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而近一时间英国却公投宣布脱离欧盟,这一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针对这一事件,各界人士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英国脱离欧盟,而英国脱离欧盟对英国,对欧盟,对世界的经济政治都有什么影响,英国脱欧对中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针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国脱欧原因中国影响 2016年6月23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据悉,此次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对其中的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共获得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获得48.1%的选票。①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这一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 一、英国脱欧背景 1.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公投必须在2017年年底前举行。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② 2015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赢得5月的选 ①王晓易.《英首相卡梅伦发声明要辞职称尊重民众脱欧选择》. https://www.doczj.com/doc/d71837141.html,/16/0624/15/BQBA1J1100254TI5.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②人民网《英国首相卡梅伦称如有可能将提前举行英国退欧公投》 https://www.doczj.com/doc/d71837141.html,/n/2015/0105/c1002-26323278.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 第一时期:英国普通法之雏形时期(公元5世纪初—十三世纪初)1、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5世纪—11世纪)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欧洲北部日耳曼民族的支系。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自公元5世纪初期攻入不列颠,这次入侵才开始了真正英吉利民族的历史。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侵入不列颠后就定居下来,并逐渐形成一些小国,经过无数兼并和征讨才出现一些独立的较大的王国。在此时期,不列颠的法律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日耳曼带来的,他是根据日耳曼人的习惯形成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吉利与欧洲同一时期法律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和历史进程中。随着基督教在英吉利统治地位的确立,英吉利的法律收到教会法和罗马法的影响。在此影响下,英吉利国家开始了将早期的以口耳相传的习惯法变成成文法典的若干尝试,例如《埃塞尔伯特法典》、《真努特法典》等,但此时的法典在内容上杂乱无章,且主要是刑罚方面。在此过程中,成文法只是习惯法的一个部分。 2、诺曼时期(公元1066年起至1154年) 1066年,英王爱德华逝世,诺曼底公爵进攻英国兵占领英国。诺曼公爵征服英国后,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开始几乎接管了英国的一切,包括原有的分散、落后的习惯法、教会法、罗马法等杂乱无章的法律秩序。威廉一世在日耳曼—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上,结合诺曼底公国统治的经验着手进行统一国家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创建。当地的法院在诺曼底王朝的封建制度下得以延续,由于统治者对当地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地方的诉讼就按照以前的类似案件处理,这就是遵循判例制度的起源。同时,诺曼征服英国后,通过土地和财产为重点的一些列改革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处理政治与宗教、世俗法与教会法的问题上,诺曼划定了教会司法管辖权,排除了教会对世俗法院的干涉,确立了王权优于教权的原则,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权力制衡的精神力量。为了加强国家统一管理,威廉一世还建立了御前会议,他既是国王的咨议机关,同时也是国王的大法官。亨利一世继续推进中央集权制度,他将御前会议的司法职能分离出来,设专门的机构—理财法院掌管王室财政税收。同时,他派出司法长官到全国各地巡回审理投诉,派遣的地方最高法官参与所有与王室利益有关的案件处理。在王室法官巡回办案中,地方司法管辖权必然逐步转移至行使皇家司法权的王室法院,司法权由御前会议行使带动起一个统一法律运动。这些巡回法官乘此机会扩大自己的权限,将巡回审判的管辖权扩张至所有归王室法院管辖的案件,从而为普通法院的诞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3、安其文王室时期(1054年起至1272年) 在此时期,对英国普通法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当属亨利二世改革。亨利二世从1154年执政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有突破性的司法改革,被誉为“英格兰习惯法之父”。他在位时期是普通法和司法制度获得重大发展并得以形成的时期。首先,亨利二世进一步完善了法院组织体系。他在财务法院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御前会议分设出专门处理民刑事案件的普通诉讼法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松花粉的荣誉与奖项

松花粉的荣誉与奖项 ●1995年,朱镕基总理批示:松花粉项目有前途,是否请一大中型企业与研究所合作生产。 ●1998年1月,荣获98美国国际新产品博览会“国际金奖”、“国际特别荣誉:对人类突出贡献奖”(只有极个别的发明和重大发现才被评上该奖项,如飞机、轿车、电灯、电话、电脑等)。 ●1998年,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通关认证。 ●2004年,被世界保健品研究会等机构评为“世界十大保健食品”。 ●2005年9月,荣获“中国航天专用保健食品”。 ●2005年9月,荣获“2005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唯一指定保健食品”。 ●品牌:国珍,国之珍宝。 ●中国著名营养学家、原国家营养学会主席于若木(原国家领导人陈云夫人)曾三次为松花粉题词:“松花粉的开发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世界珍奇,中国独有”、“国珍松花粉,上帝赐给人类的保健珍品。” ●法国医学界:松树保健品对人体具有29种独特的健体作用。 ●营养学家王岚教授:松花粉富含最强大有效的抗衰老物质,即天然的长寿物质。 ●世界自由基生物与医学会主席莱斯特. 派克博士2000年就宣布:松树提取物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文献记载和实验室发现最强的天然抗氧化(抗衰老)物质。●德国、法国等世界几十家权威科研机构数百次的科学实验证实:松树提取物富含天然的长寿物质,对于整个人类具有重大的保健养生价值。 ●世界保健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林德说:“松花粉,是国际上最好的细胞营养食品。” ●欧洲食品研究中心公开宣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位营养专家能够配比出象松花粉这样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 ●法国学者A.卡亚所言:松花粉这种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浓缩和奇异的食物,是一种真正的灵丹妙药。即使它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但它可使所有病情中最令人失望和危险的症状得以减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教授、世界卫生组织成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营养学教授齐伯力:“松花粉是健康的微型营养库。” ●中国中医研究院王连清教授(曾经是刘少奇、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聂荣臻的保健医生):“松花粉是最好的保健食品。”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量研究室主任赵霖教授:“松花粉将引领养生健康新理念。” ●原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健康促进会会长刘建文:“松花粉已成一种健康文化。”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一六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袁秀英教授:“松花粉是均衡人体营养的最佳营养食品。” ●中国健身俱乐部委员会副主任、营养学家王岚教授:“松花粉是最好的美容剂。” 一、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唯一选用花粉

《外国法制史》真题判断题答案

适用法律规则是日耳曼法颇具特色的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法典中最为着名的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法典。 英国法在域外的传播为普通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诺曼征服对英国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权利法案》弥补了1787年联邦宪法没有规定公民权利的缺陷 惯例在宪法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X 《邦联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是"邦联”,是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的同盟 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制X 衡平法也是判例法,是英国法的渊源之一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习惯法是英国法的早期历史渊源 诺曼征服后,英国确立了以衡平法为核心的封建法律制度X 经典的法律权威着作对于普通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独立宣言》是由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托马斯、杰斐逊等人起草的 英国革命的妥协性使其法律传统被废弃X 《邦联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是"邦联”,是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的同盟 制定法是现代英国法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制定法效力高于判例法,其适用并无限制X 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法在北美殖民地取得了支配地位 现代时期的美国法,判例法大量增加,法律的系统化不明显X 现代时期的美国法,行政命令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着,委托立法出现 美国也有通行全国的普通法X 令状制对普通法的形成和发展意义不大X 普通法是指英国大约于13世纪由王室法院发展起来的通行于全国的判例法 统一的司法机构是普通法形成的重要前提。

美国宪法规定的修改宪法的方式是宪法修正案 日本二战后的新宪法又称"和平宪法” 1791年宪法是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巡回审判和陪审制的确立是普通法形成的重要条件 法国封建法是西欧封建法的典型代表 15世纪以前的德国,日耳曼法占统治地位;15世纪后全面继受罗马法1949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有别于宪法X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以1867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为蓝本制定魏玛宪法是德国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 "戴高乐宪法”是法国的现行宪法 美国的联邦和各州都有制定法。 衡平法对于英国法的发展作用不大。X 与法国法相比,德国封建法律发展相对较快 日本明治宪法所确立的宪政体制实质上是天皇专权X 人权宣言是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文件X 1793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最激进的宪法。 二战后德国曾长期分裂,东、西德有各自的法律体系 日本封建法律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中国封建法的强烈影响 日本近代法典编纂最初主要以法国法为模式~后期则主要以德国法为模式近代法国法是资产阶级多次失败的产物X 日本资产阶级法典编篡的初期以德国法为模式X 二战后的日本法更多地吸收了大陆法系的内容X 以明治宪法为标志,日本法的西方化进入到德国化阶段 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法国共和制政体 日本奴隶制时期的法律是以不成文的习惯和命令为表现形式的固有氏族法

《民族国家的形成》教案最全版

《民族国家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 知道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15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技能: 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二、重点难点 重点:百年战争、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 难点: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却日趋明晰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导致15、16世纪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百年战争的影响 插图《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1、原因 (1)、远因(诺曼征服) 自11世纪“诺曼征服”以后,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12世纪下半叶,英王室在法国的领地占法国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远远超过了法国王室,这在同样梦想称霸欧洲的法国看来,简直就是耻辱,一直寻求机会收复这些领地。 (2)、近因(法国王位继承问题)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男嗣,法国贵族会议便推举他的侄子腓力为王,称腓力六世。一心想控制法国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向法国发难,声称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腓力六世对爱德华三世的嚣张气焰十分气愤,暗下决心寻机报复。1337年5月24日,经过一番准备的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属领地基恩,英国自然无法接受。同年10月,爱德华三世不顾法国的反对,自称身兼法王,并率部队进攻法国。于是,法国王位继承争端终于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2、进程 战争初期,法国把自己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派到了前线。当时,英军没有能与法国抗衡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