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教学若干管理细则

网络教学若干管理细则

网络教学若干管理细则
网络教学若干管理细则

保定市同济中学

关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若干管理细则

一、制定原则

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校于2020年2月中旬开始进行网络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网课教学实践,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不足;加之因疫情导致的开学日期的不确定性,网络教学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现实,特制订本细则。

二、学校处室工作任务

学校各处室通力合作,在疫情期间对网课教学进行各个方面的整体管理和督促。维护、保持网课教学平台的稳定,全力保证网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1、办公室

(1)学校办公室负责整体网课的平台后台、网课课表安排、课程调整、实时监控以及突发状况的处理。

(2)要求两个年级的办公室平台负责人以助教的身份进入课堂,随机监控并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3)汇总各部门上报的电子表格,为整体网课教学的评价留存依据。

(4)如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妥善处理。

2、年级组

(1)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组安排专人(主任、副主任、教务干事、德育干事)负责本组网课教学全程管理。随机跟课,适时监管(建议在开课伊始、授课中途、授课结束前)。

(2)结合班主任和本年级学科备课组长,统一对学生打卡、学生听课、教师上课、学生作业、教师课件等方面进行管理、汇总。所有汇总内容要求以电子版表格的形式呈现。

(3)各年级组在汇总班主任提供的主要信息之后上报学校各相关处室进行整理留存。

(4)对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3、教务处

(1)学校教务处结合年级组专人主要对教师任课进行确定、安排、督促或调整。

(2)负责安排专人(主任、副主任、教务干事)对教师留、评、判、讲作业的情况进行监督。

(3)教务处监督结果统一发班主任,由班主任结合其他方面的结果汇总报年级组。

4、科研处

(1)学校科研处结合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长主要对教师的课件、导学案进行汇总,并

管理教师的备课、授课情况。

(2)协助并参与备课组长对网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

(3)科研处监督结果统一发班主任,由班主任结合其他方面的结果汇总报年级组。

5、政教处

(1)学校政教处结合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打卡、听课过程、听课言行进行监管。

(2)负责安排专人(主任、副主任、政教干事)在网课期间随机跟课,对学生打卡、行为言论进行监督。

(3)及时处理在网课过程里出现的学生违规违纪行为或言论。

(4)政教处监督结果统一发班主任,由班主任结合其他方面的结果汇总报年级组。

三、具体操作要求

1、班主任

(1)班主任在网课开始前组织、督促学生进入直播间。并要求学生打卡。过程要有记录。

(2)每日授课开始之后,所有班主任要求全程跟课。一方面监督学生听课,一方面对学生的不当言论或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

(3)班主任老师建议在网课授课过程中对自己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随机性的打卡管理。具体操作与办公室负责本年级网课的助教联系。

(4)在每次授课结束之后,督促学生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新课提出要求。

(5)在每日授课结束之后的次日中午前,结合各处室发来的监管情况并将自己的管理相关情况一并填写在《同济中学每日网课监督管理明细表》上,报本年级组长。

2、备课组长

(1)各备课组长在网课授课之前,对所有进行网课的教师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计划和安排。

(2)通过网络,进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让网课课件或导学案成为共性案。并把一定周期内的共案进行汇总。

(3)要求所在备课组的教师(非网课授课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所教授班级学生在网课听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疑惑,认真解答并与网课授课教师沟通。

(4)要求本组教师及时、认真的批改作业,反馈网课授课教师出现的问题。将本组教师的批改情况汇总报教务处。

(4)按要求将本组教师的共案、课件、导学案等及时汇总报科研处。

3、教师

(1)网课授课教师。及时主动的在自己所在备课组与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共议教学内容、进度、所用课件以及授课构想。

(2)网课授课教师。课前认真备课,适应网络教学的特点,精彩授课,倾心解答。

(3)非网课授课教师。建议全程跟本学科网课。共同学习,监管学生。了解自己所教授班级学生在网课听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疑惑。及时解决并与网课授课教师沟通。

(4)按时按要求批改作业,反馈网课授课教师出现的问题。

另附1《网课监管流程示意图》

2《同济中学每日网课监督管理明细表》

保定市同济中学

2020年3月1日

电教工作计划10篇

电教工作计划10篇 电教工作计划10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何不好好地做个工作计划呢?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工作计划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电教工作计划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教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为契机,学习、树立、落实科学,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电教中心以振奋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全心服务于教育的工作姿态,以“扎实研究,实用培训,严格管理,优质服务”为载体,促进新课改的深入,促进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和专职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秦淮教育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课题引领,教科研并重,扎实推进教育技术工作 1、做好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电教课题结题工作 根据省市、课题评估结题工作要求,“课题研究结题要一套经验,带出一支队伍,推广一批成果”的目的,本学期拟定对区电教中心、27中,考棚小学进行结题工作。要求相关学校扎实研究,做好结题工作。 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示范学校要加强“窗口学校”的示范作

用,加强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并将有关教育技术活动上传到市教育技术研究网上。必须谋划“十一·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加强信息学科教学研究,强化学科管理 积极参与学科教学视导,深入学校听课调研、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况,教研组建设和管理等现状,特别组织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落实、计划组织全区高中研究课两次。 针对新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信息学科教材重新变动,每两周组织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和有反馈,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活动,加强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安排全区小学研究课两次,初中研究课一次。 组织小学信息学教研片,将以东片和西片设立片级教研网,确定东、西片召集人,并开展片级活动。 组织好高二信息技术省级“会考”工作 组织小学、中学信息学科优质课评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比赛。 3、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一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知识重建和探究性学习等作用。各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本学期全区小学、幼儿园分别进行网络下的学科“整合”研讨活动。 继续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 1、举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要求,每校推荐一名教师,第三周报名,第四周开班,上课时间每周二下午2:00-5: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茶陵二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全体教师服务,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 建设目标 2.1 教学课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简称:全学科下同)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 格式)。 2.2 教学设计涵盖全学科的各年级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 格式)。2.3 教学素材每学科教案、学案、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音频、视频、试卷、练习卷。 3 实施策略 3.1 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学科组成立学科资料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资料规划、收集、整理、评选及分布工作。学科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全体教师为成员。 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至教 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3.1.1 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

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3.1.2 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3.1.3 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3.1.4 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应该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课件中除了有教学目标、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教学设计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科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3 教学素材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等教学素材上传至教科室。 4 使用及管理 4.1 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内教师使用,并上传一份至学科组。 4.2 以学科组为单位收集、汇总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学科组教学资源库中,供学科组开展教学研究,并上传一份至教科室。 4.3 由教科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学期对各学科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组织整理,并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4.4 学科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组(备课组)考核。

基于“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化教学方式繁荣活跃。文章重点从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网络教学平台环境下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天空教室高等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支撑技术。教学形式正逐渐从使用黑板加粉笔、按照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向灌输式,向网络化、多媒体化、立体化教学转变。为此,各种网络课程开发软件应运而生,较为知名的有支持基于Web教学的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从目前国内教学实际出发,以拓宽基础和视野、培养能力和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终身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以网络资源建设为途径,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建设为手段,实现了一种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 二、“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建构的理论基础 以高等数学教学为例,21世纪,大学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天空教室”网络教学软件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构建了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的新模式,使数学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体验式、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目前,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理论的主体是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由于现实的教学模式决定了网络教学在现阶段只能是面授的补充,而不能取

2018年技术工作计划范文4篇

2018年技术工作计划范文4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紧紧抓住我市教育信 息化大发展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精神,创新机制为动力,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现代化教学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完成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组织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电教理论知识,操作技巧讲座. 2,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网页制作的培训,鼓励教师制作个人或班级,学科的主页,并尽量向外发布个人网页? 3,积极组织电教骨干教师参加市组织的各类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我校的多媒体 网络,使我校的网络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4,抓住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培训,参赛. (二)注重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做好传统电教媒体(三机一幕)和多媒体电脑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每种电教设备,讲究实效,真正显示各种电教媒体的优势,并规范操作,及时做好有关使用记载. 2,认真执行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师办公室等计算机使用制度及物品借还制

3,逐步实施办公现代化,教学管理网络化,办公备课电脑化. 4,认真做好学生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网上学习的辅导工作,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 (1)按计划对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各电教教师认真做到按计划进行教学,及时对学生做好检测和调控,不随意变换更改教学计划,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2)计算机教学人员要按年级备好课,上好课,做好上机操作的辅导工作. 5,积极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和发放工作,鼓励,指导教师下载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软件,积极创建好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6,电教组认真做好电教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7,加强专用室和专用设备管理?微机室,电教室,办公室的计算机等电教设备责任到人,确保电教设备工作正常,对相关人员作好考核? 8,学校的校园网主页做到专人维护,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虚拟窗口,学校管理的有效帮手和师生学习资源的园地. 9,电教软件实施电脑管理,有助于教师快捷,方便地查找素材,更好地提高电教软件的使用率? 10,做好"浙大管理软件"管理,应用平台的数据录入工作,并尝试应用? 11,发挥好学校"笋芽儿电视台"的功能,有计划地开展好各类活动? (三)加强教育科研,深化学科整合? 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和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规律

网络教学的优势

(一)网络教学领导教改新趋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上课堂”以其丰富的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的特征,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其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传统的教学,教师无论如 何兼顾学生中的大多数,也无法针对学生中的个体兴趣,水平的差异在教学实施上做得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网络教学能提供全矿区教育资源高度共享,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并将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融于教学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中 单一的教学信息的局面,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只要教师在 一定的时间内设定教学目标,借助“网上课堂”,学生可以自主地根据个体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时间,内容,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二)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潜力和作用 在实际教学管理方面,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优秀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可是因为接触 学生的人数有限,即使他们满工作量的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影 响面。“网上课堂”可以把优秀教师的教案搬上网,供所有教师学生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在线的 课程点播,使优秀教师的授课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既缓解了优秀师资短缺的 矛盾,又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潜力和作用。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便于进行个别化教育 网络教学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积极的心态下,充 分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尝试解决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几乎没有 独立地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从消极的学习转化为主 动地发挥其认知能力,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自我教育使用网络进 行教学,能把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按照 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安排学习速度,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作用,促进了学生个 性的全面发展,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网络教学可以随时放慢“教师”授课的速度,可以根据学 生需要要求“教师”重新讲授,而不必担心老师的责怪。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他们的提 问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较之传统教学有较大增强。 (四)尝试“无师化”教学,缓解师资不均衡的矛盾 不同学校间教学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的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存在着 一定的差距。整体水平较高的学校,存在着个别教学水平较差的学科;整体水平较差的学校, 存在着个别学科特别优秀的班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网上课堂”的应用可以缓解这一矛盾。所谓“无师化”教学是通过利用网上声像俱备的电子多媒体课件资源,在教师的督促辅导下实现 无教师自学的一种网络环境,这种多媒体课件是针对所学教材,具备所有教师授课的文字、声像,而且讲解细致周全,练习附有详细解答,便于自学的文档。我们认为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只要设定系统的学习计划,配以严格的督促检查机制和定时的教师答疑时间,“名师课堂” 的前景是大有可为的。因此我们用信息技术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创建实用的、与教育需求 相适应的优质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并借助网络传播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作用的最大化,使之幅射、影响到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 学生。使区域内教育真正实现全面健康的均衡发展。 (五)网络教学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校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重视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克服资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思路;方法;策略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以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系统。它一般由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以及网络课程等几部分组成,能为使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由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学校在政策、立项、资金、人力统筹等方面给予支持。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各因素间的关系,还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和教学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就尤为重要。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论证和制定资源库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如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确定管理系统是自主开发还是请专业公司开发,资源建设是分批引进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是突击重点还是普遍涉及等等。 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脱离教学特点的其他非服务行为。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明确目标:一是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点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二是建立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能够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信息录入与修改、素材的预览与浏览、远程审查、统计分析等功能,让全校师生不仅能使用资源,还能为资源库提供素材和资料;三是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四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

1武警部队监控平台架构介绍与设计 1.1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基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如上图所示,主要由三个大的部分构成,分别是监控中心、监控站点、监控单元。整个系统从资金、功能以及方便维护性出发,我们采用了干点加节点方式的监控方法。 监控中心(SC):SC的定义是指整个系统的中心枢纽点,控制整个分监控站,主要的功能是起管理作用和数据处理作用。一般只在市级包括(地、州)设置相应的监控中心,位置一般在武警部队的交换中心机房内或者指挥中心大楼内。 区域监控中心(SS):又称分点监控站,主要是分散在各个更低等级的区县,主要功能是监控自己所负责辖区的所有基站。对于固话网络,区域监控中心的管辖范围为一个县/区;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其组网不同于固话本地网,则相对弱化了这一级。区域监控中心SS的机房内的设备配置与SC的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功能不同以及SS的等级低于SC,SS的功能主要是维护设备和监控。 监控单元(SU):是整个监控系统中等级最低的单元了,它的功能就是监控并且起供电,传输等等作用,主要由SM和其他供电设备由若干监控模块、辅助设备构成。SU侧集成有无线传感网络微设备,比如定位设备或者光感,温感设备等等。 监控模块(SM):SM是监控单元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监控信息的采集功能以及传输,提供相应的通信接口,完成相关信息的上传于接收。

2监控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及监控中心功能 基站监控系统的组网分级如果从管理上来看,主要采用两级结构:CSC集中监控中心和现场监控单元。CSC主要设置在运营商的枢纽大楼,主要功能为数据处理,管理远程监控单元,对告警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可实现告警查询和存储的功能。一般管理员可以在CSC实现中心调度的功能,并将告警信息进行分发。而FSU一般针对具体的某一个基站,具体作用于如何采集数据参数并进行传输。CSC集中监控中心的需要对FSU采集的数据参数进行报表统计和分析,自动生产图表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直观,方便的可视化操作,为维护工作提供依据,维护管理者可以根据大量的分析数据和报表进行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网络的故障点和优先处理点,将人力资源使用在刀刃上。监控中心CSC系统的功能中,还有维护管理类,具体描述如下: 1)实时报警功能 该系统的报警功能是指发现机房里的各种故障后,通过声音,短信,主界面显示的方式及时的上报给操作者。当机房内的动力环境,空调,烟感,人体红外等等发生变量后,这些数据通过基站监控终端上传到BTS再到BSC。最后由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后存储到SQLSEVRER2000中。下面介绍主要的几种报警方式: 2)声音报警 基站发生告警后,系统采集后,会用声卡对不一样的告警类别发出对应的语音提示。比如:声音的设置有几种,主要是以鸣叫的长短来区分的。为便于引起现场维护人员的重视紧急告警可设置为长鸣,不重要的告警故障设置为短鸣。这样一来可以用声音区分故障的等级,比方某地市的中心交换机房内相关告警声音设置,它的开关电源柜当平均电流达到40AH的时候,提示声音设置为长鸣,并立即发生短信告警工单。如果在夜晚机房无人值守的情况下:

【最新】网络教学的开题报告

网络教学的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

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网络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7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Problems,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本

网络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计划文件可用于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20xx年校园网络教学工作计划 我校现有教师150人,学生1400人,共有30个教学班。现有电脑网络教室1间,配备了多媒体电脑60台;多媒体教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电脑18台;多媒体语音室2间;学校各科室办公电脑17台;卫星接设备1套;大量的常规电教器材;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达160gb以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我校已全面推开,为实现全面探索农村中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进一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的远程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完整版)网络课程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课程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课程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而开始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具有资源共享性,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学习的协作性等特点。 网络课程学习的模式概述为:文字教材自学+网络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必要的面授辅导+网上讨论+小组活动+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学习中心导 学辅导+集中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 (1)学习时间、地点上的随心所欲 只要拥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台电脑,您就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而不用象传统面授班那样必须在固定的星期六或是星期日早上9:00到一个离您家很远的地方去上课,远程教育可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完全突破了学习在时间、地点上的种种限制,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矛盾,使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避免了上面授辅导班的来回路途奔波之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2)学习进度上的随意安排 每个学员的领悟能力和课程的难易程度都不一样,有些学员的领悟能力高,他就学得快一些;有的学员领悟能力差,他就学得慢一些;有些章节比较简单可能一点即通;有些章节难一些可能就需要反复学习才能掌握。但传统教育在教学进度上是固定化、统一化的,很难顾及个别学员的学习特点,也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的某个章节没有听懂就把整个课程重新再讲一遍,而远程教育的课件是事先做好了放在网上的,想学哪章,想学多久完全由学员自己掌握,熟悉的可以减少学时甚至不学,而自己较难理解的可以安排大量时间,完全不受任何的限制,对于一次听不懂的问

题,可以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 (3)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情况千差万别,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严重匮乏,良莠不齐、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师资,这些都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向高层次迈进。而网络教育优势就是可以把全国的优秀师资汇集到一起,使各个地区的的学员都能听到名师讲授的课程,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 (4)充分的答疑时间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传统教学种学生的答疑和老师的授课时间是混在一起的,答疑的时间多了,那么讲课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网络教学通过它特有的答疑工具,如:答疑板、论坛等工具将学员的提问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员在学心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并在短时间内得到细致的解答。同时可以查看别人所提到的问题,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5)交流范围扩大 传统教育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学员之间的交流往往局限于班中几十个同学的交流上,而远程教育则通过答疑板、论坛、聊天室等途径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链接在一起,为大家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 (6)相关信息共享和反馈的及时性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为了查找一条相关信息、政策、法规,查遍了整个图书馆、阅览室、转遍了大大小小的书店,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候更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而根本找不到。而网络教育在提供在线课程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翔实的在线资料库,学员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字,就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所需的资料,同样有关考试的最新的政策、教材的最新变化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学员那里。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默认分类 2008-06-12 18:19:20 阅读9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节点组成,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与现有网络的区别。进而介绍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MAC层技术、路由技术、节点技术和跨层设计等关键技术。最后展望无线传俄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并指出关键技术的进步将起到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MAC层路由协议跨层设计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s integration of sensor technique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mbedded computation techniques,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echniqu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They can be used for sensing, collecting, processing and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of monitored objects for users. As a new research area and interest hotspot of academia and industrie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has a wide application futur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of networks, nodes,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he differences wih the existing networks. And the MAC layer technology, routing technology, joint cross-layer design technology and key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 At last the prospect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MAC, routing protocol, Cross-layer design 一、概述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进步,包括微电子机械系统

网络课程交互模式与控制策略研究

网络课程交互模式与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一种教学性交互,文章通过对网络课程交互模式、网络课程交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网络课程交互模式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交互模式控制策略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然而实践和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教学都是成功的,并不是有了先进的网络双向交互技术,就能实现教学所期望的高质量的交互。网络教育教与学分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网络教育实践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而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门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高质量的交互是必要的。教学中的交互现象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的学习情境中,教学交互主要通过平台所提供的各种交互功能来实现。为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沿着既定目标有效进行,就必须对网络课程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尤其是作为交互设计核心环节的交互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课程的交互模式 什么叫交互?Wagner将交互定义为:“个体与小组间的相互作用,至少需要两方和双边的行动。”而教育上常说的交互往往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体与教师或同学或其他人之间的互相交流。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一种教学性交互,它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典型的交互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时交互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网络CAI教学软件,通过在网上运行这种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进行交互式学习。(2)非实时交互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将教学信息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格式存放在WWW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页面来进行学习。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通过Email和BBS在网上提出询问,进行自主交互学习,还可以利用FTP提供远程登录(Telnet)服务,建立虚拟实验室,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实验室或工作站,进行仿真实验。(3)协同、讨论模式:协同学习环境是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CSCW)来实现的,这种学习模式具有群体用户多点之间对称交互的特点,能够实现远距离互动,使异地学习者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共同进行协作学习。

2020小学教师网络教学工作计划(三)

2020小学教师网络教学工作计划(三)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潜心教研,提高素质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

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和科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

浅谈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浅谈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出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文化。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不少学校也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发数字化校园,加入互联网,开展了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它以互联网为传输系统,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由于其在中国的开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笔者针对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进行了探讨。 网络教学的主要优点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受教师和课堂的限制。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从按部就班的学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和指路人,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1、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课本上静态的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动态的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融入教学和学习之中,学生可以见其形、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冲破书本的局限,轻松自如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由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系统的通信、集成和演示功能强大,教学内容来源广泛,几乎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没有国界和种族的隔阂,是一种全球性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快的更新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因特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很多都是最新的最先进的各学科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而且还可以使更多的人又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2、实现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过去的课堂上,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大家使用同一教材,讲授同一内容,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合作和交流,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探索性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及课程的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实现了班级授课制

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控制策略

—————————— 收稿日期:2003年11月24日 41 第14卷 现代教育技术 V ol. 14 2004年第6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6 2004 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控制策略 肖月宁 马秀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250014 【摘要】网络课程教学交互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网络课程学习的效果。本文对网络课程教学交互的特点、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交互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交互,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4)06—0041—04 教学中的交互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不同形态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交互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在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由于网络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媒介,为网络课程中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交互条件,使交互不再是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要素,而成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网络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交互行为的实施,完成对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如何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中实现良好的教学交互过程,如何避免把网络教学变成传统课堂的简单延伸,充分发挥网络的特性,是在网络教学技术可得之后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教学交互的特点 网络课程的教学是基于web 的交互式教学,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交互与传统教学中的交互相比,其交互形式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交互的多样性 这里的多样性包括交互方式的多样性和交互对象的多样性。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交互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为了解决问题和解释观点等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双向交流,这种交互形式是一对一的交互,并且是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的交互,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网络课程的教学由于基于网络进行,其交互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中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采取基于课程资源的个别化学习;也可以采用多向互动与同伴进行协作化学习。另外,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对的交互对象可以是教师、专家、其他学习者以及网络访问者,交互者之间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道德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可 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获得对事物的不同层次的理解。 (二)交互的主动性 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坚持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以“学”为中心赋予学习者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进程、方式、学习内容基本是由学习者决定的,学习者往往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交互,这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的。而且,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主动地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给予回答,突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仅仅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被动交流方式。 (三)交互的间接性 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师生处于分离状态,无法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它的一切交互活动都是借助于网络媒体进行的间接交互。比如通过电子邮件、学习论坛、网络笔记、在线交谈等等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 (四)交互内容的丰富性 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了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而且还以超链接的方式提供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丰富资源,包括学习者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课程背景性或拓展性资源等。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选择学习资源;可以就学习内容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参与各种议题的讨论。交互双方采用的媒体信息可以是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这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中语言交互和形体语言交互。 二、网络课程教学的交互类型

关于现代教育的技术工作计划范文.doc

关于现代教育的技术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紧紧抓住我市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 创新精神,创新机制为动力,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现代化 教学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 完成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组织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电教理论知识,操作技巧讲座. 2,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网页制作的培训,鼓励教师制作个人或班级,学科的主页,并尽量向外发布个人网页. 3,积极组织电教骨干教师参加市组织的各类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我校的多媒体网络,使我校的网络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4,抓住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培训,参赛. (二)注重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做好传统电教媒体(三机一幕)和多媒体电脑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每种电教设备,讲究实效,真正显示各种电教媒体的优势,并规范操作,及时做好有关使用记载.

2,认真执行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师办公室等计算机使用制度及物品借还制度. 3,逐步实施办公现代化,教学管理网络化,办公备课电脑化. 4,认真做好学生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网上学习的辅导工作,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 (1)按计划对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各电教教师认真做到按计划进行教学,及时对学生做好检测和调控,不随意变换更改教学计划,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2)计算机教学人员要按年级备好课,上好课,做好上机操作的辅导工作. 5,积极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和发放工作,鼓励,指导教师下载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软件,积极创建好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6,电教组认真做好电教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7,加强专用室和专用设备管理.微机室,电教室,办公室的计算机等电教设备责任到人,确保电教设备工作正常,对相关人员作好考核. 8,学校的校园网主页做到专人维护,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虚拟窗口,学校管理的有效帮手和师生学习资源的园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