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凤台县古城小学缪保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本次讲授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复习。

(1)、还记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2)、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乡下人家,看到了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还记得是哪几幅画面吗?

(3)、看了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作者有什么感受?

课文中,有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能找到吗?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

老师认为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哪两个词?(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理解:独特、迷人。师相机指导。

对这样独特迷人的风景,同学们喜欢吗?能把你的这种喜欢读出来吗?----老师听出来了,老师仿佛也听出了你们心里的另一个声音:赶快去看看吧!乡下人家的风景是怎样独特、迷人的,对不对?让我们先来看看屋前瓜架图。

二、新课

(一)屋前瓜架图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边思考,看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的?

2、学生汇报。

(1)(出示:“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你觉得哪两个词写得好?(攀、爬)

你体会到什么?谁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生机勃勃。

(2)还有那个句子让你感受到风景独特、迷人?

出示:“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齐读。青、红的瓜指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肯定,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很好的方法。)

师生合作读句子:

这青的瓜,在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的衬托下,显得更________了。

这红的瓜,在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的衬托下,显得更________了。

师:这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在作者眼里就是一道____________。

(3)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别有风趣”是什么意思?“装饰”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

如果乡下人家不用瓜架装饰,用旗杆装饰或者摆上石狮子(引导体会)比较。(出示图片)

当你看到城市里高楼林立和“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

杆”会有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与城里的威严、冷漠比较,乡下人家的装饰更怎么样啊?对,更显可爱。这种写法叫做什么?(对比)你能读出乡下人家的“可爱”吗?指导感情朗读。师:无论是春天的瓜秧,还是夏天的丝瓜,秋天的南瓜,在作者看来,都是一道_____________。难怪作者说-----------(引读中心句。)

(二)房前鲜花图

1、还有几户人家,别有一番创意,在门前场地上种上鲜花。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指生读)(展示图片)

(1)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描绘的画面可真美。

(2)时令是什么意思?春天芍药在花丛中竞相开放;夏天,凤仙争先恐后的露出笑脸;到了秋天,鸡冠花和大丽菊仿佛要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我们看。这些花儿依着时令,也就是依着季节,顺序开放,给朴素的乡村风光增添了明丽的色彩。

(3)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反的,这里前后意思矛盾吗?“朴素”什么意思?“华丽”什么意思?

(4)看到这些美丽而有光彩的鲜花,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它?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绚丽……)

(5)这些色彩绚丽的花儿在什么地方开放?

(墙角、院墙外、小河边……)

(6)是啊,他们随处可见,没有精致的花盆,所以作者说“华丽”中还有几分“朴素”,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你喜欢这样的风光吗?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男女生配合读)

(三)屋后春笋图

1、第二自然段除了写鲜花,还写了什么?(屋后春笋)

请同学们默读写春笋的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好,在旁边写上体会。生汇报。

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

从土里探出头来。”

(1)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真是生机勃勃)从哪个字可以体会出?(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

(2)“探”出来与“长”出来有什么不同?你体会到了什么?(“探”字用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感到春笋生长迅速,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小娃娃,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

(4)多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想看看雨后春笋的图片吗?(出示课件)

(5)指生读,齐读

小结:乡下人家门前鲜花盛开,屋后绿竹成荫,难怪作者说__________。

(四)总结学法:回顾已经学过的几幅画面,想想我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学习的?师生共同总结。

出示: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悟——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写出了风景的独特、迷人

抒——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自学3—6自然段(学法迁移)

(一)院中鸡觅食、河中鸭嬉戏

1、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写出了风景的独特、迷人?

出示:“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2、齐读,你体会到了什么?鸡妈妈负责,鸡爸爸威武,一家很悠闲,很温馨。

3、有感情朗读

(二)院中吃晚饭

1、过渡:鸡妈妈带着鸡宝宝悠闲地找食物,鸡爸爸威武地走来走去,好温馨的场面,下面我们再看看另外一幅温馨的画面。出示:“吃晚饭”图

2、乡下人家是怎样吃晚饭的?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生汇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

3、师引读第五自然段。他们对着天边的红霞------;他们对着向晚的微风------;他们对着归巢的鸟儿--------。

4、师启发:他们还会怎样吃?(对鲜花,对着鸡、鸭……吃起来)

5、师小结: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难怪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瓜架虫儿叫

1、夜深了,乡下人家还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指生读第六自然段。

2、哪句话写出来夜深了还有独特、迷人的风景?(瓜架上,虫儿叫)

生汇报。出示: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3、有感情的朗读。(注意不要吵醒睡梦中的人们哦。)

4、小结:夜深人静,也不缺独特、迷人的风景,难怪作者说_______________。

5、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四、拓展延伸

1、齐读中心句,思考:“什么时候”?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白天、傍晚、夜)

2、“什么季节”?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春、夏、秋)

3、唯独没有写哪个季节?(冬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冬季乡下人家会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五、布置作业

以《冬天的乡下人家》为题,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独特

不论什么季节迷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