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

移动回传的融合之路

豫移通[2007]18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光缆线路标石、线杆、标示牌标志喷写图案说明

附件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光缆线路标石、线杆、标示牌标志喷写图案说明 一、直埋标石: 颜色:顶部为红色,周边为白底红字,分别喷涂“中国移动、标识号、严禁挪动”等字样。 标石号: (1)标石的编号以一个中继段为独立编号单位。编号顺序自A端至B端,或按设计文件/竣工资料的规定。 (2)如后期整治阶段需要增加标石,可在征得维护部门同意后,以“××+×”的形式编号。 二、架空线杆: 颜色:白底蓝字,白底高60cm,宽18-20cm.,喷涂部分底部距地面2.5m。 杆号: (1)环线部分:以中继段为单位,出中心局第一棵杆为1号杆,以逆时针方向为杆号递增方向。直到该中继段结束,编号随之结束。例如:赵家庄为中心局,下个站点为李家庄,编号如图。 (2)环线上所挂基站部分:以双缆方式融入环中的,从与环上杆路相接的下线线杆开始编号,直至基站引入杆,编号方向由环路方向编向入环基站方向,离开环路的第一棵杆杆号为1,以后递增。 (3)环上基站所挂链路:附挂线路部分,保持原编号。离开原有附挂杆路后,以离开后的第1棵杆为1号杆,沿链路向基站方向编号。以赵家庄和李家庄为例,李家庄基站挂在赵家庄基站下面链上的一个基站,从赵家庄基站引出,附挂到“赵家庄0024”号杆时离开原有杆路,开始新建杆路,杆路编号方法是:编号从离开原附挂线路“赵家庄0024”号杆的第一棵杆开始编号,编号为“赵家庄-李家庄0001”,以后编号依次递增直至李家庄基站引入杆为最后一个编号杆。详见图示。

中 国 三、光缆标示牌命名规范图例: (一)局间中继光缆标示牌: 中继段名称:经至 芯数:型号: 24小时服务电话: (二)中继段光缆标示牌: 中继段名称:至 芯数:型号: 24小时服务电话: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教案资料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 “六度空间”理论的再度提出,打开了互联网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将早期社交性网络的概念引入互联网,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SNS。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回首SNS的发展,回首SNS 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 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博)、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 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基于此种思路,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如下图所示: 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一些事 (一)早期社交网络雏形BBS时代 从社交网络的深层演变来看,社交网络应该是从WEB1.0时代的BBS层面逐渐演进。相比于E-mail形态,BBS把社交网络向前推进了一步,将点对点形式演变为点对面,降低

交流成本。此外,相比于即时通信和博客等轻社交工具,BBS淡化个体意识将信息多节点化,并实现了分散信息的聚合。此时,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产品都是BBS时代的典型企业。从VC/PE关注度来看,2006年年以前,资本主要关注BBS及博客形态的社交网络产品,但是后期来看,这类企业的发展多不尽人意。 (二)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 经历了早期概念化的六度分隔理论时代,社交网络凭借娱乐化概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外社交产品推动了社交网络的深度发展。2002年,LinkedIn成立;2003年,运用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Myspace成立;2004年,复制线下真实人际关系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Facebook成立,这些优秀的社交网络产品或服务形态,一直遵循社交网络的“低成本替代”原则,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与成本,取得了长足发展。 纵观中国,国外社交网络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中国社交网络产品相继出现,如2005年成立的人人网、2008年成立的开心网,乃至2009年推出的搜狐白社会等,拉开中国社交网络大幕。这段时间大体跨越了2006-2008年三余年,VC/PE在此间经历了大幅投入之后,2008年进入缓步投入阶段。 (三)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 新浪微博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幕。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产品,140字的及时表达,及根据用户价值取向及兴趣所向等多维度划分用户群体,用户通过推介及自行搜索等方式构建自己的朋友圈,这种产品迅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群,当然也吸引了众多业者(如腾讯、网易、盛大)的追随。这种模式也再次将广义社交网络推向投资人视野。

运营商发展融合通信举措及分析

运营商发展融合通信举措及分析 从移动互联网环境分析出发,基于新形势下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运营商面对市场竞争所采取的应对手段、相应举措和构建的产品体系,详细分析了企业融合通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视频业务、企业云呼叫中心这4个重点产品方向,最后,对运营商的融合通信业务发展做出展望。 融合通信企业信息服务云呼叫中心 Countermeasure and Analysis on United Communications for Operators WANG Hong-tu,SU Chang,GUO Hua Considering both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operator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methods,countermeasure and product system adopted by operators in market competition were discussed. Then,four key product directions,including enterpris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information service and video service and cloud call center,were analyzed in depth. Finally,the development of united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operators was looked forward. unified 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rvice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第三版) 目录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 (3) 三、总部各部门及处室的中英文名称 (9) 四、研究院、设计院和管理学院内设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13) 五、常用职务的中英文名称............................................................................. (15) 六、常用职称的中英文名称............................................................................. (16) 七、备注............................................................................. .. (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 1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序号 中文 英文 公司名称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2 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Group Limited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Limited 4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TieTong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5 辛姆巴科公司 CMPak Limited 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 Limited 7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Shenzhen) Limited 8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 驻外机构名称 9 驻英国代表处 UK Representative Office 10 驻美国代表处 US Representative Office 其他 11 中国移动通信战略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序号 中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宁海分公司_中标190925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宁海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5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宁海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00071761419XX 工商注册号:330000000061143组织机构代码:71761419X 法定代表人:冯宗颖成立日期:1999-12-2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桃源街道环球中心2幢1-6 营业期限:2003-12-23 至 2047-12-30 营业范围:在公司经营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2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4 参与投标的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2 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 ()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中标情况1宁波2018-03-142018年移动通讯服务中标2宁波2018-03-14国华宁海电厂2018年通讯信息化业务中标2.5 合作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通信用发电机组配置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通信用发电机组配置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在能源紧张、自然灾害、供电线路设备故障等情况下,须通过应急发电来保障网络的畅通和质量。通信用发电机组是保证通信网络正常运 行的应急保障设备,其配置将影响到通信系统的维护质量。为提高网 络运行质量,应对市电供应紧张的局面,现制定移动电源系统新建及 改造工程中通信用发电机组提出配置指导意见。 第2条本指导意见是根据通信局(站)的市电供电分类,蓄电池组的配置数量,基站的地理位置、基站性质、通信设备实际运行耗电量等为参数, 结合通信应急保障需要进行制定。 第3条本指导意见分三类:交换局(站)发电机组配置、传输干线发电机组配置、移动基站发电机组配置。 第4条参考依据 1.YD5040-9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2.YD/T502-2007《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 3.《河南移动蓄电池组后备时间配置指导意见》。 4.《河南移动通信应急保障方案》。 5.截至2008年4月现网基站用发电机配置数量和使用频率及近两年重大自 然灾害和区域性大面积停电情况。 第二章市电分类 第5条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线。该两路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1次,平均 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0.5小时。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 动投入装置。 第6条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

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小时。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 一的要求。 1.由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入一路供电线。 2.由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 线。 第7条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小 时。 第8条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 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第三 类市电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第9条对于移动基站市电应按市电分类中市电停电频次及时长为原则进行区域分类: 1. 当三类市电基站比例大于区域总基站比例的70%时,即认为该区域基站 用电为三类市电。 2. 当四类市电基站比例大于区域总基站比例的50%时,即认为该区域基站 用电为四类市电。 第三章发电机组的容量要求 第10条每台备用发电机组的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二类市电供电的局(站),应按各种直流电源的浮充功率、蓄电 池组的充电功率、交流供电的通信设备功率、保证空调功率、保证照 明功率及其他必须保证设备的功率等确定。 2.对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UPS)或高频开关整流器设备,核定其需要发 电机组保证的功率时应根据其输入电流谐波含量的大小确定,当输入 电流谐波含量在5%~15%时,其需要的发电机组保证功率按UPS容量的 1.5~2倍计算。 3.有异步电动机负载的局(站),备用发电机组的单台容量应按不小于 异步电动机额定容量的两部校核。

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

关于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 社交的逻辑 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很久就开始的事情了,以下列出4个基础论断,作为后续产品论述的前提(其实很多在产品中体现的还很不好)。 关系对人的影响在于,六度分隔所描述的是弱连接,通过弱连接,我们可以传递消息,创造合作机会;但如果关注人们之间是如何互相产生影响的,就必须关注强连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将称为“三度影响力原则”(人类行为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既包括行为习惯上的影响,也包括观念上的影响。 群体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极化,即群体愚蠢或群体智慧。理论上,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工互补,就可形成紧密的群。《乌合之众》里讲到,群体对于个体有着极端放大和缩小的能力,可以没有责任的暴虐成为暴民,也可以用高尚情感使之舍生赴死(领袖们打动群众需要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重复和强大意志的感染)。情绪化、简单化和跟随成本大大降低,是群对个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新浪微博的运营,就是典型的时尚流行话题带动,名人引导,最后完成群体讨论和活跃的。 另一方面,群体是可以产生超越个体的群体智能的,《失控》里称之为“涌现”(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这个在人类社会尚无很好的范例,亚马逊的相关商

品精准推荐,可能算群体预测吧,但在自然界涌现有很多范例,比如水分子朝一个方向运动会形成漩涡,白蚁可以构筑相当于人类数千层楼高的蚁巢,且通风卫生情况良好。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李晓明教授为《大连接》一书所写的推荐语:“社会网络”不仅是‘网络’更是‘社会’,深合我心。互联网的社交产品,就是要遵循规则,帮助用户使用、经营、扩展其社交关系,将整个社交网络经营成良好运转的虚拟社会。 社交的产品 社交产品主要论述四个部分:关系社交产品、内容社交产品、服务社交产品和社交产品的运营。 关系社交产品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市前公开信中写道:“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人们分享得越多——即便只是与密友或家人分享——文化就越开放,对于他人的生活和观点的理解也就越深。我们认为,它能够创造更多、更强的人际关系,并帮助人们接触到更多不同观点。”这就是平台型的关系社交产品的主要思路。 实名动态(FEED)、好友关系(推荐)、个人主页(Profile)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本构成,持续不断的优化FEED的聚合和展现形态,进而激励更多的分享(含评论转发),不断基于标签推荐用户添加好友,不断引导用户浏览好友的个人空间,以此完成关系链的活跃和建设,其中相册、日志、活动和投票,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础分享应用和UGC内容来源。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市新郑分公司_中标190922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市新郑分 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2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郑州市新郑分公 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10072187463X8 工商注册号:410100500001528组织机构代码:72187463X 法定代表人:付东成立日期:2000-03-17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新郑市人民东路南侧 营业期限:2000-03-17 至 2049-08-06 营业范围: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上述经营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工信部核发的有效许可证为准)。从事通信和互联网等网络的设计、投资和建设;通信和互联网等设施的安装、工程施工和维修;经营与通信和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漫游结算清算、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广告业务、设备销售等;出售、出租通信终端设备、互联网设备及其零配件,并提供售后服务;房屋、柜台出租,商务代理服务。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

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

第38卷 第2期20 15年2月计 算 机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Vol .38No.2Feb.2015 收稿日期:2014-04-05;最终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10-3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205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专项资助.刘树栋,男,1984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推荐系统、位置服务.E-mail:liumu1321@163.com.孟祥武,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服务、用户需求、推荐系统. 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 刘树栋 孟祥武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 100876 )摘 要 近年来,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逐渐成为位置服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活跃课题之一.挖掘用户签到位置轨迹和社交活动数据,提取用户社会活动的地理空间特征模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成为当前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的主要任务.该文从分析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的结构特征入手,对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的基本框架、基于不同网络层次数据挖掘的推荐方法及应用类型等进行前沿概况、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有待深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进行分析和展望.关键词 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推荐系统;协同过滤;轨迹;兴趣点;社会计算中图法分类号TP18 DOI号10.3724/SP.J.1016.2015.00322 Recommender Sy 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LIU Shu-Dong MENG Xiang -Wu(Being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Telecommunications Software and Multimedia,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Abstract Recommender sy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have recently become one ofthe hottest topics in domain of location-based service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 sis.The main taskof recommender sy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is to mine the data of users’trajectoryand social activities,abstract geograp hical features of users’movements and its relevance withsocial interactions,exploit them to develop recommendation generation algorithms.At first,wewill introduce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then p resent an overviewabout recommender systems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from aprocess-oriented perspective,including system frameworks,recommendation generation methods based on multilayer networkdata and typical applications.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possibleextensions are also discussed at  last.Key word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social networks;recommender systems;collaborative filte-ring;trajectory;point-of-interest;social computing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网络等基 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及手持、车载无线通信定位设备 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众多移动社交网络的位置签到、位置共享及位置标识等功能的应用普及,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与社交网络逐渐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机关和直属单位

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公务车辆配置、报废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司车辆管理,优化车辆配置,提高车辆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行效益,有效推动公司高效低成本运作,推进公务用车管理配备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公司生产运营建设及健康发展,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省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甘办发【2015】2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职务消费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车辆包括公司所有自有车辆,按照用途分为生产用车和行政用车两大类。生产用车是指直接用于广电网络维护、工程建设、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工作事项的车辆;行政用车(又称“管理用车”)是指用于外事接待、会议服务、行政交流等行政事务性用车。 第三条公务车辆配置是指按照《管理办法》中公务用车管理第七条规定标准执行车辆的购置与更新;车辆的报废处置是指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到报废期车辆的报批及变价出售等。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的公务车辆的配置、报废与处置管理。

第二章车辆配置 第五条车辆配置按照“生产优先、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既要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又兼顾效率、效益,适度从紧的方式进行。对行政用车与业务用车的型号及用途配置标准按照《管理办法》和省公司实际要求进行。 第六条公司车辆配置标准 (一)生产用车配备标准: 1、网络类用车:(1)按照每20个基站、每800公里光缆 配1辆车。同时考虑维护外包的车辆配置,按照每25个基站1辆车、每千公里光缆1辆车抵减配置车辆。(2)每个郊县驻点配置1辆。(3)网络检查等杂项用车配备3辆。(4)各配备1辆综合管理用车。 注:网络类用车包含网络部、集中维护中心、网优优化中心所有用车。 2、工程建设类用车:(1)依照省公司标准,为省会公司配 备9辆作为工程建设类用车。(2)配备1辆综合管理用车。 (二)业务营销类 1、渠道用车:(1)市区内每10个厅配置1辆车。(2)每 个县1辆车。(3)配6辆综合管理用车。 2、校园用车:(1)校园厅按照每5个厅1辆车配置。(2) 配3辆综合管理用车。 3、政企用车:(1)按2000个集团单位核1辆车的标准配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V3.0 技术白皮书

华为融合通信解决方案V3.0 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04月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保留一切权利。

目录 1融合通信发展的业务驱动 (1) 2企业建设融合通信面临的挑战 (1) 2.1融合通信有效的从传统TDM平滑演进到全IP化协作 (1) 2.2如何确保融合通信的信息安全并简化运维工作? (2) 2.3融合通信如何有效提升业务运作效率实现CEBP? (2) 2.4在融合通信建设中如何结合运营商网络构筑整体低成本优势? (2) 2.5如何用融合通信满足BYOD/移动办公需求? (2) 3华为融合通信概述 (3) 3.1华为融合通信如何应对挑战 (3) 3.1.1把运营商领域的技术优点和轻量化优势带给企业 (3) 3.1.2为不同容量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方案 (3) 3.1.3保护客户投资,从TDM到全IP均可适应,伴随客户成长 (3) 3.1.4固定和移动的多终端一致用户体验 (4) 3.1.5端到端的安全和质量保障 (4) 3.1.6 SIP为基础的开放架构,实现CEBP (4) 3.2华为融合通信的核心理念 (5) 3.2.1全媒体融合 (5) 3.2.2移动/BYOD能力 (5) 3.2.3开放协作能力 (5) 4华为融合通信架构与主要产品组合 (6) 4.1华为融合通信是电信级政企UC架构 (6) 4.2呼叫管理 (6) 4.3业务应用 (7) 4.3.1 eServer应用服务器 (7)

4.3.2 Meeting MS多媒体会议应用服务器 (7) 4.3.3 MAA移动接入应用服务器 (7) 4.3.4 UMS (8) 4.3.5 Audio Recorder (8) 4.3.6 CDR话单与计费 (8) 4.3.7个人Portal (9) 4.4融合通信业务开放eSDK (9) 4.5融合通信管理应用 (9) 4.5.1 BMU业务管理模块 (9) 4.5.2 eSight统一网管 (10) 4.6 SIP软交换 (10) 4.6.1统一会话服务器USM (10) 4.6.2 U1900系列大中型SIP软交换网关 (11) 1. 统一网关U1981 (11) 2. 统一网关U1980 (12) 4.6.3 U1900系列中小型SIP软交换网关 (13) 1. U1960 (14) 2. U1911 (14) 4.6.4 IAD (14) 4.7终端系列 (15) 4.7.1 Desktop Client (15) 4.7.2 Mobile Client (15) 4.7.3 IP 话机系列 (16) 5华为融合通信典型解决方案 (16) 5.1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17) 5.2融合会议解决方案 (17) 6华为融合通信的关键优势 (18) 6.1电信级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18) 6.2丰富的UC业务特性 (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公司各部门职责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部门职责 2006年12月

目录 综合部 (3) 发展战略部 (5) 计划建设部 (9) 财务部 (12) 人力资源部 (18) 市场经营部 (22) 客户服务部 (28) 集团客户部 (35) 网络部 (42) 物资供应部 (49) 审计部 (51) 党群工作部 (54) 纪检监察部 (56) 奥运项目管理部 (59) 客户服务中心 (63) 数据业务中心 (71) 业务运营支撑中心 (81) 网络优化中心 (87) 网络运行支撑中心 (94) 工程建设中心 (100) 传输中心 (107) 培训中心 (115) 行政物流中心 (119) 分公司 (128) 工会 (132)

综合部 综合部是公司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并支持各职能部门和各生产中心的工作,负责为公司领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和支持。部门职责如下: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完成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及工作目标; 2、负责公司文秘工作,包括公司重要文件和综合管理制度等的起草、收发文管理、公司会议议定情况的监督执行等; 3、负责公司OA系统的应用管理; 4、负责公司公共关系管理工作,包括政府、媒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关系的沟通和维护; 5、负责公司企业宣传管理,包括公司企业形象宣传,公司新闻发布,信息披露,公司杂志、报纸、简讯的编制发行,公司网站日常管理,行业媒体宣传等工作; 6、负责公司承办、主办的有限公司会议和内部重要会议的会议管理; 7、负责公司来访和出访活动的管理,含公司人员出国(境)活动管理; 8、负责公司内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查阅等工作; 9、负责公司信访管理工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XXXX年网络运行质量考核体系v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XXXX年网络运 行质量考核体系v8 2010年网络运行质量考核体系 围绕2010年网络工作总体思路,连续秉承“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生命线”的理念,以网络质量提升活动为抓手,以提升客户感知、确保网络质量领先为目标,从网络爱护、工程建设两个方面制定2010年网络运行质量考核体系。 一、考核对象 各分公司、网络治理中心 二、考核内容 全年考核内容包括五部分:网管统计类、客户感知类、工程治理类、重大故障、重大网络信息安全类、技术治理创新类。 全年考核中网管统计类占20分,客户感知类占60分,工程治理类占20分,如下表所示: (一)网管统计类指标考核(20分) 网管统计类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全年按平均得分进行考核。具体指标考核如下表,详细指标定义见附件1:

注:注:GSM网基站退服率、TD网基站退服率、最差小区指标考核时段为8:00-22:00,GSM网接通率、TD网掉话率、TD网接通率、2G/3G切换成功率指标考核时段为8:00-11:00、18:00-21:00,其余指标考核时段为全天,考核指标为自然月的平均值。指标的网管采集时刻为非重要节假日,重要节假日是指春节、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端午和清明。 (二)客户感知类指标(60分) 客户感知类指标分为按月考核和按季度考核两大类,月考核指标占40分,季度考核指标占20分,年度考核项目未达标扣分。详细指标定义见附件2。 1、月度考核指标如下表:(40分)

注:1、现场测试DT掉话率、接通率、覆盖率、MOS值领先程度指标指GSM网络测试。 2、现场测试指标领先程度考核以 3、6、9、12月的指标为准。

最新 平台深度融合的启示-精品

平台深度融合的启示 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麻省理院教授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于1983年所著《自由的技术》(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电信、电话、电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对传媒行业的影响愈发深远。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也由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逐步进入到二者融合发展的阶段。② 平台融合的成功案例 怎样才能做到在平台方面的“深度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彭兰认为,全媒体融合业务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同一平台上特定主题报道中的多媒体手段的深层结合;其二是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全媒体新闻既意味着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也意味着多种平台的利用。③美国媒体同行最近几年较为成功的平台融合实践或许可以为对外传播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 案例一、多媒体手段深层结合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经营的KBIA广播电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基站)记者雅各布·芬斯顿(Jacob Fenston)于2011年10月8日播发的《风灾6个月后,乔普林市路跑爱好者重新振作起来》(Six Months After the Storm, Runners in Joplin Get Back on Their Feet )便是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National Public Radio,简称NPR)的平台上通过文字、图集、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深层结合的报道。 2011年5月22日,密苏里州乔普林市曾遭受龙卷风侵袭,导致161人死亡、1150人受伤,全市1/3被毁,直接经济损失约28亿美元。奥巴马总统曾亲赴灾区视察,并称之为“国殇”。④因此,灾后重建是围绕该市报道的一条主线。然而,芬斯顿选取的并非楼宇建设、道路翻修等常规题材,而是聚焦在了一群参加该市第二届“母亲之路”马拉松比赛的路跑爱好者身上。通常情况下,业余马拉松赛前训练需要18周,这就意味着路跑爱好者应在风灾后两周左右开始训练。但很多人的跑步装备连同房屋都被龙卷风摧毁了。 “对于路跑爱好者来说,跑步是一种常规;回到原来的跑道上是风灾后重归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拉松比赛恰好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芬斯顿说。⑤ 共有来自六个国家以及全美25个州的600名选手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芬斯顿在参赛的同时携带手持录音机,沿途采访了部分参赛选手,收录他们急促的脚步声,倾听他们气喘吁吁地回忆风灾前的生活、对跑步的热爱、对失去家园的惋惜,以及外州参赛者对乔普林灾后重建的支持……参赛者通过同期声传递出的真情实感被记者浓缩在了八分钟完整版和三分钟剪辑版广播报道之中,分别在KBIA和NPR播出;包括消息、特写、采访手记等与该报道相关的文字、图集及音频文件则在网络平台以多媒体专题形式呈现。芬斯顿因其在该报道中对声音的运用而获得了2012年爱德华·莫罗(Edward Murrow)奖。 案例二、多媒体多平台深度融合 代表美国新闻报道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在突发新闻报道(Breaking News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社交网络的融合之路.

社交网络的融合之路 在用户关系的流向和使用习惯的风向变幻中,融合已成为包括SNS、微博和视频分享平台等社交网络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尝试 积极购买专业级内容,提供奥运会网络直播服务,加快脚步向主流媒体迈进的同时,如何将网络视频与社交网络融为一体,是YouTube正在努力进行尝试的工作。去年6月以来,YouTube与Google+社交网络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视频网站的社交化战略绝非空穴来风。据移动市场分析机构Flurry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用户人均在YouTube上花费的时间为425分钟,在移动视频应用上花费的时间为231分钟。今年1至3月,用户在YouTube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了一成左右。与视频数量和观影速度相比,用户和用户间的关系才是它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在。越来越多的用户“挂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上,基于Facebook的移动视频分享和社交应用大行其道,YouTube的在线时长明显下降,要防止用户流失就要跟上用户关系的流向和用户新媒介接触习惯养成的风向。 Facebook也同样在密切关注用户流量和使用习惯。与YouTube着重增加用户参与度和社交体验不同的是,Facebook开始在用户动态信息(News Feed)中引入“热门视频”,意在向用户呈现他们精彩视频。 2012年6月5日,据媒体报道,Salesforces公司将用6.89亿美元现金和股票收购Buddy Media,这个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在绝大多数网民的眼中,这两家公司的名字无疑是陌生的,尤其是这笔交易中的被收购方Buddy Media,不仅几乎从未被普通网民认知,而且成立不过5年。据公开的资料显示,Buddy Media拥有大约1000个客户,其中包括福特汽车、美泰公司(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之一)和惠普公司。Buddy Media的快速成长尤其是能拿下如福特、惠普这样的“大客户”,完全是因为其抢先填补了在社交媒体融合趋势下,品牌企业进行跨社交平台的整合营销传播需求的空白。作为一家被定位为社交媒体营销服务提供商的“小公司”,Buddy Media正是通过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等网站提供有针对性的跨社交平台的网络营销服务。 国内视频网站酷6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在第一季度,酷6传媒净亏损为179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088万美元的净亏损有大幅收窄。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通过加速社交化模式的推动,酷6传媒的运营净亏损才可以大幅收窄,而社交化也成为视频网站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近期,酷6网推出了全互动社交视频产品——新酷6,在其竞争对手优酷土豆“联姻”之后,将视频分享融入了尽可能多的社交因素,成了酷6在整个行业面临洗牌情形下的策略性选择。而最近一段时间,搜

融合通信业务介绍

融合通信(IMS)整合了电话网和数据网资源,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都获得一致的通信服务。目前的主要应用有协同办公、融合话音和多媒体会议等。 IMS(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网络子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它能够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需求。IMS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一、业务功能 CS域用户(移动手机用户) CM-IMS域用户(IMS固话用户) (一)桌面多媒体电话 统一Centrex的多媒体桌面电话业务为Centrex集团的用户提供了基本音视频呼叫、补充业务和传真业务等功能。 1、统一Centrex基本业务包括基本的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以及群内呼叫、群外呼出、群外呼入,补充业务包括IP电话、多媒体彩铃、主叫号码显示、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前转业务等。具体支持的功能如下: 2、通过对接入PBX的配置,可实现“一路多呼”功能。 3、传真:暂不开放。

(二)融合VPMN业务 融合VPMN业务指的是CS域用户(移动手机用户)和CM-IMS域用户(IMS固话用户)可以组成跨省、跨域、多终端接入的VPMN集团,享受固定和移动用户间的长短号互拨及资费优惠等融合业务特征。本文中Centrex的融合V 网集团就是指由CS用户和CM-IMS用户共同组成的跨省、跨域的VPMN集团(跨省VPMN集团暂不支持)。 (三)统一Centrex融合总机 统一Centrex融合总机业务可以提供电话号码查询、转接来话、解答用户问题等服务。企业内部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话务员坐席。 (四)融合一号通 基于CM-IMS的融合一号通业务是指用户通过向中国移动申请,将一部手机(GSM手机或TD手机)号码或IMS终端号码设置为该业务的主号码,并可设置一到三部手机号码或IMS终端号码为去话时的绑定号码和来话时的绑定号码,实现去话时来电显示为主号码,来话时绑定终端同振或顺振的CS域和IMS域融合类业务。 一号通去话: 当用户使用融合一号通主号码或者任一去话时的绑定号码发起呼叫时,被叫终端的来电显示应为主号码(手机或IMS终端的号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