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洲概述

非洲概述

非洲概述
非洲概述

第三章非洲

第一节概述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

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举例说出热带草原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状况,了解单一

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5、知道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过程中,

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6、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

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自主梳理】

1、在非洲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

(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3)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非洲的最高峰、赤道雪峰——;

(5)“地球的伤疤”——;

(6)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如、、、。

2、读图,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陆位置、地形特点:

(1)本区东临洋,西临洋,Array(2)本区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湾。

(3)非洲大陆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

是。

(4)本区地形以为主,海拔大多

在米以上,因此有之称,

主要地形区有高原高

原、沙漠和盆地。地势特

点是部和部高,部、部和部低。

(5)本区东部还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断层

陷落带。

3、读课本图“非洲的黑人原居住地和外来移民”思考: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湾沿岸、盆地、海拔比较低的

(地形)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

—气候既不太,海拔又不太。

(2)非洲的黑色人种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大都具有、、、等方面的艺

术才华。

(3)目前非洲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人、人、人。(填国家)

(4)非洲是发祥地之一,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在这里掠夺、、,进而从事罪恶的贸易。

4、读右下图回答:

(1)本区矿产资源(丰富或匮乏),不仅种类

多,而且储量大,其中不少矿产占世界重要地位,

、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因此,

本区又被称为“富饶的大陆”。

(2)在世界上,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是出产金刚石最多的国家,

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是出产铜矿

的重要国家。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5、(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处于带,因此大部分

地方属带气候,因此有“带大陆”之称。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适宜发展带经济作物,如饮料作物、。

(3)是生产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国家,被称为“可可王国”,它也是非洲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6、回答下列物品中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

活牲口、咖啡、木材、金刚石、牛肉罐头、皮鞋、铜、巧克力糖、可可豆、钻石戒指、原油、汽车

7、读课本回答:

(1)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为_________级产品。具有这样特点的经济被称作_ ___ __ _经济。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商品的价格______ ,而工业制造品价格_ _____。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__地位。另外,因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

(2)过去长期的统治和影响,导致了这些国家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开采矿产资源并出口,成为本国的经济支柱。

(3)目前这些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

9、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2)气候分布规律是。

(3)本区气候分布最广,其气候特点是

(4)刚果河主要流经气候区,该河水能

(5)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水量却不算很大,原因

是。

(6)生活在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的特性。

(7)本区经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10、读表1,回答以下问题:

(1) 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原因是①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②殖民主义在非洲的经营使得非洲形成了 的经济,导致农牧业生产水平 ;③自然原因是 气候带来的 灾。

(2)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于是人们 , ,以扩大耕地面积;需要更多的肉类,于是在草原上 。这些做法导致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产生 问题。

(3)环境问题又加剧 粮食 问题,进而危及 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控制 ,提高 ,保护 ,发展 。

【网络构建】

【归纳、拓展】

学习小结:

1、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人的故乡。

2、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西是大西洋,以东是印度洋。

地形:

“高” 气候:

“热”

资源:“富

(草原、矿产、经济作物)

一品经济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 殖民统治恶果

种族主义欺压

黑人奋起反抗 各国宣告独立

3、撒哈拉以南非洲因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在东部高原上有断裂深陷的东非裂

谷带。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在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4、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刚果河水量很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5、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矿产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黄金、金刚石

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在世界上,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刚石、赞比亚的铜矿、南非的铀矿等均居世界前列。

石油比不上北非丰富,但几内亚湾沿岸的石油也丰富。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地。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撒哈拉以南非洲只能出口原料和粗加工产品,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的工业品价格贵。原材料价格不稳定,一旦价格下跌,则国家外汇收入减少,外债负担加重。经济结构单一。

7、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共有6种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轴线,程对称分布。其中热带草原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地区,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8、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

9、就人种而言,本区是的故乡;就地形而言,本区属大陆;就气候而言,本区是大陆;就资源而言,本区是的大陆;就粮食而言,本区是的大陆。

10、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草场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和动物资源等等。但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影响,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本区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地区。

11、本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过高,生产力水平又较低,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这里已成为世界上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归纳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地形“高”(以高原为主)、气候“热”(以热带气候为主)、政治地图变化大“觉醒”(殖民地变为独立国)、单一商品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等。

差异:

【课时练习】

1、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下列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西欧

B.中东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日本

3、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符合的是()

A.殖民统治已经过去,因此这不是导致本区经济落后的一个原因

B.扩大耕地面积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

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样主要是黑种人

D.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4、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的南非洲的()A热带沙漠中B热带草原上C热带雨林中D温带草原上

5、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是()

A.能源供应不足

B.粮食供应不足

C.油料供应不足

D.肉类供应不足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这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没有的是:()

A.浩瀚的沙漠

B.茂密的森林

C.辽阔的草原

D.充足的粮食

7、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白种人的故乡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

8、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哪种人的故乡:()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10、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高

B.季风气候显著

C.干燥地区广大

D.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疏林草原分布在()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12、下列非洲的矿产中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的是()

A.煤、铁

B.石油、铀

C.铁、锰

D.金刚石、黄金

13、关于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B.南非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

C.东非裂谷带若干年后会隆起形成高大的山脉

D.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地形区是刚果盆地

14、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5、非洲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地区,而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

A. 远离海洋

B. 原始森林遭破坏

C. 地势高,气温低

D. 受洋流影响

16、赤道穿过的非洲国家有()

A.加蓬、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

B.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

C.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

D.赞比亚、坦桑尼亚、中非、几内亚、科特迪瓦、亚美尼亚

17、以下世界之最位于非洲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C.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18、好望角位于()

A.欧洲西南端 B.南美洲南端 C.非洲南端 D.亚洲东南端

19、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扎伊尔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

B.赞比亚是出产金刚石最多国家

C.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D.几内亚是生产铜矿最多的国家

20、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不相符的是()

A.很多国家以农矿业为主

B.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C.多种经营的民族经济比较发达 D.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综合题:

21、把下列的项目填入相应的表格中,使各项内容关系正确: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③粮食短缺

④贫困

⑤土地荒漠化

⑥自然灾害频繁

⑦农业生产落后

⑧过度放牧

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非洲、欧洲测试题

② 非洲、欧洲测试题 读右图,完成1—3题: 1.有关图中甲国的地形植被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起伏小 B .境内草原面积广大 C .山脉分布在东南部 D .沿海没有荒漠分布 2.甲国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A .海洋航线上的油轮 B .大陆架上的石油钻井 C .港口工业区的垃圾 D .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3. 图中四个城市中,其气候特点与下表统计数据相符的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2.5 20.1 18.5 16.2 14.6 12.3 11.4 13.4 14.7 15.3 17.8 20.1 降水量(mm) 8 5 10 50 78 91 98 51 49 40 25 14 A .①城市 B .②城市 C .③城市 D .④城市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4~5题。 4.若两地区共同的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会导致当地 A .水体富营养化 B .水体放射性污染 C .外来物种入侵 D .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5.有关a 、b 、c 、d 四条河流所在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B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 C 光热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D .都可能存在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 读亚洲两个国家略图回答6~7题。 6.①、②两国所临水域分别是 A .红海、黑海 B .波斯湾、里海 C .地中海、阿拉伯海 D .孟加拉湾、墨西哥湾 7.①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 .面临海洋,降水丰富 B .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 .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 .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读下图,①、②、③、④四地为四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据此判断8—10题: 8.河口附近地区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9.造成四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流经洋流的性质不同 B .地形地势不同 C .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D .海陆位置不同 50° 45° ° 国界 水域 河流 ①⊙ 52°

非洲-大洋洲-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非洲概述与第二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赤道穿过中部。 2、经纬度位置:17°W~51°E,37°N~35°S,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3、海陆位置 (1)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望地中海。 (2)轮廓:海岸线比较平直,半岛、岛屿、和海湾较少,是世界上海岸线最平直的大洲。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3)非、亚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非、欧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4、非洲分区: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约占非洲4/5)。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势 (1)地形单一,高原为主,地伏小,“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 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纵贯东非裂谷带(乞力马扎罗 山,非洲最高峰),中部为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 (3)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2、河流湖泊 (1)河流季节变化大,多急流、瀑布,水能丰富: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2)湖泊集中在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湖泊)、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湖泊)。3、气候 (1)以热带气候为主,干燥、暖热,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热带草原面积广大;(2)气候南北对称分布: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4、自然资源 (1)矿产种类多、储量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南非;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 (2)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斑马、犀牛、长颈鹿、角马、狮子、大象、河马、猩猩、猿猴。 三、人文地理环境 1、居民 (1)黑种人为主,人口总数各大洲中第二位,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2)人口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大部分人生活贫困;带来饥荒、疾病、生态环境恶化。(3)民族、部落多样,有极其复杂的原始宗教、语言、文化,相对独立。 (4)殖民与奴隶贸易: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诱骗、绑架、掳掠黑人到美洲贩卖。 2、经济 (1)特点:不发达,单一商品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经济基础薄弱,对经济发达国家依赖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原因: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过去长期受到殖民统治。 3、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粮食不能自给,热带经济作物及畜产品:可可、咖啡、活牲口等。

世界地理非洲知识总结

非洲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介于20oW一40oE之间、30oN和30oS之间,赤道和20o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范围 (1)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世界第二大洲。 (2)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二:地形 ) 1: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和缓,称为高原大陆。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 高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非洲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东南部主要是得拉肯斯山脉,西北部主要是阿特拉斯山脉。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中部的刚果盆地,原是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2: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东非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它南起赞比西河的河口,向北经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原、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由非洲板块内部板块张裂形成。 4:非洲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三:气候热带大陆

(一)气候带明显,而且南北对称分布。 成因: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度相当;b.地形比较单一,起伏和缓; c.加上海岸线直,因此,使气候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小,从而使非洲气候呈明显的带状且南北对称分布,纬度地带性明显. 【 (三)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四)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北回归线穿过,常年受副高控制,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高控制范围大 北非紧邻亚欧大陆,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不易形成降水 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受海洋影响小; 北非西岸有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五)几种非地带气候类型分析 1:非洲赤道地区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①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②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③暖流增温加湿。

高中地理复习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欧洲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2.范围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地区 [识记以下内容] (1)0o经线和0o纬线均穿过非洲。0o经线穿过非洲几内亚湾、阿尔及利亚、阿特拉斯山脉,0o纬线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 (2)开普敦(气候)、好望角、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3)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大陆的北部和南部。20oE从非洲南端向北穿过非洲大陆。 3.地形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南部是南非高原,东部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中部偏西处是刚果盆地。在东部高原上有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在其附近有内力作用形成的东非湖群。 (1)特点: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3)东非大裂谷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下陷形成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构造。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几亿年后索马里半岛可能成为一个岛屿。 (4)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 (5)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6)河流 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其它:尼日尔河、赞比西河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最深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7)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4.气候 (1)特点:炎热多雨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本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炎热”是本区气候的共同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陆地轮廓北宽南窄。宽处恰好是热带草原区,加上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即使处于赤道地区部分也因海拔高而热量、降水较少,成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热带草原气候是本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南部陆地狭窄,因而本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有限。 3.热带草原自然景观的形成 大致在南北纬10o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受风带、气压带南北移动的影响,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干季湿季明显交替。4—10月,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在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之下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而此时,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则被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10月至第二年的4月,则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在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下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在赤

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学揭示了显着的对比欧洲和非洲的人口在现代中东群体的亲缘关系

一、论文概述及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在遗传学分析亲缘的关系;本文涉及谱系地理、分子标记、遗传谱系等知识,而且,论 文较长,很难看懂;各项分析较复杂,数据较多;据于此, 简单介绍这篇论文。 现代人类在非洲大陆以外的最早的化石和考古学的 证据是从黎凡特;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学来揭 示了显着的对比欧洲和非洲的人口在现代中东群体的亲 缘关系。 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出土的人类化石 形态上的连续性, 一直被认为是支持现代人类多地区起 源假说的有力依据, 为研究该地区现代人类独立起源的可能性, 对来自中国各地的9988 例男性随机样本进行了M89, M130和YAP 3 个Y染色体单倍型的基因分型. 这些位于Y染色体非重组区的突变型M89T, M130T和YAP+均来自另一Y 染色体单倍型M168T, M168是除非洲以外所有现代人及部分非洲人共同具有的一种古老的突变型, 在除非洲以外地区没有发现一例个体具有比 M168 更古老的突变型.在M168 突变基础上产生的M89+, M130-和 YAP+ 3 种 Y 染色体单倍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3.4%, 3.7%和 2.9%, 结果显示近万份样品无一例外具有这 3 种突变型之一, 因此认为 Y 染色体的证据并不支持独立起源假说. 这也是目前支持现代中国人非洲起源假说最新的遗传学证据. 发现证据,近十几年,科学家分析了人类大量的DNA为现代人的“非洲起源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一小群人类从非洲大陆走出,到一个新的地域生活。繁衍后代,后来的这群早期人类的一个分支与“母体”分离,向其它地方迁移。 二、论文摘要 人类的祖先在大约6~10万年前走出非洲向全球迁徙,走到中东这个地方,一支人类仍然走向非洲,而另一支人则走向世界各地,走出非洲后,中东是一个人类分叉路线的起点。虽然以前的研究探讨了在中东地区的重点人群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对比,都没有采取一种广谱的调查,包括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欧洲和中东人。在这项研究中5,174线粒体DNA和4,658 Y染色体样本进行了调查,PCA,MDS,平均联动聚类,AMOVA和Fisher精确检验的F ST“,?ST 的,和单倍群频率。 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数据之间的亲和力,中东与非洲和欧洲的人口地理分化表现出鲜明的对比。具体而言,黎巴嫩的线粒体DNA显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联想到欧洲,而也门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与埃及和北非、东非。最后,尽管每个群体显示的连接与扩展,现在中东,非洲,欧洲,许多在中东呈现与众不同的线粒体DNA和Y-单倍型类群的特征。 现代人类在非洲大陆以外的最早的化石和考古学的证据是从黎凡特;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学来揭示了显着的对比在欧洲和非洲的人口在现代中东群体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分析研究;遗传学分析;中东;欧洲;非洲三、论文材料和方法 mtDNA 材料:黎巴嫩、“中东”等;5174份 Y 染色体材料:4658份,西欧,东南欧洲 方法: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分析研究

2019年精选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非洲与大洋洲第一节 非洲概述粤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二十三

2019年精选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非洲与大洋洲第一节非洲概述粤教版练习 题【含答案解析】二十三 第1题【单选题】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撒哈拉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纳米布沙漠 D、吉尔沙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非洲被称为( ) A、“黄金大陆” B、“高原大陆” C、“富饶大陆” D、“热带大陆”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 ) A、青藏高原 B、南非高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东非高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高 B、季风气候显著 C、干燥地区广大 D、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非洲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二战前夕,非洲只有埃及、利比里亚、( )三个国家独立. A、南非 B、利比亚 C、埃塞俄比亚 D、肯尼亚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 填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气候类型: ① ______气候;② ______气候;③ ______气候;④ ______气候【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非洲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1,非洲西临______,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2)①是______沙漠。归纳非洲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______。(至少2点,2分)“金砖五国”之一的南非正努力振兴本国的经济,探索强国之路。(3)读图2,南非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部。据图上信息推测,南非利用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有:冶金、______、______等。 【答案】: 【解析】:

区域地理-非洲与欧洲西部(含答案)

非洲与欧洲西部 一、单项选择题(50 分)姓 名: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l~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图示意图。读图回答3~6题。 3. 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 终年炎热 B. 冬暖夏凉 C. 终年寒冷 D. 冬冷夏热 4.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 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 板状根大,树干长 D. 叶面宽大,多气孔 5.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 干流流速缓慢 B. 峡谷险滩广布 C. 支流短小急促 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6. 图中200 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性质 C. 距海远近 D. 地形差异 非洲岛国毛里求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糖料出口国之一,蔗糖80%出口到英国。下图为该岛国区域图,读图回答7~10题。 7.下列地理事项的描述,最符合该岛国客观实际的是 A.面积与海南岛相当 B.地势低洼且起伏微小 C.西侧海域有暖流流经 D.夏季受信风影响形成旱季

8.该岛到英国的最短航线经过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好望 角 D.马六甲海峡 9.四地中最适宜建造港口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10.影响该岛公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河流 C.气候D.聚落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1-13题。 1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疏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疏草原气候 1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量较多,主要是受到某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高二上世界地理试卷(亚洲欧洲非洲)

高2012级高二上期世界地理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8分)) 图1为“乌拉尔河流域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 C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 .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 B .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C .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D .②至③段支流注入少、下渗量多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水源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4.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下图是 60°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 图 1 52°N 48°N 乌拉尔河 流量季节分配 乌拉 尔山

中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B.B山为二大平原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洲界线 C.②③二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是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 D.④地形区森林广布,枝叶繁茂,生长速度快。 6.本区中最大的国家海岸线漫长,但本国却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原因是( ) ①大部分海岸线纬度偏高,沿岸气温较低,港口易封冻,航运时间较短 ②本国以内需为主,无需大量跨海运输③陆地地形平坦,管道及铁路更易铺设 ④货流以煤、石油、天然气、木材、建材和粮食为主,铁路和管道运输快捷安全 ⑤有些海岸线沿线地区政治复杂,不易通过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右图为恒河入海口地区水系示意图。据此回 答7、8题。 7.恒河入海口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游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8.某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增加恒河的水量,该风带 是 A.东北信风B.西北信风 C.东南信风D.西南信风 下图A、B、C依序分别是非洲某一地区的自然景观示意图、自然景观分布图及气候图。读图回答9-13题。 图A °荒漠荒漠草原稀树草原雨林

欧洲非洲

欧洲非洲练习题 一、单选题 慕尼黑地处德国西南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为满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慕尼黑的部分地区,尽可能做到退耕还绿,构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群落生境组合,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带来的可能性与机会实行“直接市场化力与“休闲休养区”,促进整个郊区农村在休养、农业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大量可利用的荒地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发达的高速公路网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2.德国发展“绿腰带”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持农业用地B.满足农民文化休闲 C.美化农村环境D.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3.在“绿腰带”地区适合种植() A.柑橘和水稻B.蔬菜和玉米 C.小麦和鲜花D.牧草和马铃薯 读下图俄罗斯对外贸易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4.俄罗斯最重要的出口换汇产品是( ) A.能源B.铁矿石C.木材D.向日葵 5.中国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互补性强B.交通便利 C.地缘优势D.人口数量 6.据图分析,俄罗斯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的对外输出方式是( ) A.铁路B.公路C.海运D.管道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A B C.D. 8.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欧洲与非洲

分析对比欧洲和非洲自然地理环境异同与特征,并阐明二者各自的区域性规律。 从整体上来说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其次就是山脉;而非洲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欧洲气候总体来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年降水量均匀;非洲气候以炎热为主。欧洲河流较少,无非常大的河流,河流东欧的较多;非洲河流较少、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及东北部。非洲和欧洲的资源都挺丰富,但欧洲煤多一些,非洲钻石、石油等资源比较丰富。欧洲以阔叶林为主,非洲以草原、热带雨林、沙漠为主。欧洲以黄壤、黑壤为主,非洲以漠质土壤、黑钙土壤、沙质土壤为主。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一)地理位置: 欧洲大陆主体位于36°~71°08′N,66°10′E~9°34′W。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怀抱,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里的一大特点。众多的半岛和岛屿的分割,使得欧洲大陆支离破碎,出现了白海、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等内海或陆间海,欧洲的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

的一洲。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欧洲的南部和北欧的冰岛是世界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 前寒武纪古陆台构造即东北欧陆台,其范围包括东欧和北欧的绝大部分以及中欧平原东部;主要原因是由太古代和元古代的结晶岩构成。组成波罗的地盾和俄罗斯地台,其中波罗的地盾为单层结构,俄罗斯地台为双层结构。加里东褶皱构造,其范围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以及斯瓦尔巴群岛;主要成因为泥盆纪早期,北美古陆和东北欧古陆相向运动,原始大西洋消失,形成加里东山系。海西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大部以及从法国经比利时向东到波兰的西南部;主要成因是在石炭纪中期,由于冈瓦纳古陆与欧美古陆相向运动,古特提斯洋的北部海西海消失,形成了连接欧美古陆与冈瓦纳古陆的巨大山带。阿尔卑斯新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中欧南部和南欧,形成南欧阿尔卑斯山系;其成因为新生代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向运动。新构造运动发生在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以局部表现为主其表现在升降运动—形成海湾和岛屿,水平运动—形成陆地裂谷带。第四纪冰川作用主要体现在冰川中心,像斯堪的纳维亚大陆冰川中心和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中心,它对地貌改造作用表现在分布于北欧的冰蚀地貌,形成峡湾、槽谷、羊背石等;还有分布于东欧和中欧的冰碛-冰水地貌,形成终碛丘、鼓丘、蛇行丘和冰碛阜。 (三)气候特征 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

区域地理 亚洲非洲欧洲测验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0~500米B.500米左右 C.500~1000米D.1500米左右 2.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 A.采矿业的发展B.水源充足 C.林业的发展 D.气候适宜 3.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非洲东部B.刚果盆 C.长江流域D.德干高原 读下图,回答4~5题。 4.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 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5.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 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 B.1100、1350 C.1500、1250 D.1500、1350 读下图所示岛屿,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岛位于大西洋,②④位于太平洋 B. ②④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①③两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 C. ①②④三个岛屿上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D. 森林和水力资源都丰富的岛屿是②和③ 7.四个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有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关于甲、乙两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11.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据此完12~13题。 12.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A.耕地和水能, B.地热和耕地 C.地热和水能 D.硫磺和水资源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亚洲、欧洲、非洲

世界地理部分复习题 一、亚洲部分: (1)东亚 1、东亚的主要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2、东亚的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和岛屿,东亚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3、日本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夏季较为凉爽,冬季温暖,降水丰富。 4、日本河流水文特征:无冰期,含沙量少,河流短促,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5、日本四大工业区及分布地区: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工业区,他们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 6、日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内资源短缺,市场小。 7、日本的农业特点:以水稻种植为主,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程度高(以小农机具为主),科技水平高,水利工程大。 8、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日本资源贫乏,需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所以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减少运输,降低成本。(与德国、俄罗斯不同) 9、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2)东南亚 1、主要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属于东盟国家)、东帝汶。共11国 2、地理位置:在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3、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 4、马六甲在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他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新加坡是咽喉要冲。 5、 6、 ①新加坡处于物产富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优良。 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 ③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7、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 (3)南亚 1、主要国家:印度(用东城5.5区的区时,即东经82.5度地方时;与我国有三段相邻)、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 2、这里是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

非洲猪瘟研究进展.docx

非洲猪瘟研究进展 学生:肖璐班级:预防兽医 1 班 教师:蒋文灿教授 摘要: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 率高,给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是世界各国重点防范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该病于 2007 年传入俄罗斯,并在其境内蔓延,我国目前尚未发现非洲猪瘟病例的出现,但该病传入我国的境内的风险明显加大,为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我国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 2012-2020 年)已将其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 13种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引言: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引起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100%。其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所规定 A 类动物疫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其发生与流 行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国近邻如俄罗斯、亚美尼亚等相继暴发ASF疫情并呈高发态势,传入风险明显加剧,尚无有效疫苗用于ASF防疫,因而防范ASF 跨境传入及可能出现的境内传播任务艰巨,加强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病原学概述 ASFV 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中的唯一成员。在形态上类似虹彩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复制方式上类似痘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约200 nm,具有复杂的多层结构,外被囊膜,内有核衣壳,20 面体对称,六边形外观[1] 。 1998 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定为非洲猪瘟样病毒科(Asfarviridae )唯一成员[2],是已知的唯一以媒介昆虫传播的DNA 病毒[3]。目前发现 ASFV 至少有 8 个血清型。其核心层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厚约30nm。核蛋白体由基因组和核蛋白组成,直径约 80nm。病毒基因组由一条线性的双链 DNA 分子组成,大小为170~193kb,含有 151~167 个开放阅读框[4]。通常根据编码 p72 蛋白的 B646L 基因部分序列进行 ASFV 的基因分型[5],然后,根据中央变异区或者其他基因(如p54 蛋白基因或 p30 蛋白基因[6]的部分序列进行基因亚型的分类。目前将 ASFV 分为 22 个基因型。 ASFV 对热的抵抗力不强. 55℃30min 或 600C10min 即可使其灭活。 ASFV 在猪血液中. 4℃保存时可存活 18 个月:在腐败的血液中或冷鲜肉中可存活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和掠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和掠夺 1.欧洲冒险家的探险活动为列强进一步侵占非洲开辟道路 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到非洲内地探险活动达200多人次,其中最著名的是利文斯顿和斯坦利. 利文斯顿是英国探险家和传教士,1841年由伦敦教会派遣去南非传教,并在非洲进行广泛的考察和探险活动.1851年起,利文斯顿对非洲进行了三次地理考察旅行:他跨越卡拉哈里沙漠抵达赞比西河,又向西考察,到达罗安达,然后由西向东作横贯非洲大陆的旅行,1855年11月17日在赞比西河上游发现了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为表达对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敬意,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1856年抵达赞比西河口,继而又考察了尼亚萨兰湖,乌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班韦乌卢湖等地,最北到达刚果河上游地区和尼罗河源头.利文斯顿是第一个横贯非洲大陆和考察赞比西河,刚果河流域的人.在非洲生活长达16年之久的利文斯顿,1857年10月向国内民众呼吁,希望有更多资金帮助,更多的传教团前往非洲,帮助那里的人们发展文化,商业和宗教事业.但他的探险活动也为英国及其他欧洲殖民者侵略非洲提供了方便. 斯坦利是美籍英国人,探险家和殖民者.1869年受《纽约先驱报》派遣去中非寻找失踪的利文斯顿.1871年11月13日,在坦噶尼喀湖东边的乌吉吉村找到利文斯顿,从此名声大噪.1874年~1877年,斯坦利从达累斯萨拉姆北部巴加莫深入内地,环绕维多利亚湖,至坦噶尼喀湖,到达卢阿拉巴河,发现"月亮岛"——鲁文佐里山,再下刚果河,直达大西洋沿岸.1879~1884年,斯坦利由国际刚果协会派遣,并作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代理人,沿刚果河深入中非,沿途设置商站,建立码头及行政机构,以暴力和收买手段,攫取了刚果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比利时在刚果(利)(今扎伊尔)的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1887~1889年斯坦利又深入乌干达,与东非地区酋长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为英国东非公司取得各种利益. 利文斯顿和斯坦利的非洲探险活动,为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内地的扩张侵略开辟了道路. 2.帝国主义列强初步瓜分非洲——争夺和瓜分刚果 从19世纪70年代起,帝国主义列强从瓜分刚果开始,扩及全非. 刚果河流域地处非洲心脏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素有"中非宝石"之称.刚果河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扼住了河口,就能封锁整个流域,因此成为列强激烈争夺的目标. 1874~1877年,斯坦利第二次探险是沿刚果河直达河口,自东向西,窥探了赤道非洲的地形和宝藏.斯坦利在探险期间所提出的报告和占领刚果河口的计划,引起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极大贪欲,1876年9月,利奥波德二世打着"禁止奴隶贸易"的幌子,在布鲁塞尔召开了有比,英,法,俄,德,奥匈,意等国代表参加的"国际地理会议",制定了瓜分非洲的初步计划,成立了以利奥波德二世为主席的"考察与开化中非国际协会"(简称"国际非洲协会"),并在各国成立分会.不久,利奥波德二世将比利时分会改称为"国际刚果协会",并直接控制.他又派斯坦利作为殖民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欧洲西部

第9章认识地区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 一.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 地理位置: ①低纬度,热带(穿过北回归线、赤道和南回归线) 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炎热。 2.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3. 主要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4. 世界之最: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尼罗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 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 5. 非洲之最:非洲面积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 非洲最高的山峰是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面积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 6. 重要地理事物:亚丁湾,莫桑比克海峡。 7. 气候类型:以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以赤道为轴,南北平均分布。) 二.丰富的资源: 1. 矿产资源种类多

①几内亚是世界上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 ②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③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④赞比亚有世界“铜矿之国”的称号。 2. 植物资源丰富:檀木、花梨木、可可、棕油、剑麻、丁香、花生。 3. 动物资源种类多: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角马、长颈鹿。 三.黑人的故乡: 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90%以上是黑人。 2. 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四.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1. 几个世纪以来,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 2. 出口初级产品,收入少(咖啡、石油、铜、可可、粮食、活畜等);进口工业制成品,支出多(汽车、电脑、电视、机械设备等)。 3. 发展民族经济的措施:发展旅游业、加工工业、多样性农业、交通运输业,加强邻国间或区域性经济合作,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五. 人口、粮食、环境和发展: 1. 面临的问题:人口、粮食、环境。 人口增长——粮食短缺——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土地沙化——粮食产量下降——粮食短缺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1.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当地时间(2015年)7月29日,新苏伊士运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于(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 2. 红海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意译即“红色的海洋”。是世界上海水最热、最咸的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由于海内红藻季节性大量繁殖使海水变红而得名 通常情况为蓝绿色;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盐度在 3.6%至 3.8%之间 重要石油运输通道; 苏伊士运河建成使其成重要要道比之好望角的航 线缩短了9000千米。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意译即“红色的海洋”。 其一是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3.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 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 洋。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为从大西洋进入地 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 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海峡宽约 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着一些 火山岛,丕林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 在亚洲一侧宽约3.2公里,水深30米,是曼 德海峡中主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8公里,水深32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岛。

非洲猪瘟(综述)

10 | 2019年第39卷第08期 总第271 期 | 非洲猪瘟(综述) 张军杰,郭小勇 译自Antiviral Research ,Vol.165(2019), № 5:34~41 宋庆庆 审 全球肉类需求增长,猪肉是高质量蛋白质及其产品的重要来源。然而,猪会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其中非洲猪瘟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因为中国饲养着世界上一半的猪,这导致了人们对2018年传入中国的非洲猪瘟高度关注。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能够感染家猪和野猪,并会导致感染猪几乎100%的死亡。由于缺乏确实有效的疫苗,在部分地区,一些野生动物感染非洲猪瘟后会导致疫情更加复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规定,非洲猪瘟新传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时必须上报,并且会对发病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限制。控制该疾病需要各国在疫苗开发和其他防控策略上进行合作。OIE 的世界动物卫生信息系统提供了家猪和野猪最新的暴发情况(http://www.oie.int/wahis_2/public/wahid.php/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home)。这包含日常的或特定时间的疫情上报信息、后续报道和相关疾病分布图。联合国粮农组织也通过以下网址报道非洲猪瘟最新的情况(https://www.doczj.com/doc/d71569333.html,/ag/againfo/programmes/en/empres/ASF/situation_update.html)。 1 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是猪感染大型双链DNA 病毒——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后引发的疾病,该病毒能够在猪的细胞质中复制,并且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唯一成员,尚未发现有亲缘的病毒。ASFV 复制的主要靶细胞是猪的巨噬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功能转换对于引起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逃避机制非常重要。ASFV 基因组介于170 kbp ~193 kbp,可编码150~167个蛋白,包括病毒复制所需要的蛋白。许多基因对于ASFV 复制是不必要的,其中包括一些抑制机体免疫防御的蛋白,例如抑制I 型干扰素产生和引起细胞凋亡的蛋白。基因组长短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不同基因组家庭的插入或缺失。该病毒编码的68种病毒蛋白组成了多层结构。 2 宿主范围和发病机理 ASFV 能够感染家猪和野猪,包括非洲的疣猪、山猪和欧亚大陆的野猪。软蜱可以长时间地感染此病毒,并且能够作为病毒的储存宿主。在东非,ASFV 可以在疣猪和软蜱体内持续循环。感染该病毒的这些野生动物并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年轻的动物中呈现短暂一过性的病毒血症。 20世纪初,ASFV 会导致家猪出现高致死性和出血性临床表现。从那时起,几种不同致病性病毒感染后的表现形式在田间和实验室试验中均有呈现。高致病性毒株在感染猪后4 d ~15 d,可以导致感染猪几乎100%的死亡;中等致病性毒株能导致感染猪30%~70%的死亡。在最急性的ASF 疫情中,病猪表现出高烧41 ℃以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猪感染后3 d ~4 d,由于感染的程度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8-0010-03 摘 要:欧洲、俄罗斯联邦、中国和最近暴发非洲猪瘟的蒙古及越南已经更加意识到非洲猪瘟给全球养猪业和食品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我们将在本综述中阐述什么是非洲猪瘟,它会导致什么情况,非洲猪瘟如何传播,以及非洲猪瘟当前全球流行情况。同时,我们还讨论防控非洲猪瘟在家猪和野猪中传播的方法以及疫苗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疫苗;传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