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9年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和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实施结果和评价;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历史功绩,主要弊端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和评价;

背景: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强大军事攻势,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主要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评价:

(1)积极作用: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取得了国内战争胜利和打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局限性:忽视商品和市场的作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实质、评价;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苏维埃俄国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内容:

(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3)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评价: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3)体现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3、斯大林模式的概念、特点、历史功绩、主要弊端;与其它经济模式的比较

概念:“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斯大林执政时期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完全公有化;历史功绩:

(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主要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和西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所有制

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

道路先轻工业

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农业

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

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

制度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高度集权、一党专政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背景、内容及改革失败的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结果及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失败原因。

1、赫鲁晓夫改革背景、内容及改革失败的原因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内容:

(1)农业(重点):取消义务交售,提高收购价格;鼓励家庭副业,扩大农庄权利;大量开垦荒地,推广种植玉米。

(2)工业:下放管理权限,增强企业自主;承认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失败原因:没有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2、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结果及原因

背景:试图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内容: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经济集体领导;坚持计划管理,扩大企业权利;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经营。

结果:前期取得一定效果,后期经济全面滑坡。

失败原因:重点发展重工业,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增加经济负担。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失败原因

背景:苏联社会动荡、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内容:

(1)经济领域:用经济管理方法取代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治领域: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结果: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势严重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失败原因:经济改革缺乏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