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2)及相关政策研究综述(下)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2)及相关政策研究综述(下)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2)及相关政策研究综述(下)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2)及相关政策研究综述(下)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2)及相关政策研究综述(下)

作者:曾毅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1

刊名:

老龄科学研究

英文刊名:Scientific Research on Aging

年,卷(期):2013,1(2)

参考文献(22条)

1.陈华帅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2008-2009年数据质量评估 2010

2.陈华帅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2011-2012年数据质量评估(科研报告) 2013

3.沈可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调查2005-2008年死亡老人数据质量评估 2010

4.沈可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2011-2012年死亡老人数据质量评估(科研报告) 2013

5.Chen,Huashuai The effect of Marriage on Health and Care Costsamong the Chinese Elderly 2011

6.Cheng,Lingguo The Study on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tatus of the Chinese Elderly-From Behavioral,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Perspectives 2012

7.Goodkind,Daniel;Zeng Yi;Dudley L.Poston JR;Denese Ashbaugh Vlosky,and Danan Gu Review on the book "Healthy Longevity in China:Demographic,Socioeconomic,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2009

8.Gruenberg,E.M The failures of success 1977

9.Gu,Danan General data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CLHLS 2008

10.Fries JF Aging,natural death and 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1980

11.Manton KG Changing concept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1982

12.Shen,K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the Living Arrangement among Chinese Elderly—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 Effects on Well-being 2011

13.Shen,Ke;Yi Zeng The Direct and Total Effects of Childhood Conditions on Current Health in Oldest-old are Stronger than that in Young-old 2012

14.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 2009

15.Zeng,Yi;Danan Gu;Kenneth https://www.doczj.com/doc/d0599748.html,nd The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with Healthy Longevity at the Oldest-Old Ages in China 2007(03)

16.Zeng Yi;Linda K.George Population Aging and Old-Age Care in China 2010

17.Zeng,Yi;Gu,Danan;George,Linda Association of religious participation with mortality among older Chinese adults 2010(01)

18.Zeng,Yi;Danan Gu;Jama Purser;Helen Hoenig, Nicholas Christakis Association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th Elderly Health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0(02)

19.Zeng,Yi;Cheng,L;Chen,H;Cao,H.Hauser,E.Liu,Y.,Xiao,Z.,Tan,Q.,Tian,X.,Vaupel,J.W Effects of FOXO Genotypes on Longevity:A Bio-demographic Analysis 2010(12)

20.Zeng Yi;Lingguo Cheng;Ling Zhao;Jianxin Li,Qiushi Feng,Huashuai Chen,Ke Shen,Fengyu Zhang,Qihua Tan,Simon G Gregory,Ze Yang,Jun Gu,Xiao-Li Tian,Elizabeth R.Hauser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al/behavioral Factors and ADRB2 Gene May Affect Health at Advanced Ages 2012

21.Zeng,Yi;Melanie Sereny;Danan Gu;James W.Vaupel Longitudinal Study Denies Traditional Son Preference in China--Many Chinese Prefer Sons but Daughters Provide Better Care for Old Parents 2012

22.Zeng,Yi;Chen Huashuai;Wang Zhenglian Analysis on Trends of Future Home-based Care Needs and Costs for Elderly in China 2012(10)

引用本文格式:曾毅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12)及相关政策研究综述(下)[期刊论文]-老龄科学研究 2013(2)

老年人社会福利

第六章老年人社会福利 第一节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含义与内容 一、老年人的社会福利需求 (一)老年的含义 1.从生理层面 2.关于老年的心理层面的理解 3.关了‘老年的社会层面的理解 〔二)社会福利中的老年 社会福利所说的老年,一般是按国家或政府以法律制度规定的年龄标准确定的。现代社会大多以享受社会福利或退休金的年龄作为老年的标准。这种标准在各国有一定差异,发达国家的标准略高一些,发展中国家标准则略低一些。(三)老人的需求与老人社会福利 1.经济需求 2.健康需求 3.生活需求 4.精神需求 5.社会需求 二、老年社会福利的产生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将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一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一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一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 [二)家庭结构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变化 [三)社会转型——工业化 工业化使人们的各种生活风险增加,个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实现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化、制度化的老人社会福利制度便应运而生。 总之。老人社会福利是依据老人的需求、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转型所汇集而成的一个趋势。 三、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含义 四、内容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社会福利 一、英国 (一)社会保险及经济资助 (二)医疗保健 (三)老年住宅 (四)机构安养 (五)老年教育 (六)其他社会服务 二、瑞典 (一)社会保险与年金制度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下面是分享的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篇一: 论文题目: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普遍的趋势,老年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

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为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1%。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老龄化的的程度正在日益加重。与加快的老龄化速度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却相对滞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 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的困境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 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更是解决人口 老龄化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城 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是从养老方式来看,家庭 养老仍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中的每位子女 仍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为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服务,也就是说子女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发 生了变化,由原来的246变成了 241,即现在的每个中 年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老负担正在逐渐加重。我国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也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 而且这些家庭中的一种特殊家庭一失独家庭的老人,从 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近年来,我国 政府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功能,提出了以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的发展被置于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到关注农民发展,构成了农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发展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研究涉及农民发展的概念、农民发展的主体、农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发展权问题。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农民发展研究取得了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发展研究。 关键词:农民发展;发展现状;农民发展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即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农民进城和学者下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社会景观。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民问题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即农民发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发展既是中国发展的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于破解的最大难题。没有农民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农民发展概念的提出,把农民作为发展主体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农民发展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农民发展的主体分类、农民发展的现状、农民发展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梳理近十年来有关农民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农民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民发展研究的创新空间。 一、农民发展的概念 农民发展,作为一个新近的学术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叶敬忠(2000)将农民发展定义为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农户及农村社区的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及环境等方面。[1]李克强(2007)认为农民发展的内涵就是农民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即农民意识的发展,根本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2]赵宇霞等(2012)将农民发展概括为农民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3]周明海(2008)综合现有发展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农民发展至少应有以下四层含义:农民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均等化的资源投资,农民发展的态势在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实质自由。[4]

[CFPS Questionnaires]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问卷参考:家庭经济问卷(家户收入、支出、房产金融债权债务资产)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家庭经济问卷

问卷加载变量 (1)Feinterv:(0=首次完成家庭经济问卷(hhtype=0 自动赋值为0);1=完成过家庭经济问卷); (2)Feintervt:最近一次完成家庭经济问卷的时间; (3)FML:从家庭成员问卷中加载Rtype=1-5、7 的成员,加载信息包括姓名、pid、age,及Rtype。 (4)FML_count:家庭成员人口数。 (5)CATI:是否采用电访调查(1=是0=否)由IM 系统自动加载。

FA3SP"其他做饭用水" 【CAPI 】CATI=1,跳至 A101;否则,继续提问 A0。 A0 FA0"是否录音"您是否同意录音? 1.是 5.否 【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A01 FA01"访问地点""访员注意:请记录本次访问地点。 1.受访者居住地 5.其他地方 【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A1 FA1"社区性质"访员注意:无需提问,直接记录目前受访家户所在社区类型。 1.居委会 5. 村委会 77.无法确定类型 【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CAPI 】A1=77 继续回答 A101;否则,跳至 A 部分。 A101 FA101"社区性质"您当前居住的社区类型是: 1.居委会 5. 村委会 77.受访者无法确定类型【不读出】 【CAPI 】该题不允许“不知道”或拒绝回答。 A 生活条件 A3 FA3"做饭用水"您家最主要用哪种水做饭? 访员注意:若使用两种或以上水源,选择做 饭最常用的。 1. 江河湖水 2. 井水 3. 自来水 4. 桶装水/纯净水/过滤水 5. 雨水 6. 窖水 7. 池塘水/山泉水 77.其他【请注明】 F1:(1)“做饭用的水”,城市如自来水,农村如“干净”的水;如供水方式为“自来水”(又 称“管道水”),则不再追溯自来水的水源是什么。 (2)“窖水”指缺水地区存储于水窖里的水。水窖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 罐状(缸状、瓶状等)容器。 A4 FA4"做饭燃料"您家最主要用哪种燃料做饭? 访员注意:若有两种或以上燃料,就以炒 菜的为主。 1. 柴草 2. 煤炭 3. 罐装煤气/液化气 4. 天然气/管道煤气 5. 太阳能/沼气 6. 电 77. 其他【请注明】 A5 FA5"室内空气净化"您家是否使用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 1. 是 5. 否 FA4SP"其他做饭燃料"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并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具体承担《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任务。此次调查是在2000年首次进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本次追踪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6月1日零时。抽样调查结果中个人问卷的有效样本为19947人,社区调查问卷为2874份。本次调查按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加权后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信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基本状况的变化和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需求的增长情况,也深入掌握了城乡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和国家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次追踪调查的主要数据结果 以下公布的为本次调查经加权处理后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 1、老年人口基本背景情况 (1)老年人总数及城乡分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6年底增长为14901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856万人,占26.3%,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按户籍分类,非农业老年人口4019人,占27.5%,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 (2)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结构 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 按照年龄结构分组,全国60-64岁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30.3%,65-69岁占25.5%,70-74岁占20.6%,75-79岁占13.1%,80岁及以上占10.5%。 (3)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城市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16.4%,私塾占2.4%,小学占34.1%,初中占23.9%,高中(中专)占15.9%,大专以上占7.3%;农村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1.4%,私塾占4.1%,小学占34.7%,初中占8.3%,高中(中专)占1.3%,大专以上占0.2%。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 2、老年人家庭结构及居住意愿 (1)老年人家庭户结构 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2018年CFPS访问员申请表格

CFPS项目调查访问员申请表格 在填写本表格之前,请先参阅末页的申请人须知及收集个人资料声明。应聘地区:省市区县 备选地区: 是否服从调剂:

八、请如实填写下列各项(请将答案填于题目后的横线上) 1. 父母或家人是否支持您参加本项目? a 是 b 否 2. 您是否掌握您应聘地区的方言? a是b否 3. 您是否掌握其他地区方言? a是(请注明具体方言:)b否 4. 在2018年7月-12月的调查期间,您是否居住在应聘地区? a 是 b 否

6. 该职位要求您能够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访问任务。每个受访家庭面对面的访问至少3小时,其余的时间还需要完成如:整理材料、写工作日志、汇报总结工作、数据核对等工作,您能满足这些要求吗? a 是 b 否 7. 2018年7-12月,您是否可以到除您所在地之外的地区进行入户调查工作?如果可以,能接受的地区 范围是?(该问题不作为审核条件) a 市内 b 省内 c 跨省 8. 如果您被聘用了,能否参加2018年6-7月由本中心举办的为期4天的培训? a 是 b 否 9. 您的电脑操作水平如何? a不熟练(基本操作)b一般(处理常规文档、表格、常规工具应用) c熟练(专业IT人员) 10. 您认为访问员的职责有哪些? 九、声明书 我明白如故意虚报或隐瞒重要信息,贵中心将不予处理该申请。即使获得中心录用,本人也有可能因为填写信息不真实而被解雇。 我同意上述内容会送交已授权机构以便进行招聘工作(例如查核资历、健康情况及品行等)。 申请人签字:日期:

申请人须知 (a) 申请书推荐在W O R D文档中直接填写,然后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简历邮箱: g i s s s008@p k u.e d u.c n。 (b) 申请人如未能按招聘启事内列出的入职要求提供所有信息,申请可能不被考虑。 (c) 各项信息必须如实填报。如空位不够填写,请另页详列有关资料。 (d) 申请人应保留一份填妥的申请书副本,以备参考。 (e) 本中心通常不会复函确认收妥申请书。 (f) 本中心只会联络初步入选的申请人作进一步评核,相关信息另行通知。 收集个人资料声明 (a)申请书内要求提供的所有个人资料及招聘启事内特定需要的数据是用作评核申请人 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申请人如未能提供所需的所有数据,或所填写的数据未能清楚显示申请人具备与此职位相关的条件,本中心将无法处理该项申请。 (b) 申请人在本申请书内所提供的个人资料,将绝对保密并只用于招聘工作及其他与雇用 有关的事宜上。如有需要,有关资料可能会送交获授权处理有关资料的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或机构,用以进行与本中心招聘工作及雇用有关的事宜,例如学历评审、体格检查、雇主推荐及操守审查等。申请人若故意隐瞒或虚报数据,本中心有权停止招聘手续、撤消聘书或于聘用后将其解雇。在一般情况下,未获取录申请人的数据将于招聘工作完成十二个月后全部销毁。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并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具体承担《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任务。此次调查是在2000年首次进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本次追踪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6月1日零时。抽样调查结果中个人问卷的有效样本为19947人,社区调查问卷为2874份。本次调查按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加权后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信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基本状况的变化和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需求的增长情况,也深入掌握了城乡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和国家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次追踪调查的主要数据结果 以下公布的为本次调查经加权处理后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 1、老年人口基本背景情况 (1)老年人总数及城乡分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6年底增长为14901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856万人,占26.3%,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按户籍分类,非农业老年人口4019人,占27.5%,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 (2)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结构 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 按照年龄结构分组,全国60-64岁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30.3%, 65-69岁占25.5%,70-74岁占20.6%,75-79岁占13.1%,80岁及以上占10.5%。 (3)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城市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16.4%,私塾占2.4%,小学占34.1%,初中占23.9%,高中(中专)占15.9%,大专以上占7.3%;农村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1.4%,私塾占4.1%,小学占34.7%,初中占8.3%,高中(中专)占1.3%,大专以上占0.2%。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 2、老年人家庭结构及居住意愿 (1)老年人家庭户结构 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29.0%,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61.7%;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增加较快,农村中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比例明显高于城市。 (2)老年人居住意愿 城市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为37.2%,无所谓21.0%,不愿意的为40.8%;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为54.5%,无所谓24.0%,不愿意的为20.5%;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与子女生活在一起。 (3)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比例

论老年人社会福利

论老年人社会保障若干问题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的很多先富城市都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昔日创造财富的主体成为今日社会的负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体现着社会良知。有尊严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就是老年人最基本的幸福。敬老爱老是人性的、社会良知的、关注自身未来的需要。只有建立普惠性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才能真正做到公平福利,有效福利。老年人曾经养了国家这个强大的儿子,国家拿钱养老是应尽的义务。 把钱直接给老人,让老人都有经济来源,社会养老也就有了保障。国家拿钱,子女养老,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关键字:老龄化老年人社会保障幸福,什么是幸福呢?单对老年人来说,那就是有尊严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幸福。要有尊严,就不能强迫施舍,满足基本需求就不能没有金钱保障。

(一)我们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保障? 首先,这是人性的要求。羊尚返哺之恩,更何况人呢?敬老爱老,这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其次,这是社会良知的要求。老年人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社会有理由为老年人的未来买单,有义务让老年人过幸福的生活。第三,关注老年人生活,是对自己未来的关注。这是对个人说的,如果一个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他这个榜样做下去,他父母的未来就是他的未来,正所谓大孝必出大孝子,无义还出无义郎,。这也是对社会来说的,如果社会不关注老年人,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未来,不是社会不发展,而是没有光明的发展。试想,谁会为一个不为自己未来的社会卖力,谁会为一个不为自己未来买单的社会拿钱。 (二)老年人社会保障应该是普惠性的。 社会保障,如果只保障一个人,这叫个人养老;如果保障一部分人,那就局部倾斜;只有保障所有的老年人,才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老年人福利

老年人社会福利的产生 1、人口老龄化与老年问题 2、家庭结构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变化 3、社会转型——工业化 到底有多少空巢老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以上。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容 1、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福利 2、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福利 3、老年人的文化设施福利 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 一、传统社会中我国的老年人的福利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国,老年人福利主要是与家庭相联系。传统社会的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核心,发挥着全方位的社会功能。 过去,统治者也从法律上对老年人的养老进行一些具体的规定,政府和社会组织举办一些诸如敬老礼仪,或者慈善性活动,直接为某些德高望重或孤苦无依的老年人提供物质上的补助。 二、现代社会中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的三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老年人社会福利。 这段时期是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时期,也是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奠基时期,福利理论与政府模式的多元化和新旧交替是基本特征。 2、“文革”时期的老年人社会福利 这段时期,反对福利主义为政府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新生的福利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 3、改革开放以来的老年人社会福利 这段时期是福利的重建和发展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随着社会的转型及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初步形成有相关法律、法规组成的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制度体系。 三、新时期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取得的成就 1、物质生活福利 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和保葬的“五保制度”。 对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家庭,进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 我国政府把缓解和消除老年贫困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规划。对贫困老年人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了加快城市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发展,解决老年服务设施不足的为题,从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统筹城乡背景下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一、课题意义 理论意义:当前我国仍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结构的调整。我国乡镇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乡镇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央明确提出了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乡镇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坚持不懈推进乡镇改革和制度创新,调整不适应乡镇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健全乡镇民主管理制度的任务。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在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不同,乡镇治理的模式选择就不同。新中国60年乡镇治理实践,“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两大主题基本是各领风骚三十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对社会关系全面调整,管理制度全面改进,治理模式全面转变的大背景下,原有的“乡镇村治”模式已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本课题在研究传统乡镇治理模式困境,反思其成因的基础上,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结合地方政府改革理论、新公共管理思想、公共政策等理论,关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镇治理研究路径,对治理主体的权力关系、职能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思考。 实践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毋庸置疑,乡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而建立怎样的乡镇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的分析等方面: 1. 发展现状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治理体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党政不分”和“全能主义”。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开始了“乡政村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

家庭理财状况调查

家庭理财状况调查

————————————————————————————————作者:————————————————————————————————日期:

家庭理财状况调查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城市家庭理财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并得出一个比较实际的结论,就该结论运用金融学有关知识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有用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中,问卷调查主要从调查对象结构、家庭资产用于投资理财的比例、家庭理财主要理念三方面设置问卷题材,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重点分析家庭投资的主要理念,分析问卷调查中得出的大量数据,得出的家庭理财存在的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所发现的城市家庭理财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一些经典的国内外理财实例,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可行性的建议,让家庭理财趋于理性化理财,真正做到现有财富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家庭理财,问卷调查,家庭理财存在的问题,理性化理财 目录: 一、理财理论基础 1、理财的理论 2、家庭理财的概念 3、家庭理财的步骤 二、问卷调查设计原理及过程 1、问卷调查的设置内容和可行性分析 2、调查过程 (1)、问卷调查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2)、对回收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3、数据分析 (1)、家庭资产用于投资的比例 (2)、家庭理财理念 三、家庭理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家庭理财的现状 2、家庭理财存在的现状问题 (1)、家庭理财误区分析 (2)、理财方式单一 (3)、保险意识薄弱 四、针对家庭理财的建议 1、正确认识不同的理财产品 2、家庭应该提高理财意识 3、正确运用理财产品使家庭现有财富价值最大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报告

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报告 2014年12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目录 一、概况 (3) 1.1项目简介 (3) 1.2抽样和调查执行 (3) 1.3数据质量评价 (4) 二、基本情况 (5) 三、健康状况和照料需求 (7) 3.1身体健康 (7) 3.2认知能力 (9) 3.3 精神健康 (10) 3.4 照料需求 (11) 四、经济状况与社会保障 (13) 4.1生活来源 (13) 4.2收入与支出 (14) 4.3 住房 (15) 4.4 社会保险 (16) 五、就业情况 (18) 六、家庭养老资源 (20) 6.1 居住安排 (20) 6.2 健在子女个数 (21) 七、社区的养老设施 (22) 八、社区服务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23) 8.1 社区医疗服务 (23) 8.2养老相关的社区服务 (23) 8.3 社区参与 (24) 九、养老规划和养老方式选择 (26) 9.1 养老规划与安排 (26) 9.2 照料的主要承担者 (28) 9.3 养老地点选择 (28) 9.4 对养老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29) 十、老化态度 (30) 十一、主要发现 (34)

一、概况 1.1项目简介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 以下简称CLASS)是由985专项经费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具体执行的一项全国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中国老年人群的社会、经济背景数据,掌握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评估各项社会政策措施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为中国老龄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CLASS调查对象是60周岁及以上的中国老年人群。调查问卷分个人问卷和社区问卷,其中个人问卷内容包括:被访者个人基本信息、健康和相关服务、社会经济状况、养老规划与社会支持、认知能力和老化态度、家庭和子女等方面。社区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基本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备、社会经济情况、劳动力迁移、养老及医疗保险覆盖、物价水平、选举情况、社区组织和社区历史等。 图1 CLASS样本县区分布图 1.2抽样和调查执行 CLASS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概率抽样方法,选定县级区域(包括县、县级市、区)作为初级抽样单位(Primary Sampling Unit,PSU)(见图1),村/居委会作为次级抽样单位(Secondary Sampling Unit,SSU),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的中国公民。项目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462个村/居委会(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海南、新疆

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研究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键入公司名称]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研究 姓名: 学号: 班级: 邮箱: 2016/6/8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老人问题将不再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家庭提供老年福利功能弱化的同时,老人福利社会化也就成了必然。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物质和社会服务。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大多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生活因而相对稳定和舒适,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包

括我国的老年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他们的老年生活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由于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总数急剧增加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福利政策还不成熟。因此,急需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关键词:社会福利;人口老龄化;福利政策; 引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中国尤其明显。与中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一同到来的问题是,家庭小型化日渐明显,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进程,但目前中国“社会化养老”明显不足,使得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凸显。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加快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首要关注重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首要问题,我国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将给我国社会和自然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增量上都是极为突出的。 (二)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有直接关系,因而形成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发达国家的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先富后老,我国则是未富先老,当我国进入老年社会时,我国所拥有的财富无法满足大量的仅作为消费者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养老就将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王团李林 【内容摘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定义,纵向回顾了我国 建国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然后横向分析了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理论,随之分析了我国当前政府 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动因,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和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体制;发展历程;目标定位 【作者简介】王团(1988.1 ),男,河南郑州人;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李林(1963.3 ),男,山东汶上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关于行政体制定义的研究 关于行政体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解释见仁见智,综观其界定,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学说: (一)边界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相对于立法体制司法体制而言,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各种制度的总结。[1] (二)权力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权力物化的结果,是合理划分行政权力、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健全行政制度和理顺行政关系的活动,[2]是政府系统内进行权力机构设置和运行的一种机制。[3]也有学者认为是国家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等方面的关系模式,其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4] (三)关系说。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指出行政体制是一种行政关系[5],是行政关系的调整和安排。[6] (四)结构说。有学者基于张康之在对行政体系进行解读时将行政体系划分为客观结构、主观结构和价值结构[7],认为行政体制也适用于这三种结构。 二、关于行政体制发展的横向对比研究 (一)当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开始了一场以摈弃官僚制为突破口,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改革大量采用工商企业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顾客和结果为导向对政府组织进行全面再造,从而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目标。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把西方各国的这些新公共管理改革内容归结为企业家政府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存在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英国学者E.费利耶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 · 121 ·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纵向动态研究

2007年第6期 人口学刊 N o.6,2007 (总第166期) P O P U L A T I O NJ O U R N A L (T o t.N o.166)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 纵向动态研究 尹德挺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100044) 【摘 要】利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1998年、2000年、2002年的跟踪数据分析中国高龄老人 A D L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个体增长模型结果显示,高龄老人A D L状况随年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趋势,A D L个体差异十分显著。个体之间的差异解释了A D L总差异的31.13%。经历三次追踪调查的高龄老人A D L均值较高,状况较好,下降速度较慢;基期具有3-4项残障的高龄老人,未来A D L下降最为迅速; 基期A D L水平高的高龄老人,A D L下降较慢。从A D L的个体影响因素来看,对于基期A D L水平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年龄”、“疾病状况”以及“居住安排”等,而对观测期A D L变动速度影响最大的变量是“年龄”以及“过去是否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等。 【关键词】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纵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7)06-0027-06 【收稿日期】2007-03-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老年人口家庭、健康与照料需求成本研究(70533010) 【作者简介】尹德挺(1978-),男,湖南沅陵人,博士,北京市人口研究所讲师。 在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中,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 D L)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1]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2]目前,学术界大多基于横截面数据,而非纵向数据研究中国老年人A D L状况。[3]本文将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1998年、2000年及2002年三次纵向追踪数据的基础上,着手探讨中国高龄老人A D L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及其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若干问题:中国高龄老人A D L变动趋势是什么?是显著上升、下降还是基本保持不变?如果A D L会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那么变动的速度有多快?如果A D L在整个高龄人群中存在某种变动趋势,那么A D L变动是否还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对A D L总体差异的解释力度有多大?如果A D L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那么影响高龄老人A D L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有哪些?由于1998年和2000年数据中没有低龄老人样本,因此,本研究无法考察低龄老人A D L的变动特征。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此项目于1998年、2000年及2002年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三次跟踪调查。这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以及重庆。该调查区域总人口为9.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3%。[4] 在1998年的基线调查中,对属于本项目研究范围之内的地区,随机选取其中大约50%的县、县级市与区。在随机选中的631个县、县级市与区中,我们试图对所有存活的百岁老人在其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入户访问,并在自愿的前提下入户访问事先按该百岁老人编号随机给定年龄和性别 — 27 — DOI:10.16405/https://www.doczj.com/doc/d0599748.html, ki.1004-129x.2007.06.003

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班学姓级:号: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3 月22日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摘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为 应对现实挑战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改革的主要方 向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行政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观念。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国际发展和当前我国行 政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最终任 务。 关键词行政改革服务服务型政府 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借鉴西方的行政改革的理论,一 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并得到了高层的认可。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中央党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为题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年3 月8 日在参加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而 最终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到了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因此,各专家 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有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系列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界定 界定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弄清服务的概念,那服务是什么呢?随着公共管理 理念的产生,服务已被大家熟知,但是没有人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查阅相关 文献,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就是为他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的工作以及从事这一 工作,”还有其它学者认为服务是一项为集体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 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或者说服务的目的是利他,而不是利己。基 于以上对服务的概念的界定,来界定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就应该把握两点:一是 服务型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民利益的实现;二是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 程中,是公民的利益需求居于决定地位。那么服务型政府是什么呢?国内最有 代表性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 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并承担着政府责任的政府。总结上述观点,服务型政府就是对社会负责、 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界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源、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展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