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 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15 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15 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15 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万方数据

董菲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1.2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方式

尽管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因特定环境存在差异。但其干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创造城市骨架空间、目的空间和象征空间l习的特征基本一致,同时还是调配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分配的社会实践过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还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属于“象征式参与”,有的属于“被动式参与”。进入21世纪以来,武汉市一直强调“开门作规划”。2008年开展的武汉市二环线内重点区域城市设计项目。通过引进国内外专业机构参与完成,邀请社会知名专家指导等多角度开放了设计和管理人员的思维.并在“武汉市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①中试点公众参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笔者旨在总结公众参与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城市设计中运用和引导公众参与,构建城市特征文化。

2公众参与活动的案例总结

武汉一城两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长江汉水交汇,形成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两江四岸与东西走向的丘陵山系组成的生态“十字轴”构成了武汉市景观格局的基本骨架。也造就了内地沿江城市的历史文化。两江四岸滨水区在历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山水园林城市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中都是浓墨重彩的重点区域。可以称作“集合了几代规划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近年汉口、武昌、汉阳的江滩公园陆续建成后,成为市民休闲集散活动的主要场所,武汉市对外宣传的新“名片”(图1)。

此次公众参与活动突破了一般规划成果完成后的公众征询意见,而是在规划前期即开展公众意见征集,广泛收集民意,城市设计以之作重要切入点:同时以“资源一参与一共享”序列实现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社会程序。形成城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活动。

62

圈1武汉两江四岸滨水区范围

2.1活动组织者的引导

项目组织的公众参与主要方式是公众问卷调查。为此项目

组前期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解析规划区域的特色资源和公

众调查问卷的设计。因为尽管两江四岸滨水区域是每个市民都

能体味和表达的场所,但如果不加以宣传和解释,公众对城市

设计的意图和内容并不清晰。公众参与难以成为一个广义的城

市文化活动。

项目组就武汉市总体特点、风貌区、区域开发延续性、岸

线发展等多个角度对滨水区特征予以划分,并按照自然、历

史、功能、社会经济等方面归纳总结,配以大量的代表性图

片。作为问卷发放时的规划宣传和建设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6个选择题,占15%)、有关城

市空间特征的客观题(31个选择题,占77.5%)和具体建议的

主观题(3个问答题,占7.5%)三大类。一方面考察了公众对

设计区域城市印象的认知度.另一方面以题目内容引导公众系

统认知现有的城市自然及文化资源,这不仅包括城市设计惯用

的“五要素”概念⑦.还根据未来建设需要,发展了区域特色

性、活力性和生态性方面的要素。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表达,如

区域的空间形态、环境景观、标志性建筑、交通组织、历史遗

迹、文化主题、配套设施和旅游发展等。

2.2公众意见的特征提炼

经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市民踊跃参与并提出了相当宝贵的

建议.仅活动现场收回有效问卷1163份,网上收集有效问卷

约500份。有效率为84%。对于这些有效信息采用了三段式

分析步骤:问卷初步核查一分类数据统计一数据归纳研究(图

2)。在10万余项选择,795条具体建议的基础上,又按照专业

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本地人和外地访客等子项作变量统计,对

文字和数据表格分类总结。就以下三个方面提炼了公众意见的

主要特征。

2.2.1现有资源的满意度

用以构成城市印象的知觉要素.对于特定区域来说,其清

晰度越高,越容易把握和便于记忆,该区域对个人印象就越深

刻。两江四岸地区是武汉市城市发源地,具有自然及人工双重

资源特点,整体可分为水域、岸线和腹地。按照城市整体感观

和具体要素的分类认知。公众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同源性,即对

水域和岸线的特征既熟悉又认同,如70%以上的公众都喜爱

这座滨水城市,对现有滨水活动空间的满意度达80%以上。对

于防汛设施的重要性排列第一等。对于腹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议,尤其是近10年的建设效果,诸如

建筑风格、色彩和标志物等具体认知内容,“基本满意”与

“感觉一般”均占到300/o以上,“非常满意”仅为15%左右

(图3)。

2.2.2未来建设的认同性

由于城市设计并不能解决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所有问题.万方数据

2009年第7期总第185期童氏市删学列

豳2问卷信息分析步骤流程图圈3公众评价1——————T

韧步

复接

归纳

分析

j....................土

设计组在问题导向上针对外部空间的塑造需要,就功能配置、建筑高度、形态色彩、交通可达性、历史遗迹改造、配套设施等专题分类,发现公众对专业性较强、宏观建设平衡需要的选项关注度不高,意见分散,如对于汉江两岸的开发内容和桥梁设置要求等选择都没有集中的答案;对于平易可达的公共区域的活动设施、绿化环境、空间安全度和交通便利性要求颇多.如要求增强步行通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尤其是收费零门槛的广场和休闲设施,而对于同为公共设施的办公楼和会展等建筑则较为排斥。

2.2.3自由表达

如果说前两类公众意见特征是在专业人员的主观引导下得出的,那么第三类自由意见则完全表达了不同社会层次、地域和专业领域的群众对城市建设的评价、期望和创意。其中最多的是对未建区或边缘区的关注。尽管公众关于城市空间景观、公共功能、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的评价和意见较专业人士的语言粗燥,但基本观点却有极大相同。对El常生活中发生关系较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公交系统、基本市政配套设施的意见特别细致。身处待开发区域的民众对周边环境的建设需求更为迫切。不少热心群众提供了熟悉地域的历史故事。有关于已建成场所的更新改造方式建议,有关于未建区的设想,有对政府建设思想和起点的评论。还有相当部分数量的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了专业建议,如依据长江水流特征设计岸线,排渍与道路及空间环境高度的结合,旅游产业和线路的开发等建议。

大量的数据和文字中既显示了群众对空间形态的直接认识.又从侧面分析了其潜在价值取向。公众对临江区域结构、标志物、城市界面、生态肌理等的认知都分来自于切身体验,部分源于长期城市宣传和大众文化的积累。将公众意见与项目组的编制提纲进行对照。显示了公众对城市建设认知的“惯性思维观”和“集体盲点”。前者主要表现为民众记忆的时间特点和生活积淀。对于近50年来的城市建设成就和历史文化都有普遍认同感,如最具魅力的特征区以江滩、武汉长江大桥高踞榜首。而对其他特征点的呼声则迅速降低(图4);在对“防汛墙是否有碍景观”等提问中。关于防洪排渍和沿江生态景观的取舍方向上,广大市民普遍认为防洪排渍的设施不碍观瞻。而后者则是表现为政府及专业人员注重的规划热点。在民众中却没有多少“共同意识”。如对于沿江空间特色的多项表现中,无论是标志性建筑与现有龟山电视塔的博弈、还是城市历史片区的风貌色彩和整体改造评价等.公众的选择都较为分散,显然城市滨水腹地区的建设未能达到一致认可。大量第一手资料不仅提供了现阶段空间资源认知的基础.还可以扩充后续其它方面的研究库。

田4公众评价2(最具特征的滨水景观)

2.3公众意见的应用和反馈

在提炼了公众意见的表征结论后.设计组注重了对调查活动中大众文化意识的探究。即对滨水区习俗、活动以及喜闻乐见的空间形式等元素的总结.将在公众思维中占有主流景观的空间构成和积累因素作为本轮设计的基本策略,如最受欢迎的武汉长江大桥、江滩都具有较高可达性.在同时代建设中具有技术领先性等;对关注度较高的区域,如南岸咀、白沙洲组团等区域按照整体分段原则,对城市地理特色予以分类。采用不同级别定位、空间取义和建设时序。力图在规划成果公示时取得民众的支持;将符合大多数人群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信

万方数据

董菲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仰的文化主题.表达到建筑、街道、广场和绿地等环境空间中,不仅使城市空间具有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还能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品格和气质。

前期调查的参与概况、意见归纳以及专家分析以访谈讨论、报告会和媒体宣传的形式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社会引起较大反响,既有对意见结论的深究,也有对高透明度规划方式的探讨。公众意见利用情况分别反馈到3个不同利益群体:普通公众、专业设计组和管理部门。专业设计组是介于管理者和普通公众之间的群体。在社会管理结构中其立场与管理者趋同,但在社会资源共享过程中思考角度又与公众趋同。将调查结论反馈给3类群体有利于不同阶层的反思,也促进了3个群体的文化互动。如果说公众参与实现了较大范围的信息集合.那么反馈过程使信息得以广泛交换.由此产生的集合力可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由此设计人员实现了较广维度的交流式规划(communicativeplanning)@,成果的认同度得以提高。城市设计作为社会实践的过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最终成果。公众经历了参与设计、共享资源的社会活动后,对公共空间的发言会更加理性.这也是公众参与活动的发展趋势。城市政府在执行公众参与、接受公众意见的过程中扩大了民主法制化建设的范围。

3公众参与行为的思想溯源

公众参与既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途径之一.其积极程度还体现了社会文化的活跃程度。经济繁荣能为思想文化发展提供自由空间,而思想体系的创新又能促进社会变革,这是一个因果互动的过程。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市场经济转型后的时代背景下,要求设计人员的视野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领域。在收集、分析公众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表征意见的同时.还应探究其折射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诉求,这也是城市文化活动的内涵所在。

3.1传统文化观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将普通民众对于社会发展建设的话语权置于较为从属的地位。古代和近代社会经济利益分配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化了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冲动。因为“天”是无法改变的。唯有“人”改变来适应“天道”。而建国后执行的计划经济体系推崇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项目的立项决策属于计划部门.项目的基本建设交由建设部门。而规划作为建设程序的一部分。主要为项目划拨土地的均衡协调服务131。在“大政府”的直接管理下,普通民众主要是做好自己岗位上的“螺丝钉”,不必费心参与其他社会发展事务。

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观使公众意识习惯于服从政府领导.习惯于被动接受政府的建设目标。如对于公共空间功能、城市界面色彩、滨水区和水上活动等内容的满意度统计中.70%以上为较满意.一方面说明大家对近年政府重点打造区域的拥护.但也反映出市民逆向批判性较弱。具有突破原有政策和改革思维的人群范围局限于人文型知识分子中,从本次活动参与人员的身份特征分析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4%)和中青年(20一29岁人士达34%)的比例较高,他们代表了公众活动的主力;同时说明参与人群范围从年龄和职业类型上逐渐扩大。公众参与活动从组织者到参与者都是一个创新历程.通过规划宣传活跃主力军的思想,启发次活跃人群是公众参与活动发展的需求(图5)。

田5参与公众特征分析

3.2社会公平思想的体现

国家转轨市场经济后,政府直接管理范同逐步缩小,追逐利益的社会经济活动促使社会阶层分化。二战后兴起的公平城市理论认为权力均衡是资源分配机会均衡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弱势群体的联结和政治力量的扩充对其利益受到关注并得以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强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和决策结果的公平性141。城市设计涉及的公共空间是每个市民都能活动的场所.也成为城市矛盾的空间集结点。公共空间的设施供应可以惠及每个人。市民对开放区的设施供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本轮收集的具体建议中关于市政、消防和公共卫生、节能和公共安全的内容高达46%。而对于城市边缘区和旧城未建区的建设呼声也此起彼伏.当地居民迫切要求能达到城市中心滨水区一样的设施水平。

公众意见中要求平等权利的诉求体现了逐步觉醒的社会公平意识。在民主法制化建设的引导下,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将会愈加理性。立足于营造资源公平配置、多样性融合的城市外部宅间设计既是公众的需求,也是城市设计中发展公众参与制度的缘由。

3.3民族自信心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湮没了地域文化和民族特性,同时也强化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和地域在经济活动中民族情感的表达诉求,并最终成为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因151。加入WTO后的中国非但没有被开放的资本洪流冲垮。并最终以其逐渐强盛的国力为世界瞩目。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的筹备组织等

一系列大事件都显示了中国的大国风采。经济崛起而唤醒的民

万方数据

2009年第7期总第185期囊jif市删学嗣

族意识在广大群众中日益高涨.在地方则衍生为浓郁的地方主义情结。收集的公众意见中对于城市的整体印象、滨水区的喜爱程度都达到70%,认为武汉拥有独一无二的山水自然优势的民众达到80%。要求建设“国际化”、“世界性”、“高起点”景观的呼声更高:南岸咀作为武汉三镇的中心区迟迟未有建设,成为很多武汉人心中的结。不少热心群众以自己的想象图文并茂地提出创想建议。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标准上也出现了盲目打造、炫富心态苗头.如35%的选择都赞成沿江建设4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物.或打造超越龟山电视塔高度的新地标等。因此在公众活动中必须合理利用这种民族自信,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提高城市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引导,避免其盲目发展走向偏激(图6)。

圈6公众评价4

4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

“以点带面”是武汉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公众调查参与活动的整体目标。希望普及到后续其他规划项目的公众参与。笔者总结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活动特点和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公众参与前的规划宣传工作,这既包括单次规划活动的公众告知,也包括城市规划活动的社会普及。“冰冻i尺。非一日之寒”,要保证民众积极参与各类城市建设的过程,需要长期、广泛的规划宣传工作,让公众正确理解什么是城市设计。规划成果最终为谁服务。在公共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上设置长期论坛、专栏。甚至公众频道,以多种形式展示规划成果。使之成为公众的“惯性思维”。

(2)公众参与的社会程序必须规范化。目前公众对规划成果的评议已成为规划行政管理的法规程序.但距提前介人的主动参与机制还有较大差距。城市设计以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研究为主,公众参与门槛低,热情较高,在城市设计中率先引入“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可行性大。但这同时涉及许多层次的研究,如参与范围、时间、深度的界定:要实现科学与民主、效率与公平等多层次的统筹:还要寻找公众参与制度可实施的经济来源和法理保障等。

(3)公众参与应保证其连续性和互动性。无论是哪一级层次或哪一类项目的公众参与,都能吸纳群众中不少的真知灼见,但很多公众参与表现为一次性,让公众意见仅仅停留在“收集资料”层面。公众参与活动只有实现了参与一反馈一再参与的连续过程,才能实现对规划编制的持续影响。继而影响后续公共政策的实施。

5结语

城市设计的非法定性使之成为法定规划和社会实施矛盾中可调和的一支“润滑剂”,充分问计于民、求智于民,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增长,还可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城市设计和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结合,使城市空间神形兼备,是规划师肩负的历史责任。

注释

(D本文部分数据资料来源于2008年武汉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与雅克设计机构厦门分公司合作完成的《武汉市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

②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城市的意象)(TheImageof

TheCity)一书中列出了构成城市印象的五个要素;路径、边缘、地区、节点、标志.并认为人们用这个五个要素就可以构成对城市的印象。画出城市的印象图(认知地图)。这五要素已经成为业内城市设计基本共识。

③“交流式规划”又称“联络性规划”,表现为信息、交流、公共决

策和规划师的互动关系.提供看待城市规划的新视角。规划师最多做的就是交流和相互影响。通过交流,规划师影响了公共决策;

在交流中,信息能发生影响,是因为它和相互理解、实践和制度相互结合。这个过程必须包括重要的参与者实质性讨论和一个社会程序.最终达成对信息内涵共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11石楠.城市文化北京宣言.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报告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0-71.

【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读本【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J()2:333.

【3】张庭伟.中国规划走向世界D1.城市规划汇刊,1997(1):6.

【4】刘宏燕,朱喜钢,张培刚,殷洁.西方规划理论新思潮与社会公平Ⅱ】.城市问题,2005(6):90.

【5】5LiahGreenfeild.资本主义精神【M1.张京生,刘新叉,译.上海:上

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3-25.万方数据

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

作者:董菲, DONG Fei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刊名:

城市规划学刊

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FORUM

年,卷(期):2009,(z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

1.石楠城市文化北京宣言.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报告 2008

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读本 2002

3.张庭伟中国规划走向世界 1997(1)

4.刘宏燕.朱喜钢.张培刚.殷洁西方规划理论新思潮与社会公平 2005(6)

5.Liah Greenfeild.张京生.刘新义资本主义精神 2009

6.武汉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雅克设计机构厦门分公司武汉市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 2008

7.凯文·林奇城市的意象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张峙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的公众参与研究2005

在我国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我国城市设计的编制成果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实施,而容易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设计的经验来看,这是由于我国的城市设计缺乏一套完整的运行保障体系,因而难于保证设计成果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对应城市设计的"社会性"和"开放性"特征,公众参与是这个复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公众参与城市设计方面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系统研究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主体构成、基本属性以及应用中的制约因素与实施方法,架构起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认识框架;同时,面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所有权和个体责任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实,辨析开展公众参与的特殊性和难点所在,并探寻适宜的应对策略,以推动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制度化建设与健康发展,并为建构我国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做出贡献.

2.期刊论文刘宛公众参与城市设计-建筑学报2004(5)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城市设计实践必然把公众参与纳入其中.本文探讨了公众参与的目的、方法、参与者的角色等一些基本问题,并提出专业人员必须在参与程序中协调不同参与者的多重目标,从而达成最终的一致.

3.学位论文赵立珍城市设计中的仿真技术应用初探2004

本文通过对仿真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讨论,分别从方法论、技术论和实践论三大层次对其展开研究,以期为城市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 论文首先对仿真技术和城市设计进行了概念阐释和研究范畴界定,并指出仿真技术应用于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可能性。通过对现行城市设计方法的反思和再认识,文章提出借助仿真技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其次,论文从城市设计视景仿真、决策支持和公众参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仿真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指出该技术应用的优势及其独到的应用特性。为探讨城市设计新方法和解决当前城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视角。 文章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详细分析了城市仿真系统实现的可能性及其对城市设计的具体影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适合城市需求的城市仿真系统的概念框架,为深入研究仿真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认为,实现城市设计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构建城市仿真系统,可以使设计思想得以更直观明确的表达,可以为城市设计方案的构思和评价决策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设计的编制质量和效率。

4.期刊论文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汇刊2002(4)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普及将给城市规划领域带来变化.本文讨论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提出了一个采用现有GIS软件的条件下,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应用GIS的框架.然后着重讨论在城市设计方案阶段和公众参与中的GIS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WebGIS和VRML的结合则是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5.学位论文高源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研究2005

城市设计运作是长效型城市设计项目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环节。论文通过对美国当代城市设计运作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总结,从方法论的视角

,建立起以运作媒介、运作程序、运作组织、运作激励四方面内容为主体的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体系。即通过运作媒介与运作程序的基本构架,实现将城市设计相关成果内在于建筑设计创作活动的技术转化,同时借助运作组织与运作激励的政治经济手段,确保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获取社会公平。论文指出美国城市设计运作体系的形成并非随意偶然,其内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对城市设计学科的本质需求

,并借助社会思潮、城市设计教育等其他社会因素的推动作用加以实现。最后,通过中美两国城市设计运作内容及社会背景的比照,论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设计运作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并立足我国国情背景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6.学位论文王彦城市棕色地带更新及其城市设计对策研究2007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层面阐释了城市棕色地带更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性、多元性、开放性,以及民主性的后现代社会价值观,并且指出,与通常的城市更新相比,城市棕色地带更新需要更多不同领域专业的共同协调工作,具体实施上存在更多困难,但是通过恰当的处理

,可以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催化剂和正面推动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棕色地带更新工作需要遵循延续性、多样性、适应性和参与性的原则。 在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棕色地带更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城市棕色地带更新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对城市结构改变程度的不同,分为重建型、改造型、保存型三种类型;按照对土地利用性质调整的不同,分为产业调整型、社区建设型、环境恢复型三种类型;按照开发投资主体的不同,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类型。 将城市棕色地带划分为区域一城市级、片区级、地段级三个层级,并主要研究了城市设计的典型层面——片区级城市棕色地带的更新。文章归纳出城市棕色地带更新的三个目标,即生态环境的恢复、社区结构的重建,以及人文活力的再现。更新工作应该遵循“整合系统”和“塑造特色”的策略,主要进行现状评估与整治、发展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控制、公众参与实施这四项内容。根据棕色地带在城市中的不同区位,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四种典型的更新模式。 最后,通过国内外的三个不同类型案例的分析比较,从环境景观、空间结构、功能结构、交通组织、建筑改造、公众参与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棕色地带更新的规划设计要点,希望能够在改造中实现生态友好、结

构合理、适宜人居、尊重传统、复合多样、民主公正的和谐的城市发展。

7.期刊论文朱怡.傅睿.ZHU Yi.FU Rui城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2)

在当前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日益发展的同时,重视形象工程、体现长官意志、缺乏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项目仍层出不穷.本文认为城市设计中需要突出人文关怀,人作为城市设计对象应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经验,采取注重市民需求、挖掘城市特色、加强公众参与、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

,为我国城市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和适宜的人居环境.

8.期刊论文王玮.王涛"城市设计"与"公众参与":《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的两大亮点-北京规划建设2009(4)

<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比此<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新<条例>中有关城市设计以及公众参与的内容可谓两大亮点.

9.会议论文金广君.董慰走向和谐的城市设计2005

城市景观是城市设计最直接的结果,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注重对景观的"设计塑造"而忽视对形成城市景观的"内在动力"的研究,往往造成现代城市中景观的不和谐.本文提出城市设计应该把"空间设计"与"实施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对城市景观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研究与控制,从而创造和谐的城市设计运作过程.并从公私利益平衡、多元团队协作和广泛公众参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10.学位论文温泉重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开发模式探索2007

随着重庆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也使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城市现代化”的脚步无情的踩得粉碎。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得任何被动的、理想化的和静态的历史文化保护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加强保护意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探索,以灵活有效的方法面对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保护问题。本论文试图将重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综合城市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对历史建筑如何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得到有效保护和再利用作一定的探索。 本文首先对重庆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历程作了纵向的梳理。包括仿古建筑到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发展演变,对历史建筑资料的收集与调查,文物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的范围、对象的深化与拓展,以及近年来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和开发实践等。然后,作者对重庆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分析了重庆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多种途径探索。如在文物建筑修复中对国际文物修复原则的“本土化”认识与实践;对历史建筑异地搬迁的处理,以及对历史建筑再利用和传统风貌的开发建设实践的思考,在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多元化主体探索,等等。 接着,本文对重庆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建设的成果进行深入的剖析。重庆在保护与开发,使城市特色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文化旅游、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网络得到了延续和巩固。但是在保护和开发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保护观念意识薄弱,保护投资力度不当导致历史建筑的破坏和消失;以及大量的经济建设引起的建设性破坏;在传统风貌的开发建设中引起的风格的偏差,等等。接下来作者结合工程实践,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在环境选址、整体布局规划的一些思索与探讨。在历史建筑风貌设计中,提出对地理环境、历史建筑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继承、现代构筑技术与传统建筑形态的结合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希望为历史建筑保护开发与地域性风貌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最后,作者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思索与展望,希望在今后的实践道路上,能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整体的看待历史文化保护,建立多模式的历史文化保护平台,并实行政府、开发商、公众三位一体的参与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中来,使历史建筑文化精神能够在新的时代下得到发扬。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335.html,/Periodical_csghhk2009z101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3月19日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15-12-15T13:36:52.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陈小磊1 段金焕2 [导读]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助于减少规划失误,增强规划的合理性;有利于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监督规划部门依法行政。 陈小磊1 段金焕2 1.身份证号码:412721************ 450000 河南郑州; 2.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50000 河南郑州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来构建公众参与的体系,使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使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体系;法律制度;组织一、公众参与及其重要性公众指的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是一种让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的方法和途径。公众参与实质上就是公众与项目主持方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公众参与最先出现在北美国家的规划当中,起初是为了协调平衡各方(尤其是普通民众与政府、投资商之间)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规划方法,后来 发展到作为一种规划技术和规划理念被广泛采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助于减少规划失误,增强规划的合理性;有利于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利于监督规划部门依法行政。城市规划既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同时它还是一项带社会实践性质的公共事业。城市规划的这三种性质,要求政府的决策要尊重科学、尊重民意,而公众则应当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实施,一旦城市居民能够直接而持久地接触规划,成为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行为便会更加科学与民主,规划决策便能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需求,并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不仅在参与管理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也缺乏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中,对公众参与的具体方法和形式尚未明确,使整个规划实施过程的公众参与效率和效果降低。因此在城市规划法中确立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是支撑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我国仅有的相关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里面第一次明确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要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这无疑是我国城市规划立法方面的一大进步。(二)多元利益群体的博弈公众参与最开始被运用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公众与开发商、政府之间的利益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城市规划编制的主导机构,负责编制总体规划和审议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它又要全面地考虑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希望通过城市规划来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往往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城市用地的扩张或城市的开发,这与中央政府的保护耕地和合理节约用地的精神相悖,也不一定符合社会公众的需求;而具有大量资本的开发商对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非常明显的,往往会为了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违背政府的意志和社会公众的需求;社会公众在三者利益的博弈过程中,永远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他们作为城市的所有者,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倾向,与政府及开发商达成共识,使城市规划更符合公众利益。所以说,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参与到城市规划中都有着不同的立场和需求。(三)公众参与程度不足从我国城市规划各规划阶段中对应的公众参与形式可以看出,社会公众对于城市规划的参与只是某些环节的,而且普遍还只是被动的听下看下,然后接受它,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往往形式大于意义。再加上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地步,使得城市规划在公众心里是政府和开发商等的事,而且相关部门对有关的规划信息对外公布和宣传力度也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就更薄弱了。 三、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一)公众参与的保障要素1、法制保障 法律及相关制度是保证公众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获得参与权利的核心基础。其中主要权利包括: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委托权以及决策权。这是赋予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的基本前提,这样才能使公众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体现城市规划的立法为公,规划为民。同时,必须完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内容。应该在借鉴外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及行政复议中对公众参与的内容和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权的实现。 2、技术保障 技术是保证公众在参与城市规划过程中,能轻易获取规划信息和知识的基本平台。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公众的教育改革;二是针对参与手段的技术革新。技术保障的含义是指方便公众获取规划信息、了解规划知识、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中,因此除了传统意义的纯技术革新以外,更包括有教育的改革,以提升公众自身参与的能力和效率。 3、资金保障 充裕的资金是保证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的先决条件。公众参与到类似城市规划这样的公共事业中,这就不得不考虑参与过程中将遇到的以下几个资金问题:①公众参与过程中本身所产生的具体费用;②有关城市规划过程的专业术语的翻译解释、冗长材料的总结概括所需要的资金;③相关的专家咨询费等。建立适合我国的公众参与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实现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公众参与的过程要素1、组织形式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

城市设计到底是设计什么内容的,个人认为,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当然城市设计的涉及领域不仅止于城市的公共空间而已。 城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弄清楚自己的任务,在规划原理的教材上有很多关于城市规划任务的叙述,有关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很多的范畴。事实上,城市设计师所能发挥作用是有限的,这些具有抽象意义、外延性的、非物质实体的东西必须考虑,但很难单凭规划专业的一己之力来把握,规划师应该做也只能做好的还是在物质空间形态领域。落脚点只能放在空间形态之上,从物质空间中来,最后再回到物质空间之中去。 城市设计师应该把重点精力放在对空间的设计之上,而建筑的处理则是属于建筑师的业务领域。空间,应该成为城市设计师永远放在首位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而言,城市设计在我国还是属于很新的一个学科。个人认为,城市设计既从属于城市规划学科,但是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又可以是介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之外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或者可以将城市规划分为两个大类,总规之类的归于宏观层面的规划,而城市设计等则属于微观层面的规划。 我国在城市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起步很晚,现阶段还处于对西方等国家的研究思想的引进与消化阶段,鲜有结合我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城市设计的理论向实践转化中也有很严重的脱节现象,在很多所谓体现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城市设计方案,其实有许多是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提出的观点。 现代中国在规划或城市设计领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师,即使是有些所谓的海归"牛人",也只是在对人家国外的一些思想消化基础之上,进行了本土化的包装。然后四处出书,大肆宣传,......行大师之名,少有自己的观点。 国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思想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1).关于景观与意象的理论研究 景观与意象的理论是对城市空间多种形式要素在认知层面上的剖析和应用的理论。城市景观理论侧重于具体的、实在的物质形态,即城市空间中地形、地貌、建筑物、构筑物、绿化植物等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如肌理、色彩、图案、体形、比例、风格、特色等)方面的表现,代表性的城市景观理论有F.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中提出“城市素材”及其与空间、时间、运动等的关系都是城市景观的设计内容。 Pauld Spreiregen在《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Urba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Towns and Cities)中提出城市的形式和视觉要素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内容及其原则。英国的库论(G.Cullen)在《简明城市景观》(The Concise of Townscape)中提出视觉、场所和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等的城镇构成是理解环境与人之间发生感性联系的三种要素,也是使城市景观产生具有趣味性、戏剧性的方法要素。Tugnutt Anthony所著的Making Townscape: A Contextual Approach 则从城市文脉、建筑个性与感知方式三个方面讨论了城市景观的塑造方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清楚地将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区别于其它。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秩序,不论是设计或管理,公共空间这一系统如同城市的脊梁一般,有“纲举目张”之效。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即规划区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按所有权可分为:

政府所有和其他开发商所有。 政府所有部分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区内的步行道系统用地和其他公众可使用的设施(如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开发商所有部分包括建筑退后红线及底层墙面退后红线外的部分及建筑室内的公众通道或空间。 二、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为了将购物、居住、休闲、观景等城市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制定如下原则:1、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创造大型的开放空间,强

调地标性,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2、组织空间,形成视觉景观轴线。 3、创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并提供文化表演的活动空间。 4、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联系区内外各街坊和功能区,并以此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5、运用绿化种植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塑造街道的个性。 第二节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1、综述 1)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恢复街道的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夜景。 2)街道空间类型: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设计中城市轴线、活动路径、视线走廊的主要载体,性质明确的街道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根据交通特征,城市的街道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车行为主导、人车都是主导、人行为主导的线性街道空间。每一种街道空间对应不同的景观界面,他的建筑尺度、

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浅谈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摘要:从公众参与规划之缘和内涵切入,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参与规划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剖析我国刚刚起步的公众参与规划的问题和形势,探讨今后我国在如何真正体现公众参与规划、发挥调控作用、参与规划决策,并为实现城乡规划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社会公平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margin and connotation of planning,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 ‘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the ques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how to embody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play a role in decision-making,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effort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social equity, people-oriente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social justice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建构中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机制

建构中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机制 沈航葛明 (黑龙江大庆市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探讨出发,从而分析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总结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1.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探讨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其本质是要通过公众对规划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更好地保证规划行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性,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广大公众的利益要求,并确保规划工作的成功实施。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与实际操作研究。在总结国外公众参与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推动了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活动方式、机制、途径上的发展。在对北美公众参与状况分析总结后,梁鹤年(1999)指出:北美的公众参与是建立在“美式民主”基础上的一种“契约式”民主,是一种买卖式的权利弹性分配,公众利益在其中不过是各种私益通过法定程序谋取最大满足的一个幌子。规划“官员”在规划中一没有政治权力,二不是真正广泛的公众利益的代表,实际上是处于有势力的利益团体与市政府之间的夹缝人物。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公众利益”概念要明朗和稳定得多,公众参与至少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协助官员了解下情,以及启发官员创新以维护公益。 2.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2.1城市管治理念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自1990年代以来,“管治”作为一种理念,渗透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城市“管治”的研究也在学术界日益受到重视。而在规划中引入“管治”理念,将对加强城市规划的广泛认同性和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规划中“自上而下”或者“命令与控制”的模式已不能被理解和接受。而面对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中现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管治”思想正对之产生的巨大冲击,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发展中,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意识,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要重点对规划制度本身进行完善,保证公众参与规划的合法性及其过程的可操作性。 2.2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考察我国十年来公众参与的发展水平,不难发现,我国现状的公众参与程度仍停留在形式化的表象运作阶段,还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我国除极少数正转向“受引导的互动合作式阶段”外,大部分地区才开始向“受约束的尝试阶段”过渡,甚至还有部分地区的参与水平尚处在“公众完全被动式阶段”。 再从规划法规建设角度来分析,我国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缺乏也是阻碍公众参与活动展开的巨大绊脚石。张萍在《从国家本位到公众本位》一文中谈到:我国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国家的需要完全代替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城市法规中也偏重反映国家意志的价值倾向。然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确立的国家本位思想,在市场经济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a1712335.html,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作者:王艺霖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7期 摘要: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写的《回归公共空间》一书,研究了 30 年间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的发展和转变,并提出了适合当代都市公共空间设计的PSPL调研法。结合课文分析PSPL调研法,解读其中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关系,以及城市生活与空间质量的关系。阐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数据。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课题的研究为我们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中心;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生活 本文以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设计为例,利用PSPL调研法对我国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景园林师、城市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哥本哈根公共空间的变化 本文分析丹麦哥本哈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建设,随着二战以后工业增长迅速,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都越来越快。市中心的规划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建筑杂乱、交通混乱、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与民众要求的高水平生活愿望相差较远。1962年在众多意见和争论中,斯 特勒格步行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建成。 (一)减少机动交通 中世纪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在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古老建筑仍然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机动交通工具的激增,导致一系列影响城市交通的问题。比如市中心步行环境迅速恶化,所有的广场都被用来当做停车场。而斯特勒格步行街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状况。为了不占用步行者的空间,城市广场从被汽车占领变成人们的活动空间。机动交通工具的减少,这就说明人们的公共空间就越多,城市的魅力也就越能被人们所感受到。 (二)增加步行系统 哥本哈根的交通政策一直是鼓励人们步行。步行是最保护环境、最便宜也是最低噪音的交通方式,街道可以容纳更大的交通容量。步行不仅意味着一种交通方式,它更代表着锻炼身体,散步和场地空间的增多。步行中有着很多的乐趣,城市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此。另一个关键是城市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变的。当更少的机动车辆出现时,街道和步行广场是增多的。在城市的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每当一项成功的措施被执行后,人们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 Piotr Redlinski 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é 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工作室提供 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Sunbathing Hare),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10月13日。——Nastassia Astrasheuskaya 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 -- 菲尔·阿卡西拍摄 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阿卡西(Phil Akashi)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印鉴是用中文写着的“自由”。在将手套用红色朱砂浸染之后,阿卡西锤击墙壁27000次绘

公共艺术设计教案

公 共 艺 术 设 计 教 案 美术学院常畅

第一章 一、授课内容 第1章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概念 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理解公共艺术的特征。 3、了解公共艺术设计的分类。 三、重点和难点 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概念。 2、概念与区别。 四、课时量 3课时 五、教学内容 1.1公共艺术的涵义 1.1.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从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容核心,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式和依据。 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公共领域”的产生。 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人—交流的矛盾 公共领域:在现代国家与私人生活作出法律限定以外的特定空间。 (只有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现代社会以工业化大生产为特征,强调的是现代工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以大众消费和生产为纽带的关系。陌生化一方面有力地保证了私人空间的私密性,但也强烈要求具备交流、参与功能的公共空间出现。公共领域是在现代国家对私人生活领域作出了法律

限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内涵的专有领域。公共领域特指社会场所,仅仅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但“平等的人”组成。因而公共一词只与现代民主政体相对应,而以往社会中的“黎民”或“臣民”则只能与皇权相对应。公共性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一种平等、参与、互动、共享、共有、共同遵守某一经大多数社会公众认可的游戏规则,这一规则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意志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法规的强制性力量,而是现代社会在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上形成的一套潜规则。只有当公共领域得以存在时,“为公共而创作的艺术”才能够有实现的可能。 公共性或公共领域的特征做如下的归纳: (1)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它与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3)舆论的、参与的,是可以自由交流和相互讨论的。 对公共精神的反映和对公共事务的思考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 公共艺术,无论采用何种艺术表现形式或制作手法,它最终成为一件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基于它影响和感动着人们的作品精神内容。而这样的内容一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自由的,而不是约束的;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所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美化的装饰或简单的城市家具,它的存在应该是该地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或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环节。 公共参与是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方式。(重点) 公共艺术也是城市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艺术家是在与城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艺术家、设计师们互协商,与城市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市民代表等公众层面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这样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由于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参与共同工作,为项目提共了产生独特创意规划的机遇,从而超越了纯粹的功能化设计,能够创造出反映所在国家、地区、城市人们的生存信念以及对生活的激情与热望的空间与场所。 1.1.2公共艺术概念 公共艺术的目的是将艺术家与工艺美术师的专业技能、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于创造新空间及城市复兴的整个过程,为的是将独特的品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作者:孙施文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刊名: 国外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OVERSEAS 年,卷(期):2002(2) 被引用次数:31次 参考文献(1条) 1.Zygmunt Bauman;洪涛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孙施文.殷悦.SUN Shiwen.YIN Yue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2004,19(1) 2.张继刚.ZHANG Jigang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0(7) 3.孙施文.SUN Shiwen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1999(5) 4.孙施文.陈宏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概要[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2001(1) 5.孙施文.SUN Shiwen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研究[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0(7) 6.杨贵庆试析当今美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2002(2) 7.孙施文.SUN Shiwen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政策的理性过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2001(2) 8.任国岩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规划师2000,16(5) 9.孙施文.SUN Shiwen规划的本质意义及其困境[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1999(2) 10.孙施文强化近期规划促进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3,27(3) 引证文献(31条) 1.李东泉.韩光辉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缺失的历史原因[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5(11) 2.崔琰.李海民.肖立宾浅论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机制与措施[期刊论文]-唐都学刊 2004(2) 3.马小英.周国艳论激发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主动性——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4.周光朗浅谈城市的社会性规划[期刊论文]-北京规划建设 2008(2) 5.刘兆凯关于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再认识[期刊论文]-四川建筑 2006(4) 6.王全.张峰.徐建刚试论信息时代的规划公众参与[期刊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 7.于海漪日本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研究之一:社区培育的概念、年表与启示[期刊论文]-华中建筑 2011(2) 8.周光朗浅谈城市的社会性规划[期刊论文]-北京规划建设 2008(2) 9.李小敏城市规划及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期刊论文]-城市问题 2005(3) 10.杨锐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评述[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2003(1) 11.李渊.朱庆.王静文What If思想和MCE-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惠州概念规划为例[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 2006(1) 12.王登嵘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规划公众参与体系[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6(5) 13.张国烈深圳法定图则的实施及应对建议[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4.孙雅楠.吴志强.史舸《城乡规划法》框架下中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方式选择[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8(8) 15.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4(1)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公共艺术设计概论

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它首先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公共空间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场所公众的开放性。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环境,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回溯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部关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说公共艺术中公共的涵义在“群”这层意义上来讲,只是具有“公共性”的话,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这种公共性。那么,从空间意义上进行探讨,便是给公共艺术作出定义的一种尝试。所有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空间当中,即它在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私人空间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尽管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凡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一切艺术品都可以算作是公共艺术了。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然而问题是,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私人或皇家园林由于所属权的变化,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受众面的扩大使得园林艺术从专门伺服于私人家族和皇家转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真正具有了广泛的公共性。由此可证,公共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空间是一个相对哲学化的术语,与时间相对。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可由几个不同层次来加以划分:1. 物理的公共空间,2. 社会的公共空间,3. 象征性的公共空间。第一种关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种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共空间都可以通过这些定义中的一个或多个意义来加以确定,对于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改变着我们看待公共空间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我们愿意将定位好的三种公共空间看作是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每一种公共空间都融合了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人性化”就是强调“人”重于“物”,要求对人性及人的各种需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永无止境地追求无缝沟通。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人性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即把“人性化”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设计进程中的设计。然而在现实的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更多的被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文字中。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种种原因,如部分政府大搞形象、政绩工程;不切实际,盲目跟风;为赶工期过度压缩正常的设计、施工时间;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设计人员的经验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等,往往造成城市公共空间不方便使用,甚至于只能看不能用等现象。例如,城市广场成为摆设,既不遮阳也不挡风避雨;公园里人烟稀少,而老人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活动场所;草地大片,却没有人的活动空间,也带不来好的生态效益,等等。当然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并有所改进,那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呢? 1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1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符合大众的感官特性和尺度要求

了解人的知觉及其感知方式、感知范围,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理解各种形式的直接交流和人对空间条件及尺度的感受。城市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感官特性,首先要满足人的尺度要求。对于具有相应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符合相适宜的尺度极为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使用者对空间舒适性、场所感等的心理感受。 除了尺度以外,色彩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色彩是最大众化的审美感觉,在所有的造型要素中,色彩是最为强烈而迅速的诉诸感觉的要素。色彩具有冷暖感、涨缩感、距离感、重量感、面积感和兴奋感等。成功的运用色彩,能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灯光也是引起视觉快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夜间休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能够延长利用时间,提高利用效率,全天候地为人服务。而夜间的空间利用就必然离不开灯光的运用,黑暗中灯光下的环境可以产生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生命力与意境。依据不同的环境特点,不同的空间特性,合理运用灯光,可以营造出多彩的城市夜景,构筑城市宜人的夜空间。当然,除了视觉感受外,满足人们对听觉、嗅觉、触觉等其它感官的需求,对于设计者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也很重要。多感官的需求供给,能够丰富空间的艺术感受,营造多样的氛营造多样的氛围意境,最大限度的给予使用者以场所体验感。 1.2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点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工作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特征的研究,结合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方法进行探讨。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实施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ing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combining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 in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Promote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proces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tstanding people-oriented,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City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本质上是通过对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安排来进行利益分配。近年来,随着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等诸多原因,各利益团体冲突不断激化,城市建设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原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 一.引言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经历了物质形态建设规划、数理模型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三个阶段。城市规划的视角逐渐由高、大、全转向细、微、点,由专家转向市民,由自上而下的权力集中转向由下至上的探索。1962 年,保罗·达维多夫认为规划的整个过程充满选择,做出任何一个选择都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而规划师不应以自己的判断标准来代替社会的选择。他对规划决策过程和文化模式进行了新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规划应反映社会各界声音的主张。随后1965年,在此基础上,达维多夫提出了“倡导性规划”的概念,认为应将城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充分协商不同群体的利益,并为其各自的活动进行协调。“倡导性规划”的概念成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理论基础。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进入了社会发展规划阶段,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局面开始形成。

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陶景平 作者简介:合肥市规划局督察处处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特征和理论的分析,和如何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方法的探讨,为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公众朝着为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环境和生态社区的方向参与城市规划进行了一些探索。 我国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与公众的矛盾时有发生。为缓和各类矛盾,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公众参与是上述要求的必需。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市民)对城市规划编辑管理过程的参与。它源自于美国、加拿大,最初是为了宣泄市民的“不满”情绪,以稳定民心,保持社会安定,而后上升到寻求公众政策,城市规划制定、决策、管理民主化的高度。本文结合国内外公众参与的经验及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一、国外公众参与及其主要理论 国外的公众参与经历了物质形态建设规划、数理模型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几个阶段。规划工作的视点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由鸟瞰的专家角度转向市民的角度,由理论性、专业性和集中的权力转向自然、具体、由下至上的探索。在形态建设规划阶段,公众参与仅仅是限于了解和聆听,规划部门根据公众提出的意见对规划加以修改,经采纳后付诸实施。在数理模型阶段,由于公众很难理解复杂而抽象的数学模型,公众参与仅限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精英层次”。在社会发展规划上,1962年,鲍尔·戴维多夫(Paul Davidoff)提出了倡导规划(Advocacy Planning)。他认为,从社会政治学角度来看,规划师应该正视社会价值的分歧,并选择与社会底层人士相同的价值观: 一方面规划师要成为他们的政治倡导者,另一方面又为他们提供规划的技术知识。从这以后,城市规划更注重社会科学、价值观念及判断,人和人性的关系成为城市规划中考虑的重点,城市规划也更注重政治科学,规划决策往往是在政治层面上做出的,实施时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协作。城市发展也不仅被视为是物质建设和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是制度和立法。 1965年,鲍尔·戴维多夫发表了“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一文(Advocacy and Urslism in Planning),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规划没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公众利益,只有不同的“特别利益”。规划工作者要自己明白,并要公开表白,究竟他为哪一个利益作规划,并要为受规划所影响的其他人发言(梁鹤年:北美的经验与教训,1999)。在理论上,美国谢莉·安斯汀(Sherry Amstein)1969年的《市民参与的梯子(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一文被视为公众参与的最佳指导文章。在该文中,她把参与梯子分为八级,归纳为三类。梯子最下的一段叫“不是参与的与”)(Nonparticipation),有两级。最底的是“操纵”(manilpulation):邀请活跃的市民代言人作无实权的顾问,或把同路人安排到市民代表的团体中。其上一级是“治疗”Therapy):不求改善导致市民不满的各种社会与经济因素,而要求改变市民对政府的反应。梯子中段是“象征性的参与”,共三级。先是“通知”(Information):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以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 关键词:公共景观开放空间空间活力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 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 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 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 Piotr Redlinski 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é 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晒日光浴的野兔》,俄罗斯,圣彼得堡 --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工作室提供 俄罗斯,圣彼得堡:《晒日光浴的野兔》(Sunbathing Hare),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从巡游全球的大黄鸭到将近14米高的木头兔子,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堪称当代雕塑界的熊孩子。他最新的作品《日光浴的野兔》,坐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岸接近“圣彼得和保罗”城堡的野兔岛上,是这座俄罗斯的文化之都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一项俄罗斯和荷兰之间长期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结晶,取材于俄罗斯有名的野兔传说:传说中这只野兔在大洪水时躲在巨人彼得的靴子中得以幸存。(该岛以野兔命名,同样还有一座相对较小的雕像同样以此命名。)这只手臂舒展、翘着二郎腿的“日光浴的野兔”由细木条制成,被涂抹成橙色,粉色,绿色和灰色的颜色组合。它将在岛上一直停留到10月13日。——Nastassia Astrasheuskaya 上海:《献给曼德拉》,菲尔·阿卡西 -- 菲尔·阿卡西拍摄 在上海涂鸦公园(灵石路709号44幢厂房E栋),居住在上海的比利时艺术家菲尔·阿卡西(Phil Akashi)用一副拳击手套创作了一副纳尔逊·曼德拉的巨幅壁画,在壁画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