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分析解读

课程分析解读

课程分析解读
课程分析解读

附件4

课程分析要点解读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课程分析是山东省教育厅特设的审核评估项目,是本科审核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课程定位,考察课程及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专家组将从每个剖析专业随机抽取3门以上课程进行分析,由课程主讲教师进行汇报,分析内容包括课程定位和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重点、难点把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教学反馈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8个方面,每门课程的分析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现场答辩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课程分析要体现产出导向(OBE)教学理念。课程分析应着重把握如下逻辑关系:为什么开设该课程,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如何——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该课程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怎么样——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习效果如何——如何开展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持续改进。

课程分析要求任课教师全员参与,人人过关,教师除了做好汇报PPT,还要提供该门课程现在使用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均由开课单位进行课程分析,通识必修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等课程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授课专业特点进行。师范类专业、工

程类专业相关课程要充分体现专业认证的理念,要充分说明所开设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一、课程的性质、定位

该部分内容主要回答为什么开设该课程,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如何。专家关注的是课程定位和性质是否明确。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分析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贡献度),也就是其对对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如何。课程设置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工程类专业相关课程的开设还应符合专业认证的相关标准。同时,说明课程性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还是选修课)、前后修课程、学时学分、开设学期、面向对象等。

二、教学目标

该部分内容主要回答学习该门课程后学生应该达到的什么样的要求。专家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是否清晰。

主要说明学习该门课程后学生能达到知识目标(掌握哪些知识)、能力目标(具备哪些能力或能够干什么)、素质目标(提升哪些素质)、技能培养目标(学会哪些技能)、后续课程服务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开设起到什么作用),同时课程教学目标一定要围绕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来确定,一定要清晰、准确。

三、课程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内容主要回答教师教什么。专家关注的是课程内容设计是否合理。

课程内容要根据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

务。应主要说明课程包括哪几个知识模块,课程重点、难点要标注清楚,如果有课内实验,理论与实验一起设计。

课程的重点、难点是从课程的整体来把握的,不是一章或一节或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可以分别叙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能力培养的重点、难点等。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等。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

该部分内容主要回答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正确分析学情,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就是对学生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后续课程、往届学生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和遇到的主要困难等。

在分析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问题导入、项目驱动、案例式、小组研讨等)、教学手段(虚拟仿真、信息技术、沙盘模拟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部分内容主要回答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问题。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教学。一定要先突出主体方法或手段,再辅助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理论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讲授式”,可以说明讲授过程中对采用的问题引导法、逆向分析法等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同时根据课程特点辅以实物演示法和其他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翻转课堂、

微课等)。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该部分内容主要回答教师教的怎么样,学生学的怎么样。主要包含两个要素: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老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来自于同行评价、督导评价,最重要的是学生评价,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考核主要指的是对学生的考核。说明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特别是考核方式的改革(过程考核,对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考核方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考核。

七、教学反馈及教学效果

该部分内容回答教学反馈结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进。这部分内容和教学评价有重复地方内容。

反馈应该是双向的。往往是只注意了学生向教师的反馈,而忽视了教师向学生的反馈。反馈方式与渠道。包括:师生座谈会、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课代表、批作业、答质疑、各种测验和考试等。主要说明在授课过程和结束后进行的总结反思,通过同行、督导、学生的反馈,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等总结教学情况及效果,找到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设计,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专家想要听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效果好要给出有力地证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时学生的表现、评教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参加竞赛、考研

等的成绩等。

八、教学特色

该部分内容是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上述指标体系中未包含的优势特别明显的,在校、省、国家获奖、推广或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举措,方法,比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等。

其他要求

1.课程分析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上要点,逻辑结构也可自行确定,应体现课程特色,原则上要有措施、有数据、有效果。

2.课程分析要结合专业进行,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具有相同课程名称的课程要分专业进行分析。对于大学英语、两课、大学体育等公共课,高等数学等学科必修课课,也需要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研究的情况进行分析。

3.课程分析报告的撰写要以清晰的体现课程教学对专业人才培养毕业要求的落实,体现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挂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均要与课程教学目标挂钩。

4.报告文稿格式要求: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三号楷体GB2312;三级标题:三号仿宋GB2312。正文:三号仿宋GB2312,两端对齐,行间距28磅。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刘美林8.29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摘要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doc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课标解读中形成的认识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例如,学习目标制定是否符合

选修课课程活动实施方案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选修课课程活动实施方案 正式版

选修课课程活动实施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开设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旨在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科素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主要内容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主要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9个学科的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 必修拓展课程是必修知识的拓展与延

伸,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主要从国家选修课程模块中选用。详见下表: 注:每个学科前两个带*的选修模块列入高考自选模块考试范围。 大学初级课程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课程,旨在培育学生专业兴趣,拓宽学科视野,提高探究能力。学科发展前沿课程主要是介绍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感受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开发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一)指导思想不同 (二)目标体系不同 (三)结构不同 (四)学段不同 (五)内容标准不同 (六)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七)评价方法不同 (八)教学要求不同 三、课程性质的定位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展放在主体地位 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学习领域与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 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包括四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 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课程理念,二是课程目标,三是实施建议。下面,重点对课程目标与内容予以解读,并从策略、思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把握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需要教师切实把握。 1、了解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与内容”,包括“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两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与原来的“总目标”大同小异,只是在文字的表述上做了一些修改。 这个部分的修改,强调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特点。开头部分增加了如下一段话:“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里特别强调了“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教学中不可把三者分割开来。 课程总体目标一共有如下十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 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 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以上十条,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第1、2条,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第 3、4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精编版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工科各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围绕一门主要基础课或专业课,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设计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分析设计能力的训练。 《动态网页设计》是针对网站建设程序员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文化基础、Dreamweavr网页设计、SQL数据库设计、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站项目的初步分析、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进行网站建设、建设完成后能对网站进行初步测试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本课程范围内,初步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备的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及要求 任务: 学生根据老师给定或者学生自己拟订经老师认可后的课题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完成并提交解决方案以及课程设计报告书。 内容:课程设计参考题目(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1.网上考试系统 2.网上求职招聘系统 3.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4.房屋资讯信息网 5.网上订票系统 6.干洗店管理 7.停车场管理系统 8.多功能教室预约系统 9.车辆维修管理系统 10.游船计时收费管理系统 要求: 1.设计方案正确 2.数据与功能分析详细 3.网站界面美观大方、风格统一 4.网站使用方便,交互性较好; 5.编码简洁、规范、稳定、高效 6.独立查阅资料 7.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分五个阶段完成: 1. 设计准备阶段: 指导教师准备参考题目,方案论证,软硬件环境准备。这一阶段在两周内完成。 2. 分析设计阶段: 指导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方法,按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这几个步骤进行。这一阶段1~2天完成。 3. 编码调试阶段: 根据设计分析方案编写动态网页部分代码,然后调试该代码,实现课题要求的功能。 这一阶段在3~5天内完成。 4. 测试阶段 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5. 总结报告阶段: 总结设计工作,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学生写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和内容。这一阶段在2~3天完成。 6.考核评分阶段: 依据任务书对所完成的程序进行功能检验、提问、相关学生集体汇报等。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四、课程设计地点 .NET实验室。 五、组织管理 分组领取任务,按每小组3-4人的标准进行分组。 课程设计期间,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考勤,做好出勤记录。 课程设计期间,制定值日表,轮流做好机房卫生工作。 六、考核评估说明(附表格) 通过老师考核、小组互评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总结报告和作品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考核标准包括: 1.职业素养(30%) 包括工作态度(10分)、协作能力(10分)、道德(5分)、自学能力(5分)等,该部分评分由组长和老师共同评定。

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解读

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解读 第1讲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的修订 闫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华春勇(陕西师范大学附中,中学一级) 内容纲目: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二、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内容编排的特点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闫:当我们拿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会发现,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在每一时期下设有若干学习要点,总共是40个学习要点。那么,修订后的课标在古代史整体介绍方面有那些明显变化? 徐:在古代史的导言部分,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学习内容丰富了。第二学习要求降低了。第三,也是我们认为最突出的变化,即,完整地概述了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线索,较实验课标相比,更加详细。 比如先秦史,《课标》表述为"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段话,至少有6个信息点: 第一,夏是第一个王朝。夏的主要特点有了。 第二,商朝算信史时代,国际承认,因为有文字记载。 第三,商朝最主要的成就是甲骨文和青铜器。 第四,西周最主要的制度特点是分封制。 第五,春秋的时代特点是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第六,战国是大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的铁器牛耕,政治上变法转型,文化上自由开放,百家争鸣。 闫:《课标》的导言概述各个时代最主要的文明成果。之后各朝代都是如此,即高度概括,又能把最基本的历史面貌呈现出来,看过之后,能够形成最基本认识,有所收获。 从学习要点上看,实验《课标》设置了9个专题现在变成了7个,这个变化是怎么能考虑的呢? 徐:在具体内容标准的安排上,修订版《课标》的特点是强调了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按照历史上时期把历史内容分为7个阶段,实验版《课标》,则是在时间为主线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单列为两个专题。比如把原来的科学技术专题下"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思想文化下的"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放到了夏商周时期"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着眼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而是着眼于展示完整的文明成果。同时删除对汉字演变的要求,化繁就简,体现了课程标准追求的基础性特点,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闫:那具体到《课标》设定的各个历史分期的具体内容又有什么变化?大家通过这个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课程实施方案 大围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 一、幼儿园分析 公明大围幼儿园于年创办。目前,幼儿园占地面积 3700平方米,全 园教职员工共 31名,学历达标率为 100% ,大专以上学历占 30% ,设有6个教学班级,幼儿150多名。 这两年,幼儿园抓住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的时机,在幼儿园基础设施的改建、幼儿园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幼儿园管理制度与幼儿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优化,逐渐培育出了一支富于爱心、执著敬业、教学功底扎实、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并培养了一大批体魄强健、兴趣浓厚、自信乐观、个性鲜明、和谐发展的孩子,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遵循着“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高于生活”的思路,不断 地从生活进程中挖掘教育,逐渐探索出了能够适合我园生活教育活动的思路 和策略。形成了以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展示生活、创造生活为主线,以情境体验性、动态生成性、多方协调性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和载体,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元的活动形式。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地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

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 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4、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具有渗透共融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让每个孩子在接触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培养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具有初步责任感、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一代“三有(有基础、有能力、有潜力)”儿童。 关于“三有”的概念界定: 1、有基础,主要是指孩子通过生活、学习,获得正确的生活态度、具备基 本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有能力,主要是指孩子初步具有独立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和表现生活和 创造生活的能力。 3、有潜力,主要是指通过学习生活来健壮孩子的体格、陶冶孩子的性情、 滋润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智慧,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 目标一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目标二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目标三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终审稿)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课标解读中形成的认识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课标解读的效度。例如,学习目标制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练习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性,作业反馈情况如何,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等。通过反思,进一步验证自己对课标把握与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 (2)做好分工 1、业务校长、业务主任——做好全校课标和教材解读的规划、组织工作,做好重点难点章节解读指导

课程分析实施方案

潍坊科技学院课程分析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授课水平,促进课程教学质量,让教师明确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能力培养、教学方式等方面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授课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认识,总体认识和把握本课程教学活动,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活动,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分析基本原则 1.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分析。教师应熟悉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掌握课程体系。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 2.依据培养规格和要求,开展课程分析。教师了解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从知识规格、能力规格、素质规格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分析。 3.依据课程体系建设,开展课程分析。明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课程间的联系与衔接等方面进行分析。 4.依据课程能力培养,开展课程分析。教师应熟悉课程知识在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调研、查阅行业需求,熟悉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分析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岗位匹配,从本课程的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5.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开展课程分析。教师应熟悉课程的教授内容,把握课程的难重点,明确授课群体,对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二、课程分析范围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全部课程(本专科),每位任课教师均要对任教课程进行课程分析。同一门课程有多位任课教师的要根据任教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撰写不同的课程分析(并制作PPT)。

三、课程分析时间安排 1.各二级学院安排教师撰写课程分析(并制作PPT)时间:2017年10月11日-10月31日。 2.各二级学院对教师的课程分析进行展示评选时间:2017年11月1日-11月14日。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教师通过PPT进行课程分析展示,各二级学院评选出一等奖(占本院系部教师的5%)、二等奖(占本院系部教师的10%)、三等奖(占本院系部教师的15%)。各二级学院把教师获奖情况于2017年11月17日前上报教务处。 3.学校检查评比时间:每学期第十周对各二级学院任课教师的课程分析从内容、质量等方面进行中期检查,学期末学校教务处组织评委进行评比打分,将得分情况纳入院系教学管理量化。 潍坊科技学院教务处 2017年10月10日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简介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简介】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会研究课程标准。本专题的主要课程目标是要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明确课程标准的特点,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能够意识到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意义;对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课程标准,能够掌握其学科性质、设计理念、内容构成,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学科教学设计中。 基于以上目标,本专题的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特点,从总体上介绍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内容构成以及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数学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分析。第三部分,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包括语文课程标准的构成、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第四部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分析,包括综合实践活课程开设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内容构成以及操作模式与原则。 【课程特色】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课程主要特色之一是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在课程中从总体上介绍了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内容构成等相关理论,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学科,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其中结合了大量的学科的案例,使学员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学科的性质、理念、内容构成等。为了促进学员对本专题课程的理解与运用,还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 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 唐丽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特点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课程标准: 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针对学生在经过某一阶段学习后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98152

刘井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幼儿园情况分析 1、王府街道刘井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中刘井村,幼儿园始建于1985年,服务于井塘、南闫、刘井、茅峪等16个自然村。 在王府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幼儿园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获得青州市示范幼儿园,青州市先进幼儿园,潍坊市示范幼儿园等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示范幼儿园”,2012年2月政府投入300多万元为幼儿园在原址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又按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配备教玩具,幼儿园教学楼布局科学合理,新建教学楼设计了幼儿学习、活动、游戏、吃饭、睡觉、入厕等进行一日活动的综合活动室,引导幼儿形成学习、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园内活动场地安全、宽敞,能够让孩子充分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练就强健的体魄;园内活动室、图书室、舞蹈室等功能室按标准各设施配备齐全,能够充分激发每个孩子的艺术天赋和发展潜能,促使孩子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我园始终以“美化、绿化、教育化、儿童化”为目标,构建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是一所集绿化、美化、童趣化、教育化于一体的儿童乐园。 幼儿园招收3——6岁的学龄前儿童,现在园幼儿170人,按年龄分为大班、中班、小班。幼儿园设园长1名、教师12名,教师均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学历水平,均以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学历达标率为100%,取得国家级教师资格证达90%,取的潍坊级教师资格证达100%。这支团结奋

进的教师队伍认真贯彻《规划》、《纲要》精神,以“游戏化”教学为主,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幼儿能力,启迪幼儿文明,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2、几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高于生活”的思路,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逐渐探索出适合我园实际的教育思路和策略。形成了以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展示生活、创造生活为主线的生活环境和多元的活动形式。培育出了一支富于爱心、执着敬业、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并培育出了一大批兴趣浓厚、自信乐观、个性鲜明、和谐发展的孩子,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3、我园家长资源丰富,我们利用家长委员会解决了不少教育中的问题,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尽可能的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教育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发展的自立性、能动性,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教师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机制。突出课程的整合,构建具有渗透性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识、技能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为目标核心,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幼儿成为建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观、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责任感的儿童。 (一)、我园为改变传统的农村教育观念,多次开展家教指导活动、亲子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计划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交通运输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公路运输类 所属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课程负责人孔七一 2007年6月20日

(一)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工程力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力学教学资源库。经过2年建设,完成开发4-6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施工现场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开发的配套教学课件和助学软件,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特色并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基础精品课程。 二、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三、建设流程

(二)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措施 1、建设内容与目标 *1-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规划 (1)在院长为组长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制定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责任制;(2)拟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与具体措施; (3)在已实质性启动的院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1-2课程建设经费 (1)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设立配套的专项建设经费; (2)经费必须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作到专款专用; (3)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要科学规划经费使用方案,保证经费能合理使用,建设效率高。 2、建设的具体措施 (1)由院长牵头,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拟订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动态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 (2)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与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问题。 (3)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使用、效益,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使用效率高。 二、课程目标 1、建设内容与目标 *2-1课程地位与作用 (1)通过2年建设使《工程力学》课程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专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中起到基础和桥梁的作用。 (2)对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土质与土力学》《公路设计与施工》《桥涵设计与施工》《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专业课程群的学习所需要的力学知识点、技能点。 *2-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 (1)《工程力学》课程目标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素质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 (2)《工程力学》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具体。 (3)课程目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基本理念。 (一)总:六大理念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分:六大理念的解读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关于数学课程的功能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为完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次课改是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进行的,是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调整了课程结构,更新了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课程培养目标也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进行了调整。 一、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 1、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 2、在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方面有所突破; 3、在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化方面有所突破; 4、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 为此,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见图表一) 美术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之比较 (二)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美术“在所有的学科当中是最难以量化的。一味地去量化是没有实在意义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具体的知识点)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1-2年级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如下的教学活动建议供教师选择: 教学活动建议: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玩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