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PA-物性分析

TPA-物性分析

TPA-物性分析
TPA-物性分析

TPA-质构仪(物性测试仪)

TPA测试时探头的运动轨迹是:探头从起始位置开始,先以一速率压向测试样品,接触到样品的表面后再以测试速率对样品进行压缩一定的距离,而后返回到压缩的触发点,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向下压缩同样的距离,而后以测后速率返回到探头测前的位置。

参数定义解释

美国食品质地资深研究者Malcolm Bourne博士在其所著作的《食品质地和黏性》一书中和相关论文中对TPA质构特性参数进行了明确定义。具体如下:

硬度:是第一次压缩时的最大峰值,多数食品的硬度值出现在最大变形处,有些食品压缩到最大变形处并不出现应力峰。

脆性:压缩过程中并不一定都产生破裂,在第一次压缩过程中若是产生破裂现象,曲线中出现一个明显的峰,此峰值就定义为脆性。在TPA质构图谱中的第一次压缩曲线中若是出现两个峰,则第一个峰定义为脆性,第二个定义为硬度;若是只有一个峰值,则定义为硬度,无脆性值。

粘性:第一次压缩曲线达到零点到第二次压缩曲线开始之间的曲线的负面积(图中的面积3),反映的是探头由于测试样品的粘着作用所消耗的功。

内聚性:表示测试样品经过第一次压缩变形后所表现出来的第二次压缩的相对抵抗能力,在曲线上表现为两次压缩所做正功之比(面积2/面积1)。

弹性:样品经过第一次压缩以后能够再恢复的程度。两次压缩测试之间的停隔时间对弹性的测定很重要,停隔时间越长,恢复的高度越大。弹性是用第二次压缩中所检测到的样品恢复高度(长度2)和第一次的压缩变形量(长度1)之比值来表示。

胶粘性:只用于描述半固态测试样品的黏性特性,数值上用硬度和内聚性的乘积表示。

耐咀性:只用于描述固态测试样品,数值上用胶粘性和弹性的乘积表示。测试样品不可能既是固态又是半固态,所以不能同时用咀嚼性和胶粘性来描述某一测试样品的质构(物性)特性。

回复性:表示样品在第一次压缩过程中回弹的能力,是第一次压缩循环过程中返回时样品所释放的弹性能与压缩时探头的耗能之比,在曲线上用面积5和面积4的比值来表示。

粘连性:样品在同压力探头分离前减压过程中的延展距离。

应用

用TPA 质构分析方法对样品分析时,并不是对以上的每个特性参数都要分析,要根据测试条件的设定质构图谱的表现形式、以及样品自身特性和分析者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选定。比如,如果压缩程度很小,测试样品没有出现明显的破裂,则不能够从图谱中测定脆性值;而且耐咀性和胶粘性不能够同时出现在同一次分析结果中等等。如下图所示,以QQ糖为例子来介绍:粘着性和内聚性,如果粘着性大,内聚性就小,反之依然。

选择TPA测试方法(compression模式)时的注意事项

A、样品要有弹性

B、TPA模式测试中,测试速度和测后速度要保持一致

C、样品要压缩20%-90%这个范围

D、测试时,质构仪(物性测试仪)探头的表面积一定要大于样品的表面积

使用质构仪(物性测试仪)测试比较4种不同口味的QQ糖的质地

miRNA研究常见数据分析网站和软件

software and databases

芯片分析

image analysis:

Bzscan ScanAlyze Spotfinder analysis:

Carmaweb MMIA DChip Midas /limma analysis Annotation database:

MiRBase miRNA viewer miplant browser miRMaid Production site:

microSite sequence alignments:

MirAlign structure alignments:

miRScan alignments:

structure prediction:

UNAFold MFold Pfold Sfold RNAFold stemloop prediction

MiR-abela Eu-miR cutting site prediction

CDPred Target database:

TarBase Target database:

miRDB miRDB/

Target prediction:

Miranda TargetScan TargetScanS PicTar PITA DIANA MicroT RNA22 NBmiRTar MicroInspector microcible miTargetFinder MiRTP ExprTargetDB based target prediction:

miRacle RNAhybrid based target prediction:

miRTarget2 miRDB/

miTarget in miRNA target sites:

SNPmiR prediction/DB:

microCosm Target prediction:

miRGator miRecords Relation:

CrossLink GenMiR++ family search:

Rfam Tissue expression atlas:

pathway Relation:

ncRNAppi genomics/targets/clusters:

miRGen DB+RNA+disease/pathway:

mirwalk miro FAME mimiRNA PhenomiR HMDD miR2Disease specific target prediction:

D. mel. Targets specific miRNA targets:

Vita specific miRNA tools:

Micro harvester pssRNATarget pssRNAMiner PMRD miplant miRNA designer

食品物性学复习知识点

食品物性学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物性学:就是以食品(包括食品原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与 工程特性的一门科学。 2、内聚能:定义为1mol的聚集体汽化时所吸收的能量。 3、结晶态:分子(或原子、离子)间的几何排列具有三维远程有序。 4、液晶态:分子间几何排列相当有序,接近于晶态分子排列,但就是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如动植物细胞膜与一定条件下的脂肪)。 5、玻璃态:分子间的几何排列只有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即与液态分子排列 相似。 6、粒子凝胶:具有相互吸引趋势的离子随机发生碰撞会形成粒子团,当这个 粒子团再与另外的粒子团发生碰撞时又会形成更大的粒子团,最后形成一定的结构形态。 7、聚合物凝胶:就是由细而长的线形高分子,通过共价键、氢键、盐桥、二硫 键、微晶区域、缠绕等方式形成交联点,构成一定的网络结构形态。 8、黏性:就是表现流体流动性的指标,阻碍流体流动的性质。 9、牛顿流体:流动状态方程符合牛顿定律的流体统称为牛顿流体;非牛顿流 体:流动状态方程不符合牛顿定律,且流体的黏度不就是常数,它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 10、胀塑性流体:在非牛顿流动状态方程式中,如果1

电力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选择问题及措施分析

电力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选择问题及措施分析 摘要: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能传送的质量以及效率,同时对电网 的整体稳定运行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重视输电线施工中对 路径的选取。本文综合阐述了输电线在路径选择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在特殊条件 之下如何进行路径的选择,对于选择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输电线的抗干扰能力,进而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线路;路径选择;基本原则;问题探究 引言 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的选择应综合气候、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加以衡量,确保线路选择具备经济性、稳定性等原则。其次,对于杆塔的选择也应综合分析。采用合理、经济、运维简便等理念,满足电网技术先进合理,安全有效。促进现 代电网安全运行。 1电力线路路径设计现状 近年来,供电需求不断增加,新建线路不断服役,与已有不同电压等级的电 力线路相交融,造成新旧电力线路混合在一起,对于整个电力走廊的规划起着制 约作用,并出现了很多显著的设计电力线路路径问题:(1)很多电力线路路径 设计时受已有及规划设施的影响和走廊的制约存在绕远的状况,造成了很大程度 上的电能浪费和线路本身的投资增加。(2)电力线路网络结构缺乏科学性,很 多地方只是简单进行线路规划,但新老电力线路更替时打乱了线路规划,造成电 力线路网络结构太复杂,管理难度随之提高。(3)电力线路设计人员在设计电 力线路中,没有实地深入考查有关条件,造成电力线路设计流程太简单,对影响 因素没有考虑周全,如没有对当地地质与气候情况对布设线路带来的影响进行综 合分析和考虑。在接受任务之后,就需要严格考查沿途地貌地形,尤其应充分结 合电力系统的整体供电规划,不但考虑当前供电需求,还要兼顾远期线路改造接 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电力线路路径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着配电网整体 配电能力的提高,需要妥善解决。 2电力线路设计路径选择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输电线路在路径的选择上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中第一个因素 是技术方面的因素,第二个因素是经济方面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完成线路的路 径选择所需要最少的成本。除此之外,线路在路径的选择上还需要综合的顾及后 期的维护与保养,同时对于选择的路径之后不能对当地的建筑等造成一定的威胁。基于上述的论述,电力线路的路径在选择的时候依照的基本原则可以被归纳为以 下四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把实际的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同上述的两个制约因素 相互融合,从而在实现后期简单维护的基础之上,能够合理的完成施工任务;第 二个指标是尽可能的选择地势良好的路径,不能出现较大的转弯路径,同时尽可 能的躲避悬崖、较宽的水域等环境;第三个指标是在路径的选择过程中绕开居民 住宅区、高层建筑物、茂密的森林和绿化设施等,这样一来能够保障线路的通畅;第四个指标是如果上述的指标不能同时的实现,那么在选择路径的时候要选择最 短的路径设计,同时使得周围的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干扰降低到最小。 3电力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选择问题探究 3.1电力线路设计 电力路径的选择中常分为两个方面,即野外选线、图上选线。其中,实际工 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若干路径方案,再收集有关资料开展野外

物性分析仪及TPA在果蔬质构测试中的应用综述

物性分析仪及TPA在果蔬质构测试中的应用综述 刘亚平李红波 摘要:质地特性是果蔬极其重要的品质因素,物性分析仪所反映的主要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果蔬质地特性,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客观性,目前已经开始运用于果蔬及其加工制品的物性研究及监测。简述了物性分析仪的原理及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测试模式概况,就其在果蔬质构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性分析仪;果蔬;TPA 新鲜果蔬是人们日常所必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促进食欲、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的保健食品。果蔬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通过贮藏保鲜及加工手段就能消除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满足各地消费者对果蔬的消费要求,加强果蔬贮藏 期间的质地特性监测非常重要。 质地在食品物性学中被广泛用来表示食品的组织状态、口感及美味感觉等。评价果实质地特性的参数包括果实的弹性、坚实度、粘性、汁液丰富度等。目前质地测试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仪器分析法和感官评定法。大部分情况下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感官评定法相比,仪器分析法更容易操作,且重复性好,花费时间更少,也更加方便。目前质构测定在果蔬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物性分析仪及TPA 在果蔬质构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注意事项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l 物性分析仪 物性分析仪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测定实验对象的质地结构,详细客观的得出相应的参数数据,这些质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果实的质地特性和组织结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果蔬保鲜效果,而且此方法迅速准确,特别适用于不易贮藏的果蔬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检测。1.1 物性分析仪简介 物性分析仪(Texture Analyzer),也称物性测试仪或质构仪,它能够根据样品的物性特点做出数据化的准确表述,是精确的感官量化测量仪器。美、英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应用较早,近些年在我国大陆地区才逐渐被推广和被各厂家接纳。现在已经开发出专门用于食品类质构分析的物性分析仪,前期物性仪主要应用于面制品领域,利用不同探头设计的几种程序涵盖了面包、馒头、饺子、面条、蛋糕、饼干等多种面食领域。物性分析仪在国内外被很多研究机构作为重要研究仪器和研究手段,是业内公认的物性(质构)标准检测仪器,尤其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性分析仪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物性分析仪主要包括主机、专用软件、备用探头以及附件。其基本结构一般是由一个能对样品产生变形作用的机械装置,一个用于盛装样品的容器和一个对力、时间和变形率进行记录的记录系统组成。主机与微机相连,主机上的机械臂可以随着凹槽上下移动,探头与机械臂远端相接,与探头相对应的是主机的底座,探头和底座有十几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分别适用于各种标本。仪器主要围绕着距离、时间和作用力对试验对象的物性和质构进行测定,并通过对它们相互关系的处理、研究,获得对象的物性测试结果。也就是说,物性分析仪所反映的主要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食品质地特性。测试前,首先按试验对象的测试要求,选用合适探头,并根据待测物的形状大小,调整横梁与操作台的间距,然后选择电极转速及操作台的运动方向,当操作台及待测物运动以后,启动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处理。 目前常见的食品物性分析仪有由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SMS)公司设计生产的TA—XT 食品物性测试仪;美国Food Technology Corporation(FTC)公司设计的TMZ型、TMDX 型等系列食品物性分析系统;瑞典泰沃公司设计生产的TXT型质构仪;美国Brookfield公司生产

食品物性学

1.名词解释:食品物性学 2.食品物性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食品物性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食品胶体系统的分类有哪些? 2.非牛顿流体的分类有哪些? 3.假塑性液体的流动特征及特性曲线。 4.黏弹性体的特点有哪些? 应用质地学基础知识写出对冰激凌、羊肉、苹果、薯片的感官评价结果。 如何正确对食品的质地进行分析?(对食品质地的评价方法有感官评价法和仪器评价法,分别介绍其方法及特点,能列举3-4种测定仪器。) 1.影响水分子团构造的因素有哪些?功能性水具有哪些特征? 2.为什么陈酒的口感好? 3. 影响液体黏度的因素有哪些? 4. 测定泡沫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哪些? 1.固态与半固态食品按组织形态可分为哪几种?每种分别列举3-4种食物,及其常用的物性测定仪器或指标。 2.烹饪时,蔬菜经加热、煎炒等处理,有的还能保持脆性,有的则很容易软化,试分析原因。 3.膨化干燥法有哪些膨化设备,膨化原理是什么,可用到哪些食品中? 4.粉体食品摩擦角指的是什么,有哪几种? 食品颜色的测定方法和仪器有哪些? 举例说明食品光学性质有哪些应用? 举例说明食品热物性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食品电特性的意义有哪些? 利用食品电特性加工的课题有哪些? 举例说明食品电物性在食品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1、食品物性学:是以食品(包括食品原料》为研充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 和工程特性的一门科学。 2、内聚能:定义为1mol的聚集体汽化时所吸收的能量。 3、结品态:分子(或原子、离子)间的几何排列具有三维远程有序。 4、液品态:分子问儿何排列相当有序,接近于品态分子排列,但是具有一令 定的流动性(如动植物细胞膜和一定条件下的脂助). 5、破璃态:分子间的几何排列只有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即与液态分子 排列相似. 6、粒子故胶:具有相互吸引趋势的离子随机发生能撞会形成粒子团,当这 个粒子国再与另外的粒子国发生凝握时又会形成更大的较子团,最后形成 一定的结构形态。 7、聚合物磁胶:是由细而长的线形而分子,通过共价健,氨健、盐桥、= 依健、微品区域、缠绕等方式形成交联点。构成一定的网格结构形态。 8、热性:是表现流体流动性的指标,阻碍流体流动的性质。 9、牛顿流休,流功状态方程符合牛顿定律的流体统称为牛模流体;非牛根 流体,流动状态方程不符合牛领定律,且流体的黏度不是常数,它随剪切 连丰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 10、胀型性流体:在非牛顿流动状态方程式中,如果1

PP物性分析

附件二:DMTO&PP引进设备技术说明-2标段 引进设备请购目录

自动缺口制样机 1编号:A201 2数量:1台 3用途 用于制备聚丙烯试样,该试样用于悬臂梁、简支梁冲击试验。 4符合标准 符合ISO 180-2000、ISO 179-2010、GBT 1043-2008、GBT 1843-2008、ASTM D256-2010。 5仪器参数 5.1缺口刀: 5.1.1V形单齿切刀。符合ISO 179、ISO 180、ASTM D256、GBT 1843、GBT 1043; 5.1.2三种V型缺口的刀具可选: A型,V型角度45°±1°缺口底部半径0.100±0.05mm。 B型,V型缺口角度45°±1°缺口底部半径0.250±0.05mm。 C型,V型缺口角度45°±1°缺口底部半径1.000±0.05mm。

5.2切割线速度:20-150m/min,速度连续变化,可调节。 5.3给料速度:80-160mm/min 5.4样品切口截面厚度:约3-13 mm 5.5仪器的检测精度:精度0.001mm,可由液晶屏读出数据 * 5.6分析自动化程度:多样品加工,电动驱动缺口刀,进行线性切割,制作标准缺口,手动将标准样条放到固定位置,精确切割。 6附件 7电源:220VAC,50Hz。 8推荐品牌: CEAST、Zwick、英国瑞冉(Ray-Ran)公司。 研磨机 1编号:A202 2数量:1台 3用途

用于研磨聚丙烯样品(粉料或颗粒),该样品用于测定聚丙烯的等规指数。 4符合标准 GB/T2412-2008 《塑料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的测定》。 5技术规格 5.1用干冰或者液氮作为冷却剂,研磨机可将聚丙烯颗粒粉碎成Φ0.5mm(或更小)的粉末。 5.2研磨腔内装有旋转刀片(4个)、固定刀片(6个),刀片的材质为硬质钢。 5.3研磨腔尺寸:20cm(内径)37.6cm(深度) 5.4研磨腔底端装有多孔板,多孔板有三种类型且可更换。 (1)多孔板孔洞直径2.0mm 1个 (2)多孔板孔洞直径1.0mm 1个 (3)多孔板孔洞直径0.5mm 1个 5.4研磨腔应容易清洁 5.5研磨能力:最大20kg/hr 5.6转轴转速:800rpm 5.7附件

食品物性学

食品物性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图书): 《食品物性学》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09年08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云飞。 本教材在第一版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写,在改写过程中,参阅国外近几年发表或者出版的相关教材、专著和学术论文,在理论、实验等方面丰富了教材内容,并增加了物性分析与微观成像一章。 内容简介: 食品物性学重点讲述食品和食品原料的物理性质和工程特性,如力学特性、流变学特性、质构、光学特性、介电特性和热特性等。这些特性与食品组成、微观结构、次价力、表面状态等因素相关,进而影响食品的流变性、粘弹性、凝聚性、附着性、质构和口感;影响食品某些组分的扩散性、松弛性和质量稳定性,与食品生物化学反应速率相关联;影响食品对环境光、电、热的反应,与食品分析检测相关联。 本书特点: 1、本书以食品质构与流变特性为主体,详细论述了非牛顿流体的理论与实验分析方法,固态、半固态以及粉末食品的力学模型;结合食品质构分析,较全面地反映了食品在加工、流通和食用过程中的力学问题,论述了食品的热物性、光电物性和形态问题。 2、本书在汲取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配以丰富的实验案例和例题,突出技术实用性和理论分析方法,使用单位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技能之间选择侧重点。本书既可以作为研

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本科生教材,在理论与技能方面具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目录: 1 绪论 1.1 食品形态 1.2 食品质构 1.3 质构描述 1.4 食品流变特性 1.5 光、电、热特性 1.6 食品物性与微观结构 1.7 本课程的目的与特点 2 食品的主要形态与物理性质 2.1 微观结构与作用力(micro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s) 2.2 聚集态结构与内聚能 2.3 食品中的水分 2.4 食品分散体系(dispersion system) 2.5 动物肌肉组织 2.6 植物细胞组织 3 黏性食品的流变特性 3.1 黏性流体的流变学基础 3.2 剪切黏度的影响因素 3.3 流变参数实验确定方法

最佳路径分析

GIS应用技能训练 基于多因素与层次模型的校 题目 园火灾救援最佳路径分析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1102班 姓名江瑶 指导教师黎华、胡杏花 2013 年7 月12 日

目录 摘要 (1) 1 背景以及分析的意义 (1) 2 训练要求 (1) 3 设计分析 (2) 3.1整体思路 (2) 3.2最佳路径的道路层次模型 (2) 3.2.1建立层次模型 (2) 3.2.2确定权系数 (3) 3.2.3实际调查 (4) 4 软件应用 (5) 4.1本次实验的道路数据获取 (5) 4.2对校园内外部矢量化并制图 (7) 4.3给校园各道路命名并且赋权值 (9) 4.4对校园内外道路进行拓扑构网 (9) 4.5对拓扑网进行最短和最佳路径分析 (11) 5 结果分析及评价 (11) 5.1校外最短路径结果及分析 (11) 5.2校内最短路径结果及分析 (11) 6 心得体会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1 权值计算代码 (15) 附录2 所有道路权值 (15)

基于多因素与层次模型的校园火灾救援 最佳路径分析 摘要:最佳路径的求取实则是一个多目标综合决策问题。以往一些研究没有能全面分析问题,只注重与某个因素下的最佳路径,这使得分析结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得到最佳结果。有些则综合了多种影响因素,然而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时常采用专家评估的方法,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有时会偏离客观实际,易于造成评价失准,致使结论缺乏真实性。 本文所提模型是综合了多目标决策与层次分析法的基于多因素影响与综合评判的最佳路径分析模型。模型在全面问题分析基础上先给出了影响最佳路径分析的几个重要影响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道路层次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系数。在综合评判时应用多目标决策模型与所提因素评分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路段的评分矩阵,并综合所求各因素的权系数得到最终路段的综合权值。最后以路段综合权值为路段属性进行Dijkstra算法求解,得到最佳路径。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值,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利用严密的数学理论,去除随意性与主观性,表达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因素影响权值,并且依据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来检验权值的合理性,从而使得分析结论更准确、可靠。此次分析是当武汉理工大学某处发生火灾,分析消防车怎样最快到达火灾处。在学校外进行消防车到达校门口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对校内进行最佳路径分析。 关键词:多因素层次分析最佳路径校园 1 背景以及分析的意义 在当今大学校园中蕴藏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引发的灾害会危机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而为了防范并尽量减少这些灾害造成的影响,我们小组选定大学校园火灾快速救灾最佳路线决策作为此次超图软件实习主题,随之我们小组经详细讨论和合理分析最终确定使用“基于多因素决策与层次分析法的最佳路径模型”来计算火灾发生地周边各路径权值并利用SuperMap软件最佳路径自动分析来为消防车火灾扑救路线选择及火灾发生区域人员疏散路线选择做最佳路径决策分析。 2 训练要求 应用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图学以及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中所学到的基

如何利用Aspen进行物性分析-纯组分,二元相图

物性分析方法(Property Analysis) 在进行一个流程模拟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你所选物系,以及物系中物质的物性和相平衡关系,对所选体系偏离理想体系的程度有个初步的了解,对所选体系热力计算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择合适的物性计算方法,在得出模拟结果之后,才能保证模拟结果的可信度。下面做一个CO2/Ar体系物性分析的例子,旨在抛砖引玉,有错误的地方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1.开始设置 选择模拟类型(Simulations)为:General with Metric Units,单位制可以根据自身选择的单位体系来定。 选择运行类型(Run Type)为:Property Analysis,当然在其它运行类型中也能够进行物性,不过这个运行类型没有流程图及其它一些要素,是专门为物性分析而设立的运行类型。 图1

2. Setup参数设置 设置Setup中的一些参数,如Title,(这里可以不填写,但是最好还是设置一下,可以方便其它用户对你的模拟进行了解,增加其互通性)Unit,Run Type,其中Unit,Run Type中的设置相当于第一步中的Simulation,Run Type设置,对于前面已经选择的类型在这里可以看到设置的结果如图2。当然也可以重新设置。它好处就是,可以很方便的使用户可以在不建立新模拟的情况下,改变单位制及运行类型。在Description中可以填写对模拟的一些简单描述,可以在报告(.rep)中输出,可以增加其可读性。其它的一些选项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图2

3. 在Component中定义组分 在Component ID中输入CO2,AR即可,对于其它一些常用的物质直接输入其名字或分子式就行。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物质可以运用Find来查找。输入后结果如图3。 图3 注: Elec Wizard:电解质向导,可以帮助用户输入电解质。 User Defined:输入用户自定义的组分。 Reorder:重新调整输入物质的顺序。 Review:查看输入组分的纯组分标量参数。

食品物性学期末题汇总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食品物性学? 定义:食品物性学是以食品( ( 包括食品原料) )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的一门学,这些特性与食品组成、微观结构、次价力、表面状态等因素相关。影响食品质构特性,影响食品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食品分析检测。 2.食品物性学的“指纹”概念 (1)食品自身表现的物理性质 (2)物理因子对食品各种性质的影响 (3)食品检验的物理方法 (4)食品加工的物理方法 (5)食品物性对加工的影响 (6)食品物性对消费感官嗜好及选购的影响 3.研究食品物性学的目的 (1)了解食品与加工、烹饪有关的物理特性 (2)建立食品品质客观评价的方法 (3)通过对物性的试验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组织结构和生化变化 (4)为改善食品的风味、质地和嗜好性提供科学依据 (5)为研究食品分子论提供实验依据 (6)为快速无损检测食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 1.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组成单元( ( 原子或分子) ) 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分子结构:分子内原子之间的几何排列 聚集态结构:分子之间的几何排列 2.键合力:又称盐键或盐桥,它是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一种静电相互作用。 吸引力与电荷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电荷质点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在溶液中吸引力随周围介质的介电常数增大而降低。——库伦定律 (1)在近中性环境中,蛋白质分子中的酸性氨基酸残基侧链电离后带负电荷,而碱性氨基酸残基侧链电离后带正电荷,二者之间可形成离子键。 (2)离子键平均键能为20kJ/mol 3.范德华力

4.高分子链结构与柔性

高分子链在绕单键内旋转时可导致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因为伴随着状态熵增大,自发地趋向于蜷曲状态,这种特性就称为高分子链柔性高分子链之所以具有柔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含有许多可以内旋转的σ单键 自由联结链:线形高分子链中含有成千上万个σ键。如果主链上每个单键的内旋转都是完全自由的,则这种高分子链称为自由联结链。它可采取的构象数将无穷多,且瞬息万变。这是柔性高分子链的理想状态。 实际:高分子链中,键角是固定的。 就碳链而言,键角为109°28′,所以即使单键可能自由旋转,每一个键只能出现在以前一个键为轴,以 2θ(θ=π-109° 28′)为顶角的圆锥面上。 如果高分子主链上没有单键,则分子中所有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是确定的,即只存在一种构象,这种分子就是刚性分子。 5.影响高分子柔性的因素 (1)如果高分子主链上虽有单键但数目不多,则这种分子所能采取的构象数也很有限,柔性不大。 (2)另外,影响高分子柔性的因素还包括主链成分、取代基的数量、取代基的体积和极性,以及温度等 (3)键越长,键角越大,链的柔性也越好 (4)取代基数越大,数量越多,极性越强,链的柔性越差 (5)如果主链上含有芳香环或杂环成分,由于环的结构体积大,电子云密度高、色散力,阻碍了主链单键的内旋转,链的柔性也越差。 6.食品形态微观结构 按分子的聚集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晶态:分子(或原子、离子) 间的几何排列具有三维远程有序; 液态:分子间的几何排列只有近程有序(即在1- -2 分子层内排列有序),而远程无序; 气态:分子间的几何排列不但远程无序,近程也无序; 玻璃态(无定形):分子间的几何排列只有近程有序,而无远程有序,即与液态分子排列相同。液晶态:分子间几何排列相当有序,接近于晶态分子排列,但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一定条件下的脂肪) 。 凝胶态:有一定尺寸范围的粒子或者高分子在另一种介质中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态,或者说另一种介质(例如:水、空气)填充在网络结构中。 粒子凝胶:具有相互吸引趋势的粒子随机发生碰撞形成粒子团,当这个粒子团再与另外的粒子团发生碰撞时又形成更大的粒子团,最后形成一定的结构形态 聚合物凝胶:都是由细而长的线形高分子,通过共价键、氢键、盐桥、二硫键、微晶区域、缠绕等方式形成交联点,构成一定的网络结构形态。 7.水的基本物性 水异常的物理性质 (1)高熔点(0 ℃), 高沸点(100 ℃) (2)介电常数大 (3)表面张力高 (4)热容和相转变热焓高熔化热、蒸发热和升华热 (5)密度低(1 g/cm 3 ) ,凝固时的异常膨胀率 (6)粘度正常(1 cPa·s) 水的异常性质可以推测水分子间存在强烈的吸引力,水具有不寻常的结构。

不确定性条件下最优路径的选择

不确定性条件下最优路径的选择 摘要 目前,交通拥挤和事故正越来越严重的困扰着城市交通。文章针对车辆的行驶时间存在的不确定性给出了最优路径的评价模型,帮助驾驶员寻找一条可靠、快速、安全的最优路径。文章还分析不同路段之间的时空相关性对行程时间的影响,为驾驶员路径的选择做了周全的考虑。 针对问题一,我们建立了两种不同评价标准的最优路径评价模型.模型Ⅰ基于对存在驾驶员偏好的最优路径选择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反映驾驶员偏好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了驾驶员偏好与路径属性总偏差最小的最优评价模型。模型Ⅱ基于对不确定性条件下车辆准时到达终点的可靠性的分析,定义可靠度来定量描述车辆行驶时间的不确定性,同时利用概率论知识给出了最优路径的数学表达式和定义—在可靠度R≥95%的条件下,预留时间T最短,则为最优路径。利用MATLAB编程求解,将所建模型应用到例子中,得出的结论是:选择道路A,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针对问题二,在问题一定义的最优路径的基础上,我们将A~K这11个地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图看作一个无向赋权图,综合考虑均值、标准差这两个量作为权,建立了图论模型.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涉及两个权重的改进算法求解最短路问题.利用MATLAB编程,得出最优路径选择结果为:A→C→K→G→B。 针对问题三,基于车流波动理论,建立行驶时间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述交通路段之间行驶时间的相关性。 本文逻辑严谨,切入点独到,综合运用多种模型,结果可靠。 关键词:最优路径;Dijkstra算法;图论模型;车流波动理论

1.问题的重述 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如何寻找一条可靠、快速、安全的最优路径,已经成为所有驾驶员的共识。 传统的最优路径问题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理想”的交通状况下分析的,即:假设每条路段上的行驶时间是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优路径就是行驶时间最短的路径,可以用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来搜索(例如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目前的车辆路径导航系统也大都是基于这种理想的状况下的最优路径算法,寻找行驶时间最短的路径。事实上,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车辆的行驶时间存在着不确定性。 问题一:对于一般的交通网络,假设已知每条路段行驶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请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的分析车辆行驶时间的不确定性,然后给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车辆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将此模型应用到图1的例子中会选择哪条道路。 问题二:根据第一问的定义,已知每条路段行驶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见图、表,图表中A为起点B为终点),设计算法搜索最优路径,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中,用计算结果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如果可能的话,从理论上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复杂性等性质。 问题三:在现实的交通网络中,某个路段发生了交通拥堵,对上游或者下游路段的交通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交通路段之间的行驶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请建立数学模型描述这种交通路段之间行驶时间的相关性,并将这种相关性应用到第一问和第二问的最优路径搜索问题中,并设计算法解决考虑相关性的最优路径搜索问题,给出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如果可能的话,从理论上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复杂性等性质。 2.模型假设 1.假设车辆在每条路段上的行驶时间是随机变量; 2.假设车辆在同一路段上的行程时间t服从正态分布; 3.假设在同密度车流中各单个车辆的行驶状态与前车完全一致; 4.假设题目所给数据真实可靠; 5.假设各不同路段的期望时间和标准差时间相互独立; 6.假设同一路段上下游的期望时间和标准差时间相同。 3.变量说明 a:第i条路径的第j个属性的客观值; ij b:第k个出行者对第j个属性的可接受值; kj :第k个出行者对第j个属性的权重; kj

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及定位分析

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及定位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7T16:37:19.0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1期作者:江卫国 [导读] 摘要:电力作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能源,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正是因为电力的重要地位,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成为了一项集复杂性、技术性、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电力线路设计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严谨对待。 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广西南宁 摘要:电力作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能源,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正是因为电力的重要地位,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成为了一项集复杂性、技术性、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电力线路设计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严谨对待。而在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又是重中之重,它对于线路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后续维护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关系着整个电力线路的造价与施工开展,其路径选择与定位的合理性,关系着电力运输的运作问题。 关键词:电力线路设计;路径选择;路径定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供电负荷量也在快速增长,原本实行的35kV的变电站也在逐渐被110kV及220kV室内GIS变电站及地下变电站取缔。自然,现对应的配套设施,也需要进行修改。在当前的电力运输环境中,大容量、长距离的电缆线路设计成为必要的可能。同时,对于新建的电缆线路与原有的电缆线路需要进行连接,这些成为电力线路设计的新课题。而在整个电力线路设计中,其路径选择和定位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路径选择和定位的技术分析,来进一步实现电力线路设计的优化,以期望能满足现阶段的用电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 一般来说,提到设计都会想起绘图。所以在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上,也一般分为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两个方面。 (一)顾名思义,图上选线就是利用绘图的方式来拟定若干个路径方案,然后在进行对应的资料收集和野外勘测,再从经济和技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衡量,从而确定有关单位的同一,经过签订协议书来确定一个相对较好的推荐方案。在方案确定之后,再报上级审批。一旦审批通过,就可以利用实地勘察的方式进行野外选线,最终确定线路和杆塔的定位。 (二)一般来说图上选线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的是比例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进行。图上选线会先将地形图放置在图板之上,将电力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标出来,然后利用对地形的了解,勾画出一切可以实现电力运输的路线,并将其转角点标出。线路与线路需要以不同的颜色来加以区分。这样就会形成多个路径,制定成初级方案后,根据这些路径,对其资料进行收集。面对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方案或者相对成本较大的方案,需要将其舍弃,最后留下来的方案,再将其进行对比和分析,只需要留三个左右较优方案。 (三)在确定较优方案之后,通过实地的勘测来对几个方案进行选择,在通过关键点的资料对比落实,从而确定出最佳的路线。在五个方案的对比上,一般需要注意如下几个内容:其一,总线路的距离;其二,该条线路所经过的地势地形,以及对应的地质和操作时会带来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其三,对线路周围的交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大概了解,确定施工、运行和后续维护的操作可能;其四,了解电力线路的政策,对线路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评估;其五,对每条线路的造价和材料的使用,设施的消耗以及建造后的使用年限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为了保证建造的线路具有最优的性能和最合理的经济投入,对于沿路涉及到的设施都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签订书面协议。 (四)由于图上选线可能会受到地形图绘制缺乏实际效果的制约,从而导致线路的选择缺乏完整性。为了满足电力线路设计的最优化,出了在图上选线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还需要在对应的沿线范围进行实地勘测。其作用在于确定线路的合理性,发现是否存在更加优质的线路。最好在对线路设计合理进行研究时,也对沿线的材料价格和运输条件进行了解,以便于确定最优线路。 (五)野外选线。野外选线实际上是图上选线的延续,其存在是为了鉴定图上选线的结果是否是最优。在野外选线时,需要针对图上选线得出的结果进行核实,在确定之后,需要根据走向埋设标志,以便于反复勘测。 二、电力线路设计的定位 电力线路实际上就是由一个一个定点的杆塔连接而成,所以,在已经选好的线路路径之上,进行定线、断面测量与描绘,并且在纵断面图上,标出杆塔的位置就叫做定位。对于线路设计来说,在选好的路径上进行定位是整个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定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线路的经济成本、施工难度、运行效果、维护操作。所以,在电力线路设计的定位上,需要细致的工作,实现最佳定位。 (一)断面测绘 在线路选定好之后,为了方便定位的设计和后续的施工,都会对该线路的情况进行调查,获得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在测量上,为了保证精确度,需要进行定线测量、平面测量和断面测量。所谓定线测量,实际上就是根据选定好的线路路径,把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存在明显的转角和大致方向点,用标桩的方式将其固定出来,并且测量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平面测量实际上就是沿着路径,以对应的路径点为总线,根据其电压的等级所对应的带状区域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制定成图。断面测量,实际上就是对当地的地形进行了解,从而确定杆塔的位置和杆塔所需要的标高。 (二)杆塔的室内定位 一般来说杆塔定位可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室内定位实际上就是利用最大弧垂模板在平面图上进行杆塔位置的标注。而室外定位也就是在实际的地点,进行现场复核,将定点使用标桩固定。由于杆塔的位置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线路的修建和运行,所以,在杆塔位置的确定上需要十分谨慎。对于杆塔定位和设计的主要要求,就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之下,与地面实现安全距离。如果是处于山地或者丘陵地带,那么该距离的满足必须使用最大弧垂模板来确定档距。 (三)定位需要注意的地方。由于定位具有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定位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尽量避免孤立档距,尤其是相对较小的孤立档。它很容易给杆塔受力带来影响,从而造成维修困难。第二,在山地定位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山坡的稳固性,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因地制宜的采用全方位长短腿杆塔和高低基础,来保证塔基的稳定性。第三,在坡度相对较陡的杆塔固定上,需要考虑到大雨的冲力是否会让陡坡产生地质变化,从而倒塌。第四,在覆冰地区,需要注意档距的均衡度及控制档距的大小。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可知,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和定位是一项复杂性极高的工作,需要通过对其中几个方面的内容检验来确定和提高线路选择与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实现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和定位科学性的基础上,来进一步保证当前电力建设线路的质量,从而提高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宋岩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6405) 摘要:首先以测井曲线的分辨率、探测原理为基础,优选出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较高的声波时差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来建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解释方程,并且用非建立关系的密闭取心井和评价井进行验证,解释结果比较合理,为多学科油藏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题词:孔隙度渗透率多元回归 Study o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nterpretation method Song Yanzhu (No.10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Ltd.,Heilongjiang Daqing 166405) 「Abstract」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Oilfield.First,we choose the well log of AC and GR to establish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interpretation equation,in the base of the differentiated rate and exploration principle of well log.Then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result is reasonable based on datas of sealing core drill well and assessment well,and it lays a favorabl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rvoir. 「Keywords」porosity;permeability;multiple regression 1 前言 统计某油田扶余油层探明区内86口探井、几千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油层砂岩平均孔隙度15.3%,平均渗透率10.8×10-3μm2。 作者简介:宋岩竹,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精细地质描述工作。E-mail:songyanz@https://www.doczj.com/doc/d114372647.html,

食品物性测定

136 Food Testing Machines

F Series Machines Tinius Olsen,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manufacturers of materials testing machines, offers a machine specifically for analysis of food textures. The F series food texture analyzer is a simple, accurate, flexible, and powerful machine that is ideally used for common texture tests such as TPA, puncture, back extrusion, deformation, snap, puncture, shear, extrusion and related tests on applications up to 200 lbf (1 kN). The machine can be fitted with a variety of special grips, probes, and cells, specifically engineered for testing food. When combined with our powerful testing software, the resultant system becomes a flexible yet robust testing station that is designed around the unique needs of the food industries. While the F Series machine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intrica-cies of testing food, it can also take advantage of the rest of Tinius Olsen’s product offering and can use grip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for testing food packaging. Additionally, test routines that are used for testing packaging, from frictional testing to compression or tear testing, are available in the PC based software.Fig 1.Food tester being cleaned with water after testing. The surgical grade stainless steel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tester makes this possible without damaging the machine. Fig 2.Food testing machine shown with Warner Bratzler shear cell. The machine is controlled directly from a PC with only the basic crosshead controls available on the machin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