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配电自动化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配电自动化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配电自动化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配电自动化知识点整理

配电网的特点:1、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点。2、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

3、供电容量、用户性质、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千差万别。

4、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电阻、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短路允许供电一段时间,与国外配电网运行方式不同。实现配电自动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难点:

1、技术方面问题

早期配电网架存在缺陷且配电设备陈旧落后。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必须符合自动化控制要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相关系统、装置不够成熟;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的实施力量不足。(系统复杂性、通信系统建设、满足户外运行的需要)

2、管理方面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范十分匮乏且出台严重滞后,造成配电自动化建设缺乏有效指导,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够,自动化系统的分步建设困难;有关单位对开展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应用主体不明确,后期运行和维护工作跟不上。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配电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DSCADA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主要来源于实时数据的采集)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三步曲: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供电)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拓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并具有与其他应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为配电网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配电终端: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开关站(开闭所)和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等。

配电子站: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配电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配电网区域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信息交互:为扩大配电信息覆盖面、满足更多应用功能的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相关应用系统间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多态模型:针对配电网在不同应用阶段和状态下的操作控制需要,建立的多场景配电网模型,一般分为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

网络优化与分析:包括潮流分析和网络拓扑优化,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手段达到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所必须的分析等目的。

工作管理系统:对在线工作设备进行监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设备实际磨损状态,据此制定检修规划的顺序进行计划检修。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通过用软件对配电网的模拟仿真手段,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当系统的数据来自实时采集时,也可以帮助调度员在操作前了解操作结果,从而提高调度的安全性。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意义1、提高供电可靠性:2、提高设备利用率:3、经济优质供电:4、提高配电网应急能力:5、通过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长期监视和记录,掌握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为科学开展配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提供客观依据。6、保证抄表计费及时和准确,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息服务等。7、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

配电自动化有哪些基本功能1、安全监视功能: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的状态量(如开关位置和保护动作情况)和模拟量、电度量,从而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

2、控制功能:远方控制开关的合闸或跳闸、有载调压设备升压或降压,以达到所期望的电压质量要求目的(如满足电压质量要求、无功补偿和负荷平衡等)。

3、保护功能:检测和判断故障区段(定位)、并隔离故障区域(隔离)、恢复正常区域供电。

信息管理子过程的作用信息管理子过程是一个最基本功能,参与所有的功能管理,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实现及时准确的监视,是对其进行控制的基础。

可靠性管理子过程的作用尽量减少故障对配电自动化的影响。除了能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外,还可以使配电网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经济性管理子过程的作用提高配电网的利用率和减少网损。

电压管理子过程的作用监测和管理网上关键位置处的电压,以便将其控制在所期望的范围内。

负荷管理子过程的作用通过对用户负荷进行远方控制方法来抑制高峰负荷、错开负荷周期,通过实行分时计费等手段引导用户调节用电时间,达到削峰填谷、改善负荷曲线的目的。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1、多样化2、标准化3、自愈4、经济高效5、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分区和分层结构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生产系统(发电)、输送与分配系统(输电、变电与配电)、消费系统(用电系统)和相应的辅助设施(如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等)组成的控制系统。

输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按接地电流大小分为高阻接地和低阻接地。

“手拉手”环状架空网的结构特点由两条辐射状架空馈线通过联络开关相互连接构成

单环电缆网的结构特点单环电缆网的构成与”手拉手“环状架空网类似,只是其馈线开关一般由环网柜构成。

多分段多联络状网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构特征:一条馈线分成N段,各馈线分别经过联络开关与各不相同的备用电源联络。适用范围:架空馈线、电缆馈线。

不同网架电网的电路利用率是多少多供一备电缆网最大可达﹝(N-1)/N﹞%、

双环网 50%、对射电缆网最大利用率只能达到50% 、双射电缆网最大利用率只能达到50% 多分段多联络状网最大利用率可以达到[N/(1+N)]%,N=1时,转换为“手拉手”环状网。

手拉手”环状架空网最大利用率只能达到50%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和通信通道组成。

配电主站的作用及组成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及存储、人机联系和各种应用功能。

配电子站的作用主站与终端之间的中间层设备,用于通信汇集,也可根据需要实现区域监控功能。(区域工作站的作用)。

配电终端的作用安装在一次设备运行现场的自动化装置,根据具体应用对象选择不同的类型。(RTU、FTU、TTU等)。

通信通道的作用连接配电主站、配电子站和配电终端之间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多种通信方式的混合组成)。

配电终端分类及各作用: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配电终端分为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备终端(FTU)等三大类。馈线终端用于中压馈线开关设备的测控,包括柱上分段开关、分支线开关、环网柜等配电终端;站所终端用于中压馈线中站所设备的测控,包括开闭所、配电所、箱变等配电终端;配变终端用于配电变压器的监测。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配电终端应满足哪些技术要求1、满足智能化应用要求2、解决后备电源问题3、满足户外工作环境要求配电终端的结构设计应紧凑、小型化、通风散热,防护等级为IP54,满足户外工作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4、满足抗干扰要求5、满足输入、输出回路安全防护要求6、满足通信功能7、与一次设备接口良好配合8、易于安装和维护配电终端的基本功能包括哪些内容1、SCADA测控功能:遥信、遥测、遥控功能2、自诊断、自恢复功能:具有自诊断功能,支持功能模块的自检、互检与自恢复。3、运行维护功能:远方和就地维护功能4、存储功能工作电源监视功能:失去外部工作电源时,配电终端具有远方及当地告警指示功能。5、不间断供电:具备后备电源或相应接口,当主电源故障时,能够自动无冲击投入,以保证装置本身、通信终端的不间断供电。6、通信功能:远程通信、当地通信以及维护通信三种方式。7、通道监视功能:能够监视通道接收及发送数据,具备误码检测功能,可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及通道故障排除。

无主站系统包括哪两种形式1、第一种形式的无主站系统是指基于就地检测和控制技术的馈线自动化系统。2、第二种形式的无主站系统是相对独立于主站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取决于配电终端的智能化和光纤快速通道。

小型系统的特征、配置及适用范围是什么1、小型系统:对实时信息接入量小于10万点的配电自动化实施地区,可以选用基本功能来设计和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2、配置:主站配置相对简单,能够实现完整的配电SCADA功能和馈线故障处理功能。3、适用范围:利用多种通信手段,以实现遥信和遥测功能为主,对相关配电线路和一次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进行采集和监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具备电动操作机构和良好通信条件的配电开关/断路器进行遥控,即实行三遥。在三遥基础上,也可以实现小范围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功能,对于已实现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的区域也可以纳入系统统一管理。

中型系统的特征、配置及适用范围是什么1、中型系统:对于实时信息接入量在10-50万点的配电自动化实施地区,可以选用“基本功能+扩展功能(配电网分析应用部分)和信息交互功能”来设计和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2、功能:具备完整的配电SCADA功能,发挥主站强大的处理能力,实现大范围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功能。在配电终端配合下,由主站统一进行配电网故障识别、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与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网GIS平台等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联,建立完整的配电模型,实现基于配电网拓扑的各类应用功能,为配电网生产和调度提供较全面服务。

大型系统的特征、配置及适用范围是什么1、大型系统:对于实时信息接入量大于50万点的配电自动化实施地区,可以选用“基本功能+扩展功能(配电应用及智能化部分)和信息交互功能”来设计和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2、主要特点:除具备中型系统的全部功能之外,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互联,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生产、调度、运行及用电等业务的闭环管理,为配电网安全和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服务。

配电通信网分为哪两层配电通信网分为骨干网和接入网两层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1、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到载频附近,以适应信道频带的要求,便于发送和接收。2、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3、压缩信号带宽,以便于利用话带传输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复接分接器的作用将一个高速的数据传输信道转换成多个效低速的数据传输信道。

工业以太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特点:成本低、容易组网;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资源共享;易与以太网连接;软硬件资源丰富;并且受到广泛的技术支持。存在的问题:传输的不确定性问题。可靠性问题:以太网本质上采用竞争方式,具有超时重发机制,因此会引发单点故障传播,使得故障节点独占总线而导致其他节点传输失败。

传统载波通信技术有哪些局限性只能进行点对点通信,不适用于普遍采用的串葫芦接线方式的载波组网通信要求。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很长,配电线路的结构大部分采用串葫芦接线方式,变电站之间有很多分支线路,由于在分支线路处不能安装阻波器,使得传统载波无法开通。另一方面,传统载波机提供的音频通道和语音通道只能采用点对点载波通信,不能组网通信,因此采用串葫芦接线方式的10KV配电线路,实际上无法实现组网通信。此外,变电站或配电站关口变电量数据采集也因通信障碍不能做到实时采集,因此无法进行实时分析、监控线损情况。

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1、配电自动化的规模大小。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复杂程度。3、配电自动化系统预期达到的自动化水平。

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有哪些具体要求1、应有高度的可靠性,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影响因素:户外安装、电磁干扰。2、通信系统的费用应考虑经济性

影响因素:通信方式的选择影响通信系统的造价、预算时还要考虑通信系统长期使用和维护的费用。3、对通信速率有要求

影响因素:A、通信速率选择要考虑发展的需要;B、不同的配电自动化功能对通信速率要求不同;C、主干线对通信速率要求远高于分支线;D、通信系统设计应留有足够的频带,满足发展需要。

4、具有双向通信能力及可扩展性

配电自动化的大多数功能要求双向通信。先进的负荷控制系统可以发生伴随地址的投运或停运命令,从而可以对被控制对象的独立负荷或成组负荷分别进行控制。对于故障区域隔离和恢复正常区域供电功能,则必须要求能双向通信能力的信道。

5、主干通信网应建立备用通信通道

对于采用光纤通信系统构成的主干通道,可以采用无源光网络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建通信接入网的基于IP的主干通信网络。在通道发生故障时,能够实现自愈,不需人为干预,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失效故障中恢复所携带业务。

6、电网停电或故障时不影响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必须考虑故障或断线对通信的影响。

停电地区的远方通信终端设备的供电问题。。

7、通信设备标准化,容易操作与维修

8、通信系统应有防过电压和防雷能力

9、业务对通信系统有要求

不仅需要支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般数据的实时传输,还需要考虑特殊需求的业务数据传输,如语音、视频监控、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通信解决方案等。

10、对信息安全有要求

配电终端所采集数据包含监测数据、控制数据等,配电终端至主站的上行数据均为监测数据,主站至配电终端的下行数据位控制命令。其主要存在的信息安全脆弱点包括:

非授权用户可对配电终端进行控制;

通信协议没有采取主站身份鉴别机制和加密传输,易于分析和伪造控制报文。

存在系统主站资源的非授权访问、敏感数据泄漏等安全风险。

存在对数据的有效性验证的风险。

什么是重合器及其功能

定义:重合器是一种自具控制及保护功能的开关设备,它能按预定的开断和重合顺序自动进行开断和重合操作,并在其后自动复位或闭锁。

功能:当事故发生后,如重合器经历了超过设定值的故障电流,则重合器跳闸,并按预先整定的动作顺序作若干次合、分循环操作,若重合成功则自动终止后续动作,并经一段延时后

恢复到预先的整定状态,为下一次故障做好准备,若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态,只有通过手动复位才能解除闭锁。

1、什么是分段器及其功能

定义:分段器是一种与电源侧前级开关配合,在失压或无电流的情况下自动分闸的开关设备。 功能:当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分段器在预定次数的分合操作后闭锁于分闸状态,从而达到隔离故障线路区段的目的。若分段器未完成预定次数的分合操作,故障就被其它设备切除了,则其保持在合闸状态,并经一段延时后恢复到预先的整定状态,为下一次故障做好准备。

2、分段器的关键部件是什么,分段器的分类

关键部件:故障检测继电器

根据判断故障方式的不同,分段器可分为电压—时间型分段器和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

3、电压—时间型分段器的特点,其X 时限和Y 时限的意义

凭借加压、失压的时间长短来控制其动作的,失压后分闸,加压后合闸或闭锁。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既可用于辐射状网和树状网,又可用于环状网。

两个重要参数需要整定:其一为X 时限,是指从分段器电源侧加压至该分段合闸的时延;另一个参数为Y 时限,又称为故障检测时间。其含义是:若分段器合闸后在未超过Y 时限的时间内又失压,则该分段器分闸并被闭锁在分闸状态,待下一次再得电时也不再自动重合。

9、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实现辐射状网故障区段隔离

的过程分析及各开关的动作时序图

(a )

(b )

(c

)(d )

(f )(g )辐射状网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常开负荷开关-常闭负荷开关-联络开关

12、集中智能故障定位基本原理以及判据一、判据二

1、集中智能故障定位的依据

在电源保障、通信通道、配电自动化终端、主站系统、互感器和开关辅助接点等都在可靠工作的情况下,故障发生后主站可以收到配电自动化终端发来的故障电流信息,收到配电自动化终端发来的开关状态信息,收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来的变电站开关状态、保护动作信息、重合闸动作信息以及母线零序电压信息等,主站系统根据上述信息进行基于集中智能故障定位。

2、最小配电区域

将由开关或末梢点围成的、其中不再包含开关的子网络称作最小配电区域(简称区域),这些开关称为其端点。最小配电区域是配电网中所能隔离的最小单元,也是负荷转移的最小单元。集中智能故障定位是以区域为单位进行的。

3、故障处理启动条件为主站收到某开关的保护动作信号(或上报故障信号),并且该开关同时跳闸。

判据一:对于只有一个电源点的开环运行配电网,根据故障电流的分布实现故障定位。终端中只需要判断出是否经历了故障电流,而不需要测量故障电流值。故障区域的特征是该区域有且只有一个端点经历了故障电流。

判据二:对于多电源点的闭环配电网(包括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需要根据故障功率方向分布实现故障定位。故障区域的特征是该区域的所有经历故障电流的端点的故障功率方向都指向区域内部。

14、稳态零序电流法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应用

特征:发生故障后,流经故障点的稳态零序电流为整个系统所有线路对地的分布电容电流之和,数量上等于正常运行时系统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算术和。

15、稳态零序电流法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的应用

特征:在谐振接地系统中,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故障线路点上游和下游的零序电流幅值相近、方向相反,故障自身产生的稳态电流无明显的故障特征。

16、中电阻法和残流增量法的基本原理

中阻法实现故障选线和定位:

永久接地故障后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阻值适当的电阻,以产生足够大的附加零序电流,其零序有功电流主要流过故障线路,据此实现故障选线和定位。

残流增量法实现故障选线和定位:

利用调谐消弧线圈补偿度改变或阻尼电阻投切前后各出线零序电流产生的变化,其中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最大,实现故障选线和定位。

17、注入信号法的基本原理

1、在变电所利用故障相TV或消弧线圈二次绕组,向一次系统反向耦合一个特定电流信号,其电流幅值在数百毫安到数安培之间。注入信号沿母线和故障线路的接地相流动,经故障点和大地还回,根据信号寻迹原理确定故障区段。

2、根据注入信号自身特征分为注入工频电流和注入异频电流。注入的异频电流与故障自身电流主要通过频率差异进行区分,注入信号的频率可取在各次谐波之间、保证不被工频及各次谐波分量干扰。注入的工频电流通过时序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与故障自身工频电流区分。

3、利用配电终端或故障指示器检测注入信号,将检测结果上报主站,检测到信号的线路为故障线路,最末信号检测点与信号消失的检测点之间为故障区域。

18、利用暂态信号的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根据接地故障的暂态电流的分布特征,首先由配电网主站根据变电站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选线结果或采集处理各线路出口处配电终端检测到的暂态电流信息,确定故障线路(故障线路暂态电流幅值最大、方向和非故障线路相反),然后根据故障线路各配电终端检测到的暂态电流信息进一步确定故障点。具体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暂态电流方向法和暂态电流相似性法两种。

19、故障定位技术的比较

1、稳态零序电流法

方法简单,对配电终端采样与处理能力没有特殊要求,抗干扰能力差。

对于弧光接地或间歇性接地,不稳定的故障点将频繁破坏故障稳态电流,降低了检测的可靠性,且不能检测瞬时性接地故障。

用于谐振系统时,需要变电所具备中电阻投入装置或大幅度调整消弧线圈补偿度的条件。2、信号注入法

其可靠性较仅利用故障稳态零序电流方法有较大提高。

需要在变电所安装信号注入设备,配电终端需要安装专用的注入信号采集探头增大了投资。对一次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注入信号强度受TV容量限制,在接地电阻较大时,非故障线路的分布电容会对于注入的信号分流,给选线和定位带来干扰。

如接地点存在间歇性电弧,注入信号在线路中将不连续,给检测带来困难。

不能检测瞬时性接地故障。

3、暂态法

特点

暂态法是一种被动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在变电站额外安装附加设备,安全可靠、投资小。相对于故障产生的微弱工频稳态电流,故障暂态电流幅值大,易于检测,可靠性高。能够可靠检测瞬时性接地故障,为实现配电网绝缘在线监测创造了条件。

第8、9讲远方抄表与电能计费系统

6、用电计测功能的分类

累计计量功能:累计双向供电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和视在电能的消耗量。还有累计掉电时间、掉电次数和超过功率时间等。

实时计量功能:实测各相电流、相电压及线电压和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素以及供电频率等。

8、抄表计费有哪几种方式

1、手工抄表方式:抄表员携带纸和笔到现根据用户电能表的读数计算电费。

2、本地自动抄表方式:采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靠的抄表设备到现场完成自动抄表功能。通过在配备有相应模件的电表和手提电脑之间加入无线通信手段,达到非接触性完成数据转输的目的。根据无线通信种类不同,可分为红外线、无线电、超声波就地自动抄表。

3、移动式自动抄表方式:用汽车装载收发装置和900MHZ无线电技术以及电表上的模件,不必到达用户现场,在附近一定的距离内能自动抄回电能数据。

4、预付费电能计费方式:通过磁卡或IC卡和预付费电能表相结合,实现用户先交钱购回一定电量,当用完这部分电量后自动断电的管理方法。

5、远程自动抄表方式:采用低压配电线、电话线、无线电、RS-485或现场总线等多种通信媒体,结合电表上的软件和局内计算机系统,不必外出就可抄回用户电能数据。

9、预付费电能计量方式的核心设备及其分类

预付费电能表是这种方式的核心设备,按其执行机构不同,可以分为投币式、磁卡式和IC 卡式三种。

1、投币式:在国外最早使用,由于这种装置容易被窃,并且在管理与维护上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已被淘汰。

2、磁卡式:磁卡是由磁卡读写器将数据记录在卡片状的磁性材料上而构成的。缺点:由于复制相当容易,磁卡系统安全性较低,并且很容易在受热、受压、受折或受强磁场影响而遭到物理性损坏。

3、IC卡:IC卡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和大容量存贮器的集成电路芯片,嵌装于塑料芯片而成的卡,是一种高安全性的系统,但成本较磁卡昂贵。

10、与远程自动抄表计费方式相比,为什么认为预付费计量方式是一种过渡过程

1、这种电能计费方式不能使供电部门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和对电能的需求,因此难于掌握用电规律、确定最佳供电方案。

2、采用预付费方式需要改革供电部门的售电机构,还要广设售电网点,这会带来大量的新问题。

3、拖欠电费的现象主要是法律不健全、法律观念差造成的,应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不是拉闸限电,随着电力企业走向市场,拉闸限电不仅对用户、而且对供电企业均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自动抄表电能计费方式是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先进的计费方式。它便于将计算机网路和营业管理相结合,成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还可以发展成为自动抄表结合银行计算机联网的收费方式,实现银行票据自动划拨,从而更有效地确保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13、什么是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及其优点

1、远程自动抄表技术是一种不需要人员到达现场就能完成自动抄表的新型抄表方式。它利用公共电话网络、负荷控制信道或低压配电线载波等通信联系,将电能表的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电能计费管理中心进行处理。

2、远程自动抄表是比较先进的抄表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杜绝了抄表不到位、估抄、误抄、漏抄电表等问题。

3、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不仅适用于工业用户,也可用于居民用户。应用于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电能表是在普通电能表内增加一个自动抄表单元,其中包含电量采集发送装置和信道。

第10讲负荷控制和管理系统

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作用

是实现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技术手段,是配电自动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4、负荷控制终端的分类

5、单向终端的作用

只能接收电力负荷控制控制中心命令的电力负荷终端,分为遥控开关和遥控定量器。

6、双向终端的作用

装设在用户端,能与电力负荷控制中心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和实现当地控制功能的设备

7、遥控开关的作用

接收电力负荷控制中心的遥控命令, 进行负荷开关的分闸、合闸操作的单向终端,遥控开关一般用于315kVA以下的小用户。

8、遥控定量器的作用

接收电力负荷控制中心定植和遥控命令的单向终端。遥控定量器一般用于315—3200kVA的中等用户。

第11讲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技术

1、主站注入测试法德基本原理

采用主站注入测试专用平台,根据所设置故障位置、类型、性质以及当前场景计算配电网故障前潮流及故障短路电流,并将根据计算结果生成的相应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故障信息发往被测试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被测试主站系统进行故障处理过程中,主站注入测试装置,仿真相应配电自动化终端与被测试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交互信息,从而对被测试主站的正常故障处理过程进行测试

2、主站注入测试平台的组成。

主站注入测试法专用测试平台由配电网仿真器、实时数据库、建模与配置器、故障模拟器、规约解析器、通信管理器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等组成。

3、配电网仿真器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模拟故障前的运行场景以及模拟供电恢复的效果。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分析和潮流计算:网络拓扑分析模块根据实时数据库中的开关状态和网络连接关系形成配电网运行拓扑。潮流计算模块根据实时数据库中各个负荷节点的负荷和网络拓扑进行潮流计算,得出各个开关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作为配电网的模拟实时数据。

4、实时数据库管理器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用以存放来自被测试系统、配电网仿真器、建模与配置器以及故障模拟器的测试用实时数据。主要功能包括:根据规约解析器、建模与配置器、故障模拟器发来的命令初始化或更新库中开关状态和负荷节点的负荷数据;根据潮流计算结果更新库中各个开关节点的电流、电压、功率;根据故障模拟器的指令更新故障信息。

5、建模与配置器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形成测试模型,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A、图模一体化的配电网建模。

B、开关和负荷点配置。

C、自动化终端配置。

6、故障模拟器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负责动态模拟故障现象,功能模块主要包括:

A、故障场景配置

B、故障现象模拟

C、故障现象模拟流程

7、规约解析器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完成与被测试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始终通过通信管理器保持将实时数据库中的

遥测和遥信数据与被测试系统交互。功能模块主要包括:

A、通信规约配置

B、上行报文组织、下行报文解释

8、通信管理器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保持链路通畅,功能模块主要包括:

A、多IP报文组织

B、链路监测与维护

9、人机交互界面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主要作用是提高测试平台的可用性,功能模块主要包括:

A、输入、输出管理

B、操作控制管理

C、测试报表生成

10、二次同步注入测试法的基本原理

在被测试的主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侧安装临时馈线保护作为配电馈线的总保护,用于切除测试过程中馈线发生的故障。

在故障点电源侧各开关处分别配置配电网故障模拟发生器,发生器电流电压输出至馈线终端单元。

各故障模拟发生器采用GPS时钟同步和光纤、无线通信技术。

11、二次同步注入测试法的主要左右

主要用于对各种类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日常测试、实用化验收、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实验室实验中包含主站、子站、配电自动化终端、保护配合、备用电源、通信和馈线开关的整个环节的故障处理过程进行系统测试。

12、可控10kV馈线短路试验测试法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难点、适用范围。

基本原理描述

通过将拟研究的特制阻抗元件直接接入10kV馈线来更加真实地模拟馈线故障现象,从而实现对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过程进行真实地测试。

关键技术和难点:即能模拟实际故障现象,又可减少对系统冲击,阻抗元件的设计是短路试验的安全保障措施。

适用范围

可以用于含架空线路的简易型、实用型、标准型、集成型、智能型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过程的现场测试。

13、三种系统测试方法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比较。

1、什么是智能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以配电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通过融合先进的测量和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与通信等技术,并利用智能化的开关设备、配电终端设备,在含各种高级应用功能的可视化软件支持下,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优化和非正常状态下的自愈控制,最终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环保的电力供应和其他附加服务。

2、智能配电网的本质特征

智能电网应具备的本质特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和可控电力元器件等为基础,采用大量传感器和宽带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和嵌入式控制技术,并且将这些技术与电力基础设施高度结合。

3、智能配电网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内涵:具有配电自动化基础

高效的、充分整合的通信系统

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测量装置

智能配电网主站

统一的输配电网系统的数据模型

智能配电网管理

统一的智能电网数据模型

统一的标准服务

“即插即用”的智能装置

高级应用软件

信息安全

4、智能配电网的外延包括哪些内容

外延:配电网的供电与用户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智能终端提供用电和市场信息,促使用户通过需求响应来改变自已的用电方式,主动参与电网管理和市场竞争,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实现供需双方互动。

配电网大量接入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

提供良好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精细化的配电网生产指挥系统建设

国内外主要是依靠监管法规的推动和市场机制的激励,由于可靠性指标的经济考核、可靠性电价的价格差异,驱动着配电自动化产生投资效益。

5、配电自动化向智能配电网发展的驱动力有哪些

1、市场机制的激励

智能配电网环境下的需求侧管理将向需求侧竞价发展,单向的供需关系将形成双向的供需互动。

需求侧竞价是需求侧管理的一种实施机制,它使用户通过改变自已的用电方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按所定价格行事。

需求侧管理是长期改变负荷特性的行为和机制,大多是政府驱动,而需求侧竞价是基于市场的短期负荷响应行为和市场机制,主要由市场驱动。

2、监管法规的推动

国家电网部门持有的发展态度及制定的相关标准、法规对于各地市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整个国家的研究建设方向具有重大的影响。

英国电力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对供电可靠性进行严格的监管,以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推动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支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

3、清洁能源的驱动

面对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分布式能源接入成为智能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保证高渗透率下电网运行可靠性是配电自动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各国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网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6、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对配电管理水平有哪些提升

1、智能化的配电生产抢修指挥系统

2、配电的正常生产管理

3、配电故障时的快速处理

4、配电故障的快速抢修

7、智能配电网自愈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自愈技术是智能电网的特征,是智能配电网的高级阶段,不同于保护控制面向点的切除控制模式,而是面向电网的面控制,具有快速分析、可信决策、自动控制的特点,需要在配电网快速仿真及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智能网络代理和信息集成技术超量节点快速估计与潮流算法,研究分布式自律快速计算算法和快速仿真支持技术。根据配电网结构和运行特点,探索配电网在正常、脆弱、故障、恢复、优化等状态下的相关理论与应对手段。以预防控制为重点,以连续在线评估优化为手段,分别从控制逻辑、控制结构和控制环节等方面入手,实现智能配电网自愈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8、智能配电网安全预警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智能配电网相当于大型互联电网而言,电压等级较低、动态元件较少,一般具有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因此,安全分析主要是指静态安全分析,在线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智能配电网静态安全性的风险评估。

关键技术:

研究建立智能配电网风险评估和供电安全预警模型,以及在线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

研究基于在线风险评估及供电安全预警模型的城市电网在线风险水平及预警等级评估的算法;

研究基于在线风险评估指标的智能配电网供电薄弱环节自动识别的方法;

研究智能配电网降低风险策略的自动配置与计算的方法。

配电自动化知识点

配电网的特点:1、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点。2、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 3、供电容量、用户性质、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千差万别。 4、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电阻、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短路允许供电一段时间,与国外配电网运行方式不同。 实现配电自动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难点: 1、技术方面问题 早期配电网架存在缺陷且配电设备陈旧落后。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必须符合自动化控制要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相关系统、装置不够成熟;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的实施力量不足。(系统复杂性、通信系统建设、满足户外运行的需要) 2、管理方面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范十分匮乏且出台严重滞后,造成配电自动化建设缺乏有效指导,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够,自动化系统的分步建设困难;有关单位对开展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应用主体不明确,后期运行和维护工作跟不上。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配电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DSCADA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主要来源于实时数据的采集) 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三步曲: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供电)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拓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并具有与其他应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为配电网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配电终端: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开关站(开闭所)和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等。 配电子站: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配电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配电网区域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信息交互:为扩大配电信息覆盖面、满足更多应用功能的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相关应用系统间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多态模型:针对配电网在不同应用阶段和状态下的操作控制需要,建立的多场景配电网模型,一般分为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 网络优化与分析:包括潮流分析和网络拓扑优化,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手段达到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所必须的分析等目的。 工作管理系统:对在线工作设备进行监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设备实际磨损状态,据此制定检修规划的顺序进行计划检修。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通过用软件对配电网的模拟仿真手段,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当系统的数据来自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论述题

第一章 论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目的:研究高等教育学可以让教师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可以让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意义: 1、有利于增强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是举足轻重的。作为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重担在肩,必须有为,而且大有可为。 2、有利于深化教师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理论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对实践具有发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可以大大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高等教育学虽然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综合层面的理性审视和把握,但对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也给出了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灯“中观”层面的阐述,这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科研教研的深化强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为中心 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为中心。 2、注重讲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 理论的运用是学习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论应用首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其次,要设计运用的技术路线和环节,思考这种路线和环节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3、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高等教育学的学习研究首先要善于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其次,要对矛盾进行分析,即分析其矛盾多方或双方的特点、地位和在运行的作用,把握其来龙去脉和发展转化的趋势。再次,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关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高教理论和高教实践是辩证运动的。高校教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要树立科学辩证的发展观,在高教时间基础上进行高教理论创新,在学习创新高教理论中推进高教实践。 第二章 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体现于高等学校的职能中,高等学校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其职能主要有:(1)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2)发展科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社会服务。虽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其他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特别是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除了通过培养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和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的可靠性。 4》配电网的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3》农电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不理想。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础知识总结.doc

绪论 1、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①被控对象复杂而庞大。②被控参数很多。③干扰严重。 2、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在跨地区的电力系统形成后,必须建立一个机构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统一管理和指挥,合理调度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的出力并及时综合处理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事故和异常情况,这个机构称为电力系统调度中心。 ①按运行管理的区域划分:?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自动化(火电厂自动化、水电厂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②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角度划分:?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发电机同步并列的原理。 第1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1、掌握并列操作的概念及对并列操作的要求。 ?并列的概念:将一台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操作,称并列操作。发电机的并列操作又称为“并车”、“并网”、“同期”。 ?对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①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不宜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②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进入同步运行的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2、掌握并列操作的两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并列操作的两种方式:准同期并列(一般采用)、自同期并列(很少采用)。 ?准同期并列的概念: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励磁,当发电机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的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接近相等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这种方式称为准同期。 ?自同期并列概念:将一台未加励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频率,在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先合并列断路器QF,接着合励磁开关,给转子加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势逐步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机组拉入同步运行。优点:操作简单,并列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缺点:冲击电流大,对电力系统扰动大,不仅会引起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而且会在自同期并列的机组附近造成电压瞬时下降。适用:只有在电力系统事故、频率降低时使用。自同期并列不能用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并列,也不用于汽轮发电机组。 3、掌握准同期并列的三个理想条件,了解并列误差对并列的影响。 ?(1) fG=fX: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等,即滑差(频差)为零;(2) UG=UX: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幅值相等,即压差为零;(3)δe=0:断路器主触头闭合瞬间,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间的瞬时相角差为零。 ??①电压幅值差对并列的影响:产生的冲击电流,在只存在电压差的情况下,并列机组产生的冲击电流主要为无功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的电动力对发电机绕组产生影响,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强度最弱,所以须特别注意对它所造成的危害,必须限制冲击电流。②合闸相角差对并列的影响:当相角差较小时,冲击电流主要为有功电流分量。说明合闸后发电机立刻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使机组联轴受到突然冲击,这对机组和电网运行都是不利的。③合闸频率差对并列的影响:在有滑差的情况下,将机组投入电网,需经过一段加速或减速的过程,才能使机组与系统在频率上“同步”。加速或减速力矩会对机组造成冲击。(滑差越大,并列时的冲击就越大,因而应该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情况全

实用文档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 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 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 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实用文档 三、选择题(P26)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 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 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 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北京大学的前身) 八、选择题(P34)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 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实用文档 十、选择题(P37) 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

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一、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2)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1)观察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 伍统计图 (2)观察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可以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起伏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 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适合用来表示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是同一项目的数据对比。 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数量,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统计的数据,画出互相垂直的纵轴和横轴。①在横轴上等间隔地标注项目,并在横轴尾端标注项目名称。②在纵轴上标注数据刻度,使得最大刻度能表示最大数据,并在纵轴顶端标注单位。 (2)根据数量的多少找到对应的横轴和纵轴的交点,并标上数据,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数据大小描出其他各点。 (3)在各点旁注明数据,顺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点。 (4)写出折线统计图的名称、日期。 如小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的绘制:

4.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区别。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长短表示数据的大小,折线统计图是在每一项目的竖线上描点表示数据的大小,描完点后用线段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 5.折线统计图的分析。 分析折线统计图时,要重点注意分析数据在什么时间达到最多或最少;数据上升和下降的时间段及变化快慢情况;哪两个时间段的数据相比变化的趋势明显一些。 根据折线走势看数据变化趋势的方法: ①折线图起始数据低,而终端数据较高,则数量呈上升趋势; ②如果起始数据、中间数据、终端数据变化不大,则数量平稳; ③起始数据高,终端数据较低,数量呈下降趋势。 二、折线统计图的选择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且方便两种数据的对比。如果数据之间相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小学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点

小学统计图的知识点 一、统计图的各类: (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小学数学中三种常见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信息的特点与规律,三种统计图有着各自特点,因此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统计图的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 一、概念: 1、来源: (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战国) (2)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东汉) 题: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和“育”两个字解释的是(许慎)。 2、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中介 4.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

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 No.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No.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No.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重点) ——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人在教育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高压验电笔: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2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3、标示牌: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4、遮栏: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最新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电气控制和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 1、低压电器一般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机构和执行机构。感受机构感受外界信号的变化,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而执行机构则根据指令信号,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P8 2、直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不发热、只有线圈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由整块铸铁铸成,线圈匝数多、导线细,制成细长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心直接接触,便于线圈的散热。P8 3、交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存在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其铁心和线圈均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用硅钢片叠成以减小铁损,而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制成短粗型,且设有骨架,使铁心与线圈隔离,有利于铁心和线圈的散热。P8 4、在可靠性要求高或操作频繁的场合,一般不采用交流电磁机构。P9 5、直流电磁机构适合于动作频繁的场合,且吸合后电磁吸力大,工作可靠性高。P10 6、当直流电磁机构的励磁线圈断电时,会在励磁线圈中感应生成很大的反电动势,易使线圈电压过高而损坏。为此必须增加线圈放电回路,一般采用反串联二极管并加限流电阻来实现。P10 7、根据电流性质的不同,电弧可分为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由于交流电弧有自然过零点,所以容易被熄灭。而直流电弧没有过零点,故电弧不易熄灭。P12 8、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电器的额定值,额定值即电器长期正常工作的使用值。P14 9、通断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接通和分断的预期电流值。接通能力是指开关闭合电路不会造成触点熔焊的能力,断开能力是指开关断开时电路能可靠灭弧的能力。P15 10、主令电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布信号或命令来改变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电器。主令电器应用十分广泛,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和主令控制器等。P16 11、按钮在控制电路中通过手动发出控制信号去控制继电器、接触器或电气联锁电路等,而不是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控制按钮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5A。p16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面试必备基础知识

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面试必备基础知识 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电工之家 11 、高压验电笔: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 、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 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3 、标示牌: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4 、遮栏: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15 、绝缘棒:又称令克棒、绝缘拉杆、操作杆等。绝缘棒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它供在闭合或位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作者:————————————————————————————————日期:

高等教育学(浙大版顾建民) 高等教育内涵: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 2.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 3.高等教育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培养布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主要来自中世纪的大学,当时大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主要为: 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 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度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 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旨在扩展理论知识,后者着力解决实践问题。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法治化、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延续千年左右的古代书院制度自此终结。 官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学堂,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近几年,浙江高等教育变化显著,成就明显: 1.顺利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运用,具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角的交流电路组成 120 、三相交流电:1 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包括各种高压断路 2、一次设备: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如各种继、二次设备:3 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高压断路器: 4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它也是有、负荷开关: 5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6 、空气断路器以下的交、直流装置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 500V 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7 、电缆: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8 、母线: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电流互感器: 9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10 、变压器: 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1 、高压验电笔: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接地线:1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 25mm 2 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标示牌: 13 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14 遮栏两种。15 、绝缘棒:又称令克棒、绝缘拉杆、操作杆等。绝缘棒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它供在闭合或位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实验时使用。. 的两点之间有电位差,当人体两脚接触该 0.8m 16 、跨步电压:如果地面上水平距离为两点,则在人体上将承受电压,此电压称为跨步电压。最大的跨步电压出现在离接地体的处与接地体之间。 0.8m 地面水平距离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相序:17 序。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由各类变电站(所)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电力网: 18 级的输、配电线路联接起来组成的统一网络。电力系统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它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及配电装置,升压、电力系统:19 及降压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发电厂、变电所及用户的用电设备,其相间以电力网及热力网(或水 20 、动力系统:力)系统连接起来的总体叫做动力系统。二、选择题)。、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阻值较大的电阻( A 1、没有明显差别、发热量较小 CA、发热量较大 B)。 A 、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实现(2、万用表电流接通的开关、各种测量种类及量程的开关A B、接通被测物的测量开关C)。 B 、绝缘棒平时应(3、放在墙角 CA、放置平稳 B、使他们不与地面和墙壁接触,以防受潮变形)。 B 4、绝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附答案)

1 第一章 绪论 1. 在英国,1963 2. 3. 4. 高等教育学:((2 (3 )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 殊教育活动。 5. 6. (记忆:大学的3 大职能——教学、 7. 8. 4。 9. 10. )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 ——非好即坏)(411. 12.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 14. 15. 16.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 3原则:(1(2(3 18.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9. 20. 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 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 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章 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 1.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 堂。 2. 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