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摘要: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是当前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最基本工作,也是保证配电线路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问题出发,并着重就加强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字:配电;线路设备;维护;管理

一、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中典型故障问题分析

1、导线故障

(1)导线接触故障

这种故障主要是由于同一档内架设的配电线路因相互接触、混连而短路,并引发强大的短路电流电弧,轻者会引发导线部分烧伤、断股,重者甚至会烧毁导线并引发安全事故。引发导线接触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因导线弧垂设计过大而相互接触;在同一档内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导线,因规格不一致而引发了混连短路;因外力、外物的影响使导线摆动而相互接触等等。

(2)导线断线故障

配电线路的导线会承受自身重量的拉力作用,而其承受的最大拉力是有着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导线的极限拉力,即会发生断线故障。导线断线故障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中导线被损伤或导线的制造质量不佳,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断线故障;或者是由于导线因覆冰层而被拉断。

2、杆塔故障

配电线路常见杆塔故障主要有:倒杆、断杆和断横担等等。其中,倒杆是指电杆自身没有折断,但杆身发生倾斜或完全倒向地面;断杆则是指电杆的杆身或底部出现了折断问题;断横担是指横担的某一部分出现折断,而使得导线因失去支持而下垂,并可能引发接触短路故障。杆塔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因杆塔埋设的深度不足,在越到恶劣天气时被风刮倒;杆塔埋设在松软土地中没有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在雨季时没有对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导致电杆基础因积水而松软;在冬季施工的杆塔,因解冻后基坑下沉而出现倾斜或下

沉等等。

3、绝缘子故障

绝缘子是配电线路中的重要元器件,其功能是将线路与大地相绝缘。当绝缘子发生故障时,配电线路将对地失去绝缘,并可能引发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故障。引发绝缘子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因制造质量不佳,而导致绝缘子的损坏;因施工不当或外力损坏,而导致绝缘子受到损伤,出现裂纹、破碎、瓷釉脱落等问题;因长期运行,而导致绝缘子老化,绝缘降低而引发故障。

二、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

1、加强对常见故障问题的管理

(1)对导线故障的预防处理

对于导线接触故障的预防和处理,运行人员应加强配电线路沿线的巡视检查,并及时消除线路两旁的障碍物,剪除接近线路两侧的树木,在线路两旁和电杆上还应加设保护桩或设置明显的标志,以尽量避免配电线路运行中受到外力的影响。

对于导线断线故障的预防和处理,运行人员应着重加强对新建线路的检查与验收工作,以及对新投入运行线路的巡视工作,以尽早发现导线的缺陷问题,并尽快解决处理。而对于因覆冰导致的断线问题,运行人员应积极采取电流熔冰或机械除冰的方法,将冰层破碎,以避免覆冰对导线的影响。

(2)对杆塔故障的预防处理

为预防杆塔常见故障问题的发生,运行人员应首先加强对新建线路的验收工作,并重点检查杆塔的埋设深度、土壤夯实程度、地埋木装设位置等情况,对于埋设在松软的田地、沙地等处的杆塔,还应检查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加强措施;其次,运行人员还应做好对杆塔的日常巡视和及时的维修处理工作,尤其对于冬季施工的线路,应重点观察杆塔基础是否出现下沉、杆塔是否出现倾斜问题。

(3)对绝缘子故障的预防处理

首先,应选择质量良好、合格的绝缘子产品,要求其瓷质细腻洁白、表面涂釉均匀,且通过各种温差实验与电气实验均能达到合格标准;其次,为有效避免因施工不当或外力损坏而造成的绝缘子故障问题,在新建线路投入运行之

前,运行人员就必须仔细检查绝缘子的使用情况,在巡视过程中当发现有缺陷的绝缘子,还应及时的进行更换;对于严重老化的绝缘子,应立即更换,同时为了能及时检验绝缘子的老化情况,运行人员可采用带电测试的方法,要求绝缘子的最低绝缘电阻至少应在300MΩ以上。

2、做好巡视检查工作

巡视检查是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通过做好巡视检查,有利于更好的掌握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缺陷问题和安全隐患。

(1)巡视检查工作的分类和要求

根据巡视检查的内容与目的的不同,巡视检查工作又可细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性巡视以及监察性巡视这五种。

定期巡视主要是经常性的对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况、沿线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定期巡视可由专人单独负责,要求市区线路一般每月一次,郊区或农村线路至少每一季度一次;特殊巡视则是当出现大风、暴雨、沙尘暴、洪水、地震等特殊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时,对线路全线或某段进行巡视检查,以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加以解决;夜间巡视是指夜间负荷高峰期或者阴雨天气时,对线路及设备的各种接点进行巡视检查,以查看是否出现局部放电、发热或者打火等故障现象,夜间巡视要求每年冬夏季至少各进行一次;故障巡视则是直接去查明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的地点及原因;监察性巡视是由相关电力部门领导组织进行的监察工作,重点是了解沿线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检查巡视人员的工作质量。

(2)巡视检查工作的重点

由于配电线路在各个季节和时间段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不同,因此巡视检查工作在各个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高峰负荷时期,应重点加强对各类导线接点、设备接点的检查,以及对变压器设备的巡视工作;在春冬交际时期,应重点加强对杆塔基础和杆身倾斜情况的巡视检查;在雷雨季节,则应做好对防雷设施的巡视检查等等。

要求在巡视检查工作中,必须认真到位,保证检查的质量,对每个杆塔、每个设备部件以及线路沿线情况都应当全面、细致的进行检查。当巡视检查工

作结束后,还应当将所发现的故障问题或安全隐患,按照类别、杆号、发现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做好对配电线路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由于架空线路及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运行,受多种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配电线路及部分设备元件出现性能降低,或者锈蚀、磨损、脏污等问题。因此,除了应当做好巡视检查工作以外,还应当加强对线路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以预防各种故障问题或安全隐患的发生。目前,配电线路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应定期登杆对配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扫与检修;对松软的杆塔基础应进行及时的培土和夯实,对弧垂过大或过小的导线应及时调整或更换拉线;及时清理配电线路沿线非法占用物,修剪沿线通道的树枝,清除可能影响到供电安全的天线、烟囱或者其它凸出物;做好对配电线路及设备的相关测量工作,包括弧垂测量、触点测量、变压器绝缘测量、交叉跨越距离测量等等;应加强对配电线路沿线的居民做好《电力设备保护条例》、《电力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沿线居民提高对配电线路及设备的保护意识,能自觉的保护线路及设备的运行安全。

总结:

由于配电线路长期处于露天的环境中,不仅会受到机械应力和电流的作用,而且还容易受到风、雨、雪、雷电、冰雹等恶劣气候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都容易使得配电线路及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进而引发异常运行,甚至安全事故。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通过做好对常见故障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加强经常性的巡视与检查工作,并做好对线路及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确保配电线路及设备能始终的处于健康的运行水平,保证供电的持续、安全与可靠。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关于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思考[J].机电信息,2012(36).

[2]莫寒.配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J].机电信息,2013(12).

[3]李天友.配电线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陕西省电力公司.架空配电线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考核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考核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963-96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考核办法(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切实做好各种事故及障碍的防范工作,杜绝输、配电线路各种事故及障碍的发生,按照安全生产重奖重罚、奖惩分明的原则,依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范围: 10kV及以上输、配电线路。 二、考核: 1 设备异常: 1.1 10kV线路发生接地: 1.1.1 未发现接地原因扣2分; 1.1.2对于未发现接地原因又在8小时内造成线

路跳闸或隐瞒故障原因扣3分。 1.2 66kV线路发生接地: 1.2.1 未发现接地原因扣6分; 1.2.2 对于未发现接地原因又在8小时内造成线路跳闸或隐瞒故障原因扣12分。 2 二类障碍: 2.1 发生10kV线路故障跳闸,重合成功: 2.1.1线路因树木原因、小动物原因,导致变压器烧毁或线路跳闸的扣6分; 2.1.3因发生误操作事故造成弧光短路引起线路跳闸的扣12分; 2.1.4 对于未查明障碍原因扣6分;在8小时内造成线路跳闸、隐瞒故障原因扣12分; 2.2 发生66kV线路故障跳闸,重合成功: 2.2.1 线路因设备原因、鸟害原因、外力破坏(有证据)、污闪原因造成线路跳闸的,扣6分; 2.2.2线路因树木等管理原因造成线路跳闸的,扣8分;

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技术标准

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技术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线路及其设备防护巡视、检查、维护的项目、周期和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仙居县供电局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及其设备的运行,也适用于用户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及其设备的运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较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较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标准SD292-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79年颁发《电力电缆运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公安部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79年颁发《电力线路防护规程》 3 术语配电线路:分配电能给用户使用的电力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种。高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千伏及以上至10千伏(包括10千伏)的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千伏以下的配电线路。配电设备:联结在高压配电线路上,为

实现电能分配以及控制、保护配电线路的各种电力电器设备,例如:配电变压器、熔断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电容器、避雷器等等。 4 防护4.1 为了确保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应设保护区。 4.1.1 架空配电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边线延伸的距离为5米。 4.1.2 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线路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4.2 下列情况之一者,架空配电线路保护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应满足风偏安全距离和垂直交跨安全距离。 4.2.1 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配电线路保护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较小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较大计算弧垂及较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1.5米)之和。 4.2.2 树木自然高度不超过2米,或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交叉距离(详见表5-7)。 4.2.3 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防护林带地区。 4.2.4 线路通过果林、经济林(桑园)、城市灌木林地区及街道行道树。4.3 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跨越重要公路和航道的区段,应设立标志牌,并标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4.4 地下电缆铺设后,应设立永久性电缆标志桩,并将地下电缆所在位置书面通知有关部门。4.5 配电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要求。4.6 运行人员对可能威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输配电线路,它的安全运行与维护 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起着关键作用。在输配电线路管理中,如果某一处线 路出现问题,有可能就导致一个地区的用电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输配电线路 的特征,找出在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提出有效措施进 行解决。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电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 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更是不可缺少,但高科技的正常运转,90%都需要依靠 电作为依托。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脑,如果想使用电脑进行工作, 首先就要考虑到供电问题,输配电线路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它作为电力系统的 重要环节,关乎着人们的生活,更关乎着国家的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 输配电线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输配电线路在运行维护与管理 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使输配电线路真正适应人们 的要求。 1 输配电线路的特点和运行维护的难点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工况也越来越复杂,其运 行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输配电线路涵盖区域广,气候条件复杂,既 有高寒、高海拔地区,又有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恶劣的地区,从设计、建设到维护管理难度都很大;(2)现代输配电线路中所使用的塔架和 杆塔很高、很宽,导致所占空间和占地面积都很大,而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 升高,所用的绝缘子串越来越长,绝缘子片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吨位也越来 越大,直接导致所占的通道越来越宽;(3)现代输配电线路的输送容量越来越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对输配电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保证 现代输配电系统具有极高的运行可靠性;(4)现代输配电系统中涉及和应用的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很多,对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和维护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 的要求。 正是由于现代输配电线路有着诸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 着很多技术和管理上的难点,主要包括:(1)随着输配电线路高度、宽度以及 档距的增加,其发生雷击和绕击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因此防雷工作是现代输配电 线路运行管理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难点之一;(2)对处于湿陷性场地的输配 电线路而言,经常会遇到塔架基础破损、地面下陷和基面不平等情况,如果突发 大雨或河水冲刷,很有可能发生防沉土下陷进而导致散水坡损坏,给线路运行埋 下隐患,因此,对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大;(3)现代输 配电线路塔架高度增加,而空气中液态水分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使得单 位时间内向线路上输送的冷却水滴过多,线路经过重冰区的长度越长,覆冰就越 严重,2008年的南方雪灾冰冻天气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影响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对线路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强化线路的定期检测与检修 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配电线路的日常检修基本原则,做好检修工作,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可从三个方面做好检修工作:①相关的供电管理部门要做好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线路的运行安全、可靠。②加强各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定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 理规定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综合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调度管理和线路运行及维护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河油田所属单位输、配电线路运行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50061- 66kV 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5285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压接工艺规程

DL/T 5220- 1-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D 292-19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Q/SY LH 0125开发系统电力运行检修劳动定额定员 Q/SY LH 0398 电工工器具配备及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 ]145 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第6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93)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39 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油辽生发[ ]1 号关于下发电力系统规范基层基础资料的通知 3 综合管理 3.1 人员规定 3.1.1 人员配备执行Q/SY LH 0125的规定。 3.1.2 电气工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岗位培训和专业规程、制度学习,并取得相应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 3.1.3 电气工作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 3 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3.1.4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参加劳动人员及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而且不应单独工作。 3.1.5 运行人员应做到:

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架设施工工艺

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架设施工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 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表3-76 10kV

居民区非居民区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铜绞线35 25 16 25 16~25 16 16~25 16~25 直径3.2~ 4.0mm 2.1.3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 2.1. 3.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 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 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 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 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立杆施工工艺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立杆施工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安装立杆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2.1.1 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材质合格证件。 钢筋混凝土电杆: 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放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应无纵、横向裂缝。 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预制混凝土底盘,卡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针式绝缘子: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组合处压接紧密牢固,铁件镀锌完整良好。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横担、M型抱铁、U型抱箍、拉线及中导线抱箍、杆须支座抱箍、拉板、连板等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螺栓: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 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其它材料:木标桩、白灰粉、小线、水泥、砂子等。 主要机具: 铁锹、铁镐、铁镩、夯、铁锤、手锤、撬棍、钢丝绳、吊索大绳、活扳手、斧子、抹子、卡环、卡扣、脚扣、安全带、叉木等。 支架、扛棒、滑板、线坠、经纬仪、水平仪、花杆、塔尺、皮尺、墨斗、信号旗、口哨、手推车等。 机械组立电杆时,应有汽车吊;人力组立电杆时,应有绞磨或卷扬机、人字抱杆、地锚钎子、滑轮、钢丝绳等。 作业条件: 熟悉施工图(并已掌握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情况),将图纸标定杆位周围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1 巡视与检查制度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可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登杆检查。 对110kv线路每月定期巡视2次。 对35kv及一下线路每星期定期巡查1次。 2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电力行业标准DL/T74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搞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即做好巡视、检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实施工作。 对于重污秽区、多雷区、重冰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等特殊区段和大跨越的线路,线路运行单位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及时加强巡视和检修,并做好预防事故的准备工作。 3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生产技术部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 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 对于已使得线路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4技术专档管理制度 ①生产技术部应建立线路设备技术专档,专档形式可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并逐渐实现微机存档和管理。 ②线路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后,应及时建立或更新技术专档,保证资料与现场相 符。 4运行分析与故障统计制度 ①输变电运行维护部应加强线路运行分析工作。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 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生产技术部搞 好事故调查。 ②输变电运行维护部应及时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搞好线路故障调查统计、掌握事故规 律、积累运行经验,提高送电专业生产管理水平。 4输配电线路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和方法、手段可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如定期技术问答、现场考问讲评、短期讲座、反事故演习、实际操作和基本功演习等等。 7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9.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运行维修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各级管理网络。安全责任制包括:运行维修部主任的安全责任制、班长的安全责任制、安全员的安全责任制、班员安全责任制。 9.2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应开展经常性、多样化的安全学习、宣传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使职工熟练地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及安全作业标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活动包括:①安全日活动;②安全生产的自查、互查和抽查;③安全分析; ④安全例会;⑤定期反事故演习;⑥班前会和班后会;⑦开展事故调查活动;⑧安全培训。 8 总结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 运行规程 (试行) SD 29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关于颁发《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 运行规程》(试行)的通知 能源电[1988]20号 为了加强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的管理,提高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原水利电力部组织有关单位制订了《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现颁发试行。 在试行中,如发现问题,请随时告我部电力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1988年9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程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及其设备的运行。 第1.0.2条运行单位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地区和季节性特点,做好运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预防事故发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和运行维护费用,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而努力。 第1.0.3条配电线路应与发电厂、变电所或相邻的维护部门划分明确的分界点。分界点的划分,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制订统一的规定。与用户的分界点划分,应按照“全国供用电规则”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障配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便于调度管理,在供电部门所管辖的配电线路上一般不允许敷设用户自行维护的线路和设备,如需要敷设时,必须经供电部门同意,并实行统一调度,以保安全。 第1.0.5条各级供电部门可以根据规程规定,制订现场运行规程。 第二章防护 第2.0.1条配电线路及设备的防护应认真执行“电力设保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第2.0.2条运行单位要发动沿线有关部门和群众进行护线和做好护线宣传工作,防止外力破坏,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第2.0.3条配电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修剪树木,应保证在修剪周期内树枝与导线的距离符合上述规定的数值。 第2.0.4条当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时,应采取措施设立标志,防止船桅碰线。 第2.0.5条配电运行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下列事项可先行处理,但事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1)修剪超过规定界限的树木。 (2)为处理电力线路事故,砍伐林区个别树木。

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

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对电力的需求 量持续提升。其中,10kV配电线路属于非常关键的输电线路,所以,为保证10kV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合理有效的 对线路进行维护与检修。本文简要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的 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力求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维护;检修 10kV配电线路路程较长,覆盖范围较广,输电条件也相对较差,进而提升了配电线路的运维难度。如果配电线路发生问题,对故障部位实行检查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需强化平时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防止其发生运行故障,最终确保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的难点问题 1.可靠性标准较高且运行维护困难.配电线路在整个供 电系统非常重要,可靠性高方可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当前我国的电力需求量持续增加,对供电成效与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实行了更新改造,配电线路容量随之持续提升。在确保配电线路可靠性的前提下,导致了其运维难度的提升。 2.工况繁杂且环境较差.因10kV配电线路位于相对繁杂

的户外条件中,极易遭到自然条件的干扰,造成线路各种故障。而农村地质条件环更加复杂,部分线路需途经林地、山地、耕地、公路和村镇。加上农村地区的运维人员较少,更提升了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的难度。 3.高宽险的塔架.为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实行充足的准备,针对电网总体情况和工作条件实行具体的勘察,再组织计划科学的塔架建设。当前时期,对配电线路设定的标准相对严格,因此,有关配电装置需基于规定安装在农村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杆塔较高,占地面积大,且工作条件相对复杂,因此提升了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难度。 二、影响10kV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行10kV配电线路规划的阶段,未充分考虑气候与地理环境。实际的运行阶段就会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例如,大风会造成配电线路摆动、雷电会导致配电线路断电,最终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 2.外力影响.10kV配电线路输电长度较长,通常会穿过公路或者建筑物。所以,外力影响对配电线路和配电装置非常不利,不仅对配电线路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3.配电装置的影响.目前,10kV配电线路缺少维护与监管的资金,造成许多老旧的配电装置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换。部分配电装置在工作人员未基于标准规定进行施工与操作的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

附件5: 10k 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 目录 一、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 (19) 二、10kV杆型安装工艺 (23) 三、拉线安装施工工艺 (34) 四、设备接点安装工艺 (37) 五、接地引线安装工艺 (40) 六、线路附件安装工艺 (42) 七、电杆标识工艺规范 (45)

一、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 1.分段及支线开关引线架安装 工艺规范: 1. 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 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3. 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 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 开关与支撑的构架应至少有2个以上的固定点。 6. 开关应安装在人员易到达、易操作的一侧。

2.带刀闸电缆引线架安装 工艺规范: 1. 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 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5m。 3. 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 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 电缆保护管管口应用防火胶泥封堵。 6. 电缆应悬挂标示牌。 7. 电缆支架及保护管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输配电线路运行指标考核办法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264 输配电线路运行指标考核办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输配电线路运行指标考核办法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总则 为了加强我公司输配电线路专业技术管理,提高线路运行管理水平,使我公司输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率、可用率及完好率等运行指标逐步达到和接近国网公司标准,保障公司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公司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供电部、安监部根据调度通讯所每月提供的跳闸情况,对各变电站出线的线路进行考核。 (二)线路故障跳闸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三)35KV—110KV输电线路故障跳闸记录方法: 1、因外力破坏等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线路跳闸,不论其重合成功与否均为0.5次,无证明材料者记为1次。 2、除以上原因外造成线路跳闸,重合成功记为0.5次,重合不成功记为1次。 3、35KV—110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强迫停运,记为1次跳闸。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Q/ GXD 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广西电网公司 发 布

Q/GXD 125.01—2006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 (1) 4总则 (2) 5设备状态评价的单元及范围划分 (2) 6评价办法 (2) 7评价标准 (2) 7.1 架空线路(包括杆塔、横担、绝缘子、金具、导线、刀闸、高压熔断器、避雷器、防雷接地 装置、拉线、其他) (2) 7.2 电缆线路(电缆、电缆头、电缆沟管、电缆井、标志) (4) 7.3 变压器台区(包括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台架,引线、刀闸、标志等) (5) 7.4 箱变 (6) 7.5 柱上开关 (7) 7.6 开闭所 (8) 7.7 电缆分接箱 (8) 7.8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9) I

Q/GXD 125.01—2006 II 前言 为规范广西电网公司配电线路、设备的管理,实现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生产技 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配电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检修、校验及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国家、行业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奉斌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江裕雄、张海 本标准审定人:徐达明 本标准批准人:徐达明 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要点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11-09T14:17:22.0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作者:耿华[导读] 伴随科技的发展,现代架构下的电力体系,也开创了新颖的功能。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无棣县供电公司山东无棣 251900)摘要: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极其重要,整个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全靠其维持着,所以应当加强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输配电线路已经有了崭新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实际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中不断完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对输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也应加大力度,从而保障输配电线路不出现故障而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分 析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措施。输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是安全、持续供电的基础。伴随着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输配电线路建设规模随之加大,因此对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针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措施,并对于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管理;运行维护 伴随科技的发展,现代架构下的电力体系,也开创了新颖的功能。输配电这样的线路,存在着运行路径下的复杂工况,这也增添了管控中的疑难。具体而言,运维及管控的难点,可以分出如下层级:首先,输配电这样的线路,有着很大的覆盖范围。在线路布设的区段内,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很多的线路,都被安设在高寒的区段中;有的地带,季节及昼夜涵盖着的温差偏大,气候状态也不尽人意。因此,布设在这种地带以内的线路,就面对了较多的修护难题。其次,输配电这样的线路,要被安设在特有的杆塔架构之上,杆塔常常偏高,造成线路占据现有的空间很大。然而,输电电压原有的等级,又在不停升高,绝缘子串原初的长度也递增;必备的绝缘子片,有着递增的态势。线路现存的吨位升高,因此,它们又占到了更多的布设面积。 1 运行管理措施 1.1 设计时段内的查验及准备在预设线路以前,要慎重查验现有的布设场地,并做好这一时段内的准备。在前期的查验环节内,关联部门要明晰这一规划的价值,要结合现有的场地特性、平日内的运维经验,适当调和设定好的预设方案。运行管控的主体,要协同其他主体,去查验线路安设地段内的地质状态,明晰这一地带特有的地理地貌,以及关联着的参数。这样做,能为后续时段内的预设工作,供应稳固的根基。 1.2 线路巡查的管控 要注重沿线区段内的平日巡查,才能维护好线路应有的可靠性。要明晰接户线特有的间隔距离、特有的交叉跨越,查验这些距离的精准性。查验线路现有的弧度,辨识它的适宜性,查验线路是否存留着混线的弊病,以及烧伤的不佳状态。查验线路布设的周边区段,确认防护区这一范畴内的植被态势,查看线路及固有的植被间隔。输配电这样的线路周边,不能存留着杂物;禁止在布设线路的地带以内,随便去拉线,或者随便去射击。查验线路固有的绝缘层,确保这一层级的无损;线路衔接着的节点,应妥善去接触,不要存留着衔接的隐患。电线固有的绝缘子,不要滑脱或损毁。查验线路的污损态势,维护好线路应有的洁净状态。若发觉了布设地带以内的违规行为,则要及时查验并制止。 1.3 创设可用的责任机制 线路关涉的安全责任,应搭配着合规的机制。输配电路径现有的安全规制,密切关联着隐患的查验、电路及人员应有的安全保证、供应电能架构下的可靠性。由此可见,要创设健全框架下的责任规制,创设可用的生产管控机制,细化现有的运维责任。要把平日管控的职责,细分到现有的主体,让他们明晰这样的职责。要注重隐患查验及接续的排查,尽力去限缩这样的安全隐患,限缩电路事故原有的概率。在风力偏大、暴雨及大雾这样的天气中,要随时明晰天气动态,预设可用的方案,去规避这样的风险。合理安排可用的运行路径,建构必备的那种应急预案。 1.4 设定预警架构下的新机制要注重线路查验中的数值记录,并设定可用的预警管控。在平日内的查验中,要依循规则,去做好特有的数值记录。把记录得来的数值,录入在新颖的巡检器以内,接纳无纸化态势下的监测路径。GPS这样的巡检器,可以协同录入如上的数值。对那些没能衔接着巡检器的配件,可以把记录得来的数值,存留在预备好的巡线卡以内,妥善予以保存。 2 日常输配电线路维护措施2.1 强化线路运行中的检修工作在输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中,我们还要做好检修工作。具体来讲,第一,定期对线路进行检修。相关电力部门要成立检修部门,并完善相应的检修制度,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输配电线路进行检修。比如:对输配电线路中的导线、绝缘情况、杆塔状况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上报,以便采取一些对应措施。第二,做好检修记录。在对输配电线路检修之后,还要做好记录情况,加强对线路信息的管理,以便为以后的线路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比如,在输配电线路检修中,对各种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记录,电力管理者可以清楚了解线路中绝缘的状况,从而可以对那些绝缘水平较低线路进行特殊监控,避免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2.2 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制度日常对输配电线路的维护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故障的概率,由于我国输配电线路铺设范围较大,因此在日常维护中要划分出重点维护区域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整合起全线态势下的电路维护,以及惯用的重点维护。要依循设定好的维护机制,增加原有的查验力度。若发觉了存在的隐患,要随时记录并管控,把这样的隐患,消除在初始时段中。同时也不要忽视重点方位内的线路查验,要依循修护路径下的故障节点,以及带有薄弱特性的修护环节,去设定可用的重点管控。那些带有整体影响的特有节点,要被侧重管控。接纳重点监控这样的新路径,从根本上排除现有的盲点,不留管控的死角。 2.3 积极的采取新的科学技术

10k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讲义

更多资料请访问.(.....) 附件5:

10k V配电线路安装工艺标准(试行) 目录 一、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 (20) 二、10kV杆型安装工艺 (22) 三、拉线安装施工工艺 (27) 四、设备接点安装工艺 (29) 五、接地引线安装工艺 (29) 六、线路附件安装工艺 (30) 七、电杆标识工艺规范 (31)

一、配电线路“三架”安装工艺 1.分段及支线开关引线架安装 工艺规范: 1. 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 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 1.5m。 3. 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 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 开关与支撑的构架应至少有2个以上的固定点。 6. 开关应安装在人员易到达、易操作的一侧。 2.带刀闸电缆引线架安装 工艺规范: 1. 各层横担、支架应平行,左右扭斜、上下扭斜不得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 2. 三相引线应排列整齐,弧度应平行一致,引线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应超过 1.5m。 3. 各接点的电气连接应紧密,接线柱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当引线为150mm2及以上导线时,设备线夹或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应有2个螺栓固定。当采用设备线夹时,进入设备线夹导线应先用铝包带包扎。 4. 杆上设备引线均应采用10KV的绝缘导线。 5. 电缆保护管管口应用防火胶泥封堵。 6. 电缆应悬挂标示牌。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浅谈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摘要: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由于距离长、地域广,受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其维护工作存在许多困难,输配电线路能否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依赖于科学管理。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状况和维修技术,熟知有关规程制度,经常分析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并实施预防事故、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设备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 a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power grid, because of distance long, regional wide,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factors affect opportunities is more, accordingly, its maintenance work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 can be safe, reliable, high quality, economic operation, rely 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operation unit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os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should grasp equipment status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knowledge of relevant regulations system, often analyze line running condi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ccident prevention, improve safety operation level of the measures.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定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综合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调度管理和线路运行及维护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河油田所属单位输、配电线路运行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96-1996(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5285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压接工艺规程 DL/T 5220-2005 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D 292-1988(2005)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Q/SY LH 0125 开发系统电力运行检修劳动定额定员 Q/SY LH 0398 电工工器具配备及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93)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油辽生发[2012]1号关于下发电力系统规范基层基础资料的通知 3 综合管理 人员规定 3.1.1 人员配备执行Q/SY LH 0125的规定。 3.1.2 电气工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岗位培训和专业规程、制度学习,并取得相应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 3.1.3 电气工作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3.1.4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参加劳动人员及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应单独工作。 3.1.5 运行人员应做到: a) 熟悉线路运行知识和本岗位的相关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 b) 熟悉线路的走向及交叉跨越情况,线路防护通道等情况; c) 熟悉线路存在的缺陷情况;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广西电网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 (1) 4总则 (2) 5设备状态评价的单元及范围划分 (2) 6评价办法 (2) 7评价标准 (2) 7.1 架空线路(包括杆塔、横担、绝缘子、金具、导线、刀闸、高压熔断器、避雷器、防雷接地 装置、拉线、其他) (2) 7.2 电缆线路(电缆、电缆头、电缆沟管、电缆井、标志) (4) 7.3 变压器台区(包括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台架,引线、刀闸、标志等) (5) 7.4 箱变 (6) 7.5 柱上开关 (7) 7.6 开闭所 (8) 7.7 电缆分接箱 (8) 7.8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9)

前言 为规范广西电网公司配电线路、设备的管理,实现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配电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检修、校验及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国家、行业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奉斌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江裕雄、张海 本标准审定人:徐达明 本标准批准人:徐达明 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试行)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电网10kV(6kV)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设施的状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如有未编入本标准的新设备,按照制造厂或现场工作标准规定执行。 DL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DL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GB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403-2000 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SD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DL/T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408-199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状态 表示配电线路设备工况对运行的满足程度。本标准中的线路及设备状态分为一、二、三类进行描述。 3.2 一类线路及设备 指技术性能完好、运行工况稳定、不存在缺陷且与运行条件相适应,必备的技术条件资料齐全的设备。 3.3 二类线路及设备 指线路或设备工况基本完好,个别元件有一般性缺陷,但不影响稳定运行和人身及设备安全,主要技术资料齐全的设备。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https://www.doczj.com/doc/d115130569.html, 2007年5月9日10:04 来源: 广东信宜市电力局梁勇余华 摘要:该文探讨了输配电线路的管理制度,包括输配电线路运行值班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检修制度、技术培训及安全管理。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制度;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3-0867(2005)02-0018-02 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由于距离长、地域广,受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其维护工作存在许多困难。 输配电线路能否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依赖于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内容包括: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标准化的制定、运行工作岗位职责、运行值班制度、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和检修管理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运行分析与故障统计制度的制定、技术培训、安全管理。 1 运行值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交接班制度中规定的值班方式、交接时间、交接程序、交接内容等进行交接。未办完交接手续,交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巡视与检查制度: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可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登杆检查。 2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电力行业标准DL/T74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搞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即做好巡视、检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实施工

作。 运行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所属(包括代管)的每条线路都应有专人负责运行维护。 每条线路必须明确其所属的线路运行单位,并明确划分运行维护界限。 一条线路属两个及以上线路运行单位维护时,应有明确的运行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 对于重污秽区、多雷区、重冰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等特殊区段和大跨越的线路,线路运行单位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等具体情况及时加强巡视和检修,并做好预防事故的准备工作。 3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 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 对于已使得线路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4 设备的检修管理制度 4.1 检修原则 ①运行单位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