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年自招(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年自招(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年自招(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年自招(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青岛实验高中2020年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

(一)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2、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制做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①SiO2+2C Si+2CO ②Si+3HCl HSiCl3+H2③HSiCl3+H2Si+3X

反应①制得粗硅,通过反应②③进一步得到高纯硅;三氯硅烷(HSiCl3)的沸点是 31.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中X 的化学式为HCl

B.三氯硅烷由氢、硅、氯三种元素组成

C.三氯硅烷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D.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

2、CaCl2和Na2SO4,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①②③分别是NaOH、Na2CO3、BaCl2

B.除去Ca2+的主要反应:

C.检验SO42-是否除净的方法:取适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加稀盐酸调节pH后,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NaCl固体

2、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m g 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 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与加入 FeCl 3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小资料】铁和铜都能与 FeCl 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FeCl 3=3FeCl 2 ; Cu+2FeCl 3=2FeCl 2+CuCl 2

A .FeCl 3 与Cu 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 ﹣n ) g

C .N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2+

、Cu 2+

和 Cl ﹣

D .当加入V 1 mL FeCl 3 溶液时,Cu 恰好完全反应

三、填空题

1、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 3和MnO 2制取O 2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H

2O 2与MnO 2制O 2,并控制产生O 2的速率,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

(3)若用装置X 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 2,氧气应从__________(填“b”或“c”,下同)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 (4)若用F 装置进行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CO 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法 (HCOOH ――→浓硫酸△

CO↑+H 2O ),用纯净的CO 完成该实验。 ①除F 、X 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X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X 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导管口的字母)。

②实验时,a 处可能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____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_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

青岛实验高中2020年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

(二)信息给予题

【例题1】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

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 B.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一个苯分子中的质子总数为78 D.苯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

【变式练习1】我国本土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

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羟甲戊酸的分子式为C6H10O4

B.药学家屠呦呦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浸取出青蒿素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利用二羟甲戊酸合成青蒿素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二羟甲戊酸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例题2】已知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从反应过程中有无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四大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变式练习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 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例题3】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I.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II.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III.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实验探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的存在,请完成下列空格:

(1)装置E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SO2的现象是;

含有CO2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填写化学式)

【变式练习3】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4 Fe2O3+SO2↑+SO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

【查阅资料】

①SO2、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 BaSO3为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A. 析出BaSO3沉淀并逸出SO3气体

B. 析出BaSO4沉淀并逸出SO2气体

C. 析出BaSO4和BaSO3沉淀,无气体逸出

D. 无沉淀生成,逸出SO3和SO2气体

【例题4】“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变式练习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 +H2O

实验探究: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①戊中C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气体,再从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气体。

③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1体积水能溶解约1体积CO2,约700体积NH3;

②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先变浑浊

后又变成澄清,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CaCO3+ CO2+ H2O = Ca(HCO3) 2

青岛实验高中2020年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

(三)元素周期表及离子反应

【例1】联合国将 2019 年列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锶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3)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选填“强”或“弱”)。

【例2】

上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

(2)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且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写出2种)。

(3)A分别与F、G、I形成的化合物中,能与其他两种都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 E、H组成的化合物中,可以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__ _,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5)上述元素形成的离子含有10个电子的是(写出六种)

【例3】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A与C、B与D分别同列;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中制取B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C形成的化合物与ABD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2有毒比空气重,能溶于水,与碱液反应,实验室用固体+液体加热制备,实验室中制取、收集E2气体,

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最后的尾气处理可选

用______(填药品)。

【例4】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测X溶液的pH值,pH=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 B.氯化钠一定存在

C.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D.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

【例5】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 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 g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例6】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所属的类型是。(3)写出D的一种用途:。

【例7】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写化学式)。

【例8】某溶液PH=2,下列四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2+ SO42﹣ Ag+ Cl﹣ B.SO 42﹣ Na+ K+ NO3﹣

C.NH4+ Ba2+ NO3﹣CO32﹣ D.Mg2+ Cl﹣ OH﹣ Na+

青岛实验高中2020年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

(四)化学实验

【例题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例题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从C到D液体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有,可能含有;(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观察现象。

【例3】

1、粮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菠菜营养丰富,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等,但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此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

②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

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

(1)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2)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可见菠菜中的草酸盐能与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反思与应用】

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2、草酸(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在170℃以上易分解,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草酸分解产物,做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草酸的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CO、CO2

猜想②CO、H2O

猜想③CO2、H2O、H2

猜想④CO、CO2、H2O

经小组同学分析得出上述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过程(部份固定装置已略去)

青岛实验高中2020年自主招生化学练习题答案

(一)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

2、BC

三、填空题

1、(1)长颈漏斗分液漏斗(2)AE BD (3)c b

(4)①DG浓硫酸 dcbe 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2、(一)(1)NaHCO3+HCl=NaCl+H2O+CO2↑ (2)氢氧化钡溶液(3)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二)(1)b、a、c、b、a (2)偏大(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三) Na2CO3、NaHCO3

(二)信息给予题

【例题1】A

【变式练习1】D

【例题2】C

【变式练习2】C

【例题3】

(1)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2)A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C装置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SO2

【变式练习3】B

【例题4】D

【变式练习4】

(1)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②吸收未反应的NH3③过滤

(2)①球形干燥管②a NH3 b CO2

③增大CO2气体与溶液接触的面积,提高CO2在溶液中的吸收率

④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

(三)元素周期表及离子反应

【例1】(1)12 24.31 (2)失 SrO (3)强

【例2】(1)Ne Na (2)NH4Cl NH4NO3(3)NH3(4)CO CO2

(5)OH- O2- Na+ Mg2+ Al3+ NH4+ H3O+

MnO2

【例3】(1)2H2O2 ====== 2H2O + O2↑(2)H+ + OH- = H2O (3)AB NaOH溶液

【例4】BD

【例5】D

【例6】(1)A (2)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3)除铁锈

【例7】(1)①Zn(NO3)2 Fe(NO3)2②Ag、Fe Zn (2)Ag、Fe

【例8】B

(四)化学实验

【例题1】微热法(热胀冷缩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e处连接一个导管并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液差法:向分液漏斗内加入适量水,e处连接一段橡胶管,夹上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在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如果一段时间后,水柱的水位不再下降,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例题2】(1)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减小

(2)Na2CO3、Na2SO4、Ba(NO3)2 KCl

(3)NaNO3、Ba(NO3)2、HNO3

(4)足量稀硝酸 AgNO3溶液

【例3】

1、菠菜中的草酸盐与豆腐中的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

(1)使M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2)CO2+Ca(OH)2 === CaCO3↓+H2O

(3)CaCO3+2HAc === Ca(Ac)2+CO2↑+H2O (4)CaC2O4

减少菠菜中草酸盐的含量

2、①

②无变化

高温

(1)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2)Fe2O3+3CO ======2Fe+3CO2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3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三) 及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Fe 56 Cl 35.5 Br 80 Ag 118;Mg 24 Na 23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NaCl B 、KNO 3 C 、NaOH D 、H 2SO 4 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 、氢氧化钠、烧碱、NaOH B 、二氧化碳、干冰、CO C 、碳酸钠、纯碱、Na 2CO 3 D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3、甲元素原子与乙元素原子的质量比为a ∶b,而乙元素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 ∶d,,则甲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为 A 、 ad bc 12 B 、 bd ac 12 C、 ac bd 12 D、 bc ad 12 4、将37%的浓盐酸加热蒸发掉20g 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盐酸的质量分数将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比较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 、所用NaOH 已潮解 B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线来读取体积读数 C 、托盘天平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平衡后,将NaOH 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NaOH 固体质量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 6、下列变化中,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A 、CuO → Cu (OH)2 B 、CuO → Cu C 、Cu (OH)2 → CuSO 4 D 、Cu(NO 3)2 → NaNO 3 7、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 、一种化合物 B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 、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8、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移走蒸发皿 C 、倾倒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9、x 、y 、w 三种物质属于常见的酸、碱、盐,它们在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w +CuSO 4 BaSO 4↓+Cu(OH)2↓ ②x+w BaSO 4↓+2H 2O ③x+2y Na 2SO 4+2CO 2↑+2H 2O 推断y 的化学式为 A 、H 2SO 4 B 、Ba(OH)2 C 、Na 2CO 3 D 、NaHCO 3 10、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对于此反应,下列

高中化学论文: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两条是教学和研究。 一、上好课是成长的基础 怎样才能上好课呢?我的体会是四点: 1.练好说功。教学基本功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教育理论运用的基本功、解读处理教材的基本功、写字说话的基本功、媒体制作运用的基本功等等。我个人觉得这里的说话的基本功——说功非常重要,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好多信息,是通过教师说的途径传递给学生的。怎样才能练好说功呢?我觉得有三种做法可以借鉴:(1)以听促说。看电视时,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说的、演员是怎么对白的;听优秀教师的课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通过听学习别人的咬字发音,借鉴别人的讲话思路。(2)以说促说。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登台发言,无论是在校上班还是外出学习,只要是有说话的机会,总不要轻易放过。我觉得和陌生人交流、跟外地人交流,收获是挺大的,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二来可以培养普通话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3)以写促说。用电脑写文章,如果你用的是智能输入,正好可以纠正普通话的发音;文章写多了,你讲话的条理性、流畅性自然也就具备了。不知道在座的同志能否同意我的观点,我个人觉得上述三点做法还是挺有效果的,有同感的老师不妨一试。 2.吃透文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人认为以本为本的说法,似乎有些过时了。其实不然,不管是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吃透文本依然是备课、上课的首要环节。对于文科教学,我没有多少发言权,只是觉得理清“文脉”是吃透文本的关键,有些语文教师之所以课讲得零碎,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整篇文章的脉络。对于理科教学,我觉得吃透文本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策略:一是反复阅读文本,初步感知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二是分析文本,理清主要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瞻前顾后,找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文本处理为例:通过阅读文本,得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即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通过分析文本,理清了三个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流程,即通过图片感知、计算感知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确很小;然后借助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让学生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最后用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给学生以原型启发,引领学生围绕分子间究竟有没有间隔的问题展开探究。通过瞻前顾后,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以外,还有教材后面还要介绍的离子,因此,在汇总学生对物质构成情况的猜想时,要强调:物质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2006年暑假,在南京听了江苏省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讲座,他讲自己执教李白的诗《赠汪伦》的有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诗的前两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汪伦在李白即将离开桃花潭的时候才赶来送行呢?有学生说,李白在桃花潭好吃好喝好一段时间

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化学试卷第 1 页共 4 页 物质选 项 A B C D X CaO BaCl 2 Cu Na 2SO 4 Y CaCl 2 Ba(NO 3) 2 CuO NaCl Z CaCO 3 BaCO 3 CuSO 4 NaNO 3 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1.本试卷试卷总分80分,物理、化学考试时间共14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S ∶32 Na ∶23 K ∶39 Ca ∶40 Ba ∶137 Cu ∶64 一、选择题(共 7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28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漏选得 2 分,多选、错选、不选 0 分) 1.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缓冲等用途,不能实现是 A.气体从 a 端通入,收集氧气 B.在 b 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b 接通盛有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可防止液体的倒吸 2.根据实验事实进行科学推断。向不断振荡且浓度较大的碳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入较稀的盐酸溶 液,无明显现,断续进行滴加盐酸溶液的操作,片刻后溶液中出现气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刚开始盐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 B.刚开始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又溶解到溶液中去了 C.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过渡产物,然后过渡产物再与盐酸反应释放二氧化碳 D.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很强,刚开始加入少量盐酸时,溶液的酸性远没有达到能释放二氧化碳的 程度 3.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X

四川省德阳五中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德阳五中全国重点高中初升高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80g丙的饱和溶液 C.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方法 D.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乙<丙 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3.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 .丙是盐酸 C .戊是氢氧化钙 D .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 A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B .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C .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D .物质形成溶液的pH : 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 .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 .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 .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 .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6.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现将5.4g 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 蓝色滤渣。(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 和Na 2O ,相关反应①222Na 2H O 2NaOH H +=+↑ ②22Na O H O 2NaOH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 .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 D .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 7.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教育改革的中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则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知识水平和知识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利用最少的时间、精力等来完成一堂高效率的课,以此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化学;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老师要认真备课 任何老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备课这一环节。然而,现在很多老师过于依赖优秀教师以及教学经验,在备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差异。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获得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化学教育。因此,老师要认真备课,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化学课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化学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另外,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还可以提前模拟教学情况,猜测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尽最大可能消除阻碍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不利因素,使其有序、高效进行。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备课中,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层次:学生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以及还原剂等相关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要学会团结互助,树立集体意识。我将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的本质。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获取相关知识。 二、注重细节教学,联系实际应用 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发现题目越来越偏向于生活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构建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咨询、统计等方式获取和教学相关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明白化学与人类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现在的高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打开思路,结合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讲“雨水pH的测定”时,我引导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空纯净水塑料瓶沿瓶身的3/4处剪开,然后利用磨砂和纱布制成简单的雨水收集器,一共做了4个。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到星期天有降雨后,在学校选取了两个采样点采样并对“收集器”进行编号。为了能够进行对比,我引导学生分两个时间段进行采集,下雨开始时各取回一个采有一定水样的采样器(上午9:40),下雨结束后再取回另一个采样器(上午11:05).样品取回后,学生迅速把样品带入化学实验室,通过pH试纸测定pH.在这个实验中,工具简单,取样点都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地方,贴合生活实际,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和生产中处处有化学,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活跃了课堂气氛,了解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从学生熟知的饮料可乐入手,将可乐滴在用脱脂棉包住的过氧化钠上,进入“可乐点火”的魔术实验。一该实验贴近生活,学生对可乐熟知,也知道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二是该实验利用了可乐中主要物质水与二氧化碳。对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打下伏笔。三是学生学完本节课后还可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是否只有碳酸饮料可以进行该实验,其他饮料可以吗?为什么?四是该实验融“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为一体,只需要1-2滴可乐,反应速度就很快,现象明显,而且成功率百分之百。通过魔术实验的引入,活跃了课

2019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安师大附中2019年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物理部分120分;化学部分80分,总分20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2.答案一律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1. 2. 3. 4. A.试管A中溶液变红色,说明NaHSO4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NaHSO4是一种酸

B.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HSO4溶液显酸性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 D. 向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逐滴滴入NaHSO4溶液至过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5.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不仅可做燃料,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在隔绝空气和1000℃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炭黑和氢气; ②在隔绝空气和1500℃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乙炔(C2H2)和氢气; Al2(SO)3+ 6NaAlO2+12HO=8Al(OH)3↓+3Na2SO4 欲制取相同质量的Al(OH)3(假设原料的利用率为10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方案中消耗铝屑的质量相等 B.三种方案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等 C.方案二中消耗硫酸的质量最小 D.方案三中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最小

二、推断题(11分) 9.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A 、B 、 C 、E 、F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 、 D 的类别相同,E 为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3︰8。图中“—”表示两 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 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图一是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图示.请结((( ①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②Y 与Z 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 溶液,从而实现了Y 的循环利用,则Z 的化学式为 ▲ ,X 溶液的名称是 ▲ 。 水96.5%

《试卷5份集锦》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20-2021年中考达标测试数学试题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 A. 1 21 x y x y -= ? ? -= ? B. 1 21 x y x y -=- ? ? -=- ? C. 1 21 x y x y -=- ? ? -= ? D. 1 21 x y x y -= ? ? -=- ? 【答案】C 【解析】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应该是联立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因此本题需先根据两直线经过的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直线的解析式.然后联立两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出所求的方程组.【详解】直线l1经过(2,3)、(0,-1),易知其函数解析式为y=2x-1; 直线l2经过(2,3)、(0,1),易知其函数解析式为y=x+1; 因此以两条直线l1,l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1 21 x y x y -=- ? ?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2.如图数轴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若|a﹣b|=3,|b﹣c|=5,且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4、1,则关于O的位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在A的左边B.介于A、B之间 C.介于B、C之间D.在C的右边 【答案】C 【解析】分析:由A、B、C三点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结合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即可得出b=a+3,c=b+5,再根据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1、1,即可得出a=±1、b=±1,结合a、b、c间的关系即可求出a、b、c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a﹣b|=3,|b﹣c|=5, ∴b=a+3,c=b+5, ∵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1、1,

黄冈中学2020年春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题

黄冈中学2020年春自主招生化学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H:1 Al:27 Cl:35.5 C:12 Fe:56 Cu:64 N:14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内,每题1.5分,共18分) 1.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瓦斯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B.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健康 C.将自行车擦干净,并将其链条、钢圈等抹上油,可有效防止生锈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将白衬衣上的蓝墨水渍迅速洗掉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3.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Al2S3+6H2O==2Al(OH)3+3H2S↑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 B.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C.Mg3N2的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 D.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3 4. 用Zn、ZnO、Zn(OH)2、ZnCO3、CuCl2和盐酸6种物质制备ZnCl2的方法共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5.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总数不变B.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的质量不变 6.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Ⅰ表 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 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1体积二氧化碳 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 了化学反应 D.继续向瓶2注入稀盐酸至气体不再放出,共注入稀盐酸40 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 7.有两种粒子,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相等,核外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粒子不可能是() ①不同元素的原子②不同的分子③分子和离子④不同的离子 A.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8. 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里逐滴加入稀H2SO4,直至过 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近似地用 如右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 另外两种盐;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CaO或CO2化合生成碱或酸。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可能是Na2SO4 B.乙一定是H2SO4 C.丙可能是NaOH D.丁一定是H2O 10.某溶液中含有Ba2+、Ag+、Cu2+,现有①NaOH溶液②Na2SO4溶液③盐酸,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11.加热条件下,将24 g 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 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的质量将减少B.反应后所得CO2的质量为30 g C.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1.2 g D.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之比为1∶2 12.已知HCl、NaOH、Al(OH)3、AlCl3和NaAlO2溶液之间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 ①NaAlO2+HCl+H2O==NaCl+Al(OH)3↓②Al(OH)3+3HCl==AlCl3+3H2O ③AlCl3+3NaOH==3NaCl+Al(OH)3↓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3NaAlO2+AlCl3+6H2O==3NaCl+4Al(OH)3↓ 下列示意图(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质量/g,横坐标为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mL)中,能够正确表达“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的实验中,产生沉淀物的质量与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 13.(6分)①已知氮、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 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试写出氮化硅的化学 式 _ 。医学研究表明:硅酸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 有一定疗效。硅酸是二元酸,又是含氧酸。则硅酸的化学式为_____ _______。 ②二氧化氯( ClO2)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已知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 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 ClO2 的流程如下: (1)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ClO2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_____。 (3)ClO2的稳定性差,所以需要添加稳定剂保存,使用时加酸释放ClO2。右图是两种稳定剂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原因是。 14.(5分)往一铝制易拉罐内充满A气体,然后注入足量的B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开始出现罐壁

[试卷合集3套]青岛市某知名实验中学2019届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年亚洲杯足球赛在阿联酋举行.如图关于足球场上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用力踢出足球后,足球受到运动员对足球的踢力 B.裁判员向上举起旗子的过程中,他对旗子没有做功 C.进球时,球与网接触,球网的网眼变大,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运动员在争顶头球时,足球向上飞起,在此过程中足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再受运动员的推力作用,是由于惯性继续运动的,故A错误; 裁判员向上举起旗子的过程中,旗子在作用力的方向上有距离,裁判员对旗子做了功,故B错误; 进球时,球与网接触,球网网眼变大,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 运动员争顶头球向上跳起的过程中,足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故D错误。 2.小明同学利用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路程如图所示,并测得小车在这段路程内运动的时间为2s,则小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3)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的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倾斜程度变_____(填“陡”或“缓” )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 (4)完成上述实验后,他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小木块,想继续探究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他应将同一小车从斜面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可以通过观察小木块_____得到结论;若再

探究小车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他应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 【答案】s v t = 0.4 缓 不同 移动的距离 相同 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解析】(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 s v t = ; (2)[2]由图可知:小车通过的路程: 80.0cm 0.0cm 80.0cm 0.8m s =﹣== 小车的平均速度 0.8m 0.4m/s 2s s v t === (3)[3]斜面越陡,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大,为了方便计时,斜面应该缓一些; (4)[4][5]探究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要改变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改变小车下滑的高度,他应将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可以通过观察小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到结论; [6][7]若再探究小车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改变小车的质量,保持速度不变,应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相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3.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C ? B .你所用的新2B 铅笔长度约18cm C .你的质量约为30kg D .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答案】B 【解析】A.中考时考场温度低于45℃,大概30℃左右,故A 错误; B.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16cm ,新2B 铅笔比一拃略长,约18cm ,故B 正确;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故C 错误; D. 成人正常一分钟呼吸20次,所以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 ,故D 错误. 4.下列有关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0℃的冰块,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消失 C .“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D .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答案】C 【解析】A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 错误; B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故内部分子间仍有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

高中自主招生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全卷满分100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核电站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2.下列物质贮存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3.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4.硝酸铵(NH4NO3)的外观与氯化钠很相似,均为白色固体。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 分别隔绝空气加热,氯化钠不分解,硝酸铵能分解。硝酸铵分解得到的气体不可能 ...是A.NH3B.SO2 C.NO2D.N2 5.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食盐水和水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D.③和④ 6.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A .3CuSO 4 △ === 3CuO + SO 3↑ + 2SO 2↑ + O 2↑ B .4CuSO 4 △ === 4CuO + 2SO 3↑ + 2SO 2↑ + O 2↑ C .5CuSO 4 △ === 5CuO + SO 3↑ + 4SO 2↑ + 2O 2 ↑ D .6CuSO 4 △ === 6CuO + 4SO 3↑ + 2SO 2↑ + O 2↑ 二、填空题(共2个小题,共11分) 7.(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右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 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数不 (3)A 、B 、C 、D 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 和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和D 。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A 、B 、C 、D 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②若一定质量的A 和48 g 的B 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C 和27 g D ,则A 的化学式是 。 8(6分)(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的获取和性质的知识网 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电解水是实现转化a 的途径之一,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在自然界中,CO 2转化为O 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 ③转化f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反应后 37.0g 79.5g 140.0g 物质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11 Na 钠 22.99 17 Cl 氯 35.45 KMnO 4 H 2O H 2O 2 O 2 a b CO 2 e d c f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 化学课题组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化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化学教师按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实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但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情景化,过多教育手段的“媒体化” , 教学评价的片面化;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少老师将“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甚至取消学生实验等等,这些做法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无效,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应当重新反思当前的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二、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2007.11 —2008.4 理论学习准备阶段; 2008.5 —2009.3 ,无效反思阶段的研究,初步确定一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并确定有关理论支持; 2009.3 —2009.12 ,有效备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新授课、习题讲评课两种教学模式,初步在本校内推广; 2009.12-2010.5 ,有效上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复习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2010.5- 至今,有效评价、课后反思阶段的研究,课题总结。将肯定的各个课型推广施行,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在本校推广,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三、研究内容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线老师和学生对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认真查阅资料,广泛交流探讨,同时积极向专家请教或走访兄弟学校,更大范围了解情况,逐步形成符合我们学

(完整版)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自主招生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C.自行车被雨淋一段时问后,出现锈渍 D.夏天带到学校的咸菜表面有时出现食盐 2.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HCl C.Cu D.O2 3.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中不含FeCl3;②甲中含有FeCl3;③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已知有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图示不符后质量守恒定律 5.右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20℃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20℃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当温度高于2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7.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8.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1.6克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含有一氧化碳和甲烷 B.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只有甲烷 D.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二。填空与简答(共13分) 9.(2分)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 CuCl2(MgCl2) 镁片过滤 B CaO(CaCO3) 盐酸蒸发 C Cu(Fe) 稀硫酸过滤 D FeCl3溶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19——2020年3月高三一轮复习结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青岛实验高中高三 3 月阶段性模拟检测 语文学科 本试卷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材料二: 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为一种创作理念,与传统的强调文学与生活同质性的“模仿”和“再现”理论,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而追求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觉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更多地是与历史发生密切的关联。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经国史之补”的面貌出场的。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这样的小说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们更多地关心它所叙之“事”,而不关心它是如何“叙”事,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小说不断地从讲故事的原始形态向诗性叙事的现代形态发展。许多现代优秀小说,借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话说,是“浸透了诗的”。在中国,第一部充分诗化的叙事文学作品是《红楼梦》。在这部不朽之作中,诸如“顽石幻形入世”“绛殊还泪”“木石姻缘”“风月宝鉴”等审美意象奇幻而丰盈,隐喻、象征、反讽、复义等诗性手法层出不穷,超言绝象的不尽内涵对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1)

高中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Cu-64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选择题(共21个小题,第1~9小题为化学试题,每小题3分;第10~21小题为物 理试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金刚石、生石灰、粗食盐、冰水 B. 水银、干冰、熟石灰、天然气 C. 苛性钠、铁锈、纯碱、石油 D. 硫磺、液态氧、粗食盐、胆矾 2.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铁栏杆上涂油漆是为了防止生锈 B .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C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 D .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 2中毒 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 .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 .推广使用无氟冰箱防止“臭氧空洞”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氧化一还原反应的一种广义的定义是: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 的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KMnO 4 B .Cu(OH)2和 C 的混合物 C .NH 4HCO 3 D .CaCO 3和Cu 的混合物 6.右图为晶体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 、b 两点分别表示 M 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 、b 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 A .t 2℃时,a 是饱和溶液,b 是不饱和溶液 B .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 1℃时,a 、b 中都有晶体析出 C .从a→b :先将a 降温到t 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 2℃ D .从b→a :在b 中加入M 至刚好饱和 7.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 B.配制溶液 C.称量固体D.稀释浓硫酸 3.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 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4.一定质量的Mg、Al、Fe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4g的H2。则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4g B.3.6g C.4.8g D.11.2g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 CO2CO点燃 B CaO CaCO3高温灼烧 C NaOH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 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Ba(NO3)2溶液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新课标下建立高中化学的教学结构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以便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新课程理念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本文特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注重高中化学的教学结构作如下探讨:一、首先应注重学生动手做化学实验 “实验是最高法庭。”可见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教学活动, 实验中各种变化以及伴随的各种现象能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细致、甚至产生无尽遐想。倡导动手实验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养成动手实验的习惯、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 二、其次应注重整合知识体系,做好模块衔接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新教材分成必修模块和若干选修模块,模块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些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然后再将这些内容有效地整合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化学教师在强化主干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有机衔接,努力帮助学生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建构合理的必修与选修相融合的认知结构。《化学1》、《化学2》为必修模块,旨在保证所有高中 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而选修模块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在对学生的层次要求上,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设计的,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不断递进。针对上述特点,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某个知识点内容挖 掘得过于细致,要由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关注核心知识的教学,正确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引导学生建构核心认识,形成知识结构。而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学会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把一些平时看似零碎繁琐的知识点连线结网,使学生在抽象、推理、归纳等应用过程中将化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