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中文翻译稿)

日本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中文翻译稿)

日本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中文翻译稿)
日本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中文翻译稿)

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

平成17年2月

厚生劳动省

农林水产省1.背景·目的

(1)关于食品的日期标示,从平成7年4月开始,由标示制造年月日改为标识消费期限或赏

味期限(品质保持期限)。又,平成15年7月,基于【食品卫生法】及【有关农林物资的标准化及品质标示合理化的法律】要求对标示标准进行了修改,由“赏味期限”和“品质保持期限”两种术语统一成了“赏味期限”,并且不管是“赏味期限”还是“消费期限”,对其定义进行了统一。

(2)关于期限的设定,厚生劳动省(“期限标示的设定,对应食品的特性,微生物试验,物理

化学试验及感官检验的结果,科学合理地进行”等)及农林水产省(“食品上标示的赏味期限等期限,应该在掌握该食品关于品质保持的信息立场基础上,负责该产品生产的制造商根据科学合理的依据适当标示”)等相关要求,一部分业界团体做成了自主指南。

但是,有必要制定通用于一般食品的科学的关于设定期限的指南。

(3)因此,平成16年2月,厚生省和农林水产省共同设立了“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策

定检讨会[由食品卫生学,化学,微生物学方面的专家、有期限标示设定经验的人(业内相关人士)组成],经过共5次讨论(平成16年3月到平成16年11月),作成了“食品通用客观指南”(草案)。(构成人员见附件)

(4)该指南(草案),以目前的研究成果、业内团体等已经作成的自主标准及指南、听取业

内团体及诸外国相关期限标示的设定根据,吸取了本讨论会讨论的结果。

(5)之后,经“关于食品标示共同会议”(厚生省劳动药事·食品卫生审议会食品卫生分会

标示分会食品标示调查会及农林水产省农林物资标准调查会标示小委员会的共同会议)讨论,根据其结果,总结成为厚生劳动省及农林水产省的共同指南。

(6)在设定期限时,该指南可以发挥作用,也期待着业内团体以此为基础,自主制定关于

个别食品的期限设定指南。

2.期限标示的基本想法

(1)考虑食品的特性来设定客观的项目(指标)

a.有必要设定期限的食品,从生鲜食品到加工食品,其对象有很多分歧,在充分考虑

每种食品特性的基础上,有必要根据食品的安全性、品质等确实能对食品进行评价的客观项目(指标)来设定期限。

b.所谓的客观项目(指标),是指“物理化学试验”,“微生物试验”等能够数字化的

项目(指标)。但是,即使一般认为属于主观项目(指标)的“感官检验”中的“颜色”、“风味”等,只要该项目(指标)能够进行适当地控制,合适的检验人员通过恰当的手法实施并能够数字化的情况,和主观的积累经验值不同,可能作为客观项目来判断。

c.根据这些项目(指标)设定时,如果实施条件不能确保结果的可信性和妥当性,则不

能保证其客观性。

d.必须了解各试验及项目(指标)的特性,对其进行综合判断,来设定期限。

e.另外,作为食品的特性,例如对于超过1年的能够长期保持其品质的食品,强迫把保

存试验(检查)持续到品质变坏也不现实,如果能够确认设定期限内品质可以保持,可以考虑其范围内可能的合理依据。

(2)对应食品的特性来设定“安全系数”

a.对应食品的特性,将设定好的期限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安全系数),设一个比从

客观项目(指标)得出的更短的期限,这是基本情况。

另外,对于设定好的期限,考虑到可能以小时为单位来设定,其结果可能是乘以安全系数前后的期限为同一日期。

b.例如,对于品质容易快速劣化的标示“消费期限”的食品,要考虑到其特性之一是品

质容易快速劣化来设定其期限。

c.又,对于实施单个包装食品的检验时,考虑到现实的困难,从该观点出发考虑“安全

系数”来设定期限是比较现实的。

(3)关于特性类似的食品的期限设定

本来,应该对每种食品进行试验·检验,以科学合理地设定期限,但考虑到商品品种的增加及商品周期缩短的现状,对每种食品进行试验·检验也不现实。认为在充分考虑食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参考特性类似的食品试验·检验结果,来设定期限也是可能的。

(4)信息的提供

进行期限标示的制造商,应整理保管期限设定的依据等相关资料,在消费者有要求时应该能够提供相关信息。

(参考1)有关的代表性试验

食品生产后的品质劣化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来评价。根据食品的特性选择能反映食品性状的指标,通过对其进行测定,来判断赏味期限的设定。

作为一般指标,可以列举出粘度、浑浊度、比重、过氧化值、酸价、pH、酸度、营养成分、糖度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客观的指标(数值)来表示,根据食品的特性,可以作为合理的、科学的根据来利用。利用这些指标,通过比较生产日当天的测定值和生产日之后的测定值,可能判断出普通的品质劣化。

食品生产之后的品质劣化可以通过微生物学进行评价。此时,相应于食品的种类、制造方法、温度、时间、包装等保存条件,有必要选择能够进行有效评价的微生物学指标。

作为一般指标,可以列举出一般生菌数、大肠菌群、低温细菌残留的有无、芽孢菌残留的有无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客观的指标(数值)来表示,可以作为合理的科学的根据来利用。

但是,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到食品的种类不同其允许的范围数值会不同。

食品的性质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利用各种手法在一定条件下来评价。和使用测定仪器的检验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可能性比较高,另外,结果的重复性受身体状况、时间带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对于没有开发出适当的仪器测定方法的情况,人工方法又比检测仪器敏感度高的情况,(感官检验)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为使得到的数据具有高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必须在进行适当控制的条件下,由合适的试验人员通过恰当的方法实施,利用统计学手法解析得到结果。

(参考2)业界团体等汇集地指南及听取意见结果的示例

1.由制造销售冷冻食品的企业参加的日本冷冻食品协会(社团)作成了《冷冻食品期

限标示的实施要领》。作为指标由微生物学标准、物理化学标准和感官标准三项组成,分别通过微生物试验、物理化学试验、感官检验来进行评价。设定期限时,参照实际流通情况进行保存试验,设定试验期间(区间)。又,参照标准确定检验方法、各试验的评价方法、设定期限的担当者、期限标示的方法。并且,协会得到的试验结果及

海外事例也列出作为参考。

2.听取生产销售“冷冻食品”的企业意见时,根据产品的种类及型式,指标及检验方

法、评价方法和上述指南有部分不同。作为指标,在整体上设有微生物标准、物理化学标准及感官标准3项。作为微生物学标准的指标有一般生菌及大肠菌群等;作为化学标准的指标列举了脂肪变质及维生素的分解等;作为感官标准的指标有香味及颜色等。考虑保存·流通方面的环境因素,按照预想的流通保管温度试验,还实施了保存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加速试验。安全系数,按照商品价值达到值界限期间的7/10进行设定。又对期限设定进行了重新评估。

1.“面包”制造业,特点是(1)品质保持期限包括制造日在内大约5天左右的劣化速

度快的产品和(2)品质保持期限包括制造日在内远超5天的产品,这两种产品都生产。产品(1)标示消费期限,(2)标示赏味期限。日本面包工业协会(社团)作成了《日期(期限)标示管理作业标准》,以标示消费期限及赏味期限作为例子。标示消费期限的对象食品有食用面包、点心面包、面包、面包圈、其他五种产品群。作为期限标示的指标,主要是微生物学标准和感官标准。微生物学标准的指标为一般生菌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官标准的指标为味道、颜色、气味、形状、触感、霉菌·酵母。又,期限设定的检验相关具体产品示例有(1)品质保持期限包括制造日在内大约5天左右劣化速度快的产品,每天实施检验。此时,作为安全系数,消费期限设定的对象产品以“保存可能期限-1日”作为设定示例。并且,对于检验的数据结果,要求在该产品销售期间一直保存。

2.听取“面包”制造销售企业的意见时,关于消费期限,由于期限一般为3~4天,安

全系数对于日期标示有影响的事例很少,并且,象调理面包这样的产品有时要考虑生产时刻的影响,所以也同时标示了生产时刻。

附件

「食品期限标示设定指南」策定讨论会构成委员名单

委员长米谷民雄国立医药食品卫生研究所食品部长

山本茂贵国立医药食品卫生研究所食品卫生管理部长

穐山浩国立医药食品卫生研究所食品部第三室长

工藤由起子国立医药食品卫生研究所卫生微生物部主任研究官

堀口逸子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公众卫生学讲座助手

门间裕 (财)食品产业中心企划调查部长

大木晃夫 (独)农林水产消费技术中心标示指导课长

食品营养标签规范问答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问答 一、基本定义和实施 1.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2.为什么我国要制订食品营养标签? 制定营养标签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和规范企业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 还有那些国家制订了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的管理工作已经受到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制订有关法规和标准,在保障本国人民身体健康、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调查的74个国家中,没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的国家只有19个(占25.7%),有法规的国家为55个(74.3%),其中10个国家强制性执行。早在90年代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就实施了营养标签管理;亚洲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都制定了营养标签管理。 4.营养标签给消费者会带来什么益处? 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预包装食品的营养组分和特征的来源,也是根据自己健康需要选择食品的根据;同时也是消费者保障自己的知情权益的一个手段。这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归结这个营养标签的好处在于: l 了解食品营养特点; l 选购食品指南; l 膳食平衡参考;

l 营养健康知识的来源; l 引导企业生产更多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 5.什么叫预包装食品? 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目前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大部分带有包装的食品都属于预包装食品。 6.什么是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食品标签的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制造者及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和贮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批号、食用方法、能量和营养素含量等等内容。 7.食品营养标签和食品标签是什么关系? 由上述定义可知,食品营养标签属于食品标签上的一部分内容。 8.是不是5月1号任何包装食品都要换包装了? 不是。 5月1号起食品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执行。当食品企业生产产品标示营养成分或者进行声称的时候,应当按照《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标示营养成分。如果不标营养成分,也不进行任何营养/功能声称,则不需要换包装。而且,2008年5月1日《规范》正式实施后,还将对食品企业设置一定过渡期使用原有库存标签和建立新的营养标签标示系统。 9.什么预包装食品可以被豁免? 以下几种情况的食品不必标示营养成分: ? 食品每日食用量不足10克(g)或10毫升(ml); ? 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 ? 包装的总表面积小于100平方厘米(cm2)的食品;

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食品营养标签解读和制作001 能解读营养标签并计算NRV 值 002 能解读食品原料和辅料配方003 能撰写产品标签说明书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005 能计算食品营养质量指数 006 能进行食品蛋白质营养评价 007 能进行食品碳水化合物营养评价 008 能进行食品脂肪营养评价 食品营养资料编写009 能根据食品营养特点,撰写产品宣传资料 010 能设计市场需求调查表 主要规定 《食品通用标签标准》(GB7718-2004) 强制性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期、产品标准号以及质量(品质)等级 非强制性标示:批号、食用方法、能量、营养素 《规范》仿照美国对健康声称的管理,要求营养素含量“高”、“强化”的食品及营养素补充剂标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并注明“超过该值对健康不利”; 功能声称使用固定用语模式有助于避免产品通过文字技巧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一、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 (一)范围 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所有预包装食品。 专类食品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二)必须标注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总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4、总碳水化合物; 5、钠 食品企业对第一款规定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素的标示应当比其他营养成分的标示更为醒目。 营养成分表 (三)可以标注的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4、胆固醇; 5、碳水化合物; 6、糖; 7、膳食纤维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8、维生素14种 9、矿物质14个 钠、钙、钾、镁、磷、铁、锌、碘、硒、铜、佛、烙、锰、钼。 标示上款规定的营养成分不得改变名称。

日本文学简史

日本文学简史 奈良时期(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8~12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12~16世纪) 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17~19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

美国食品标签指南

食品标签指南行业指南 2009年10月

目录 包括非约束性建议 1. 2. 3. 序言4 4 背景材料 一般食品标签要求 行业指南 食品标签指南 本《指南》代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该问题上的当前观点,并未产生或赋予任何人任何权利,亦未对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或公众产生任何约束力。您亦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只要该方法符合当前适用法律和条例的要求。如果您想讨论另一种方法,请联系负责落实本《指南》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如果您未能与适当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可拨打本《指南》扉页上的电话号码。 4. 食品名称 7 果汁 5. 内容物净含量声明14 6. 配料名单17 色素 食品致敏原标签 7. 营养成分标签25 基本信息 营养素标示 带有单独包装配料的食品/食品分类 标签格式/图表 一般信息 特殊标签格式 反式脂肪贴标 其他 服食量 免除情况/特殊贴标规定 8. 说明72 营养成分说明 健康说明 合格健康说明 结构/功能说明 9. 附录A:营养成分说明的定义87 10. 附录B:营养成分说明的附加要求 91 11. 附录C:健康说明95 12. 附录D:合格健康说明104

13. 附录E:其他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参考信息123 14. 附录F:计算适当营养物质每日使用量百分比124 15. 附录G:四岁以下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每日所需量125 16. 附录H:根据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四舍五入规定进行数值的四舍五 126 入

1. 序言 在一本类似本《指南》的文件中,不太可能事无巨细地回答所提出的每一个关于食品标签方面的问题,一般采用“问答”的形式解决最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本《指南》对绝大多数食品标签方面的问题给与了解答,并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关心的食品标签区域进行分类,其中本文件的目录可帮助您找到您所关注的食品标签问题。 根据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法律和规定,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得事先批准食物产品的标签。有关食物产品标签方面的问题,可咨询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营养产品、标识和膳食补充剂办公室的食品标签和标准工作人员(HFS-820),地址是5100 Paint Branch Parkway, College Park, MD 20740-3835, 电话:(301)436-2371。 2. 背景材料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主要负责确保美国在售食品的安全、健康并准确无误地贴上标签。该规定适用于国内所生产的食品以及从其他国家所进口的食品,《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C Act)以及《完好包装和标记法》是两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管辖的关于食品方面的联邦法律。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收到很多生产商、经销商以及进口商在食品生产、经销以及进口方面关于恰当标签的问题。本《指南》总结了这些法律和条例项下所必须出现的关于食品标签方面的相关事宜。为了有助于将法律诉讼和拖延降低到最低程度,建议生产商和经销商在美国生产销售食品之前全面了解美国的适用法律和条例。 《营养成分标签和教育法》(NLEA)是对《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修订,要求绝大多数食品必须具有营养成分标签,并要求所张贴的食品标签必须含有营养素含量说明,以及一些健康信息以符合具体要求。尽管zhi定了最终的条例,并最终反映在本《指南》上,仍会经常对这些条例进行修订。食品行业必须遵守当前食品标签方面的法律要求。所有新条例均在生效日期之前公布在联邦公报(FR)上,并编入每年的《美国联邦法规典籍》第21 篇。 (1)本《指南》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的营养产品、标识和膳食补充剂办公室编制。 上述文件代替1994 年9 月所颁布的原版本。 食品标签指南5

182日本药用辅料管理介绍

发布日期20070423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日本药用辅料管理介绍 作者霍秀敏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三部霍秀敏 一、药用辅料的定义 在药品制剂成型时,以保持稳定性、安全性或均质性,或为适应制剂的特性以促进溶解、缓释等目的而添加的物质称之为药用辅料。 日本药局方(日本药典)制剂总则的制剂通则(3)项中有如下规定:制剂时除特别规定的物质外,为确保制剂保存过程中的性状、品质及提高制剂使用的顺应性,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赋形剂、稳定剂、防腐剂、缓冲剂、矫味剂、助悬剂、乳化剂、芳香剂、助溶剂、着色剂、粘稠剂等辅料。但这些辅料不得影响制剂的剂量,或影响制剂的疗效及检验。此规定就是要求添加辅料制得的制剂即使稳定性和溶解性良好,但若有导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或影响其安全性,以及影响药品的质量判断时,仍不得使用。所以,对药用辅料的评价,除辅料自身的特性外,还应当结合对添加了该辅料制剂的整体评价。 二、《医药品添加物事典》(药用辅料手册) 《医药品添加物事典》中收载了已有的药用辅料,且均确认了用途和用量等,药用辅料名称项下记载的内容均已获批准。 三、研制药物制剂辅料使用的注意事项 1、添加的辅料具有药理活性 通常因制剂技术上的需要添加的成分为辅料,而出于药理作用需要添加的成分则为有效成分。如果因制剂技术需要添加某种辅料,且该辅料本身也具有药理活性,但只要其用量未达到该成分显示出药效的剂量时,仍可视为辅料。但是,当辅料的用量与药

用量相近(日用量为日常用量下限的1/5为标准)时,则视为有效成分。另外,以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作辅料时,产品不得暗示或标示这种成分的效果。 2、添加首次使用的辅料 对于辅料,使用前必须对其是否在药品中使用的情况等内容进行调研,以充分了解其安全性。《医药品添加物事典》对判断辅料是否有使用先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拟使用的辅料《医药品添加物事典》未收载,申请人应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因有些辅料有别名,因此,应先与药品管理当局沟通,确认其是否以别名注册。添加无使用先例;或有使用先例,但给药途径不同或用量超过先例用量的申请,按照新辅料管理。 3、对给药途径、剂型等有使用限制的辅料 3.1依地酸(EDTA)盐 3.1.1注射剂除依地酸钙钠和依地酸二钠外,原则上均不得使用。但对于非长期连续使用的药品(如碘造影剂),需根据安全性及使用该辅料必要性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3.1.2口服制剂:除依地酸钙钠外,其他不使用为宜。 3.1.3外用剂型(不包括以提高吸收为目的的佐剂):可以添加使用。 3.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3.2.1注射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不得使用。 3.2.2口服制剂、眼用制剂可以使用。 3.3五氯酚(PCP):口服制剂、外用制剂不得使用。 3.4硫脲: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不得使用。 3.5汞化合物 3.5.1氨基氯化汞不得使用。 3.5.2其他的汞化合物:口服制剂、注射剂不得使用。 原则上不得使用,因制剂及安全性方面有要求,并有充足理由不能用其他辅料替代的外用制剂除外。 3.6氯仿 不得使用,不直接用于人体的诊断试剂等除外。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标签上内容的要

美国食品药品经管局对标签上说明内容的要求 1、什么是营养素内容说明? 在食品标签上直接或间接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水平(如"低脂"或"富含燕麦麸")。营养素内容的说明也被认为是一种"描述"。 2、当营养素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须在食品标签上对其进行描述? 有关营养素水平详见附录A及B。 3、若食品药品经管局的规定中未包括某营养素内容的说明,是否可标在标签上? 若食品药品经管局有关规定中包括了某说明,则此说明标注时需与规则中的一致。生产厂家也应遵守以美国科学部门提出的权威性文件为依据的说明注意问题。其它说明禁止标注。 4、厂方在何处定义营养内容说明? 见有关文件。 5、营养内容说明在字体或标注形式上是否有要求? 有。营养内容说明的显著性不得超过产品特性(指食品名称)的2倍,字体不得超过食品名称的2倍。若在整体布局上该部分内容同食品名称相比过分强调,那么即使它使用的字体是恰当的,也视为违反了有关规定。 6、标注说明时是否还需要其它信息? 需要。所需的信息取决于说明及防止说明出现误导的相关内容。营养标签上注明的都应是实质性的说明内容。 7、什么是郑重声明? 它是为了引起消费者对食品中一种或几种营养成分的注意,此成分会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或影响与膳食相关的健康状态。当食品中营养值超过了规定界限,就应标上郑重声明。郑重声明的内容与营养信息的一致(?quot。见营养信息的钠的内容")。8、何时注明郑重声明内容? 标明了营养内容说明后,食品中含有下列营养素的一种或几种、且含量超过了下面每个通用规格的参考值或小于50克的小包装食品时标(主食食品有不同的含量限值,见第20条)。 脂肪13.0克 饱和脂肪4.0克 胆固醇60千克 钠480千克 9、在标签上如何标注郑重声明内容? 必须用清晰的粗大字体,与其它字体或图案区分清楚,字体应至少和净含量的一样大,并紧挨说明内容标注。 10、"紧挨"是什么意思? 是指在说明内容的后面,二者之间无简介或其它图案或装饰性内容。但允许在说明和郑重声明之间标注食品名称等相关内容(在所说明的内容中包括诸如"低脂切达干酪"等食

《食品标准》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主要规定 《食品通用标签标准》(GB7718-2004) 强制性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期、产品标准号以及质量(品质)等级 非强制性标示:批号、食用方法、能量、营养素 《规范》仿照美国对健康声称的管理,要求营养素含量“高”、“强化”的食品及营养素补充剂标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并注明“超过该值对健康不利”; 功能声称使用固定用语模式有助于避免产品通过文字技巧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一、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 (一)范围 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所有预包装食品。 专类食品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二)必须标注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总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4、总碳水化合物; 5、钠 食品企业对第一款规定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素的标示应当比其他营养成分的标示更为醒目。 营养成分表 (三)可以标注的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4、胆固醇; 5、碳水化合物; 6、糖; 7、膳食纤维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8、维生素14种 9、矿物质14个 钠、钙、钾、镁、磷、铁、锌、碘、硒、铜、佛、烙、锰、钼。 标示上款规定的营养成分不得改变名称。

(四)标注形式 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每100ml、每100g和/或每份中的实际“数值”标示。 营养素参考数值(NRV)的百分比按占每份含量的多少标示。 (五)具体见技术附件 1.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2.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 3.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第三课 日本人の笑い

日本人の笑い————狂言(日本人的笑——狂言) 啊,真累啊。我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电视里喜剧演员正在说些无聊荒诞的话题。无意中听着听着,不知何时竟被逗乐了,不一会便捧腹大笑起来。当笑声停下时,才发现,啊,太不可思议了,疲惫感竟然完全消除了。我想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很多吧。 笑使我们身心得到放松。无聊的人生莫过于没有笑声的人生。 人们常说日本人缺乏表情,性格阴郁等等。但其实日本人也是很喜欢笑的国民,长期以来我们日本人非常重视笑的文化。 眼下“漫才”和“落语”表演等艺术很受欢迎,其实最古老的喜剧表演艺术当属“狂言”。据说,“狂言”原本是在8世纪从近邻中国传到我国的,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在14世纪左右形成了独特的“狂言”艺术。“狂言”是运用当时口语化的语言和装扮,创造出滑稽效果的一种戏剧,与“能”一起上演。“能”以歌、舞为主体,华丽而庄重,正因此不可否认它严肃而略显死板的一面。因此,为了能让观众休息一下,在两场“能”表演的间歇插入一段滑稽逗人轻松活泼的表演。这种表演艺术就是“狂言”。 狂言与其说是在舞台上供人观赏的艺术,不如说是演员在舞台上直接面对观众说唱的艺术。如果演员有丰富的表现力,那么就算语言不通,观众也能够充分领会。尽管如此,狂言还是比其他传统艺术如歌舞伎、文乐、能。更晚一步被介绍到海外。被介绍到海外去的时间大概是30年前。 然而最近这种古典艺术作为日本人笑的本源,在美国开始受到关注。前几天NHK国际广播中报道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位美国女生写的一篇关于狂言的博士论文,其中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如果是欧美戏剧的话,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自始致终都表现的针锋相对,然而狂言却并非如此。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主任和仆人,无论怎样吵,结局似乎都会握手言和。” 我认为这是理解了日本人的本质的很有意思的看法。在狂言中,即使是描写争斗的场面,也不会彻底将对手逼上绝路。争吵过后一定会以圆满的结局收场。这样的世界被称为“和乐”,用英语来说,正相当于“握手言和”。 狂言的登场人物通常是一个稍显迟钝的老爷和一两个家仆。但主角并不是老

美国营养标签标示成分

美国营养标签标示成分 世界各国政府对食品的管理有两大目标:第一是确保供应的食品的安全和卫生;第二是防止经济欺诈。恰当标示,如实反映食品营养的信息,便于消费者判断产品价值,即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两方面,维护企业权益,防止假冒伪劣,净化市场。为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食品安全检查局(Foo 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FISI)制定了营养标签法规。在美国,分析食品化学组成的主要依据就是营养标签法规。1990年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utritio n Labeling and Education Act,NLEA)的颁布使营养标签更加完善。FDA要求对几乎所有食品实施强制性营养标签[1~2]。NLEA对营养标签的基本格式、内容、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取值规则均有明确规定。 一、美式营养标签的基本内容格式 (一)美国食品营养标签的标准形式

图1 营养标签实例1990NLEL 美国食品营养标签包括必须标示营养信息和自愿标示营养信息两部分。营养标签信息的标准形式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1)一份的量、每包份数; (2)除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外,每份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Amount Per Serving); (3)除糖和蛋白质外,每日量值百分率(%of Daily value); (4)占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百分率%(%Reference Daily Intake); (5)当食品含2000千卡(8368KJ)和2500千卡(10460KJ)热量时,有关营养成分日需要量的补充说明。 (6)能量换算指南。 (二)美国食品营养标签的简化格式

药事管理及法规整理-第三章-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

第三章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 第一节:药品及其管理分类 药品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管理分类: 1.传统药与现代药 传统药是各国、地区、民族传承的历史上的药物,包括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其发现、生产、应用均基于传统医学的经验和理论。我国的传统药有中药、民族药(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傣药等)。 现代药一般指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3.新药、仿制药、医疗机构制剂 新药(new drugs)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仿制药是指仿制国家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品种。 医疗机构制剂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4.国家基本药物、医疗保险用药、新农合用药 国家基本药物(national essential medicines)是指那些满足人群卫生保健优先需要、必不可少的药品。 医疗保险用药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所列且保险基金可以支付一定费用的药品。 新农合用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可以支付费用的药品。 公费医疗用药指公费医疗经费中可以报销费用的药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药品目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解读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解读 一、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目的和依据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做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充分考虑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与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关系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规定的相应内容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通用性要求,如果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特殊规定的,应同时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通用性要求和特殊规定。 三、标准修订的主要过程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承担标准修订任务。标准起草组多次组织专家研究,召开研讨会和专家咨询会,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意见。本标准通过卫生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0余条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标

准起草组逐一分析反馈意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处理,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本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五次主任会议审查通过,于2011年4月20日公布,自2012年4月20日正式施行。 四、标准修订完善的主要内容 (一)修改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两类预包装食品:一是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二是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不适用于散装食品、现制现售食品和食品储运包装的标识。 (二)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标准修改了“预包装食品”和“生产日期”的定义,增加了“规格”定义和“规格”标示方式。 (三)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标准增加了“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内容。 (四)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标准细化了食品添加剂标示要求,明确食品添加剂应标示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 (五)参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标准增加了食品致敏物质推荐性标示要求,以便于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选择食品。 五、关于预包装食品的定义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参照以往食品标签管理经验,本标准将“预包装食品”定义为: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

日本新食品标识法解读

日本新食品标识法解读 文章导读:2015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新《食品标识法》(2013年法律第70号)。该《食品标识法》整合《JAS》法、《食品卫生法》、《健康增进法》中食品标识相关内容,统一规定食品标识相关整体内容,具体的食品标识规则通过内阁府政令《食品标识基准》(2015年3月20日公布)来进行了规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日本新食品标识方法,食品伙伴网日韩信息组将分5期对新法做介绍和浅析,欢迎各位朋友一起交流、探讨。 一.日本新食品标识法概况 2015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新《食品标识法》(2013年法律第70号)。该《食品标识法》整合《JAS》法、《食品卫生法》、《健康增进法》中食品标识相关内容,统一规定食品标识相关整体内容。 具体的食品标识规则通过内阁府政令《食品标识基准》(2015年3月20日公布,共749页)来进行了规定。2015年3月末消费者厅发布通知《关于食品标识》(2015年3月30日消食表第139号,共405页)补充和解说了《食品标识基准》。同一天消费者厅还发布了《食品标识基准相关问答》(2015年3月30日消食表第140号,共553页)。为了正确理解日本食品标识制度,必须仔细研读这些庞大的情报。 2015年4月1日,日本实施新食品标识法时对该制度设定了过渡期。过渡期分别为加工食品和添加剂为5年,生鲜食品为一年半。就是说2020年3月31日生产的加工食品和添加剂可以适用旧标识基准;生鲜食品,2016 年9月31日为止可以适用旧标识基准;2020年3月31日销售的业务用食品可以适用旧标识基准。 设定过渡期是为了消耗旧包材和标签而设定,因此过渡期内应尽早适用新标识基准。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商品中不得混用旧标识基准和新标识基准。比如营养标识按照新基准标识,过敏原仍旧按照旧制度标识是不允许的,适用新标识基准时必须所有项目都得执行新基准。 二.新标识制度相对于旧制度旧的5大变更点 1.梳理了加工食品和生鲜食品的区分方法: 进行简单加工的划分到加工食品中,如干燥芒果归类到加工食品中。 2.修改了制造地固有号相关规定: 原则上同一个产品在两个以上工厂生产时允许使用,同时要求使用制造地固有号时注明客服联系方式和网址等。 3.变更标识框架: 1)标识可能展示板面小于30cm2时不可以省略安全性相关标识。 2)要求原材料和添加剂区分开标识。 4.修改过敏原标识规则: 以个别标识为原则并允许统括标识,统括标识时要求所有过敏原全部标识出来。废止特定加工食品及扩大标示规则。

FDA对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食品标签规定

FDA对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食品标签规定 食品标签的产生 当我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会被进口食品的花花绿绿的包装所吸引,但同时还会发现在大多数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会附有一个营养成分表,那么这个表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换言之,我们能从这些数字中得到什么样的商品信息呢? 如果您关注过这样的营养成分表,应该知道营养均衡的饮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休克、癌症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几率。为了掌握一个营养均衡、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配方,您就需要在购买食品前花几秒钟时间研究一下食品的营养价值,了解食品中所含各种营养成分,并思考一下该食品的营养和你及家人的健康的相互关系。 阅读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说明,能让您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并且让我们的饮食更科学化,能从科学饮食的角度出发,去比较和选择适合自身不同需要的食品。 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标签多见于美国和加拿大的食品。100多年前,在未对食品标签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之前,消费者对市面上所销售的食品的标签有诸多不满,因为包装上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消费者无法了解每种产品所含有的全部成分,也就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足够的信任度。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1924年颁布法规要求在美销售的食品外包装需列出具体产品成分,并严查具有误导消费者的产品说明。随后,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产品的净含量也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明示。 除了这些规定外,美国政府还建立了确定食品营养成分的体系。1973年,FDA出台法规要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标注食品中所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成分信息。 1990年颁布的《营养素标签与教育法案》对食品标签的改进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在随后的1994年,FDA颁布了《营养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案》,此法规主要有5个方面的改进。

日本新食品标识法解读

日本新食品标识法解读(5) 文章导读:2015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新《食品标识法》(2013年法律第70号)。该《食品标识法》整合《JAS》法、《食品卫生法》、《健康增进法》中食品标识相关内容,统一规定食品标识相关整体内容,具体的食品标识规则通过内阁府政令《食品标识基准》(2015年3月20日公布)来进行了规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日本新食品标识方法,食品伙伴网日韩信息组将分5期对新法做介绍和浅析,欢迎各位朋友一起交流、探讨。 本文中将介绍新《食品标识基准》中的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转基因声称和食品保质期相关标识方法。 一、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标识 新食品标识法要求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与原材料明显区分开标识,具体区分的方式有(1)原材料与添加剂用斜杠区分;(2)原材料与添加剂换行区分;(3)原材料与添加剂之间划横线区分;(4)原材料与添加剂专设栏区分等共四种,图一中给出了第一种和第四种区分方式的示例。 图1 原材料与添加剂区分实例 具体标识添加剂时,按照使用重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使用添加剂物质名称或物质名称和用途名并用标识。哪些特定添加剂使用简略名称;哪些特定添加剂需要并用用途名;同种类添加剂并用时如何标识等详细内容请参考消费者厅通知《关于食品标识》(2015年3月30

日消食表第139号)的添加剂相关附表。 加工助剂、生产带入品和补充普通食品生产中丢失的营养成分而使用的营养强化剂豁免标识。 添加剂相关附表连接:http://www.caa.go.jp/foods/pdf/150914_tuchi3-betu1.pdf 二、转基因声称 日本新食品标识法要求,转基因大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籽、棉花籽、紫花苜蓿、甜菜、番木瓜(Papaya)等8种农产品和以上述8种转基因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食品强制声称“转基因”,添加剂豁免转基因声称。主要原材料是指该加工食品所使用原材料中其量位于前3,同时其重量百分比占全重量的5%以上的原材料。 要求强制声称转基因的加工食品具体指利用普遍认可的最新的 检测技术在完成品中可以检出转基因来源的DNA或蛋白质的33个品种,具体品种参照表1《要求声称转基因加工食品品种目录》。其中不包括酱油和植物油,因为生产过程中转基因来源DNA或蛋白质被分解、去除,最终产品中不能检出转基因成分,与非转基因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的酱油、植物油质量上没有区别。但自愿声称“转基因”也可。 表1要求声称转基因加工食品品种目录

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

美国对食品安全制定的法律和安全标准 美国超市里的食品五花八门,不少进口自世界各地,但无一例外都用统一的格式标明营养成分、食用期限、可快速追查产品来源的编号、生产地区、厂家等等。肉类、海鲜等食品则有黑体“警告”二字打头的警示性标签,说明如果保存或加工不当可能滋生致病微生物。一些常用的调料或者食用油则用标签提醒消费者,产品的维生素C、维生素A、钙和铁等成分含量很少或者没有。这些警示标签和营养声明在字体大小、格式、印刷上都是整齐划一,印刷在包装袋的显著位置。 这些看似琐碎的标签背后是美国食品产业严格的安全标准。美国的食品产业庞大,每年的内销食品额2400多亿美元,进口食品额150多亿美元,但食品业在安全方面有着出色的纪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供应,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也很高。 这种安全感来源于时刻高效运转的联合监管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先进的检测手段,完备的安全评估技术以及每年数亿美元的科研投入,当然还有美国人强烈的法律意识。 美国进行食品管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以及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署(APHIS)以及环境保护署(EP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相当于最高执法机关,由超过两千多名医生、律师、药理学家、化学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具

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承担着最多的食品安全工作,每年监控的产品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 美国实行多部分联合监管制度,在地方、州、和全国的每一个层次监督食品的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售后行为等各个环节。地方卫生局和联邦政府的许多部门都雇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食品检查员以及其他食品科研专家,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加工厂、饲养场等方式,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联合监管体系。联邦和地方食品安全执法机构则通过签署协议、人员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联络。 与这种监管体系相对应的是涵盖食品产业各个环节、数量繁多的法律和产业标准。这些法律既有综合性的,如《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公共健康服务法》,也有非常具体的,比如《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色素添加剂修正案》、《婴儿食品配方法》、《联邦肉类检查法》。 美国食品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的制定,是建立在先进的食品科研水平上和每年数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投入基础上的。美国掌握有关键食品检测技术,拥有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比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世界领先,可检测360多种农药。依靠这些先进的技术,美国建立了先进、完善的食品监测网络,比如建立了近20年来动物性食品中农药DDT等残留量资料档案。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

食品标签法法规解读

摘要:从实施《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得出目前还存在的食品标签的问题:进口商对我国有关标签的标准不了解、不重视;进口食品名称标注不规范,以音译名代替产品全称;故意隐瞒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标签设计求美不求实,营养标签的标注常有错误;报检员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基础,从其内涵、审核内容及审核工作的开展三个方面浅析《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 关键词:问题;浅析;《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 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 以及一切说明物, 是向消费者表明食品特征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个标准化的食品标签, 反映着国家的水平、社会的文明和企业的素质。进口食品必须标注规范的中文标签,这是个涉及国家尊严和消费者权益的重大问题。国际上非常重视食品标签的管理工作,许多国家在上世纪70~ 90年代相继制定了食品标签技术法规,以帮助消费者选购食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食品标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对食品标签的管理也已经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加强对进出口食品标签的管理,保证进出口食品的质量,于2000年2月15日颁布了《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有关办法已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规包括四部分:总则、标签审核、标签检验、附则。总则主要是强调实施该法规的目的、食品标签的严格定义、适用范围及管理部门;标签审核包括审核所需的材料、审核项目;标签检验主要是说明检验内容;附则主要是强调了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以及违反该法规的处罚办法。需要强调的是:本办法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商检局、外经贸部1994年5月24日发布的《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试行)》(国检检函〔1994〕158号)和原国家商检局1994年4月21日发布的《进出口食品所附食品标签检验管理规定》(国检检〔1994〕112号)同时废止。 目前发现进出口食品的标签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进口商对我国有关标签的标准不了解、不重视。在收到的进口食品标签审核申请中,初次申报的标签几乎没有一个是合格的。检验检疫人员要经过反复解释说明,进口商才能将标签修改正确。 二是进口食品名称标注不规范,以音译名代替产品全称。如:奇卡噗卡口香糖和干白葡萄酒应两产签的正确名称,但进口商在申请标签审核时只有奇卡噗卡和蒙得茫东这样的产品名称,让人无法了解其真实属性。进口食品中只使用音译名而无产品全称的问题比较普遍,在标签审核中应引起重视,必须加以纠正。 三是故意隐瞒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如某公司申报的韩国糖果标签,其配料表中并未标注含有色素,但从样品呈现鲜艳的黄色可初步判断,糖果中添加了人工色素。经对其进行人工色素日落黄的检测,判定此食品含有人工色素。另在申报的方便面食品标签中,也存在食品中含有面质改良剂而未在标签中标注的问题。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食品中也比较常见。食品添加剂是重点监管项目,外商故意隐瞒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四是标签设计求美不求实,营养标签的标注常有错误。由于标签设计人员多数是美术设计人员,对标签的要求和产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容易造成一些专业知识上的错误。尤其是国外客户提供的标签, 因对我国有关标签的法规、标准不熟悉, 更易产生一些不应有的错误。如某公司出口的酥饼为芝麻和麦芽糖黏

120401311-齐欣-日本医疗器械监管法规

日本医疗器械监管法规 卜庆峰日本医疗器械监管体系 日本医疗器械的制造、销售与维修,依据日本“药事法”和相关法令有严格的限制。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进行医疗器械监管的国家,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管法规是修改后的《药事法》(Pharmaceutical Affairs Law, PAL),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生效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主要有《药事法实施令政令第232 号》及《药事法实施规则厚生省令第101 号》。 日本的《药事法》(PAL)起源于1943 年(昭和18年),主要是对医疗用具在人体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规范,1948 年(昭和23年)与化妆品等法规合并。在2005 年前使用的《药事法》是1961 年颁布的《药事法》(PAL),其间在1994 年进行过一次大幅度的修改。随着科学的进步,制造工艺的提高,以及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大量的医疗器械都已经是高度自动化,因此,在2002 年日本有关管理部门决定对当时执行的《药事法》(PAL)再进行一次修改。 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药事法》(PAL)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新《药事法》(PAL)把原先的“医疗用具”改为“医疗器械”,更能准确的表达现在的医疗市场出现的大量智能化电子器械、设备的概念。其次,把医疗器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按危险程度进行划分等级,强化在日本市场销售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安全性,制订完备的法律条例以确保生物制剂的安全。对医疗器械企业和许可划分更细,更加明确市场的责任、强化售后的安全服务及国际合作。第三,特定保养管理医疗器械有了新的规定。特定保养管理医疗器械在旧法里,只有在修理时,才有相关规定要遵守。而在新《药事法》(PAL)中,将该类器械的管理延伸到销售和制造业,即除了在维修时要注

美国对标签上说明内容的要求

美国对标签上说明内容的要求 【发布单位】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1、什么是营养素内容说明? 在食品标签上直接或间接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水平(如"低脂"或"富含燕麦麸")。营养素内容的说明也被认为是一种"描述"。 2、当营养素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须在食品标签上对其进行描述? 有关营养素水平详见附录A及B。 3、若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规定中未包括某营养素内容的说明,是否可标在标签上? 若食品药品管理局有关规定中包括了某说明,则此说明标注时需与规则中的一致。生产厂家也应遵守以美国科学部门提出的权威性文件为依据的说明注意问题。其它说明禁止标注。 4、厂方在何处定义营养内容说明? 见有关文件。 5、营养内容说明在字体或标注形式上是否有要求?

有。营养内容说明的显著性不得超过产品特性(指食品名称)的2倍,字体不得超过食品名称的2倍。若在整体布局上该部分内容同食品名称相比过分强调,那么即使它使用的字体是恰当的,也视为违反了有关规定。 6、标注说明时是否还需要其它信息? 需要。所需的信息取决于说明及防止说明出现误导的相关内容。营养标签上注明的都应是实质性的说明内容。 7、什么是郑重声明? 它是为了引起消费者对食品中一种或几种营养成分的注意,此成分会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或影响与膳食相关的健康状态。当食品中营养值超过了规定界限,就应标上郑重声明。郑重声明的内容与营养信息的一致(见营养信息的钠的内容")。 13、对郑重声明字体的要求是否有例外? 有。若说明的字体不小于表述净含量字体的2倍,则郑重声明字体的大小为说明部分的一半,但不得小于1/16英寸。 14、极小包装上的郑重声明字体的要求是什么? 若包装上供标注的面积小于3平方英寸,且此食品是供餐馆使用的单规格小包装,郑重声明字体的高度可为1/32英寸。 15、当不需标明指定说明部分,是否还可以省略其它内容? 可以。当说明部分和营养信息标于同一面上,则可不用标郑重声明部分。 16、如果在一个平面上标注几条说明,是否每标一条说明还需再标上郑重声明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