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古代文学考点集锦

大学古代文学考点集锦

大学古代文学考点集锦
大学古代文学考点集锦

中国文学史

先秦两汉文学

进入文学史之前的话

——探寻动机:

——学习方法: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

1、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

2、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

3、汲取营养,不断发展。

4、人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825年·俄·普希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明] 杨慎《临江仙》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 金] 元好问《摸鱼儿》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1、时势造作品。

2、知人论文、知人论世。

3、理清线索,探索规律。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绪论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上古时期的诗歌和神话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吕氏春秋·古乐篇》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淮南子·道应训》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弹歌》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易经》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蜡辞》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易经》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击壤歌》

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尚书》

《春秋》并三传

《国语》

《战国策》

商周记言史料汇编

虞书、夏书、商书、周

誓、命、训、诰

历史散文

楚《梼杌》

晋《乘》

各国《春秋》

礼仪之大宗

微言大义

编年记事体

《老子》、《论语》、《墨子》

《孟子》、《庄子》

《荀子》、《韩非子》

楚地歌谣

较之《诗经》:

诗风、篇幅、楚语、体裁

屈原

宋玉、唐勒、景差

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

——章学诚《文史通义》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一讲上古神话

黄帝四面

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太平御览》引《尸子》

夔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

黄帝三百年

宰我问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抑非人耶?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大戴礼记·五帝德》

一、神话的产生

(一)神话的概念

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马克思

(二)神话产生的条件

泛灵论

图腾崇拜

二、神话的记录:

精卫填海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海外北经》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

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本经训》

三神话的分类

1.自然神话

2.创世神话

3.英雄神话

4.传奇神话

四、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史官文化重史料、重实证,“不语怪力乱神”。

生存的主题

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

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声

积极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启发了作家想象力。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小说戏曲

1、《庄子》

2、《楚辞》

3、《淮南子》

4、《山海经校注》

5、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

6、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7、高亨、董治安:《上古神话》.

第二讲《诗经》

《诗经》概况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第一部诗歌总集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分为《风》、《雅》、《颂》

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墨子·公孟》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风:国风(相对于王畿)

雅:夏,正(大雅、小雅)

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诗经》在先秦典籍中只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这才称作《诗经》。

二、《诗经》的编定:

1、诗歌的来源:

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

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

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关于民间之乐

行者采诗:观风俗,知民情

乐师搜集: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

2、诗歌的整理

四言体、用韵、套句

主管音乐的官员:太师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

《颂》及《大小雅》之祭祀诗:王朝乐官所作

《大小雅》之赞颂、讽刺诗:

公卿列士所献

《小雅》《国风》之民歌:

采诗

三《诗经》的功用

(先秦时期)

礼乐文化、实施教化

教育(贵族、私学)

典礼:祭祀、朝会、宴会

《周颂·有瞽》

《商颂·那》

《小雅·楚茨》《出车》

《小雅·鹿鸣》《白驹》

《周南·关雎》《桃夭》

歌颂、讽刺

赋诗言志:

《左传》《国语》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故事背景:

晋侯囚卫侯,齐侯郑伯往晋排解纠纷。

晋侯赋《大雅·假乐》: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齐国国景子《小雅·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子展《郑风·缁衣》:

缁衣之宜兮。

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兮。

齐国景子赋《辔之柔矣》

郑子展赋《郑风·将仲子》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齐国庆封往鲁国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政治外交场合

2、同音乐相分离

3、断章取义

贵族教育

教之《诗》,则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

《国语·楚语上》

孔子以《诗》教学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四、诗经在汉代的流传

焚书坑儒对先秦典籍的毁坏。

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

汉惠帝废挟书令

搜求和写录古籍

私人传授、立官学传授

今文经学:

鲁诗、齐诗、韩诗

古文经学:毛诗

1、搜集、整理、开始传授。

2、今文经学开始兴盛。

3、古文经取得了朝廷准许公开传授的资格

4、毛诗兴盛,三家诗衰落。

郑众、贾逵、卫宏、马融

郑玄

一、祭祖诗、史诗

《大雅》: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生民》:

后稷出生

周民族早期的发展

《绵》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小雅》中史诗性的叙事诗

《出车》:周宣王玁狁

《常武》:周宣王征徐夷

《采芑》《六月》:

周宣王同蛮荆、玁狁的战争

二、农事诗

《周颂·丰年》

《周颂·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豳风·七月》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言私其豵(zōng),献豣(jiān)于公。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采荼薪樗(chū),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lù),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táo)。亟(jí)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sì)觥,“万寿无疆”!

二、史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

1《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西周后期《小雅》中的一些史诗性的叙事诗:

《出车》:周宣王时南仲的征伐玁狁。

《常武》:周宣王亲征徐夷。

《采芑(qǐ) 》、《六月》:周宣王时同蛮荆和玁狁的战争。

三、燕飨诗

1《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2《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抑抑。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四、怨刺诗1《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2《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卽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3《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4《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五、战争徭役诗1《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2《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4《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六、恋爱和婚姻的诗1《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皎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2《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3《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

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墍。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三节

《诗经》的文学特色及影响

一、《诗经》的抒情方式和特点:

第一,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第二,内容反映现实。

第三,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第四,抒情诗所表现的个人感情,比较克制、平和。

二、《诗经》的语言形式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

章法结构

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

1,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

2,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

《周南·芣芑》

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

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

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

双声叠韵

“关关”、“窈窕”、

“参差”、“踊跃”、

“绸缪”、“差池”、

“委蛇”等等。

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按照南宋朱熹的说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对事情进行直接的陈述描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使它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或更能暴露其本质。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即起兴或发端,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再引出所要歌咏的事。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论述:《诗经》民歌的艺术成就

一、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诗经》中的民歌呈现出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和真纯感人的艺术魅力。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七月》;

比:《硕鼠》《硕人》;

兴:《蒹葭》

三、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复沓可以造成反复吟唱、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如《芣苢》《桃夭》等。

句式上以四言为主,每句二拍,在当时是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的形式。

但也有多种灵活变化的句式。如《邶风·式微》有二、三、四、五句式。《伐檀》有四、五、六、七、八言句式。这种变化使句式灵活,增强了表现力。

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四、丰富的语汇和和谐的韵律。

语言用词丰富,表达准确,且富于音乐美。动词、形容词多且细致精当。重叠词形象生动,传神穷貌。双声叠韵使音调谐美,状物形象。

用韵虽然没有严格韵律,但和美自然,音韵天成。

第一讲汉代辞赋

一、赋体概说

?“赋”的含义

从本义:诗六义之一

铺陈

从文体:

诗经—楚辞—汉赋

作为文体名,最早见于荀子《赋篇》。

特点:

咏物寓意,篇幅短小

铺陈写物,对答结构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刘勰《文心雕龙》

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钟嵘《诗品》

二、汉赋的发展

1、骚体赋时期:

模仿楚辞,尚铺陈,篇幅不大。富于抒情色彩。句式整齐,好用“兮”字。

贾谊:《吊屈原赋》

2、汉大赋时期:

篇幅规模巨大,结构宏丽,句式参差,韵散间出,以铺陈为主。“兮”字消失,散文意味浓重,以问答方式展开。

3、抒情小赋时期:

篇幅比较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押韵但不用“兮”字。铺排成份减少,抒情成分极大增加。

二、西汉著名的赋家

1、贾谊

生平

作品《吊屈原赋》

《鵩鸟赋》

?枚乘及其赋作

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的出现

梁园文学群体

《七发》

?对先秦文学的借鉴

?在体制、修辞手法上的创新。

(课本158页)

2、司马相如

庞大文学侍从群体

司马相如生平

代表作:

《子虚赋》《上林赋》

《子虚》《上林》不作于一时,但实为上下篇。

主人公:

子虚、乌有、亡是公

故事梗概:

齐、楚、天子畋猎

劝百讽一的形成:

?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出自杨雄《法言》

3、扬雄

?西汉后期赋作情况

?扬雄的生平

?代表作

《甘泉赋》《河东赋》

《羽猎赋》《长杨赋》

二、东汉辞赋作家作品

1、东汉文坛特征

?文人地位的变化

题材宗旨

?抒情小赋出现

?抒情小赋从题材上可分

纪行赋

述志赋

2、京都赋的出现

?源自杨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3、张衡的其他赋作

《思玄赋》

《归田赋》

4、赵壹

《穷鸟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