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综合测评及答案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综合测评及答案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综合测评及答案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综合测评及答案

30.探究教室内开窗和不开窗两种情况下,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提示:(1)可采用自然沉降法采菌:打开培养皿,让它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让空气中的细菌自然沉降在培养皿内。

(2)选择开窗两节课后采样和不开窗两节课后采样。

你的实验过程是:

你的对照实验是:。

你的结论是:。

根据你的实验结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1.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32.利用表面培养法培养细菌的优点是

A.利于吸收氧气B.利于光照C.细菌生长快D.不易污染杂菌

33.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或者真菌时,通常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下列哪个温度环境中培养()

A.低温B.高温C.变温D.恒温

34.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B.真空的罐头食品中C.刚煮熟的食品中D.流通的货币上

35.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膏、琼脂等是为了()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B.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36.下列对细菌和真菌来说,属于必须条件的是()

①有机物②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阳光④水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7.用盐腌制的肉长时间不易腐烂,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空气中没有飘浮着的细菌

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D.大多数细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不会使肉腐烂

38.下列现象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无关的是()

A.买回新鲜蔬菜要用水浸泡B.饼干长霉

C.医生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先消毒器械D.香蕉腐烂

39.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浸过盐水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纸片周围只有A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的结果怎样解释?

40.有同学在接种培养一种霉菌时,操作步骤如下,你认为不够妥当的处理是()

A.配制好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B.用接种环在无菌操作步骤下进行接种

C.在恒温箱培养过程中,随时拿出培养皿打开,以便掌握霉菌的培养状况

D.对培养好的菌落进行观察、鉴定

41.有两位同学在讨论细菌、真菌的生存环境时,各自说出自己知道的细菌、真菌的生存环境:一位同学说,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地方,在空气中飘荡,在水里隐藏。另一位同学说:我也知道,它们可以生活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也可以钻入人体中。另有四位同学对他们所说的给予总结,哪一个最准确()

A.细菌和真菌可以不受温度的限制而生活在任何的环境中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C.细菌和真菌在有空气和无空气的环境中均可以生存

D.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42.用培养基来培养细菌和真菌,判断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依据是利用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A.生长B.繁殖C.应激性D.营养

43.人的口腔中含有多种细菌,细菌在口腔中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有()

A.适宜的温度B.含有营养物质C.充足的空气D.三者匀是

44.农村在砌沼气池时,要特别注意使它密封,切不可透气。这是由于甲烷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彻底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细菌对氧的要求不同B.有氧的环境抑制甲烷菌的活动

C.所有细菌都不需要氧气D.沼气如果泄露,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45.某同学为探究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将烧开的肉汤分装在甲、乙两个圆底烧瓶内。其中,烧瓶甲加热煮沸后用棉塞塞紧瓶口,冷却至24℃,乙瓶冷却至24℃后,不加棉塞,两瓶肉汤放在同一环境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甲瓶与乙瓶对照,加上消毒棉塞的目的是:。

(3)实验现象是:瓶肉汤容易变质,瓶肉汤不容易变质。

(4)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6.下列哪项是所有细菌共有的结构()

A.鞭毛B.荚膜C.成形的细胞核D.未成形的细胞核

47.叶肉细胞比细菌细胞多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叶绿体D.细胞膜

48.细菌的细胞膜起什么作用()

A.保护细菌细胞的作用B.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C.内含遗传物质,控制整个生命活动的进行D.荚膜是细胞膜形成的

49.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所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

A.①② B. ②③ C. ④ D. ④⑤

50.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芽孢可以萌发成一个细菌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D.芽孢可以在恶劣环境时生存并渡过不良环境

51.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B.嫁接生殖C.有性生殖D.核裂生殖

52.A瓶、B瓶内部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般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 D. 加热的有无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

(5)细菌的运动结构是,对细菌起保护作用的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没有成形的,细菌与植物细胞基本相同的结构是

,和。与植物细胞不同,多数细菌没有,因此只能利用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成为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分解者。53.请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并把两者的区别填在下表内。根据细菌的结构特点,

54.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进行无氧呼吸

C.有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进行有氧呼吸

55.细菌的生存方式是()

A.单细胞个体,分工合作,群体生活B.单细胞个体,独立生活

C.多细胞个体,分工合作,群体生活D.单细胞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

56.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马歇尔和沃伦,因发现了导致胃炎、胃溃疡的幽门螺旋菌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种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A.叶绿体B.液泡C.线粒体D.真正的细胞核

57.以下不属于生殖细胞的一项是()

A.精子B.卵细胞C.孢子D.芽孢

58.有的细菌外面有一层荚膜,其作用是()

A.利于吸收养料B.用于吸水C.保护细菌内部结构D.用于繁殖

59.在细菌的结构中不可能发现的是()

A.细胞壁B.荚膜C.鞭毛D.叶绿体

60.在一个装片盒子里,有一张细菌和一张酵母菌永久装片的标签脱落了,你可以依据什么把它们区分开来,全新贴上标签()

A.细胞质的有无B.细胞壁的有无C.遗传物质的有无D.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61.细菌和青霉都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叶绿素C.荚膜D.成形的细胞核

62.青霉的菌体由许多菌丝组成,因菌丝具有,故属于多细胞霉菌,其地下部分的菌丝

属于菌丝,作用是。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生长在柑橘表面向上生长的菌丝,叫做菌丝,其顶长有

状结构,该结构的每一分枝上生有成串的,成熟时呈色。63.牛肝菌的食用部分包括菌盖、菌褶和菌柄,合称子实体,这是通过()发育来的。A.受精卵B.孢子C.菌褶D.种子

64.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菌丝B.都是多细胞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D.都是营腐生生活

65.下图是酵母菌、水绵、细菌和黄瓜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图回答问题:

(1)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是;属于低等植物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自养生物细胞的是;属于异养生物细胞的是(用字母填写)。

(2)与D相比,A在结构上主要缺少,而C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3)图中标记[1]为;[2]是;[3]是,其形状为;

[4]是,它与有关。

66.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实验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和真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分析:(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为什么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并保持树叶的湿润?

(2)请找出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是哪个,并分析哪个方案更加严密,更加能够说明问题?

67.主要靠孢子生殖的一组生物是()

A.酵母菌和霉菌B.球菌和杆菌C.青霉和曲霉D.螺旋菌和弧菌68.根瘤菌、酵母菌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

A.都具有细胞壁B.都具有细胞核C.都营腐生生活D.都进行孢子生殖

69.真菌比细菌和结构复杂之处是()

A.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素

C.真菌细胞内含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

70.细胞结构相类似的一组生物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灵芝D.平菇、灵芝、木耳

71.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在冰箱环境中()

A.细菌很少B.细菌繁殖很慢C.没有细菌D.细菌都给冻死了

72.蘑菇是具有菌盖和菌柄的肉质子实体的总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蘑菇都能供人类食用B.色泽鲜艳、外形美观的蘑菇都是毒蘑菇

C.有些蘑菇可以食用,有些蘑菇有毒,误食会中毒

D.毒蘑菇使使银器变黑,而且不会生蛆,很容易辨认

73.与保卫细胞相比,真菌的细胞中没有()

A.叶绿体B.细胞膜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74.组成青霉菌体的是()

A.一个细胞B.一个孢子C.许多菌丝D.扫帚状菌丝

75.像草、桃树、青菜等的营养方式为自养,而细菌、人、猫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根据以上提示判断一下自养我异养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能独立生活B.是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76.下面描述的是一些细菌和真菌的特征,请将它们的特征区分开,并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细菌的特征是:;真菌的特征是:。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77.在马铃薯现蕾开花的生长后期,如果碰上潮湿阴雨的天气,常常会流行一种毁灭性很大的病害,因为它好像瘟疫一样可怕,因此人们称其为晚疫病。晚疫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随着块茎在薯窖内过冬,第二年播种后,病菌可能侵染幼苗的茎基部,等到马铃薯开花时期,抵抗力降低,如果再碰到潮湿的天气,它们就开始活动,生出大量的孢子,孢子随风传染到植株的其他叶子和邻近植株上,植株就发起病来。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流行性很强,

常在短期内几次重复侵染。侵染块茎的菌丝可以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来源,受侵染的块茎在贮藏期间也常用引起腐烂。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我们一定要挑选没有病的块茎进行播种,如果在马铃薯开花时期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掉并在田里喷洒药剂。

(1)马铃薯晚疫病是由什么生物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马铃薯在什么条件下易得晚疫病?依据资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体有哪些特点?

(3)依据资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预防马铃薯晚疫病?

78.下列无细胞结构的是()

A.EV71病毒B.痢疾杆菌C.草履虫D.酵母菌

79.在购买罐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持期,原因是超过保持期的食品,其质量得不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A.有些细菌能通过罐体进入罐内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被杀死

C.食品的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D.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

80.适合保存鲜牛奶的方法是()

A.腌制法B.脱水法C.巴氏消毒法D.熏制法

81.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

微生物()

A.乳酸菌B.醋酸菌C.酵母菌D.米曲霉

82.假设小明手上此刻有2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四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A.51200 B.1600 C.3200 D.256000

83.某些细菌能在4000m的深海中生活,这说明()

A.细菌会游泳B.细菌分布很广C.这些细菌不喜欢阳光D.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84.痢疾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断裂接合生殖

85.下列细胞中不能形成生物体的是()

A.芽孢B.受精卵C.精子D.孢子

86.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是()

A.细菌可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B.细菌可吃掉污水中的无机物

C.细菌喜欢喝大量的水D.自用污水来繁殖细菌

87.人工栽培蘑菇时,在混合料中加放0.2%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作用是()

A.杀死配料中的细菌和霉菌、昆虫卵等B.软化配料

C.提供钾、锰等营养D.补充水分

88.放久的馒头会长出“白毛”或“黑毛”,这些霉菌来自()

A.空气中飘来的孢子B.空气中飘来的菌丝

C.面粉中携带的孢子D.面粉中携带的菌丝

89.真菌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营养方式不同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呼吸方式不同D.是否摄取外界物质

90.真菌的特征是()

A.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B.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C.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9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和被吃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92.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青绿色的结构是()

A.叶B.菌丝C.种子D.孢子

93.细菌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特殊结构,有助于自身向营养物质移动或逃避有害刺激的是()

A.鞭毛B.菌毛C.钢毛D.纤毛

参考答案

1.A

2.A

3.C

4.D

5.C

6.D

7.C

8.C

9.B 10.A

11.自然界(生物圈)不一样有氧无氧灭菌

12.小光滑干燥大几倍到几十倍

13.(1)菌丝细胞壁细胞核真;(2)②孢子繁殖后代;(3)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异养。

14.(1)孢子菌丝;(2)寄生;(3)孢子随风飘散到适宜的地方,可以重新去感染其他蟋蟀(生物);(4)真菌。

15.(1)√(2)√(3)×(4)√(5)√(6)√

17. 25 600个

18.(答题要点)通风、干燥、降温、消毒

19.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光合异养

20.(1)曲霉;(2)多细胞生物;(3)有细胞核和DNA;(4)孢子;(5)菌丝;(6)吸收营养;(7)异养;(8)营养丰富、温度适宜、潮湿环境中。

6

喜欢

阅读(377)┊评论(0)┊收藏(0) ┊转载(0) ┊喜欢▼┊打印┊举报

前一篇: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综合测评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综合测评

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答〔〕

2.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

断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答〔〕

3.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青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⑦;

C. ②④⑥⑧;

D. ⑤⑥⑦⑧。答〔〕

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答〔〕

5.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A.配置培养基;

B.高压灭菌;

C.接种;

D.在恒温箱中培养。答〔〕

6.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答〔〕

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A.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B.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C.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D.设置对照,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答〔〕

8.科学家们利用一些细菌来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漏的土壤,以便于净化环境(如右图所示)。这些能净化环境的细菌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答〔〕

9.你知道右侧下面照片上的科学家是谁吗?他就是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科学家──微生物学之父,他的名字叫: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答〔〕

10.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它的地下菌丝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营养物质;

B.吸收水分;

C.吸收无机盐;

D.固定地上部分。答〔〕

11.细菌和真菌是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但是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例如:好氧性的芽孢杆菌需要的环境,而乳酸菌需要的环境。即使在经过严格的的环境中也可能还有细菌。

12.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所不同,例如:细菌的菌落比真菌的菌落,表面黏稠,或粗糙。真菌的菌落要比细菌菌落。人们可以利用菌落的不同形态特点,初步区分细菌和真菌。

13.下图是蘑菇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图思考有关的问题:

(1)蘑菇的身体都是由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按从外到内的顺序)。所以蘑菇属于核生物。

(2)⑤是从[ ]中散落开来的,它的功能是。

(3)④的作用是,所以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14.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来,开始进入蟋蟀湿润的身体。在它们生长时,这些丝线还释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蟋蟀体内的组织。这些丝线还进一步深入蟋蟀的体内。数日后,这只蟋蟀就成为一只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然后这些丝线开始向这只死蟋蟀体外延伸。它们长出柄,并且在顶端生有结状物。一旦一个结状物裂开,就会有数千粒尘埃般的微粒散发出来,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

(1)文中所说的“尘埃”指的是;“丝线”指的是。

(2)这种神秘的“尘埃”以及它内部长出的“丝线”,与蟋蟀是什么关系?

(3)文中所说:“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含义是什么?

(4)你认为使蟋蟀致死的是哪种生物?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2)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多少是不同的。()

(3)制备的培养基在接种前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4)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是有DNA。()

(5)蘑菇和霉菌一样,都是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

(6)青霉和曲霉的菌丝无色,它们呈现的颜色是由孢子的颜色造成的。()16.

17.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18.夏天,受潮的粮食、衣服和皮鞋上很容易长出霉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好预防工作?

19.青霉和蘑菇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例如它们的细胞内都具有、、和;它们区别于绿色植物之处,在于它们的细胞内都没有,它们不能进行作用,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20.下图表示的是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哪一类真菌?

(2)它属于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3)该生物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和DNA?

(4)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

(5)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

(6)图中③的作用是(7)该生物的营养方式是(8)在哪里能找到这物?

21.下列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的特征的是()

A.菌落比较小 B.表面光滑、湿润 C.菌落呈绒毛状 D.易挑取

22.从外观上看,青霉菌的菌落是()

A.菌丝结构疏松,呈绒毛状 B.呈棉絮状

C.细长丝,结构较紧密,似绒毡状 D.孢子青绿色

23.通常用来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形态 B.细菌体积 C.细菌形态 D.细菌结构

24.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以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25.我们每天都要洗手,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洗涤用品和铺天盖地的洗涤用品广告,如何知道哪种洗涤用品除菌效果好呢?王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步骤一:将配制好的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做成七个平板。

步骤二:在班上随机请六个同学帮忙,其中五名同学分别用洗涤用品1、洗涤用品

2、洗涤用品

3、洗涤用品4和清水洗手,洗涤用品的用量、冲洗时间和

程度均一致,另一位同学不洗手。洗手后的同学不能再接触其他物品。

步骤三:六名同学分别用左手食指在六个不同的平板上画线。另外离一个平板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步骤四:在七个培养皿上贴上标签,放于 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步骤五:三天后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内。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讨论和分析下列问题:

(1)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你能初步判断哪种洗涤用品效果最好吗?说出你的理由。(2)由此得出的实验结果可靠吗?说出你的分析。

26.培养细菌和真菌和一般方法和步骤包括: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②接种;③高压灭菌;④恒温箱中培养⑤将培养基平铺在培养皿中;⑥调节培养基的pH

请按照正确顺序将它们排序:

27.当你在培养基上看到有不同的菌落时,你能判断出这些菌落是细菌还是真菌吗?请你试着写出细菌真菌菌落的大致区别。

28.下列各种菌类,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存的是()

A.醋酸菌 B.乳酸菌 C.青霉 D.酵母菌

29.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人吃了这样的食物,易得肠胃炎。洗净凉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脏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呢?

人教版八级生物上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2.夏天,厨师常把许多做好的菜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 A.酵母菌 B.青霉 C.曲霉 D.大肠杆菌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都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叶绿体 5.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 ) A.菌盖上 B.菌柄上 C.菌丝上 D.菌托上 6.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因为() A.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D.细菌不需要呼吸 7.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下列哪项作为标准()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 8.在发霉的橘子皮上,有肉眼能看见的是一个个() A.芽孢 B.孢子 C.孢子印 D.菌落 9.人们食用的蘑菇、医用的灵芝属于() A.植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10.细菌的生殖方式一般是() A. 出芽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营养生殖 1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12.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3.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14.下面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 15.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初中生物《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能够分辨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4)知道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菌落就是由一个__________或_________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的菌落比较:细菌菌落比较_____,表面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________。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_______状、_________状或_________状,有时还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不同的颜色。 3.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_________,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__________,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________,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_____________。 4.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_________。 【课内探究】 1.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2.炎热的夏天,为什么食物容易腐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 【拓展提升】 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进人的食欲。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请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 【效果评价】 1.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D、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 2.“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哪一个步骤( )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完整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

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学习重点: 1、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 2、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难点: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菌预习案一、预习提纲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 2、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菌落就是由一个或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看图5-40填空,细菌的菌落比较,表面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状、状或状,有时还呈现出、、、、等不同的颜色。 5、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别细菌和真菌。 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

7、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和,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 【合作探究】 1、养鸡场的饲养员为什么要穿白大褂,农民伯伯给散养的鸡喂食为什么不穿白大褂? 2、为什么培养用细菌时选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在培养细菌时,没有想好如何具体工作,为什么不要打开灭菌后的培养皿? 3、为什么要准备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4、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为什么要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5、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进人的食欲。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请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检测案 一、课堂检测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够看见的集合体被称为()A 真菌 B 细菌 C 菌落 D 菌痕 2、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A 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 面积比较小,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香菇 C 青霉 D 木耳 2.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A 绿色菌丝 B 青绿色孢子 C 菌丝中含叶绿素 D 灰尘 3.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 营养方式不同 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呼吸方式不同 D 是否摄取外界的物质 4.下列有关孢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生殖细胞 B 是芽孢 C 是休眠体 D 个体较大 5.下列有关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既有对人类有益的个体,也有有害的个体 6.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落下的褐色粉末是() A 菌丝 B 孢子 C 种子 D 芽体 7.(2008威海)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培养 8.(2008烟台)分析下列环境中,活细菌数目相对较多的是 ( ) A.用香皂洗过的双手 B.夏季茂密的树林中 C.火车站侯车室中 D.充满高温高压水蒸气的高压锅内 9.(2008益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A.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牛奶与琼脂混合 C.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10.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 ) A.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 B.空气中的 C.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 D.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 11.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12.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甘敏仪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三)情感目标: 1.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形态。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3.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 2.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四.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和启发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讨论、分析、综合→师生总结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片段;歌中提到一种我们最喜欢吃的生物是什么?蘑菇是植物吗?蘑菇是动物吗?那么,它究竟是什么生物呢?再请同学们观看图片。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想解开这个谜,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对细菌和真菌的了解有多少呢?是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确实很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那么,这个集合体叫什么呢?如何培养细菌或真菌呢? 互动1 学习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菌落的概念及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菌落:指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培养的一般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6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配制培养基?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形态。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3.探究实验的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难点: 1.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 2.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些现象:吃剩的馒头长出黑色的毛,水果容易腐烂,隔夜的菜有股谡味等。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想解开这个谜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 同学们,你们对细菌和真菌了解有多少啊?比如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呢?细菌和真菌在哪里啊?我们是如何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啊? (学生发言) 老师:是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确实很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那么,这个集合体叫什么呢?如何培养细菌或真菌呢?(板书:菌落的概念) 互动1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6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培养细菌和真菌要用到什么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土壤”) ②.怎样配制培养基? ③.什么是接种? 回答非常好,你们想一想,在接种之前,我们把配置好的培养基应该 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接种后,应把培养基放在什么地方培养? 看来对于培养微生物并不那么简单,但大致过程是相同的。 配制培养基f髙温灭菌,冷却f接种f恒温培养 互动2 观察菌落(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 ①.细菌的菌落大小如何?颜色怎样?(细菌的菌落较小,呈白色。) ②.你认为细菌的表面怎样?光滑黏稠,还是粗糙干燥?(有的光滑黏稠,有的粗糙干燥。)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 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 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通过教材的阅读和真实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复习提纲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就是由一个或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看图5-40填空,细菌的菌落比较, 表面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状、状或状,有时还呈现出、、、、等不同的颜色。 5.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别细菌和真菌。 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 7.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和,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第二节《细菌》 1.世界上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国家的。 2.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人是国家的。他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引起鹅颈瓶中肉汤变质细菌是由来自的细菌在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的。实验结果,向世人证实 3、按照细菌的形态可分为形、形和形细菌。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和。有的细菌外面还有可以运动的,有的细菌外面还有起到保护作用的。 5. 细菌通常的生殖方式。 6.有的细菌在生长繁殖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是: (1)生殖方式是,简单、成功率高;(2)环境干燥(缺水)、低温时(温度不适宜)或食物匮乏(缺有机物)时,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能形成;(3)细菌或芽孢个体都,质量(重量)都,可以随风飘散,传播能力强;(4)条件适宜时,细菌繁殖速度。 第三节《真菌》 1.生活中能吃的、常见的真菌有、、、、 和等。 2. 酵母菌和青霉等真菌都有、、 和等结构,都属于真核生物,是因为他们的细胞里 都有;细菌的细胞里没有这个结构,所以它属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基础知识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 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掌握细菌结构示意图。 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 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精品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导学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4. 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3.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探究方案的制定,经验交流后能够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1.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观察记录; 2.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培养的不同形态的菌落、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实物投影仪、培育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琼脂、培养皿、 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等)。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下列问题: (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 (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 (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么变质了?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尝试回答: (1)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 (2)腐烂树枝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 (3)牛奶和米饭变质了,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师生达成共识: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由此导入新课。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在生态系统中和___被称为分解者。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1 .感知细菌、真菌的存在(阅读P66第一自然段) 在我们的身边广泛分布着细菌与真菌,如蘑菇属于______,衣物食品上的霉和水果上长的“毛毛”都属于真菌中的_______,在我们的体表与体内以及周围环境中还有数不清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 2. 区分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阅读P66~67,并观察图形)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三)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阅读P68~69,讨论与交流) 3.下面是某同学“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探究时,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请分析回答: ①把甲乙培养皿放到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②将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 ③把培养基装入甲乙两培养皿中进行高温灭菌④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手心等处,在甲培养基 上轻轻涂抹。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doc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特征: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不同的种类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4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乳酸菌需要无氧条件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设计了 一个实验,证明了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 2细菌的形态结构:十分微小,外部形态大致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按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有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的有鞭毛 3细菌的生活:异养。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三节真菌 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有大型的蘑菇,也有小的 1. 结构: 2. 酵母菌: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 青霉: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

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真菌和动植物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蘑菇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营养菌丝,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 A曲霉B青霉1(营养菌丝)3是孢子。青霉 孢子扫帚状,曲霉孢子排列呈放射状 3真菌的生活:异养 4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 第四节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 把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利用,水和无机盐通过根的吸收作用被植物吸收,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物患病(寄生): 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结核杆菌引起人患结核;真菌引起人患癣,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真菌引起 3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配合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共生,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和人共生 4以菌治虫. 利用细菌和真菌作做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制作 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 乳酸菌——制酸奶 醋酸菌——制醋 酒曲中有酵母菌和曲霉 2食品保存 食品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防腐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保存食品方法: 抑菌:干燥法,冷冻法、真空包装法腌制法、烟熏与晒制法 杀菌:巴氏消毒法、射线照射、防腐剂 3疾病防治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4.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入手,再通过马桶和手机比较,发现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菌落的观察

通过资料我们知道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可能要比马桶的还要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如果做实验,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会对此提出很多的疑问如“细菌太小,看不见”“数量太多,没办法计数”“如何取细菌?”等。教师展示电子扫描电镜下依次放大7万倍后的钉子表面的细菌,让同学们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而它们数量之多、个头之小的确成为我们实验中遇到的大难题。如何能让我们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就可以进行探究呢?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发霉、腐败食物上的黄点或霉点。教师展示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图片,这些培养基上呈乳白色的不同大小的圆点就是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和真菌会不断地进行分裂生殖,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1mm3大小的菌落中,就可含有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个的个体。 每两个同学一组, 教师给每组准备一个已经接种并培养好的培养皿,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参照教材,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2.判断提供的实物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通过教材的阅读和真实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设计意图:以探究验证手机上的细菌是否要比马桶上的多为切入点,让同学们认识到要想了解细菌和真菌,首先要了解如何观察它们。再通过教材中文字资料和实际菌落的比较,让同学对于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三、细菌和真菌的培养一般方法 细菌和真菌通过不断的生长和繁殖,从单个细菌或真菌长成菌落。教师展示发霉的桔子实物,而霉菌能够生长,就是因为橘子为其生长提供了所需的条件。而在实验室中,则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为其生活提供营养物质。教师介绍培养基的配制原料,即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等,这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营养物质,并且琼脂是一种极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能够保持培养基的形态,易于观察。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仅有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就可以培养出细菌和真菌了吗?学生认识到除了微生物生活所需的营养条件外,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等其他条件的适宜也是必须的。因此我们一般要将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放在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学习目标: 1、知道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以及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 2、培养细菌和真菌,提高动手能力,认真观察菌落,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科学的制定探究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 重难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培养细菌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的人得了痢疾,你知道是什么引起的吗?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做酒曲的霉菌制出来的吗?再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准备的(展示长 毛的苹果、发霉的馒头、变质的牛奶)。 这些现象都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看来细菌和真菌在我们身边还真是无处不在! 二、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刚才观察到的,采用对比方法,思考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有什么区别? (2)请总结一下,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可以分为那几个步骤? 2、参照课本,各小组讨论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方案,看哪个小组设计得更加合理! 你想要检测的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做出你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制定计划: (1 )贴标签:将两套培养皿贴上标签,编号为1号、2 号;

(2)接种:1 号培养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号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恒温; (4)观察记录。 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问题: (1)你如何说明细菌和真菌是分布广泛的生物?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三、拓展创新 1、生活中常有人用盐腌蔬菜,也有人把肉挂在室外风干,这样存放时间会长一些,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四、网络构建(我当老师,我来总结!)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看见的集合体被成为() A、真菌 B 、细菌C 、菌落D 、菌痕 2、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 、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食品放在冰箱中能保存一段时间不腐败,是因为在冰箱的环境中:() A、没有细菌 B、细菌很少 C、细菌的繁殖速度很慢 D、细菌都被冻死了 2、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抗生素适于治疗不同的疾病 B、使用后人体会产生一些有较强抗药性的病菌 C、滥用时会杀死体内有益的细菌 D、多用会增强人的抵抗能力 3、下列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是:() A、潮湿的环境 B、干燥环境 C、真空 D、冰箱的冷冻室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不是细菌和真菌生存必需条件的是:() A、需要水分 B、需要适宜的温度 C、需要有机物 D、必须有氧气 5、用乳酸细菌制作泡菜时,要用水密封,这是为了提供:() A、安静的环境 B、有氧的环境 C、无氧的环境 D、防止细菌逃跑 6、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 、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头内细菌和繁殖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 、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7、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有:()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未成形的细胞核 D、成形的细胞核 8、巴斯德实验证实了肉汤的腐败原因是:() A、肉汤内有细菌 B、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鹅颈瓶没有防腐能力 D、时间长了自然会腐败 9、人们因生病而服用抗菌素药物时间较长、剂量过大时不会导致:() A、杀死肠道微生物,使正常菌群失调 B、腹泻 C、引起维生素缺乏 D、肠内菌群大量繁殖 10、下列产品与发酵无关的是:() A、泡菜 B、酸奶 C、醋 D、青霉素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 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微生物学之父”是 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 2 (1)。 (2) (3 (4 (5) (6) (7) (8) 细菌 3、 4、 。多细胞真菌由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1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 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可使人患扁桃体炎; 臂癣 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 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3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的制作: 2、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是 3、酿造甜酒的过程是 以发酵时尽量不要打开盖。 4、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 (1)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 ①干蘑菇——脱水法; 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 (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2)疾病防治:

如青霉菌能产生青霉,能治疗细菌性 转基因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的原因是繁殖速度快。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通过发酵把有 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

《真菌》教学设计

《真菌》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fungi

《真菌》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 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 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本教案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 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 打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 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 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 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 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 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 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 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设计思路

1 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1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