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完整版)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完整版)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完整版)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一 产业集聚度概念和测度方法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1、 集中度(Concentrion ration of industry )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 占整个行业的份额来度量。计算公式为:

11n i i n N i i X

CR X

===∑∑

其中n CR 代表X 产业的集聚度,1n

i i X =∑代表规模最大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

或者生产额、就业人数等,1N

i i X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者生产额、

就业人数等。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采用最常用的指标,能够形象的反应产业集聚水平。

缺点:一是集聚度的测算季节容易受到n 值选取的影响,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 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2、 区位熵(Entropy index )

所谓熵, 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 又称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11E /i i ij n n i i i i q Q q Q ===

∑∑ 其中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i q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

指标(通常可用产值、产量、生产能力、就业人数等指标);

i Q 为高层次区域部门的有关指标; n 为某类产业的部门数量。E ij 值越大,表示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

优点:计算操作简单方便,指标选取目标明确。

缺点: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某产业区位熵最大的地区不一定是该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

3、 赫芬达尔- 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

该指数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最初由A. Hirschman 提出,后经哥伦比亚大学O. Hirschman 加以改进,该指数产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贝恩(Bain) 的“结构——行为——绩效” ( SCP) 理论。计算公式为:

2211(/)(1,2,3...,)N N

j

j j j H Z X X j n =====∑∑ 其中, X 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就业或产值), j X 代表j 企业的规模,j Z = /j X X 代表第j 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 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在实际分析中,经常运用H 指数的倒数作为产业多样化的测度。

优点:第一是能够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二是能够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 第三是对产业内企业的合并与分解反映灵敏且计算方法相对容易。

缺点:直观性比较差。

4、 空间基尼系数(Space Gini coefficient )

洛伦茨(Lorenz) 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时,创造了解释社会分配平均程度的洛伦茨曲线。基尼( Gini )依据洛伦茨曲线, 提出了计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Krugman 等利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原理和方法,构造了测定行业在空间分布均衡程度的空间基尼系数。Krugman ( 1991) 等在研究美国制造业集聚程度测量时定义了空间基尼系

数,计算公式为:

2

()i i i

G S x =-∑ 其中,G 为空间基尼系数,

i S 是i 地区某产业占全国该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i x 是该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G = 0时,

产业在空间分布是均匀的,G (最大值为1) 越大,表明地区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

优点:相对而言比较简便直观,可以很方便地把基尼系数转化成非常直观的图形。

缺点:基尼系数大于零并不表明有集聚现象存在, 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企业

的规模差异。空间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组织状况及区域差异,因此在表示产业集聚程度时往往含有虚假的成分。

5、 EG 指数( EG index )

为解决基尼系数失真问题,Ellision 和Glaeser (1997)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假定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 的某一产业内有N 个企业,且将该经济体划分为M 个地理区域,这N 个企业分布于M 个区域之中。Ellision 和Glaeser 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计算公式为:

22221

112221()(1)(1)1(1)(1)M M N i i i j i i j i i N i i i j i j s x x Z G x H x H x Z γ====-----==---∑∑∑∑∑∑∑()(1-)

其中, i s 表示i 区域某产业就业人数占该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i x 表示i 区域全部就业人数占经济体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赫芬达尔指数(Herf indah lIndex) 2

1N

j j H Z ==∑N 表示该产业中以就业人数为标准计算的企业分布。

优点: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 使能够进行跨产业、跨时间、甚至跨国的比较。

缺点:该方法没有对其中的H 给出合理的解释。

6、 DO 指数(DO index )

Duranton 和Overman (2005)则采用了无参数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构造了新的产业集聚测度指数,计算公式为:

,,111()1

(),()A B A B n n i j A i j j n n d d k d f p h h ==≠-=∑∑、B

其中, h 是窗宽,,f 是核函数,A 、B 是总企业地点S 的两个子集。,()A B n n p 是不同企业双边距离的总数,其中每个企业属于一个子集。如果A 、B 是相同的集

合,则,()A B n n p = ,(1)2

A A n n -;如果A,

B 属于不相交的集合,则,()A B n n p =.A B n n 。

优点:与前面几种方法相比, 这种方法能够评价偏离随即性的统计显著性,避免了与规模和边界有关的问题。

缺点:由于这种计算是基于企业层面的数据且与企业间的距离有关,因此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较差。

二 实例解析

EG 指数测算实例: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中融合了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优点,也是目前国内用于测算产业集聚度的常用指标,具有普遍性。

下面是一个测算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的例子,采用的评价指标是EG 指数,测算了1995~2005 年我国高技术企业的集聚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并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时间较早,技术成熟,拥有良好的供应链和技术链环境,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向东部靠拢,所以东部地区的地理集中程度会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若仅把全国当成一个经济体来测算高技术企业的地理集中度,所得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体现不出分地区的集聚状况,因此有必要按传统的方法把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

根据EG 指数计算公式:

22221

112221()(1)(1)1(1)(1)M M N i i i j i i j i i N i i i j i j s x x Z G x H x H x Z γ====-----==---∑∑∑∑∑∑∑()(1-)

将γ的大小分成三个区间:当0.02γ<时,表示该产业没有地方化的现象;0.020.05γ≤≤ 时,表示该产业在区域上分布较为均衡;当0.05γ> 时,表明产业在地区上的分布聚集程度较高。

计算出95、97、99、01、02、03、04、05年的EG 指数如下表所示:

态势。就全国范围内来看,在1995~2001 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还是较为均衡的,但在2002 年以后,全国的地理集中指数γ就超过了0.05(γ

=0.0542),并且还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这一结论可以从前五省市的市场集中度CR5 得到进一步的验证①,全国前五省市的市场集中度CR5 显示了在1995~1999 年间,全国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了3.09%,平均每年增加0.773%,而在1999~2005 年,全国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了8.31%,平均每年增1.38%,所以,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动方向相吻合。

再从分地区来看,当我们把东部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区内高技术企业的集聚指数时,可以发现在1995年东部地区的地理集中指数已经超过了0.05,说明此时该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企业聚集现象。从1995 年东部地区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上看,高技术企业主要聚集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首都北京,这五省市的高技术企业总产值达2675.4 亿,占东部地区企业生产总值的74.78%,占全国总产值的56.77%。可以说此时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产业带和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的高技术产业区已经初见端倪。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进,东部的地理集中指数增长越来越快,从1995~1997 年两年增长7.56%,到时2002~2003 年增长率为21.02%,2003~2005 年增长率为32.20%,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集聚程度还在进一步加强,出现了所谓的“集聚导致集聚”的现象。这一结论还可以从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中得到时进一步的印证,因为2005年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已从1995 年的56.77%上升到71.91%,占东部地区的比例已从1995 年的74.78%是升80.31%。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地理集中指数明显的不如东部,但中部地区的地理集中指数也在逐年增大,在2002 年

前,中部地区所有年份的γ值均小于0.02,说明在2002 年以前中部地区的高技

术企业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地方化

现象,但到2003 年中部地区的γ值已经超过0.02(γ=0.0272)。在2005 年γ值已经达到0.04133,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已经形成自东向西扩散的产业格局。同时从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表格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企业主要集聚在湖北省的周围,

这与湖北拥有诸多著名的高等学府是分不开的。

西部地区是我国高技术企业集聚程度最低的地区,2005 年西部地区的地理集中指数仅为0.02459,不过该地区的地理集中指数的年平均增长率最高,从

1995~2005 年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地理集中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79.065%。从西部地区前五省市的市场占有率中

看出,西部的高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和陕西省。

区位熵和产业集中度测算实例:下面分析的行业仅限于居工业中心地位的

制造业,研究时段为1998—2006年,样本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2004版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开始采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 GB /T4754 -2002)对行业进行分类,而不再使用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GB /T4754 - 94),故本文选择了制造业的20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这20个行业的分类标准在新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中基本未作改变,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制造业。首先计算得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1998至2006年每一年的区位商。然后,从中选出区位商每一年或大多数年份都大于1 的地区,缩小研究的范围,进一步计算产业集中度。

表二各地区各年份的区位商系数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平均值

北京 1. 87 1. 98 1. 97 1. 87 1. 87 1. 69 0. 78 0. 78 0. 74 0. 71 1. 426

天津 2. 70 2. 77 2. 78 2. 87 2. 78 2. 66 1. 50 1. 49 1. 47 1. 46 2. 248

河北 1. 36 1. 50 1. 51 1. 52 1. 52 1. 51 0. 92 0. 89 0. 85 0. 84 1. 242

山西0. 58 1. 34 1. 35 1. 36 0. 11 1. 30 0. 78 0. 74 0. 70 0. 69 0. 895

内蒙古0. 82 0. 81 0. 81 0. 79 0. 77 0. 71 0. 67 0. 64 0. 64 0. 61 0. 727

辽宁 1. 84 1. 66 1. 63 1. 59 1. 50 1. 42 1. 10 1. 07 1. 06 1. 01 1. 388

吉林 1. 22 1. 09 1. 07 1. 02 0. 98 0. 89 0. 92 0. 83 0. 80 0. 78 0. 960

黑龙江2. 52 1. 01 1. 05 1. 01 1. 00 0. 97 0. 81 0. 79 0. 75 0. 71 1. 062

上海0. 06 3. 27 3. 41 3. 33 3. 25 3. 20 1. 38 1. 32 1. 26 0. 89 2. 137

江苏 1. 73 3. 63 1. 85 1. 86 1. 89 1. 88 1. 35 1. 38 1. 42 1. 50 1. 849

浙江0. 18 2. 00 2. 07 2. 20 2. 33 2. 44 1. 05 1. 24 1. 37 1. 42 1. 630

安徽0. 75 0. 76 0. 77 0. 78 0. 79 0. 81 0. 82 0. 76 0. 73 0. 71 0. 768

福建 1. 26 1. 43 1. 49 1. 56 1. 63 1. 68 1. 64 1. 76 1. 79 1. 79

1. 603

江西0. 89 0. 87 3. 10 0. 82 0. 82 0. 88 0. 83 0. 84 0. 82 0. 84 1. 061

山东 1. 15 1. 25 1. 29 1. 33 1. 35 1. 38 1. 28 1. 28 1. 34 1. 34 1. 299

河南0. 88 0. 57 0. 91 0. 92 0. 94 0. 94 0. 83 0. 79 0. 78 0. 77 0. 833

湖北 1. 14 1. 13 1. 13 1. 06 1. 05 1. 02 1. 09 1. 06 0. 92 1. 02 1. 062

湖南0. 81 0. 81 0. 09 0. 83 0. 81 0. 83 0. 73 0. 73 0. 72 0. 69 0. 705

广东 1. 44 1. 62 1. 65 1. 70 1. 81 1. 74 1. 33 1. 38 1. 41 1. 42 1. 550

广西0. 47 0. 52 0. 51 0. 50 0. 50 0. 49 0. 78 0. 75 . 71 0. 70 0. 593

海南0. 44 0. 42 0. 41 0. 42 0. 42 0. 41 0. 34 0. 34 0. 33 0. 31 0. 384

重庆0. 78 0. 74 0. 74 0. 73 0. 70 0. 74 0. 95 0. 89 0. 88 0. 83 0. 798

四川0. 65 0. 67 0. 67 0. 67 0. 66 0. 68 0. 87 0. 84 0. 82 0. 80 0. 733

贵州0. 48 0. 51 0. 53 0. 51 0. 52 0. 51 0. 79 0. 76 0. 70 0. 68 0. 599

云南0. 42 0. 46 0. 46 0. 46 0. 45 0. 43 0. 68 0. 67 0. 64 0. 62 0. 529

西藏0. 16 0. 21 0. 18 0. 19 0. 21 0. 19 0. 17 0. 16 0. 16 0. 16 0. 179

陕西0. 90 0. 85 0. 88 0. 85 0. 85 0. 80 0. 98 0. 93 0. 91 0. 88 0. 883

甘肃0. 74 0. 73 0. 72 0. 68 0. 65 0. 62 0. 90 0. 88 0. 80 0. 77 0. 749

青海0. 76 0. 77 0. 68 0. 63 0. 61 0. 62 0. 59 0. 57 0. 55 0. 53 0. 631

宁夏0. 07 0. 76 0. 07 0. 81 0. 81 0. 81 0. 71 0. 72 0. 67 0. 66 0. 609

新疆0. 67 0. 69 0. 66 0. 63 0. 62 0. 59 0. 40 0. 38 0. 35 0. 71 0. 570

表三区位商大于1的10个省、市的行业集中指数

地区1998年2000年2003年2005年

北京0. 016 0. 030 0. 047 0. 120

天津0. 004 0. 008 0. 015 0. 025

辽宁0. 009 0. 016 0. 022 0. 054

上海0. 007 0. 010 0. 009 0. 120

江苏0. 004 0. 046 0. 052 0. 052

浙江0. 004 0. 004 0. 007 0. 035

福建0. 014 0. 015 0. 016 0. 087

山东0. 028 0. 031 0. 033 0. 075

湖北0. 016 0. 018 0. 020 0. 053

广东0. 129 0. 138 0. 150 0. 120

对表二和表三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到一下几点:

第一,在全国所有省市的区位商系数中,有10个地区十年来大部分年份的区位商值都超过1,并且可以看到,系数是呈增长状态,可见集聚程度是由低到高。从h值的测量来看,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的上榜次数明显多于其他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集聚程度相对较高。

第二,从表二的“平均值”一栏中可知,天津为2. 248,排第一位。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在表三中,天津的上榜率并不高,但这并不矛盾,只是说明天津市的产业集聚程度比较明显,但具体到某个行业,其集聚程度又不如其他地区,说明其他地区在这些产业上的发展有它们更优势的地方。比较另外两个直辖市———上海和北京,其值分别为2. 137和1. 239,排第二位和第七位。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具有相似的区域经济地位。上海主要是以园区为载体,给上海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劣势在于没有形成发达的区域产业体系。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上海、无锡、

苏州等地所形成的成熟的产业集群带相比,北京所处的环渤海区的产业集群程度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北京的竞争力优势。再比较广东、江苏和浙江几个产业集聚大省。广东作为我国较早的经济开发区,凭借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产业相对集中的基地和市场。广东省95%以上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集中在毗邻香港的7个城市,形成了

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浙江省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众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江苏以沪宁线为主干,两侧外延50公里、长约300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形成了宁沪信息产业带,该省八成以上的信息产业产值、15%的工业总产值均出于此。

第三,观察20个制造行业的地域分布,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的制造业集聚是最强的。这些沿海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这表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比较严重,从技术含量较高的几个行业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都集中在广东和江苏等地,在其他地方分布较少,从表三的行业集中度指数也可以看到,这两个地区的行业集中度指数的值也是最大的。

产业集聚度的测算.doc

一 产业集聚度概念和测度方法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1、 集中度(Concentrion ration of industry )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 占整个行业的份额来度量。计算公式为: 11n i i n N i i X CR X ===∑∑ 其中n CR 代表X 产业的集聚度,1n i i X =∑代表规模最大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 或者生产额、就业人数等,1N i i X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者生产额、 就业人数等。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采用最常用的指标,能够形象的反应产业集聚水平。 缺点:一是集聚度的测算季节容易受到n 值选取的影响,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 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2、 区位熵(Entropy index ) 所谓熵, 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 又称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11E /i i ij n n i i i i q Q q Q === ∑∑ 其中 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i q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摘要:产业集群在经济地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文将对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定义进行归纳总结。随后对于产业集群的结构、产业集群形成原因、产业集群的功能效应进行分别阐述。 关键词:集群产业空间组织综述 在西方对产业集聚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在数量众多的理论成果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成熟的理论。其原因是众多的学派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所以使结论也并不相同。对于不同的理论成果我们只能取其相似之处,并对不同之处加以阐述并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定义 (一)地理资源、运输成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早期产业集群 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帕鲁的增长极理论、科洛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些理论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的主要从产业链在地缘上集中所能获取外部经济角度出发的。如马歇尔对产业区的定义: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作“产业区”。当然在这些理论中能看出,研究者也看到了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齐全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买方和卖方的市场以及经常性开支成

本的减少。研究者也相信企业集聚能带来创新的产生。但是在早期的产业聚集研究中更倾向于物质方面能获取的好处。将研究的主要目光锁定在能轻易看到的各种成本的降低上。 (二)社会文化、知识溢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产业集群 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产业区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社会经济学派、波特的新竞争理论。这些理论相比起早期的产业集群理论更加重视交易费用的减少、社会文化的根植性和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波特在综合各家理论之精华对于产业集群理论下了这样的定义:“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对于现代产业集群研究者更认识到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产业集群内网络的建构成为最为关注的地方。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机构和科研学校之间、还有企业与地方文化制度之间的信任网络构建成为现代产业集群更为显著地特点。在现代产业集群里对于创新的理解更为透彻,认为创新是产业集聚获得的看不见的巨大利益,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竞争优势获取的源泉。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 (一)马歇尔产业区 马歇尔产业区是产业集聚初期的理论,主要针对的中小企业的集聚。这些中小企业的聚集虽然能获得规模经济但其收益甚少,且相互之间只是地缘上的临近却将一部分交易内部化从而节约成本,但在企业之间的网络构建上却鲜有形成。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摘要】中国经济快速??长的同时却忽视了民生福利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长的福利效应并没有同步,己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经济福利水平,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才能更好确保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此情况,本文阐述一下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相关内容。 【关键词】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引言 以往都是以??进GDP增长为核心或标准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升级,然而产业GDP在??长的同时,我国的民生福祉并没有同步??长,导致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的福祉。对产业经济福利进行测度研究,目的是从福利的角度来衡量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现下文将会谈谈基于产业经济福利水平测度提升策略。 一、产业的层次 为适应产业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在进行产业分析时的不 同目的的需要,可将产业划分成若干层次,这就是“产业集

合”的阶段性。具体地说,产业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现实中的企业关系结构在不同产业中是不相同的。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对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实现某一产业的最佳经济效益须使该产业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该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最低。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即产业联系。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发生着投入和产出,即中间产品的运动,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规律。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即产业结构。 二、产业经济福利 (一)产业经济福利内涵于经济福利 产业经济福利本质是经济福利,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产业经济福利是社会总福利中受经济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个体的主观感受等内容亦不是产业经济福利研究的内容。 (二)产业经济福利的构成 经济福利是由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共同组成的。个人实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二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二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十六大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子”。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 新型工业化道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其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需要引起足 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前一段时间对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杭州湾地区的 调研就产业集聚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概念和现象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 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

集在一起。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大体相同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产业集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产 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惊异。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量达 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量达到2.5亿条;绍兴的一个新建的织布 年产量达上亿米布。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 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 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在珠江三角 洲彩电、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例如目前全国最大的四家 彩电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设在珠江三角洲。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

通常以“大而全 ”、“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 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 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 (总装)而是几个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一个零部件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配 套容易到达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来说有多个货商可选 择有利于通过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 如袜子、领带等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在其前道生产环节也有细致 的分工。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 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一地区

产业聚集基本知识

产业聚集基本知识 一、产业聚集的概念释义及理论简介 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理论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二、产业聚集的形成模式 1、市场创造模式: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聚集地点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 2、资本转移模式: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某一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在生产区位上做出重新选择时,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新悬着区域汇聚。这种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资本迁移模式。我部主导的台湾项目所含属的太平湾产业聚集区项目就类属于资本转移模式的产业聚集模式。 三、产业聚集形成分类 1、指向性集聚:是指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体,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重要指向,吸引并形成产业集聚体。 2、经济联系集聚: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另一种是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是指围绕着地区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 四、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关系 区别: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重庆打造亿台级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按照其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产业转移大体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三种。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并不矛盾,而是互动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来看,产业聚集必然牵动起产业转移。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等级规模的企业生产同质性竞争产品,或生产其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企业集中连片布局,通过产业关联集聚成群。这里的产业集群也包涵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同质性竞争产品的企业,或生产其配套产业的企业,在外在规模经济的驱动力下,为提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产业地理集中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产业地理集中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首先,对一些符号含义进行说明。本文研究范围为制造业,用m 代表一个国家的地区个数,i 代表其中的一个地区,则有:i=1,2,…,m 。用n 代表一个国家制造业所包括的行业个数,k 代表其中一个行业,则有k=1,2,…,n 。 产业地理集中是以区域为自变量来考察具体产业在地理空间的分布状况,衡量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之分,常用指标如下: (一)绝对指标 1. 产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n of industry ) 产业集中度指某产业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总产值(或者增加值,就业人数)占整个产业总产值(或者增加值,就业人数)的份额之和,其公式为: ∑== N i k i n CR 1 s 其中,CR n 代表前N 个地区的产业集中度,k i s 为k 产业i 地区的总产值占全 国k 产业总产值的比重,N 为前几个地区的数目。 产业集中度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绝对指标,可以衡量某一产业的竞争程度。但存在局限性:产业集中度指标主要受地区个数和地区市场分布两个因素影响,该指标仅考虑前几个地区的情况,比较片面;选取地区的数目是人为主观确定的,可以选择前3个、前5个、或前8个等,导致指标结果随机波动。 2.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irschman -Herfindahl index ,简称 H 指数) H 指数最初由赫希曼(A.Hirschman )提出,后经哥伦比亚大学的赫芬达尔(O.Herfindahl )进一步发展,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中衡量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常用指标。H 指数是一个产业中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家用该指标来衡量特定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时,其计算公式为: 2 1 2 11∑∑∑==== ???? ? ??=m i k i m i m i k i k i s X X H 其中,k i X 代表k 产业在i 地区的就业人数(或产值),∑=m i k i X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k 产业在一国范围内的总就业人数,k i 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k 产业在i 地区就业人数(或者产值)占全国的份额。 H 指数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当值等于1时,表明k产业完全集聚在一个地区,当值等于1/m 时,则表明该产业平均分布于每一个地区。

集聚经济的量化测度及成因分析

集聚经济的量化测度及成因分析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日益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而集聚经济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吴建峰、符育明,2012)。所谓集聚经济,根据Kaldor(1970)的定义指的是经济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Marshall(1890)最早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认为性质相似的厂商在一定区域的集聚会带来一定的外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二是专业化中间投入品供应商和投入产出关联,三是基于空间集聚带来的显性(技术工艺)和隐性(经验和心得)的知识溢出。上述效应也被称为“马歇尔外部性”。与Marshall(1890)不同,Jacobs(1969)提出不同行业的厂商集聚会导致多样性的外部性,即企业可以获得不同技能的劳动者以及跨行业的知识溢出,也成为多样化的外部性(傅十和、洪俊杰,200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通过在规模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的交互作用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制造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Krugman,1991)。 对于集聚经济及其效应存在的研究没有较多争议,但是对于经济集聚的实证分析存在诸多差异,尤其是如何测度集聚效应及其动态过程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仍需深入。 一、集聚经济的量化研究 (一)区域内高度集中作为集聚经济的标志 Starrett’s (1978)空间不可能定理认为当经济活动不是完全可分的时候,不存在竞争性均衡,也不会有均匀分布的经济活动。因此,大量的产业区域集中或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可以被看作是集聚经济的一个标志。Ellison和Glaeser(1997)也用“标靶方法(Dartboard Approach)”来校正工厂规模和地理分布的差异,并且提出计算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EG指数。通过对英国工厂距离分布的实证研究发现,集聚发生在小于50千米的距离(Duranton and Overman,2005)。 (二)工资和租金量化集聚经济 工资和租金的变化是衡量集聚经济是另一条重要路径,这一方法认为在竞争性市场中,劳动者按照其边际产出来支付工资,在密集大城市地区的更高工资可以被看作是更高生产力的证据(Combes,Duranton and Gobillon, 2008)。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在经济集聚的城市工人具有相当大的工资溢价(Glaeser,2001)。Rosen (1979) 和Roback (1982)则认为在集聚地区工人为了获得就业和更好享用基础设施愿意支付高租金,而企业为了获得集聚的生产性优势也愿意支付高工资和租金。因此,工资和租金水平应和集聚规模正相关。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区别

产业集聚:是一个产业内的有产业链关系的上下级企业之间的企业在地理位置的集聚 产业集群:的重点则在于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做。 产业集群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而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产业集散:通俗的讲如果你是从北京到广州(火车),那就你从家里到火车站是“前往集散中心”,北京出发到广州就是“离开集散中心”。 产业集聚,是各企业为了获得节约交易费用,获得知识外溢等外部性而采取的向某地集中的现象。这种集聚,不一定必然形成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除了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区域上的集中之外,还需要这些集中在一些的企业,形成所谓能够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竞争力,而基中的每个企业都能从这个整体的竞争力提高中获益。 产业集聚强调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重点则在于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他们的具体定义如下: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2008/11 总第379期 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8)11-0064-03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刘斯敖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是产业集聚研究重要的工具,一直倍受经济学家关注。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 演变与发展,其测度方法也在不断演变与发展。对产业集聚测度方法进行输理与比较分析,以供更好地选择与运用。 关键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F224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7-12-13 作者简介:刘斯敖(1975-),男,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与产业。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空间分布,一直以来备受经济学家的关注。从早期马歇尔的外部性和韦伯的区域经济理论开始,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胡佛,1990; Fujita&Thisse,2004);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为代 表的新经济地理理论(Krug man,1991;Fujita etal, 1999)又提出了集聚经济的内部规模经济。中间投入 品和劳动力的共享、知识的溢出(马歇尔,1890)、运输费用的节约(韦伯,1909)以及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所带来的各种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产业集群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M ichael Por 2 ter,1990)。 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对产业集聚定性的观察与描述,随着研究地深入,产业集聚程度与影响集聚的关键因素的定量测度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课题。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有关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不断发展与完善,经历了有集中率、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 指数等的发展过程。 一、集中度(Concentri on ration of industry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 (销售额、就业人数、生产额等)占整个行业的份额 来度量。计算公式为:CR n = ∑n i =1X i ∑N i =1 X i 其中,CR n 代表X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n i =1 X i 代表 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生产额、就业 人数等, ∑N i =1 X i 代表全部地区X 产业的销售额或生产 额、就业人数等。徐康宁、冯春虎(2003)运用指标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7年的地理集中度。在研究产业地理集聚中,CR n 也经常作为一个辅助的指标加以使用,如罗勇、曹丽莉(2005)和王子龙等 (2006)在测算制造业集聚程度和中国高科技产业集 聚程度时使用了集中度作为集聚程度测算一个辅助指标进行分析。 在各种测度产业集聚水平的方法中,集中度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计算指标,能够形象地反映产业市场集中水平。但是,集中度也存在不少缺陷:一是CR n 的值易受n 的影响,n 越大即选择地区越多,CR n 就会越大,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二、区位熵(Entr opy index ) 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 ?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又称 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崔功豪等,2003)。 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E ij = q i ∑n i =1 q i / Q i ∑n i =1 Q i 式中,E ij 表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q i 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指标(通常可用产值、产

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一产业集聚度概念和测度方法 产业集中度的概念: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 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1、集中度(Concentrion ration of industry ) 行业集中度是用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有关数值(销售额、就业人数、生 产额等)占整个行业的份额来度量。计算公式为: n X i CR n 1 X i i 1 n 其中CR n代表X产业的集聚度,X i代表规模最大几个地区X产业的销售额 i 1 N 或者生产额、就业人数等,X i代表全部地区X产业的销售额或者生产额、 i 1 就业人数等。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采用最常用的指标,能够形象的反应产业集聚水平。 缺点:一是集聚度的测算季节容易受到n值选取的影响,二是忽略了规模最大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的规模分布情况,三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地区内部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布的差别。 2、区位熵(Entropy index )

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 P ? Haggett )首先提出并用 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 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在产业结构研究中,通常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E q i / Q i 匚j ~/ ~n q i Q i i 1 i 1 其中E j表示某区域i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域熵;qi为某区域部门的有关指标(通常可用产值、产量、生产能力、就业人数等指标);Qi为高层次区 E 域部门的有关指标;n为某类产业的部门数量。E j值越大,表示产业的集 聚程度越高。 优点:计算操作简单方便,指标选取目标明确。 缺点: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某产业区位熵最大的地区不一定是该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 3、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findahl-Hirschman index ) 该指数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最初由 A. Hirschma n 提出, 后经哥伦比亚大学O. Hirschman加以改进,该指数产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贝恩(Bain) 的“结构一一行为一一绩效”(SCP) 理论。计算公式为: N N H Z2 (X j/X)2(j 1,2,3…,n) j 1 j 1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就业或产值),X j代表j企业的规模,乙= X j/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在实际分析中,经常运用H指数的倒数作为产业多样化的测度。 优点:第一是能够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总数和企业规

产业集聚基础知识教材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理论(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产业聚集理论概述 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外部经济、产业区位、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聚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综合起来看,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一、外部经济理论 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

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1817)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所谓内部经济是指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则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作者提出了三个导致产业聚集的原因:一是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于一个特定的空间能够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从而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概率,并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三是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 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马歇尔相应提出了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的概念和工业区理论。而关于聚集经济的根源,马歇尔认为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企业、机构和基础设施在某一空间区域内的联系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带来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技能的集中,进而促进区域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增加相互作用、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区域外部性。但是,马歇尔(1920)强调因为更大的劳动力“蓄水池”,非贸易投入的可得性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外部性会使得一个产业聚集于某地,而其分析只适合于一个产业,无法解释不同产业的聚集。 二、产业区位理论 屠能(1826)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的理论,开创了区位理论的先河。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作者寻求解释德国工业化以前某典型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的模式,最早用多种要素来解释聚集经济现象,其农业圈模型区位外生市场的假设,是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标准假设完美结合的典范,他更是因此而被称为边际主义的创始人。 而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聚集的概念,并从微观企业区位选址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理论。从企业最小生产成本出发,认为费用最小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聚集的好处与成本的比较。他将聚集经济定义为成本的节约,并不特别关注产生聚集现象的原因,只是将其假定为内部规模经济的外部表现,其模型的目的只是解释为何这样的经济会导致聚集,而不是解释聚集经济本身。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和聚集因素(Agglomeration Factor),其中聚集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聚集优势,这是初级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高级聚集阶段。 勒施(1940)对产业聚集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大规模的个别企业的区位,有时也会形成城市,在这种场合,是一种综合生产几方面财货的大规模企业的区

最新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及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及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d14325585.html,编辑。 摘要: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制造业总体空间集聚程度一般,区域特色有待加强;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基本与从技术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一致。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理集中指数;镖靶模型 一、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 (一)产业基尼系数 通过某一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相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的偏离程度来界定该产业的区域集中状况。 由于该系数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因此系数大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产业集聚现象,而且在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区域大小的差异而造成误差。 (二)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也称为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规模指标,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 ij 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区域规模优势指数表示该地区某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位置。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相对于基尼系数,该指数能更好的从区域角度分析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以反映产业集聚能力。 (三)H指数 H指数指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X j 代表j企业的规模,s j ,=X j /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Ⅳ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日指数实质是赋予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 j 的一个权重,通常对大企业给予的权重大。H指数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能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二是能及时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由于日指数是用市场相对规模的平方之和测定产业集聚状态,所以H 值对市场占有率较大企业的份额变化特别敏感,而对市场占有率很小的企业份额变化反映相对迟钝;三是对产业内企业的合并与分解反应灵敏且计算方法相对容易。H指数的缺点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而且含义不直观。 (四)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为解决产业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llision和Glaeser利用源于企业定位选择概率模型的镖靶模型,构造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

区域经济学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 内容提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和比较的定量研究。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其绩效评价的基础和难点。本文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制定了产业集群识别标准,探讨其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并构筑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比较、交流与学习,从而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区域及至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产业集群;识别标准;集聚度;绩效评价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在世界版图上,大量由产业集群成就的呈明显块状、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的财富创造现象,使人们就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区域发展模式达成了共识。在全球化和跨区域合作过程中,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世界各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和政策工具。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种载体的产业集群迅猛发展,然而数量激增,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全面、可行的指标体系评价和比较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以便找出差距与不足,加强学习与交流,促其健康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提高是产业集群的优势。这些优势得益于相似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彼此间的互补与共生,享益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体效应,从而提高产业及区域的竞争力。存在即意味着合理性。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把企业、政府和地方公共机构组织到一起从事有关于产业提升而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媒介物,为企业和政府合作创造了一种新机制。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加大了对其进行量化研究的难度,识别标准的制定是产业集群定量研究的基础,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对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测度。产业集群组织自身效益及其对区域生产力、收入水平、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影响的测度是本文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 然而关于产业集群的已有研究中,各地有自己的识别标准而未达成统一共识,聚集程度并没有全面体现产业集群的实质,合作程度没有很好的测度方法,创新能力的研究较多却没有体现集群的特色,因而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制约了产业集群间的比较、交流与学习。本文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分别探讨了产业集群识别三个子标准的内涵,整合制定了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继而探讨了其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衡量方法,构筑了整套指标体系,以全面体现这种区域性产业组织形式的价值及影响。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产业集群理论,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定量研究的深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理论基础 产业集群是一种位于特定地理区位的中间组织,由众多企业即集群的成员本着共同的产业目标、默识的规则建立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约定的群体。集群成员间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创新,建立了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关系,产业与相关企业、支持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南通应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运用改进的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对南通2013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得出南通现代服务业产业间集聚水平极不均衡,行业内部各指标间协调性较差等结论,由此提出优化布局、健全机制、创新驱动以及建设服务平台等产业集聚措施。 标签: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空间基尼系数;改进区位熵 1研究背景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我国经济正由“服务经济”主导进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转变。现代服务业相比较传统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有着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更高的产业关联带动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地产业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战略任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分类标准,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查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划归为现代服务业范畴。 近年来,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产业集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更有效的满足需求,现代服务业需要更接近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地,另外现代服务业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性较高,信息和知识往往形成一定空间范围的集聚,从而导致服务业相关资源、要素和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化。 我国学者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相对比较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功能作用、发展演变机制、影響因素以及集聚水平测量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对产业聚集度研究进行检索。以“篇名=服务业+集聚+测度(测量)”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搜索,我国学者对服务业集聚水平测量的研究始于“九五”末期,利用测度模型对相关地区及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区域差异分析以及与制造业集聚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 南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城市战略发展定位。南通应致力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南通目前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途径进行研究。 2南通服务业聚集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