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师基础心理学博导

南师基础心理学博导

基础心理学

叶浩生,男,1991年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的指导下

获博士学位,之后曾多次出国进修。1995年1月至1996年7月在

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心理学系师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吉尔

根教授、2001年6月至1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心理学系理论

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高级访问研究。2006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

学担任高级研究者。现在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学

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理

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

毕业多年来,叶浩生教授一直从事着理论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发表了《理论心理学辨析》、《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论心理学的“范式”与“范畴”》和《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整合》等系列学术论文80余篇。在心理学的一级权威期刊《心理学报》上,发表有关西方心理学史的系列研究论文10篇,主编和撰写了《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心理学理论精粹》、《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等著作9部,副主编《心理学通史》等著作2部6本。上述成果中,《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2000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心理学通史》(副主编,排名第二)2002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2006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其它多项成果也获得省级和省教委的奖励。

叶浩生教授1998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已有18名博士研究生毕业。现指导着6名博士研究生和多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多年来,叶浩生教授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坚持在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1998年荣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0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其主持的《心理学史》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在科研课题方面,叶浩生教授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研究》(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理论心理学研究》(主持人)、教育部外事司课题《心理学的理论和体系》(第一主持人)、省哲学社会科学95规划课题《外国著名心理学家评传》(第一主持人)、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西方理论心理学新发展》、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等。

叶浩生教授1994年被评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被评为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0年被评为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现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基础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通讯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师大教科院,邮编210097

联系电话:025-********

电子邮箱:hsyecanada@https://www.doczj.com/doc/da522918.html,

刘昌,男,汉,1968年9月生,籍贯湖北仙桃,博士、教授。

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

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编委会编委;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

程”国家级人选(2006)、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

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2007至2010)、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

委员;曾任江苏省心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学

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1989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生物工程专业,获理学学士;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生物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基础心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与基础心理学专业(实验和认知心理学方向)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记忆与思维的认知神经科学。

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等2项,在国外SCI期刊、《心理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代表性成果有:(1)宗教体验的情绪活动与生理活动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2期);(2)Can subitizing survive the attentional blink? An ERP study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8, 440: 140-144);(3)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下冲突适应过程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心理学报》2008年第3期);(4)心算的加工机制: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5)青老年组不同难度下心算活动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6)The development of fluid intelligence: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but not processing speed(《心理学报》2004年第4期)等。

其研究特色是强调从系统观的视野对心理学问题进行思考,同时高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其主讲的《实验心理学》曾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优秀研究生课程奖(2002)。此外还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4)等荣誉。

通讯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编210097

联系电话:025-********

电子信箱:cglew@https://www.doczj.com/doc/da522918.html,

余嘉元(Yu Jiayuan),男,汉族,中共党员,心理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1949年10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76

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物理系。1982

年12月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教育学硕士学

位。1982年12月到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期间曾到美国和加

拿大留学。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至1991年担任教育

系副主任。

目前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人类工效学》和《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从事专业为心理学,方向为心理测量和认知心理学。先后主持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三项,江苏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两项,主持了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国家人事部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110余篇,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两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通信地址: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编210097

联系电话:025-********

Email: jyyu@https://www.doczj.com/doc/da522918.html,

汪凤炎,男,汉,出生日期1970年3月25日,籍贯江西

景德镇市,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

育科学学院教授,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

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分会”的理事

(2009-2013)、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履历

1989.9.1-1993.7.1: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3.9.1-1996.7.1: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6.9.1-1999.7.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9.1-2001.10.3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8.1-至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1年6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破格评为副研究员;

2005年6月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评为教授。

2000年12月应邀至中国台北市参加“第五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6月11-14日出席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2009年5月15-19日出席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2009年国际理论心理学大会(ISTP)”,并作题为“On the Connot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ultivating Methods of Wisdom”的Keynote发言;

2010年6月11-13日出席在日本长崎大学召开的“The 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Moral Education”。

●研究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文化心理学(含中国心理学史)和教育心理学(侧重德育心理学)。出版国内第一本《中国文化心理学》著作(第一作者;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提高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在德育心理学领域,出版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的著作——《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并在《德化的生活》(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里初步建构出专门用于解释品德学习迁移现象的良知说。

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即德育’的育德模式及其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EEA010437,已于2006年6月结题)及两项厅局级课题;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研究项目“和谐德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8024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德育的育德模式及其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DEA070061)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研究”(D/2006/O1/O88)。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其中1部出了修订版);已出版合著论著2部(均是第一作者,其中1部已出版第3版),另有两部合著即将于2010年秋冬季出版;主编教材两部(含副主编);参编(译)著作8 部;在国际著名道德教育研究学术刊物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England,SSCI刊物)和国内权威学术刊物《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心理科学》和《道德与文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等杂志全文转载或转摘。

个人学术专著《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于2003年12月获2001-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于2004年12月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个人学术专著《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于2001年12月获1999-2000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著《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于2008年11月获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新论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于2000年10月获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心理学三等奖;论文《“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一文于2006年12月获“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05年6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2004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培养期限为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2006年3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三等奖。2006年12月被南京师范大学评为“优秀博士后”。2007年9月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编210097

联系电话:025-********

E-mail地址:fywangjx8069@https://www.doczj.com/doc/da522918.html,;fywangjx8069@https://www.doczj.com/doc/da522918.html,

杨莉萍,女,1965年9月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祖籍河北

省行唐县,现籍湖北省宜昌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

任《心理学探新》编委(2007——2010);中国心理学会理论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2009——2013)

1985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

位。同年7月至1991年底,任职湖北省宜昌市委党校,主讲管

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1990年7月至1992年7月,就读华中

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硕士学位课程班。1992年1月起任职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主讲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1999年3月至今,任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先后主讲基础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课程。2004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

最初的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在核心期刊发表过“心理学视角的社会交换论”、“社会化过程中预言的自我实现”等多篇论文。2000年开始关注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索,著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先后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副主编《心理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参编《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等教材和著作10多部。近几年关注以社会建构论为方法论导向的心理学质化研究,积极倡导和尝试采用质化方法探索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主题涉及各类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支持及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及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

曾参与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中教学整体改革的

系列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心理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研究”等。参与完成《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获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排名第3);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独立);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独立);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排名第3)等。

通讯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编210097

联系电话:025-********

电子信箱:lpy2908@https://www.doczj.com/doc/da522918.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