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89.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设计只适合缺水地区
D.该设计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解析:图示屋顶流水是地表径流,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能表示地下径流,故A项说法错误;图示环节没有水分从地面到空中的过程,所以说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故答案选B;该设计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不仅适合缺水地区,也可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故答案C、D项错误。
答案:B
2.下列情形与有利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解析:光照强,近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有利于促进蒸发;风速大,有利于水分子运动,也可以加速蒸发;而空气湿度大,空气含水汽多,再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就小,不利于蒸发进行,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完成3~4题。
3.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解析: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值,绿水比例大说明蒸发量大而径流量小,比较四个选项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量最大且径流量最小。故A 项正确。
答案:A
4.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析: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的值,故提高生产性绿水比重的办法一是增加植被如植树造林,二是减少蒸发,但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缺水植树造林很难做到,但覆盖地膜容易且可以大大减少蒸发,因此C项正确。
答案:C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气温越高,河流径流量越大,说明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温度越高,冰川融水越多,径流量越大。
答案:B
6.该流域位于( )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解析:由上题可知,该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应该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答案:B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7~8题。
7.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解析:芦苇是淡水植物,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则该湖西侧有甲河补给淡水,又有乙河起到排盐作用,而使西侧湖水为淡水,适宜芦苇生长;东侧盐度高而不适宜芦苇生长。故选C。
答案:C
8.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
D.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育好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L湖流域为我国新疆地区,位于干旱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湖水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累积,湖泊盐度逐渐升高。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该地工农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因为降水稀少,所以河流发育较差。故选D。
答案:D
(2015·新课标Ⅱ)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解析: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
答案:C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解析: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答案:B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答案:C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2分)读以下月牙泉水位、水面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月牙泉泉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分)
(2)月牙泉是古河道残留湖,地下潜流在此出露形成泉眼,聚成水池,泉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双选)(6分)( )
A.全球温室效应使干旱地区更加干旱,雨水补给大大减少
B.当地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泉水减少
C.为增加粮食产量,当地居民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D.当地居民以健康为由改为饮用泉水,导致水位下降
(3)敦煌市政府曾引附近的河水补给月牙泉,使月牙泉水深恢复到5 m左右。但因为清澈的泉水变得浑浊不堪,月牙泉失去了往日的美丽,使得这一行动宣告失败,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10分)
解析:第(1)题,从表格的数据对比中可知:水位下降,水面面积缩小。第(2)题,主要应从导致水源变化的人为原因的角度去思考;月牙泉的水应为咸水,不适合饮用。第(3)题,恢复生态,改善水源区的自然环境才是正道,工程措施治标不治本。
答案:(1)泉水水位下降,水面面积缩小
(2)BC
(3)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寻找月牙泉地下水补给区,植树种草,改善补给区自然环境。
13.(34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