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环境监测工试题库三级Word版

水环境监测工试题库三级Word版

水环境监测工试题库三级Word版
水环境监测工试题库三级Word版

一、选择题

( B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A. 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 pH

( B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 C )3.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

A.消解、蒸馏、萃取

B.消解、萃取、蒸馏

C.消解、蒸馏、挥发

D.蒸馏、消解、萃取

( A )4.测定溶解氧时,所用的硫代硫酸钠溶液需要()天标定一次。

A.每天

B.二天

C.三天

D.四天

( C )5.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B.三价

C.六价

D.零价

6.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为( A )。

A、N和P

B、C和S

C、C和P

D、N和S

7. 填充色谱柱的制备中,载体的涂渍正确的是( C )。

A、把固定液和载体一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B、先将载体全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

C、先将固定液全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载体

D、把有机溶剂和载体一起溶解在固定液中

( B )8.河流水面宽50~100m,设置()条垂线。

A.1

B.2

C.3

D.4

9. 河流采样削减断面宜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C )米以外河段上。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5000米

10. 主动遥感的激光可以穿透约( D )米以上的水层,可监测地表水中的染料,烃类等20多种化学毒物。

A、5m

B、10m

C、20m

D、30m

( D )11.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作保存剂。A.磷酸 B.硝酸 C.氯化汞 D.MnSO4和碱性碘化钾

( C )12. COD是指示水体中()的主要污染指标。

A.氧含量

B.含营养物质量

C.含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量

D.无机物

( A )13.BOD5的含义是()。

A.五日生化需氧量

B.水中悬浮物

C.化学需氧量

D.溶解氧

( D )14.对测定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4,加入(),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A.NaSO4

B.NaNO3

C.HgCL2

D.CuSO4

15. 下列水质指标中BOD5、浑浊度、悬浮物、COD、总硬度,常用于污水的水质指标是:( D )。

A、BOD5、COD

B、游离余氯、总硬度、浑浊度

C、BOD5、CO

D、浑浊度 D、BOD5、COD、悬浮物

16. 用于测定水中的硝酸盐氮的方法是( C )。

A、凯氏法

B、纳氏试剂光度法

C、酚二磺酸光度法

D、碘量法

( B ) 17. 0.10mol/LNa2CO3溶液的pH值为(Ka1=4.2×10-7、Ka2=5.6×10-11)()。

A.10.63

B.5.63

C.11.63

D.12.63

( C ) 18.已知在25℃时铬酸银的溶解度为6.5×10-5mol/L则铬酸银的溶度积为()。

A.6.5×10-5

B.4.2×10-9

C.1.1×10-12

D.2.7×10-13

19. 一河流某点上游不远处有生活污染源正在排污,则该点水样测得的各类氮素化合物中,氮的大部分是以( B )形态存在的。

A、硝酸盐氮

B、有机氮

C、亚硝酸盐氮

D、总氧化氮

20. 为测定痕量金属而采集水样时,应选用( A )材料制的容器。

A、聚乙烯

B、钢化玻璃

C、不锈钢

D、普通玻璃( C )21.在下列情况中属于样品流转中常遇到的问题是()。

A.没有检测方法

B.由于共存物的干扰无法用现有检测方法

C.由于对检验目的和来源不清,不知选用什么检测方法好

D.检测结果无法判定

( A ) 22.采用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得到的分析用水,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工作,属于()。

A.三级水

B.二级水

C.一级水

D.等外水

( C )23.仪器分析中所使用的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滴定溶液,应()。

A.纯度在化学纯以上的试剂配制

B.纯度在化学纯以下的试剂配制

C.使用基准物或纯度在分析纯以上的高纯试剂配制

D.纯度在分析纯以下的试剂配制

( C ) 24. EDTA的各种浓度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有效期为()。

A.1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 C ) 25.用草酸钠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时,指示剂是()。A.甲基橙 B.酚酞 C.高锰酸钾 D.试亚铁灵

( C ) 26.用氧化锌基准物标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时,指示剂是()。

A.酚酞

B.XO

C.铬黑T

D.甲基红

( C )27.填充色谱柱的制备中,载体的涂渍正确的是()。

A.把固定液和载体一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B.先将载体全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

C.先将固定液全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载体

D.把有机溶剂和载体一起溶解在固定液中

( C ) 28.原子吸收分析属于()。

A.紫外吸收

B.分子吸收

C.原子吸收

D.红外吸收

( C ) 29.如果空心阴极灯的阴极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这种灯只能测定()。

A.所有元素

B.2-3种元素

C.一种元素

D.多种元素

( C ) 30.校准滴定管时,由在27℃时由滴定管放出10.05mL水称其质量为10.06g,已知27℃时水的密度为0.99569 g /mL,在27℃时的实际体积为10.10 mL ,则校正体积为()。

A.-0.04

B.+0.04

C.+0.05

D.-0.05

31、因排放含镉废水污染了土壤和作物而造成危害人体的公害事件

B

A.日本水俣病事件

B.日本骨痛病事件

C.日本米糠油事件

D.四日市哮喘事件

32、1953年在日本出现的“水俣病”的致病性物质为(1)。(1)甲基汞(2)汞(3)大分子量烷基汞

33、哪种对于减少系统误差的办法无用: C

A:仪器校准;B:空白实验;C:增加测量次数;D:标准物质对比分析。

( D )11.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的作用是()。

A.控制水中的 pH值

B.防止生成沉淀

C.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D.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 D ) 34.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作保存剂。

A.磷酸

B.硝酸

C.氯化汞

D.MnSO4和碱性碘化钾

( C ) 35.下列离子中,会对碘量法造成干扰的是()。

A.镁离子

B.铁离子

C.亚硝酸根离子

D.钠离子

( C )36.关于水样的采样时间和频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较大水系干流全年采样不小于6次

B.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3次

C.采样时应选在丰水期,而不是枯水期

D.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

( D )37.在测定BOD5时下列()废水应进行接种。

A.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废水

B.较清洁的河水

C.生活污水

D.含微生物很少的工业废水

( C )38.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酸()。

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大

( B ) 39. 0.20mol/L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HAc=1.8×10-5)()。

A.2.7

B.2.72

C.2.722

D.5.44

( C )40.在下列吸附中,属于化学吸附的是()。

A.人身上附着的烟味(本人不吸烟)

B.往人身上喷的香水

C.用氢氧化钾分析CO、CO2混合气

D.用活性碳在-195℃提纯液氮大

41. 用( A )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

A、0.025moL/L

B、0.075moL/L

C、0.15moL/L

D、

0.25moL/L

4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污染物按性质分两类,下列不属于一类污染物的是( D )。

A、总汞

B、总铬

C、总镉

D、总磷

43.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来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D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校正

D、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4. 对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不宜选用( C )方法。

A、叠氮化钠修正法

B、高锰酸钾修正法

C、碘量法

D、氧电极法

45. 在地下水质监测采样点的设置上应以( B )为主。

A、泉水

B、浅层地下水

C、深层地下水

D、第四纪

46、河流采样断面垂线布设是:河宽≤5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河宽>100m的河流,在设条垂线;河宽50-10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

(1)中泓,一;(2)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两。(3)左、中、右,三;

答:(1)(3)(2)。

47、用船只采样时,采样船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①上游②逆流③下游④顺流答:③②。

48、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对行政区域可设(对水系源头)或(对过境河流)或、(若干)和入海口断面或出境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10km),还应设削减断面。

① 对照断面②背景断面③控制断面④入境断面答:②④①③。

49. 下列不属于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的污染物是( A )。

A、锌及其化合物

B、三硝基甲苯

C、苯酚

D、铬及其化合物

50. 下列物质中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 C )。

A、镉

B、铜

C、酚

D、铅

51.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D )。

A、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B、在某一时段内,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得的瞬时水样等体积混合

C、在某一时段内,在不同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

D、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

52. 仪器分析中所使用的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溶液,应选用( C )的试剂配制。

A、纯度在CP以上

B、纯度在CP以下

C、使用纯度GR或AR以上

D、纯度在AR以下

53. 用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 B )。

A、增加溶液总离子强度,使电极产生响应

B、络合干扰离子,保持溶液总离子强度,弥补水样中总离子浓度与活度之间的差异

C、调节水样酸碱度

D、中和强酸、强碱、使水样pH值呈中性

54、测定含氟水样应是用_________贮存样品。

①硬质玻璃瓶②聚乙烯瓶答:②。

55、测定含磷的容器,应使用——或——洗涤。

①铬酸洗液②(1+1)硝酸③阴离子洗涤剂答:

①②。

56、测定总铬的水样,需加( )保存,调节水样pH( )。

①H2SO4;②HNO3;③HCl;④NaOH⑤小于2 ⑥大于8

答:②⑤。

57、冷原子荧光测定仪的光源是( C )。

A、空心阴极汞灯

B、高压汞灯

C、低压汞灯

D、无极放电汞灯

58. 测定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的作用是( D )。

A、控制水中的 pH值

B、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C、防止生成沉淀

D、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环境监测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于37℃经24h培养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4.指示生物: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5.噪声: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检验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小于0.5m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 水深二分之一处_,当水深_5m~10m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上0.5m处_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浓缩水样、消除干扰。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14.2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布点法、棋盘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doc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 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7分) 2、取水样100ml 监测其COD,按标准方法将水样和空白样加热回流,滴定时水样消耗浓度为0.1mol/L的硫酸亚铁铵30ml,空白样消耗48.5ml,试计算此水样中COD的含量。(以O,mg/L表示)(M1/2O=8)(8分) 3、采集大气中SO2样品60.0L,采样现场气温32℃,大气压98KPa,将样品用吸收液稀释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50 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X )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X )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X ) 5、测定PH值的样品可放臵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X )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02时,当显色温度在20C± 2C,比色皿为lcm 时,要求试剂空白 液不应超过0.03 吸光度。(X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X )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 定。(“)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10、在K2Cr2O7法测定COD勺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X )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卩m滤膜过滤,其滤液消解供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

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测定。(X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X ) 14、测定挥发酚的NH3-NH4CI缓冲液的pH值不在10.0 ± 0.2 范围内,可用HCI或NaOH调节。(X )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X )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V ) 17、pH 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X )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C度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5g 。( X )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卩mi ( V ) 20、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X ) 21 、测定水样浊度超过100 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 50.0mI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V ) 22、硫酸肼有毒、致癌! 使用时应注意。( V ) 23、测定水中砷时,在加酸消解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溶液如变黑产生正干扰。( X ) 2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 X ) 25、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 0.05?0.3mol/L(1/2H2S04),酸度高时,显色快,但不稳定。 (V ) 26、测汞水样既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也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X ) 27、EDTA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l:1 的螯合物。( V ) 28、在pHl0 的溶液中,铬黑T 长期臵入其内,可被徐徐氧化,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50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5、测定PH值的样品可放置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当显色温度在20℃±2℃,比色皿为lcm时,要求试剂空白 液不应超过0.03吸光度。(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10、在K2Cr2O7法测定COD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μm滤膜过滤,其滤液消解供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测定。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14、测定挥发酚的NH3-NH4Cl缓冲液的pH值不在10.0±0.2范围内,可用HCl或NaOH调节。(×)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17、pH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度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5g。(×)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μm。(√) 20、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21、测定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50.0m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2、硫酸肼有毒、致癌!使用时应注意。(√) 23、测定水中砷时,在加酸消解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溶液如变黑产生正干扰。(×) 2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 25、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0.05~0.3mol/L(1/2H2S04),酸度高时,显色快,但不稳定。(√) 26、测汞水样既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也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 27、EDTA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l:1的螯合物。(√) 28、在pHl0的溶液中,铬黑T长期置入其内,可被徐徐氧化,所以在加入铬黑T后要立即进行滴定。(√)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14.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C、优先 D、综合 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

2019环境监测习题(配答案解析)

精心整理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4.指示生物 5.噪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___ 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 3 的共存干扰组分 4 5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_; 7.将______;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精心整理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或f>20000Hz C、f<200Hz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C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角应是(c) A.不大于45o B.45o C.不大于30o 7. 种(d) A. C.真空冷冻干燥 D.高温烘干 8.c)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9.释水的)mg/L. 10.(d)。 A. 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法D.校正面积归一法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定烟尘浓度时必须等速采样,而测定烟气浓度时不需等速采样。(x) 2、污水中BOD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x)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x) 5、全压、动压和静压都是正值。()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2.空白试验3.细菌总数4.生物监测5.静态配气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 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_ ;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 ________; 5.氰化物造成人即刻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 __________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 _______;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 __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A、 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 20Hz<f<20000Hz B、f<200Hz 或 f>20000Hz C、f<200Hz 或 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A、消解、蒸馏、萃取B、消解、萃取、蒸馏 C、消解、蒸馏、挥发 D、蒸馏、消解、萃取 6.大气采样器主要有()等部件组成 A、收集器 B、压力计 C、抽气泵 D、温度计 E、流量计 7.关于COD测定,正确的描述有(); A、试亚铁灵为指示剂 B、加HgSO4掩蔽Cl- C、加Ag2SO4 D、加热回流30分钟 E、消耗的氧化剂为O2 8. 在水样中加入 __________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9.水环境监测对象应包括(); A、地表水 B、地下水 C、饮用水 D、工业污水 E、降水 10.我国空气质量标准是以()℃,()kPa时的体积为标准状态的。 A、20 B、0 C、25 D、101.325 E、760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定烟尘浓度时必须等速采样,而测定烟气浓度时不需等速采样。()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 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 A A 。分贝符号为“d 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11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12遥感监测:是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检测手段。 13 突发事件:是指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害。或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计划或者认识范围以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 14 环炉检测技术:是将样品滴于圆形滤纸的中央,以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样品,借助于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利用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洗出,并通过环炉加热而浓集在外圈,然后用适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达到分离和测定的目的。 15 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是监测常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控制分析数据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围内,保证常规分析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

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1(检测公司) 姓名:得分:阅卷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m处和 m 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 3.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 4.地下水采样前,除、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细菌类 5.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 6.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性和性。 答案:干扰物质均匀代表 7.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材质)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聚乙烯塑料 8.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和,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答案:酸碱生物抑制剂 9.文字描述法适用于天然水、水、水和水中臭的检验。②答案:饮用生活污工业废 10.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避免受影响。 答案:读数气温 11.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和时,透明度便降低。④⑤答案:悬浮物胶体 12.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被散射或吸收。①② 13.测量水的pH值时,应适当进行搅拌,以使溶液均匀并达到电化学平衡,而在读数时,则应,,以使读数稳定。④ 答案:停止搅动静置片刻 14.当水深大于 cm、流速不小于 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答案:10 15.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 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 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 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答案:0.1~0.001 0.0001 0.01 16.沉淀按其物理性质的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答案:晶形无定形 二、判断题(每题分,共15分) 1.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答案:错误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全

环境监测习题 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P2 填空: 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作用、相加作用和作用。(抗拮、相乘) 2.环境监测具有、和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3.监测工业废水的一类污染物,在布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布设采样点。(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污单位总排放口) 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种化学类别,共种有毒化学物质。(14 68) 简答: 1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或应急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的对象不同可将环境监测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 2.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6类。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级。 3.什么是优先污染物,具有什么特点?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的污染物进行筛选并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所说的优先过程。那么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illutants)。 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较大的污染物,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污染物。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混合水样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浊度反映水中的不溶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酸度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碱度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SS 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摄氏度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 氨氮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的氮。 污泥体积指数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 填空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题库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17、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18、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19、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20、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21、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2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

环境监测试题答案精选范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环境监测学年学期:2016-2017-1 试卷类型:A卷考试时间:2016-12-11 专业年级:环境科学专业2014级1-2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15分) 1、优先监测:经过优先选择对环境中潜在危险大(难降解、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大和三致物),出现频率高、残留多,检测方法成熟的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人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的恢复到原来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空气污染: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4、渗滤液: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而组成的物质。 5、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做出的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 6、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被人们抛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常规监测(例行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和研究性 监测。 2.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如果要评价一个完整的水系的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增设背景断面。 3、环境空气监测采样系统由收集器、流量计以及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4、危险废物特性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其他毒性。

水质采样试卷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水质采样A)姓名 一、填空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 或。 2.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3.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m处和m 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m处。 4.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之处。 5.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6.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次。 7.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8.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9.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m,井(孔)口安装,孔口地面应采取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10.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采样一次。 二、判断 1.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2.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3.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 4.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4处采样。( ) 5.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 6.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水样的DO,消耗L的Na2S2O3,该水样的DO(O2,mg/L)为。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环境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2019环境监测岗位职业技能考试试题题库汇总

2019环境监测岗位职业技能考试试题题库汇总 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中,读数完毕后,将采样枪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传感器至仪器读数在()mg/m3以下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 A、1 B、15 C、20 D、50 答案:C 2.定电位电解法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时,要求进入传感器的烟气温度不得大于()℃。 A、20 B、40 C、100 D、120 答案:B 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B、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

业区和农村地区 C、特定工业区 D、一般地区 答案:B 4.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A、10 B、20 C、30 D、40 E、50 答案:E 5.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口周围()空间,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在采样口周围要有()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A、90°,180° B、180°,90° C、270°,180° D、180°,270° 答案:C

6.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μm的尘粒。 A、大于10 B、小于10 C、大于20 D、大于30 E、大于100 答案:D 7.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保存。 A、常温条件下 B、冷冻条件下 C、20℃ D、4℃条件下冷藏 答案:D 8.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A、干燥器内 B、采样盒 C、-20℃冷冻箱内 D、冷藏室中 答案:C

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试题集

本书按照要素或对象、手段和项目进行了分类,按要素或对象设章、按类设节,有关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一、分类原则 按照要素或对象分为六大类,即水和废水、酸沉降、海水、噪声和振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 每大类中,结合监测程序(如采样和现场监测等)、监测手段(如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和监测项目进行分类,将技术上有共性的 监测项目合在一类,并按照监测手段设立了基础知识试题,各监测项目特定的技术要求包括在各自的专项试题中。 二、分类号 顾名思义,分类号是分类的编号。分类号由“英文字母+系列号”构成。 英文字母采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表示:水和废水用“W”(water)表示, 酸沉降用“P”(precipitation)表示,海水用“S”(seawater)表示,噪声、振动用“N”(noise)表示,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用“V”(vehicle)表示,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中有害物质用“M”(material)表示。 系列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顺序数字表示,例如W1、W20等;另一种是包括基础知识的情况,系列号中包括两部分数字,中间用“-”分开,即为“XX-YY”形式,XX表示顺序数字,YY为“0”表示基础知识,其他数字表示各监测项目的专项知识,例如W3-0表示重量法的基础知识,W3—1表示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专项知识,W3-0和W3—1一起构成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试题。 基础知识试题是该类的公用基础知识试题,专项试题是除基础知识以外的、与具体监测项目相关的试题。 三、监测方法 每个分类号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监测方法,以“主要内容”的形式列在各类试题之前。部分试题后面标注的顺序号(即①、②等),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具体监 测方法的对应关系,以便于了解试题内容的出处:试题后面没有标注顺序号的,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所有监测方法均有关。一道试题后面有多个顺序号标注的,表示该试题与多个监测方法相关,即多个监测方法都涉及该试题内容,属于一题多用。

环境监测试题_及答案__共享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大家共享! 《环境监测》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在水中溶解氧测定时,当有Fe2+离子干扰时,用KMnO4氧化Fe2+,消除干扰,过量的KMnO4用草酸钠除去,生成的Fe3+用KF掩蔽。 4.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映,从而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5.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即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3—0.5m处_,当水深_5—10m 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处,河床上1m处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消除干扰,浓缩水样;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LaF3_; 5.****物造即刻中毒的原因是与高铁血红蛋白酶结合结合,使之失去传递氧的功能,致人窒息而死亡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型布点法;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二本碳酰二肼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__1.5m 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9.7×10-3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89dB

水环境监测工理论试卷初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水环境监测工》理论试卷(初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2、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ε越大,则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3、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水温、PH、电导率、浊度和溶解 氧,即常说的五参数。 4、国家颁布水质PH值的测定标准方法是玻璃电极法。 5、一般来说,第一类污染物危害比第二类污染物大,一次污染物毒性比第二次污染物小。 6、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 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7、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中,平行样分析只能反映数据的精密度,不能 表示数据的准确度。 8、水中的氨氮是以游离(NH3)或铵盐形式存在的氮。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法和滴定法。 9、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进行蒸馏时,氨氮吸收液是硼酸。 10、为使硝酸盐标准贮备液有一定的稳定时间,需在溶液中加入三氯甲烷作 保存剂,至少可稳定6个月。 11、水中的氰化物分为简单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两类。 12、测定氰化物的水样,如含氧化剂(如活性氯),则应在采样时,加入相当量的亚硫酸钠溶液。 13、在测定化学需氧量的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转化为CO 和HO。22 14、水中亚硝酸盐对测定化学需氧量有干扰,应加氨基磺酸进行消除。 15、含酚废水的保存用磷酸酸化,加CuSO是抑制微生物氧化作用。4 1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方法标准有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17、硫化钠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应贮存于棕色瓶中保存,但应在临用前标定。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C、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所得到的样品称为(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瞬时水样 B、混合水样 C、综合水样 D、平均水样 2、下列哪项不是用于准确度的评价方法?(B) A、加标回收率 B、标准偏差 C、相对误差 D、绝对误差 3、某水样加标后的测定值为200ug,试样测定值为104ug,加标值为100ug,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