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的设置

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的设置

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的设置
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的设置

湖南农业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的设置(小二黑体

加粗)

(根据题目长短四号字空二或三行)

学生姓名:向俊

考籍号:20××××××××××

年级专业:20××级×××

指导老师及职称:×××

学□□院:×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年××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引言 (2)

二、圈梁、构造柱的定义 (4)

(一)构造柱定义 (2)

(二)圈梁定义 (2)

三、构造柱 (2)

(一)构造柱的作用 (2)

(二)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3)

(三)构造柱的设置规范 (4)

(四)构造柱的构造和配筋 (4)

1构造 (4)

2配筋 (4)

四、圈梁 (5)

(一)圈梁的作用 (5)

(二)圈梁的设置原则 (6)

(三)圈梁的的构造和配筋 (6)

1构造 (6)

2配筋 (7)

五、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浅谈砌体工程中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的设置

学生:向俊

指导老师:

(湖南农业大学×学院,长沙 410128)

摘要:砖混结构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民用及公共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受拉或受弯性能很低,所以决定了它的抗震性能较差。为增强砌体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能力,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在多层砌体房屋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是一种很有效的抗震措施。

关键字:砌体工程,构造柱,圈梁

一、引言:采用页岩砖、粘土砖、混凝土小砌块等砌体与混合砂浆或者水泥砂浆砌筑的

砖混结构的房屋。因为这样砌筑的墙体属于脆性材料,在抵御地震等水平力的作用、防止房屋倒塌等方面极为不利。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在适当的部位设

置构造柱和圈梁,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建筑的抵御水平作

用力的能力,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相关规范对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构造

柱、圈梁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二、圈梁、构造柱的定义

(一)构造柱定义: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二)圈梁定义: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三、构造柱

(一)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

(二)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墙体的两端、较大洞口的两侧、房屋纵横墙交界处、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其他情况宜设构造柱: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φ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三)构造柱的设置规范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墙体;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

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四)构造柱的构造与配筋

1、构造

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2、构造柱的配筋

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用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并且可以查询GB50003-2011按规范设置

四、圈梁

(一)圈梁的作用

其实圈梁就像水桶外边的抱箍。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同时,圈梁的受力比较复杂,故对一般圈梁均应按构造要求来进行处理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在SARS 期间,办公楼、住宅等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接着,又是持续的高温,带来了用电高峰,这两件事对我们国家的触动是很大的,大家认识到有些实验成果必须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2005年原建设部更明确地提出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的建筑作为工作重点,也是“十一五”的重点,虽然字很少,但每两个字都涵盖着很深的技术力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来节能、节地、节水等是要靠技术来支撑的,从研发到实施再到法规到导向等一系列工作,都存在很大的空间,所以这是我国“十一五”的重点和重心,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节约能源、改善居住条件等问题愈加重视,相继颁布和实施节能建筑或生态建筑的标准规范以及法律法规,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生态建筑刻不容缓。

(二)圈梁的设置原则

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在高度超过5m时要设置圈梁。

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在填充墙中应高度不超过4m设置圈梁。

(三)圈梁的构造与配筋

1、构造

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

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2、配筋

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三分之二,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少于4&10,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按照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 0mm.圈梁兼过梁的配筋如果不合理,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在有些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中,存在着圈梁兼过梁配筋不合理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 (1)当过梁钢筋大于圈梁钢筋时,用过梁钢筋取代圈梁钢筋; (2)当过梁钢筋小于圈梁钢筋时,只设置圈梁钢筋。并可以查询GB5 0003-2011按规范设置。

五、结束语

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其中市第一招待所招待楼的客房,房屋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缝,滑移错位明显,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缝,但滑移错位较一般横墙小得多,纵墙未倒,仅三层有裂缝,靠内廊的两根构造柱都遇破坏,以三层柱头最严重,靠外纵墙的构造柱破坏较轻。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多层砌体房屋应按抗开裂和抗倒塌的双重准则进行设防,而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分别对砖砌体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设置和配筋、做法、连接等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我国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领域已取得了显著进步,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与圈梁相交节点设计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 2005, 15(4)

2.一种适用于大开间住宅结构的构造柱-圈梁体系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24(1)

3.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2(4)

4.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施工质量之我见 - 山西建筑 - 2002, 28(4)

5.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圈梁施工质量控制 - 山西建筑 - 2002, 28(2)

6.多层建筑构造柱和圈梁设置浅议 - 科技咨询导报 - 2007(23)

7.地震区砌体房屋中构造柱和圈梁的设计研究 - 中外建筑 - 2008(8)

8.砖混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与功能分析 - 山西建筑 - 2005, 31(22)

9.浅谈砖混结构中圈梁与构造柱交点处施工技术 - 科技与生活 - 2011(5)

10.浅谈框架结构中圈梁与构造柱的抗震作用 - 中华民居 - 2010(11)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网络大学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学习中心的各位老师和我的指导老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谢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总结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一、圈梁 圈梁的设置: 砌体填充墙,当墙高度>4m时,在墙高中部或门洞顶应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或圈梁,水平系梁与柱、剪力墙的拉结见图集12G614-1第10、14页。圈梁或现浇过梁与柱、剪力墙的拉结同水平系梁,但柱、剪力墙中的水平系梁预埋钢筋应改成同圈梁或现浇过梁的纵向钢筋。水平系梁用于非抗震区,抗震区采用圈梁,圈梁高≥120mm,配筋:6、7度纵筋≥4Φ10、

箍筋Φ6@250,8度纵筋≥4Φ12、箍筋Φ6@200,9度纵筋≥4Φ14箍筋Φ6@150。 圈梁作用: 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构造: 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

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 (1)填充墙沿柱(包括框架柱、混凝土墙、构造柱)高度每隔500配置2Φ6墙体拉筋,拉筋锚固长度为250。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详见图3.1.2-34。 图3.1.2-35 墙体拉筋与构造柱 (2)除建筑图纸上注明位置的构造柱外,构造柱的位置还要符合以下要求:墙肢长度大于5米时,其截面及配筋如下图;如墙长小于300mm,则将其改为构造柱,其配筋为:主筋4φ12;箍筋:φ6@200 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在填充墙中部位置以及两端无钢筋混凝土柱(墙)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5.0米,长度超过2.5米的独立墙体的端部设置构造柱,宽度超过2米的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窗间墙宽度小于600而其后无隔墙时,整个窗间墙全部设置为构造柱。 (3)构造柱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筋Φ6@200。 (4)填充墙拐角处未设柱时,按下图设置墙体加强筋。

图3.1.2-36 拐角处墙体拉筋 (5)墙高超过4米(100厚墙无门窗洞者高度超过3米,有洞口者超过2.5米)时,在墙体高度中部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圈梁),圈梁的主筋为4Φ8,箍筋为Φ6@200,截面高度h为120mm;自由端的墙体顶部,设在压顶圈梁,圈梁截面为墙宽×200,纵筋4Φ12,箍筋Φ6@200。 (6)墙上有门窗洞口,圈梁位置与门窗洞口上方的过梁同一高度且连续,当圈梁被洞口截断时,在洞口上方按圈梁要求增设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H(H为圈梁与附加圈梁的垂直距离),且不小于1米。 (7)砌体洞口顶部过梁的设置 砌体洞口净宽度不大于600且洞口上部砌体高度不小于300时,可采用配筋带过梁;配筋带采用厚度30mm,M7.5水泥砂浆内配3Φ8。 洞口净宽度大于600mm时,采用如下钢筋混凝土过梁: 图3.1.2-37 过梁图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 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 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_1 一、圈梁的设置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 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 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 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 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 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 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 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 构件可靠连接。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建筑认证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提要: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 源自物业管理资料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宜有钢筋拉接;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一、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 2 构造柱 2.1构造柱的作用 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最新建筑构造教学案例二——构造柱和圈梁的构造

教学案例 课题:构造柱的构造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 使用预制板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先砌好四面墙,然后把预制板两端伸出的钢筋搭在墙上,接着在楼板上再砌墙,然后再搭一层预制板……当遭受较强地震、两堵墙以不同频率摇晃起来时,预制板便会猛地从当初固定较弱的一端甩开,砸向下层楼板,最终使房屋由上而下整体倒塌。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废墟中大量的预制楼板随处可见,而这些使用预制楼板的混合结构房屋在地震中是为脆弱的,许多人正是被它们夺去了生命。 经过灾难,我们还用预制板吗?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展示圈梁和构造柱实物图片 抗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对于砌体结构,要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一种措施是使用现浇板,另一种措施就是使用“构造柱”和“圈梁”。对于混合结构来说,无论使用预制板还是现浇板,圈梁和构造柱都是其最主要的抗震结构,而在现浇板中,钢筋混凝土的圈梁与板融为一体,整体性则更加牢固。“构造柱”和“圈梁”是唐山大地震以后,我国在建筑物抗震方面的一大发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 讲授新课: 一、构造柱 (一)定义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应在房屋的砌体内的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必须与各层圈梁紧密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做到裂而不倒。构造柱的下端应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 (二)构造柱的设置位置 展示构造柱的实物图片,配合PPT讲解展示设置在不同位置的构造柱的实物图片。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抗震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置在 ●建筑物的四角 ●内外墙交接处 ●楼梯间、电梯间四周、较长墙体中部 ●较大洞口两侧等位置 (三)构造柱的构造 展示构造柱的结构图,配合PPT讲解动态地在结构图中画圈标识。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一般取240mm×240mm; ●构造柱的最小配筋量是:纵向钢筋4φ12,箍筋φ6,间距不大于250mm。 ●构造柱下端应伸入地梁内,无地梁时应伸入底层地坪下500mm 处。 ●为加强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该处墙体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 设2φ 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 (四)构造柱的施工顺序 展示构造柱的施工现场图片 施工时应先放置构造柱钢筋骨架,后砌墙,随着墙体的升高而逐段现浇混凝土构造柱身。 展示构造柱的支模图片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腰梁设置技术交底(建筑类别)

砌体工程配套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分布工程砌体工程配套交底部位砌体工程配套日期2011年8月18日 交底内容 1、砌体中钢筋及砼构件设置 1.1拉结筋设置 拉结筋一般为2φ6.5@500,从导墙顶开始沿竖向全高设置拉结筋。 拉结筋长度按不小于1000mm设置,即从构造柱边或现浇结构边外伸长度1000mm。在操作过程中,墙体拉筋不得漏放。特殊部位特殊制作。 当砌体与现浇结构相接时,拉筋采用植筋法,伸进砌体内不小于1000mm。当中间设置构造柱时,拉筋必须贯穿构造柱,从柱边起伸进墙内1000mm,拉筋弯钩内凹2mm,并用墨笔圈画做好标记。墙长另外设置。 1.2构造柱设置 构造柱设置按如下原则设置: 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GZx详图及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图。 ②当施工平面图未标注时,按下列要求设置: 当未标注构造柱编号与配筋时,构造柱厚度同墙厚,宽度为200,配筋HRB400 4φ12,φ6.5@100/200。 ③构造柱必须先绑扎钢筋后砌墙,砌成马牙槎状,先退后进(进退各60mm)。马牙槎高度250mm(即一皮砌块高度)。

④构造柱在上、下两端及搭接区域按加密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范围1.6La。 1.3圈梁设置 ①梁宽同墙厚,梁高120mm,配筋HPB235 4φ10,φ6.5@200。圈梁可与过梁设在同一位置。 ②电梯井道圈梁QL1沿四周设置,设置间距按电梯工艺图确定,见现场植筋位置,设置 ③当墙厚≤120mm时,墙高中部设置水平圈梁QL。 1.4过梁设置(包括安装预留洞>300mm宽的洞口) 凡门窗洞顶未遇钢筋混凝土梁时需均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砌体过梁宽同墙体宽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

构造柱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一、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

构造柱及圈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 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 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构造柱的抗震作用 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其中市第一招待所招待楼的客房,房屋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缝,滑移错位明显,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缝,但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3#仓库地圈梁及构造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3#配送仓库5804㎡(长192m*宽30m*高10m),单层钢结构。根据蚌埠新港二期工程(后方配套区第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图号:BWS-2-09].3#仓库承台及承台梁上不砌筑砖墙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构 造柱及圈梁,构造柱截面形式为矩形截面(240*240 mm),高度为850mm,构造柱共74个,横向64个,纵向10个。构造柱起自承台梁底(承台梁底标高为-2.20m),构造柱与承台梁连接处设6Φ8的箍筋,每边加密设置三根,在承台梁与构造柱之间设2Φ16的吊筋加密,所有构造柱承台梁和地圈梁跨中连接。 地圈梁底标高在砖墙顶部(绝对标高-0.75m处),圈梁贯通整个仓库,圈梁高400mm尺寸为240*400mm,圈梁顶标高为-0.35m,底标高为-0.75m。地圈梁与构造柱和力柱相连接,构造柱、地圈梁砼强度等级为C30。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为技术交底做好准备。准备施工测量仪器、工具。 2、测量准备 由于地圈梁与构造柱的要求不高,故只需用水准仪控制地圈梁的底标高和顶标高,用现有的X1水准点就能满足测量要求。 3、试验准备

钢筋等原材料进场后,试验室进行检验,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劳动力准备 组建钢筋加工班组、木工组和混凝土班组,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技能考核。 三、施工人员及机械安排 1、施工人员配备情况 项目部管理人员一览表 2、班组人员安排 本工程预计安排钢筋加工班组、木工班组和混凝土班组。

3、机械设备安排 四、施工方案 1、主要施工工艺 构造柱:预插钢筋→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 地圈梁:钢筋加工绑扎→安装模板→浇筑砼→拆除模板→养护 2、各施工工艺要点 (一)钢筋工程 因砌筑砖墙后才能进行构造柱、地圈梁施工,因构造柱需要预埋钢筋,构造柱先进行施工。 1)、钢筋预埋 构造柱的底部钢筋与承台梁一同施工,,在承台梁进行混凝土浇 3

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 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 圈梁的构造 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2 构造柱 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构造 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构造柱的配筋 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植筋深度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 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和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和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

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和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墙长大于5 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 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v=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圈梁 一、圈梁的设置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 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 时, 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 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 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 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

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 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 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 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 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 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 时,圈梁 的宽度不易小于2/3 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 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 m,并不得小于15mm,也不宜大于25mm。 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 米;八度时:11 米;九度时:7 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6.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 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

如何设置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

浅谈如何设置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

————————————————————————————————作者:————————————————————————————————日期:

浅谈如何设置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 摘要:浅议砌体结构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圈梁;构造柱;作用;设置 采用粘土砖与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的墙体却属脆性材料,在抵御地震等水平力、防止房屋倒塌等方面极为不利,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规范对砖混结构现绕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做了明确规定。 1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

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 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

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

圈梁构造柱做法

关键词:圈梁;构造柱;作用;设置 采用粘土砖与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的墙体却属脆性材料,在抵御地震等水平力、防止房屋倒塌等方面极为不利,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规范对砖混结构现绕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做了明确规定。 1 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