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沙集镇土地整治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沙集镇土地整治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沙集镇土地整治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沙集镇土地整治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沙集镇土地整治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一、2018-2020沙集镇土地增减挂钩计划

沙集镇17个行政村247个村民小组,存量建设用地19028亩。近几年在国土局大力支持下,通过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工矿废弃地复垦、占补平衡、万村整治等项目,在耕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镇2019年计划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6个村9个村民小组计522.4亩;2020年计划实施土地增减挂钩6个村16个村民小组计1026亩及150亩占补平衡项目;

2018-2020沙集镇土地增减挂钩计划

2019年:

陆园村:陆园组

三丁村:胡西组

仝圩村:靳庄组

和平村:刘楼组

大顾村:周庄组、小顾组、邱庄组

朱庙村:王南组、王北组

2020年:

蔡吴村:蔡吴组、马庄组

丁陈村:小李组、小顾组

夏圩村:丁庄组、小李组、杜庄组、姜斜庄、张庄组、靳庄组、孙庄组、潘庄组

杨瓦村:胡庄组

兴国村:袁庄组、秦庄组

余圩村:余圩组

二、万村整治项目

1.我镇第一批三亩以上万村整治项目可实施地块共71个,总面积204亩,涉及11个村,目前正在清理附着物,复垦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我镇第二批三亩以下万村整治项目可实施地块共43个,总面积64.201亩,涉及13个村,目前测量工作已完成,正在统计附着物。

三、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

我镇通过详细摸底调查,拟申报实施旱改水项目涉及4个村,总面积10850亩,实际可实施面积610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落后的耕种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会后回去我镇立即组织规划、国土、控建等部门认真仔细梳理,确保2020年拟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及整治区一次性调整到位。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下面是有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 1.建设任务目标 1.1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定远县东部,距县城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046〃~1175307〃,北纬323205〃~323412〃,项目区东接池河至练铺碎石路,南邻青春河,西为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为刘铺至青岗碎石路。涉及高刘村、刘铺村、青岗村三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皖国土资〔20xx〕1358号文件《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的通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归并零星田块,水塘挖深加固,小塘并大塘,合理布局灌排沟渠、

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成高产农田区。 项目总投资3553.3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4688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31.9231公顷,新增耕地率3.12%。 1.3 项目工期 根据项目区气候和农时等条件,项目计划总工期16个月,跨2个年度,初步安排20xx年9开工,20xx年12月全面完成。 1.4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1.4.1土地平整建设工程 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尽量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以规划田块为单位对项目区内的坑塘、废弃河道等零星地块统一平整,重新规划田、沟、路、林、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平整拟采用机械整平,按照划分的田块,就近推填土方,尽可能减少土方的运输距离。土地平整土方分两部分,一是表土剥离回填土方,为了使平整后的耕地土质适合种植作物,对平整深度较大的田块需采取表层熟土剥离,临时堆放,待平整完成后再回填,在充分听取当地土地部门和农户的意见后,拟对于挖深超过0.6m的田块采取表土剥离,根据项目区现有土壤质地分布

土地规划设计工作总结

项目基本流程 一、项目立项及踏勘准备 1、立项材料 1)近期更新的年度二调图和数据库,1:1万地形图,影像图,确定项目面积,对于范围线应该确认调整(林地、坡度大于25度的不能做,特别不能涉及到林业数据库中的林地范围,国土数据库中是林地的,林业数据库有可能不是,一定要确认清楚) 2)立项文中的人文资料需要提供 3)红头标题 (备注:立项材料一般不是我们做,但可以做,不轻易答应免费做,视情况而定)2、设计委托函和立项文应该拿到手,如果是口头通知我们去设计,应该在这过程中拿到这些资料(设计报告中要用到这些依据文件) 3、收到测量图应及时备份存档(标注日期),检查测量精度、测量范围面积,如果所测范围面积比立项规模小,应予以了解,让国土局反映情况(我们与测量单位是平行单位,不直接向他反映情况,应分清责任) 4、处理测量底图:水系、道路、电线杆可以保留颜色,其他应改为灰色;对于周边测量不清楚的可以参照谷歌地图来标注村名、主要道路设施等,便于出差踏勘时确定位置 5、踏勘前应该与业主单位沟通联系好,最好各生产队队长也在,需要他们的配合,确定好出差时间、告知可能要看多久,询问有没有车可以到达乡镇 6、带上测距仪、卷尺、GPS、名片(背面写上项目名称)、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列出当地工程(渠道、道路、拦河坝等)大致单价 7、拍照:拦河坝拍上下游(若已有设施,要在上下游拍出现状情况;若没有,也要拍清楚拟建位置情况),改建的道路应拍清楚现有路面、是否有路肩等,桥涵跨度、溪底到岸边高差,拍到陪同看现场的人员,所有照片拍得越多越好 8、出差踏勘不仅是看现场,更要沟通好以下内容: 1)该项目区是否有其他项目在做或者将要做(农发、烟草、国土等) 2)告知权属调整没有赔偿(砍树、青苗补偿是有拆迁补偿费、但整个项目赔偿资金很少,分摊到各个村更是少之又少) 3)告知项目的不确定性(资金投资有限、灌排工程与道路工程投资有一定比重、专家意见有可能不认同一些工程的布置或者设计) 4)告知项目具有可调整性,设计初稿出来之后还会再来征求意见修改,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看太久,因为漏掉的工程可以再补充,多余的工程可以取消不做5)根据携带的单价表(当地渠道、道路、拦河坝等)来估算大概投资,当场即

实施方案:县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县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旱地改水田(以下简称“旱改水”)工作,进一步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制度,有效缓解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压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4号)、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国土资规〔××〕8号)、《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13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推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下达我县××—××每年新增水田1700亩的任务,××年度全县计划实施“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水田2000亩。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从自然条件和生态建设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安排“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建设;

坚持尊重土地权属人意愿,在项目实施前充分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土地权属人意见; 二、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为确保我县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开展,成立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有关重大事宜,指导督促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旱改水综合土地整治日常工作。 (二)工作流程 接受年度下达任务→开展前期调查与选址→规划设计→方案评 审→项目规划批复→项目资金批复→组织实施→初级验收→项目审 计→竣工验收→落实移交管护→新增耕地指标管理→地类资料报备。 (三)职责分工

2020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2020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20xx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1 1.建设任务目标 1.1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定远县东部,距县城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046〃~1175307〃,北纬323205〃~323412〃,项目区东接池河至练铺碎石路,南邻青春河,西为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为刘铺至青岗碎石路。涉及高刘村、刘铺村、青岗村三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皖国土资〔20xx〕1358号文件《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的通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归并零星田块,水塘挖深加固,小塘并大塘,合理布局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成高产农田区。 项目总投资3553.3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4688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31.9231公顷,新增耕地率3.12%。 1.3 项目工期 根据项目区气候和农时等条件,项目计划总工期16个月,跨2个年度,初步安排20xx年9开工,20xx年12月全面完成。 1.4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1.4.1土地平整建设工程 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尽量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以规划田块为单位对项目区内的坑塘、废弃河道等零星地块统一平整,重新规划田、沟、路、林、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平整拟采用机械整平,按照划分的田块,就近推填土方,尽可能减少土方的运输距离。土地平整土方分两部分,一是表土剥离回填土方,为了使平整后的耕地土质适合种植作物,对平整深度较大的田块需采取表层熟土剥离,临时堆放,待平整完成后再回填,在充分听取当地土地部门和农户的意见后,拟对于挖深超过0.6m的田块采取表土剥离,根据项目区现有土壤质地分布情况和耕作要求,表土剥离回填高度取0.2m;二是机械就地平整土方,根据各规划田块的设计高程计算。 经计算,土地平整总土方量为257.36万m3,其中表土剥离回填土方19.36万m3,机械就地平整土方238万m3,挖填基本保持平衡。根据运筹学原理,本着运量(运输土方量运输距离)最小原则进行田块间的土方调配。 1.4.2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项目区灌溉主要从青春水库东干渠、青岗排水大沟和项目区内塘坝引水,采用明渠地面灌溉方式,灌溉渠系分为斗、农渠2级,规划斗渠7条,总长度9311m,采用砼U型渠,设计流量为0.09~0.42m3/s,农渠53条,总长度24539m,亦采用砼U型渠,设计流量均小于0.04m3/s。项目区排水工

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宾阳县和吉镇惠良村土地整治项目 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3月初以来,我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整治办工作人员专题就惠良村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及备耕备种进行宣传发动,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分别到村到点,多次组织召开各村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及户主大会,专题研究解决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问题,针对组织备耕备种进行多次宣传发动,并以上门座谈、发放通知,张贴备耕通告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进行备耕备种,同时全力协调配合施工方对工程质量问题按设计要求进行整改。至7月5日,已动工平整2295亩,涉及果粽、中良、三叉、新安四个自然村,已确权到户1500亩,尚未确权到户约800亩,其中果粽已动工平整的约1600多亩已分配到户约1200多亩,中良375亩已确权到队未确权到户,三叉、新安两村约300亩,现已全面确权到户。目前我镇党委、政府组织继续组织镇村干部对已动工平整土地确权到户工作,同时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晚稻备耕备种工作。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完成已动工平整土地确权到户工作,并组织群众做好晚稻备耕备种工作,确保不丢荒土地,维护社会稳定。另外,针对部分群众对平整区的质量及部分水渠、道路不够畅通的问题,由镇整治办协调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群众代表(涉及的相关农户)进行现场办公,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进行限时整改,尽最大努力做到群众满意,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主要存在问题 1、雨水较多,而平整区全部是水田,田面长时积水,以致材料无法送到位,施工难度大。同时施工方在平整区的工程技术力量、施工人员、机械等投入不足,致使施工进度相对缓慢; 2、部分群众对平整区整体质量不满意,以工程质量不好为由不配合分地,耕种作物。 3、群众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局意识淡薄,造成镇党委、政府和村集体的决定决议,反复受阻,难以执行。

土地整治建库方案

土地整治规划成果数据库建设方案 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包括调查成果数据库、规划数据库、项目数据库,是在土地整治调查、规划设计、立项过程中形成的成果数据,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 1、执行标准 (1)、《浙江省整治条例》(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2014年); (2)、《土地开发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3)、《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4)、《土地开发整治标准》(TD/T1013--2000); (5)、《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_1014-2007) (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 (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7-2010) 具体按评审后本项目设计的作业依据执行(不限于此)。 2、建库原则和建库思路 2.1建库原则 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的《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为指导,以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国土资源部以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技术规范为建库依据,以最新土地整治调查资料和规划编制资料为数据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临海市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为临海市的土地整治工作服务。 2.2建库思路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国土资源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技术规范以及部土地整治中心的《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的需求,将土地整治调查资料和规划编制资料等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库。 首先收集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如2014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1:1万地形图、最新影像图、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及其他资料等。再此基础上结合外业调查情况综合分析,将低丘缓坡和滩涂围垦土地开发资源、标准农田补建资源、高标准农田建设资源、旱改水资源、

土地整理设计方案

土地整理设计方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土地整理项目勘测和规划设计 组织方案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土地整理项目勘测和规划设计 组织方案 编制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编写人: 审核人: 总工程师: 大队长: 提交时间:二0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项目组织机构 根据本项目工期安排及项目特点,结合公司技术人员技术特长及公司技术人员安排,设计部经理指定一项目负责人,负责成立项目设计组,具体负责项目初步设计的实施。设计部经理与总工办组成质检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公司内部审查。项目组下设项目设计小组,质检小组,后勤小组。设计小组设计人员包括初步设计文本编制人员、制图人员、预算员;质检小组下设质检工程师;后勤小组下设财务负责人、计划统计负责人(兼安全员)。 项目设计组组织结构图 项目人员分工及职责 由项目部经理根据项目情况指定一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设计小组。 1、项目负责人: 1)组织项目组; 2)各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计划制定本专业各个设计进度的进度计划和设计任务的分工,编写《项目设计计划》,经总工办主任审定后实施; 3) 与项目区联系,组织项目区的踏勘工作,负责其他等与项目联系工作; 4)组织小组成员设计方案讨论,确定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并编写《项目初步规划方案》,报总工办审查; 6)搜集分析设计资料,主持本项目初步设计,并对本项目的方案和技术负全面责任。 7)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矛盾,负责各阶段的汇总,不能解决时,及时向总工报或向总工办要求召开专家讨论会。及时主动向有关专业提出要求,并以文字或图表向有关专业提供所需要的资料。 8)负责项目组的设计进度情况,及时督促检查设计人员的计划完成情况,监督设计人员的自检、审查修改情况,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9)负责组织项目的各级审查和项目回访; 10)负责项目的确认,直至交给业主单位。 2、项目技术负责人: 1)负责《项目设计计划》的初步审核,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由项目负责人报总工办审查;

城乡建设用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业主简介 (9)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10) 第四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5) 第五章新增建设用地出让收入分析 (17) 第六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37)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0) 第八章项目管理方案 (41)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5) 第十章项目收益预测分析 (47) 第十一章贷款偿还及财务分析 (50) 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52)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 二、项目性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拆迁安置补偿、安居工程建设、建设用地统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项目地点 本项目建新区位于**市**大同镇凤凰湖片区,拆旧区位于**大同镇同福村、界牌村、青龙村和一心村范围内。 四、项目业主 五、**项目运作方式及建设规模 (一)项目运作方式 采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完成本次土地整理。 项目区由拆旧区与新建区组成,建新区位于**市**大同镇凤凰湖片区,拆旧区位于**大同镇同福村、界牌村、青龙村和一心村范围内。本项目通过对拆旧区的拆迁安置、土地集约利用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再对建新区进行土地征用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建新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获得新增建设用地交由政府在公开市场上出让,以固定收益模式保障投资的回收。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包括拆旧区及建新区两部分,建新区位于**市**大同镇凤

凰湖片区,拆旧区位于**大同镇同福村、界牌村、青龙村和一心村范围内,预计土地整理面积为600亩。 六、整理目标 根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和**省《关于印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8]68号)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为了使整理土地达到招拍挂出让条件,推进都**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做好土地资产运营工作,增加土地收益,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宏观调控作用和土地市场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使**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支持**农民群众的住房安置问题,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服务。 七、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3、《关于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 [2005]207号); 4、《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169号); 5、《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 号); 6、《**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 [2008]68号); 7、《**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实施

关于土地整治和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土地整治项目和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情况的汇报 根据有关通知要求,现将梧州市土地整治项目和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一)2010年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区国土资源厅批复我市2010年度的土地整治项目共5个。项目总建设规模2705.71 公顷,预计总新增耕地面积93.39 公顷,总投资约1.06亿元。其中4个土地整治项目在2012年底竣工验收,2013年1月至今,开展以上项目的财务结算、决算的审计工作。 (二)2011年度第一批6个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复我市2011年度第一批土地整治项目6个,项目总建设规模3539.68公顷,预计总新增耕地面积109.80公顷,总投资约1.3亿元。2011年度第一批6个项目在2012年12月底前已全部竣工,2013年1月至今,开展项目的财务结算、决算等审计工作。 (三) 2011年度第二批4个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复我市2011年度第二批土地整治项目4个,项目总建设规模2863.15公顷,预计总新增耕地面积88.12公顷,总投资约 1.07亿元。2011年第二批4个项目在2012年12月底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并在2013年12月份进行了竣工验收。开展项目的财务结算、决算等审计工

作。 (四) 2012年度第一批6个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复我市2012年度第一批土地整治项目共6个,项目总建设规模3374.46公顷,预计总新增耕地面积104.16公顷,总投资约1.27亿元。2012年第一批6个项目在2012年12月底前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其中5个项目在2013年12月份进行了竣工验收,目前正在进行整改工作;另外,藤县新庆镇新庆村等4个村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因招投标存在司法纠纷和施工过程中存在村民阻挠,而无法按时竣工验收,截止2014年3月25日,已完成52.50%的工程量。 (五) 2012年度第二批4个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复我市2012年度第二批土地整治项目共4个,项目总建设规模2409.21公顷,预计总新增耕地面积73.45公顷,总投资约9093.55万元。4个项目在2013年12月份实现了开工建设,截止2014年3月25日,累计完成了约4800万元的工程量。其中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路垌村、平石村土地整治项目在2013年8月9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进行了竣工验收;蒙山县新圩镇壮村村等4个村土地整治项目也在2013年9月6日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约80%的工程量。 二、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一)蒙山县第一批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 2013年6月27日经区文件《关于同意第一期整县推进

土地整治规划技术方案(可编辑)

土地整治规划技术方案(可编辑)土地整治规划技术方案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 技 术 方案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关于加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1]178号)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7>2012]45 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2〕151 号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鄂土资发〔20〕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程》(TD/T1024-201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20年)》; 、《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XX县城市总体规划》; 、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 Xx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 五、规划编制工作准备 (一)资料搜集 1、资料分类 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资料。 (3)经济社会状况: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统计、农用地分等、区域交通、农田水利、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资源等资料。 (4)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等资料。 (5)有关规划、标准及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农业、林业、牧业、城建、交通、水利、环保、旅游等部门规划、标准及调查资料等。 2、资料提供途径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河南省遂平县阳丰-沈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 规划设计单位: 编制日期: 2005年3月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规划 (1) 1.前言 (2) 1.1项目建设背景 (2) 1.2项目建设目的 (3) 1.3项目规划任务 (4) 1.4项目规划依据 (5) 2.项目区概况 (9) 2.1自然条件 (9) 2.2社会经济条件 (13) 2.3土地利用现状 (14) 2.4土地权属状况 (15) 2.5基础设施现状 (16) 2.6土地适宜性分析 (17) 2.7水资源平衡分析 (21) 2.8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8) 3.规划目标与原则 (29) 3.1规划目标 (29) 3.2规划原则 (29)

4.规划方案 (31) 4.1规划标准 (31) 4.2土地利用布局 (33) 4.3土地整理工程布局 (34) 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 (37) 4.5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8) 4.6投资规模预算和资金筹集 (40) 5.规划方案评价 (42) 5.1社会效益评价 (42) 5.2生态效益评价 (43) 5.3经济效益评价 (44) 6.规划实施措施 (46) 6.1建立项目组织机构 (46) 6.2项目实施管理 (46) 6.3项目资金管理 (48) 6.4公众参与制度 (48) 6.4加强土地管理与合理利用 (49) 第二部分项目规划说明 (50) 1.项目规划过程 (51) 2.项目调整情况 (53) 3.资料来源和引用 (53) 4.规划标准及有关技术问题 (54) 5.与有关部门规划的协调处理 (56) 6.规划方案的择优 (57)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0)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程序与方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程序与方法 1项目方案的编制程序组织与技术准备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县级主要领导为挂帅的县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下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政策和确定工作计划;研究协调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方案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查方案并上报审批。 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方案的具体编制工作。各有关部门和涉及村要指定联络员,负责向办公室提供有关资料,反映用地需求和村民意愿或意见,参与方案的研究与协调。 制定工作计划。包括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工作步骤与方法、工作人员组成与分工、工作经费筹措等。 制定技术方案。包括规划设计依据与目的、方案编制和工作步骤与方法、技术路线,方案成果与要求等。 宣传发动,村民参与 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项目区内的家家户户,关系到每一户、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乡级以上政府和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认真宣传浙委办[2010]1 号、浙土资发[2010]14 号的文件精神。在宣传发动过程中,重点宣传“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村为主体,惠及农民;土地节约,人口集聚;注重实效,量力而行。”精神的贯彻与解读,使村民了解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村民自觉、主动地参与综合整治工作中去;在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整治前农民乐意、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的原则,切实保护村民的切身利益。 部门协作,共同编制 方案是对项目区内的土地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 的编制,其内容丰富、涉及部门多,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在编制方案过程中,县级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对涉及行业的各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在符合浙土资发[2010]14 号文件要求的前提下,承担编制方案的单位应认真吸收各部门的方案意见与建议,并将其纳入方案的编制成果之中,完善方案编制的成果。 收集资料 基础资料。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自然灾害等;资源状况。包括乡镇、村域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等;人口资源。包括乡镇、村历年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等; 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乡镇、村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等;集镇、村庄建设及基础设施状况; 乡镇、村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农业普查资料; 乡镇、村域生态环境状况;乡镇、村庄历史资料。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 历年土地统计资料; 历次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姓名:彭应永学号:1400870151 年级:2014级任课教师:芮延龙 2017年6月12 日

设计一:道路系统设计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课程课堂教学完成后,对学习效果及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的检验与考察。本设计选取土地整治项目区道路系统设计为任务,以高坡乡土地整治项目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设计基础材料,在现状评价道路的服务面积及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田间生产道路的合理布局与设计。 二、资料 以高坡乡土地整治项目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设计基础材料。 三、运用的软件 主要用到的是CAD和MapGis及ArcGis等 四、设计步骤 1、分别提取农村道路和小路的.dxf文件 在CAD中打开高坡乡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关闭其他不必要的图层,然后在现状图中只打开项目区界、DLSS、着色―农村道路三个图层,将项目区内着色农村道路与小路分别移到的不同的图层,关闭项目区图层,分别提取农村道路.dxf和小路.dxf并保存。 2、文件转换、获取线文件 打开mapgis,将之前提取出来的农村道路.dxf和小路.dxf文件分别进行格式转换,保存为线文件(.wl)。 3、获取区文件及缓冲区分析。 打开 mapgis,在空间分析中装入线文件。将农村路线文件装入并进行缓冲区分析,即在空间分析的菜点栏下点击缓冲区分析,先输入缓冲区半径(80m),再次点击空间分析的全部缓冲区分析(将固定半径旁的数值改为80m),得到区文件,即为农村道路服务范围,保存区文间。同上述步骤装入小路(生产道路)线文件,将缓冲区半径和固定半径调整为均50m,即得到小路(生产道路)服务范围。 将得到的两个已缓冲分析的区文件进行区对区合并分析(即对农村道路和小路的重复缓冲覆盖部分进行合并,对项目区道路服务面积比例进行修正),在区对区合并分析是模糊半径应为0,即得到合并后的综合道路服务范围。 4、裁剪综合道路服务范围区文件。

土地整治技术方案设计

目录 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阶段划分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责任承诺 第三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第四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第八章质量保证和质量违约责任承诺 第九章新技术应用和违约责任承诺

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阶段划分 一、编制说明 为做好本次投标工作,并为如能中标以后的施工做充分的准备,我公司组织了拟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标书编制人员充分熟悉和了解了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并仔细踏勘了现场,力求投标书能够切实指导施工。 编写过程中,本投标书充分响应了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明确了施工总承包管理及施工控制的各项目标。从施工组织及部署的科学性;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施工方法选用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地论证和详细地阐述。针对一些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业主利益及工程顺利进行的角度上考虑制定了与业主及与其他合作单位的配合措施。

二、编制依据 1、****项目招标文件第*标段 2、施工图纸及其相关图集 3、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X、规程 4、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三、工程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 1、工程名称:****项目第*标段。 2、工期要求:计划工期*日历天。 3、质量要求:合格标准 现场施工条件 1、道路 经过现场勘查,进入现场的道路方便快捷,目前施工场区内没有可供大型车辆通行的道路,需施工进场后进行铺筑和开通。 2、排水

土地整治施工工作报告

临沧市耿马县2016年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 施 工 工 作 报 告 施工单位:河南坤鑫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3) 1.1 项目基本情况 (3) 2 项目实施准备情况 (4) 2.1 公告宣传 (4) 2.2 监理单位委托 (4) 2.3 招标投标及合同签订 (4) 3 项目实施情况 (5) 3.1 单项工程项目开工完工日期 (5) 3.2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5) 3.2.1 土地平整 (5) 3.2.2 农田水利工程 (5) 3.2.3 田间道路工程 (6) 4 项目管理及制度执行 (6) 4.1 机构设置和工程情况 (6) 4.1.1 施工机构设置 (6) 4.2 项目建设管理措施 (6) 4.2.1 实行项目招标投标制度 (6) 4.2.2 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7) 4.2.3 实行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制 (7) 4.2.4 实行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7) 4.2.5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7) 4.3 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8) 4.3.1 项目管理制度 (8)

4.3.2 执行情况 (8) 4.4 主要设计变更及重大技术问题 (8) 4.4.1 主要设计优化 (8) 4.5 合同价款结算及合同执行情况 (9) 4.5.1 合同价款结算 (9) 5 工程建设质量 (10) 5.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0) 5.2 保证质量合格的主要技术措施 (10) 6 项目档案管理 (10)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1、临沧市耿马县2016年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为中央补助资金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区位于耿马县四排山乡芒翁村、关弄村、老寨村、梁子寨村和石佛洞村;项目区所属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整个地貌具有明显的丘陵特征,项目区旱坡地占比高,除芒美坝和汗母坝两个小坝区有部分比较平整的地块外,其余60%的耕地基本上为13度左右的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比较严重,农业生产机械化、良种良法推广难度大,甘蔗灌水难以操作,导致项目区的甘蔗单产低,只达4.1吨/亩左右,低于全省及全国的平均单产水平。食糖是国民必需消费品,也是食品、医药等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蔗糖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十一五”期间,我国食糖消费平均年增长 5.4%,“十二五”期末全国食糖年消费量达1400万吨左右,而目前全国总产糖量只有1100万吨左右,还有较大缺口,很大一部分是靠进口糖补充。与此同时,目前全世界人均食糖消费量已超过23kg,而我国目前只达11kg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对食糖的需求总量也在按6%左右的速度增加。而蔗糖属于食糖的主体,90%以上的食糖为蔗糖。所以,实施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对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2、通过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是通过土地平整,能改善项目区耕地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夯实当地农业基础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通过科技措施、农艺措施的推广应用,能带动和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甘蔗生产技术水平;三是通过园间道路工程建设,能有效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通过项目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技术方案[资料]

土地整治规划技术方案[资料]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 技 术 方 案 武汉愿景土地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方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的要求~结合xx县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 6、《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9、《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0]162号,, 10、《关于加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 厅函[2011]178号,, 11、《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 号, 12、《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 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 13、《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2?151 号, 14、《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 发[2012]108号,, 15、《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 鄂土资发…2011?71号,, 16、《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程》,TD/T1024-2010,, 1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1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19、《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0、《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1、《XX县城市总体规划》, 22、其他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二、编制思路 根据xx县经济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方向、规模和布局 ~以及资金筹措渠道和资金安排。同时~积极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尤其是农用地整理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模式~使得土地整治由分散向集中连片综合整治转变~由增加耕地数

土地整理项目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监理工作总结报告范例 一、项目建设概况 (一)建设概况 1、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地理位置在东径***北纬***之间。 项目区地形:**** 项目区范围:*** 2、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量 (1)平田整地: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公顷,整理总面积为***公顷。平田整地***公顷。新增耕地面积***公顷,占总面积的**%。项目区整理后,耕地面积达到**公顷。 (2)农田水利: 整理砌护支渠**条,总长**公里;斗渠**条,总长**公里;农渠**条,总长**公里;**沟清淤,长**公里;治理支沟**条,总长**公里;斗沟**条,总长**公里;农沟**条,总长**公里; (3)田间道路:田间道路**条,总长**公里。生产路**条,总长

**公里; (4)防护林;***公顷;总植树**万株; (5)主要建筑物;***座。其中:*** 3、项目规划的主要技术指标 平田整地:田长度***米,田面高差±3cm; 农田水利:支、斗、农渠全部用U型断面,支渠选用R=60㎝,板顶加一块50×50×50cm的预制板,板厚为6㎝;斗渠全部选用R=50㎝,半U预制板衬砌,板厚为5㎝;支、半渠在衬砌板底先铺设土工布,然后铺20mm的M5砂浆层;农渠全部选用R=30㎝,半U预制板衬砌;板厚为5㎝;全部为C15预制U型板砌护,半U板接缝宽5㎝,C20细石砼填缝,支渠每10米一个伸缩缝,缝宽3㎝,采用聚乙烯油膏充填;充填时要捣实,砌槽表面要平整光;支渠纵比降1/600,斗、农渠纵比降1/1000;支、斗、农沟全部采用梯形断面,支沟为底宽3米,沟深3米;斗沟为底宽2米,沟深2.5米;农沟为底宽0.6米,沟深1.5米;支、斗、农沟纵比降为1/3000; 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宽4米,高出路面0.5米,碎石路面,纵坡坡降不超过10%,最小纵坡不超过0.3%以内;生产路路面宽2米,土质路面,高出地面0.3米; 防护林工程:选用良种壮苗,2年生;树穴60×60cm; (二)项目工程实施概况 1、项目划分及范围 ***土地整理项目划分为一个单项工程。Ⅰ、Ⅱ标各划分为一个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3实施方案 任务概述 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编制的目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划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湖北省农垦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测绘工作,是为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本次测量采用最先进的测绘方法(野外全解析,内业机助制图)即数字化成图。为保证这项工作的质量,统一技术标准,特编制本《技术实施工作方案》,在测绘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技术实施工作方案》要求进行作业。

编制依据 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8、《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9、《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0、《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1、《湖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12、《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2006-2020年)》。 13、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14、本项目技术方案。 已有资料的收集 1、本测区已有的首级控制网成果,包括首级控制网起算点及其它等级控制点成果和点之记。 2、最新的地籍图电子成果、图件。 3、本测区高清晰分辨率的影像图。 4、最新的地形图电子成果、图件。

土地整治规划效益

土地整治规划效益 一、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使原来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稳产田。规划期内全县土地整治项目预计总投资为**万元,通过土地整治项目,预计可补充耕地***公顷。经调查,增加耕地区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年均收益**万元,高标准基本农田经改造后,质量平均提高一个等级,也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预计可增收***万元。另外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保障发展用地需求,可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收益,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一)补充耕地数量,确保粮食安全 **是**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规划期内通过土地整治预计可补充耕地**公顷,预计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吨,仅增加的耕地就可供养约**万人(按10人/公顷测算),通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用地等级,预计每年可增加粮食产**吨,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繁荣稳定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活动将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根本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种植品种也由原来小麦、玉米为主,转向与其它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交替种植,此外项目区改善了灌溉条件,并配套建设机耕道等,营造了良好生产环境,增强了对农业投资商的吸引力,提

高项目区土地升值潜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耕地产出、收益的提高,可以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农业劳动力老化、治安混乱等农村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繁荣稳定。 (三)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社会的进步 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幸福乡村建设的要求,着力推进村庄整治,切实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形成居住相对集中,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农村格局,着力抓好设施配套,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的进步。 三、生态效益分析 (一)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 通过农用地整理,实施农田绿化工程,对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起到防治,提高林地的水土涵养能力和土壤的蓄水能力,优化农田小气候。项目区土地通过翻、挖、平整将有效地促进土壤熟化,使原有中、低产田平均提高一个等级变为中、高产田,遏制水肥流失,土壤退化现象,以提高土地的自然生产力。经过整治后的农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将促进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二)推广农业新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土地整治过程也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重要渠道,整理后的集中连片的耕地更容易建成大规模无公害基地,利于有益生物种群数量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