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总体规划(2008-2010)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总体规划(2008-2010)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总体规划(2008-2010)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总体规划(2008-2010)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总体规划(2008-2010)

道路运输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于创新型行业建设,把创业创新贯彻到道路运输发展的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部《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我省建设创新型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关部署,为加快推进我市道路运输创新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发展回顾

道路运输是现代交通方式中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具有“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双重功能的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创业创新,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县(市)乡镇为结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线相连、四通八达、“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网络已趋完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突出,运输组织结构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客运网络不断完善,中高级客车比例不断提高;货运车辆呈现出大型化、厢式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汽车维修业向维修专业化、经营多样化、服务网络化和品牌化发展;驾培行业培训能力和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一)行业创新成效

1、道路客运安全通畅。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交通部道路运输结构调整若干意见,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加快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有力地促进了客运集约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一是大力完善客运网络。全市客运营运里程70多万公里,跨省班线数量、营运里程长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长途客运班线网络覆盖了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班线密度居

全省之首,线路条数之多全国闻名。短途客运发展以1999年通过改造开通第一条集约化经营的温州至乐清班线为标志,实施了以结构调整为主题、以客运班线改造为基本内容的短途客运集约化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一级网络班线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基本覆盖我市城乡各个角落,加快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大力打造客运品牌。大力推行“浙江快客”、“温州快客”、“温州快线”、“温州城乡巴士”系列服务标准,发展了快速客运线路53条、251个班次,开通了温州市区、各县(市)至上海、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台州、嘉兴、湖州、丽水等地跨省、跨市快客班线20条;推行温州快客服务标准班线6条90辆客车、温州快线服务标准班线98条704辆客车、城乡巴士服务标准班线123条1062辆客车;客运班车数全省最多,杭温快客线堪称全国经济社会效益最佳线。三是大力推进站场建设。拥有一级客运站2个,二级客运站14个,三级客运站21个,四级客运站17个,五级客运站17个,港湾式停靠站498个。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启动了“农村客运对口支援客车”工程,制定农村客运优惠政策,加大站场建设补助资金,全力发展农村客运网络,加快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2、道路货运高效快捷。我市是较发达的轻工业制造基地。拥有众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国字号”生产基地,系全国品牌经济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产生了大量的货流。以从事零担专线为主的运输代理企业紧跟温州经济发展步伐,货运专线覆盖全国各省,逐渐成为道路物流的主力军。货运专线数量位列全国前矛,专线运输模式的货代物流企业承担起温州众多工商企业的产成品运输任务,在提高温州产品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骨干物流企业通过优化结构,战略扩张,开拓市场,在渐进式中不断扩大运输网络和规模。

3、出租客运理顺体制。出租汽车客运是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组

成部分。根据出租车单兵作战、灵活多变等特点,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出租汽车个体化改革,出租汽车经营权通过公开拍卖竞买和有偿使用获得,明晰了产权关系。现行的出租汽车管理模式,解决了出租汽车经营中长期难以解决的诸多经营管理体制弊端。我市市区出租汽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自由起步阶段。1983年—1989年,从最早的三轮摩托车到微型出租汽车“菲亚特”。二是控制总量阶段。1989年-1994年,温州出租车发展到2600多辆,相比当时全国许多城市才开始发展“面的”,温州出租车业当时发展已相当超前。三是规范管理阶段。1994年-2004年,通过对菲亚特的更新和出租车经营体制改革规范出租车行业,在1998年和1999年,温州市政府通过拍卖和收取有偿使用金两种方式,明确了出租汽车经营权,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市出租车行业的产权纠纷问题,期间市区出租汽车行业被评为市级文明行业。四是转型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高油价时期,出租汽车经营成本上升,处于深度挖掘问题、创新管理机制、以思辨的眼光看问题、用超常规的思路想问题、用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阶段,期间出台了晚六点错时交接班制度,组建了品牌出租车队,定期开展出租汽车文明服务创建活动。

4、维修驾培经济实效。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维修规模不断上升,维修设备与维修技术发展很快,专业化、规模化的4S 店发展迅速,已达70多家。驾培业从2001年开始由公安转入交通部门纳轨管理以来,实现了“培”、“考”规范化管理,解决了驾培业长期存在的“培、考”一体的深层次矛盾,驾驶培训和考试业务迁入娄桥驾校考试中心办理,运管和车管同坐一个窗口联合办理培训和考试手续,真正实现了驾培业务和车管业务一站式服务,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二)管理创新成效

几年来,运管稽征加快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

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提升。

1、加快职能转变。将行政许可和办证业务集中到审批中心窗口,集中受理,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和业户。系统各单位均成立了对外行政处罚处理中心,所有的行政处罚集中到处理中心,实行行政处罚案件查、罚、缴三分离,开发启用了执法督察系统,行政处罚全面实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全部实行网上审批,法律文书通过执法督察系统完成,同时实现网上实时监督,在线督察案件办理情况。

2、加强规划建设。把行业规划作为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市政府批准了《温州市道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发展规划(2004-2020)》、《温州市道路运输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使规划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强了运管稽征基层站规范化建设;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开发了运政门户系统、执法督察系统、驾培管理系统和运征外网系统,完善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改造了违章处理系统,企业信用考核系统,启用了PPC无线稽查系统,正在开发96520升级系统、小车征费系统、维修管理系统,不断提高行业管理的科技含量。

3、加大行业创新。成立行业创新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创新工作意见,落实创新工作计划,指导创新工作实践,汇集创新工作成果,推荐创新工作人才,加强创新工作宣传,负责创新工作督查。

——市处总结提炼上报了十大行业创新成果:道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发展研究创新成果、道路客货运输发展研究创新成果、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创新成果、运管稽征基层站规范化建设成果、执法督察系统创新成果、96520综合服务中心创建成果、城乡客运集约化经营成果、道路危险品精细化管理成果、驾培行业管理软件开发成果、PPC无线稽查系统成果,同时还总结了出租汽车晚六点交接班制度建设、规费征收服务理念提升、稽查管理效率研究、稽查大队支

部工作创建、稽查大队内部建设等项目。

——瑞安所在开展评选最差案件、安装科技“全球眼”、创新“黑车”稽查方式、稽查案件分类赋值考核、文件网络化发送等方面亮点突出。

——永嘉所在自行开发文明创建电子台帐系统、启用统一指纹考勤、港湾式停靠站建设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等方面亮点突出。

——乐清所在加快编制乐清市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和乐清市客货运站场发展规划、实现驾培市场联合招生经营、创新奥运期间安保措施等方面亮点突出。

——洞头所在出租车管理、实施短途线路城乡一体化改造方便城乡居民出行等方面亮点突出。

——平阳的车站安全门检智能系统推广应用在全市处于首创,建立的企业文件网络传输系统,既方便快捷又经济节约。

——苍南所在完善农村维修救援网络、灵溪镇内投放循环班线等方面亮点突出。

——文成所在积极向县政府争取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等方面亮点突出。

——泰顺所通过农村客运片区化改造,顺利完成了农村客运从以个体经营、单车经营为主到公车公营的成功过渡,使山区群众感受到了班车密度高、乘坐方便快捷的实惠。

(三)文明创建成效

行业文明创建以“三文明一提高”为载体,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宗旨,强化创建意识,加大创建力度,丰富创建载体,深入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努力树立行业文明形象。

1、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全市9个运管稽征机构,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4个、县级4个,文明单位创建率达100%;建成了市级文明行业。创建省级“先进职工之家”1个、省厅群众满意基层

窗口2个。“五心级”服务窗口累计达标率75.5%、示范率39.6 %。建成市级“双拥先进单位”1个、“审批中心红旗窗口”1个、温州市第九批巾帼文明示范岗1个。荣获省级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窗口先进个人2名、市级劳动模范1名。

2、内部建设不断夯实。调整内设机构职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树立了领导班子威信,树立了单位正气,在职工中形成了人人争上、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以健全制度求规范,以规范执法求效能,重新修订了内部管理一系列规章制度,夯实了基础工作。制订出台了《内设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推出了《温州市道路运政稽查中队办案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全面推行了职能部门量化考核,建立了中层干部评价机制。

3、一线建设不断加强。运管稽征部门的一线主要集中在三大窗口:第一大窗口是有形窗口,就是缴费中心、办证中心和处罚中心;第二大窗口是无形窗口,就是96520投诉咨询服务中心;第三大窗口,就是执法一线稽查中队。一线抓好了,队伍形象就好了。几年来,不断加强一线规范化建设,调整执法人员结构,把年青有为、素质不断提高的人才充实到一线执法等重要岗位,把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道路运输行业存在问题

当前行业处于发展转型期,体制机制与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服务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行业结构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目标任务与人员结构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增加了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提高效益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成品油价格高企,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出租汽车、农村道路客运等都不能提价,虽然国家对出租汽车、农村道路客运实行财政补贴,但也使道路运输业的稳定发展面临了挑

战。道路运输行业发展面临诸多不适应,必须要正视行业发展存在的八大问题。

1、客运集约难推进问题

从行业现状分析,在转型期,客运集约化还较难推进。由于以前班线发展缺乏总体规划,中长途客运班线布局不尽合理,部分班线重复发展,运力过剩,非客流密集长途客运班线以承包经营居多,整合的难度很大,班线经营到期难以退出,行业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手段。

2、行业服务难提升问题

在出行方面,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走得了”向“走得安全、走得便捷、走得舒适”转变;在物资运输方面,运输需求由“运得到”向“运得快捷、运得安全、运得经济”转变。由于客、货、维、驾、出租汽车各子行业都存在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供给层次低等问题,导致低层次的同质竞争,经营行为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运输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运输需求,特别是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也亟待提升。

3、运输结构难调整问题

首先货运车辆发展难,大吨位的货车外挂较严重,其次在营运车辆中,普通载货(客)汽车还占主导地位,高级客车、重型车、专用载货汽车数量还偏少。在运输组织管理中,现代通讯技术、电子商务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技术还未被广泛应用,道路运输信息化程度还较低。

4、站场建设难落实问题

客运站场存在规模小,作业、候车拥挤,总体服务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客运站密集,站场布局不合理;与其它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体系缺乏衔接,旅客换乘不便。货运市场缺少规划与整合,干扰城市交通,影响城市形象;货运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作业拥挤,服务水

平不高,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设、投资、运营体制不顺,制约货运市场的健康发展。

5、农村通达难提高问题

农村客运难发展主要在于,一是农村人口外流趋势明显,客流量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客运扶持机制不完善,使得农村客运难以持续发展;二是山区的多数康庄公路虽经初步竣工验收,但附属安全设施建设未跟上,康庄公路安保设施不完善,阻碍了农村客运发展;三是一些农村山区公路长期被非法营运车辆占据,严重扰乱了农村客运市场。

6、非法运输难打击问题

电瓶车、自备车、残疾车非法营运,出租车异地驻点营运,克隆出租车、市区摩的非法营运,这些都是转型期道路运输市场的热点、难点问题。

7、外挂整治难巩固问题

我省的公路规费政策是影响企业或车主决定车辆继续外挂还是回迁本地的关键因素。由于与外省规费政策仍存在很大差异,外挂车辆回迁很难。

8、驾培管理难规范问题

驾培行业存在行业主体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教练车多,市场供求失衡;缺乏监管手段,生源外流多;驾校投入大,效益不高,行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道路运输行业创新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要求调整交通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作用。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合理配臵运输资源,发挥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实现交通科学发展,要求解决当前行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推动交通运输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我们要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把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道路运输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彻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国家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浙江省提出了建设科技强省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使我省成为科技强省。交通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努力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交通供给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建设创新型行业作为新时期交通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道路运输发展的战略基点,把创新贯彻到道路运输发展的各个方面,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努力向创新型行业转型。

四、道路运输行业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三个服务”,围绕建设创新型道路运输行业这一战略选择,调整运输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注重推进创新,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和资源优化配臵,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和流通成本,实现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走行业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建立高效、安全、便捷、优质的道路运输服务系统,全面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切实提高道路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道路运输行业创业创新要把握好“五个坚持、五个发展”,即:——坚持走在前列,推进率先发展。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达的公路网络,是交通部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础设施,而高质量、高效率和安全的运输服务,则是交通部门服务社会的终端产品。公路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通过运输的发展来体现。因此,要坚持“路运并举”方针,实现公路建设与道路运输的良性互动,争取实现道路运输“两个率先”的目标。

——坚持解放思想,推进创新发展。创新是走在前列的基石,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思想不落伍、思路不陈旧、措施不过时,要在创新上解放思想,把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以创新增优势,以创新促发展,服务惠民,创新强业。

——坚持人本理念,推进惠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运输服务品质的更高要求作为出发点,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道路运输服务。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全面发展。以提高道路运输综合保障服务能力为核心,着力调整运输结构,着力发展农村客运,着力提升行业服务,着力提高维修保障能力,着力规范驾驶培训市场,着力推进高效优质征费,着力解决社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客运、

货运、维修、驾培四大子行业及规费征收服务水平,努力构建道路运输“八大体系”,不断满足人们群众对道路运输更畅通、更便捷、更安全的需求。

——坚持集约经营,推进转型发展。坚持发展方式转变,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调整和优化道路运输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力争少投入、多产出,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发展、资源、环保的和谐统一。加快推进道路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行集约化经营,推进运输组织方式创新,实现运输效率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创造更好的服务环境,服务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发展。

五、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工作目标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业,实现道路运输由外延式粗放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增长转变;发挥道路运输比较优势,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零换乘”、“无缝衔接”;提升道路运输组织化程度,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加快运力结构调整,通过市场准入和监管,淘汰技术落后、可靠性和舒适性差的运输车辆,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品质运输服务,努力实现道路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向节约、环保、绿色、友好、和谐行业转型。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道路运输结构合理,骨干运输企业主导市场发展方向,有效供给与运输需求相适应;运输网络完善,快速客运、快速货运、城乡客运一体化明显推进,专业化运输和现代物流得到较大程度地发展;道路运输法制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手段与统一、开放的道路运输市场相适应;道路运输诚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道路运输业整体发展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六、道路运输行业创新主要任务

创新是推进道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是实现道路运输

科学发展的根本之路、必由之路。通过创新提高运输保障能力,加快创新型行业建设,使道路运输成为具有创新活力、创新动力和创新实力的行业。

1、着力推进理念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头。道路运输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输的骨干力量,其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是社会和人民群众检验交通工作的重要尺度。公路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效益,都要通过运输的发展来体现。必须要提高对道路运输和行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三个服务”是新时期道路运输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道路运输要保障能源、重点物资、农副产品、外贸货物以及应急抢险运输,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平更高的货畅其流、人便于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运输要为农民出行和农村物质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道路运输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道路运输生产的突出位臵,不断提高运输效率、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出行满意,始终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行业管理第一位的工作抓紧抓好。

2、着力推进政策创新,不断优化资源配臵

随着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输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要不断优化道路运输资源配臵,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高效、舒适、经济的道路运输服务。一要推进客运资源整合提升,根据建设一体化公共客运服务体系的目标,按照有利于发展集约化运输的思路,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确定运输经营主体,为实现规模化、网络化运输创造条件。二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先易后难原则,根据农村客运发展目标、通达标准、经营模式等,合理制定发展规划,鼓励现有经营者积极配合线路改造,通过现有线路延伸或

改造、开辟新线、开通区间车等方式,构建农村客运网络,把发展农村客运工作真正办成农民群众满意、经营业户满意、社会公众满意的民生工程。三要引进物流理念,引导传统道路运输企业以现代物流服务理念进行运输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创新,整合传统道路运输资源,做专做精运输环节或某一细分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货运物流化的目标。四要以提高汽车维修服务为主题,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汽车维修网络,加快维修品牌建设,推进汽车维修行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臵。五要以提高驾培服务质量为核心,强化驾驶员培训秩序、质量、安全监管,促进驾校规范化经营,推广应用驾培模拟器,强化驾驶员节能操作培训,推广节油驾驶经验,打造节约型驾培行业。

3、着力推进体制创新,不断深化行业改革

体制改革是交通运输发展最重要的保障,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目前交通运输业最迫切的任务。一要积极推进发展思路改革,进一步强化综合运输意识,加强与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的统筹规划,促进运输过程的一体化,努力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零换乘”、“无缝衔接”。二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职能明确、权责清晰的管理体制,对城乡客运实行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达到机构精简、节约资源、运输畅通、便利群众、协调发展的目的。三要积极推进投资建设改革,开放站场建设市场,建立面向社会开放、依靠全社会力量推进站场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农村站场建设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四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改革,明确中介机构职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合力,努力创新道路运输社会管理新格局。

4、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信息水平

按照“科技兴运”方针,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一要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的高效运行的信息服务体系,打造内

外两个平台、一个指挥系统和一个数据中心,完善十大系统,不断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二要推进公路稽征和运管信息整合,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在全省的统一协调下,尽快推进公路稽征和运管信息整合。三要充分发挥96520服务品牌,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集成技术建成特服综合信息系统。四要提高科技装备,推广使用全球眼监控和智能稽查系统,不断提高稽查执法效率。

5、着力推进思路创新,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时代在发展,形式在变化,发展思路不能一成不变。固定的、僵化的思路,就不可能有优势。道路运输要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推进发展思路创新,不断赋予行业管理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今后一段时间,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思路是立足服务,坚持创新,编好规划,实现转型,打造“五个运征”,建设“六项工程”,不断推进道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七、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工作重点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管理和服务,通过管理创新服务企业发展,通过企业创新服务行业发展,通过行业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力争每年在创新方面推出一批项目,树立一批典型,涌现一批成果。

1、抓好行业管理信息创新

——通过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纸化、远程网上办公。

——通过运征外网建设和完善运政管理系统,实现行政许可业务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规费网上缴纳。

——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实现会议以电视、电话、视频形式召开。

——通过网上教学,实现即时培训。

——通过 GPS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车辆的动态监控和远程调

度。

——通过96520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集政策咨询、举报投诉、行业救援、失物查询于一体的公众服务。

——通过执法督察系统建设,实现对执法案件处理的实时监督;通过驾培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驾驶员培训和从业资格培训的全面电子化管理。

——通过全球眼监控系统和PPC无线稽查系统建设,实现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科技化。

——通过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实现网上订票、联网售票、结点运输。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运输成本的有效降低。

2、抓好道路运输发展创新

以提高道路运输保障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客运、货运、维修、驾培四大子行业及规费征收服务水平,促进道路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快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建成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装备先进、管理科学和信息灵通的客货运输站场。二要以政策引导、市场为主的手段,培育几个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引入经营新理念,建立有利于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经营管理机制。三要提升运输装备水平,积极支持发展中高级客车,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较高档次的运输服务,鼓励发展适合承运冷藏货物、散装货物、鲜活货物、危险品等货物的特种专用货车,加快货车厢式化进程。四要继续深入研究农村客运网络发展、客运车型选择、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问题,真正做到通路通车,为农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客运服务,整合农村货运资源,建立农村配送网络,促进农村物质流通,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

3、抓好行业发展项目创新

建立行业创新长效机制,安排实施2009-2010年创新攻关项目。

——道路客运业发展展望、客运行业品牌建立长效机制、农村客运网络发展模式研究等项目,客运管理科负责,乐清所、文成所协助;

——道路货运业发展展望、道路物流基地体系建设、道路物流龙头企业培育等项目,货运管理科负责,瑞安所、洞头所协助;

——汽车维修业发展展望、维修救援网络建设、机动车维修“四废”处理以及循环利用对策研究等项目,维修管理科负责,苍南所协助;

——节约型驾培建设、驾培市场机制完善、全面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等项目,驾培管理科负责,乐清所协助;

——出租汽车经营管理体制深度调研、出租汽车司机综合素质提升途径探索、出租汽车管理创新等项目,出租管理科负责,驾培管理科、文成所协助;

——道路运征数字化稽查运用和研究、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途径研究等项目,稽查安全科负责,办公室、稽查三大队、平阳所协助;

——全面推进道路运输依法行政、道路运输宣传规划和组织策划、应急宣传预案制定等项目,法制宣传科负责,稽查一大队、瑞安所协助;

——规费征收实征率提高有效途径、规费征收规范管理、加快推广银行代收养路费等项目,征收管理科负责,永嘉所、苍南所协助;

——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展望、信用考核信息化评估系统、行政成本控制等项目,办公室负责,规划财务科、稽查安全科、洞头所协助;

——运征文化建设、行业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建立、运征队伍建设等项目,政工科负责,瑞安所、永嘉所协助;

——运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研究、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廉政

教育体系完善等项目,监察室负责,稽查二大队、平阳所、泰顺所协助;

——道路运输发展规划研究、道路运输预警机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等项目,规划财务科负责,泰顺所协助。

4、抓好管理效能建设创新

——要力争在管理细节上求创新。突出抓好信息化建设、基层站规范化建设、培训长效机制、行业精神文明创建、绩效考核、经费保障、制度建设、内部监督、规范执法、科技稽查等方面的创新,为全行业和各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要力争在作风建设上求创新。为解决基层执法人员思想观念不适应、工作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适应、工作方法不适应等问题,尽快适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部门的要求,充分履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要深入基层,体察社情民意和开展调研,树立克难攻坚意识,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深入一线破解难题,尽量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展示良好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臵能力,进一步形成公开透明、高效便民、便于监督的队伍管理机制。

——要力争在管理内容上求创新。时代不断发展,情况不断变化,要求不断提高,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运输管理较为粗放、市场不够规范、服务质量不高、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等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发展方式粗放和管理水平不高。新形势下,要坚持管理创新,加快职能转变,强化服务职能,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五个运征”,深入推进“六项工程”。

八、道路运输行业创新保障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道路运输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作军,副组长:张金熊、杜成威、王守杰、张士国、陈有辉、支昌迪,成员:叶文呈、黄

伟、季奇武、李克、曹立中、陈海斌、吴彦、张锡润、黄毅军、徐明秋、周晓川、徐日金、陈用银、娄哲火。领导小组下设行业创新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道路运输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创新工作意见,落实创新工作计划,指导创新工作实践,汇集创新工作成果,推荐创新工作人才,加强创新工作宣传,负责创新工作督查。县(市)运管部门和骨干道路运输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根据建设创新型行业的目标任务,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创新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2、把握方针,加快实施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要坚持“规划引导、创用结合、管服并重、注重整合”的指导方针。规划引导就是行业创新必须有规划、有计划,以规划为先导,引领行业创新工作。创用结合就是要立足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业创新,用先进的理念推进创新,将创新成果充分应用于实践。管服并重就是要从关注社会民生的角度出发,深化各项改革,调整运输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好“三个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注重整合就是要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转变和各子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用整合的思路和手段开展创新工作,将大量单独和看似分散的项目,通过技术、制度、标准等整合,形成体系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创新成果。

3、制定政策,加大投入

行业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要提供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争取财政安排充足预算资金用于创新型行业建设。建立行业创新项目库,行业管理创新项目以单位预算经费投入为主,争取列入财政绩效考核。行业发展创新(如企业推进集约化经营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企业信息化项目等)引导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创新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设立创新基金,确保创新研发经费,明确资金投资方向,将资金重点投向推动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要广开融资渠道,

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创新投入基金滚动积累,争取通过政府渠道建立创新补助资金,对企业创新成果进行适当资金补助,促进全行业创新长效工作机制的形成。

4、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行业创新是一项研发型、智力型、开拓型的工作,需要深入挖掘内力,充分借助外力,要研究建立健全系统创新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协调和整合创新资源,形成整体创新合力,提升行业创新水平。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在创新工作中,从全局出发,从整体考虑,加强沟通,注重协调。道路运输行业创新要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作。横向协作就是要积极取得政府和财政、人事、发改委、税务等横向部门对道路运输创新工作的支持,争取创新项目立项,预算安排,引进人才,研究建立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对道路运输发展的优惠政策。纵向协作就是要行业系统上下一致,省里制定政策,明确思路,提供支持,引领创新;市里组织实施,深入推进,及时总结;县里根据部署,积极参与,做好试点。横向纵向密切配合,横向协作是保障,纵向协作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行业创新力量,增强协作的有效性,形成强有力的创新合力

5、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近年来,运管部门在行业创新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已逐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但总体上还缺乏有效的总结、提炼和宣传,创新力度、深度、高度、广度、强度还不够。省局每年将组织对全省的创新成果进行收集、评比,并以统一的格式和形象组织包装和宣传,便于行业内外及时了解最新的创新成果,鼓励各地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还将在96520网站、交通旅游导报等开辟创新专栏,长期宣传道路运输创新工作,接受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我们要大力配合,认真做好本地区行业创新宣传报道和各类成果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上下协力,在全行业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意识,

冲破妨碍创新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创新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创新的体制弊端,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大力宣传行业涌现出的创新典型,发挥创新典型的示范效应,学习借鉴国内外创新成果,努力营造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工作的浓厚氛围。

6、培育人才,鼓励创新

道路运输行业创新,人才是关键。省局计划与科技厅、人事厅等部门合作,参照省厅283人才梯队建设模式,建立道路运输行业创新人才库。省局创新领导小组每年将从获奖项目或成果显著的课题组主要人员中选拔人才,经专家组评定后进入人才库或逐级上升人才梯队。我们要做好本地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将工作优秀、成绩突出的人才推选到道路运输创新人才库。

创新领域广,创新途经多,创新无止境。道路运输行业要牢牢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战略机遇,把创新作为强业之本、活力之源、和谐之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政策创新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思路创新为抓手,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努力走道路运输行业创新之路,推进道路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JTT79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系统架构概述 5 政府监管平台 6 企业监控平台 7 性能与技术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舍金、李旭光、冯泉、罗冠伟、董轩、刘建、洪茂枝、周炜、沈兵、张锦、李文亮、尚绛、梁金焰、刘佳欣、李明瑛、朴松爱、孙亚夫、张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中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JT/T XXXX-XXXX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运输车辆 operating vehicles 以营运为目的,并有营运许可证的车辆。 3.2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GN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动态数据,满足营运监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系统由卫星定位系统、通信网络、监控平台及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 3.3 政府监管平台(简称政府平台)govern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提供信息处理及人机服务接口等功能,实现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接入平台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上级平台的数据报送和对下级接入平台、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业户的管理以及车辆运营安全的监管。

道路运输行业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2) 三、调查表式 (一)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交公路41表) (3) (二)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交公路42表) (5)

一、总说明 (一)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保障及时、有效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应急处理和全面统计分析,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为道路运输企业或者个体运输业户(以下简称运输经营者)在运输活动中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以下简称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三)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 (四)运输经营者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当迅速报告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五)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和辖区区域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30人以下的行车事故、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行车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和辖区区域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六)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行车事故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的表式按月汇总后,于每月15日之前将上月的统计表报交通运输部。 (七)如以上事故报表存在错、漏,应及时用电话或者传真给予更正并随后报送更正的报表。 (八)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司负责解释。 1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发表时间:2018-05-16T14:59:09.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段惠姗1 李文娟2 [导读] 摘要:笔者参与过多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方案和设计。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2天水孚嘉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笔者参与过多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方案和设计。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项目实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两者设计理念、方法的不同,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异同 一、引言 公路和城市道路从功能定位、服务需求、设计思路、技术标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只有在掌握和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后,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异同 1.功能定位 公路主要是以汇聚地方交通,疏散主干交通,连接城市之间节点,起到连通性的作用;城市道路一般不用于吸引大量车流,主要起到连接城市内各分区的作用,以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 2.参照标准 公路的设计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规范号一般以“JTG”打头;城市道路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设计指导,规范号一般以“CJJ”打头。 3分级 公路按照行政管理等级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按照技术等级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城市道路等级则有四个: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设计理念 选线:公路路线方案的选择一般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是以项目所在的省、市公路路网规划为依据,受路线经过区域自然环境、地形、地质、农田保护用地、河流、饮用水源区、铁路、高压铁塔、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果园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路线选取的时候需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方案作为比较,从而选择出一条安全、经济、合理的线位。在沙漠区、戈壁区、盐渍土区、冻土区、泥沼区等特殊地质区,更应根据区域特点,合理采用曲线、绕避、尽量选择最短距离、采用较高指标等措施布线。 城市道路一般则不存在选线的说法,通常是依照当地规划局颁布的城市总规、控规,甚至详规的要求,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确定道路的起终点坐标和基本设计参数。 纵断面:在遵照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公路纵断面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土方平衡、避免大填大挖,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尽量减少取弃土数量;其次可通过纵坡、竖曲线等调节将公路路面上的水排至公路外,如果处在低填或长路堑等排水不畅地段时,可设置边沟和横向排水辅助等措施;最后还应注意起终点的设计高程和纵坡应与两端公路做好衔接,避免出现错位、错台等接不上的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基本位于城区,其纵面的起伏较公路则平缓的多,且高程一般比道路两侧低:一是将收集到的路面雨水通过雨水篦子和管道排走,二是考虑与道路两侧用地的衔接,尤其是有车辆出入口、居住区和机关单位的出入口等房屋建筑;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还应考虑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交专用道等附属设置对纵断面参数的要求;另外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较多,则需要单独对交叉口进行竖向设计。 横断面:公路横断面的设计应秉承安全第一、经济节约、断面合理等原则同时需结合公路所处的位置、等级、功能、设计速度、交通量、地形地质等综合因素确定,根据项目特点也可采用高低错位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市政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更为个性化和多样化。两者横断面具体组成部分详见下表:表格 1 路基横断面组成表 二、项目列举 1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非示范段主、次干路市政道路工程(二期工程)—濠江路本项目是典型的市政道路,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内的一条次干路,道路长度6.8km,起终点明确,设计速度为40km/h,横断面组成包含管廊带、人行道、分隔带、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断面下方还敷设有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电力电信管道等。 2莞番高速公路桥头至沙田段工程本项目是典型的公路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在寮步至东坑段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现状民房、厂房、安置地、华源玩具有限公司、富港工业区、高英村等控制因的限制素,此段就提出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且方案间摆动幅度较大。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意义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2、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 3、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4、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二、城市道路的分级标准: (一)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保证城市中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主要道路。快速路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的主骨架。 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为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连接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目标和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陈军政学号:50128523414 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国科技发展在结构布局、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既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遵循科技规律,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和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成功实施等,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科技发展仍然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目标。针对我国在能源、水资源、空间、海洋、生物、信息等领域所面临的形势和紧迫需求,国家已经凝练出一批具有高度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要采取有效机制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在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应加强科技部门与相关部门、行业以及地方的协调配合,加强科技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加大部门和地方参与的力度,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计划协调机制,改变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的局面,实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结合和军民科技力量的结合。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着眼于全球化、市场化,坚持开放条件下的创新。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更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一切从头做起,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和胸襟,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原始

2020道路运输业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道路运输业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

目录 1.道路运输业行业前景趋势 (4) 1.1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 1.2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 (4) 1.3信息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5) 1.4环保化、节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5) 1.5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6) 1.6需求开拓 (6) 2.道路运输业行业现状 (6) 2.1道路运输业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6) 2.2道路运输业市场规模分析 (8) 2.3道路运输业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8) 3.道路运输业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3.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12) 3.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12) 3.3安全监管不到位 (13) 3.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14) 3.5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14) 3.6供应链整合度低 (14)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5)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4.道路运输业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道路运输业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道路运输业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8) 4.3道路运输业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 4.4道路运输业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道路运输业行业竞争分析 (20) 5.1道路运输业行业竞争分析 (21)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5.3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 6.道路运输业产业投资分析 (24) 6.1中国道路运输业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 6.2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投资风险 (25) 6.3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投资收益 (25)

城市道路与公路区别

城市道路与公路区别 公路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部门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连接城市间、城乡间、乡村间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道口。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 道路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修建的,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包括相关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1)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不同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必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是为城市自身服务,更强调的是沿线的服务功能及到达功能;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不一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功能定位是为区问的交通联系服务,主要强调交通功能。由于公路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公路的分级考虑交通量大小,技术指标主要考虑汽车的荷载及动力特性,因此,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指汽车,足一种”以车为本”设计理念。城市道路位于人口集中、稠密的地区,其服务对象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要求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强调人的安全舒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设计标准不同 公路设计主要考虑线型的流畅性、土质问题、桥涵构造,相关的技术

标准一般由国家交通部颁布,由于公路主要是联系区间的交通,因此公路建设时一般不敷设管道;而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线型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周围建筑和构造物的衔接成了设计的一个重点,相关的技术标准由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道路要求与用地衔接的要求更为紧密,包括竖向,市政管线及管线的相关设计。? (3)分级标准不同 公路技术标准中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城市道路则分为四个等级。 规划建设部门不同 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规划归属于当地的规划部门,建设归属于当地建设局或建委管理,城市道路的养护由当地的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处负责,建设资金主要由城建资金以及房产开发项目交纳的市政配套费,还有一部分城市道路的建设资金来源于融资渠道;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养护工作一般相应地由当地的交通部门负责,建设资金一般视公路等级以及立项的主体单位即建设单位而定,主要以下拨资金为主,但仍有部分资金为自筹资金与财政资金。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创新型国家战略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繁荣强盛的国家。其特点就是生产力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日益增大。资本构成中,技术所占比重升高,自然资源所占比重降低。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美欧等发达国家达到50―70%以上。劳动力构成中,从事服务业的达到50%以上,美国高达70%。人类简单重复性的劳动逐步被计算机所代替。知识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日益转变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从而导致了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可以预见,从工业化社会到知识社会,必将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里程中最伟大的变革和跨越。这次跨越的驱动力,正是源自于新科技革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的提出,正是科学把握当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国情所作出的科学论断。 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生产力在现有水平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用了5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更是创造了世界工业化速度的奇迹。而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我们跨越发展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机遇。我们完全有后来居上和迎头赶上的后发优势。 第一,我国已经具备了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建立了几乎覆盖世界所有领域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仅在美、日、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在经济总量方面,我国许多指标已名列世界的前几位,这为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积聚了巨大的潜能。 第二,我国已经具备了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经过多年来的超常规发展,基础雄厚。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平。目前,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7.4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超过95%,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1亿,上网计算机数超过5000万台。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在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第三,我国已经具备了在一些优势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科技基础和人才保证。我国的科技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高,生物、纳米、航天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高技术产业近十几年来持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信息通信、新材料等领域,群体性突破不断出现,为我们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机遇,通过更为积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学习借鉴他国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从而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 二、科学把握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科学把握当代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的总要求,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1、扩大开放与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决非封闭创新,而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创新,是开放创新、学习型创新。改革开放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前言 (7) 第一章总体要求 (8) 一、建设目的 (8) 二、建设思路 (8) 三、建设目标 (9) 四、建设任务 (10) 第二章系统架构 (12) 一、业务架构 (12) 二、数据架构 (13) 三、应用架构 (13) 四、技术架构 (14) 五、系统布局 (14) 六、工程边界 (15) 第三章系统功能 (16) 一、行业监督管理 (156) 二、行业信息服务 (17) 三、行业运行监测分析 (18) 四、数据交换共享 (19)

第四章信息资源 (20) 一、信息内容 (20) 二、信息采集 (21) 三、信息整合 (22) 四、信息共享 (23) 第五章基础条件 (24) 一、通信网络 (24) 二、软硬件平台 (28) 三、安全系统 (25) 四、终端系统 (26) 五、配套场所 (27) 第六章标准规范 (27) 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27)

前言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本工程重点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专用车辆、从业人员、罐体检测、电子运单、监督检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与交换共享,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本工程建设,对于补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短板,更好地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能,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指导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国办发〔2016〕88号)等文件要求,以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17〕333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4〕237号)确定的总体思路,制定本指南。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1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节能减排重点行业,道路运输业又是交通运输行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道路运输汽、柴油消耗量在我国石油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近几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1/3,其中道路运输石油消费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超过50%。截至2009年,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的保有量达到1087.4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5.8%,道路运输业所消耗的成品油占全国成品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我国机动车油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 1.1道路旅客运输 2009年,全社会完成道路客运量277.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511.4亿人公里[1]。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完成情况及同比增速见图2-1和图2-2。 图2-1 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同比增速

图2-2 2005—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周转量及同比增速 1.1.1企业总体规模状况 2009年,我国共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业户约22.5万户,其中企业业户1.9万户,个体运输户20.5万户。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中,班车客运经营业户6.1万户、出租客运经营业户13.8万户、旅游客运经营业户0.2万户[1]。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情况见表2-1。 表2-1 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户) 类型合计客运企业个体运输户 班车客运61036843152605 出租客运1382556984131271 旅游客运20761958118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3。 图2-3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 班车、出租和旅游客运企业中,分别有38.4%班车客运企业、26.4%的出租客运企业、49.5%的旅游客运企业的车辆数在10~49辆/户之间[1]。2009年我国各类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4。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统计报表制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一、总说明 (一)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保障及时、有效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应急处理和全面统计分析,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道路运输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以下简称运输经营者)在运输活动中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以下简称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三)本报表制度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各地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 (四)运输经营者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当迅速报告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五)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的行车事故(包括客运班线车辆、旅游车及包车、货运车辆(含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行车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及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六)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发生的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的表式按月汇总后,于每月15日之前将上月的统计表报交通运输部。 (七)如以上事故报表存在错、漏,应及时用电话、传真等给予更正并随后报送更正的报表。 (八)上报统计表须标明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九)本报表制度中的数据仅限行业内使用,以通报形式在行业内公布。 (十)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组织实施。

城市道路和公路道路的区别

城市道路和公路道路的区别 路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本文只涉及城市道路和公路。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公路则是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两者同属于道路的范畴,但是服务功能不同,城市道路服务的是人和车,所以在细部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而公路服务的主要是车,则主要强调驾乘感受。 设计人员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很好的把握两者的设计理念,很好的进行道路设计。下面就在概念层次浅谈一下城市道路设计与公路设计的区别。 道路分类与分级方面的区别 城市道路按照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采用Ⅲ级标准;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

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相应的计算行车速度通过分类按照相应的规范选择,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在平面设计方面 城市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大多根据城市规划的路网设计,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中已经确定,红线外的用地都有相应的规划用途,总体上看平面线形的设计受城市规划的严格限制,相对简单。 公路平面线形的设计主要以公路网的规划为依据,但是公路网的规划在线位上没有具体要求,一条公路一般里程较长,路线摆动的范围和幅度较大,要经过选线工作,选择一条经济合理的线位。 如果在山岭重丘区进行公路设计,复杂的地形致使平面线形设计也较为复杂。 纵断面设计方面的区别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新区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先考虑整个规划区的场地平整,尽量使土方平衡,确定道路两侧用地高程,城市道路要收集道路两侧用地的水通过管道排走,所以大多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要比道路两侧用地标高低。 公路则要把路面上的水排到公路外,所以公路设计高程大多比道路两侧地面高程高,即使低的话也要设置边沟及截水沟排水。另一个区别就是城市道路交叉口比较多,交叉口竖向设计比较多,公路由于交叉口较少,交叉口竖向设计就相对少一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