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9)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9)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9)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9)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9)

(1/5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工程中的“大木作”和“小木作”是指:

A.“结构”与“装修”

B.“大料”,与“小料”

C.“粗加工”与“精加工”

D.“领班”与“工匠”

下一题

(2/5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用于分隔空间的固定木装修隔断称为:

A..幕

B..屏

C..罩

D..帷

上一题下一题

(3/5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色彩处理强调:

A.对比

B.调和

C.瑰丽

D.淡雅

上一题下一题

(4/5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对于清式建筑做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

B.一般民房只能用大木小式

C.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

D.小木作包括屋顶铺瓦和脊饰工程

上一题下一题

(5/5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按清代工部《工程作法》规定,大木小式建筑的面阔尺度由下列哪项来确定:

A.斗口尺寸

B.斗棋尺度

C.檐柱高度

D.明间面阔及檐柱径

上一题下一题

(6/5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高台式楼阁中用于登临眺望的结构层称为:

A.平坐

B.方城明楼

C.天宫楼阁

D.勾阑

上一题下一题

(7/5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清朝对建筑色彩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按尊卑顺序排列是:

A.金、黄、绿、赤、灰、青、蓝、黑

B.金、黄、赤、绿、青、蓝、黑、灰

C.金、黄、赤、绿、灰、黑、蓝、青

D.金、赤、黄、绿、青、蓝、黑、灰

上一题下一题

(8/5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学术研究团体,中国营造学社:

A.成立于1930年,社长是朱启钤

B.社长是朱启钤,以研究中国近代建筑为宗旨

C.社长是梁思成,作了大量的中国建筑的调查

D.社长是刘敦桢,他与梁思成先生一起,以研究中国古建筑为宗旨

上一题下一题

(9/5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中国营造学杜”是中国近代调查研究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其创办人是:

A.梁思成

B.刘敦桢

C.朱启钤

D.杨廷宝

上一题下一题

(10/5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竞赛中,获首奖的建筑师是哪一位?

A.庄俊

B.杨廷宝

C.吕彦直

D.梁思成

上一题下一题

(11/5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出现过“中国固有形式”建筑思潮,其实质是什么?

A.复古主义

B.折中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12/5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下列三座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

图片

A.广州中山纪念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党史陈列馆

B.重庆大会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

C.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D.重庆大会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党史陈列馆

上一题下一题

(13/5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的“梁陈方案”是指:

A.天安门扩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规划设计方案

B.反对拆除北京的城墙

C.在北京旧城之外另建新的行政中心

D.北京旧城规划和保护方案

上一题下一题

(14/5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曲阜阙里宾舍和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的设计人分别是:

A.贝聿铭、齐康、吴良镛

B.戴念慈、吴良镛、关肇邺

C.贝聿铭、戴念慈、吴良镛

D.戴念慈、齐康、吴良镛

上一题下一题

(15/5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近年来在北京由外国建筑师设计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会主体育场和CCTV(中央电视台)大楼,他们分别是:

图片

A.法国的安德鲁,德国的赫尔佐格,英国的福斯特

B.法国的佩罗,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荷兰的库哈斯

C.法国的安德鲁,荷兰的库哈斯,英国的福斯特

D.法国的安德鲁,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荷兰的库哈斯

上一题下一题

(16/5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下图所示两座北京新建筑分别是:

A.国家体育馆和国家大剧院

B.由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保罗·安德鲁设计的

C.由瑞士建筑师和法国建筑师设计的

D.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馆

(17/5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国际筑师协会(UIA)199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大会通过了由吴良镛起草撰写的纲领性文件:

A.《北京宣言》

B.《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

C.《北京之路》

D.《北京宪章》

上一题下一题

(18/5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国际建筑师协会(IJIA)199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大会的主题是:

A.21世纪的人居环境

B.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

C.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D.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学

上一题下一题

(19/5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我国列入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的地点很多,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长城、敦煌莫高窟、西安半坡遗址、黄山等

B.秦始皇陵兵马俑、天坛、北京圆明园遗址、庐山等

C.云南丽江大研镇、山西平遥县城、苏州园林、泰山等

D.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五台山等

上一题下一题

(20/5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下列哪一处还未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A.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B.山西平遥古城

C.新疆楼兰古城

D.重庆大足石刻

上一题下一题

(21/50)单项选择题

第21题

下列哪一处还未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

A.四川九寨沟

B.湖南武陵源

C.广西漓江山水

D.福建武夷山

上一题下一题

(22/50)单项选择题

第22题

下列哪一项全部是世界自然遗产?

A.黄山、泰山、华山、武当山

B.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武陵源

C.黄山、漓江山水、武夷山、庐山

D.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云南石林

上一题下一题

(23/50)单项选择题

第23题

下列哪一组全部是世界自然遗产?

A.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武陵源

B.九寨沟、漓江山水、张家界、黄山

C.黄龙、峨眉山、云南石林、庐山

D.可可西里、武夷山、黄山、庐山

上一题下一题

(24/50)单项选择题

第24题

我国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佛教名山是:

A.山西五台山

B.四川峨眉山

C.安徽九华山

D.浙江普陀山

上一题下一题

(25/50)单项选择题

第25题

下列哪一组全部属于我国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

A.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周庄同里江南古镇群、安徽宏村古民居

B.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

C.苏州园林、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D.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福建土楼、大足石刻

上一题下一题

(26/50)单项选择题

第26题

下列哪一组全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A.平遥古城、福建土楼、周庄同里江南古镇群

B.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

C.泰山、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群

D.故宫、拉萨布达拉宫、嵩山少林寺

上一题下一题

(27/50)单项选择题

第27题

下列哪项全部是我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项目?

A.九寨沟、中国丹霞、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

B.三清山、华山、张家界、黄山

C.黄龙、五大连池、峨眉山、庐山

某小学教学楼设计毕业设计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 本建筑根据“陇东学院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1级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为庆阳市宁县某小学教学楼,建筑名称为宁县某小学教学楼。该高校位于风光秀丽的甘肃宁县。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决定拟建一座教学楼。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建筑风格。 本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内外填充墙分别为200mm、300mm非承重粘土空心砖。此外,为体现教学楼庄重的特点,本设计及局部采用玻璃幕墙点缀。 1.1 建筑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熟悉应用建筑规范和标准图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各细部的构造做法。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要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即本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一座实用,经济,坚固,美观的现代化教育建筑。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平、立、剖面设计;防火设计;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建筑施工图绘制;建筑设计说明的编写等。 1.2 设计原始资料 1.2.1 建筑环境和地点 拟建建筑物位于庆阳市宁县,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0.4kN/m2;基本风压0.45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三级抗震;建筑物场地类别为III类。

建筑学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课题简介及选题意义(前言):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因此,应打破传统的选址思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商业园区;进行人性化的商业规划和设计,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注入现代商业文化理念,打造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建立起一套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我做了一系列的调研。。 这次选择这个题目(西安市长安区某小区商业综合配套建筑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我是这几方面考虑的: 第一,进一步认识城市设计课程。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必定与城市,城市设计脱离不了关系,它的设计最初应是从城市出发,以解决城市出现的问题为己任。它的建设必定丰富了城市,便利城市的居民,提供居民生活的良好环境。 第二,进一不了解商业建筑,掌握更加现代化的商业建筑的手法。在学校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种类型建筑的设计手法,但商业这一部分比较薄弱且不够系统,应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去系统以下商业建筑。并总结以下建筑设计的步骤和系统的方法。 第三,进一步对商业模式的演变和现代山业存在的问题做一系列的阐述,将商业中心建设成服务人类,方便人民的服务机构,并且应具备人性化,现代化,与自然结合,融入自然,体现人本的特点。 第四,对自己的设计能力及各方面的调节能力,统筹计划的能力做一些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调研对象:西安市长安区党校周遍环境调研。其位于秦岭脚下,周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城市亦城亦乡,令人舒畅。 调研目的: 商业网点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城市的商业服务,又是城市繁荣与否的标志。因此建设和发展城市商业、完善城市商业的服务功能是当今发展城市经济和构造城市风貌的重要课题。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以及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商业中心的投建开发缺乏自然元素。二是商业中心的整体规划设计缺乏地下、地面、空间三维的立体式交通传输体系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三是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格缺乏现代商业文化理念。四是商业中心缺乏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全新的视觉,将人性化理念注入现代都市商业,探寻最理想的都市商业服务模式。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所做课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的的对象为场地地貌,场地的周遍环境,周遍的人文环境,周遍居民的生活状况,商业设施,经济条件。 调研对象的现状: 区位条件:场地位于西安长安区韦区内,坐落于秦岭脚下,该地区四面环山,虽然已接近城市的边缘,但这里感觉不到郊区,农村的感觉,相反,它与城市接轨,到处体现了城市的新风尚,新面貌,而又加了写乡村的气息,亦城亦乡。 这里原是城中村改造而来的城市,在城市中穿插着农村,居民普遍的消费水平不高,在这一地带有两个大学,一个高中,为这里带来了很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都偏低。 场地周围及其附近一带的居民数量很多,但是这里的公共设施很少,没有一个公共集散场地比如说一个大广场,休闲交流的场所,儿童游戏的场所。

浅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苏振

浅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苏振 发表时间:2018-11-14T20:47:42.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苏振 [导读] 摘要:目前,全球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高,中国是能源消耗较大的国家之一,根据这样的国情提倡绿色建筑,它已是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如何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也是建筑设计师面临的重要的挑战之一。 石河子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前,全球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高,中国是能源消耗较大的国家之一,根据这样的国情提倡绿色建筑,它已是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如何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也是建筑设计师面临的重要的挑战之一。本文阐述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分析公共建筑设计的运用,旨在为我国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引言 为了提高建筑项目的绿色环保能力,减少建筑施工项目的资源浪费,提升人们家居生活的舒适性、健康性,文章主要讨论的公共建筑项目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策略,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原则 在中国大力促进建筑市场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各项新技术被广大建筑设计师广为认可和推荐使用,在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贯彻执行更多的体现的是建筑理念上的应用。通常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一方面体现在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交融: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对建筑工程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观察,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多方位的应用自然优势,以此能够明显的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最终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体现在通过运用现代化建筑手段和技术,如通过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和设备、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达成绿色建筑的实现。总体而言,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应坚持低碳、环保、绿色的原则,能够在秉持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场所,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2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2.1节能环保设计 在消耗方面,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在世界的能源消耗比中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是较多的,但绿色建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事先的设计方面和修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环保节能的原则,从而更好地节约城市相关资源,实现可利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和消耗。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采光环节中,设计者可以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日照时间和角度,在设计窗户大小和位置分布和高低程度时,可以灵活的在设计图纸上掌握整个建筑的面积和方位分布等等,这样充分的考虑,不仅能够使得建筑有较好的采光,并且能够使居住或使用者在建筑内感受到阳光和自然的清新,同时减少使用者的用电量等等,提升居住者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总而言之,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政府和企业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投入的资金和成本,并且能够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2保证公共建筑协调性 公共建筑协调性指的就是要在进行建筑设计以前,充分考虑到建筑周边当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共处。众所周知,建筑是人们生存必不可缺的依靠,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这样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情况下,更多的人们住高楼,住别墅等等,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生存环境的和谐美观舒适等等这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城市化进程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节能减排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就非常需要在设计时坚持保持系统协调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合理的资源,尽最大的限度保持生态平衡和稳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健康,更加绿色和谐,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人文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协调稳定,从而带动整个城市中各个行业朝着绿色节能道路上发展。 2.3体现当地人文历史特色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可以说,建筑就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建筑标志和不同的文化传统,他是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人文价值观的反映和体现。就像是每一个独特的人,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性格和表现形式,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安静内敛,就像是城市的建筑,有的非常鲜明现代化;也有的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呈现;有的高楼大厦目不暇接;有的复古沉静内涵丰富;因此,在进行设计绿色建筑之前,可以通过采取网络查找历史资料搜集,或者走访长久居住的城市居民的方式等等,来了解整个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内涵,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要与当地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原则,以这样的原则来进行设计,肯定会收获很多不一样的惊喜。所以,在设计和修建绿色建筑的时候应该坚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相适应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才能够设计出与整个城市气质相和的设计和建筑,使城市居民为自己城市的建筑标志感到骄傲和自豪。 3研究公共建筑中绿色设计的途径 3.1绿色清洁能源的科学使用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达到绿色设计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绿色清洁能源的科学使用,近几年,因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公共建筑的迅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的公共建筑,因此使用环保又清洁的新能源系统,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强化可再生能源与绿色能源的利用率,通常风能、太阳能都能通过能源转换成公共建筑所使用的电能,同时科学使用环保可再生能源,使得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能达到能源高效利用,并且积极推行另外的建筑设计试用新型绿色能源,认真的、严格的执行国家能源利用的政策。如地源热泵等新技术的应用。 3.2环保可再生建筑材料的科学使用 实施该设计技术是与应用新型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密不可分的,因为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拥有低污染、高环保、低成本、低耗能等优势,同时能有效地保证公共建筑的施工周期与质量,减轻公共建筑设计的建设难度与施工成本,因此在当前公共建筑设计中可再生环保建筑材料应用十分广泛。环保可再生建筑材料的科学使用是实现公共绿色建筑设计其中途径之一,着重在环保节能材料的节能、环保、

3小时建筑快题设计应试和技巧研究

建筑快题设计应试和技巧研究 一建筑快题设计的定义 是指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从文字的要求到图形的表达。 1工程上的:可持续性研究 2入学考试:A讲究能力:设计能力、方案构思能力、基地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创意能力、表达能力、深化能力、理性判断能力。B体现你在建筑设计方面有无培养造就的前途。 3职业考试 二建筑快题设计的特点: A工作方式: 1设计操作 2成果表达:重理性判断,成果更概括、更整体、设计意图表达清晰,目标表达明确。 B快题题目的特点: 1非特殊功能性建筑——题目一般是平常的,常见的设计内容,如图书馆,幼儿园等到处可见的。 2空间富于变化的——大空间,小空间,如会议厅,多功能厅等。 3题目易于发挥的可以创造的——如基地内有一条河或是一棵树,基地是三角形的,集装箱式的建筑设计 4强调环境因素的——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关系,文脉,自然地形的结合(同济很注重总平面的表达——体现整体性,宏观性,建筑体量和组织关系,主次关系,清楚的主线!) 三建筑快题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审题 1项目性质:建筑规模,使用者(把握设计分寸),文化教育建筑?公共办公建筑?对内还是对外的建筑,注意限定词。比如五个班的幼儿园,县城的图书馆,居住区会馆,公园茶室。 2主要功能内容:数量,要求。(如教室)

3特殊功能要求:数量,要求。(如会堂,展厅等,要求4。5米高,考你如何处理高差问题。) 4规划要求:建筑退界,建筑入口位置,基地保留树木等,注意红线位置(若建筑压红线,分数*0。8,建筑超过红线,分数*0。7,与其他范围条件不符,不及格。) 二分析 A 功能制约——由内到外 各功能空间的流线要求(泡泡图,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建筑) 各功能空间的面积分配(方块图,面积,形态) 比如5个教室,每个教室80平方米则总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在基地上大概占多大面积。 各功能空间的开放程度,空间的对内和对外的关系 各功能空间的朝向要求,主要和次要的房间的需求 各功能空间的动静要求,如阅览室,舞厅等 B 环境制约——由外到内 车流,人流 朝向,景观——界面控制 与周围建筑的功能关系,分析基地(在基地上画十字,分析各个部分对道路和环境的关系) 建筑形态的环境意义——围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操作 A 寻求合理的分区布局: 着手点: 特殊功能空间(通组织方式,使人有停留的感觉。) 主体功能空间(教室,活动室等)它构成整观众厅,讲堂,大活动室等,其位置决定其他空间的布局)

建筑设计艺术赏析

建筑设计艺术赏析 1.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世界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园林总面积达1000多公顷。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万寿山下昆明湖畔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宏伟。最北部的后山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园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人工景观、自然山峦与开阔的湖面融为一体,为中国园林设计的杰作。 2.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时89年竣工,占地564万平方米。山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 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在这里举行。湖区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间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名胜建造的。平原区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庄规模宏大,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3.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建于明代,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园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中园是主体和精华所在。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西园北半部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影楼等景点。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1.建 筑 工 程专业毕业设计2012-3-1 10:23 阅读(1851) 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专业及其他需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或学科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 毕业设计答辩资料整理 综合楼毕业设计论文 8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 某厂区建筑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专业毕业设计 某商住区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某大学实验综合楼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中学初中部教学楼设计 某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某小区双拼住宅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当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毕业论文。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评定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 某图书馆结构设计验算任务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现浇钢混高层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住宅小区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某商业步行街楼房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关于普通房屋的建筑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任务书 二层厂房建设工程毕业设计 7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手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与实际结合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学习爱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拿到实用性强的课题的学生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因此,课题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实际、生活实际。而注重课题的教学性能使知识承上启下,

公共建筑中中庭设计的分析与总结

公共建筑中中庭设计的分析与总结 姓名:王光辉 学号: 1001081027 班级:10建筑学

公共建筑中中庭设计的分析与总结 【摘要】从中庭的背景谈起,针对国内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中庭设计现状,指出了我国建筑师在学习国外成功案例时,应充分重视其中技术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并主要的总结了相关的公建中庭设计的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公共建筑中庭商业建筑空间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中庭因具有良好的空气品质、环境品质更具有突出的公共性、平等性,所以备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中庭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公共建筑空间,在办公、科教、医疗等各类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中庭空间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据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藻井的形式便是现在中庭空间的雏形,在皇家建筑、佛教建筑中为了体现封建制度的集权性、体现威严、敬畏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使庭内空间高大。在近代建筑中,山西、安徽等商人民宅设计中,围合的2层庭院中也有出现。最为典型的中庭出现在福建地区的“围屋”居住建筑中,当地居民为了防御外族的入侵,建筑成圆形布置,中庭为族民日常生活的活动空间。在国外古罗马建筑中不覆顶的开敞庭院,才真正地把自然引入到了建筑室内空间。 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越是发展到高级阶段越是需要自然的回归。因此,20世纪60-70年代,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条件下,人们开始对崇尚于机器美学而建造起来的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产生了厌倦,开始以一种返朴归真的心态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庭院空间。但是这无疑具有一定难度,为此,设计者们作了多种的尝试,尝试把庭院重新引入现代建筑中。 1967年,由约翰·波特曼设计的“中庭旅馆”(亚特兰大海亚特摄政旅馆)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美国甚至全球的建筑界立即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庭旋风”。现代中庭的使用和推广,一方面是由于这种方式满足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对亲近自然的渴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建筑的发展趋势由水平伸展到垂直向上或是向下,垂直绿化系统随之产生。建筑庭院从原先的单一平面进入到了三维立体空间,即向垂直方向发展。通常意义上的庭院是二维的、平面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像空中庭园这样的在垂直系统 上发展的庭院形式已经屡见不鲜了。 传统庭院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有趣且赏心悦目的环境。而现代建筑庭院有时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元素应用于设计中,例如在生态建筑中,这类庭院突破了现代庭院以消遣、娱乐和增加建筑趣味为首要需求的局限,被赋予了生态和节能上的功能意义。庭院作为生态建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现,在改善建筑内部环境,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以及建筑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庭不仅是有趣的建筑空间,也是光和净化室内空气的载体;在附属于建筑的空中庭院中 ,一方面,绿色植物满足了人们希望能与自然界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氧气,所以,它们的存在也 为使用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与新鲜的空气。因此,功能 性也是现代庭院发展中所凸现的一种新的特征趋势。以 多向度的绿色使建筑充满自然的意趣,为在用地条件限 制下,尤其是在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自然生态的建 筑环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在很多实际的方案中,设 计者都采用了建造空中庭院的方法在建筑中加入自然的

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出版已近四年,据说它已成了考研、应聘的必备参考书,也许对应试者确实有所帮助。但这并不完全是编著者的初衷。掌握快速设计及其表现方法,本应成为建筑院系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的基本功底,是作为终身职业所应必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并非单一是考前的辅导材料。因此,阅读此书不仅限于模仿表现方法,更要注重理解点评的启示;不仅对照此书“临阵磨枪”,更要长期进行快速设计的训练与运用。 为了使本书选例质量更高一些,出版社编辑同志建议编著者对原书做些修订。经过对近几年报考我院所有考硕、考博试卷调档,以及对我院毕业班和快图辅导班学生作业的遴选,本希望会有不少精品,然而真正好的作品并不多,只能更换近三分之一数量的作品。由此看出,加强快速设计基本功的训练显得多么重要。对于保留的原作品,编著者重新进行了点评的修订,并增加了快速规划设计作品的数量。此外,编著者专门撰写了“怎样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一文,放在篇首,以利读者理解、掌握快速建筑设计的要领。 需再次强调的是,读者不要以“急功近利”的眼光对本书各取所需,而一定要加强平时的动手实践,真正将其作为从事职业工作的需要,娴熟地掌握快速设计的方法,提高快速表现的能力,这才是编著者的初衷。 作者简介 黎志涛,教授,博导,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1年在南京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多次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及省部级建筑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编著出版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1 怎样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 1.1 掌握快速建筑方案设计方法的要领 1.2 提高快速建筑设计方案质量的要领 1.3 加强快速建筑设计方案成果表现的要领 2 快速建筑表现 2.1 透视图表现(例1~例9) 2.2 平、立、剖面图表现(例10~例12) 3 快速建筑方案设计 3.1 城市小品设计(例13~例21) 3.2 公厕设计(例22~例27) 3.3 大门、传达室设计(例28~例29) 3.4 餐饮建筑设计(例30~例38) 3.5 理发店、美发厅设计(例39~例41) 3.6 小住宅设计(例42~例43) 3.7 小建筑设计(例44~例45) 3.8 纪念馆、博物馆设计(例46~例54) 3.9 活动中心设计(例55~例70) 3.10 会堂设计(例71~例72) 3.11 办公建筑设计(例73~例75) 3.12 会议中心设计(例76~例77) 3.13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例78~例81)

建筑设计赏析 田子坊

建筑或室内设计作品调查田子坊

简介:田子坊,原名志成坊。“田子坊”本是泰康路上的一条小弄,1998年起在上海市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租赁、转让、置换等方式,逐步把旧房、就民宅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画廊、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吸引了包括陈逸飞、尔冬强等知名艺术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等6个国家、地区及国内的百余家中外创意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转型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上海优秀创意船业集聚区。 地址:上海市泰康路210弄 建设时间:始建于1930年 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 性质:田子坊的前身是许多老工厂的聚集地,如今已成了创意产业区。 特征:田子坊小得岂有此理,才短短400多米,但就在这样的400米里,田子坊集中了石库门、小店、创意工场这些相互融合的元素,有“小新天地之称”,是上海时尚的潮地。它是目前上海所剩不多的典型的里弄建筑格局。这里既有旧里又有新里,还有花园住宅,建筑风格包括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合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等。其中尤以石库门建筑最为丰富,二十多种形态,类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可谓独步上海。

艺术家的创意梦工厂 1998年12月28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等艺术家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尔冬强工作室每月一次的歌剧演唱会高朋满座。坐落在泰康路220弄的乐天陶社艺展吸引国际陶艺家前来参展、交流,在世界的陶艺界享誉盛名。上海自在工艺品公司的缕青竹刻在沪上的竹刻中独树一帜,畅销港台。 泰康路210弄被名为"田子坊"的小弄内更有一股热流向你赴来;弄内的厂房构筑起泰康路上的精华高塔。同时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体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休息室内的壁炉不仅仅是摆设,还真能升火,在隆冬时节,围在壁炉边喝上一杯咖啡或红茶,谈论着艺术的创造,你的灵感一定会有最好的发挥。尔冬强的工作室体现出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二台吊车不仅是摆设,它照常能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时光穿梭中来回奔跑。物质可以经过人们的加工、提炼产生另一种物质,艺术的生产充分把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己的思想融化在作品中。陈逸飞先生的"东方少雕塑"作为亚洲唯一的华人在巴黎的世界雕塑展览会上展览。这是一种创作,同时也是一种物质的生产。还有美国的陶艺家杰米开设的陶艺工作室引来无数的老外在这里学习陶艺技术。香港的著名陶艺家郑祎也在泰康路220弄二楼开设"乐天陶艺馆",将进行国际陶艺界的交流。 蓬勃的商业区 田子坊内的一座五层厂房已改建成都市工业楼宇。在5000平方米内引进了10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人群,他们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室、工作室。厂门前有10根旗杆

建筑设计毕业设计2012

xxxxxxxx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合浦隆鑫商业广场5#建筑施工图 系别:建筑工程系 专业:xxxx 班级:0911班 学号:0904061112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x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设计依据 (1) 3、总平面 (3) 4、砌体材料与窗台压顶、墙体留洞及封堵做法 (2) 5、墙体装修 (2) 6、楼地面 (2) 7、屋面 (2) 8、室外工程 (2) 9、门窗 (2) 10、楼梯、电梯 (2) 11、油漆 (2) 12、安全防护 (2) 13、消防设计 (2) 14、无障碍设计专篇 (2) 15、制图与图例 (2) 16、其他要求 (2)

合浦隆鑫商业广场5# 摘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关键字:建筑、设计、施工图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合浦隆鑫商业广场-5# 工程地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 建设单位:合浦隆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 建筑层数:底部二层商业,上部住宅14层 总建筑面积:13636.87平方米 建筑高度(至室外地坪):56.30m 建筑首层占地面积:939.92㎡。 设计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本工程位于广西北海市,属夏热冬暖南区。执行夏热冬暖地区规定,详见节能计算书。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4度抗震设防。 2、设计依据 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 3.工程的建设审批单位提供的"用地规划红线图" 4.本工程的建设审批单位批复的总平面图 5.本工程的建设审批单位关于本工程的方案设计批复文件 6.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3、总平面 施工放样按总平面标注坐标实施。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发表时间:2018-09-03T16:15:18.0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隆芳莉[导读] 公共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建设的,用来服务社会和大众,主要包括办公类建筑、商业类建筑。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公共建筑设计最能体现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目前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但要想在设计中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强设计的创新。而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引言:公共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建设的,用来服务社会和大众,主要包括办公类建筑、商业类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交通建筑等等。而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现已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建筑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1.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的建筑设计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在这种科技及技术的支持下,才使得在公共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构思方面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种类的软件构建设计模型。 1.2风险性和首创性首创性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二是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而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的创新往往具有很多不定性的风险,在使用新技术时,其理想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不仅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不能确保成功率,另外在资金投入中都比较大,耗时长,设计难度也比一般民用建筑高。 1.3标志性和地域性公共建筑设计服务目标群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不能独立于群众的审美而存在。不同地域,不同自然和人文环境,其设计的风格也有很大不同。所以设计的公共建筑是否能够与当地的社会民俗文化充分融合,是否符合当地普通大众的审美观念,也是公共建筑的价值体现之一。 2.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2.1结构技术创新结构的构造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制约和促进建筑形态创新的主要因素。通过结构进行的公共建筑形态创新主要包括发挥技术极限、挑战重力的结构形态;运用结构特性、营造动感的结构形态和展示设计内涵,塑造细部的结构形态三种形式。 2..1.1挑战重力的结构创新一直以来人们都以建筑的稳定与坚固为首要条件,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地球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挑战重力始终是建筑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如古罗马的万神庙创造的巨大穹顶就是古代建筑师挑战重力的结果。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建筑形态的塑造,这种转变,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表现的愈加明显。到了2010年,这种情况被迪拜塔以828米的惊人高度推向了顶峰。 2.1.2营造动感的结构创新对于人们的心理上的要求,在建筑方面,我们一直都会尽量避免松散、摇摆和带有弹性的结构形态。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不再钟情于稳定的结构形式,为了迎合新潮流而制造建筑结构的动感,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场地鸟巢就是最好的例子。 2..1.3塑造细部的结构创新无论是哪个时期,人们都表现出对细部的追求,这种冲动来源于对理性力量的崇拜,这种来源于人类内心意识的力量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例如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他就是一个使用结构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刻画的典型实力。他以一种间接、精确的设计方式,对建筑的细部构件进行提炼,在每一个细部处理与节点连接上都进行精确的推敲。这使密斯的作品具有一种精致、高雅、纯净的美,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塑造建筑细部结构的完美典范。 2.2生态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共建筑的使用,面对公众人群,其使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其附近人群的健康水平。 2.2.1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由于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室内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生态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2.2.2巧多样的采光技术从原始时代开始,人们对光线已有一定的要求,更不用说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不满足与单纯使用窗户来采集和控制光线,尤其是在人流密集,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单纯的窗口结合传统电灯采光不但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利于节约能源。因此新型的公共建筑设计在采光技术上进行改革,既利用自然光线,节约能源,又不能完全受自然光线的限制,要对自然光线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公共建筑设计的采光创新。 2.2.3节能健康的自然通风现代人基本上都有“空调病”,因此,在满足人体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能源消耗,利用自然的能量来为建筑内部通风,是公共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不但结合了环境效益和经营效益,更为建筑内部的人们提供了自然的空气环境,同时也为公共建筑的形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建筑语汇。 2.3材料技术创新

公共建筑设计理念及相关重点分析

公共建筑设计理念及相关重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3T11:03:10.483Z 来源:《红地产》2017年3月作者:李青[导读] 近年来,公共建筑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共建筑的设计也随着时代的改变慢慢迎合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从功能、空间和尺度三个方面对公共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并以某公共建筑为例,对公共建筑的规划布局、平面空间设计、道路交通设计和景观绿地设计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设计人员设计公共建筑提供理论参考。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建筑是集生活和生产于一体的建筑区域,既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还能满足于人们的生产需求,因此,它与普通的住宅建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了促进公共建筑持续发展,需要对公共建筑进行科学设计,将传统的粗放式的设计转变成当前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设计,促进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对此,本文作出了以下几点分析。 1 公共建筑设计理念 在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一直都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城市的空间需求,并结合当前城市规划的要求,平衡城市空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将城市建设成为商务与生态一体的区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1.1 公共建筑设计理念的功能 通过对某一公共建筑进行分析,发现公共建筑是一项综合性的建筑工程,它集合了生活、生产等多种活动,是人们耐以生存的居所。正是因为公共建筑能够供人们进行多种活动,因此,它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也是非常多样化的。此外,公共建筑人员流动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对于公共建筑的安全性要求是很高的,能够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在公共建筑施工完毕之后,需要就公共建筑内的各项生产流线进行合理分配,确定各项生产活动的具体位置,使得生产活动之间和谐共生,并且相互之间又是独立存在,彼此之间不会产生影响,最大程度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 1.2 公共建筑设计理念的空间 在公共建筑设计之前,需要遵循的原则是预留性,即建筑的空间规划需要满足于城市规划的要求,给城市规划预留出更多的空间,避免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此外,公共建筑设计还需要遵循生态环保的理念,即满足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为人们建设绿色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公共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架空和退台的施工方式,预留出更多的绿化面积和广场面积,给人们提供更广阔的休息空间。 1.3 公共建筑设计理念的尺度 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各个区域的尺寸一定要合理控制,一方面,保证公共建筑在空间布局上显得更为合理,另一方面,避免过多的尺寸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例如:在对公共建筑的步行街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小尺度建筑原则,尽量降低步行街的尺寸,在满足于人们行走的基础上对步行街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城市空间,为后期的城市规划或者是其他设施建设预留出更多的空间。在实际的步行街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架空跳台的施工技术来实现步行街小尺度建设的目的。 2 公共建筑设计重点 本次以某公共建筑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公共建筑是位于十字路口的一个商务区,建筑面积达96400m2,在该公共建筑的西北角是26层的办公楼,东侧是23层的住宅。该公共建筑采用的是框架-核心筒结构,预计使用的年限为60年。 2.1 建筑规划布局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公共建筑是位于城市的商务区,与城市的主干道非常临近,是城市四大划定区域之一。因此,在对该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尽量将公共建筑内的高层建筑设计在公共建筑的北方,避免对南方的城市绿化区形成阻碍,并降低绿化区所产生的视觉影响。低层建筑则是从北到南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空间上形成一种与南方绿化区相迎合的现象。在对城市东方的区域进行规划时,为了避免低层的裙房对城市空间的完整性产生影响,一般将建筑的1层设置为商业区,2层设置为独栋商务区,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城市的空间更为完整。在对步行街进行设计时,主要是将步行街设计在交通便利的区域,这样可以使得建筑楼层之间的空间变得更为灵活。另外,在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的外观、功能布局等,并根据实际的影响对这些方面进行调整,以建设出更为完善的公共建筑。 2.2 平面空间设计 在对公共建筑的平面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保障周边的办公楼和居民楼能够享受到公共建筑内外的服务。办公楼坐落于公共建筑的西北侧,而居民楼坐落于公共建筑的东侧,这样的平面空间设计方式可以避免两栋楼在空间在相互影响,使得两栋楼都能够有很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此外,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在高层建筑的部分区域建设出空中平台,用作绿化使用,从而与低层的裙房之间形成呼应,在视觉上降低高层建筑与低层裙房之间的高度差,避免因落差太大产生空间上的空白感。此外办公楼的面积设计一定要合理,一般面积单体面积需要控制在200-500m2,这样的面积可以为一些中小型的企业提供办公区域。而居民楼的面积则控制在200-400m2,使得户型在空间分布上更为合理。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居民对于房屋面积的需求,从而为居民营造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2.3 道路交通设计 在对道路交通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使得道路交通分布更为合理。1.对人流量进行分析。在公共建筑的东侧,是城市的绿化区,同时也是人行街道的主要入口,而公共建筑的北侧是人行街道的次入口。从整体上来看,人行道呈现一种弧形贯穿于公共建筑的南北,因此,在对公共建筑道路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公共建筑西侧的人行道与城市的主干道进行连接。此外,在设计与主干道相连接的下沉庭院的时候,尽量将商业区负一楼的入口与下沉路段的两端连接起来。在设计高层建筑的出口位置时,办公楼的出口应该设计在办公楼的北侧,而居民楼的出口则设计在居民楼的东侧。2.对车流量进行分析。由于该公共建筑的车流量较多,在对车道和停车区域进行设计时,需要将车道设计在公共建筑基地的外围。而停车区域主要设计在公共建筑的内部,而停车区域的入口则设置在公共建筑东西方向的中间位置。车辆从停车区域的入口处一直到负2层,完成停车入库。 2.4 景观绿地设计

建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此次毕业设计,设计的是东立一号楼施工图纸,建筑面积为8382.85㎡,底层建筑面积1089.72㎡,建筑层数:地上七层。层高:一层商服层高3.6m二层商服层高3.0m住宅3—7层层高3.0m总建筑高度21.90m。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计划、季节性施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本次使用工期定额是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2000)。 关键词:施工组织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施工方案

Abstract 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 design of Dongli building construction drawings, construction area of 8382.85 square meters, the building area of 1089.72 square meters, building floors: seven floors on the ground. Storey: a business suit, storey 3.6m, two storey business clothes, 3.0m storey house, 3 - 7, high 3.0m, high building height 21.90m.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content including the basis for preparing projectprofiles construction deployment,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planning,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main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plan, quality management plan, safety management plan, seasonal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etc.. The quota for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period quota (2000).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quality assurance, construction schem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