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

发表时间:2019-07-31T14:01:05.29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5期作者:黄善业

[导读]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需要通过更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手段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大的人居需求。

黄善业

广西华汇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需要通过更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手段来满足人们越来越大的人居需求。在满足居民的舒适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应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理念,实现绿色、宜居、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住宅小区。本文对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居住小区;建筑的规划设计;主要构思;设计方法

导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近年来,住宅小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完善。由于住宅小区设计过程中概念理解的不透彻和设计方法的不合理,导致一些住宅小区项目建成后扔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在实际应用中,怎样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化住宅小区的思想应用到居住小区的规划工作中,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考验。因此,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1.1 实现住宅环境资源均享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有一个必要的设计环节是实现住宅环境资源的均享,即在设计规范过程中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统一性。(1)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每栋住宅都能位于同一个良好的位置,同时又有自己的优势,让客户在考虑购买住宅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例如,前排的房子可以看到河对岸。旁边的房子面向花园,后排的房子可以看到山。不同的位置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2)同一楼层均能保证足够的通风采光,,无法做到南北通透的户型则可以适当扩大景观阳台的面积,增加自身的特点,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保证有自身的特色在其中。(3)每一套户型均要保证冬至日有充足的日照条件,不应有暗户型存在。

1.2 融入社区理念,提高居住者归属感

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封闭和内敛的方式实现建筑空间的聚集,以保证建筑总体规划达到更好、更和谐的发展状态,促进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此外,还应结合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将社区理念融入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合理配置一些公共设施或公共场所,充分满足居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一些健身设施、文娱场所等,为居住人群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居住区居民的归属感。

1.3生态化理念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必须引入生态理念,因为人们具有向往自然的本质。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和条件,通过合理改造,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使居住区设计更自然、更生态,创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居住环境。此外,在具体设计构思中还应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生态化处理,坚持废物回收利用的的理念,将对建筑环境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地方特色的优势,使居住区与周边整体环境更加协调,形成自然统一的整体。

2住宅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2.1外部空间要层次分明

根据我国传统的居住区设计多采用轴线式对称布局,虽然这种布局模式有利于居民的采光、通风需求,且具有均匀对称的美感,然而,这种布局格局过于统一,显得死板而没有活力,大大降低了住宅建筑空间的丰富美感。因此,有必要打破原有的规划思路,结合向心式、围合式、集约式、几何式等各种布局模式的优点,提高空间层次的多样化,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品质。

2.2住宅建筑的单体设计

整体的完整性以及和谐性需要精细的局部设计做为奠定基础。我国目前的居住设计在不断向理性迈进的同时,又要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全方位关怀,整体的住宅建筑设计要始终以“人居”为基准,不断追去居住的舒适度以及居住过程的品味要求,与此同时也要赋予这个小区独特的风格,从而营造出“都市化生活标准,人文化和谐家园”的新型社区。例如,南宁市某住宅小区,采用高层与多层相结合,营造多层次的建筑天际线,景观视线互不干扰。根据场地高差较大的实际情况,设置多层台地,形成错落有致的小区内景观效果。沿街有挡土墙区域结合商铺建筑形成遮挡效果,美化了城市的市容市貌的同时也提高了用地的利用率。内部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从85 m2~180m2,设计多种户型。层高设计为3.0m,高层户型多为95 m2~140 m2的三房及四房户型,多层户型则多考虑设置135 m2~180 m2的四~六房户型,几乎涵盖了刚需户到高收入人士的苏哟有需求。户型可以将自然采光通风作为主要设计主要点,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努力降低能耗和污染,不断提升户型的居住品质。按照“动静分区,功能合理,空间紧凑,洁污分离”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每套户型要尽可能地让住户享受到阳光。。在家居形式的设计过程中,采用角中空玻璃窗的建筑材料,可有效的提高建筑内部的保温隔热能力,提升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屋顶需要预留有安装太阳能板的空间,太阳能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在建筑立面设计过程中,应采用点式与板式相结合的现代风格,有效地反映建筑造型的变化,使建筑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此外,该材料还可以使用更温暖、更有意义的浅米色,在凹凸表面的作用下显示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它的基础材料可以抛光或研磨成深咖啡色或卡其色,以突出大气广度的整体效果,更高贵优雅。

2.3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

在建设居住区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更好结合,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给居民带来更舒适的生活体验。下面是两个具体的例子:第一,大连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城市,某集团在西山附近建设了一个西班牙风格的居住区,保留了山上原有的大面积树林,利用地形的高差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还可以减少土地平整带来的成本压力,辅以游泳池、喷泉、广场及二次绿化等人工环境的添光溢彩,保护了原来的生态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本居住区的一个居住品质。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