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出版)[1]拟定.

(1)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

(2)初期脘腹作胀,食后尤甚,叩之如鼓。继之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常伴有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征象,可见皮肤、巩膜黄染、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有疫毒感染病史,或黄疸、积证久病不愈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

2、1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发布得《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7年10月发布得《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得诊疗指南》[3]拟定。

(1)主要条件:①明确得HBV 感染证据,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HBsAg、抗-HBc阳性,HBeAg 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阳性或阴性;②存在肝硬化腹水证据,腹部影像学如: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或核磁共振(MRI)提示肝脏形态失常,有门静脉高压表现,腹腔可见腹水。

(2)次要条件:①腹胀、乏力、食欲减退、双下肢水肿、少尿等表现;②移动性浊音阳性;③腹腔穿刺抽取适量腹水;④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即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得腹水白蛋白之间得差值)≥11g/L;⑤排除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腹腔恶性肿瘤引起得腹水等。

同时存在主要条件2项、次要条件⑤,加或不加其她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乙肝肝硬化腹水.

2、2腹水得分级标准:临床上根据腹水得量可分为1级(少量),2级(中量),3级(大量)。

1级或少量腹水: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发现得腹水,患者一般无腹胀得表现,查体移动性浊音阴性;超声下腹水位于各个间隙,深度〈3cm。

2级或中量腹水:患者常有中度腹胀与对称性腹部隆起,查体移动性浊音阴/阳性;超声下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3~10cm。

3级或大量腹水:患者腹胀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可有腹部膨隆甚至脐疝形成;超声下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被腹水填满,深度>10cm.

2、3腹水得分型标准:根据腹水量、对利尿药物治疗应答反应、肾功能及伴随全身疾病得情况,临床上大致可将腹水分为普通型肝硬化腹水与顽固(难治)型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顽固型腹水得推荐诊断标准:①限盐(4~6g/d)及强化利尿药物(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治疗至少1周或治疗性放腹水(每次>5000ml),腹水无治疗应答反应(4d内体重平均下降<0、8kg/d,尿钠排泄少于50mEq/d;或已经控制得腹水4周内复发,腹水增加至少1级);②出现难控制得利尿药物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如急慢性肾损伤、难控制得电解质紊乱、男性乳房肿大胀痛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4]拟定。

(1)气滞湿阻证: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2)脾虚水停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颜面、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缓。

(3)湿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4)肝脾血瘀证: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癥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5)脾肾阳虚证: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苍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6)肝肾阴虚证: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齿衄,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气滞湿阻证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1)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芍药、枳壳、川芎、香附、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得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药敷脐疗法:选用具有疏肝理气、运脾利湿中药,如:莱菔子10g、汉防己10g、地龙5g、砂仁5g,上药共同粉碎为细末,取适量,醋调成丸,敷脐

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4~6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

(3)针刺疗法: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支沟等.操作:背俞穴选用1寸毫针,余穴选用1、5寸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宜食疏肝理气,运脾利湿之品,如:玫瑰花、绿萼梅、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皮等,选1~2味,煎水或煮粥,每次饮适量。

2、脾虚水停证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1)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实脾饮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附子、干姜、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生姜、大枣等。或具有同类功效得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隔姜灸:选穴:神阙、水分、水道、关元、天枢。操作:生姜切成厚0、2~0、3cm、直径3cm得姜片,中间扎细孔,将艾柱放置姜片上,置上述穴位施灸,每日1次,每次5壮,7日为1个疗程。

(3)针刺疗法: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操作:背俞穴选用1寸毫针,余穴选用1、5寸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温软,忌生冷油腻之品.宜食温中健脾、行气利水之品,如:干姜、山药、薏苡仁、白扁豆、大枣等,选1~2味煮粥。

3、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1)推荐方药:中满分消丸加减。厚朴、枳实、黄连、黄芩、知母、半夏、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砂仁、干姜、姜黄、人参、白术、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得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药敷脐疗法:选用具有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药,如:芒硝粉1、5g、甘遂末0、5g、冰片粉0、5g,上药混合均匀后,取适量,醋调成丸,敷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4~6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

(3)针刺疗法: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操作:背俞穴选用1寸毫针,余穴选用1、5寸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甘寒,忌辛辣油腻之品.宜食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之品,如:茵陈、西瓜皮、马齿苋、蒲公英、白茅根、赤小豆、玉米须、藕、冬瓜等,选1~2味,水煎代茶饮。

4、肝脾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1)推荐方药:调营饮加减。莪术、川芎、当归、延胡索、赤芍、瞿麦、大黄、槟榔、大腹皮、陈皮、葶苈子、赤茯苓、桑白皮、官桂、细辛、甘草、生姜、大枣等。或具有同类功效得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疗法: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操作:背俞穴选用1寸毫针,余穴选用1、5寸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饮食疗法:饮食宜甘温,忌辛辣油腻之品。宜食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品,如:月季花、玫瑰花、薏苡仁、赤小豆等,选1~2味,水煎代茶饮。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1)推荐方药: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加减。制附片、干姜、人参、白术、甘草、桂枝、茯苓、泽泻、猪苓等。或具有同类功效得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药敷脐疗法:选用具有温补脾肾、化气利水中药,如:芒硝粉1、5g、甘遂末0、5g、麝香0、03g,葱白3枚捣糊,与上药混合均匀后,取适量,敷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4~6h后取下,每日1次。

(3)针刺疗法: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肾俞、命门.操作:背俞穴选用1寸毫针,余穴选用1、5寸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饮食疗法:饮食宜温热,忌生冷油腻之品。宜食温补脾肾、化气利水之品,如:核桃肉、韭菜根、山药、干姜、大枣等,选1~2味煮粥服;或羊奶适量饮用;或鲤鱼赤小豆汤服用。

6、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1)推荐方药:一贯煎或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沙参、当归、枸杞

子、麦冬、川楝子、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等。或具有同类功效得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疗法: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操作:背俞穴选用1寸毫针,余穴选用1、5寸毫针,平补平泻。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饮食疗法:饮食宜甘凉,忌辛辣油腻之品。宜食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之品,如:山药、枸杞子适量煮粥服,或白茅根水煎代茶饮,或生地黄汁适量饮用。

(二)其她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中药灌肠:一般选用通利泄水药物,浓煎取汁100ml。患者取侧卧屈膝位,臀部抬高10cm,使用石蜡油润滑灌肠管及肛周皮肤,将灌肠管从肛门轻轻插入直肠,深度15~20cm,治疗药物温度以37~40℃为宜,液面距肛门40~60cm,将药液缓慢灌入,在肠道内保留1~2h。

(三)西医治疗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得诊疗指南》(2017年版),规范应用抗乙肝病毒药、利尿剂、保肝等药物,合理应用缩血管活性药物与其她利尿药物,大量腹水可腹腔穿刺放液、腹水浓缩回输,根据血白蛋白水平、酌情补充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药物治疗不佳,可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甚或肝移植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宜清淡、低盐、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易消化得食物.鼓励夜间加餐。进食需细嚼慢咽,避免粗糙、煎炸、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顽固型腹水患者需要限盐,饮食中钠摄入4~6g/d;血钠低于125mmol/L者需限制水摄入量。合并肝性脑病发作时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而在肝性脑病缓解后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

2、情志调理:解除紧张恐惧心理,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使患者保持乐观得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3、生活起居调理: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大便通畅。疾病进展期应注意休息,恢复期可适当做一些慢节奏得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劳累,防止感染.

4、预防调护

(1)轻度腹水患者,应尽量取卧位。对腹水量大者,采取舒适体位(如侧卧位或半卧位),以保证呼吸功能得稳定,减轻患者呼吸困难与心悸症状.

(2)腹水引流后应缚紧腹带,避免意外情况出现。

(3)定时测体重、腹围,记录出入量。

(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环境通风、温暖、舒适,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注意皮肤、口腔、二阴得清洁护理。

三、疗效评价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版)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拟定。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主要症状积分量表见附表。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

积分]×100%。

(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 ≤疗效指数<95%;

(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 ≤疗效指数<70%;

(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 <30%。

2、疾病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腹水及肢体水肿完全消退,超声检查未及腹水;24小时尿量1200ml以上,体重、腹围恢复至腹水出现前水平。

(2)显效:腹水及肢体水肿大部分消退,超声检查腹水减少≥ 50%;症状明显改善,腹胀明显减轻,24小时尿量1000ml以上,体重减轻2kg以上,或腹围缩小>5cm.

(3)有效:腹水及肢体水肿有所消退,超声检查腹水减少< 50%;症状略有改善,腹胀略减轻,24小时尿量不足1000ml,体重有所减轻但 < 2kg,或腹围缩小3~5cm。

(4)无效:腹水、体重、腹围、症状、辅助检查无改善或加重者。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评价方法

2、主要症状及体征得评价方法

(1)通过四诊对主要症状得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

(2)通过体重得测量对腹水得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

(3)通过腹围得测量对腹水得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

3、主要疗效指标得评价方法

(1)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腹水深度对腹水得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

(2)通过生化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对肝脏功能进行疗效评价.

舌象、脉象具体描述,不计分.

参考文献:

[1]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37—245、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7(3):1-17、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得诊疗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33(10):158-173、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5-3068、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1-390、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牵头人:赵文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赵文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马素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江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5年1月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 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6—2014.1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 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5.1—2015.6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 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6.1—2015.6.15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

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爱书 副组长:袁法林 成员:焦雪彦武志清王会敏 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焦雪彦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总结分析报告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总结分析报告 2017年06月 一、基本情况 肺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21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30日,遵义县中医院在内一科应用“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6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例:肺肾气虚4例,痰浊阻肺1例,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有效咳嗽、胸部叩击、振动排痰、体位、氧疗、呼吸功能锻炼、皮肤护理、口腔清洁、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艾灸,穴位贴敷,中药塌渍,中药湿敷各种理疗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穴位贴敷,其次是艾灸。分析其原因:1、穴位贴敷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师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且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2、艾灸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且相对经济实惠,临床易于实施。(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为100%。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为100%。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我医院的营养食堂未能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

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概况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医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特征,称之谓“臌胀”。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且易复发。论其病因则有感受湿热疫毒、嗜酒无度、饮食不节、疲倦过度和精神因素等,其病机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不化水,以致气血瘀滞,壅结腹中,遂成腹水。 对其治疗,中西医都在努力寻找疗效可靠而又安全的方法。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有效方法,中医药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辨证论治,在消除腹水,改善肝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中药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概况做一综述。 一、辨证论治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施治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是由于不同医家对该病认识的差异,以及地域气候、患者体质之间的差异,辨证分型的依据不同,致使本病辨证分型不尽相同。 谢氏[1]分3型论治:①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利水,佐以疏肝,方选茵陈蒿汤加减;②脾虚型,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瘀利水为法,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瘀利水为法;③阴虚型,治疗以柔肝养阴,清化渗利为主,攻补兼施,方选一贯煎加减。王氏[ 2 ]介绍俞荣青教授经验分4型论治: ①气虚型:重用益气药,使水道通调,以资化生气血,治以益气健脾,行气利水,常用黄芪、党参、当归、丹参、赤芍、郁金、虎杖、茵陈、大腹皮、茯苓、鳖甲、白术等; ②阴虚型: 治宜滋阴养血,健脾利水之法,守已故邹良材老中医经验,取兰豆枫着汤加味。常用泽兰、黑豆、路路通、楮实子、生地、赤芍、车前子、枸杞子、丹参、太子参、山药、郁金、茯苓、大腹皮; ③肝郁血瘀型:宜用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法,方用下瘀血汤;④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以除病源,攻下逐水以治其标,方选茵陈蒿汤加味。陈氏[ 3 ]分为4型论治,湿热蕴结型:治宜清化湿热,分消利水;肝郁脾虚型:治宜疏肝解郁,健脾消水;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助阳行水;肝肾阴虚型:治宜柔肝益肾,滋阴祛水。黄氏等[ 4 ]分为湿热蕴结、气虚湿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4型,分别治以清热利湿、益气健脾利湿、滋阴养血补肾、温补脾肾、化气利水。杨红莉等[ 5 ]分为脾虚湿阻、湿热残留、肝肾阴虚、气虚血瘀 4 型,以软肝化瘀汤为主加减治疗。乐进[ 6 ]分5型,①脾虚气滞型:治以运脾化湿 ,理气行水,方选香砂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②脾肾阳虚型:治以温阳利水,方选实脾饮或附桂理中汤加减;③气滞血瘀型:治宜化瘀行水,通络散结,方选调营饮加减; ④肝肾血郁型:治宜养阴清热,健脾利水,方选一贯煎合四苓散加减;⑤阴虚湿热型:治宜养阴而不碍湿,利水而不伤阴,方选二根汤加减或甘露消毒丹加味。夏义国[ 7 ]将本病分为6型:①气滞湿阻型:治宜疏肝活血健脾,散满消胀化湿,用柴胡疏肝饮合平胃散化裁;②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化湿,利水消胀,用中满分消丸化裁;③肝脾血瘀型:治宜化瘀行水,通络散结,用归脾丸合五苓散;④寒湿困脾型:治宜湿运中阳,利湿行水,用实脾饮合胃苓汤;⑤肝肾阴虚型:治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用参麦地黄汤加减;⑥脾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济生肾气丸。王永炎[ 8 ]等将此病分为8种证型论治,分别为气滞湿阻型:治宜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寒湿困脾型:治宜实脾饮;湿热蕴结型:治宜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肝脾血瘀型:治宜调营饮;脾肾阳虚型:治宜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博客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06英国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08-07-17 22:40 2006英国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06英国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KP Moore,G PAithal Gut,2006;55(Suppl VI):i1–vi12 1.0 简介: 腹水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10年随访的患者中发生率50%左右,腹水的发生对肝硬化的自然史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多与两年的50%的死亡率相关,并且提示治疗抉择中需要考虑肝移植。大多数(75%)的腹水患者患有肝硬化,其他包括恶性肿瘤(10%)、心率(3%)、结核(2%)、胰腺炎(1%)和其他少见疾病。在英国,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真实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死亡率已经由1993年的6/10万升高到2000年的12.7/10万。普通人群中大约4%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10~20%具有三个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一种,10~20年后会进展为肝硬化。随着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预计之后不久肝病的负荷会急剧增加,肝硬化的并发症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发生了很多改变,本指南的目的是促进全英国一致的临床诊疗。 本指南的资料来自广泛的文献搜索,包括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回顾、前瞻性/回顾性研究,有时也包括一些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推荐意见的分级参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标准,本指南预计每3年进行校正。 2.0 定义: 以下概念参照国际腹水俱乐部的定义: 不复杂的腹水:即腹水无感染,不会形成肝肾综合症,分级如下: 1级(轻度):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 2级(中度):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 3级(大量):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难治性腹水:即不能被动员,或者在治疗后(如治疗性腹腔穿刺)很快复发,包括两个亚型: ①利尿剂抵抗型腹水:腹水对饮食钠盐限制和加强的利尿治疗无效(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至少一周,钠盐限制低于90mmol/d,即5.2g盐/d); ②利尿剂难治型腹水:腹水治疗无效,因为利尿剂诱发的并发症使不能使用常规的有效剂量。 3.0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的详细描述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有两个关键因素:水钠潴留和门脉高压(窦性)。 3.1 门脉高压的作用: 门脉高压增加肝窦的静水压,使液体容易漏出至腹腔。没有肝硬化的窦前性门脉高压患者很少形成腹水。因此,孤立性慢性肝外门静脉闭塞患者或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者(如遗传性肝纤维化),不会形成腹水,除非由于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导致肝功能损害。相反,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伴有腹水形成。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肝脏结构改变的后果,使内脏血流量增加。胶原沉积的逐步增加和结节形成,改变了肝脏的正常血管结构,增加门脉血流的阻力。由于Disse间隙内的胶原形成,肝窦的扩张性减弱,从而对门脉系统的静水压产生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可以动态的调节肝窦张力,继而影响门脉压。 肝窦内皮细胞组成一种极端的多孔膜,几乎对大颗粒完全通透,例如血浆蛋白。不过内脏毛细血管的孔径要比肝窦小50~100倍。因此,肝脏内经肝窦的渗透压梯度为0,而内脏循环为0.8~0.9(最大值的80%~

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L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 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啊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啊耳穴贴压:取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 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煎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 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属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囑中药外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艾灸(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回输术的护理

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回输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8-07-13T14:23:21.4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张维维[导读] 结论??肝硬化腹水回输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性很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经济负担。 山东省威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回输术的护理。方法?对31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浓缩腹水回输术治疗的针对性护理。结果?31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未发生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回输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性很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经济负担。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回输;护理 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长期大量腹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是近年来用于治疗肝硬化及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腹水的一种新方法。[1]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可以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顽固性腹水并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食欲缺乏及腹胀等症状,总有效率达80%以上,[2]是目前治疗肝硬化腹水最有效、最安全、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威海第四零四医院感染科于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对31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超率浓缩腹水回输进行治疗,收到了明显效果,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1例均为肝硬化腹水,并给予利尿、输入血浆及白蛋白等治疗,瞩病人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严格控制钠盐摄入,腹水依然持续存在或增多,尿量未见明显增加,双下肢浮肿。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乙肝肝硬化16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丙型肝硬化1例。 1.2方法: 采用仪器为北京伟力新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腹水浓缩回输仪(WLXGX?一?888?型)及配套中空纤维滤过器和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首先连接管路,接通电源,设置腹水引出泵流速为150ml/min,回输泵流速为?80 ml/min,使用肝素盐水冲洗管路。正确选择穿刺点,必要时用超声进行定位,协助医生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带有侧孔的套管针穿刺进入腹腔内,成功后,将内芯拔出,见腹水流出立即将管路的动脉端接头插入套管针并固定。启动机器,调整引出泵流速为100~130 ml/min,回输泵流速为?80 ml/min,再用无侧孔的套管针穿刺进入腹腔内,成功后,将内芯拔出,见腹水流出立即将管路的静脉端接头插入套管针并固定。腹水由管路动脉端通过中空纤维滤过器将腹水中的水、电解质、中、小分子毒素通过负压超滤清除掉,将腹水中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保留送入腹腔内,全过程为封闭式无菌操作。结束后局部穿刺点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加压包扎。 2护理 2.1回输前的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减轻其心理负担,消除其恐惧、焦虑等心理。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操作前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保持病室清洁。嘱患者排空膀胱,协助其平卧,取舒适体位。 2.2回输过程中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操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观察面色、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保持管路通畅,防止打折、扭曲,避免导管脱出,观察引出腹水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渗出,皮下有无渗液。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引流不畅,可更换患者体位,调整穿刺针位置。每?20-30?分钟记录?1?次,若患者有头晕、心悸、出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及腹痛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回输,配合医生做好相应处理.减轻患者不适。 2.3?回输后护理: 结束后应准确记录操作开始及结束时间.术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并用腹带加压包扎?3~5d,防止腹腔内腹水增长过快及腹压降低后引起血压下降及出血、渗液等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大量腹水引出后,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指导其合理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辛辣生冷刺激类,戒烟酒,少食多餐,限制盐摄入量。做好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有无语言、行为、神志等肝性脑病前兆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对症处理.应每天测量体重、腹围各?1?次,准确记录?24h?尿量,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排便时体位不当或便秘导致穿刺处渗血、渗液,同时保持穿刺点皮肤清洁,穿刺点未愈合前禁沐浴。 3结果 本组患者在行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术后,腹水均逐渐减少,肾功能逐渐改善,尿量明显增加,双下肢水肿症状消失,腹水蛋白量增加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3 ].回输腹腔腹水中的白蛋白有部分可被重吸收入血,相应也提高了血浆胶体渗透压,既增强利尿效果,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4]?.正确的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密切观察为患者创造舒适状态也很重要,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巧,高度的责任心,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正确实施护理措施,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经过精心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结论 通过本组31例患者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结果可以看出自体腹水回输是目前肝硬化腹水治疗中最经济省时,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很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还能加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陈丽霞。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学,2010(7):128-129

鼓胀的护理方案

鼓胀的护理方案 一、一般护理: 1、按肝病科护理常规护理; 2、加强血液体液隔离; 3、严密观察神志、血压、体温、尿量、腹围、体重; 4、饮食以低盐或无盐饮食或流质为主,勿摄过热过凉,禁食粗糙类食物,禁烟酒; 5、预防上做好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肾衰、休克等并发症的护理; 6、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术中持续吸氧,持续心电监护,术后平卧6小时,腹带包扎72小时。 7、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床单元物品按传染病终末消毒处理。 二、辨证施护:(一)气滞血瘀型: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黝黑,口燥便黑,舌紫红或淤斑,脉细涩。 施护: 1、多食行气活血食品,如橘子、山楂、桃仁、萝卜等; 2、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 3、双手掌在脐周先逆时针旋转摩腹200下,再顺时针摩腹200下,使腹内温热感,促进肠蠕动,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3]; 4、腹胀明显者,用654-2针足三里穴位注射,也可用艾灸关元、气海、天枢等穴; 5、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6、中医认为“怒伤肝”,应做好情志护理。(二)湿热蕴结型:腹大坚满,脘腹绷急,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施护:1、病室宜干燥凉爽。 2、指导患者给予偏凉滑利、渗湿之品饮食,如黄瓜、冬瓜、芹菜、赤小豆、西瓜等。本科临床用神阙穴贴敷疗法来利水消胀,即将莱菔子、砂仁、地龙、汉防己研末洒在膏药上贴敷于神阙穴,通过渗透到局部而起作用,每日加用冰片2次,3天为一疗程 3、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皮肤瘙痒情况,同时监测腹部超声。同时也广泛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即将地榆炭、淡附片、茵陈、蒲公英、生大黄、石菖蒲煎成180ml,灌肠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用直肠滴注法灌肠,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袋装中药,用热水袋压住下端皮管,插入肛管后调节滴数,每分钟40~60滴;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有无腹痛及灌肠前后大便的次数、性状、量、颜色。 (三)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大如蛙,朝轻暮重,神疲懒言,纳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肿尿少,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脉沉迟。病室向阳,室温宜高。 施护:1、多加衣被,病情许可鼓励多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多晒太阳;2、饮食宜偏温,可选鸡、黄鱼、扁豆、南瓜、山药、龙眼、大枣等;3、用艾条灸腹部,以脐为中心,进行十字灸,或腹部热敷。 4、配合WLGY-801型伟力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四)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形瘦腹胀,口干,心烦失眠,鼻齿衄血,小便短赤,舌红绛,脉玄细数。 施护:1、注意室温偏阴凉,饮食应选用润燥生津之品,如番茄、梨、甘蔗、杨梅、菠萝等; 2、阴虚者火旺,注意避免情志所伤,所谓“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可针刺关元、神阙、中极。 3、配合WLGY-801型伟力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肝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肝脏功能提高,减轻腹胀和改善睡眠。

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1.0 简介: 腹水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 10年随访的患者中发生率50%左右,腹水的发生对肝硬化的自然史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多与两年的50%的死亡率相关,并且提示治疗抉择中需要考虑肝移植。 大多数(75%)的腹水患者患有肝硬化,其他包括恶性肿瘤(10%)、心率(3%)、结核(2%)、胰腺炎(1%)和其他少见疾病。 在英国,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真实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死亡率已经由1993年的6/10万升高到2019年的12.7/10万。 普通人群中大约4%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10~20%具有三个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一种, 10~20年后会进展为肝硬化。 随着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预计之后不久肝病的负荷会急剧增加,肝硬化的并发症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 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发生了很多改变,本指南的目的是促进全英国一致的临床诊疗。 本指南的资料来自广泛的文献搜索,包括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回顾、前瞻性/回顾性研究,有时也包括一些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推荐意见的分级参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标准,本指南预计每3年进行校正。 2.0 定义: 以下概念参照国际腹水俱乐部的定义:

不复杂的腹水: 即腹水无感染,不会形成肝肾综合症,分级如下: 1级(轻度): 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 2级(中度): 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 3级(大量): 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难治性腹水: 即不能被动员,或者在治疗后(如治疗性腹腔穿刺)很快复发,包括两个亚型: ①利尿剂抵抗型腹水: 腹水对饮食钠盐限制和加强的利尿治疗无效(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至少一周,钠盐限制低于90mmol/d,即5.2g 盐/d);②利尿剂难治型腹水: 腹水治疗无效,因为利尿剂诱发的并发症使不能使用常规的有效剂量。 3.0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的详细描述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有两个关键因素: 水钠潴留和门脉高压(窦性)。 3.1 门脉高压的作用: 门脉高压增加肝窦的静水压,使液体容易漏出至腹腔。 没有肝硬化的窦前性门脉高压患者很少形成腹水。

肝积中医护理方案

肝积(原发性肝癌)中医护理方案肝积因正气虚弱、情志久郁、脾虚湿聚、湿热结毒、肝阴亏虚等所致。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病位在肝,涉及胆、脾、胃。 临床表现肝癌的早期或缺乏症状或有肝区疼痛,上腹部可扪及肿块,恶心、呕吐或腹泻,胃纳减退,消瘦乏力,发热等。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黑便,两下肢肿等及肿瘤转移部位所出现的相应症状。 一、护理评估 1、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2、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评价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困证;湿热蕴结证;肝阴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1.2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 1.3定时测量各项生命体征,腹水病人定期测体重,量腹围。 、病情观察2.

2.1肝区疼痛为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发现,对症止痛治疗。 2.2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若患者出现嗜睡、行为异常或轻度性格改变等肝性脑病的前驱病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5骨转移者加强肢体保护。 2.6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 2.7由于衰弱、乏力、活动减少,患者常出现便秘,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8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患者可出现水肿、腹水,应通边增强营养、抬高患肢等施减轻水肿。 2.9肝癌介入术后,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及血运情况。 2.10发热是栓塞后常见不良反应,若低热无需处理,若体温超过38.5℃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敷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当患者体温下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被,以免患者着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11严密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时对症处理。2.12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应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1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3、给药护理 胃纳不佳者,中药应浓煎,并多次少量进服,以饭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服后注意食欲,有无呕吐、苔白、脉缓等,发现异常应适当.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 (Cirrhosis) 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 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 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 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 级。虽可有轻度乏力、 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 <35 mol/L ,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 60% 。血清 ALT 及 AST 轻度升高, AST 可高于 ALT , -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 Child-Pugh B 、C 级。有明显肝功 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 <35g/L ,A/G<1.0 ,明显黄疸,胆红 素>35 mol/L ,ALT 和 AST 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60% 。患者可出现腹水、肝 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 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 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 ②静止性肝硬化 ALT 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 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二 . 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1. 血常规检查代偿期多在正常范围。失代偿期由于出血、营养不良、脾功能 亢进可发生轻重不等的贫血。有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和血 小板均减少。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按照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6年底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每病区至少4个,每个病种完成病例10-20例(不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到2016年底全院实施20种中医护理方案。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6年1月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考核、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根据计划落实关于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的各项措施。 2、实施阶段:—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内阻证:皮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 (二)肝脾血瘀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三)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腹胀,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 (四)脾虚湿盛证: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爽,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舌质淡或齿痕多,舌苔薄白或腻。 (五)肝肾阴虚证:腰痛或腰酸膝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六)脾肾阳虚证:五更泄,腰痛或腰酸腿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胁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时间、伴随症状以及与气候、饮食、情志、劳倦的关系,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

2.病室宜安静,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 3.遵医嘱局部中药离子导入。 4.遵医嘱药熨,热熨疼痛部位。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章门、阳陵泉等穴。 6.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二)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观察腹胀发作的规律,定期测量腹围及体重。避免腹胀发作的诱因,如饮食过饱、低钾等。 2.保持大便通畅,予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便秘者遵医嘱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4.遵医嘱药熨,热熨腹部。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湿热内阻、肝肾阴虚发热者忌用此法。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胃、大肠等穴。 (三)黄疸 1.密切观察黄疸伴随症状,加强巡视。如果患者出现黄疸迅速加深,伴高热、腹水、神志恍惚、烦躁等急黄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口服通便药物,禁止使用碱性液体灌肠。 3.并发皮肤瘙痒时,指导患者着棉质宽松透气衣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用力抓挠,防止皮肤破溃,洗澡时禁用肥皂或浴液等碱性用品。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全结肠灌洗。 6.遵医嘱中药熏洗。

名中医治肝硬化腹水十二个秘方

名中医治肝硬化腹水十二个秘方 治肝硬化腹水秘方(12首) 47.1加味阴骘丸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苍白术各60克,川厚朴、炒枳实、旋覆花炭、煨三棱、煨莪术各60克,醋炒 鳖甲90克,绵茵陈120克,炒槐角、广陈皮各60克,败酱草90克,赤白芍各60克,红饭豆120克,昆布、海藻、槟榔各60克,干蟅虫(土鳖)30个,干蝼蛄(土狗)30个,蒲公英、地丁各120克。 【用法】共炒焦,研极细,另用皂矾120克,入500毫升醋中,加热溶化,再加入粟米1000克,拌匀,晒干,入锅内慢火炒成炭,待烟尽,俟冷,隔纸将粟米炭摊地上,约2小 时许以去火气,研极细,再合入上药末中共研匀,后用白面粉750克加醋与水各半,打成糊,和令为丸如小豆大,晒干,备用。每次服30粒,饭前用糖开水送下,每日服3次。如服后胃中有嘈杂样感可只服20粒或10粒,待反应消失时,每日加服5粒,逐渐加至每次30 粒,最多每次不得超过40粒。如服1料后,病势减退,可照方配制继续再服,以愈为度。【功用】疏肝理脾,活血消瘀,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方解】本病治法,与水肿病根本不同。唐·孙思邈有“治蛊臌以水药,治水臌以蛊药, 或但见胀满,皆以水药,如此者,仲景所云愚医杀之。”的论断。但未指出病根在肝。著 者曾治愈本病几例,其方全以前人治黄疸及肝病的基础上立法,解放二十多年来,又在此 基础上,通过对病人的走访,对方药的探索,检查得失,总结疗效,更作了多次改进而始成。本方以《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为主导。因肝藏血而主疏泄,肝病则血瘀气滞,不能疏泄脾土,脾病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又不能制约肾水,致水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昏迷期: 1. 气机壅闭: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2. 瘀阻清窍:牙关禁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软,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3. 元气外脱:神志昏聩,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 (二)苏醒期: 1. 痰瘀内阻:头痛头晕,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2. 肝气犯胃:由昏愦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疲软失用。 (三)恢复期: 1.瘀阻脑络: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伴有头部青紫,肿胀瘀斑,心烦不寐,舌质紫黯有瘀点,脉弦涩。 2. 心脾两虚: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 3. 气虚血瘀: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并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4. 心肾两虚: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头痛头晕 1.评估头痛程度、部位、性质,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好记录。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 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肾、皮质下、神门、头等穴,或遵医嘱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太阳、百会、合谷等穴。

4.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分散疼痛注意力。 (二)恶心呕吐 1.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 2.嘱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耳穴压豆,取穴:胃、贲门、食道、交感;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取穴:内关、公孙、阳 陵泉、中脘。 4.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及床单位整洁无异味。 5.饮食清淡、少量多餐。 (三)心烦不寐 1.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 2.保持心情放松,避免刺激性操作。 3.给予耳穴压豆促进睡眠,取心、神门、皮质下、内分泌、枕等穴;艾条灸、穴位按摩取穴: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等;中药浴足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4.必要时给予药物促进患者入眠。 (四)肢体失用 1.评估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范围及生活自理能力。 2.卧床时将患肢保持中立位或治疗所需体位,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3.应用五步锻炼法,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4.遵医嘱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治疗刺激足三里、手三里、曲池、风池、太溪等穴。 5.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五)腹胀、便秘 1.观察患者排便及腹胀情况。 2.耳穴压豆取穴:大肠、直肠下端、脾穴;穴位按摩及艾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穴;中 药外敷取穴神阙穴;同时配以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 3.多饮水及多食通便食物。 4.给予通便药物。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开窍醒脑、活血化瘀、健脾宁心、补肾养心。

鼓胀病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33-2008)。 1.主症: 腹部膨隆如鼓,皮肤绷紧,扣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鼻衄血,或在颈胸壁等处出现红痣血缕及手掌赤痕,或四肢瘦削、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瘀斑等症状。若暖气、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如按气囊,鼓之如鼓,多为气鼓 : 若腹部坚满,按如蛙腹,振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多为水鼓 ; 若内有癥积,按之胀满疼痛,腹上青筋暴露,面、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多为血鼓。 2.病人有胁下癥积、黄疸、胁痛、情志内伤等病史,酗酒及到过血吸虫疫区等,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 3.理化检查 : 超声检查可发现少量腹水与判断腹水量,对鼓胀诊断有重要作用。其他如X线钡餐、胃镜检查、CT血常规与肝功能检查等对病情判断也有一定作用。 (二)西医诊断标准 :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 社)及《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10 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 肝硬化腹水、自发性 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 指南 1.符合肝硬化腹水(1-2 级)诊断标准 : 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 : 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气滞湿阻证 : 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或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2.湿热蕴结证 :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 : 腹胀痛,时轻时重,纳呆食少,嗳气,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可有癖斑,舌质紫暗,脉细涩。 4.肝脾血瘀证 : 脱腹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疲斑,脉细涩。 5.气虚血瘀证 : 腹大胀满,撑胀不甚,神疲乏力,少气懒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肝病科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多因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虫毒感染或黄疸、积聚病后续发所致。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腹中而致。初起损在肝脾,迁延日久,可由气及血,且瘀血亦可化水,使水湿更盛;晚期及肾,正气亏虚,气、血、水相互交结,则神昏、痉厥、出血等变症丛生。根据本病表现,现代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属本病范畴,包括血吸虫性、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当腹腔内积聚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门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形成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等。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慢性肝病自然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失代偿、预后不良。初次出现的腹水经治疗较易恢复,但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腹水治疗困难。 一疾病诊断: (一)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指南》(ZYYXH/133-2008)(1)主症:腹部胀满如鼓,皮肤绷紧,叩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鼻衄齿衄,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常见体征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明确的肝硬化病史及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常见病因有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与血吸虫肝病等,其他病因有酒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毒物或药物性损肝伤、胆汁淤积、代谢性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大便溏薄或便秘、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 少量腹水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餐后腹胀。中、大量腹水表现为明显腹胀,餐后尤甚,可伴尿少、双下肢水肿。 (3)体征少量腹水体格检查常不能发现; 中等量腹水可见全腹饱满或微隆,腹水量>1 000mL时,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大量腹水可见全腹隆起或呈蛙状腹,出现液波震颤,可并发脐疝。并可伴见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严重患者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可出现腹部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等。 (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有贫血,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白细胞降低明显;肝功能试验转氨酶可升高,胆红素常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球比例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其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增高。腹水检查对初发的腹水、腹水治疗效果不佳或怀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原则上应腹腔穿刺,行腹水检查。观察腹水外观,进行腹水常规和生化检查,包括比重、细胞分类及计数、腹水蛋白测定等,以区分腹水为漏出液、渗出液或癌性腹水。可疑感染时,应进行腹水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怀疑肿瘤时应行腹水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检查或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三)证候诊断 1. 气虚血瘀证:腹大胀满,撑胀不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思饮食,头颈胸臂或有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