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芜湖吹响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新号角】吹起深化改革的号角

【芜湖吹响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新号角】吹起深化改革的号角

【芜湖吹响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新号角】吹起深化改革的号角
【芜湖吹响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新号角】吹起深化改革的号角

【芜湖吹响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新号角】吹起深化改革的号角

学前教育,寄托着万千群众对幼有所教的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今年7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我市正在着手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已然吹响。

深化改革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体制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曾是众多家长的不能承受之重。2011年,我市制定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自此,芜湖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不断扩大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第二期行动计划均已如期完成,第三期行动计划自2017年启动,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至2017年底,全市成立19个学前教育集团,名园办分园57所。各幼教集团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的品牌推介、统一的行政管理、统一的教师调配、统一的营养配餐、统一的教学教研、统一的考核审评,积极开展合作办园、举办分园、领办新园或薄弱园,让更多孩子得以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公建民营的办园模式,是我市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又一创新之举。据介绍,我市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扩大公办园覆盖率的途径。目前,全市共有公建民营幼儿园36所,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为“公建民营、委托管理”,幼儿园自主聘用教师、自主招生、自主负责日常办学与管理。这种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推动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成为破解学前教育资源不平衡难题的重要举措。

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园,是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必经之路。2011年起,市本级每年设立100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对新建公办园、兴办普惠性民办园、资助困难家庭幼儿和创建升级幼儿园等给予奖补。截至2017年底,全市普惠性民办园达252所,占民办幼儿园总数的63.6%。

聚焦短板回应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新期待

从“能入园”到“入好园”,如今,群众对学前教育有了新期待。2017年,我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起航,回应着群众的心声和期盼。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将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市预计新增城镇小区配套园、农村新建园,以及农村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27所;新增民办园5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力争达到81%左右。建设名园长工作室20个,创建市公办一类园、优秀民办园40所。

在具体实施上,我市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尤其是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人口出生率的变化,重新修订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同时,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支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打造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是第三期行动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积极构建支持体系,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全市名园长、名幼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幼儿教师队伍。

“发展好学前教育,满足群众的新期待,仍是一条漫漫长路。”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薄弱的环节之一,目前芜湖学前教育面临着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较少、公办园承载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优质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和公共服务水平,让芜湖的学前教育真正实现“广覆盖、保基本”,让更多幼儿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记者赵丹丹王俊

图为金湾锦苑实验幼儿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互动。

记者陈剑摄

来源:芜湖日报

(责任编辑黄友情)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