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行文注意事项

公文行文注意事项

公文行文注意事项
公文行文注意事项

一、依据机关职权范围和隶属关系行文

不同的机关有着不同的职责权限,体现在公文的运行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行文关系,包括上下关、平等关系、隶属与非隶属关系等。军队各级机关的各行文关系,应根据本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各地方关系起着规定和约束公文按照一定方向和程序运行的作用,它要求各级机关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既不能失职,也不可越权。军队团以上机关都可以按各自权限正式行文,团以下单位原则上不能正式行文。军队机关的行文关系体现在具体的公文运行上,就是: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行文,应当是请示、报告工作;上级机关对部属行文,应当是实施指挥和管理;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应当是告知事项、商洽工作。任何违反上述原则的上、下级机关以及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公文运行,都是不符合行文条件的。

因此,在文种使用上,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应使用请示、报告文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主要使用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批复等文种;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行文,属告知事项的,可使用函或通知文种,属商洽工作的,只能用函。公文具体用语和内容,也应当与行文职级和使用文种一致起来。尤其是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以及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不能出现作指示、下命令的语句。

二、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行文在直接的上、下级机关之间进行,不应越过直接上、下级机关行文。虽然有特殊情况可以越级向上行文,但由于军队各级职责权限规定得很具体、很明确,越级行文往往会打乱正常工作秩序和超越直接上级机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应运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仍要坚持逐级行文,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正确理解“越级行文”的内涵。何谓“越级行文”?越级行文通常指下级机关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层的上级机关或首长行文。那么,上级机关下发的行文,有时需要扩大发送范围,如总部文件印发到军级单位,军区的文件印发到师一级单位,算不算越级行文?显然,这不属于越级行文,而是属于多级行文。这种行文方式有利于迅速将有关精神传达到下级,提高工作效率,而不会导致上下行文关系的混乱。两者,上级机关与有隶属关系的直属单位之间的直接行文,如某集团军与直属的陆航团、通信团、工兵团之间的行文,是不是越级行文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虽然之间隔着“师”这一级,但由于是直接的隶属关系,也就构成了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因而是可以直接行文的。二是处理好允许越级行文与慎用越级行文的关系。“允许”不等于不顾条件、不加限制地滥用,一定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使用越级行文。这些“特殊条件”通常为:情况重大紧急,如逐级行文易误时、误事,造成损失的事项;上级交办的并指定越级请示、上报的事项;被直接上级机关搁置而又急需解决的事项;与直接上级机关争执不下,一时难以解决而又急需处理的事项;上复非直接上级机关的径直询问等。从军队工作的实践看,简而言之,就是只有越级行文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才能允许越级行文,这一条必须牢牢把握住。三是上级机关应尽量少要求非直属下级机关向自己越级行文。造成越级行文的原因,并非都在下级机关,有时是执行上级机关的指示而为。作为上级机关,也要按照正常的上下级渠道办事,遵循逐级行文的原则,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要求非直属下级机关向自己越级行文。四是如确实因情况特殊而必须越级行文时,下级机关在各地方时应当说明理由,并将该公文抄报越过的机关。这样做,既达到了办事目的,又能够对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有所交待和解释,以利直接上级机关了解情况。

三、正确把握平等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

平等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可相互行文,但在行文内容上,应当是告知事项、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而不是下命令、作指示。在行文种类上,应区分两种对象:一是军队内部行文,大多数情况下用“函”;但属职权范围内的、要求平等或不相隶属机关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也可以使用“通知”文种。但是,这类形式的行文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必须是涉及职

责范围的工作才能这样做。二是向地方的行文,除省军区系统外,不论何种情况,只能用“函”,不得使用请示、报告、批复、指示、通知等文种。由于省军区系统是地方党委的军事机关,接受军队上级机关和地方党委的双重领导,确有必要时,可行文向地方党委请示、报告工作,但一定要掌握好尺度。

四、联合行文要职级相当

军队机关之间、军队机关与地方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联合行文,在办文实践中,联合行文还是较多的。但联合行文时应当注意:一是确有必要。通常是一份文件中涉及军队多个系统、多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军地双方的工作时,才联合行文。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份文件中如涉及军队多个系统、多个部门的工作或军地双方的工作时,一定不能只以某一个机关的名义行文,而必须以涉及到的所有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否则,就超出了这个机关行文的职责权限。二是军队机关必须是同级机关才能联合行文。军队机关,各级有各级的职责权限,不同级别的机关制定的公文,所规范的范围及其效力也不同,因此,只有同级机关联合行文,才能保持机关职责与规范效力的一致性,同时,也才能保持公文运行的严肃性。三是军队机关与地方联合行文,通常只与党政机关联合行文,不与地方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联合行文,而且,职级也应相应。常见的是省军区系统与地方党政机关的联合行文,如省军区(警备区)与省(市)人民政府联合行文,省军区(警备区)机关与省(市)部、委、厅、局联合行文,依此类推。有时,也可以军区名义与省(市)人民政府联合行文。一般情况下,不以司令部的名义与地方联合行文。

五、注意协商办文

公文内容经常会遇到涉及两个以上同级机关职权范围的问题,如司令部下发的一份关于组织战备演练的文件,可能会涉及演练所需油料、弹药、经费等事宜,而这些事宜属后勤部业务工作;政治部下发一份关于培养两用人才的文件,可能会涉及兵员的管理以及与军事训练时间的比例问题,这些问题属于司令部的工作权限;后勤部下发一份关于加强军队农场建设的文件,可能会涉及政治建设、农场兵员和行政管理、编制等事宜,这些是属于政治部、司令部的业务工作;各大部承办的文件中,也会经常涉及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问题。诸如些类情况,主办机关和部门都应主动与有关机关和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报首长审批。日常公文处理工作中,有的机关和部门有时不大乐意主动与别的机关和部门协商问题,有的期望综合部门去协调办理,有时越过有关职权机关和部门径直送首长审批,这些都是需要加以纠正的。当然,综合部门有协调办文的职责。有些事情也可以通过首长定夺,但主办部门对协商办文的职责一定要很明确,要把协商工作做在前面,不能事事都靠综合部门协调,靠首长拍板。

如协商后机关和部门间的意见仍不一致,而又必须行文的,可由综合部门进一步协调,最后由首长确定。但不得不经协商或协商后未达成一致意见就各自向下行文,以免造成混乱,影响机关威信,贻误工作。

六、合理确定分送范围

一份文件发到什么范围,主送谁,抄送谁,要根据公文的具体内容严格掌握。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下发部属执行的公文,主送范围应与执行机关一致,或者说,只有执行机关才能列入主送范围。需要了解情况的机关列入抄送范围。如,以军区名义制发一份有关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文件,需各省军区、警备区贯彻执行,同时,也需要各集团军了解情况,那么,各省军区、警备区就是主送机关,集团军就是抄送机关。公文处理中,还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单位下发部属执行的公文,同时也需本级机关一并执行,按照主送范围应与执行机关一致的原则,本级机关也应作为主送机关。如上述有关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文件,如需军区司、政、后机关一并执行,则主送机关中应标明“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字样。二是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需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时,应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如,军级单位

下达年度军事工作指示、政治工作指示、后勤工作指示,由于是全年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很有必要让上级机关了解这些情况,因此,应分别抄报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一般性业务公文,则不必抄报上级机关。三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时,应根据内容确定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既可以向其中的一个领导机关行文,将别一个领导机关列入抄报,也可以只主报一个领导机关,还可以同时主报负有直接领导职权的两个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时,根据需要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七、遵循对“请示”的特殊行文要求

“请示”通常是为了解决对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指示中不了解的问题,本机关职权范围内不能决定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或无规定而难以处理的问题,因本部门、本机关特殊情况难以执行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的问题,等等。由于这些问题都是涉及到政策、规定方面的事宜,因此,“请示”有着特殊的行文要求。归纳起来:一是要逐级请示,一般情况下不越级请示,因情况特殊必须越级请求时,应说明理由并抄报越过的机关。这些内容在前面已讲过。二是“请示”通常只送上级主管机关,不得多头主送。必须送两个以上机关的,应同时分报。需要了解情况的机关列入抄报。通常情况下,以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名义的单独的请示,一般单独报上级主管机关。以机关大部名义的联合行文,一般报对应的上级机关。比如,以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名义的单独的请示,一般单独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以军区四大部或其中两个部名义的联合请示,一般报三总部或对应的总部机关。除领导同志直接交办事项或特殊情况,不得直接报上级领导同志个人,以免造成行文混乱,请示不得下发。三是“请示”应一文一事。一份请示,有时是某一项单一的工作,如关于申请调拨抗洪救灾器材的请示,文内可能只涉及到申请器材的事情,也有时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如关于组织某部队检验性演习的请求,文中可能涉及参演部队,动用武器装备的数量,需要的油料、弹药、经费等项事宜。虽然涉及到不少部门工作,但都是围绕检验性演习这件事讲的,因而,这种形式的请示,也应属于一文一事的范畴。如果将几件互不相关、没有联系的事情硬凑合到一份请示里,那就违背了一文一事的原则。四是不得在“报告”中附有请示事项。从办文角度看,作这样的规定是完全必要的,否则“报告”、“请示”两个文种就无法加以区别,公文内容也会互相交叉。但从实践看,有些“报告”的内容又似乎介于“报告”和“请示”之间,比如,贯彻上级会议或指示精神,下级机关往往要行文报告贯彻的情况。有时可能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有关问题或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又比如一份调查报告,既要反映所调查的情况,又要根据调查的情况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诸如此类情况,在使用文种方面是没有疑义的,只能用“报告”;但在内容上,这些意见、建议又不完全属于报告的范畴,带有请上级确定的成分,如果把这些意见、建议都视为“请示”,而要作另文处理,那就割裂了一份完整的公文。所以,处理这类特殊性的“报告”,首先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用语上要避免“请示”二字,其次是不得出现纯粹的“请示”事宜,第三是在公文内容上,一定要以报告的事宜为主,提出的意见、建议为辅,以免喧宾夺主。如不提意见、建议同样能达到行文目的,则不必再提意见、建议。

八、正确确定以何种名义行文

军队机关公文中,用于向部属下达作战任务、调动部队、调配武器装备和部署其它军事行动,发布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变更编制体制,授予荣誉称号、任免干部,授予军官军衔的“命令”,以及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向部属宣布奖惩事宜(不包括授予荣誉称号)的“通令”,应由首长署名,即以首长名义行文,其余公文,应以机关名义行文。

对能否以机关业务部门的名义对下行文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从工作需要看,大量业务性的工作确实需以公文形式加办理,但如将业务工作都以领导机关名义行文,必然会把原属于业务部门可以办理的事情纳入领导机关公文的范围,这样不仅会提高公文等级,而且将

会大大增加以机关名义行文的数量,因此,只能以业务部门名义行文。但从行文要求的角度看,由于机关业务部门不是一级领导机关,虽有对口的下级业务部门,但只有业务指导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因此又不能提倡以业务部门名义行文。怎样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呢?应当兼顾到各个方面,也就是说,要把工作需要与行文要求结合起来。一般说来,可以允许以业务部门名义行文,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尽量减少以业务部门名义向下级行文,军以下机关的业务处、科一般不正式行文;二是以业务部门名义行文,仅限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只能向对口的业务部门行文;三是不得以业务部门名义向下发指示、下命令。

能否以非常设机构名义行文,也是应当研究的问题。目前,军队系统从上到下,都有成系统的非常设机构,如各种领导小组、委员会等。这些机构不是一级行政机关,但大都有实体机构在兼管,也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能否以这些领导小组、委员会名义行文,全军未作统一规定,各单位做法也不尽一致,但总的看来,以些名义行文的单位居多。在全军未作统一的情况下,为理顺行文关系,方便工作,倾向于应当允许以非常设机构的名义行文。这是因为,总部机关以领导小组、委员会名义向下级的行文还是较多的,下级机关需行文贯彻尤其是上报贯彻情况时,只能对应使用领导小组、委员会的名义,再者,如不以非常设机构名义行文,大量的工作只能以常设行政机构的名义行文,将会增大常设行政机构的行文量,所以,当前以允许用非常设机构名义行文为宜,但在以非常设机构名义行文时应注意:一是行文不能太滥,不能不管什么事情,哪怕是当面或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要以领导小组、委员会的名义行文,要尽量压缩非常设机构行文量。二是只能同对口的非常设机构行文,一般不以非常设机构的名义向行政常设机构行文。三是格式上应有特殊要求,发文字号不编常设行政机构发文字号,而应单独编非常设机构发文字号;承办单位应标注非常设机构办公室,而不应标注常设行政机构。

九、控制和减少行文数量

公文是各级用以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控制和减少行文数量,使各级机关从文件堆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实施指导。

控制和减少行文数量,要做到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坚决不发,能用电话或当面解决的就不发公文,经批准在报刊公布和内部印成单行本出版发行的公文不另行文。控制和减少行文数量,还要做到严格控制公文的颁发范围,按公文内容确定范围,该哪一级了解和办理的事情,就分发到哪一级。控制和减少行文数量,关键在于端正指导思想,并把它作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现在有的机关,总是爱把起草和分发了多少文件作为成绩加以总结,把起草和分发公文提高到不应当的地位,于是乎文件越写越多,越发越滥,所谓的成绩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文山”越堆越高。诚然,运用公文对部队工作实施指导,是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应当加以重视,但绝对不能仅凭写了多少文件来衡量一个机关的工作实绩,尤其不能以此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因此,一不定期要端正机关办文的指导思想,切实转变光靠文件实施指导的工作作风,才能将机关人员从文字堆中解放出来,大大精减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切实履行好机关职能。

公文格式编排规则

附件 公司公文格式编排规则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一)幅面尺寸:公文用纸统一采用A4型纸,幅面尺寸为210毫米×297毫米。 (二)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毫米±1毫米,下白边为35毫米,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毫米±1毫米,右白边为26毫米,版心尺寸为156毫米×225毫米。 (三)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四)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五)文字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颜色均为黑色。 二、文件格式公文各要素编排规则 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页码位于版心外。 (一)版头 3页

1. 密级和保密期限。指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应根据文件内容据实标注。一般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集团公司公文涉及的秘密分为国家秘密和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分为“秘密”、“机密”、“绝密”3个层级,企业商业秘密分为“油商密★”、“油商密★★”、“油商密★★★”3个层级。 2.份号。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含国家秘密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应标注份号,一般用3~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编虚位补齐,即第一份公文份号可以编为“001”、“0001”等。 3. 紧急程度。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可分别标注“加急”或“特急”,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份号标在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标在第二行,紧急程度标在第三行。 4.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列。 4页

公文行文字体格式要求

公文行文字体格式要求 1、页边距——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版式——页眉1.5厘米,页脚2.8厘米。 2、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 行。 3、紧急程度。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可分别标注“加急”或“特急”,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 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份号标在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标在第二行,紧急程度标在第三行。 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4、公文标题:用 线下空两行位置。(公司版本已将两行位置在表头中空出) 5、主送机关:主送机关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28磅)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6、公文正文。一般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行距固定值28镑,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件层次结构一般不超过四层,层次序数依次可用“一”“(一)”“1.”“(1)”。一般第一层用3号方正黑体字、第二层用3号方正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标注。 7、附件说明。指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 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依次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8、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印章统一采用下套方式加盖。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页至少有一行正文文字,不允许公章出现在单独一页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通过适当调整行距、字距来解决。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9、附注:指公文印发传达范围、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需要说明的事项。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10、附件:指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参考资料,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附件应当另面编排,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首页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用3号方正黑体字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加“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11、WORD字号和EXCEL字号对应表 WORD字号二号小二号三号小三号四号小四号 EXCEL字号22 18 16151412 12、抄送:4号方正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1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和送印日期。一般用4号方正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

公司行政常用公文格式规范及模板

公司行政公文格式规范及模板 一、文件行文规范: (一)上行文:报告、请示、申请、汇报、总结 1、标题:二号黑体加粗字、居中、无缩进; 2、二级标题: 三号宋体加粗字体,首行缩进两字符; 3、正文: 三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两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28磅。 4、收尾落款与日脚: 三号宋体加粗字体,居中; 日脚为插入文体字样日期; 通过左缩进至右下脚位置; (二)平行文、下行文;通知、通报、批复、函、意见、纪要、工作联系单。 1、标题: 二号黑体加粗字,居中,无缩进。 2、二级标题: 三号宋体加粗字,首行缩进两字符; 3、正文: 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两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

4、文尾落款和日脚: 四号宋体加粗字、居中,左缩进到右下角。 日脚为插入文体字样日期。 二、行文规定: (一)公文用纸: 1、文本文件:为A4型白纸:210mm×297mm。 2、图纸文件:为A3型白纸:29.7m m×42mm。(二)装订: 1、文件(红头文件):单面装订; 2、常规文件:单面或双面装订; 3、普通文书:双面装订; 297mm 26mm 二、公文模板

X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新矿司X发[XXXX]XX号签发:XXX XXXXXXXXXXXX XXX: XXXX X股份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主题词:设置组织机构通知 抄报:董事长法人董事会成员 抄送:总经理矿长工程师副矿长矿属各单位印发:综合管理办公室存:档案室

(一)决定 001.重要事项决定 ×××公司关于×××(事由) 的决定 ××××(主送单位): 为了×(目的),根据×(依据),经研究,决定××(决定事项)。 一、×××。 二、×××。 三、×××。 ……(决定的具体内容) (印章) ××年×月×日

公文的格式规范

公文的格式规范 公文的格式,指的是公文的外观形式,它既包括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符号在载体(纸张等)上的排列和标识规则,也包括公文的用纸要求和印制规范,换言之,公文的格式就是公文的书面结构与公文的用纸和印制规范的总和,是对公文的文面要求。公文格式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规范的公文格式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使公文的写作规范化、标准化,不仅增加公文的美学效果,而且方便对其进行阅读与传递、处理,提高工作效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分别以一章的篇幅对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做了规定,而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共同起草、国家质监局发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更是前所未有的,最为全面、具体、细致、科学的公文格式标准。为规范公文的制作和处理,2005年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期间,中院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最高法院有关规定,于9月7日制定了《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文处理办法》,编入《规章制度》一书,就公文的制作、处理进行了规范,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下面分别就公文的发布形式、书面格式、用纸格式和印装格式加以介绍。 (一)公文的发布形式和适用范围 就法院系统来说,以中院为例,主要有: 1、《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文件(宜市中法发)》,主要用于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或重要工作部署,发布重要的决定、通知等。 2、《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宜市中法)》,主要用于人事任免、重要会议及其他事项的通知、批复、命令、议案、请示、报告、通报、函等。 3、《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文件(宜市中法办)》,是中院文件的补充形式,主要适用于办公室根据院领导授权、传达或代本院发布某些事项,发布办公室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4、《传真电报(宜市中法明传、密传)》,用于中院和中院各部门通知召开会议、时效性较强事项、事务活动安排、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等。 5、以中院各部门名义制发的公文,一般使用中院信笺版头。 (二)公文的书面格式

公文的格式规范要求

公文的格式规范要求 广义公文:法定公文、专用公文、事务文书(蓝色为狭义公文)按使用范围公文分为15类: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其中决议和公报是XX年7月1日新增的) 按来源分为:上行文、下行为、平行文 按性质作用分: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通联性公文、记录性公文按保密程度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 按办公时限要求分:特急件、加急件、平件(蓝色合称紧急文件) 党政机关法定公文中按规定只能单独使用不能加以合并 公文的格式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1、版头 版头: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和版头中的分隔线组成

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左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发文字号由发文代字、年份、顺序号组成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注全称用六角括号“〔〕”扩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版头中的分隔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签发人: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行政公文行文规范及管理制度

公文行文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公文种类 (2) 第三章公文格式 (3) 第四章各类公文编制格式要求 (4) 第四章行文规则 (11) 第五章发文办理 (12) 第六章收文办理 (14) 第七章公文归档 (15) 第八章公文管理 (15) 第九章附则 (16) 附件 文件会签表 (17) 发文审批表 (18) 文件签收表 (19) 收文处理表 (20) 文件销毁申请表 (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树立公司良好形象,规范公司公文管理工作,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 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文是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约束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规范管理和进行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所有文件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刷要求、文件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以及文件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 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行文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确保公司秘密安全。 第五条公司对外的文件由办公室统一收发、用印、立卷、归档和销毁。 第六条各部门(含分公司,以下同)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文件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制度并加强对本部门文件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制发的公文(以下简称“公司文件”)及各部门制发的公文(以下简称“部门文件”)。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八条本公司公文内容性质可分为以下10种类型: 一、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 或者撤销下级部门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任免人员。 二、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部门的公文,转发上级部门和不相隶属部门的公文,传 达要求下级部门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三、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四、议案:适用于公司按照法律程序向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提请审议事项。 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部门的询问。 六、请示:适用于向上级部门请求指示、批准。 七、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部门的请示事项。 八、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一般公文的格式和字体的要求

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这些常识.给你以下参考: 公文格式 一、公文用纸 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双面印刷。 二、行文格式主要要求 (一)发文机关标示: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报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留出空白供上级机关批示文件使用;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是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22mm×15mm。联合行文时应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字号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上报公文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三)文件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宋体字(加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

当。 (四)正文(含主送机关名称和落款):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个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宋体字(加粗)或黑体字。正文中的结构层次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五)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三号仿宋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六)成文时间及印章: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 写为“○”。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1行之内,也就是不到1行的空白,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排列整齐,均压成文时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

公文起草行文格式规范要求

公文起草行文格式规范要求 一、行文格式规范要求 (一)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不加粗。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居中排印。 (二)正文:仿宋,三号字;只有一级小标题的,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有两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用楷体字排印;有多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小标宋体排印,第二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三级用楷体字排印,第四级用仿宋体字排印。独立成段的小标题,末尾无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排印正文的,末尾有句号。 (三)题目与正文空一行。 (四)正文中的序号顺序:一、(一)1.(1) 注意:(一)(1)后不加标点。 (五)成文日期:一般正文下空4行(印章上边缘与正文结尾行之间不得超过一行字的间隔),右空4字,用阿拉伯数字及汉子将年月日标全。(如:2017年11月24日)(六)页面:A4纸,每页22行,每行28字。 (七)页面设置边距:上:3.7厘米,下:3.0厘米;左:2.8厘米,右2.3厘米。 (八)行距:固定值28磅 (九)附件:仿宋3号字。

1.正文后附件:下空一行,左空2字,3号仿宋标识“附件”附件后用全角冒号,若有两个以上附件,冒号后可用阿拉伯数字序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例如: 附件:1.xxxxxx 2.xxxxxx 2.左上角的“附件”二字要顶格。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 (十)纵向装订 (十一)印章:加盖印章时,要做到端正、清晰,上沿不压正文,下沿在成文日期之下。单一机关行文印章距正文2-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不得盖空白章。印章与成文日期不可单独一页,可调整最后一页的行距,字间距。 (十)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毫米。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空白页不标注页码,不掉页。 (十一)空格:每自然段左空2字。 (十二)正文不可随意空行。

政府公文格式规范

附件1 上报公文参考格式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一)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148中规定的A4型纸。 (二)版面 1. 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下白边为35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右白边为26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发文机关上边缘至用纸上边缘约72mm,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 2. 字体和字号。标题采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方正小标宋_GBK),“签发人”三字使用3号方正仿宋(方正仿宋_GBK),签发人姓名使用3号方正楷体(方正楷体_GBK),正文使用3号方正仿宋(方正仿宋_GBK),版记中的要素使用4号方正仿宋(方正仿宋_GBK)。 3. 行数和字数。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即行距固定值28磅。特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4. 文字的颜色。公文中除了发文机关标志、版头中的分隔线、发文机关印章和签发人签名章为红色外,其余文字部分均为黑色。 二、公文的版头

(一)发文机关标志 1.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2. 发文机关居中排布,用小标宋体字(方正小标宋简体),颜色为红色。 (二)发文字号 1.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2.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不得使用“[ ]”方括号或“()”圆括号;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3. 如果是平行文,居中排布;如果是上行文,则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 (三)签发人 1. 请示报告类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2.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方正仿宋(方正仿宋_GBK),签发人姓名用3号方正楷体(方正楷体_GBK)。

政府公文格式 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政府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 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文均为三号仿宋。 上政府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公文格式排版规则

公文格式排版规则 一、版面要求 公文用纸统一采用A4型纸。页边距——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版式——页眉1.5厘米,页脚2.8厘米。页眉页脚奇偶页不同。 为了文件整体美观,在特殊情况下,页边距、行距、字间距可进行微调。 注:在电子公文系统中,正文执行默认的页面设置,不需调整。置于附件箱中的文件根据上述要求进行设置。 二、文件格式公文各要素编排规则 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页码位于版心外。 (一)版头 1.密级和保密期限。指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应根据文件内容据实标注。一般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2.份号。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标注份号,一般用3~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编虚位补齐,即第一份公文份号可以编为“001”、“0001”等。 3.紧急程度。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可分别标注“加急”或“特急”,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份号标在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标在第二行,紧急程度标在第三行。

4.发文单位标志。由发文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联合行文时,发文单位标志可以同时标注联署发文单位名称,也可以单独使用主办单位名称,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单位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单位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单位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单位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列。 发文单位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毫米,使用方正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字号不应大于上级单位。 5.发文字号。由发文单位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单位的发文字号。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单位标志下空二行、红色分隔线之上的位置,其中,下行文居中排布,上行文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公司本部印发的各类公文,其发文代字由总经理办公室统一拟定。各单位报送公司本部的正式上行文件(函件)发文代字由总经理办公室拟定,其他类型公文的发文代字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标识“签发人”三字,其后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姓名用3号方正楷体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二)主体 1.公文标题。 由关于+发文单位名称+事由+文种组成。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两行位置。标题左右不能顶到红色分隔线边缘。如在空白页上起草正文,版心下空一行编排标题。

公文格式要求

第一部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一、公文版面要求 (一)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二)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三)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四)文字的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二、装订要求 订位为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70 mm处,允许误差±4mm; 三、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一)发文字号 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二)标题 一般用2号宋体字加黑,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

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三)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四)正文层次序数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五)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六)落款及盖章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七)成文日期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要求如下: 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 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密级和保密期限 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紧急程度 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政府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政府公文写作格式 一、眉首部分 (一)发文机关标识 平行文和下行文的文件头,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上页边为62mm,发文机关下边缘至红色反线为28mm。 上行文中,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即与上页边距离为117mm,发文机关下边缘至红色反线为30mm。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字体为方正小标宋_GBK,字号不大于22mm×15mm。 (二)份数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不能少于2位数。标识为“编号000001” (三)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中间空一字。如需要加保密期限的,密级与期限间用“★”隔开,密级中则不空字。 (四)紧急程度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中间空一字。如同时标识密级,则标识在右上角第二行。 (五)发文字号 标识在发文机关标识下两行,用3号方正仿宋_GBK字体剧

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年份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用虚位,不用“第”。发文字号距离红色反线4mm。 (六)签发人 上行文需要标识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居右空一字。“签发人”用3号方正仿宋_GBK,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方正楷体_GBK标识签发人姓名。多个签发人的,主办单位签发人置于第一行,其他从第二行起排在主办单位签发人下,下移红色反线,最后一个签发人与发文字号在同一行。 二、主体部分 (一)标题 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标识在红色反线下空两行,用2号方正小标宋_GBK,可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二)主送机关 在标题下空一行,用3号方正仿宋_GBK字体顶格标识。回行是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后面用全角冒号。 (三)正文 主送机关后一行开始,每段段首空两字,回行顶格。公文中的数字、年份用阿拉伯数字,不能回行,阿拉伯数字:用3号Times New Roman。正文用3号方正仿宋_GBK,小标题按照如下排版要求进行排版:

公文格式规范与常见公文写作

公文格式规范与常见公文写作 一、公文概述与公文格式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种类的区分、用途的确定及格式规范等,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2012年7月1日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之前相关条例、办法停止执行。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应用文。 广义的公文,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按照一定程序而形成的体式完整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在机关、单位之间,以规范体式运行的文字材料,俗称“红头文件”。 ?(二)公文的行文方向和原则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有“请示”、“报告”、和“意见”。 ?、平行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主要有“函”、“议案”和“意见”。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批复”和“会议纪要”等。 ?其中,“意见”、“会议纪要”可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通报”可下行文和平行文。 ?原则: ?、根据本机关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应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党政机关的部门一般不得向下级党政机关行文 ?(三) 公文的种类及用途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四)、公文的格式规范 ?、眉首的规范 ?()、份号 ?也称编号,置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第行,顶格标注。“秘密”以上等级的党政机关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 ?分“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标注在份号下方。?()、紧急程度 ?分为“特急”和“加急”。由公文签发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与否。标注在密级下方。 ?()、发文机关标志(或称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套红醒目,位于公文首页正中居上位置(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排

行文格式规范要求

行文格式的规范要求 定边县安边小学 一、行文格式规范要求 (一)封面及题目 文件必须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材料10页以内的一般不加封面,确需加封面的材料可以加上,如规划、规章制度、材料汇编等。封面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徽标,但不使用花边和图案。加封面的材料同时应加封底。题目:方正小标宋简体, 2号字,不加粗。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居中排印。 (二)正文:仿宋,3号字,只有一级小标题的,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有两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二级用楷体字排印;有多级小标题的,第一级用小标宋体排印,第二级用黑体字排印,第三级用楷体字排印,第四级用仿宋体字排印。独立成段的小标题,末尾无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排印正文的,末尾有句号。 (三)题目与正文空一行 (四)正文中的序数顺序:一、(一) 1. (1) 注意:(一)(1)后不加标点。 (五)成文日期:一般正文下空4行(印章上边缘与正文结尾行之间不得超过一行字的间隔),右空4字,单位名称按印章全称。盖印,可不写单位名称。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成文日期中“○” - 1 -

用插入符号里的几何图形,或用区位码0180,不能用阿拉伯数“0”。盖印跨年月日,上2/3,下1/3,左右居中,端正清晰。 (六)页面:A4纸,每页22行,每行28字。 页面设置边距:上:3.7厘米,下:3.0厘米;左:2.8厘米,右2.3厘米。 行距:固定值28磅 (七)附件:仿宋3号字。 1.正文后附件:下空一行,左空2字,3号仿宋标识“附件”,附件后用全角冒号,若有两个以上附件,冒号后可用阿拉伯数字序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例如: 附件:1.xxxxxx 2.xxxxxx 2. 左上角的“附件”二字要顶格。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 (八)纵向装订 (九)印章:加盖印章时,要做到端正、清晰,上沿不压正文,下沿在成文日期之下。单一机关行文印章距正文2-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不得盖空白章。印章与成文日期不可单独一页,可调整最后一页的行距,字间距。 (十)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数字左右各放- 2 -

公文格式及要求

公文格式及要求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关于规范公文格式的通知 (标题,黑体小2号,不加粗) (抬头)各部、车间、处室: (正文,仿宋GB2312) 为规范公司文书格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司公文流传的需要,特将公司公文基本格式通知如下: 一、公文一律使用A4纸,文件标题使用小2号黑体,不加 粗。 二、文件抬头,即文件发往单位名称。文件抬头位于文件标题之下隔一行左侧顶格位置。文件抬头如有两个以上单位的,应先列主要单位,其次是其他单位。发往公司所属部门的文件,其抬头排列一般为:各部门、车间、处室。 三、少数没有抬头的文件(如决定、通报、会议纪要等),主送单位注在分送栏中、抄送单位之上。 四、文件正文用3号仿宋体(仿宋GB2312),从左至右横写、横排,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页面设置为上下左右均为2.7厘米)。结构层次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及具有修饰色彩语句中作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六、如有附件,应于正文之下(空一行,空两格)、文件落款之上,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主件和附件要装订在一起;不能装订在一起的,应在附件首页的左上角注明主件的发文字号。 七、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加盖的发文单位印章和成文时间(注:有单位名称的红头正文末尾不再署写发文单位名称),位于正文以下偏右位置(距右端空2-4个字位置),落款及日期使用word文档的插入格式中的日期和时间,(如: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非:二00八年一月四日)。 八、落款离正文三行字。 九、如不按行文规范要求拟写内部请示、报告,秘书室不予呈报公司领导及发文,请各部门遵照执行。 (落款)秘书室 (日期)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

公文格式及行文规则,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及行文规则,公文格式【1】 作为一种特定体式的文体,公文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规范的公文格式不仅有利于体现国家机关的权威性、严肃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同时,对于我们国家工作人员来讲,能够熟练、正确的制作公文、处理公文,也是个人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一种体现。 公文中的要素主要为: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 为了配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27日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这个标准不是由政府行政文秘部门发布的,而是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是一种

强制性的标准,其中对公文格式、公文纸张的纸型、厚度、透明度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这个格式规定,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即156mm ) 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下面,对公文各要素和标识作一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但是这个我们市一级没有执行,只是在收文的时候标号,但中央一级的很多公文都有份数的序号)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急件公文分为特急、急件两种。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识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锦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此类为便函类发文文头)。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25mm 处,上报

(完整版)公文排版及行文规则

区委办公室公文排版及行文规则 一、页面设置 (一)页边距。 上:3.7cm 下:3.5cm 左:2.8cm 下:2.6cm (二)板式中的页脚为25mm。同时,勾选“奇偶页不同”。 二、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22行,每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三、公文排版要素要求 (一)密级。 如需标注密级一般用三号黑体。定格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二)标题。 一般用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通常不超过3行,行距为35磅。 (三)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扔顶格,最后 -1-

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 (四)正文。 一般用3号仿宋,编排于主送机关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行距推荐为28.9磅。 正文结构层次一般不超过四层。 (1)第一层为“一、”,后面跟的是顿号,用黑体。 (2)第二层为“(一)”,后面不跟标点符号,用楷体。 (3)第三层为“1.”,后面跟的是小圆点,且是全角小圆点,不是顿号,用仿宋体。 (4)第四层为“(1)”,后面不跟标点符号,用仿宋体。 (五)附件说明 1.编排于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字体编排“附件”2字而不是“附”,后标全用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附件,附件名称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的顺序号,顺序号后面跟全角小圆点。 2.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是,应与上行附件名称首字对齐。 3.附件后名称不标注标点符号。 4.附件说明处的标注内容及附件标注内容前后要一致。 (六)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一般有空4字,用3号仿宋体,用阿拉伯数字,不使用汉字。与正文间隔4行。(如需加盖印章需调整行距使所盖-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