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部工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分部工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分部工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分部工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分部工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4)

三、溢洪道***完成主要工程量 (4)

四、图纸目录 (5)

五、施工综述 (5)

六、试验检验 (5)

七、质量评定情况 (6)

八、碱骨料控制情况 (6)

九、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 (6)

十、施工大事记 (6)

十一、工程质量自评 (7)

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玉滩水库设计和校核洪水位分别为351.60m和353.32m,相应泄量分别为3084m3/s和3569m3/s。溢洪道轴线呈直线布置,与坝轴线交角为112°37′,全长540.20m,包括引渠、控制段、泄槽、消力池、海漫、抛石防冲槽等。溢流堰总净宽36m,分3孔,每孔净宽12m,溢流前缘总净宽44m。

***是溢洪道经消能防冲段—消力池后的出水渠,目的是将水流平直顺畅地排向下游河道。***全长80米(桩号0+309.5—389.5),轴向235°。两侧边墙以5°角向外扩宽至70米,底板的纵坡采用i=0.05,底高程由314.71m降低至310.71m。底板为厚度0.5m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加强基础的抗浮稳定性,采用地基锚杆锚固措施。边墙采用扶壁式挡土墙和悬壁式挡土墙,亦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开挖平面尺寸80m×80m。

***的开挖工作始于2009年3月,采用机械开挖的施工方法。临近保护层采用浅孔密爆,并预留保护层40-50cm。6月1日开始进行保护层的开挖,采用风镐和人工撬挖的施工方法,至设计高程经现场检验,不符合设计要求,继续开挖,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地质变化原因导致基础石方超挖。并及时进行基坑封闭。至9月11日完成该段全部开挖和垫层浇筑任务。

2.溢洪道***基本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地貌多属濑溪河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为耕地。北东—东面高(左侧),地形属山坡及坡脚,基坑开挖后左侧形成岩坡,设计坡比1:1,坡高10-15m,右侧为土坡,设计坡比1:1,坡高7-8m。地基为倾向下游的岩石地基,坡比i=0.05。坡面和地基按要求开挖成形,建基面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2岩性及分布

根据开挖揭露,开挖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土层和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岩层s2),第四系与侏罗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现自上而下分叙如下:

(J

2

①新生界第四系土层:

土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在原地残留或经过搬运在自然环境下沉积形成的,本区为全新统近期产物,按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两种:

A、第四系冲洪积粉质粘土:灰-褐黄色,团聚结构,层状构造。稍湿,可塑--硬塑状,含有机质和腐质植物根枝,有臭味。粉砂质含量局部增大,偶含植物残块。该层厚度2-7米,分布于濑溪河一级阶地上。随着溢洪道开挖而清除。

B、第四系坡残积粉质粘土:褐黄--紫红色,团聚结构,稍湿,可塑-硬塑状,干强度

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中等,局部含砂岩碎块石。主要分布于山坡及坡脚一带,厚度

0.4-3米。

②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岩层:

该套岩层该段出露岩层情况,自上而下分两层叙述如下:

A、第二层砂岩(J

s2-2):

2

为浅灰~紫灰色厚层砂岩,粉细-细粒结构,中厚-厚层状。底部普遍含有石膏脉,单层脉厚度一般1~2mm。矿物组合中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其次为云母和岩屑。粉细砂状结构,本层在***岩性变化较大,厚度变薄,相变为以泥岩为主的岩性结构(参见剖面图)。局部夹透镜状和条带状粉砂质泥岩。该层分布于左侧边坡。

s2-1):

B、第一层泥岩(J

2

紫红色、暗紫色和砖红色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该类具有岩石岩性软弱,力学强度低,暴露于空气中易失水干裂,遇水软化等工程特性。该层厚度不祥,***基础位于此层上,该层厚度不祥(岩性以泥岩为主)。

2.3地质构造

该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东部,属川中褶皱带珠溪背斜的北东倾伏端,轴向北东,岩层基本水平,产状350-0°∠1-4°,岩层平缓,基本水平。

s2-1主要发育两组裂隙:一组产状220-280°∠60-90°,延伸一般3-15米,最长32 J

2

米,间距一般0.5—3米,在泥质粉砂岩中极为明显,一般裂面平直,闭合-微张,无充填,多呈铁锈色。在泥岩中局部夹泥质,厚2-5mm,最大达30 mm;另一组产状330°∠70-90°,闭合-微张,延伸一般5-15米,间距一般1-4米,在泥质粉砂岩中明显,局部地段密集。一般裂面平直,闭合-微张,无充填,多呈铁锈色。

该项目按设计10-12m分缝,缝设橡胶止水带。封面设2cm后闭孔塑料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C35,防渗等级为W6,防冻等级为F50。钢筋为Φ16、20、22、32,其间距为@140,钢筋净保护层为5、10cm。

整个溢洪道工程受移民征地的影响,开工时间晚,工程施工进度比较滞后。开挖与坝体填筑进度不匹配,导致石渣堆料储备困难,投入堆渣平场的设备数量增加。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加快推进玉滩水库工程建设的专题会议纪要”。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分部与其它分部工程形成交叉作业;受条件限制,混凝土浇筑温控难度亦大。各分部工程同时施工,干扰大,时间紧,任务重,得改变常规施工方案,特别是混凝土入仓方式最为关键。为了达到2010年5月溢洪道具备参与泄流条件为节点目标,根据混凝土的总量,和时间来确定日浇筑量,仓位多,每仓的浇筑量小,要达到这个

节点目标,采用泵送入仓的方式才能满足要求。

二、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分部工程隶属于溢洪道单位工程第六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代号II-6),***分部工程共划分为6个单元工程:

三、溢洪道***完成主要工程量

四、图纸目录

***设计施工图纸目录

五、施工综述

1、设计执行情况

我单位在进行***分部工程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但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及时上报监理部、设计、业主后,进行以下几个工程施工变更:

1.1、混凝土配合比变更:溢流面(C40F50W6一级配泵送)、扶壁式挡墙(C40F50W6一级配泵送)、底板(C40F50W6一级配泵送)。

1.2、调整混凝土细骨料由原设计的中粗砂变更为细度模数1.4左右的河砂。

1.3、***锚杆增加长度的变更。

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6.1、原材料检验

1、水泥原材料共检验6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2、碎石原材料共检验12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3、砂原材料共检验6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4、钢材材料共检验8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5、橡胶止水带检验1组,检测结果合格;

6、闭孔塑料板检验一组,检测结果合格;

7、φ200塑料管检验一组,检测结果合格;

8、φ300塑料管检验一组,检测结果合格;

9、粉煤灰检验一组,检测结果合格。

6.2、中间产品检验

1、砼检验

1)、C10垫层砼共检验57组,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2)、C25F50W6混凝土共检验48组,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3)、C35F50W6混凝土共检验38组,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4)、C40F50W6混凝土共检验12组,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3、钢筋焊接共检验20组,全部合格。

4、海温漫段锚杆砂浆检验共3组,全部合格

5、锚杆抗拔试验检验3组,全部合格。

七、质量评定情况

***分部工程分为岩石地基开挖48单元工程,经自检评定合格单元工程0个,优良单元工程48个;垫层混凝土共48个单元工程,经自检评定合格单元工程9个,优良单元工程39个;底板混凝土共32个单元工程,经自检评定合格单元工程4个,优良单元工程28个;底板混凝土共32个单元工程,经自检评定合格单元工程4个,优良单元工程28个;基础排水共1个单元工程,经自检评定合格单元工程0个,优良单元工程1个;边墙混凝土浇筑共56个单元工程,经自检评定合格单元工程15个,优良单元工程41个;本分部工程共188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130个,本分部工程优良率为69.1%。

八、碱骨料控制情况

***分部工程使用骨料经检验无碱活性反应现象,所以本分部工程骨料不存在碱活性反应情况。

九、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

***分部工程在业主、监理指导下,经我单位精心组织施工本分部工程无质量事故,只是有一处错台质量缺陷,错台质量缺陷已按照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方案整改完毕。

十、施工大事记

1、***底板混凝土于2009年6月1开始浇筑,2009年9月1日完成***底板混凝土浇筑工

作。

十一、工程质量自评

11.1、质量指标

本分部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指标为C10、C25W6F50、C35W6F50、C40W6F50。抽取混凝

=0.111,强度保证土C10抗压试块49组,最大值15.4MPa,最小值11.5MPa,离差系数C

V

率98.71%;混凝土C25抗压试块92组,最大值36.4MPa,最小值26.0MPa,离差系数C

=0.07,

V

强度保证率92.86%;混凝土C35抗压试块38组,最大值40.6MPa,最小值35.9MPa,离差=0.04,强度保证率99.64%;混凝土C40抗压试块12组,最大值44.9MPa,最小值

系数C

V

41.6MPa,离差系数C

=0.04,强度保证率99.9%。

V

11.2、质量等级评定

11.2.1自评情况

本分部工程共188个单元工程,经自评,188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其中达优良标准130个,优良率69.1%,自评该分部工程为优良。

11.2.2监理单位核评情况

本分部工程共188个单元工程,经监理核评,188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130个,优良率69.1%,监理核评该分部工程为优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