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1 哪些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

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2 谁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

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地单位是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由其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3 如何确定节地评价建设项目?

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首先应确定哪些项目是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确定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用地单位自我认定。在申报建设用地之前,用地单位应详细了解自身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标准编制和发布情况;对于本行业既无土地使用标准又无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自我认定为节地评价项目。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国家、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论在哪个层级审核出的无标准和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均应退回原报建方,进行节地评价,其节地评价报告通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后,方可重新申报。

在确定建设项目为节地评价项目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知用地单位,通常以正式书面形式通知。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在接到通知后,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对超出用地部分进行核减,重新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后符合土地使用标准的,可按照正常的报建程序进行申报。

4 用地单位怎样组织开展节地评价?

用地单位组织开展节地评价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可以自行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单位进行评价。

用地单位和相关技术单位进行节地评价时,应成立专门的节地评价技术小组,由从事相关领域时间较长、技术专业能力强、具有行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应有选取熟悉建设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各功能分区规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科学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编制节地评价报告。

5 节地评价应采取哪些方法?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应体现4个方面内容:用地规模是否节约;用地结构是否合理;用地功效是否最大化;用地综合效益是否最优。提高建设项目的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既防止低效用地,又要防止高强度用地,引起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因此,节地评价应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总体分析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但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法。对于项目用地的总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可以量化的,应尽量把指标进行量化;对无法进行量化的内容,应进行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

其中定性评价包括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的合理性;项目建设工艺技术水平先进性、经济性分析;项目建设节地技术措施;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比较分析;项目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合理性进行分析等。定量评价的方法有比较法、优化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等等。

6 节地评价应当遵循哪几项原则?

综合性原则。评价工作应从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状况。

差异性原则。建设项目所属的行业不同,决定了建设项目对用地要求的差异性以及对用地周边配套环境的要求的差异性。节地评价工作应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型、特点以及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科学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节约集约原则。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应以节约土地、集约用地、合理布局为原则。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7 节地评价应进行哪些技术准备?

建设项目在进行节地评价之前,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分析,对评价方案所涉及的评价对象、评价任务、技术思路、工作组织、时间安排等进行具体安排,收集节地评价调查资料。

其中,需要调查的文字资料包括: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资料,建设项目拟用地规模及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建设项目建设所涉及相关用地标准和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资料。需要调查的图件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图,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建设项目功能分区图和相关项目图件。

8 如何编制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

节地评价报告是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成果报告,是提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论证的文本。评价报告应对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分析和方案类比,分析提出评价的依据、方法及结果。

报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用地情况等;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具体评价内容;建设项目总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确定的合理性;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结论;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图件资料。

9 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如何组织评审论证?

对于由地方审批的建设项目,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等申报材料后,应及时组织专家进行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对于上报国土资源部的建设项目,由所在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

在操作中,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论证,或者指定或授权下属事业单位具体承办。评审论证可采取专家论证会的形式。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通过互联网组织线上评审。

评审论证主要程序应遵循如下步骤:建设项目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节地评审论证方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节地评审论证;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出具节地评审论证意见;资料归档。

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对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作出补充规定或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10 项目节地评审论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节地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针对建设项目特点所采取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定量评价的是否进行了量化计算;定性分析是否科学。

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对节地评价报告中建设项目规划布局方案合理性及各功能分区划分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各功能分区规模的合理性。对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合理性,新增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及用地规模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夹带项目外用地等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用地总规模的合理性。对节地评价报告中总用地规模合理性进行论证,对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真实性、科学性进行分析,对超标准用地规模是否合理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结合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是否是行业推荐和提倡的先进技术进行论证。

11 如何确定参与项目节地评审论证的专家?

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应当由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领域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专家库内专家应符合以下条件:熟悉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设计等专业领域的业务和法律法规;从事土地管理、公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领域工作满5

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12 地方如果开展节地评审论证专家库建设?

目前,国土资源部在部级层面已初步建立了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专家库,各省根据业务及管理需要,也应尽快建立省内节地评审论证专家库并加强管理。专家库吸纳的范围应包括参与土地使用标准及相关工程项目标准编制的专家、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以及公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领域专家。

专家库应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各地应建立和规范专家的申请、准入、评价、审核和退出等管理制度,明确组织开展专家论证的工作方式以及专家的权利、义务,根据开展工作情况实施综合评估,保证论证水平。同时,各地应注重发挥专家在修订完善土地使用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中的作用。

13 如何组织召开专家评审论证会?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专家评审论证会召开时间后,通知与会专家具体时间和相关要求,于会前将节地评价报告及相关材料送达专家组成员,以便于专家提前对评审论证的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组织召开节地评审论证会,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宣布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成员情况,由专家组成员推选节地评审论证专家组组长;建设用地单位介绍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专家组对报告的内容进行论证;专家对报告中存在问题进行质询,提交独立的专家意见;专家组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对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专家组论证意见。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过程应当制作笔录。根据拟论证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踏勘。

14 项目节地评审论证应遵循哪些原则?

依法依规原则。依据法律法规、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行业设计标准等开展节地评审论证。

满足生产功能原则。论证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类型、特点,在体现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

满足安全性原则。评审论证工作应考虑建设项目在充分满足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环境防护等安全条件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

体现技术先进性原则。建设项目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利用、工程投资、环境保护等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采取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

15 专家组如何形成节地评审论证意见?

专家组根据论证情况出具评审论证意见,分以下两种情形:

出具“通过评审论证”意见。经专家论证,对评价方法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各功能分区和总规模用地合理、采用的工程技术先进的建设项目,专家组出具“通过评审论证”意见。建设用地单位接到意见后,可按照相关要求履行后续报批手续。

出具“未通过评审论证”意见。经专家论证,对报告采取的评价方法不科学、规划布局有待完善,各功能分区和总规模用地不尽合理、采用的工程技术不够先进的,出具“未通过评审论证”意见。同时,专家组应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用地单位接到“未通过评审论证”意见后,应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或核减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后再提交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地单位在报告通过论证之前,应暂停用地报批程序。

16 如何提交评审论证材料并进行资料归档?

经专家组评审论证出具“通过评审论证”意见的,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上报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时,应当在审查报告中对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情况进行描述,并附具专家和专家组论证意见。

国土资源部将对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材料进行检查和抽查,对于节地评审结果明显异常的建设项目,可委托相关单位组织评审。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文件进行整理,并按规定归档。应当归档的评审论证资料包括:建设项目节地评审论证委托书;关于提交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的通知;建设项目节地评审报告;建设项目节地评审专家论证意见;建设项目节地评审专家组论证意见;其他应当归档的资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 精品 序号 重点 难点 1 对于不同的环境影响,编制不同分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全面评价或专项评价。 2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中要求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3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4 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机构应获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和资质证书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5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6 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众参与力度不够,论证会、听证会等流于形式。 7 对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地区间责任和义务和划分。绝大部分环评问题都与跨行业有关。 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9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 后续的跟踪检查监督及责罚仍然缺乏。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项目可研深度不够。 11 有些可研编制文本质量较差,环评关注的问题没有交待清楚,具体工作不规范,环评工作未能达到《环评法》要求,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 12 环评业务量较大,环评从业单位及人员较少,专业人才稀缺,挂靠严重,部分环评工程师业务能力缺乏。 13 新环评导则环评精度提高但仍有空间。 14 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部分环评文件的这部分内容是东抄西凑完成的,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15 违法成本仍较低,奖惩制度待改进。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指一定是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收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允许的限制或排放量(浓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原材料的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2)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3)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有关的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 (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 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

建筑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及评分办法

建筑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为引导企业建立安全、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系统,提高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成本、工期等各个方面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求,基于PDCA 循环原则和精益思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进行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也可用于工程项目现场的自我评价。 建筑业现场管理星级评级标准模式图 (标准模式图:上图为现场管理标准模式图。其意义为:第一部分,现场管理推进要素是现场管理的驱动力;第二部分,现场过程管理系统构成标准的支柱,各种工具方法的系统运用构成了现场三大管理过程的基础;第三部分,为现场管理相关结果。)

1推进要素(150分) 企业领导者对现场管理的重视是推进现场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的领导应确保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广泛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同时加强有关现场管理的教育培训。1.1领导重视(75分) 说明企业领导如何发挥领导作用,促进工程项目现场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1.1.1领导作用 高层领导应营造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快速反应、学习、诚信守法等良好的内部环境,健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责任制,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中发挥领导作用,明确现场管理要求、指标及期望,并对提高效率、四节一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环境保护)、相关方满意等做出承诺。 项目经理应结合项目实际组织团队建立健全本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 1.1.2战略秉承 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应秉承企业文化的要求,与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及战略实施计划协调一致。将战略和战略实施计划相关要求展开为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如质量提高、交付准时、成本降低、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相关方满意等,同时将相关要求和指标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 项目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相关方传递、沟通企业文化。施工现场CI策划落实良好,企业品牌能得到持续提升。 1.2人员素质(75分) 企业应对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满足当前或未来现场管理所需的能力进行确认,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现场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 1 哪些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 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2 谁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 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地单位是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由其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3 如何确定节地评价建设项目? 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首先应确定哪些项目是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确定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用地单位自我认定。在申报建设用地之前,用地单位应详细了解自身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标准编制和发布情况;对于本行业既无土地使用标准又无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自我认定为节地评价项目。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国家、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论在哪个层级审核出的无标准和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均应退回原报建方,进行节地评价,其节地评价报告通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后,方可重新申报。 在确定建设项目为节地评价项目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知用地单位,通常以正式书面形式通知。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在接到通知后,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对超出用地部分进行核减,重新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后符合土地使用标准的,可按照正常的报建程序进行申报。 4 用地单位怎样组织开展节地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序号重点难点 1 对于不同的环境影响,编制不同分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全面评价或专项评价。 2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中要求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3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4 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机构应获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和资质证书 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5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 任何利益关系。 6 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众参与力度不够,论证会、听证会等流于形式。 7 对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地区间责任和义务和划分。绝大部分环评问题都与跨行业有关。 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9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 因、查明责任。 后续的跟踪检查监督及责罚仍然缺乏。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项目可研深度不够。 11 有些可研编制文本质量较差,环评关注的问题没有交待清楚,具体工作不规范,环评工作未能达到《环评法》要求,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 12 环评业务量较大,环评从业单位及人员较少,专业人才稀缺,挂靠严重,部分环评工程师业务能力缺乏。 13 新环评导则环评精度提高但仍有空间。 14 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部分环评文件的这部分内容是东抄西凑完成的,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15 违法成本仍较低,奖惩制度待改进。

为什么要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明确提出强化节地标准建设。为了落实中央要求,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标准对建设项目用地的控制作用,规范超标准、无标准建设项目节约合理用地,国土资源部将《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起草列为2015年度重点工作。 在尚无标准或确需突破标准的情形下,有必要展开项目节地评价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42号令)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3号令)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单独选址项目的审查报批阶段,均需要依据土地使用标准,对建设项目的用地总规模和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进行审核把关,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用地审批。 然而,在实践中,一是土地使用标准不能全覆盖。由于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土地使用标准很难覆盖全部行业和产业,从而出现某类行业或产业的项目在申请用地时没有用地标准作为审查依据;二是项目用地超过土地

使用标准控制性要求,一些项目尽管国家已经发布了土地使用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需要突破用地标准的控制性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实施项目节地评价,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国土部门依据节地评价结果和专家评审意见,集体决策,确定项目用地规模。 国土资源部对展开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早有明确要求 2012年,国土资源部先后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和《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32号),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制度,要求对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或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用地标准的建设项目,要开展项目节地评价论证,依据节地评价结果供地。 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号),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制度,明确节地评价的范围、原则和实施程序,通过制度规范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多层次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和考核 评价土地利用是否节约集约,需要从区域到项目,开展多层次的节地评价考核。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主要开展了开发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目标考核、城市建设用地节约利用评价等3个方面的工作。在上述评价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研究制定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等行业标准和《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等标准规范,初步形成土地利用评价体系。但是,从评价的整体性、系统性看,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尚未

现场管理与星级评价-新

现场管理与星级评价-新

合肥市工业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管理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工业企业学习、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加强现场管理,改进产品质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提高组织基础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合肥市经信委在全市开展工业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为确保活动规范、有效开展,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现场管理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对作业现场各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现场作业。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条合肥市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由各县(市)区经委(经信委、经促局)、开发区经贸局组织辖区企业申报,每年的4月底前报送合肥市经信委。 第四条合肥市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按照年度进行,由合肥市经信委组织实施。 第五条合肥市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坚持政策引导、企业自愿、诚信管理、和谐发展的原则。设立为三个级别: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

第二章评价标准 第六条根据《企业现场管理准则》(GB/T29590-2013) 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现场管理星级评价。 第七条评定相应级别应当达到如下标准: (一)三星级能够根据企业下达目标设立现场管理目标,建立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改进流程,能够使用相应管理工具和方法持续改进现场管理。 (二)四星级能够承接企业战略、目标,并根据现场管理的特点进行有效分解、优化,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改进流程,能够正确的选择和使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持续改进现场管理。 (三)五星级能够承接企业战略、目标,并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融入到现场管理中,能够科学、灵活地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对各项管理过程持续改进现场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对比标杆有一定程度领先。 第三章申请条件 第八条申请的企业必须是合肥市内合法注册与经营的制造业企业,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设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并设专人负责,具有良好的质量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健全,产品、服务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或领先水平; (二)遵循以顾客为中心,提升效率和效能,节省时间、节约资源和优化节拍及PDCA循环科学程序原则,围绕工业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企业自我评价表

附件4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企业自我评价表 1.推进要素 1.1领导重视 (1)组织的高层领导如何推动现场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如何确定不同层次的现场管理的功能职责? (2)组织对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是什么? 1.2人员素质 (3)简要介绍组织现场管理的培训体系。 (4)简要介绍生产作业现场的授权机制和激励机制。 2.现场过程管理系统 2.1产品开发过程 (1)如何确定产品开发的要求? (2)介绍产品开发的流程及所使用的工具方法。

(3)对产品开发过程设定的控制指标有哪些? (4)产品开发过程与生产作业现场如何衔接? (4)如何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 2.2生产过程管理 (1)如何将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转化为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过程的控制指标有哪些?(2)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采用了哪些工具和方法? (3)选择了哪些工具和方法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4)生产现场如何实施生产计划管理? (5)对生产过程的质量如何控制?

(6)如何进行设备管理? (7)如何进行生产及作业环境管理? (8)生产现场作业人员的关键能力要求有哪些? (9)如何实施现场生产安全管理? (10)如何实现资源的保护利用? (11)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 2.3供应链管理过程 (1)如何确定供应链管理过程的要求?对供应链的控制指标有哪些? (2)如何实施对供应链管理过程的控制?使用了哪些工具和方法提升供应链的效率?

(3)组织如何实现与供方的共同成长? (4)如何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 3.结果 请参照评价标准的结果部分,提供相应的数据。 4.加分因素 请在评价标准框架内提出本组织现场管理最具创新特色的做法、经验和实践活动。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评分办法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评分办法 本评分办法根据《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制订~可用于生产制造型组织对现场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1评分说明 根据《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的要求~对组织的现场管理推进要素、过程管理系统及结果进行条款评价。 a, 推进要素主要评价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战略与生产作业现场管理结合的情况, b, 现场过程管理系统主要评价过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c, 结果主要评价组织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达到的效果, 评价的结果采取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 三星级:400-599分。组织设定了现场管理的目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场管理流程~能够使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四星级:600-799分。组织设定了明确量化的现场管理目标~建立了完善的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流程~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五星级:800-1000分。组织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科学、灵活地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对现场管理流程进行持续的改进~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作业。 评价标准各条款分值分配见表2。 2评分指南 2.1现场管理的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详见表1现场管理评价表。通过现场观察、查证资料、人员交谈等方式~给出评价结论、分数和等级。

2.2推进要素条款的评价~采用成熟度的评价方式。根据高层领导对现场管理的参与程度、人员素质状况~以及现场管理的持续改善效果~给予打分。 2.3过程管理条款采用符合性和成熟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有明确指标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条款~根据是否符合要求给予打分,对于工具、方法使用水平等管理状况评价要求~根据企业实际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效果给予打分。 2.4结果条款采用符合性评价方式。根据过程结果满足要求的水平给予打分。 2.5在评价表中~对于注明五星涵盖四星与三星内容的条款~只有满足了三星、四星、五星中所规定的全部要求~此条款才能给予五星级的评价分数。 2.6建议打分采用先打百分比~最后与各条款分值相乘积计算总分。 2.7组织在现场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局限于表1中所提到的工具和方法。 1 表1 现场管理评价表 1.推进要素,150分, 项目内容星级评价结论 1.1领导重视———— (75分) 1.1.1 ————领导作用 1.高层领导能够对现场管理提出责任要求, 三星 2.能够定义相关部门的现场管理职责。 1.高层领导能够对现场管理提出责任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相应 四星的指标要求, 2. 相关部门的现场管理职责清晰, 现场管理资源配置合理。 1.高层领导对现场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和指标要求~主要领 导能够经常深入生产现场, 2.高层领导和各级领导对现场管理做出了明确承诺~相关部门

江苏省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范流程

附录O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编写样式 0 . 1 封面 xx 项目节地评价报告 (宋体,2 号,居中,加粗) 建设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宋体,3 号,居中)评价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宋体,3 号,居中)评价报告完成时间:(宋体,3 号,居中)

0 . 2 节地评价人员名单 xx 项目节地评价人员名单(宋体,3 号,居中,加粗)

0 . 3 节地评价基本信息表 xx 项目节地评价基本信息表(宋体,3 号,居中,加粗)

0 . 4 目录 目录 (宋体,3 号,居中,加粗) 一级目录(仿宋,小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页码二级目录(仿宋,小四),二,. .…,二,. .…,二,. .…,二,. .…,二,. .…,二,. .…,. .…页码二级目录(仿宋,小四),二,. .…,二,. .…,二,. .…,二,. .…,二,. .…,二,. .…,. .…页码一级目录(仿宋,小四), .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 .…页码二级目录(仿宋,小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页码二级目录(仿宋,小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页码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影响 1、环境影响的分类: 按影响的来源分类: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计影响。 按影响效果分类: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按影响程度分类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 2、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会判断) 直接影响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而由这种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的结果称为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在时间上同时,空间上同地,而间接影响在时间上推迟,在空间上较远,但仍在可合理预见的范围内。累积影响是指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累计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 3、我国环评文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影响评价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适用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尚未有过的。 影响评价报告表: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缓解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登记表:对环境不产生不利的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环境的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与状态在自然的和人类活动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借助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境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变化前的状态。 5、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6、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第二章环评的程序 1、三个评价等级各自的工作要求: 评价工作的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划分依据: 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特点、工程规模、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等) ②项目所在的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③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一等级:定量;第二等级:定量和定性;第三等级:定性 对于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对该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一般都要比较全面和深入,并应当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完成。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环评爱好者辑录

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 环评爱好者辑录 输变电项目最特征的问题是电磁污染,所以无论是从影响分析上还是在专题设置上以及在评价重点、评价范围、环境影响预测、环境保护措施上,都要首先考虑到:工频电场、工频磁、无线电干扰等。 1、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专题设置 2、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 3、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 4、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 5、输变电项目的主要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 6、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7、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预测 8、送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 9、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输变电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专题设置) 1、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 2、环境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 3、工程分析 4、电磁污染、噪声、环境空气、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环境影响预测。 5、水土保持 6、环境保护对策

7、清洁生产 8、环境监测与管理 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公众参与 二、输变电项目评价重点 以工程分析、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 三、输变电项目评价环境影响识别(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影响) 1、建设期: 变电所和输电线路对对环境影响 环境空气的影响,水环境的影响,环境噪声的影响,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2、运营期:变电所与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 环境噪声,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变电所生活污水影响。 四、输变电项目评价评价范围 1、噪声: (1)、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米的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米的敏感区内和附近居民区。 (2)、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米带状区域范围内 2、工频电磁场: (1)、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米的范围。

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管理办法

全国企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管理办法 (Field Management Star-rating Assessment) 中国质量协会 2011年1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现场管理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对作业现场各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现场作业。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为推动企事业单位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加强现场管理,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中国质量协会决定开展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为确保该项活动规范、有效的开展,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本着企业自愿申报的原则,根据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及评分办法对企业的申报作业现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三条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按照年度进行。由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实施。 第四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及评分办法适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作业现场管理。 第五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设立以下三个级别: ●五星级 ●四星级 ●三星级

第二章组织机构、职责 第六条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由中国质量协会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设立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政府主管部门、质协系统及相关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的管理和审批工作。 第七条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负责制定管理办法,评聘专家,组织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申报现场的资料审查、现场评价、日常管理、监督和服务等工作。 第三章评价标准 第八条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及评分办法由办公室组织专家起草,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正式颁发并实施。 第九条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活动依据《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和《现场管理星级评价评分办法》进行。 第四章申请条件 第十条企业应在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照评价标准自我评价,自愿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申请组织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与经营的组织或部门,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组织具有良好的质量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健全、落实,产品、服务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二)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及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开展质量管理,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思想,实施内外部顾客满意测评,生产和服务现场管理规范有效; (三)全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活动,接受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执行力,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开展活动,现场管理有明显改进和提高。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操作要点16问 2015-06-26 09:15:41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作者:罗明杨红雷逢春 编者按在土地使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愈来愈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标准很难覆盖全部行业和产业,项目在申请用地时没有标准作为审查依据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项目尽管有国家颁布的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标准的控制性要求。针对这两类情形,国土资源部已推动开展项目节地评价论证,依据节地评价结果供地。用地单位应当如何形成项目节地评价报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如何组织评审?地方的节地评价专家库应当如何建设和管理?本期有关专家详尽释疑。 1 哪些建设项目需要开展节地评价? 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 同时,水库和水电工程项目淹没区用地、矿山企业开采区用地、通信和输电线路塔基用地、河道治理工程用地和引排灌工程用地,不列入项目节地评价范围。 2 谁是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 根据《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用地单位是项目节地评价的实施主体,由其开展节地评价,编制节地评价报告,并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中附具节地评价材料。对于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用地报件申请受理、审查过程中,应当退回材料,由用地单位开展节地评价。 3 如何确定节地评价建设项目? 用地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首先应确定哪些项目是需要进行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确定节地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用地单位自我认定。在申报建设用地之前,用地单位应详细了解自身建设项目所在行业的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用地标准编制和发布情况;对于本行业既无土地使用标准又无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应自我认定为节地评价项目。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国家、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无论在哪个层级审核出的无标准和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均应退回原报建方,进行节地评价,其节地评价报告通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后,方可重新申报。 在确定建设项目为节地评价项目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知用地单位,通常以正式书面形式通知。超标准的建设项目在接到通知后,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对超出用地部分进行核减,重新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后符合土地使用标准的,可按照正常的报建程序进行申报。 4 用地单位怎样组织开展节地评价? 用地单位组织开展节地评价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可以自行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评价,也可以委托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单位进行评价。

(完整版)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

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 1、环境现状调查 (1)调查范围 项目现场前详细阅读资料,了解项目情况,根据技术导则要求初步确定项目的评价范围,重点针对调查范围内的敏感点。 污染类项目:一般情况下,对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作详细调查, 生态类项目: (2)调查对象及调查重点 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敏感点和外环境。 敏感点调查调查范围内以下情况: 重要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珍稀保护物种分布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水生生物“三场”等居住生活区——居民点、学校、医院、疗养院、科研单位 基础设施——变电站、高压线、车站 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水库、市政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厂等 饮用水源——河流型水源、水库、井泉、供水设施<自来水厂、提升泵站、输水管道>等 其它:如林场、基本农田、养殖场、岩溶塌陷地带等 外环境:项目周边的工矿企业(尽量调查其产排污情况)、公路、铁路、高压线及变电站、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储库、周边用地规划及其它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外环境等。——结合项目外环境情况,初步判断项目的选址合理性。 敏感点和外环境落实到平面布置图或地形图上,若无此图,则手工绘制草图。标注其方位、距离、受项目影响因素及可能对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等。 (3)现场记录要全面 针对项目将项目情况、周边环境情况等均采取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

调查内容尽量要做到详细,原则上照片数量不得少于30张。 2、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理位置; 调查了解项目企业合法证明材料(企业法人证、企业营业执照等,矿山类需“五证”)、立项批文(或备案登记证;发改委等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等)、规划用地许可证(或项目选址意见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或生态恢复治理方案,主要为矿山类项目)、土地利用有关文件、总量控制指标(即排污许可证)及原有环评批复、其它相关政府文件(例如会议纪要等)。 矿山类项目还需调查矿区划定批复、储量核查批复、地灾批复、煤质监测报告、瓦斯等级鉴定书等。 (2)企业总平面布局 有企业总平面布置图的要对照核实(不一样的地方作出标注;尤其是矿山项目的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尤其要关注) 若无总平面布置图需现场对照手绘 (3)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 现场调查了解清楚整个企业的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落实采用的原材料基本情况(名称、用量、厂家等) 污废水:产生废水的环节,结合材料使用情况落实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落实厂区内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情况(处理工艺、规模、运行出水水质、处理达标验收情况等);落实排水去向 废气:产生废气的环节,结合材料使用情况落实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落实废气源(名称、排放口规范情况及数量、排放口设置位置等)、排放方式(是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处理设施情况(处理工艺、规模、排放废气监测资料、处理达标验收情况等) 噪声:调查了解主要设备情况(数量、型号、布置位置) 固体废物:调查临时堆放场的情况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专家论证意见标准表格.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专家论证意见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地点山西省吕梁市 投资管理类别□审批□核准□备案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 建设项目申请总用地主工业场地一号风井场地二号风井场地爆炸材料库皮带栈桥用地规模规模用地规模用地规模用地规模用地规模用地规模(公顷) 二、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论证主要内容 节地评价过程比较完整。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全面,评价依据较为充分, 节地评价过程 建设项目调查合规性分析节地分析评价方法正确,评价结论合理。 建设项目调查比较详细,满足了评价工作的要求。 符合矿区总体规划、《 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及国家产业发展规划。 本项目场地布局合理,各场地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设计避开了 基本农田,减少了耕地的占用,符合《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v1.0可编辑可修改 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评价 节地评价结论年)》,符合国家合理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关用地政策。 XX用地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要求,体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达到了节约集约土地的目的xxxx 用地能够保障项目场地的正常安全生产的用地需要,是合理可行的。 优化了建设项目用地选址,进行了合规性分析和用地标准的对比分析。项 目用地面积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要求,体现了节约用地的理念, 达到了节约集约土地的目的。 1、“节地评价报告”评价的对象及范围为xx 场地。未包括其它用地,需补充完善或说明原因。 主要问题和建2、有关调整系数的选取论据不充分,需进一步完善、说明。 议 2 3、排矸立井及配套设施用地面积xx8hm,既含在xx 面积内,又含在xx 面积内,重复评价,需核实修改。 4、简要说明本项目用地占补平衡情况。 三、节地评价论证意见 “节地评价报告”介绍了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用地情况,优化了建设项目用地选址,进行了合规性分析和用地标准的对比分析。评价对象及评 价范围全面,评价依据较为充分,评价方法正确,评价结论合理,项目各 论证意见 主要用地面积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要求,体现了节约用地的理念, 达到了节约集约土地的目的。“节地评价报告”图、文、表基本齐全,进行 必要的修改补充完善后,可作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用地审批的依据。 论证结论□同意□原则同意□不同意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申报材料大纲

现场管理星级评价申报材料 大纲 1、现场简介 1.1公司简介(控制在300字以内) 1.2工程概况(控制在500字以内)必须附效果图、立面图、总平面图,列出工程符合四条申报条件情况。 1.3员工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按照QC小组成员的形式添加表格) 1.4主要的技术和设施 按照十项新技术的条目编写,并突出项目部用的较好的、比较有特色的内容略作展开,控制在300字以内 设施列出主要材料设备表,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或项目管理规划中的格式编写 1.5现场管理的主要特色和亮点(1900字)关键突出使用何种方法和有何效果 项目管理的特点,针对星级评价标准的条文进行编写 1.5.1推进要素 企业领导经常深入现场调查指导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比如:领导鼓励项目部实行竞争上岗;并为员工规划多条职业发展渠道、135发展计划、师带徒、一专多能、健全的各项制度(列表将与推进要素内容相关的制度进行明确) 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 开展岗位技能自我培训,按需培训、内训师队伍的建立、青建管理学院 员工积极参与QC活动,活动的人员参与率、成果率及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等 1.5.2现场过程管理系统 柔性生产——项目部正是以如此形式运行了近30年,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首先,组织机构方面。随着工程的承接,立即工程的特点根据专业分配、个人特点、工程规模需要来组建项目部,并选择合适的劳务分包单位(人),这就组织机构上灵活的保证了柔性生产的前提,其次,供应链方面,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已有施工图预算,组织已在“合格分供方目录”内分供方进行报价,并进行评比,然后在ERP系统内发布公开招标信息。根据合格分供方合理报价评比,确定供应商。在本工程内部确保所有流程手续,至资源到位不超过15天时间。能够实现快速换型(SMED),各种类型、规模的工程及时调整资源配置,组织、资金、供应链的及时就位。 准时生产,根据业主所发招标文件组织各层次专业智囊团,出具“工程实施预评估报告”,对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方面出具合理性评估,利用KANO模型来分析,质量功能及相关成本的所落区域,给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投标文件中,根据此配置人、财、物力资源,编制总进度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网络图中将总工期提取为若干个关键控制点,以“里程碑”的方式来分解总目标,并保证准时生产的完成。 工业生产布局,在投标阶段派专业工程师现场查勘,并记录声像资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内容涵盖现场的分阶段的办公生活设施布置、各大型机具的布置、临时用水用电布置、物料存放加工区域布置进行规划,提前预控。项目部进场前再次进行细部重新调整,并报公司项目管理部备案,形成过程控制及追溯机制,为以后的工程开展提供相关经验数据支持。 全员生产维护——钢筋加工机械、起重吊装设备,周转机具的维护,公司职能部门、项目部各管理人员、现场实施人员均在生产维护方面负有相关责任。在项目管理规划阶段即

浙江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原则和参考要点_百度概要

附件2: 浙江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原则和参考要点 第一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原则 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及技术改造项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选址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村镇建设规划,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二、符合国家及本省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三、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四、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环境保护设施、各项生态保护设施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必须正常运行; 六、在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七、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 八、化工石化类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必须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 九、符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 十、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削减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审查要点

一、项目建设地所在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功能区划情况的审查。要从环境影响受体角度描述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自然、 社会环境情况,按环境要素分别描述环境保护目标,应重点反映所在区域以下情况: (一有无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二有无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三是否临近社会关注区:指文教区、居民密集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等。 (四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是否存在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的污染因子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二、规划、选址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经过有效批复的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内容是否得到充分说明;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是否分析清楚;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的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如何;评价文件是否提出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建议;是否提出环境保护方面更为合理的替代方案。 三、工程分析 (一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明确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明确项目属于国家、地方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淘汰类中的类别;通过项目工程分析,工艺和技术装备是否属于国家、地方鼓励或允许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