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精)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精)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精)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精)

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

玻璃表面辐射率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它是指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可见光反射比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是指在太阳光谱(300nm~2500nm)范围内,直接透过玻璃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比值。它包括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能量的透射程度,但不包括玻璃吸收直接入射的太阳光能量后向外界的二次传递的能量部分。太阳光直接反射比是指在太阳光谱(300nm~250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比值。在实际使用中,此项指标控制的是玻璃幕墙所形成的反射“热污染”,因为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都能形成热量,尤其是在外形具有凹面结构的玻璃幕墙止,会形成一个“太阳灶”的效果,将热量汇集于一小块区域,该区域及附近的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加热影响。紫外线透射比是指在紫外线光谱(280nm~3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的紫外线光强度对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由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和家具油漆表面有损害,所以在设计大面积窗户和采光顶时,对此指标要予以限制,普通6mm白玻的紫外线透过率在60%多,降低紫外线透过率的最好办法是用PVB胶片做夹胶玻璃,用两片3mm白玻中间加上PVB胶片能够把Tuv降低到5%。太阳能总透射比也称为太阳得热系数,是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这一指标是建筑节能计算中的重要参考因素,直接影响着室内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但是人们在选购玻璃时习惯上使用遮阳系数数据来体现太阳光总透射比的高低。遮阳系数是指太阳辐射能量透过窗玻璃的量与透过相同面积3mm透明玻璃的量之比。遮阳系数越小,阻挡阳光热量向室内辐射的性能越好。但只在炎热气候地区和大窗墙比时,低遮阳系数的玻璃才有利于节能,在寒冷地区和小窗墙比时,高遮阳系数的玻璃更有利于利用太阳热量降低采暖能耗而实现节能。

窗的传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玻璃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时,单位时间内,通过1平方米玻璃的传热量,以w/㎡k或w/㎡℃表示。传热系数越低,说明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越好。单片普通玻璃的传热系数约为5.8w/㎡k,单片耀华Low-E约为3.6w/㎡k;普通6+12+6中空玻璃约为2.9w/㎡k,相同配置的Low-E中空传热系数在1.9w/㎡k以下。在GB50411中规定对幕墙应复验玻璃的传热系数,对门窗检测与工程相一致的外门窗的传热系数。门窗的传热系数(K):在稳态传热的条件下,外窗两侧空气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以w/㎡k计。

五、检测

1玻璃可见光透射比检测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是描述其采光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明确规定,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的可见光射比不应小于0.4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度计

1)、检测依据

国家标准《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参数的测定》GB/T2680-199。

2)分光光度计或可见光透射率测定仪。

①分光光度计:该仪器主要用于测试玻璃的光谱反射率。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a(380-780mm )测试波长范围:覆盖可见光区.

b波长准确度:可见光区±1 mm以内。

c光度测量准确度:可见光区1%以内,重复性0.5%

d波长间隔:可见光区10mm。

2、可见光透射率测定仪直接测量

1)试样制备:试样为6块(3块试验,3块备用)与制品相同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作,或直接从制品上切取尺寸为100mm×100mm的试验片。试验前用浸有无水乙醇(或乙醚)的脱脂棉清洗试样。

2)检测要求:a在光谱透射比测试中,采用与试样相同厚度的空气层作为参比标准;b在光谱透射比测试中,照明光束的光轴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10°,照明光束中任一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不超过5°。

3)检测方法:Ⅰ分光光度计法:a测量参数—光谱反射率:在380-780mm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b计算参数—可见光透射比。

Ⅱ可见光透射率测定仪直接测量法:

试验前先按“电源”键,开启电源预热10分钟使仪器稳定。

a检查样品夹上没有样品。b旋转仪器石后壳上的按钮,使积分球内的挡光板将积分球的出射孔挡上。c 按“标准”键,仪器显示“100.0”,此时仪器正常。d按“测试”键,检查仪器的稳定程度,通常显示值应在“99.5—0.5”范围内(“0.某数”表示“100.某数”,显示值为“0.0”时表示仪器状态最好)。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当显示值在:99.8—0.2“之内即表示仪器状态良好,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E将待测试样插入样品夹上,按”测试“键,此时仪器显示值样品的透射值(%)。f需要进行复测时,重按”测试“键,可得到多次测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打提高测量准确度。g测量过程中,每隔十几分钟应检查一下仪器的稳定状态。这种方法比较直观,操作方便,对试样规格的要求也比较灵活,测量精度也能满足标准要求。

Ⅲ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检测依据②检测内容③试样的编号、厚度、光线入射方位④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⑤检测结果及曲线。如有需要还可以附加试样的实物照片。

2、玻璃遮阳系数检测

玻璃遮蔽系数是评价玻璃本身阻挡室外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隔热能力。通过实验室测定其遮蔽系数,为广大地区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1)检测依据:GB/T2680-1994。

2)检测设备

A分光光度计:该仪器主要用于测试玻璃的光谱反射率和光谱透过率。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测试波长范围:覆盖光区280—1800nm,包括紫外区(280—380nm)、可见光区(380—780nm)、近红外区(780—1800nm)②波长准确度:紫外、可见光区±1nm以内;近红外区±5nm以内;③光度测量准确度:紫外、可见光区1%以内,重复性0.5%;近红外区2%以内,重复性1%④波长间隔:紫外区5nm;可见光区10nm;近红外区50nm或40nm。

3)试验制备:尺寸为100mm×100mm的试验片。试验前用浸有无水乙醇(或乙醚)的脱脂棉清洗试样。

4)检测要求①在光谱透射比测试中,采用与试样相同厚度的空气层作为参比标准;②在光谱透射比测试中,照明光束的光轴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10°,照明光束中任一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不超过5°③°光谱反射比测试中,采用标准镜面反射体作为参比标准,如镀铝镜等,而不采用完全漫反射体作为工作标准④°光谱反射比测试中,照明光束的光轴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10°,照明光束中任一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不超过5°。

5)检测方法

A单层玻璃遮蔽系数检测

单层玻璃遮蔽系数测试及计算过程如下:分光光度计测量200nm-26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反射比――可风光、太阳光光谱透射比τ1(λ)、τ2(λ);可见光、太阳光、太阳光光谱可见光透射比、反射比反射比ρ1′(λ)、ρ1′(λ)――{ε太阳光透射比、反射比-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e――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qi――太阳能总透射比g――遮蔽系数Se

B多层玻璃构件遮蔽系数检测

多层玻璃构件(以双层玻璃构件为例)遮蔽系数测试及计算过程如下:

分光光度计测量200nm-26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射、比、反射比――第一、二片玻璃的可见光、太阳光光谱透射比τ1(λ)、τ2(λ),τ1(λ)、τ2(λ);第一片玻璃光线室内射向室外时的可见光、太阳光光谱反射比ρ1′(λ)、ρ1′(λ);第二片玻璃光线由室外射向室内时的可见光、太阳光光谱反射比ρ1′(λ)、ρ1′(λ)。

光谱反射比ρ(λ),光谱透射比τ1(λ)―可见光透射比、反射比,太阳光透射比、反射比

――二片玻璃太阳光光谱吸收比α12、α12-第一、二片玻璃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e1、αe2-和,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qi-太阳能总透射比g--遮蔽系数Se.

6)检测及计算参数

A检测参数①光谱反射率:在波长280—1800nm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

②光谱透射率:在波长280—1800nm范围内的光谱透射率;③半球辐射率。

B计算参数①可见光透射比τv,②可见光反射比ρv(对于镀膜玻璃人分别测试玻璃面和膜面)③太阳光直接透射比τe④太阳光直接反射比ρe⑤太阳光直接吸收比αe⑥太阳能总透射比g⑦遮蔽系数Se. 各种窗玻璃构件对太阳辐射热的遮蔽系数用下式计算:Se=g/τs

式中:Se――试样的遮蔽系数;g-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τs-3mm厚的普通透明平板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其理论值取88.9%。

7)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检测依据②检测内容③试样的编号、厚度、光线入射方位

④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⑤检测结果及曲线。如有需要还可以附加试样的实物照片。

3、中空玻璃露点检测

中空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玻璃中间,用注入干燥剂的铝间隔条或胶条,将玻璃均匀隔开,四周用密封胶密封,使中间腔体始终保持干燥气体,具有节能、隔音等性能的玻璃制品。与普通玻璃相比节能性能提高30%左右,降低30-40分贝。中空玻璃的节能性是通过构造中空玻璃的空间结构实现的,其中干燥的不对流的空气层可阻断热传导的通道,从而有效降低其传热系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中空玻璃之所以具有隔热、隔音性能,是因为在两层玻璃中间构造了一个密封而干燥的气体间隔层,是隐藏在铝隔条中的干燥剂吸附掉了其中的水气,只有干燥的气体空间才能更好地阻断热量、声音的传播。露点这一指标就是测量中空玻璃气体间隔层内水气的含量。如果露点不合格,那么中空玻璃的U值(传热系数W/㎡K)会升高,影响节能效果。严重时会在玻璃内表面形成水雾,影响玻

璃的美观和光线、视线的通透,这种现象经常能够见到。

1)检测依据《中空玻璃》GB/T11944-2002

2)检测设备:露点仪:测量管的高度为300㎜,测量表面直径为Ф50;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80℃~-30℃,精度为1℃。

3)试样制备:试样为制品或20块与制品在同一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360)㎜的样品,试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前将全部试样在该环境条件下放置一周以上。

4)检测方法:①向露仪的容器中注入深约25㎜的乙醇或丙酮,再加入干冰,使其温度冷却到等于或低于-40℃并在试验中保持该温度。②将试样水平放置,在上表面消食甜酒一层乙醇或丙酮,使露点仪与该表面紧密接触,停留时间按下表的规定:

露点试验停留时间

原片玻璃厚度㎜接触时间min≤4 3 5 4 6 5 8 7≥10 10

③移开露点仪,立刻观察玻璃试样的内表面上有无结露点或结霜。

5)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检测依据②检测内容③试样的编号、厚度④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⑤检测结果。如有需要还可以附加试样的实物照片。

4、建筑门窗保温隔热性能检测

建筑门窗保温性能设计、验收程序一般是先通过计算窗墙比,按规范查出对应于窗墙比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按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要求设计门窗、选用门窗材料,制作后对产品抽样送试验室进行传热系数检验,以验证门窗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检验批次及数量:依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411-2007

①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类型、规格的门窗及门窗玻璃每100樘分为一个检验批次,不足100樘也为一个检验批次。②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次应抽查5%,并不少于3樘,不足3樘应全数检查,高层建筑每批次应抽查10%,并不少于6樘,不足6樘应全数检查。③根据检测方法标准,气密性检测同一厂家同一种品种、类型的产品各抽查不少于3樘,窗、保温性能试件1樘窗。

5、建筑门窗保温隔热性能检测

测试原理:基于稳定传热原理,采用热支检测窗户的保温性能。冷热室保持温度稳定,测量热室中电暖器的发热量,减去热室外壁与试件框的热损失,除以窗的面积与冷热室温差得出窗的传热系数。

6、建筑门窗保温隔热性能检测步骤:

1)试件的尺寸及构造应符合产品设计和组装要求,不得附加任何多余配件或特殊组装工艺。

2)窗户安装于试件框上,外侧朝向热室。试件开启缝用塑料胶带双面密封。

3)其余部分用聚笨板填充并密封,板的厚度与窗框厚度相当。

4)将温度传感器贴与填充板的两侧。以测量通过填充板的热损失。

2、检测信息录入

安装好试件后,打开控制程序录入以下信息:①窗户的规格尺寸(长·宽·厚),以及面积.②窗框材料,以及玻璃品种(中空玻璃与空气厚度)③窗框面积与窗面积比④填充板面积,以及导热系数⑤冷热室设定温度(一般固定)

3、检测过程

启动检测装置,当冷热室以及环境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稳定4小时,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参数,共测6次。

4、测量结束后,记录热室相对温度,窗户热侧表面温度,以及玻璃夹层结露、结霜状况。

5、计算公式

K=Q-M1·Δθ1-M2·Δθ2-S·Λ·Δθ3/A·Δt

Q-电暖器加热功率W,M1-热室外壁热流系数W/K,M2-试件框热流系数W/K,Δθ1-热室内外壁温差K,Δθ2-试件框热冷侧温差K,Δθ3-填充板两表面温差K,S-填充板面积㎡,

Λ-填充板的热导率W/㎡·K,A-试件面积㎡。

6、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委托和生产单位②试件名称、编号、规格、玻璃品种、玻璃以及中空玻璃空气层厚度、窗框面积与窗面积比③检测依据、设备、类别、时间④检测条件:冷热箱空气温度、气流速度⑤检测结果:K值、保温性能等级;试件热侧表面温度、结露结霜情况⑥测试人、审核人、负责人以及检测单位。

五、建筑门窗现场气密性能检测

1现场气密性检测工作原理:现场检测就是模拟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已经安装的建筑外窗以及其安装连接部位产生的影响进行检测。现场气密性检测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密封板(或透明膜)、围护结构和建筑外窗形成静压箱,通过供风系统从静压箱抽风或向静压箱吹风,在检测两侧形成正压差或负压差。从静压箱引出测量孔测量压差,在管路安装流量计测量装置测量空气渗透量。

2、现场检测的依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J211-2007;GB/T7106、GB/7107、GB/T7108

3、现场检测的检测对象:建筑外窗及其安装连接部位。

4、气密性能:是指门窗在关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主要参数是10pa时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q1或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q1、q2按如下公式计算。qt=qz-qf q′=293/101.3×qt×p/和T

q1′=q′/l q2′= q′/A

q1= q1′/4.65 q2= q2′/4.65

qt-试件渗透量测定值,m3/h

标准状态:湿度293K(20℃);大气压力101.3Kpa;空气密度1.202kg/m3

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整窗的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开启缝长度:外窗开启扇财长的总和,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如果两扇相互搭接,其搭接部分的两段缝长按一段计算。单位为米

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缝长的空气量。m3/(m·h)

窗面积: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对现在在设计上使用比较多的飘窗、弧形窗的面积应按展开面积计算。(m)

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空气量。m3/(m2·h)

压力差:外窗室内外所受到的空气压力差值。当室外表面空气压力大于室内表面时,压力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Pa)。

5、检测仪器的要求:①压力测量仪器的误差不应大于1Mpa。②当空气流量不大于3.5 m3/h差不应大于5% 。

6、检测数量: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类型的产品抽查不少于3樘。

7、检测步骤:①确定检测位置:到达施工现场后,由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门窗制作安装单位协商确定检测部位;②记录原始数据:测量记录其与气密性能计算有关的数据,包括:洞口尺寸、试件面积、开启缝长、环境温度、大气压。当温度、风速、降雨等环境因素影响检测结果时,应排除干扰后才能继续检测。③窗体密封:用透明膜对外窗进行密封,包括室内和室外,室外密封主要是检测附加渗透量;注意:密封是必须确保外窗全密封,这样检测出来的数据才真实有效。④开始检测:首选按图检测附加渗透量,然后检测总渗透量。

⑤数据处理:确认数据无误后按上述公式计算10 Mpa时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q1或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并按照GB7107-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表判定其级别。

玻璃幕墙节能计算书

临沂市老年养护院幕墙工程 玻璃幕墙节能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 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1) 2.2 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1) 3 幕墙系统结构基本参数 (3) 3.1 地区参数: (3) 3.2 建筑参数: (3) 3.3 环境参数 (3) 3.4 单元参数 (3) 3.5 框传热系数相关参数 (3) 4 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3) 4.1 计算基础及依据 (3) 4.2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4) 4.3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4) 4.4 多层玻璃系统材料的固体热阻 (4) 4.5 多层玻璃系统内部气体间层的热阻 (4) 5 幕墙系统框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5) 5.1 框的传热系数U f (5) 5.2 幕墙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7) 6 幕墙系统整体的传热系数U值 (7) 7 太阳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 (7) 7.1 太阳光总透射比g t (7) 7.2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的遮阳系数 (8) 7.3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8) 8 结露计算 (8) 8.1 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 (8) 8.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气压计算 (9) 8.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 (9) 8.4 幕墙系统玻璃内表面的计算温度 (9) 8.5 结露性能评价 (9)

建筑幕墙系统节能设计计算书 1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 [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200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0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DGJ08-56-2012 2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2.1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采用 (1)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 =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 =-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 =3.6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 =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300W/m2; (2)夏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 =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 =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 =2.5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 =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500W/m2; (3)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并取I s =0W/m2; (4)计算遮阳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 (5)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20℃; 室内环境湿度:30%,60%; 室外环境温度:0℃,-10℃,-20℃ (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 f 应采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W/m2); q in :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W/m2); 2.2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表4.2.1 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 严寒地区A 区 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齐齐 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 安达 严寒地区B 区 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 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 密、鞍山、张家口、 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 寒冷地区 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北京、天津、大 连、阳泉、 平凉、石家庄、德州、晋城、天水、西安、拉萨、康 定、济南、青岛、安阳、郑州、洛阳、宝鸡、徐州 夏热冬冷地 区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 汉、黄石、岳阳、汉中、安康、上海、杭州、宁波、 宜昌、长沙、南昌、株洲、零陵、赣州、韶关、桂 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 贵阳、遵义、凯里、绵阳 夏热冬暖地 区 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 州、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 海口、南宁、北海、梧州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下面各表的相关规定。 表4.2.2-1 严寒地区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估算报告.doc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估算报告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性能时,应统一采用本规程规定的标准计算条件进行计算。 2、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门窗、玻璃幕墙热工性能计算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3、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4、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5、传热系数计算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8W/(m2.k),周边框附近的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12W/(m2.k) 6、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计算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7、结露性能评价与计算的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内环境湿度:RH=30%、6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10℃,-2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20 W/m2.K 8、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 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 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3基本规定 ◇4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5框的传热计算 ◇6空气层传热计算 ◇7整窗热工性能计算 ◇8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9遮阳系统计算 ◇10结露计算 ◇附录 1 总则 1.0.1为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使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产品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进行门窗、玻璃幕墙产品的节能性能评价,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作为外围护结构使用的建筑外门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结露性能的计算。 1.0.3本规程是参照国际标准ISO15099、ISO10077、ISO10211等系列标准,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制定的。 1.0.4本规程所计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是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空气渗透量为零的情况下、采用稳态传热计算得到的,实际使用时应考虑空气渗透对热工性能和节能计算的影响。

1.0.5实际工程所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室内外热工计算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6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所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除使用本规程给出的参数外,还应符合其它强制性的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实际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热工参数应按照相应材料的实际参数选取。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夏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summ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夏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2冬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win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冬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3传热系数(U)thermal transmittance 门窗或幕墙两侧环境温度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1.4太阳能总透射比(g)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包括直接的太阳能透射得热和被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再经传热进入室内的得热。 2.1.5遮阳系数(SC)shading coefficient

不同玻璃的参数

20) 玻璃的节能特性及节能玻璃 玻璃作为透明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船舶、航空、制冷等行业,它不仅是良好的透明材料也是一种良好的热导性材料。不管玻璃被应用于哪个领域,通过玻璃进行热传导都会发生,而透过玻璃的热传导大部分是能量损失。例如在建筑上使用的普通平板玻璃所发生的能量损失所占的比例很大,据资料介绍普通玻璃应用于建筑上,有1/3能量是通过玻璃的传导而损失的。目前在世界性能源紧张的今天节能已成为一种趋势,减少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越来越被建筑师和建筑使用者所重视,几乎所有的建筑师都希望能透过某种途径尽量减少建筑上的损失,以使建筑物的能耗尽量少。减少透过玻璃的能量损失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其实节能玻璃在最近几年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只是人们对玻璃的认识还不十分全面,因此

掌握玻璃的节能特性对正确选用玻璃品种至关重要。 1 玻璃节能评价的主要参数 自然界中热量的传递通常有三种形式:对流、辐射和传导。由于玻璃是透明材料,通过玻璃的传热除上述三种形式外还有太阳能量以光辐射形式的直接透过。衡量通过玻璃进行能量传播的参数有热传导率及K值(在美国称为U值)、太阳能透过率、遮蔽系数、相对热增益等。 1.1 K值 K值表示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热量通过玻璃在单位面积(通常是1m2)、单位温差(通常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差一般10C或1K)、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焦耳数。K值的单位通常是W/m2K。K值是玻璃的传导热、对流热和辐射热的函数,它是这三种热传方式的综合体现。玻璃的K值越大,它的隔热能力就越差,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就越多 1.2 太阳能参数 透过玻璃传递的太阳能其实有两部分,一是太阳光直接透过玻璃而通过的能量;二是太阳光在通过玻璃时一部分能量被玻璃吸收转化为热能,该热能中的一部分又进入室内。通常有三个概念来定义: (1)太阳光透射率 太阳光以正常入射角透过玻璃的能量占整个太阳光入射能的百分数; (2)太阳能总的透过率 太阳光直接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能量与太阳光被玻璃吸收转化为热能后二次进入室内的能量之和占整个太阳光入射能的百分数。 (3)太阳能反射率 太阳光被所有表面(单层玻璃有两个表面,中空玻璃有四个表面)反射后的能量占入射能的百分数。 1.3 遮蔽系数 遮蔽系数是相对于3mm无色透明玻璃而定义的,它是以3mm无色透明玻璃的总太阳能透过率视为1时(3mm无色透明玻璃的总太阳能透过率是0.87)其他玻璃与其形成的相对值,即玻璃的总太阳能透过率除以0.87。 1.4 相对热增益 用于反映玻璃综合节能的指标,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即室内外温度差为15OC时透过单位面积(3mm透明,1m2)玻璃在地球纬度30O处海平面,直接从太阳接受的热辐射与通过玻璃传入室内的热量之和。也就是室内外温差在15OC时的透过玻璃的传热加上地球纬度为30O时太阳的辐射热630W/m2与遮蔽系数的积。相对热增益越大,说明在夏季外界进入室内的热量越多,玻璃的节能效果越差。对于玻璃真实的热增益是由建筑所处的地球纬度、季节、玻璃与太阳光所形成的夹角以及玻璃的性能共同决定的。影响热增益的主要因素是玻璃对太阳能的控制能力即遮蔽系数和玻璃的隔热能力。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梅沟营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项目编号: 计算人: 审核人: 设计单位: 创建时间:2014年2月20日 计算软件:粤建科MQMC建筑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软件软件版本:2012正式版 软件开发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目录 1 概述 (4) 1.1 工程概况 (4) 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4) 2 计算依据 (4) 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4) 2.2 计算软件 (5) 3 计算边界条件 (5) 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5) 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6) 4 门窗设计概况 (6) 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7) 4.2 门窗标准节点设计 (7) 4.3 门窗材料物理性能 (8) 4.3.1 门窗玻璃 (8) 4.3.2 铝型材 (9) 4.3.3 遮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9) 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9) 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9) 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9) 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11) 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14) 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6) 6 门窗框传热计算 (17) 6.1 门窗框节点选取 (17) 6.2 框传热计算原理 (17) 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19) 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19) 7.2.1 东朝向幅面 (21) 7.2.1.1 开启扇热工性能计算 (22) 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29) 8.1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29) 8.1.1 一般规定 (29) 8.1.2 结露性能计算 (30) 8.2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 (30) 8.2.1 开启扇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31) 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31) 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33) (1)面板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2)各朝向门窗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3)门窗结露计算结果汇总表 (34) 10 结论 (34)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常熟--局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南京 传热系数限值:≤ (W/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 遮阳系数限值(北向):≤ (二)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 201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0℃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30℃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幕墙热工计算书(DOC)

**************幕墙设计 热工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无锡 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 (二)参考资料: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 =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 =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 =0 ℃或 T out =-10 ℃或 T out =-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20 W/(m2.K) 室外风速 V=4 m/s (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 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q in 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 =500 W/m2。 4.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 绝热边界条件处理。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 (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第三章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一、整樘窗热工性能计算 窗由多个部分组成,窗框、玻璃(或其它面板)等部分的光学性能和传热特性各不一样,在计算整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可见光透射比时,应采用各部分的相应数值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边缘与窗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的附加传热以附加线传热系数(ψ)表达,简称“线传热系数”,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框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按照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计算。 (一)整樘窗几何描述 整樘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进行分类,每个不同类型窗框截面均应计算框传热系数、线传热系数。不同类型窗框相交部分的传热系数可采用邻近框中较高的传热系数代替。 1、窗面积划分 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图3-1进行面积划分: (1)窗框的投影面积A f:从室内、外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可视框投影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窗框面积”; (2)玻璃的投影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投影面积A p):指从室内、外侧可见玻璃(或其它镶嵌板)边缘围合面积的较小值,简称“玻璃面积”; (3)整樘窗的总投影面积A t:窗框面积A f与窗玻璃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面积A p)之和,简称“窗面积”。 A f= max( A t= A f+A g A d,i= A1+A2 A d,e= A5+A6 图3-1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图精品文档,欢

2、窗玻璃区域周长划分 玻璃和框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对应的边缘长度l ψ应为框与玻璃室内、外接缝长度的较大值,见图3-2所示。 (二)整樘窗传热系数计算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U t 采用下式计算: t f f g g t A U A U A U ∑∑∑++= ψ ψ (3-1) 式中:U t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W/(m 2·K)];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 2); A f ——窗框面积(m 2); A t ——整樘窗面积(m 2); l ψ——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 U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计算”计算; U f ——窗框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计算; ψ——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 热计算”计算。 (三)整樘窗遮阳系数计算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外窗的太阳能总透射比与相同条件下相同面积的标准玻璃(3mm 厚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SC 应采用下式计算: 87 .0t g SC = (3-2) 式中:SC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 玻璃 图3-2 窗玻璃区域周长示图精品文档,欢迎下

水玻璃基本知识简介

硅酸钠基本知识简介 英文名:Sodium silicate, Water glass. 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2.4g/cm3,熔点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 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纯固体硅酸钠为无色透明固体,市售硅酸钠多含有某些杂质,略带浅蓝色。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液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固体硅酸钠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块状体。形态分为液体、固体、水淬三种。理论上称这类物质为“胶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市面上出售的AR分析纯水玻璃为Na2SiO3·9H2O,放置在空气中吸潮、结块。在水中的极易溶解。 泡花碱也就是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后形成的粘稠溶液,通称水玻璃,呈碱性。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往往根据其粘结性强的特点,被用做硅胶,而且耐酸、耐热。有毒,但对一般的接触没有影响,误食则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危害 分类介绍 1、硅酸钠分两种,一种为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式量122.00。另一种为正硅酸钠,化学式Na4SiO4,式量184.04。 2、正硅酸钠是无色晶体,熔点 1291K(1088℃),不多见。水玻璃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比纯碱稍强)。因系弱酸盐所以遇盐酸,硫酸、硝酸、二氧化碳都能析出硅酸。保存时应密切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并应使用橡胶塞以防粘住磨口玻璃塞。工业上常用纯碱与石英共熔制取Na2CO3+SiO2→Na2SiO3+CO2↑,制品常因含亚铁盐而带浅蓝绿色。用为无机粘接制剂(可与滑石粉等混合共用),肥皂填充剂,调制耐酸混凝土,加入颜料后可做外墙的涂料,灌入古建筑基础土壤中使土壤坚固以防倒塌。 3、偏硅酸钠是普通泡化碱与烧碱水热反应而制得的低分子晶体,商品有无水、五水和九水合物,其中九水合物只有我国市场上存在,是在上世纪80年代急需偏硅酸钠而仓促开发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应急产品,因其熔点只有42℃,贮存时很容易变为液体或膏状,正逐步被淘汰,但由于一些用户习惯和一些领域对结晶水不是很在意,九水偏硅酸钠还是有一定市场。 生产方法 硅酸钠的生产方法分干法(固相法)和湿法(液相法)两种。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常熟--局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南京 传热系数限值:≤2.80 (W/m2.K)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0.45 遮阳系数限值(北向):≤0.45 (二)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 201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0℃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3.6 W/m2.K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m2.K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30℃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2.5 W/m2.K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m2.K

中空夹胶钢化玻璃计算参数及介绍

021 台玻中空钢 化夹胶玻璃 6LOW-E+12A +6+ +6 12A 是空气 层厚度 12mm 是胶片厚 度 批发 零售 平方 台玻集团长 江玻璃有限公司南京总代理 2009-12-2 3 22 台玻钢化夹胶玻璃 8++8 平方 台玻集团长 江玻璃有限公司南京总代理 2009-12-2 3 23 台玻钢化夹 胶玻璃 8++8 平方 台玻集团长 江玻璃有限公司南京总代理 2009-12-2 3 24 台玻钢化夹 胶玻璃 6++6 平方 台玻集团长 江玻璃有限公司南京总代理 2009-12-2 3 25 镀膜钢化夹 胶玻璃 8++ 6(镀膜) 平方 台玻集团长 江玻璃有限公司南京总代理 2009-12-2 3 26 双钢化夹胶 玻璃 5++5 m2 南京昌达玻璃公司 2009-12-23

27 钢化夹胶玻 璃10++10 平 方 南京飞天玻 璃实业有限 公司 2009-12-2 3 28 钢化夹胶玻 璃耀皮 双钢6++ 6 m2 上海耀华皮 尔金顿玻璃 有限公司 2009-12-1 5 29 钢化夹胶玻 璃耀皮 双钢8++ 8 m2 上海耀华皮 尔金顿玻璃 有限公司 2009-12-1 5 30 钢化夹胶玻 璃m m2 源来玻璃深 加工 2009-12-0 9 31 钢化夹胶玻 璃m m2 源来玻璃深 加工 2009-12-0 9 32 钢化夹胶玻 璃m m2 星星玻璃 2009-12-0 9 33 钢化夹胶玻 璃m m2 星星玻璃 2009-12-0 9 34 钢化夹胶玻 璃m m2 重庆安特玻 璃技术有限 公司 2009-12-0 9 35 钢化夹胶玻 璃12+12mm ㎡ 台玻工业集 团成都公司 2009-12-0 8 36 钢化夹胶玻 璃10+10mm ㎡ 台玻工业集 团成都公司 2009-12-0 8 37 钢化夹胶玻 璃8+8mm ㎡ 台玻工业集 团成都公司 2009-12-0 8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精心整理 常熟--局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南京 2.K) 2.80(W/m传热系数限值:≤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0.45 遮阳系数限值(北向):≤0.45 (二)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W-Energ2010 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9845-1); D(λ):标准光源(CIED65,ISO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20℃in室外环境温度Tt=0℃ou2.K =3.6W/m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in2.K =20W/m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 =300W/m太阳辐射照度I s(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25℃in室外环境温度Tt=30℃ou2.K =2.5W/m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in2.K =16W/m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T outrm2 I=500W/m太阳辐射照度s2。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0W/m(4)s(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25℃。out(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20in 精心整理

各种玻璃配方知识

各种玻璃配方知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7-08-02 14:02 - 阅读:734 - 评论:0 第一节概述 1.物质的玻璃态 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着三种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即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态)。 玻璃态属于无定形态,其机械性质类似于固体,是具有一定透明度的脆性材料,破碎时往往有贝壳状断面。但从微观结构看,玻璃态物质中的质点呈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因而又有些象液体。从状态的角度理解,玻璃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聚集状态。 对于“玻璃”的定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1945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将玻璃定义为“熔化后,冷却到固化状态而没有析晶的无机产物”。也有将玻璃定义扩展为“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经过熔融,在降温冷却过程中因粘度增加而形成的具有固体机械性质的无定形物体”。我国的技术词典中把“玻璃态”定义为;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提出上述定义…是多余的限制?。因为,无机物可以形成玻璃,有机物也可以形成玻璃,显然早期的表述并不合适。另外,经过熔融可以形成玻璃,不经过熔融也可以形成玻璃,例如,经过气相沉积,溅射可得到非晶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也可以得到非晶态材料,可见后期的表述也并不妥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玻璃的含义有了很大的扩展。因此,有人把具有下述四个通性的物质不论其化学性质如何,均称为玻璃。这四个通性是; (1)各相同性。玻璃的物理性质,如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导电性,折射率等在各个方向都是一致的。表明物质内部质点的随机分布和宏观的均匀状态。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早期人们对玻璃的要求仅是透光、平整和外观质量好。随着能源及环境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友好性建筑等概念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类型的建筑都对玻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由此也诞生了更多的新型玻璃品种。在实际选购玻璃时,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会提出多项指标要求企业加工玻璃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会尽可能全面地标示出自己产品的光学热工性能供客户选择。准确地了解和分析这些特性参数,才能选择到适合的玻璃产品,从而使建筑物符合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但由于光学热工性能指标专业性较强,普及应用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理解不清和表达错误。因此,本文将有关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进行列举和解释,供生产和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及使用。 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从Low-E玻璃开始这一词汇就频繁地被使用,是判断是否为Low-E玻璃的标准,也是表征节能特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玻璃传热系数的大小。定义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耀华在线Low-E玻璃的辐射率低于0.2,能良好地反射80%以上的远红外热量,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而普通玻璃的辐射率为0.84,仅能反射11%左右的热量。玻璃的辐射率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后经计算得出,国内依据的标准是GB/T2680,国际标准是ISO10292。 可见光反射比Lightreflectance:可简写为Rvis,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在《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 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Lighttransmittance:简写为Tvis,是最早被普及使用的玻璃光学性能参数。这一指标不仅影响着建筑的通透效果,还直接影响着室内的照明能耗,所以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提出了“当窗墙比小于0.4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的限制耍求。

解读-玻璃光学热工参数

解读:在玻璃应用中的光学热工参数 本文将有关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进行列举和解释,供生产和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及使用。 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从Low-E玻璃开始这一词汇就频繁地被使用,是判断是否为Low-E玻璃的标准,也是表征节能特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玻璃传热系数的大小。定义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 可见光透过率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简写为Tvis,是最早被普及使用的玻璃光学性能参数。这一指标不仅影响着建筑的通透效果,还直接影响着室内的照明能耗,所以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提出了“当窗墙比小于0.4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的限制要求。 可见光反射率Visible Light Reflectance:可简写为Rvis,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在《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太阳光透过率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缩写为Tsol,在太阳光谱(300nm至2500nm)范围内,直接透过玻璃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比值。它包括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能量的透射程度,但不包括玻璃吸收直接入射的太阳光能量后向外界的二次传递的能量部分。 太阳光反射率Solar Energy Reflectance: 缩写为Rsol,在太阳光谱(300nm至2500nm)范围内,玻璃反射的太阳能强度对入射太阳能强度的比值。在实际使用中,此项指标控制的是玻璃幕墙所形成的反射“热污染”,因为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都能形成热量,尤其是在外形具有凹面结构的玻璃幕墙上,会形成一个“太阳灶”的效果,将热量汇集于一小块区域,该区域及附近的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加热影响。 紫外线透过率UV-Transmittance:通常缩写为Tuv,指在紫外线光谱(280nm至3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的紫外线光强度对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由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和家具油漆表面有损害,所以在设计大面积窗户和采光顶时,对此指标要予以限制,普通6mm 白玻的紫外线透过率在60%多,降低紫外线透过率的最好办法是用PVB胶片做夹胶玻璃,用两片3mm白玻中间加上PVB胶片能够把Tuv降低到5%。 太阳能总透过率Solar Factor:也称为太阳得热系数(SHGC)、得热因子、g值等。是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太阳能总透射比包括太阳光直接透射比Tsol和被玻璃及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再经传热进入室内的得热量。这一指标是建筑节能计算中的重要参考因素,直接影响着室内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但是人们在选购玻璃时习惯上使用遮阳系数数据来体现太阳光总透射比的高低。

解读玻璃的有关参数

解读玻璃的有关参数(光热性能) 目前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有关玻璃性能的一些参数,为此我们编写这方面的资料,以求统一认识。 太阳光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部分组成:280————380————780————2150(nm)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所占比率:3% 44% 53% 玻璃对这三种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射量各自不同(参数的提法也不同)。 1,对于可见光来说(380—780nm),玻璃对它的反射量、吸收量和透射量与可见光总通量的比率分别称为光反射率、光吸收率和光透射率。用于表征玻璃的光学性能(以普通无色玻璃为例:光的反射率为0.07,光的吸收率为0.07,光的透射率为0.8)。 2,对于红外线来说,玻璃对他的反射量、吸收量和透射量与红外线的总通量称为能反射率、能吸收率和能透过率,用于表征玻璃的热学性能。 玻璃吸收了一部分红外光后,自身温度升高,会将吸收的能量向内外重新辐射,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辐射。它们各自所占比率的大小取决于厚度和表面处理。通常无色玻璃的能透过率较高,能反射率和能吸收率较低。反射玻璃就是能反射率较低,而吸热玻璃则是能吸收率较高。3,普通无色玻璃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可达到50%,其它吸热、镀膜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更强,紫外线吸收率远大于紫外线反射率和紫外线透过率。如夹层玻璃的紫外线吸收率接近100%。 近年来兴起的LOW-E玻璃,在冬季,它能反射室内的红外辐射,有利于室温的提高。在夏季,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不致室内的温度增高。 4,导热系数:定义是在稳定的传热条件下,1米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一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可以写为w/m?k)。 5,传热系数(常称为U值或K值):在稳定的传热条件下,维护结构两侧空气的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平方米?度(可写为W/㎡?K). 6,传热阻:是传热系数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即(㎡?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越小,说明传热阻R0越大,保温性能越好。 7,太阳能获得系数:透过玻璃总的太阳光(300nm——2150nm)与反射的太阳光之比。8,遮蔽系数:以太阳光通过3mm透明玻璃射入室内的量与同样条件下得出太阳光通过各种玻璃射入室内的相对量。 对于上述参数的名称,往往会有差别。如导热系数,有的称传导系数,有的又称热导率等。但我们需要注意它们的单位来辨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