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1 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1 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1 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修改意见:

1.文章结构作如下调整:

第一部分写社区服务的作用。包括:(一)社区服务概述。社区服务的概念(用一段文字即可)、特点;(二)社区服务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我国目前社区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一)现状。我国社区服务产生与发展历程(用一段文字即可)、主要成绩;(二)存在的问题。举实例。

第三部分写我国社区服务完善的对策。针对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来写。

2.依据上述结构调整、补充论文内容;请多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

邓红梅

2016.4.13

目录

一、内容摘要 (1)

二、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1)

1、社区的概念 (1)

2、社区服务的概念 (2)

3、社区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3)

(1)社区服务发端、发展于工业化国家 (3)

(2)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产生、发展过程 (4)

4、社区服务的特点 (5)

(1)社区服务内容特点 (5)

(2)社区服务的特点 (5)

三、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以一定范围的基层社区为操作单元,动员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成员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它与社区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经济等相关范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不仅有别于其他服务,而且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服务,具有若干重要特征。

关键词:

社区社区服务

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成份、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要重点开展好的社区服务是: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服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的一条贴近基层、服务居民的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的概念,其后,美国人罗密斯将德文“社区”英译为Community。Community 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含义,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等又赋予了它地域性的含义。1933年,燕京大学一批青年学生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社区建设,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承载社会变迁的主要载体、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构成一个社区,应包括以下5个基本要素:

①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

②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③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④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

⑤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

社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区作出不同的分类和层次。一般地讲,按社区的结构、功能、人口状况、组织程度等综合因素,把社区分成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基本类型。在各类型中,根据社区要素的不同规模,以及它们所聚集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性质,社区在其规模与性质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例如,可以将城市社区的“市辖区”、“街道辖区”、“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看成是不同层次的社区。我国目前推进的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一词的涵义,特指经过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后经过规模调整了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我国现有的城镇街道和农村乡镇都属于社会基层社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结构和构成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区与社区服务的相互适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健康的社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所以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的空问单元。对社区的作用,社会上有句顺口溜:“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二、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由社区福利服务、便民服务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等组成,在我国它是发展中的新兴社会服务业,是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以街道、乡镇和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加大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没,加强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安全等方面开展的服务工作,也是使政府的公共服务

落实到实处的一个行业。

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区域性四大特点。

社区建设的直接任务就是强化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让社区成员实现自我管理、自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因此,社区建设本身既是一种政府行为,又是社会参与的结果,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来讲,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单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尤其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正反映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要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挖掘整合社区现存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志愿者的服务队伍,以推进社区服务的深入发展。

社区服务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首先要不断建立和健全社区的功能,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必要保证,好的社区建设是该地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社区建设的直接任务就是强化社区的管理、完善服务功能,实现社区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挖掘整合社区潜在的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体制的创新,这是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结合地区特点不断摸索与创新。

新型的社区建设对于原有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来讲,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就非常重视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意见,指出了在它的发展之初就要注重结合国情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体系,而绝不能照搬国外的社区建设模式。尤其是近年来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所以要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就要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就必须找到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居民群众力量的结合点,这就要求必须改革原有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三、社区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区服务发端、发展于工业化国家

社区服务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最早起源于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迈向了新阶段。

英国的社区照顾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工作的一个范例。它作为一种运动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针对“住院式照顾”提出来的。社区照顾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亦即不使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照顾服务。至70年代,社区照顾

在英国各地已相当普及。

社区照顾的具体形式主要有:(1)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设有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和学龄前儿童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大都是政府雇员,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基本上属于无偿服务。(2)开办社区老年公寓。这是政府为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设施。其收费标准大体相当于政府发给每个老人的养老金。(3)家庭照顾。这是政府为使老人留在社区、留在家庭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

具体表现为由家庭成员进行照顾,但政府发给适当的津贴。(4)设立短期护理机构---暂托处。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家庭有事外出或离家度假而得不到照顾的老年人、残疾人的问题。暂托处的照顾服务可以是几小时,也可以是几天或两个星期。(5)上门服务。这是对居住在自己家里,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一项服务。服务项目包括上门送餐或做饭、洗衣、洗澡、理发、打扫卫生、购物、陪同上医院等等。(6)开办社区老人院,集中收养生活不能自理又无家庭照顾的老年人。英国开展社区照顾的经验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代美国的社区服务颇具规模。据美国新闻处报道,全美50%多的成年人和70%多的大学生参加了各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领域包括照顾老人、儿童、残疾人、病人和单亲家庭等等,服务内容包括免费送午餐、咨询服务、安慰电话等等。美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标准是每个志愿者每周参加无偿社区服务工作4小时。美国社区服务设施很多。仅以社区老年服务设施来说,有提供综合长期服务的养老院、托老所、荣誉公民社区中心,有提供饮食服务的食品供应所、荣誉公民营养室、上门送饭服务所,有为贫苦老人服务的收容所、暂住处、公营住所,有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设立的服务性公寓、一般护理公寓、护士护理公寓,等等。

(二)、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产生、发展过程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是在民政部门的积极倡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先后经历了酝酿产生、普及推广

和巩固提高等不同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1、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年)

1983年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前后,民政部门开始酝酿城市社会福利工作的改革,提出了国家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思路。在1984年召开的漳州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指导思想。并进而提出,要使社会福利事业从单一的、封闭的国家包办的体制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的体制;要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1985年,民政部总结推广了上海市民政部门创造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一条龙”的福利服务网络化经验,使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开始走向社会,深入基层。这些都为社区服务的兴起提供了直接的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民政部于1986年第一次提出了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

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了部分城市社区服务座谈会,明确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和任务,以及社区服务和民政部门的关系,总结、交流了武汉、上海、北京、天津、常州等近20个大、中、小城市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产生、兴起的主要标志。

2、普及推广阶段(1987--1993年)

1987年武汉座谈会后,武汉、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常州、益阳等城市的民政部门开始选择一些城区和街道,在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区服务的试点实践。1989年3月18日,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从而拉开了我国城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序幕。 1989年9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全国各地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并且形成了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的一些思路。尤其是同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社区服务向微型社区延伸。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到1989年底,我国已有3267个城市街道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占当年全国城市街道总数的66.92%。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2年底,全国已由70%

多的城市街道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到1993年底,这一比例上升到了80%多。

3、巩固提高阶段(1993年至今)

1993年8月,国家计委、民政部、体改委、财政部等中央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是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民政部于1994年底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议,进一步澄清了社区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重申了它的福利服务宗旨和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基本原则。1995年,民政部颁布了《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在全国开展了创建示范城区的活动。1998年,民政部命名了46个“全国社区服务示

范城区”。更多的城区正在向示范城区的标准迈进。

4、社区服务的主要成绩

(1)许多社区已从起步阶段的单项服务扩展成了最近几年的系列化服务。

(2)兴建了一大批社区服务网点和社区服务设施。据1999年9月30日《中国社会报》报道,全国已建成区级社区服务中心74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385个,居委会社区服务站435427个,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已达14.8万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4.5万

个。

(3)社区服务队伍的来源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多,专业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由专职、兼职服务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组成的宏大的社区服务大军。目前,全国城市的专职服务人员已有36万人,兼职服务人员57万人,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5万多个,志愿者总数540万人。

(4)探索出了一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之路。

四、社区服务的特点

社区服务不仅仅体现在为他人服务和为社区服务上,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在社区或社会情境中学习,是融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于一体的学习活动。

(一)社区服务内容特点

1.主题性

社区服务的课程内容以一个或多个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打破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呈现模式,有助于把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放性

课程内容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之中,开放到历史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背景之中。课程内容考虑的是长远的效益,对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是经验的不断扩展,要使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的禁锢,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学习和发展。

3.跨学科性

课程内容向学生呈现关于个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世界,注重统整各学科教学,融贯整个学习内容,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增强学科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学生扩展认知视野,锻炼综合思维技能,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本土性

课程内容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在社区生活中提出活动的内容主题。

5.社会性

社区服务是中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在特定社会或社区情景中展开的活动。社会性是本领域的基本特点之一。中学生参与社区情境和社会活动,体验社会成员的生活和活动,获得对社会的理解和体验,增进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被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远意义的体验、感受和满足。

(二)社区服务的特点

从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社区服务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性。社区服务把社会上的社会孤老、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失业、下岗等急需帮助的群体作为服务的对象和重点。因而从本质上看,社区服务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为了增进社区的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福利放在首位,具有明显的福利向与非营利性。

②社区服务的“地域性”。社区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场所,是地域性社会。因而地域性是社区服务的一个特点。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以街道、居委会、小区为依托而展开,农村的社区服务以村、镇为依托展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③社区服务的专业性。社区服务的专业性表现为,从社区工作的角度看,社区服务的主体除自助与互助的社区群众之外,更为主要的则是专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者。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般的“送温暖”式服务,而是由专业性决定的资源调集的物质援助、专项服务如安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少儿服务以及心理疏导和治疗等内容。专业性的服务不仅要解决眼前的和表面的问题,而且要解决长远的和深层次的问题。

④社区服务的综合性。社区服务的综合性表现为,社区服务的内容囊括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服务的对象包括社区内所有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状况的社区成员;服务的主体包括社区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执行主体有城市居委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专业工作者等等。换言之,社区的综合功能决定了社区服务的综合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刘莲香;先进文化与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燕民;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志昌;现状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彪;城市社区居委会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章勇;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晓云;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7 汪小丹;西安电子城社区服务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于晓静;社区服务新体制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社区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社区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龙头和骨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区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服务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根据区委关于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以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科学发展,把北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现代物流中心这一实践载体,围绕如何搞好社区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社区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了今后XX区社区服务工作的思路。 一、XX区社区服务工作现状 XX区社区服务工作从2000年9月随着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始,20xx 年初全面展开。几年来,通过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区服务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镇(街道)主管、社区主办、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初步完成了重构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社区服务步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总结近年来的社区服务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对社区服务的领导。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作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力气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继出台了《XX区关于开展社区建设的意见》、《XX区城市社区整合实施意见》、《XX区社区建设五年计划》、《XX区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机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全区社区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使社区服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快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办公经费和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为加强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星光计划和再就业服务中心项目,市区两级共投入资金370多万元,建成星光老年活动中心22个、再就业服务中心22个,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社区的老年活动室和社区办公用房,同时还借助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安置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 二、当前社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区服务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XX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预示着我区城市社区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区社区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社区服务就是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 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服务活动,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社区服务社 会实践报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 作为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我熟悉了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 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色,进而萌生出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保护他们。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 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 践创新能力。 参与社区管理,协助社区出墙报,普法宣传,进行清洁楼道,捡拾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帮助清理社区 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帮助社区居民分发报纸,服务孤老,为社区 孤寡老人做家务事,收集社区废品,将经兑换的现金用于社区公 共服务建设,为社区种植绿色植物,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 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 调查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

内的小朋友开展读书活动;进行义诊活动,给小区的居民进行基础 诊疗并宣传保健知识,将诊疗结果进行记录。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发现在社区存在一些问题,在楼道里,地面上,甚至是居民的防盗门上,都贴有小广告,这不仅会对社 区卫生构成威胁,还会影响社区的整体整洁性,对社区居民的心 情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另外,社区花坛里的花草毁坏程度较重, 由于小区内停车位紧缺,不少居民直接将私家车开到周围的草坪上,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草坪的使用寿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建议在草坪上立上警示牌,写上警示语,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 遏制此类不文明做法,我还发现,社区内供人们娱乐休闲的健身 设施普遍较少,由于社区内老人和小孩子较多,因而常常有设施 不够的现象发生,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我 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确保此类现象不再发生。 通过这次社区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了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无法 领悟到的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身处工作岗位的那份热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大学生,有较高 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 我熟悉了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 面的特色,进而萌生出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保护他们; 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的运用 自己的知识来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 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社区,国家,乃至世界的环境 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我想,这才是社 区服务的意义所在。

浅谈我国社区服务治理模式的探讨(一)

浅谈我国社区服务治理模式的探讨(一) 论文关键词:社区治理组织结构制度创新社区服务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及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新的体制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服务治理体系,完善系列制度,进而保证社区服务的质量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服务治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理顺社区服务各主体间的责、权、利,从而达到相互协调、共同治理的目的。 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回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确保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有效地提取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和社会全面进步,党和政府对旧有的基层社会组织进行彻底颠覆,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度,在城市社会基层组建了形式多样的社区组织模式。1954年1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制定并公布了《城市居委会组织条例》,以法律形式对居委会的性质、任务、组织结构、工作方法、经费等作了具体规定。至1956年,全国各城市都建立了居民委员会,从此这一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形式正式形成。然而,随着单位制度的强化,城市社区组织的作用与单位组织体系相比便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社区组织(居民委员会)逐渐演变成“拾单位之遗,补单位之缺”的组织。 1986年,民政部提出了开展“社区服务”的要求,在我国首次提出了“社区”这一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政府有关部门借鉴国外社区发展的基本理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思路,随之确定了在若干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3号文件).这也是指导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指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随后,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建设广泛开展起来,在政府的推动和社区居民的参与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由试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政府主导的行政型治理模式、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模式和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自治型治理模式。也有学者将这一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街居制——国家行政全能主义治理模式和社区制——合作主义治理模式。 两种观点都反映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社区治理的主体由政府组织扩展到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通过授权和权力的下放,逐步将其承担的社会职能让渡给社区内的社会组织,社区自治性逐步增强。社区组织将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利和责任,政府不再需要包办社区建设中的各项事务。因此,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管理体系,完善系列制度,进而保证社区服务的质量和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中美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单位制”、“街居制”的惯性,城市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美国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在社区管理中,美国地方政府、社区委员会、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定位合理,职责明确,运作规范有序,成效明显。尽管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政府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历史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别,但其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对我国仍有借鉴意义。 (一)管理部门角色和职能的越位 我国社区工作从总体上看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社不分”,政府承揽了许多本不该由其承担的职能;二是仍然习惯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将非政府社会组织作为依附于政府的下属单位,直接干预这些组织的工作。 在美国,社区服务主要由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即除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县安委会、安监局: 根据县安委会通知要求,我局对中小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自查工作,总体情况是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有力,确保2007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现将开展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呈上。 2007年,我局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作了认真对照,检查内容,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王安全;副组长:熊国彬;成员:王辉、李强、许宗峰、吴松、邓德军。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我局制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定期隐患整改制度,信息联动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管理制度系列,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安全生产工作做起来有据可依,效果显著。制度是工作的准则,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是落实到实处,始终坚持每月每季度都分别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一是隐患排查记录工作,二是隐患整改落实工作。对那些工作不利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作出处理,层层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局与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局与各股室也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 二、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对安全生产工作日常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防火、防盗、防安全事故等。针对在2006年度安全生产检查的状况中表现较突出的企业给予表扬,较差的企业进行整改,使我局各项制度得到兑现,使企业生产程序井然有序。对我局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同时把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职工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宣传教育注重安全内容,管理措施有安全保障,评比有安全项目,奖惩有安全比例,定期及时指出隐患,提出纠正措施,达到了明显效果,由于各从业人员素质不同,针对这此情况,我局及时召开会议做如下宣传教育。 1、端正安全意识,结合“安全生产月”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学法、守法观念。 2、加强各项制度的督促和管理,借助我局举办的“安全生产月”相关法律的培训和“安康杯”活动的开展,培养职工守法意识。 三、相互配合,搞好生产工作的协调管理 为加强管理工作,我局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效果非常明显,针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每月每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采取对策,防患于未然,保证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先后举办了两次普法培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等活动。 四、突出重点,抓好企业的安全自查工作 1、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即检查小组定期检查记录,处理情况,结合夏季防暑,冬季防火多发等特点,加强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工作。开展自查工作,包括重点部位的安全标准的完好和消防器材,设备配套等,同时我局检查人员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对设施进行依法处理等。 2、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使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在节假日值班期间严格按照安委会的通知要求,实行交接班制度,畅通安全信息联动渠道,并及时上报处理。2007年通过企业自查自纠和局组织的普查,全年没有出现生产事故,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2007年度我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清醒的看到在工作上还仍存在着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1、个别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仍有侥幸心理存在。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编者按: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2013年10月份报名,11月底或12月初笔试,目前国家公务员局暂未公布任何有关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政策,建议考生随时关注职业培训教育网,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十大热点话题,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热点话题六:大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热点追踪】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自治和服11 !!务功能是社区和谐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转型,大量 :“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社区日益为社会成员的集聚点、社会需求的交 !!汇点、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已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圣待完善。 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 li纲要对“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做出了全面部署: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农村社区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概括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目前,全国有6 923个城市街道,8. 7万个城市社区。“十一五”期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达49. 19%。社区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

社区入户调查报告

社区入户调查报告 篇一:社区民警关于调查报告 社区民警关于(陈飞飞户口)调查报告 20XX年6月21日收到辖区党员(陈飞飞)的直系亲属投靠材料 一、申请人情况: 姓名:陈飞飞,身份证号:,婚姻状况:初婚(初婚、再婚),住址(房产权证住址:__________号),服务处所:,职业:。 二、被申请人情况:被申请人:雷娟娟,性别:女,已婚,汉族,籍贯身份证:,户口所在地:,工作单位:; 被申请人:陈炫宇,性别:男,未婚,汉族,籍贯身份证户口所在地:山西省古交市,工作单位:无。 三、调查内容: 1、经公安网上查询,申请人、被申请人信息无误。 2、经调查走访了解单位、社区、邻居、医院等知情人员,核实陈炫宇为陈飞飞和雷娟娟所生儿子,属第一胎,属计划内生育,出生日期为年月日,出生证编号购房合同、身份证和有关资料等有效证件,证实手续真实有效。 四、调查结果:

情况属实,符合直系亲属投靠。 五、工作责任: 以上调查报告真实无虚假。 _______派出所社区民警 年月日 篇二:社区居民需求调查情况报告 社区居民需求调查情况报告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马街社区在社区范围内进行了“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围绕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教育培训、提升学习、便民服务、问题咨询等方面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居民最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 一、调查步骤 (一)准备阶段(8月16日—8月17日):成立社区居民需求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问卷调查内容,修订完善调查问卷模板,充分整合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力量,分片分区明确调查范围及对象,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精的骨干组建调查工作组,集中时间对调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的意义、熟悉调查内容、掌握工作方法,并依据各人专长明确分工,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调查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确保调查率达90%。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高勇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宏大的经济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建设同样需要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县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优化社会工作人才的成长环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丹江口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全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50.11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07万人,农村人口39.04万人。按照社会工作人员的分类及调查项目,我们分管理领域和服务领域两大类进行了详细调查统计。 (一)我市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 1、管理领域人员分布情况 丹江口市现有履行社会工作管理职能的机构530个,人员877人。按年龄分:35岁以下139人,占15.8%;36至49岁630人, 占71.8%;51岁以上108人, 占12.3%。按学历分:初中以下学历的有123人,占14%;中专、高中学历的256人,占30.2 %;

大专学历的有356人,占40.6%;大学以上学历的有133人, 占15.2%。具体分布:政府部门、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625人,乡镇、城市街道、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246人,其它机构6人。 2、服务领域人员分布情况 丹江口市现有涉及社会服务领域单位834个,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人员880人。按年龄分:35岁以下187人,占21.3%;36 至50岁527人,占59.9%;51岁以上166人, 占18.9%。按学历分:初中以下257人,占29.2%;中专、高中学历380人,占43.2 %;大专学历184人,占20.9%;大学以上学历59人, 占6.7%。具体分布:社会福利机构45人,社会救助机构120人,社区建设领域433人,优抚安臵领域19人,减灾救灾领域1人,婚姻家庭服务领域2人,殡葬服务领域28人,教育辅导领域40人,司法矫正领域45人,就业服务领域61人,医疗卫生领域30人,计划生育领域56人。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县市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探索,为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4年丹江口市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初步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了人才工作体系。 二是逐步设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人员搭建了

关于社区服务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服务的调 查报告

关于社区服务的调查报告 时间: 7月8日至8月3日 地点: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太平社区 调查目的:了解社区服务情况,锻炼自己,认识社会,增加知识 调查对象:观音山街道太平社区 暑假如期而至,此间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我深入社区做了一系列的调查。我要看看我是否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来面对社会,同时,也想经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经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这次社会实践,我主要是经过在社区居委会服务来调查社区相关情况。调查情况如下: 一、社区居委会的基本功能: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另外,经调查我太平社区也针对本社区内部具体情况对居名作出了如下承诺:(1)为社区居民最底保障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服务;(2)为新居民提供多方面优质服务;(3)为育龄妇女优生优育指导,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服务;(4)为特困家庭提供关心服务,为待、下岗人员择业提供中介服务;(5)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办理优待证;(6)为青少年提供法律维权服务;(7)搞好社区建设,做好社区卫生服务 经过调查的这几天,我的确看到了居委会成员都履行了她们的职责,诚心诚意的为居民服务。太平居委会下设有工作室、党员之家、文娱活动工作室等。这些活动室的设立也大大的方便了居民,为社区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现代社区建设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二、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要求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卫生部门成立技术指导组开展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并联合市发改、编办、财政、人事、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制定了发展社区卫生规划、编制、人才队伍、经费补助、医保引导等相关配套文件。以下是我重点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情况: (一)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要求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卫生部门成立技术指导组开展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并联合市发改、编办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要求参与社区

社区调查报告(精)

社区调查报告 近年来,东站社区围绕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目标和方向,大力实施党员“安家工程”,社区党建有特色;尽力满足居民群众需求,社区服务有亮点;丰富活动载体,社区文化有活力;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社区文明上台阶。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居民的认同感极大增强。同时,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经济发展“短腿”,二是“同驻共建”氛围不浓,三是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四是社区服务亟需“上档升级”,五是社区干部普遍存在着“知识储备不够”。“窥一斑知全豹”。东站社区的个性问题折射出当前城市社区的共性差距,反映出建设和谐社区仍然任重道远。尤其要围绕构筑和谐社区,突出抓好五点。 立足建设实力型社区,大力实施“强居工程” 在发展社区经济上,社区居委会要跳出自办经济的小圈子,确立税源经济的发展方向,致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组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作为政府来讲,当前要加快探索建立一种既有利于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区财力来源的新机制。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丰富社区税

源,把来自社区的财政收入“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解决社区组织的经费来源,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基层财力机制。同时,引导街居组织搞好自办企业改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各类社区经济,不断夯实社区的财力基础。 立足建设自治型社区,大力实施“共建工程” 积极适应社会转型、管理体制变更的新形势,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社区管理新模式。城市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和改进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指导,用民主、法治、引导的方式方法取代过去简单的行政命令。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社区居委会要完善自治功能,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各类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承接起大量与居民相关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和公益事业。要健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完善居务公开的各项制度,畅通居民参与管理的渠道。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区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本文对社区医疗机构与服务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居民档案社区居民医保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众基础机构。最初由德国学者提出,我国学者从英文意译而来。社区医疗服务在国外开展已经有半个世纪,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1]。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城市已与上世纪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成为市民。这样原来的社区也有了发展壮大,管理的人员也相对加大,就医人员逐渐增多。为了更好的管理社区的医疗,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医疗管理急需改革。 一、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与服务 目前我国政府对社区医疗机构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差,社区医疗价格不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差,知识陈旧,技能不够熟练[2]。因此急需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强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社区服务机构的文化建设,使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指南。建立民主化、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地鼓励与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设社区理疗机构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1]。建立定期的专业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定期著名医生服务日,定期的著名医生坐诊社区,为社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建设定期开展居民健康医学知识讲座,丰富社区居民的医学知识。开展定期普查,及时发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改革与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设与服务

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总结.doc

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根据《基础设施事业部2013年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基础安监〔2013〕9号)文件要求,重庆梁忠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于2013年8月18日和监理单位积极开展了对本标段在建工程的安全生产隐患排理治理,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把项目的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郭茂(项目常务经理) 副组长:左国荣李金玉李俊孙永坤杨永远 成员:周云何茂林赵大伟卢志明谭刚 杨红建马顺生刘登曌史春伟 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2013年8月17日项目常务经理主持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会议上传达了(基础安监〔2013〕9号)文件精神,再由参会的各单位负责人将会议精神层层传达至每位职工,会议上并部署安排安全生产大检查内容。 三、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建立履职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本项目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保证四个体系建设有效运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监管,依据基础设施事业部文件要求,结合项目部安全生产工

作实际,己完善“四个体系”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关注环境、预防污染、全员参与、杜绝违章、科学管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把项目部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各级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四个体系”,完善建立以行政一把手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技术体系、以主管生产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以主管安全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四、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本项目部己编制《安生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其中有27项制度和8个办法以及3个安全管理系统框架图。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并以精细的管理,以安全教育、安全会议、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监督、安全技术交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施工用电、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交通管理、民爆物品管理、防洪度汛预案、安全考核、违规行为处罚等一系列配合,在制度层面实现安全工作闭环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变成一系列可执行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来促进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方面,尤为重视现场技术、安全人员的配备,每个施工区域都配备安全质量人员、技术人员等,施工现场每个工点都有现场技术人员及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现场施工安全质量可控。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材料:管、建、买、导 一、建立制度体系,为社工开展工作提供规划指导 完备的制度体系是社工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有益经验,科学、系统、规范地推进社会工作制度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实施。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统筹、协调全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推进落实。建立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劳动保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矫治、禁毒、综治、外来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等社会工作十大服务领域,区民政局负责牵头推进,各社会工作领域发展由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二是建章立制促规范。制定出台了《关于探索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作为统领性文件,以及《关于规范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扶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作为配套性文件。根据社工人才队伍教育管理使用要求,制定《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组织网络》、《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办法》、《社会工作者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估办法》、《社会工作师守则》等规章制度。三是优化投入强保障。社会工作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由区政府授权区民政局收集汇总各相关部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任务,统一编制财政预算报告。同时,改进条线部门服务社区的保障方式,对上级部门服务社区的匹配经费,在区或街道集中归

口,整合统一下达,有效争取和利用了省、市各条线社会建设方面的项目资金。 二、政府购买服务,为社工开展工作提供办事空间 政府购买服务是社工开展工作的基本途径。七彩工程是我区推行购买服务的主要形式,我们运用国际通行和人们普遍认知的色彩,推行建立了红、橙、黄、绿、棕、蓝、紫、金等七彩丝带工作室或项目,分别为艾滋病感染者、贫困人员、外来流动人员、闲散青少年、社区矫治和刑释解教人员、精神残障者、婚姻危机人群和孤寡独居老人等八类特殊群体提供服务。一是采用专业化方法。建立购买服务征、选、估、导、审五步法工作流程,每个环节都由机关部门领导、大学教授、香港专业社工及其他社会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进行不间断指导,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把脉号诊,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管理。二是实施项目化运作。将老百姓的服务需求定量化,明确内容、目标、要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由社会工作机构以项目方式进行申报。在专家团确定实施主体后,由区政府通过区社工协会,以授权委托、直 接资助、订单转接和差额补贴等方式将服务项目交付给社会组织和社工实施。三年来区政府共投入600多万元,先后购买了131个服务项目,其中江海七彩家园、广瑞路新市民第二故乡关爱,上马墩老伙伴客厅等服务项目社会反响最为强烈。三是体现精细化服务。认真采集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和个人特点,一人一策量身定制工作

关于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看法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 践 教 学 论 文 题目:德阳市永太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的 调查报告 姓名:田运伟 班级:2012级临床本科8班

德阳市永太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 的调查报告 田运伟1225100443 成都医学院2012级临床8班指导老师:李保国 摘要: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看法、使用情况、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社区卫生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的居民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有效回收问卷81份。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67%,其中居民对服务态度、用药规范化的满意度较高,对设施设备、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的满意度比较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状况有待改善,应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稳定药物价格,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关键词:居民;就医现状;社区卫生服务 一、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 随机抽取随机抽取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18岁以上居民作为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回收81份,回收率81.4%。 2、调查统计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为自填式,某些特殊的对象由调查者询问代填。利用统计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 3、调查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永太镇乡镇居民进行对社区医疗的服务态度、医生技能、治疗效果、医疗设备、工作效率等方面满意度、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状况、居民对社区医疗的不足和建议、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同时分析影响居民利用卫生服务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卫生质量,为社区改革及政府相关卫生政策的落实提供更好的保障基础。 二、结果 (一)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 表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各种医疗设施、服务感到安全放心程度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和典型经验-mca

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 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汇编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0 号)规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试点,前两三年重点针对发展短板,采取有效促进措施,形成综合服务能力,后两三年重点完善政策措施,推广成功试点经验,形成规模,扩大服务覆盖面。为落实上述规定,汇总分析90个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上报的240个经验材料,基于实地调研和专家评估,汇编了7方面的试点经验,供全国第四批、第五批改革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各地在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参考借鉴。 经验之一:多措并举,增加服务设施供给 部分试点地区采取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一是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民政部门参与规划、验收、移交和管理,保证设施落地到位。二是整合利用社区各类闲置资源,优先用于改造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设施。三是推动在社区设立嵌入式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向周边社区提供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一体化发展。

案例一:规划先行,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浙江省杭州市注重规划引领,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先后出台并修订《杭州市养老设施布点规划》《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规范》及老年人照顾服务文件,明确新建住宅项目和已建居住(小)区按规定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二是设施建设分层分类。街道级居家养老设施按“重综合、强辐射”的枢纽作用,重点解决老年人日托、中短期全托以及喘息服务需求;社区级居家养老设施则按“重特色、强覆盖”的要求,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兼具日间照料和全托服务功能,包括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服务等六大功能。 案例二:整合利用闲置资源,改造成为养老服务设施。 江苏省南京市在社区层面实现基层养老服务设施整合,提出“两无偿一优先”发展养老设施:社区40%以上用房“无偿”用于养老服务,公建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运营,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用房优先用于养老设施”。各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均设养老服务专区,开展助餐、助浴等服务,在全市打造15分钟“为老服务便民圈”。 山东省济南市针对新建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实难、主城区老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地难等问题,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在做好规划基础上,多措并举加以解决。一是着力解决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问题。市国有土地招拍挂领导小

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报告精选3篇

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报告精选3篇 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报告精选有哪些的呢。小编为大家推荐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 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精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根据左权县卫生局《关于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进行督察的通知》的要求,我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认真组织学习,逐条领会,严格按要求认真排查,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排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医院由院长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医院各个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为了抓好此项工作的有效落实,院领导积极带头,认真学习,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院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以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坚决贯彻上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把做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高度警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医院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止事故的发生,全力维护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就医环境。 二、成立组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并成立

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我院始终把安全生产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并从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入手,全面提高我院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传达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经常利用本系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来教育大家,特别是对《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是抓紧抓实。通过学习,使全院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细致的工作,稍有马虎,即可能酿成事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从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 三、立即行动,认真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认真检查医院安全工作的漏洞和隐患,重点对门诊、住院部病房、疏散通道、压力容器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彻底、细致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加强监督,限期整改,逐一落实。对重点部位做到定人、定责、定措施,坚持全院性的消防安全工作月检查,使医院防火安全工作检查形成经常化、制度化,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此外,我院还对重大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到经常性的按时养护,确保各种设备安全运行。 1、XX年2月6日我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卫生院重点安全要求范围进行自查,先后对①供电供水设施,高压消毒锅等设施设备;②放射科设施设备;③毒麻药品管

XX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XX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XX市人才暨知识份子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为加快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开辟人才工作新的发展领域,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进程。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XX市社区社工人才2010—2020年工作建设规划。 一、基本态势 (一)现状分析 我市现有城市社区(居委会)X个,场镇社区居委会X个。从事社会(居委会)工作人员X名,社区工作主要由社区专职工作者和从事社区服务人员,包括主要以社区书记、主任和社区委员等专职人员,负责公益事业服务,再次是社区志愿者,从事社区小区、单元、楼层及社区服务者为社区服务。 (二)未来发展趋势 1、建立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机制。 2、提供社区社会服务职业岗位。 3、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保障机制。 4、健全和完善对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管理机构。 二、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人才观,树立起“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法,积极引领各类人才投身社会工作,激发广大社工人才服务社会的内动力,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 (二)总体目标 结合本市实际,力争到2020年,使我市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定规模,培养、教育、储备、使用规范,各项措施建立并完善,逐步建设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合理,有较高素质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以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步骤

围绕“一个中心”即: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助人自助为中心,抓住“两个结合”即: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群众性志愿服务相结合;将培养专业队伍和义工、社区志愿者相结合,突出“三个重点”即:以人为本、培养专业化人才;真情服务、聚集社会化人才;全民参与、共建和谐社区为重点。具体工作步骤为: 第一,2010年9月以前,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各类社工人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要先行在社区人才作好试点建设工作,探索社区社工人才建设的方式、方法和基本途径,逐步规范各项措施,力争将该社区建成我市第一个社区社工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示范基地。 第二,从2010年初到2015年底,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的所有社区认真开展社区社工人才建设工作,保证每个社区都建有自己的社区社工人才工作服务站,有一支稳定的社区干部队伍,每个社区常年应保持2—3支具有特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使社区社工人才的培养、教育、储备逐步走向正轨,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到2016年-2020年,力争把全市的所有社区全面建成社区社工人才标准化社区,使此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引进、培养、教育、储备、使用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确保我市社区社工人才工作健康发展。 三、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性支撑力量。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才工作发展的新突破。要通过电教、广播、会议、板报等多种形式做好社区工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受助对象了解社会工作、理解社会工作和相信社会工作者,扩大社会对社会工作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的了解,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为开展社会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搞好调查研究。各乡(镇)要专门组织人员,对本乡(镇)社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本社区社工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大好基础。 (三)完善社工人才培养体系。社工人才分布在社区各个领域,要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文明市民学校等,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举办专业技术讲座、劳动技能培训与互助互学等加强对社区社工人才的能力培训,在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向他们传授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其从事社会活动、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强化助人自助、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努力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建立多元化的社工人才引进机制。按照“社会责任社会负担”和“共建、共荣、共享”的原则,各社区要积极引导驻社区单位和各类人才服务社区、参与社会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吸纳人才从事专业的社会工作,推进社工人才职业化。与“万名干部下基层”相结合,引导吸收高校毕业生面向社区就业,充实社区社工人才队伍,改善社工人才结构。 (五)建立灵活的社工人才使用机制。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要结合社区就业工作,带领社区社工、义工充分发挥才能,积极主动为居民们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工人才。积极组建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聚集社会工作力量,形成共驻共建共享,互帮互助互爱的社会环境,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步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